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康克清回忆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2:35:01
  康克清回忆录与一般军政人物回忆录不大相同,她是女人,多以女性视角回忆往事,其特点是,尽管经历过许多中国革命史上的大事,但不注重对背景的交代,而是回忆这些大事件中发生的小事,描述事件细节,这就显得很生动。因为是亲身经历,可信度也比较高。
  
一、有意思的情节
  
  回忆录中披露的很多小事很有味道,给我印象很深。下面就罗列一些并作简单点评。
  1、康克清能达到后来的地位有两个契机,第一个是她与曾天宇、刘光万同村,曾天宇是与方志敏齐名的江西革命三杰之一,刘光万后来曾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这使得她很早就能耳濡目染革命新思想,新道理。她本人身体强壮,泼辣能干,15岁就当上了乡妇联主任。第二个契机是嫁给朱德。
  2、她刚上井冈山时参加一次打土豪,由于井冈山一带比较贫困,找不到大土豪,就把一户只有50多亩地一头牛的富裕中农给打了,分了他的家产,那一家人眼看着财产被抢走,大人哭孩子叫,挺悲惨的。
  3、红四军在汀州打土豪、筹款5万元,其中3万元送给党中央,3千元赔偿大柏地战斗群众损失,剩下的给大家发零钱,做军服。此战之前红军曾征用猪贩子十几头猪,打了欠条,此时赶紧在大街上贴布告,要猪贩子凭欠条来领钱。——这就是当时红军的复杂现实,既犯过左倾政策错误,又有严明的纪律。
  4、伍若兰牺牲后,曾志当媒人撮合朱德康克清结婚,康开始并不愿意,因为她在井冈山曾爱上一个人,但此人是谁康没披露,只说是上井岗山后认识的。这个疑团恐怕永远考证不出来了。结婚时,朱德送给她两个金戒指。突破湘江后,红军损失极大,中央决定丢掉坛坛罐罐,轻装前进。康克清轻装掉的东西有蚊帐、鸭绒被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嫁给总司令还是不一样的。
  5、反AB团时,李韶九派人想抓走朱德一个勤务员,朱德亲自出面才制止了。
  6、康克清一度工作频繁调动,先是到电台搞译电工作,不久又去总部交通大队当政委,最怪的是到军火库工作,保管军火。然后又调去参与组织中华苏维埃一大筹备工作。——当时的情况真复杂啊。
  7、过去传说康克清双手打枪,当过女司令。其实双手打枪的是伍若兰。康克清确实指挥小部队打过几仗,但不是什么女司令。不过,中央领导的夫人中,恐怕也就康克清指挥过打仗了。其他人最多参与过。记得刚粉碎四人帮时,有一部话剧杨开慧,把杨开慧描述成一个柯湘式的女游击队长,就太离谱了。康克清不仅指挥打过仗,还上过红校、抗大、中央党校,也算是文武双全吧。
  8、康克清上抗大时,有个同学在抗大院里晾晒的衣服竟然被小偷偷走了。不过这是红军刚进入延安不久的事情。
  9、过去我不知道八路军总部为何要从砖壁转移到王家峪,这次才知道,是因为砖壁缺水,总部一去,用水量大,对当地老乡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于是转移到水源丰富的王家峪村,峪——顾名思义就是山谷的意思。
  10、朱德一个新来的勤务员,把朱德的痔疮药膏当成牙膏抹到牙刷上,朱德用了之后,发觉味道不对,才发现了。这种小细节,只有康克清能记得并能写出来。
  11、延安当时建有不少工厂,通讯材料厂、农具厂、造纸厂、卫生材料厂、难民纺织厂,还有机器厂、印刷厂,不过规模不大、工艺落后,但也算有工业吧。南泥湾有酿酒厂、榨油厂、水磨厂、妇女毛纺厂,也了不起。由于边区政府搞大生产运动,抗战后期,逐年减少收缴公粮的数量,减轻了边区百姓的负担。这样的政府怎么能不受群众拥护呢。
  12、康克清到晋绥根据地参加土改,发现大量违反政策的行为,乱打人杀人,她向刘少奇反映,刘少奇却轻飘飘的说:运动中出点偏差是难免的,有的不能看作偏差,用不着着急。康克清不知道,晋绥土改中犯的错误,根子就在刘少奇身上。刘少奇在农村总是犯左的错误。康克清还提到作家胡苏、柳溪两口参加土改,也犯了左的错误,因为他们热情而幼稚,缺乏实际斗争锻炼。十几年后,康克清到江西参加社教活动,即四清运动,看到农村的极左做法,又联想起晋绥土改的错误。而这两次运动都是刘少奇搞的。
  
