谈谈古代10万大军远征境外的后勤瓶颈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23:51

在超大讨论大非川之战唐军兵力时,我已经大略提及陆运艰难问题,由此分析大非川之战唐军兵力不大可能是十余万规模。(唐军兵力,在《册府元龟》有两种说法,一为五万兵,一为十余万众。)

现在又见网上有人提及在怛罗斯之战,唐军有十万大军。固然,在中方史料,怛罗斯之战唐军兵力有两万兵、三万兵、六万众、七万众四种说法。阿拉伯史料有十万大军、十余万兵的记载。分析兵力,取敌方史料而不取本方史料,是很容易闹笑话的。如清乾隆年间,中国出兵越南,越南史料《大南实录》记载中国军队20万,实际查中方史料就清楚,其实清军不到2万。

单从陆运规模看,唐军十万深入七百余里是很恐怖的后勤供应量,很难实现。

唐军深入七百余里,是指从安西(龟兹)到怛罗斯,而非从碎叶出发,因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通典》),不可能作为唐军后勤基地。

七百余里路程,按正常行军速度,每日5、60里,需十五天左右;如果按辎重行军速度,即每日3、40里算,则需20日。姑且按去20日,回20日,战20日计算,需60日时间。

十万大军所需的陆运具体规模吧。先明确一下几个前提性的东西,也方便大家计算。

1、唐代容量转换标准:10升=1斗,10斗=1斛(中唐前“斛”、“石”通用,以下统一简称“石”)。

2、一青壮男子每天食量2升米,60日需食1.2石米;1万人60日需食米1.2万石。(分见唐李筌《太白阴经》、宋沈括《梦溪笔谈》,唐升、宋升相差无几)

3、1驴负重1石,骡、驭马负重1.5石,牛车负重10石。(前两者见《梦溪笔谈》,后者见《大唐六典》卷三《度支》“车载一千斤”,也见《旧唐书·裴行俭传》:“遂诈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赍陌刀、劲弩”,1人及武器相当于2石,记得唐平百济或高丽,一大臣奏章在提及船运时,也说到1兵当2石,可惜忘了出处。)

4、隋唐每名兵士,如带百日粮及装备行具,重逾三石。(见《资治通鉴》:“述等兵自泸河、怀远二镇,人马皆给百日粮,又给排甲、枪槊并衣资、戎具、火幕,人别三石已上,重莫能胜致”)

10万兵的负重,按百日算,30多万石,按60日算,只能减去8万石,大致在25万石左右,24万好算点,就再从宽计算吧。

5、初唐、盛唐军队,每火(10人),标准配备六驮,有时(如李世民征辽东)为八驮,驭畜多为驴,从宽计算,每火配8匹马骡,负重1.5石,也只能负重12石,除武器装备用具等,能带粮食极少。按60日行军作战计算,每人额外还得负担1石辎重,必须安排专门的辎重部队运输。

计算出动10万兵(按《通典》中2万唐军配备4千骑兵计算,10万兵含2万骑兵,姑且只按1骑1马算,战马就得2万匹。(实际上,天宝年间的安西唐军,步兵皆有私马,即10万兵起码就有10万马,5万兵起码5万马,姑且从宽计算吧)

作战60天的后勤需要,也即专门计算辎重部队规模。那么,很显然——

10万兵总计1万火,按1火八驮计算,单驭畜即达8万马骡,而这只承担了12万石的后勤,还需要负担12万石。如果辎重全为牛车,则还需1.2万辆;如以马骡来运,则还需8万匹。

假设均为牛车,按最好条件算,四辆牛车为一排,每排5米计算,则单辎重部队就可排上30里,按最好的行进速度算,牛车每天也就走3、40里,也即先头辎重部队到达扎营休息,后面的辎重部队还刚出发。还有10万战马、驭兽,加起来起码得100里了。而且长达百里的辎重,行走极其困难,极其容易被袭击。随便一个隘口,那么多的辎重后勤都极易形成交通瓶颈。

这里还没有计算战马、驭兽的饲料问题,战马2万匹,加上驭畜8万,驾车驭畜1.2万头,总计11.2万头(匹),为计算方便,姑且再从宽按10万匹马食量算。

要保证战马、驭兽体力,除青饲料(按《战争与后勤》,每英亩青饲料可供应50匹马)外,必须保证每匹每天1斗谷物或豆类饲料。10万匹马,按少计算,1天起码得1万石的谷、豆。实际是士兵食量的5倍。ok,按最低标准算,马吃草就算了,死了拉倒,忽必烈平大理,死的马以万计,那就不考虑谷物供应问题了。但要供应10万匹马,1天得2000英亩草地,实际相当于8平方公里。第二天还得挪到第二块草地。怛罗斯城周边那块地方够10万匹马啃几天?!

如果不用牛车,纯用马骡驴,起码得18-20万匹。路上的草都不够吃呀。李靖几万骑兵平吐谷浑就遇到这种情况,被吐谷浑把行军道路附近的草一烧,不知有多头疼。

用牛车、驭畜运输,还得考虑牲畜受伤、生病等问题,就像沈括所说的:“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民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嗯,还有牛车损坏问题。

用民夫运输,实际上比牲畜困难得多,杨广征高句丽就窘迫无比——“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又发鹿车夫六十馀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足充糇粮,至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这还是境内运输呢,如果是境外,还必须面对敌人劫掠。

所以,十万规模大军从产粮区出发千里远征,在古代,除非如卫霍伐匈奴、李世民征辽东般,不计损失,全国倾力支持,否则,凶多吉少。实际上,翻看唐经略西域的历史就清楚,几乎每次出动兵力远征都是万把兵到2万兵。多点的,如韦待价帅36总管兵(每总管大致为2、3千到5千兵)在今伊犁附近与吐蕃突厥交战,先胜后败,失败原因就是粮食跟不上。而所谓10万大军远征(深入七百余里)怛罗斯,可以断言,是极端缺乏后勤常识才有的说法。唐兵5、6万远征到怛罗斯的可能性都极小。因为,唐兵2、3万步骑远征千里就已经是当时后勤供应的极限了。这是古代农业社会余粮收集、陆运等因素极其困难所决定的。
在超大讨论大非川之战唐军兵力时,我已经大略提及陆运艰难问题,由此分析大非川之战唐军兵力不大可能是十余万规模。(唐军兵力,在《册府元龟》有两种说法,一为五万兵,一为十余万众。)

现在又见网上有人提及在怛罗斯之战,唐军有十万大军。固然,在中方史料,怛罗斯之战唐军兵力有两万兵、三万兵、六万众、七万众四种说法。阿拉伯史料有十万大军、十余万兵的记载。分析兵力,取敌方史料而不取本方史料,是很容易闹笑话的。如清乾隆年间,中国出兵越南,越南史料《大南实录》记载中国军队20万,实际查中方史料就清楚,其实清军不到2万。

单从陆运规模看,唐军十万深入七百余里是很恐怖的后勤供应量,很难实现。

唐军深入七百余里,是指从安西(龟兹)到怛罗斯,而非从碎叶出发,因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通典》),不可能作为唐军后勤基地。

七百余里路程,按正常行军速度,每日5、60里,需十五天左右;如果按辎重行军速度,即每日3、40里算,则需20日。姑且按去20日,回20日,战20日计算,需60日时间。

十万大军所需的陆运具体规模吧。先明确一下几个前提性的东西,也方便大家计算。

1、唐代容量转换标准:10升=1斗,10斗=1斛(中唐前“斛”、“石”通用,以下统一简称“石”)。

2、一青壮男子每天食量2升米,60日需食1.2石米;1万人60日需食米1.2万石。(分见唐李筌《太白阴经》、宋沈括《梦溪笔谈》,唐升、宋升相差无几)

3、1驴负重1石,骡、驭马负重1.5石,牛车负重10石。(前两者见《梦溪笔谈》,后者见《大唐六典》卷三《度支》“车载一千斤”,也见《旧唐书·裴行俭传》:“遂诈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赍陌刀、劲弩”,1人及武器相当于2石,记得唐平百济或高丽,一大臣奏章在提及船运时,也说到1兵当2石,可惜忘了出处。)

4、隋唐每名兵士,如带百日粮及装备行具,重逾三石。(见《资治通鉴》:“述等兵自泸河、怀远二镇,人马皆给百日粮,又给排甲、枪槊并衣资、戎具、火幕,人别三石已上,重莫能胜致”)

10万兵的负重,按百日算,30多万石,按60日算,只能减去8万石,大致在25万石左右,24万好算点,就再从宽计算吧。

5、初唐、盛唐军队,每火(10人),标准配备六驮,有时(如李世民征辽东)为八驮,驭畜多为驴,从宽计算,每火配8匹马骡,负重1.5石,也只能负重12石,除武器装备用具等,能带粮食极少。按60日行军作战计算,每人额外还得负担1石辎重,必须安排专门的辎重部队运输。