  
二、对一、四方面军分裂后的回忆
  
  回忆录中对朱德跟随张国焘南下一段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容,其他书中很少见。
  比如张国焘曾打了董振堂一记耳光,董振堂气愤不已,要带部队单独北上寻找中央,被朱德制止。五军团单独北上确实有一定风险,但如果真的走了,至少不会在甘肃高台全军覆没。朱德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只能说董振堂和五军团命不好。
  张国焘很卑劣,搞了很多小动作对付朱德,比如不让他看电报,不给他和他的随员吃饭,让人牵走他的马,还把他的马杀掉,撤掉守卫朱德的卫兵,把康克清和朱德分开,派人监视康克清并伺机缴她的枪。这太下作了,心胸如此狭窄之人怎么能成大事?张国焘后来失败,又当军统特务,决不是偶然的。张国焘此人有能力,但没有胸怀。
  书中不指名的批评了罗炳辉、王树声,指名批评了刘少文。刘少文本来是一方面军的,一、四分裂后投靠张国焘,当了四方面军副秘书长。康克清有病时他想把她就地安置,这等于是丢下她让她自生自灭。幸亏朱德闻讯赶到,坚决不同意。尽管刘少文不服,但毕竟不敢过分较劲,这才保住了康克清性命。刘少文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这得益于朱德宽厚的性格,如果碰上别人,早就收拾他了。
  李伯钊曾写过几首歌颂四方面军南下的歌曲,但后来没受什么影响,显然跟杨尚昆保护有关。邵式平也表态支持南下,解放后也没怎么受影响。
  
三、建国后的一些回忆
  
  1、康克清曾参加国际妇女大会,回国后有领导指责她犯了反苏错误,她不服,这位某领导可能是蔡畅,蔡畅是德高望重的女革命家,过去对她这方面了解不够。
  2、反右时,康克清是妇联反右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妇联有丁玲、彭子冈、浦熙修、刘王立明等人被定为右派,康克清后来表示很内疚,估计她当时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后来的反右倾运动中,妇联书记处书记曹冠群被打成右倾分子,康克清也受了批评,这里康不指名的批评了蔡畅。还批评了一位中央负责同志的极左言论,这个负责同志是谁不知道,应该是当时中央主管工青妇的领导人。
  3、网上有一篇批判朱德的所谓秘密档案,内容非常耸人听闻,都是老革命家们批评朱德的内容,但该文伪造痕迹极重。康克清在回忆录里丝毫没有提及那次所谓的批朱会议情况,只是提到了林彪在五一六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批判彭罗陆杨的同时,指名批评几个中央领导人,特别点名批判了朱德。
  4、朱德对林彪的一号命令不满,认为当时毫无战争迹象。其实朱德这个判断并不准确,苏联确实有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打算。当时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就曾打算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5、粉碎四人帮后,康克清去看邓小平,动员他出山,邓很虚伪的说现在已经粉碎了四人帮,事情好办了,没什么事非我不可,不要出去了。
  
四、历史背景
  
  有几段经历,康克清没有交代背景,为了有助于读者了解,我把相关背景介绍一下:
  1、康克清参加红军的时间和背景比较模糊,我查了一下,应该是八月失败之后。当时,29团溃散,王尔琢牺牲,毛泽东率31团下山接朱德陈毅率领的28团。在返回井冈山途中,打下遂川,消灭赣军独7师刘士毅一部,击毙叛徒袁崇全,之后返回井冈山,经过万安时,康克清随万安游击队加入了红军。但康克清在回忆中说陈毅何长工给他们讲话,又说红军只有一个营,这段史实还有待详细考证。
  2、对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后那段艰苦经历回忆的不太清晰。那是在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后,被赣军刘士毅、李文彬追的乱跑。最惨的是两次:第一次是1月24日的大余战斗,何挺颖、李天柱负伤,张威牺牲,部队分散逃窜。到寻乌县吉潭村,何挺颖因走错路遭遇敌人而牺牲。第二次是2月3日,在寻乌县圳下,四军军部被刘士毅部包围,队伍再次乱窜,毛泽东率一部杀出重围,陈毅被敌军士兵抓住大衣差点活捉,幸亏他甩掉大衣才得以逃脱。朱德手执机枪掩护部队,最后冒充伙夫骗走敌人才得以逃脱。这次战斗中,伍若兰被俘后被杀害,毛泽覃负重伤。
  3、关于红四军七大,书中只字未提,只提了一句毛泽东和贺子珍去姣洋休养,曾志蔡协民两口去闽西特委。这是在毛泽东七大上受挫后发生的事。当时和毛泽东同去的还有谭震林江华。
  4、书中提到长征途中四川卓克基反动土司索观赢偷袭红军的事情,索观瀛解放后投靠共产党,当过阿坝州副州长,书中说他上过大学,其实只上过初中。
  
  
五、错误
  
  由于年代久远,康克清记忆模糊,也可能是因为执笔者懒得查阅资料,书中有一些不严谨或者错误的说法,下面列举几处:
  1、康克清回忆说万安农军1928年1月攻打万安县城是在朱毛领导的红四军帮助下进行的,这种说法不对。那时朱德还在湘南,刚发动湘南暴动。朱德是当年4月上井冈山,5月份红四军成立。那次配合红军只能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1928年1月毛泽东曾率部下山攻打遂川。
  2、康克清回忆说1931年邓小平率领红六军红七军从广西来到中央苏区,这也是不对的。事实上没有什么红六军,只有红七军,是李明瑞、张云逸率领从广西过来的,邓小平在途中已经以向中央汇报工作的名义逃跑了。
  3、康克清说,西安事变第二天,朱德就告诉她,蒋介石不能杀,还要放。这种说法不真实,当时中共中央除张闻天等个别人,包括朱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主张杀蒋,后来斯大林发来严厉的电报,中共才不得不改变态度。回忆还说西安事变后,红军进驻延安,在操场举行了“欢迎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大会”,这种说法也不可能,那时候不会把毛主席与党中央并列。
  4、1940年康克清跟朱老总到洛阳拜见卫立煌,卫送康一支小手枪做礼物。当时卫立煌一边称康为朱太太,一边说什么男同志女同志如何如何。这也是记忆错误,卫立煌绝对不会叫什么男同志女同志的,甚至叫朱太太都未必,应该叫朱夫人比较正式,比较尊敬。
  5、1960年,乌兰夫说内蒙有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不知何意?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时就有54万平方公里,解放后把绥远以及热河、甘肃部分地区划归内蒙后,内蒙的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
  6、康克清回忆说,解放初期她到欧洲访问,经过乌拉尔山,就进入了苏联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本土。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从满洲里一进入苏联就已经进入俄罗斯共和国了。
  康克清回忆录与一般军政人物回忆录不大相同,她是女人,多以女性视角回忆往事,其特点是,尽管经历过许多中国革命史上的大事,但不注重对背景的交代,而是回忆这些大事件中发生的小事,描述事件细节,这就显得很生动。因为是亲身经历,可信度也比较高。
  