计算出动10万兵(按《通典》中2万唐军配备4千骑兵计算,10万兵含2万骑兵,姑且只按1骑1马算,战马就得2万匹。(实际上,天宝年间的安西唐军,步兵皆有私马,即10万兵起码就有10万马,5万兵起码5万马,姑且从宽计算吧)

作战60天的后勤需要,也即专门计算辎重部队规模。那么,很显然——

10万兵总计1万火,按1火八驮计算,单驭畜即达8万马骡,而这只承担了12万石的后勤,还需要负担12万石。如果辎重全为牛车,则还需1.2万辆;如以马骡来运,则还需8万匹。

假设均为牛车,按最好条件算,四辆牛车为一排,每排5米计算,则单辎重部队就可排上30里,按最好的行进速度算,牛车每天也就走3、40里,也即先头辎重部队到达扎营休息,后面的辎重部队还刚出发。还有10万战马、驭兽,加起来起码得100里了。而且长达百里的辎重,行走极其困难,极其容易被袭击。随便一个隘口,那么多的辎重后勤都极易形成交通瓶颈。

这里还没有计算战马、驭兽的饲料问题,战马2万匹,加上驭畜8万,驾车驭畜1.2万头,总计11.2万头(匹),为计算方便,姑且再从宽按10万匹马食量算。

要保证战马、驭兽体力,除青饲料(按《战争与后勤》,每英亩青饲料可供应50匹马)外,必须保证每匹每天1斗谷物或豆类饲料。10万匹马,按少计算,1天起码得1万石的谷、豆。实际是士兵食量的5倍。ok,按最低标准算,马吃草就算了,死了拉倒,忽必烈平大理,死的马以万计,那就不考虑谷物供应问题了。但要供应10万匹马,1天得2000英亩草地,实际相当于8平方公里。第二天还得挪到第二块草地。怛罗斯城周边那块地方够10万匹马啃几天?!

如果不用牛车,纯用马骡驴,起码得18-20万匹。路上的草都不够吃呀。李靖几万骑兵平吐谷浑就遇到这种情况,被吐谷浑把行军道路附近的草一烧,不知有多头疼。

用牛车、驭畜运输,还得考虑牲畜受伤、生病等问题,就像沈括所说的:“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民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嗯,还有牛车损坏问题。

用民夫运输,实际上比牲畜困难得多,杨广征高句丽就窘迫无比——“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又发鹿车夫六十馀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足充糇粮,至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这还是境内运输呢,如果是境外,还必须面对敌人劫掠。

所以,十万规模大军从产粮区出发千里远征,在古代,除非如卫霍伐匈奴、李世民征辽东般,不计损失,全国倾力支持,否则,凶多吉少。实际上,翻看唐经略西域的历史就清楚,几乎每次出动兵力远征都是万把兵到2万兵。多点的,如韦待价帅36总管兵(每总管大致为2、3千到5千兵)在今伊犁附近与吐蕃突厥交战,先胜后败,失败原因就是粮食跟不上。而所谓10万大军远征(深入七百余里)怛罗斯,可以断言,是极端缺乏后勤常识才有的说法。唐兵5、6万远征到怛罗斯的可能性都极小。因为,唐兵2、3万步骑远征千里就已经是当时后勤供应的极限了。这是古代农业社会余粮收集、陆运等因素极其困难所决定的。
颇有信服力的证据
《战争与后勤》这本书确实不错,有很多颠覆性的想法,例如攻城比运动战的后勤压力更大等等。。。
的确后勤问题经常被忽略
真正的唐军就只有2万吧
一肚坏水 发表于 2013-4-8 11:39
真正的唐军就只有2万吧
嗯,其他的是拔汗那和葛逻禄军队
可能一大半的供给是靠抢  掠

就地解决
秦伐赵,最后坑杀40万赵军,这得多大的后勤压力啊!
   “何不食肉糜” ?
来自草原的各族经常跨越千里甚至万里攻伐,人数常几万甚至“四十万”,后勤是如何解决的?

安西的编制一共就两万四……
都不读孙子兵法的?第二篇全篇说的后勤以及由此而来的战略思想的说……
philosolar 发表于 2013-4-9 00:52
秦伐赵,最后坑杀40万赵军,这得多大的后勤压力啊!
40万赵军,大致也就是四分一到三分一为战兵,其他多为夫役或上党居民吧。长平之战,实际上,双方大致也是各出动十万规模部队在农耕区对撼,自然,就这,也已经几乎耗尽双方国力,像赵国要向外国买粮,秦国大胜,有战争红利,恢复好些,但秦国接着勉强出兵深入,结果大败,郑安平两万兵投降。信陵君指挥若定固然一大因素,但白起所说的“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也是很大一个原因。

525526 发表于 2013-4-9 09:22
“何不食肉糜” ?
来自草原的各族经常跨越千里甚至万里攻伐,人数常几万甚至“四十万”,后勤是如何解决 ...
在产粮区作战和无人区作战是两码事吧?
非常有说服力的分析
525526 发表于 2013-4-9 09:22
“何不食肉糜” ?
来自草原的各族经常跨越千里甚至万里攻伐,人数常几万甚至“四十万”,后勤是如何解决 ...
用克劳塞维茨的话说“在欧洲一纸合同可以办到的事,在俄国除非上帝显圣才能办到。”
很有道理。这么看的话,克拉苏对帕提亚的远征已经接近当时战争的极限了。
525526 发表于 2013-4-9 09:22
“何不食肉糜” ?
来自草原的各族经常跨越千里甚至万里攻伐,人数常几万甚至“四十万”,后勤是如何解决 ...
游牧部落的主食是奶酪,肉食为辅,势力延伸到农耕区,也会逐渐以谷物为主食。游牧民族的食物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物质守恒定律”一样起作用,譬如,奶酪主要转化自草,而草地的每平方公里承载牲畜一样有上限。奶酪也好、肉也好,刀弓衣甲等等军械也好,都需要人制作和运输。

因此,游牧部队也有辎重,而且速度不快的。像蒙古,辎重主要放在勒勒车,速度很慢的。蒙古在草原征战都是以整个部落迁移方式提供后勤,即以老弱妇幼驱赶牲畜、运输物资作后勤的“奥鲁”制度。如南宋史料:“其俗出师,不以贵贱,多带妻孥而行,自云用以管行李衣服、钱物之类。其妇人专管张立毡帐、收卸鞍马、辎重、车驮等物事,极能走马。”“霆在草地,见其头目民户车载辎重,及老少畜产,尽室而行,数日不绝,亦多有十三四岁者。”自然,游牧有优势,后勤基地是移动的。

包括蒙古诸部相互征战,战役战斗的重心经常围绕辎重爆发。“王罕及时得报,袭击了他们,并在他们逃跑时夺走了他们的辎重。”阔亦田之战,铁木真因兵力较少,先转移辎重,再依托山寨作战。等等

西汉,卫霍伐匈奴,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卫青击败单于主力后,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匈奴一样有辎重、积粟。

而游牧部队的人数往往被夸大。像铁木真统一蒙古、西域、中亚,包括河西、华北,临死时全国总兵力也不过12.9万。因此,他征服中亚草原花剌子模帝国的部队,大致也就是6、7万。另外,他是多路进兵,游牧骑兵在中亚草原区行军,“奥鲁”制度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并非纯粹靠抢掠补给的。另外,如清康熙年间,准噶尔大军逼近乌兰布统处,总兵力其实不过2万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另外战国的战争规模大很大程度是内线作战,后来的全国调动兵力的规模远不能和战国比,乃是因为距离太远了。
从另一角度瞅瞅:
杜佑说高仙芝于怛罗斯川七万众尽没,这是离事件发生最近的记载。而且杜佑的侄子亲身经历过此战并且被俘在敌国生活多年,其间他很可能与难友甚至敌人无数次讲起此战
高仙芝败后没有以军少或粮秣不继以至军败推委罪责,要知道这是最好的借口

风君子 发表于 2013-4-10 11:57 在产粮区作战和无人区作战是两码事吧?
怛罗斯之战的中亚不是无人区吧
而且唐军后勤很可能大部分有沿途各国(部)保障,并不一定取给国(境)内
要知道,老高可不是啥善男信女
风君子 发表于 2013-4-10 11:57 在产粮区作战和无人区作战是两码事吧?
怛罗斯之战的中亚不是无人区吧
而且唐军后勤很可能大部分有沿途各国(部)保障,并不一定取给国(境)内
要知道,老高可不是啥善男信女
怛逻斯之役唐军行军里程及兵力规模再析

在《谈谈古代10万大军远征境外的后勤瓶颈问题》一文中,本人按《资治通鉴》所记“深入七百余里”一句推测唐军行军路程为700余里,按每日行军30多里计算,日程需20日;后再据《新唐书·地理志》里程计算,唐军所谓七百余里出发点应从拨换城开始计算。但翻检岑仲勉先生等前辈相关著述,发现本人还是弄错了。