一、有意思的情节
  
  回忆录中披露的很多小事很有味道,给我印象很深。下面就罗列一些并作简单点评。
  1、康克清能达到后来的地位有两个契机,第一个是她与曾天宇、刘光万同村,曾天宇是与方志敏齐名的江西革命三杰之一,刘光万后来曾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这使得她很早就能耳濡目染革命新思想,新道理。她本人身体强壮,泼辣能干,15岁就当上了乡妇联主任。第二个契机是嫁给朱德。
  2、她刚上井冈山时参加一次打土豪,由于井冈山一带比较贫困,找不到大土豪,就把一户只有50多亩地一头牛的富裕中农给打了,分了他的家产,那一家人眼看着财产被抢走,大人哭孩子叫,挺悲惨的。
  3、红四军在汀州打土豪、筹款5万元,其中3万元送给党中央,3千元赔偿大柏地战斗群众损失,剩下的给大家发零钱,做军服。此战之前红军曾征用猪贩子十几头猪,打了欠条,此时赶紧在大街上贴布告,要猪贩子凭欠条来领钱。——这就是当时红军的复杂现实,既犯过左倾政策错误,又有严明的纪律。
  4、伍若兰牺牲后,曾志当媒人撮合朱德康克清结婚,康开始并不愿意,因为她在井冈山曾爱上一个人,但此人是谁康没披露,只说是上井岗山后认识的。这个疑团恐怕永远考证不出来了。结婚时,朱德送给她两个金戒指。突破湘江后,红军损失极大,中央决定丢掉坛坛罐罐,轻装前进。康克清轻装掉的东西有蚊帐、鸭绒被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嫁给总司令还是不一样的。
  5、反AB团时,李韶九派人想抓走朱德一个勤务员,朱德亲自出面才制止了。
  6、康克清一度工作频繁调动,先是到电台搞译电工作,不久又去总部交通大队当政委,最怪的是到军火库工作,保管军火。然后又调去参与组织中华苏维埃一大筹备工作。——当时的情况真复杂啊。
  7、过去传说康克清双手打枪,当过女司令。其实双手打枪的是伍若兰。康克清确实指挥小部队打过几仗,但不是什么女司令。不过,中央领导的夫人中,恐怕也就康克清指挥过打仗了。其他人最多参与过。记得刚粉碎四人帮时,有一部话剧杨开慧,把杨开慧描述成一个柯湘式的女游击队长,就太离谱了。康克清不仅指挥打过仗,还上过红校、抗大、中央党校,也算是文武双全吧。
  8、康克清上抗大时,有个同学在抗大院里晾晒的衣服竟然被小偷偷走了。不过这是红军刚进入延安不久的事情。
  9、过去我不知道八路军总部为何要从砖壁转移到王家峪,这次才知道,是因为砖壁缺水,总部一去,用水量大,对当地老乡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于是转移到水源丰富的王家峪村,峪——顾名思义就是山谷的意思。
  10、朱德一个新来的勤务员,把朱德的痔疮药膏当成牙膏抹到牙刷上,朱德用了之后,发觉味道不对,才发现了。这种小细节,只有康克清能记得并能写出来。
  11、延安当时建有不少工厂,通讯材料厂、农具厂、造纸厂、卫生材料厂、难民纺织厂,还有机器厂、印刷厂,不过规模不大、工艺落后,但也算有工业吧。南泥湾有酿酒厂、榨油厂、水磨厂、妇女毛纺厂,也了不起。由于边区政府搞大生产运动,抗战后期,逐年减少收缴公粮的数量,减轻了边区百姓的负担。这样的政府怎么能不受群众拥护呢。
  12、康克清到晋绥根据地参加土改,发现大量违反政策的行为,乱打人杀人,她向刘少奇反映,刘少奇却轻飘飘的说:运动中出点偏差是难免的,有的不能看作偏差,用不着着急。康克清不知道,晋绥土改中犯的错误,根子就在刘少奇身上。刘少奇在农村总是犯左的错误。康克清还提到作家胡苏、柳溪两口参加土改,也犯了左的错误,因为他们热情而幼稚,缺乏实际斗争锻炼。十几年后,康克清到江西参加社教活动,即四清运动,看到农村的极左做法,又联想起晋绥土改的错误。而这两次运动都是刘少奇搞的。
  