查岑仲勉先生的《中外史地考证》,《新唐书·地理志》所述西域里程多有错讹,应以《太平寰宇记》所述为准。如安西至拨换城,《新唐书》云420里,《寰宇记》云560里。这段路程古今变化不大,我再查今天阿克苏到库车公路距离,约为250公里。以用于路程的唐里计算,合今442.905米。《寰宇记》560里折算为248公里,与现在路程基本吻合,显然《寰宇记》所记里程准确得多。

据《寰宇记》,安西至拨换城为560里,拨换城至碎叶约1400里。另外,据许序雅先生《8—10世纪中亚通往中国之路》一文考证,“从怛逻斯至碎叶城,全程59法尔萨赫,约合368公里”。换算从唐里,大致为830里。

因此,《通鉴》所说高仙芝军深入七百余里,还是应该从碎叶以西保大军算起。但主楼已经提及,碎叶零落不堪,很难成为后勤基地。对照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就清楚,大军出发地应为安西。即全军行军2790里。

再对照《旧唐书·高仙芝传》征小勃律行程,“玄宗特敕仙芝以马步万人为行营节度使往讨之。时步军皆有私马,自安西行十五日至拨换城,又十馀日至握瑟德,又十馀日至疏勒,又二十馀日至葱岭守捉,又行二十馀日至播密川,又二十馀日至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

安西至拨换城560里,行15日,则每日行军速度37里;据《寰宇记》,拨换城至疏勒980里,按行军26日(两个十余里相加,大致是24-28日之间吧, 取中间值26日)计,行军速度也是37里。必须注意的是,这两段路程比较平坦,但拨换城到怛逻斯之间路程并不好走,行军速度还会降低。

以此速度计算,高仙芝军从安西至怛逻斯,最乐观都需走75天,即两个半月。《后勤瓶颈》一文中原来估计的行军20日,还是估计过于乐观了。与此相关,后勤难度将再次以指数级增加。

据《唐六典》所载唐军行军速度,“凡路行之程,骑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可知高仙芝步骑万人征小勃律,随行有车载辎重。

由此推测,高仙芝军至怛逻斯,本部兵大致也就是一万规模,加上拔汗那、葛罗禄两部藩属部队,总数也就是两三万兵。以前也提及,清乾隆年间,中国出兵越 南,广西一路出兵1.33万兵,从镇南关打到河内,距离不过500里,需设18个粮台,动用4.5万民夫转运。越南北部还是农耕区,与中亚草原区有很大区别。

因此,《唐历》、《旧唐书》所记唐军兵力比较准确。而《段秀实别传》所记的六万众,不够准确。或者,此为檄文所载发兵数,或者将安西至怛逻斯沿途夫役人数都统计进来。但《通典》所谓的“七万众尽没”基本可以认为是无稽之谈,另,此句并非直接录自杜环《经行记》,出处可疑。

附:谭其骧先生《唐安西都护府图》——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 ... d1eed7gda20bdfd25e9
最大侠 发表于 2013-4-8 22:57
可能一大半的供给是靠抢  掠

就地解决
这指望不上,太不稳定了
525526 发表于 2013-4-9 09:22
“何不食肉糜” ?
来自草原的各族经常跨越千里甚至万里攻伐,人数常几万甚至“四十万”,后勤是如何解决 ...
那就是一伙马贼,出征一次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因为在家呆着也是饿死
蒙古征大理,姚燧《牧庵集》记:“公由是入备宿卫,经吐蕃曼沱,涉大泸水,入不毛瘴喘沮泽之乡,深林盲壑,绝崖狭蹊,马相縻以颠死,万里而至大理。归由来途,前行者雪深三尺,后至及丈,峻阪踏冰为梯,卫士多徒行,有远逾千里外者。比饮至略畔,最诸军亡失马,几四十万匹。”

马死了将近四十万,数字估计有些夸张,但可以确定马匹损失非常惊人。游牧民族可以承受,但农耕民族伤不起。
楼主有时间的话,算一下北魏击柔然的后勤供应吧
还有蒙古西征
安西的编制一共就两万四……
“开元之前,每岁供兵衣粮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
…………这是增加了多少?
天宝十年,剑南节度使讨南诏将兵8万(天宝初本部镇兵三万)