  
二、对一、四方面军分裂后的回忆
  
  回忆录中对朱德跟随张国焘南下一段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容,其他书中很少见。
  比如张国焘曾打了董振堂一记耳光,董振堂气愤不已,要带部队单独北上寻找中央,被朱德制止。五军团单独北上确实有一定风险,但如果真的走了,至少不会在甘肃高台全军覆没。朱德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只能说董振堂和五军团命不好。
  张国焘很卑劣,搞了很多小动作对付朱德,比如不让他看电报,不给他和他的随员吃饭,让人牵走他的马,还把他的马杀掉,撤掉守卫朱德的卫兵,把康克清和朱德分开,派人监视康克清并伺机缴她的枪。这太下作了,心胸如此狭窄之人怎么能成大事?张国焘后来失败,又当军统特务,决不是偶然的。张国焘此人有能力,但没有胸怀。
  书中不指名的批评了罗炳辉、王树声,指名批评了刘少文。刘少文本来是一方面军的,一、四分裂后投靠张国焘,当了四方面军副秘书长。康克清有病时他想把她就地安置,这等于是丢下她让她自生自灭。幸亏朱德闻讯赶到,坚决不同意。尽管刘少文不服,但毕竟不敢过分较劲,这才保住了康克清性命。刘少文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这得益于朱德宽厚的性格,如果碰上别人,早就收拾他了。
  李伯钊曾写过几首歌颂四方面军南下的歌曲,但后来没受什么影响,显然跟杨尚昆保护有关。邵式平也表态支持南下,解放后也没怎么受影响。
  
三、建国后的一些回忆
  
  1、康克清曾参加国际妇女大会,回国后有领导指责她犯了反苏错误,她不服,这位某领导可能是蔡畅,蔡畅是德高望重的女革命家,过去对她这方面了解不够。
  2、反右时,康克清是妇联反右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妇联有丁玲、彭子冈、浦熙修、刘王立明等人被定为右派,康克清后来表示很内疚,估计她当时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后来的反右倾运动中,妇联书记处书记曹冠群被打成右倾分子,康克清也受了批评,这里康不指名的批评了蔡畅。还批评了一位中央负责同志的极左言论,这个负责同志是谁不知道,应该是当时中央主管工青妇的领导人。
  3、网上有一篇批判朱德的所谓秘密档案,内容非常耸人听闻,都是老革命家们批评朱德的内容,但该文伪造痕迹极重。康克清在回忆录里丝毫没有提及那次所谓的批朱会议情况,只是提到了林彪在五一六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批判彭罗陆杨的同时,指名批评几个中央领导人,特别点名批判了朱德。
  4、朱德对林彪的一号命令不满,认为当时毫无战争迹象。其实朱德这个判断并不准确,苏联确实有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打算。当时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就曾打算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5、粉碎四人帮后,康克清去看邓小平,动员他出山,邓很虚伪的说现在已经粉碎了四人帮,事情好办了,没什么事非我不可,不要出去了。
  
四、历史背景
  
  有几段经历,康克清没有交代背景,为了有助于读者了解,我把相关背景介绍一下:
  1、康克清参加红军的时间和背景比较模糊,我查了一下,应该是八月失败之后。当时,29团溃散,王尔琢牺牲,毛泽东率31团下山接朱德陈毅率领的28团。在返回井冈山途中,打下遂川,消灭赣军独7师刘士毅一部,击毙叛徒袁崇全,之后返回井冈山,经过万安时,康克清随万安游击队加入了红军。但康克清在回忆中说陈毅何长工给他们讲话,又说红军只有一个营,这段史实还有待详细考证。
  2、对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后那段艰苦经历回忆的不太清晰。那是在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后,被赣军刘士毅、李文彬追的乱跑。最惨的是两次:第一次是1月24日的大余战斗,何挺颖、李天柱负伤,张威牺牲,部队分散逃窜。到寻乌县吉潭村,何挺颖因走错路遭遇敌人而牺牲。第二次是2月3日,在寻乌县圳下,四军军部被刘士毅部包围,队伍再次乱窜,毛泽东率一部杀出重围,陈毅被敌军士兵抓住大衣差点活捉,幸亏他甩掉大衣才得以逃脱。朱德手执机枪掩护部队,最后冒充伙夫骗走敌人才得以逃脱。这次战斗中,伍若兰被俘后被杀害,毛泽覃负重伤。
  3、关于红四军七大,书中只字未提,只提了一句毛泽东和贺子珍去姣洋休养,曾志蔡协民两口去闽西特委。这是在毛泽东七大上受挫后发生的事。当时和毛泽东同去的还有谭震林江华。
  4、书中提到长征途中四川卓克基反动土司索观赢偷袭红军的事情,索观瀛解放后投靠共产党,当过阿坝州副州长,书中说他上过大学,其实只上过初中。
  
  
五、错误
  
  由于年代久远,康克清记忆模糊,也可能是因为执笔者懒得查阅资料,书中有一些不严谨或者错误的说法,下面列举几处:
  1、康克清回忆说万安农军1928年1月攻打万安县城是在朱毛领导的红四军帮助下进行的,这种说法不对。那时朱德还在湘南,刚发动湘南暴动。朱德是当年4月上井冈山,5月份红四军成立。那次配合红军只能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1928年1月毛泽东曾率部下山攻打遂川。
  2、康克清回忆说1931年邓小平率领红六军红七军从广西来到中央苏区,这也是不对的。事实上没有什么红六军,只有红七军,是李明瑞、张云逸率领从广西过来的,邓小平在途中已经以向中央汇报工作的名义逃跑了。
  3、康克清说,西安事变第二天,朱德就告诉她,蒋介石不能杀,还要放。这种说法不真实,当时中共中央除张闻天等个别人,包括朱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主张杀蒋,后来斯大林发来严厉的电报,中共才不得不改变态度。回忆还说西安事变后,红军进驻延安,在操场举行了“欢迎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大会”,这种说法也不可能,那时候不会把毛主席与党中央并列。
  4、1940年康克清跟朱老总到洛阳拜见卫立煌,卫送康一支小手枪做礼物。当时卫立煌一边称康为朱太太,一边说什么男同志女同志如何如何。这也是记忆错误,卫立煌绝对不会叫什么男同志女同志的,甚至叫朱太太都未必,应该叫朱夫人比较正式,比较尊敬。
  5、1960年,乌兰夫说内蒙有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不知何意?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时就有54万平方公里,解放后把绥远以及热河、甘肃部分地区划归内蒙后,内蒙的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
  6、康克清回忆说,解放初期她到欧洲访问,经过乌拉尔山,就进入了苏联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本土。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从满洲里一进入苏联就已经进入俄罗斯共和国了。