空桑之山 发表于 2013-4-12 10:45 怛逻斯之役唐军行军里程及兵力规模再析 在《谈谈古代10万大军远征境外的后勤瓶颈问题》一文中,本人按《 ...
“七万……‘众’尽没”……… “基本上是无稽之谈” 楼主你还是不要太急于下结论的好 那段历史记述太简略,现代人对当时的兵制不尽了解,靠只言片语拿毛椎比划比划就拍脑袋……是看似科学的……不科学
高仙芝的背后可能会有个大镇——河西。要知道,高仙芝献俘好几个国王可汗后可是被调河西节度使的,只不过安思顺耍赖不走。老高是否兼两镇都不明。
空桑之山 发表于 2013-4-12 10:45 怛逻斯之役唐军行军里程及兵力规模再析 在《谈谈古代10万大军远征境外的后勤瓶颈问题》一文中,本人按《 ...
“七万……‘众’尽没”……… “基本上是无稽之谈” 楼主你还是不要太急于下结论的好 那段历史记述太简略,现代人对当时的兵制不尽了解,靠只言片语拿毛椎比划比划就拍脑袋……是看似科学的……不科学
高仙芝的背后可能会有个大镇——河西。要知道,高仙芝献俘好几个国王可汗后可是被调河西节度使的,只不过安思顺耍赖不走。老高是否兼两镇都不明。
雪千寻 发表于 2013-4-8 12:51
嗯,其他的是拔汗那和葛逻禄军队
记得是关键时刻反水了的那帮家伙。
分析的有些道理
应该说,杜佑此人不知兵。

杜佑在《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五·边防序》中举了五个战例:“陈宣令主,江湖乂安,吕梁二十万卒,悉为周师所虏,……,天宝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岛,置二万人戍之。旋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没。安禄山讨奚、契丹于天门岭,十万众尽没。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杨国忠讨蛮合罗凤,十余万众全没。”

怛逻斯之战先不讨论。其他四个战例中兵马数、损失数都错得一塌糊涂。

1、北周与南陈的吕梁之战,吴明彻粮尽兵败,除了数千骑兵逃脱,最后全军三万余步兵被俘,哪来的“二十万卒悉为周师所虏”?!
2、龙驹岛之战。哥舒翰不过是置二千人戍之。杜佑又夸大到10倍。
3、天门岭之战,唐军全军不过5、6万,安禄山不过帅轻骑昼夜兼行300余里突袭契丹牙帐,撑死不过万把骑兵,实际上,唐军最后不过是战死数千。“十万众尽没”又是夸大到没谱。
4、杨国忠讨南诏事稍微有点谱,但也夸大成2倍。杨国忠领剑南节度使时,“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

由此可知,“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这句话可信度如何了。另,前面提及,这句话并非引自杜环《经行记》,出处可疑。
1、游牧民族后勤问题。

游牧部队的人数往往被夸大。像铁木真统一蒙古、西域、中亚,包括河西、华北,临死时全国总兵力也不过12.9万。因此,他征服中亚草原花剌子模帝国的部队,大致也就是6、7万。另外,他是多路进兵,游牧骑兵在中亚草原区行军,“奥鲁”制度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并非纯粹靠抢掠补给的。另外,如清康熙年间,准噶尔大军逼近乌兰布统处,总兵力其实不过2万余。

2、北魏伐柔然问题。

北魏数伐柔然,开始的时候,后勤问题有,但不大,因为那时的北魏军队游牧习气还很浓厚,如每兵2、3匹马,能赉15日粮远袭千里。这是强汉盛唐都很难做到的。

如崔浩曾言:“夫蠕蠕者,旧是国家北边叛隶,今诛其元恶,收其善民,令复旧役,非无用也。漠北高凉,不生蚊蚋,水草美善,夏则北迁。田牧其地,非不可耕而食也。蠕蠕子弟来降,贵者尚公主,贱者将军、大夫,居满朝列,又高车号为名骑,非不可臣而畜也。夫以南人追之,则患其轻疾,于国兵则不然。何者?彼能远走,我亦能远逐,与之进退,非难制也。”

再如北魏第一次伐柔然表现——“诸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赍十五日粮,绝漠讨之,大檀部落骇惊北走。”轻骑远袭,可惜往返只能限制10多日,没能获得较大战果,归根结底,还是被后勤制约。

随着鲜卑汉化严重,到最后一次北伐,已经严重依赖后勤——“太安四年,车驾北征,骑十万,车十五万两,旌旗千里,遂渡大漠。吐贺真远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