扯淡没边了?
红七军55团在李明瑞和邓小平带领下已经到达崇义,这时候是2月。
3月52团和55团汇合,期间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3月10日在建立崇犹根据地后一度巩固局势后
邓小平才去上海汇报工作。而决定回上海是2月底。
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就胡扯,不怕被嘲笑?
周恩来同志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同样是前委决定治病离队的。某些人要诬陷周恩来逃跑不成?
在确定获知上海中央揭批李立三路线,而红七军正是秉持李立三路线进行千里作战到达崇义之后,获知新的指示是最重要的。
邓小平第一次回上海汇报回到右江苏区,带回的是中央的土改方针。
可以确知的是陈豪人和邓岗去上海时并不知道李立三路线被批判,其后也没有重新回到红七军工作。被作为李立三路线的代表横加批评。
而邓小平赴上海后,同样被王明所作为红七军执行立三路线所批判,在做完汇报后并没有获得指示,也不被允许重新回到红七军工作。而被安排到安徽指导成立了中共安徽省临时工作委员会。这是在4到5月间。其后才又安排到中央苏区工作。
而陈豪人被安排回广西继续指导残余部队。
而且两者的报告不同点在于一个陈豪人的只汇报了红七军在全州的情况,而邓小平的则是部队转移到江西崇义的新情况。
给予中央红七军新情况的汇报对于中央指导红七军的动向和布置方针是既有利的。
什么狗屁段子还是少看为好。


扯淡没边了?
红七军55团在李明瑞和邓小平带领下已经到达崇义,这时候是2月。
3月52团和55团汇合,期间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3月10日在建立崇犹根据地后一度巩固局势后
邓小平才去上海汇报工作。而决定回上海是2月底。
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就胡扯,不怕被嘲笑?
周恩来同志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同样是前委决定治病离队的。某些人要诬陷周恩来逃跑不成?
在确定获知上海中央揭批李立三路线,而红七军正是秉持李立三路线进行千里作战到达崇义之后,获知新的指示是最重要的。
邓小平第一次回上海汇报回到右江苏区,带回的是中央的土改方针。
可以确知的是陈豪人和邓岗去上海时并不知道李立三路线被批判,其后也没有重新回到红七军工作。被作为李立三路线的代表横加批评。
而邓小平赴上海后,同样被王明所作为红七军执行立三路线所批判,在做完汇报后并没有获得指示,也不被允许重新回到红七军工作。而被安排到安徽指导成立了中共安徽省临时工作委员会。这是在4到5月间。其后才又安排到中央苏区工作。
而陈豪人被安排回广西继续指导残余部队。
而且两者的报告不同点在于一个陈豪人的只汇报了红七军在全州的情况,而邓小平的则是部队转移到江西崇义的新情况。
给予中央红七军新情况的汇报对于中央指导红七军的动向和布置方针是既有利的。
什么狗屁段子还是少看为好。


至于说什么百色起义前面临危险,更是扯淡,黄绍竑对左右江的围攻到1930年初才开始。
百色起义后的数月是左右江局势最好最安全发展最快的时候。
扯淡什么危险。

至于说什么百色起义前面临危险,更是扯淡,黄绍竑对左右江的围攻到1930年初才开始。
百色起义后的数月是左右江局势最好最安全发展最快的时候。
扯淡什么危险。
而且整个左右江起义的前期安排部署和指导工作都是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而右江工作委员会负责了大量起义前的部署工作,邓小平担任前委书记期间也指导布置宣传队下乡,扩大影响,做群众工作。组织开办了定期的党报《右江日报》这一刊物。起义前大量的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把广西警备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带到右江,与韦拔群领导的农民武装会合,利用广西目前敌对武装空虚的时机进行起义。
龙州的党员部署安排工作,也在邓斌在前往龙州指导工作期间完成,大量从右江的同志安排到第一纵队中工作,成为我党控制的坚实武装。
而解决田东,田阳的熊镐的警备第三大队,扩充我党控制武装的行动也是在邓斌同志担任前委书记的时候。
某些人就是和轮子一样,别有用心的恶意攻击。
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派邓斌同志前往广西,一是指导部署工作,二是进行兵运和统战工作。在1929年11月中时,李明瑞在反蒋失败之后,希望依靠我党武装反攻南宁,正是做了李明瑞的思想工作,李明瑞决定加入我党的武装组织工作。
南宁的兵工厂也是在邓斌和张云逸同志转移部队指示将国民党南宁兵工厂的部分设备、工具、材料、资料及南宁军械库修理枪械的设备、工具和枪支弹药搬上船,动员技术人员转移至右江思林。建立右江兵工厂,在10月下旬便能制造子弹供红军使用。
改造警备第四大队,解除反动军官,安插我党同志也是在起义前就基本完成工作。
谢谢楼上的跟帖,呵呵。如果觉得骂街比较爽就接着骂。不过,骂我是轮子稍微有点离谱。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29 02:54
扯淡没边了?
红七军55团在李明瑞和邓小平带领下已经到达崇义,这时候是2月。
3月52团和55团汇合,期间参 ...


"红七军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连打了几仗,部队损失很大。过乐昌河时,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张云逸同志率领的军直和一个团同我们失去了联络。我同李明瑞、许卓等同志带领的一个先头团,摆脱了敌人,继续前进,大约在一九三○年底到了江西崇义。从当地特委处得悉,中央开了四中全会,王明等人上台,我内心有所震动(这点没有向别的同志谈,我对王明向无好感),同时崇义敌情并不严重,我即动了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工作的念头。当时前委只有许卓、李明瑞和我三人,我的想法得到了许、李的同意,并商定我离开期间,由许卓代理前委书记。随後,我同许离开崇义城,去特委布置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不料在回崇义途中,得悉有了敌情,听到崇义方向的枪声。那时我因为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工作,是前委已经决定了的,敌人来後部队就会转移,特委机关也会转移,就同许卓商议,由他回部队,必要时可向井冈山靠拢。我就动身於一九三一年初到了上海,很快向中央报了到。

  关於我离浚红七军到中央报告工作的问题,在一九三三年博古的中央反对江西罗明路线时,曾对此事提出正式审查,令我写了书面报告。我在报告中提请向当时在中央军委机关工作的许卓询问,以後再没有要我进一步写报告了。现在我认识到,当时失去联系的两部份部队还没会合,立足未稳,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我,在这种情形下离开部队是绝对不应该的,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邓:我的自述》

邓斌、邓岗、陈豪人等领导人未能与士兵同甘苦,共生死,中途脱队,实不应该。”——《红七军简史》1945年

“我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是在一九三一年初不该离开红七军,尽管这个行为在组织上是合法的,但在政治上是极端错误的。” ——邓1972年检讨信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29 02:54
扯淡没边了?
红七军55团在李明瑞和邓小平带领下已经到达崇义,这时候是2月。
3月52团和55团汇合,期间参 ...


"红七军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连打了几仗,部队损失很大。过乐昌河时,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张云逸同志率领的军直和一个团同我们失去了联络。我同李明瑞、许卓等同志带领的一个先头团,摆脱了敌人,继续前进,大约在一九三○年底到了江西崇义。从当地特委处得悉,中央开了四中全会,王明等人上台,我内心有所震动(这点没有向别的同志谈,我对王明向无好感),同时崇义敌情并不严重,我即动了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工作的念头。当时前委只有许卓、李明瑞和我三人,我的想法得到了许、李的同意,并商定我离开期间,由许卓代理前委书记。随後,我同许离开崇义城,去特委布置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不料在回崇义途中,得悉有了敌情,听到崇义方向的枪声。那时我因为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工作,是前委已经决定了的,敌人来後部队就会转移,特委机关也会转移,就同许卓商议,由他回部队,必要时可向井冈山靠拢。我就动身於一九三一年初到了上海,很快向中央报了到。

  关於我离浚红七军到中央报告工作的问题,在一九三三年博古的中央反对江西罗明路线时,曾对此事提出正式审查,令我写了书面报告。我在报告中提请向当时在中央军委机关工作的许卓询问,以後再没有要我进一步写报告了。现在我认识到,当时失去联系的两部份部队还没会合,立足未稳,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我,在这种情形下离开部队是绝对不应该的,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邓:我的自述》

邓斌、邓岗、陈豪人等领导人未能与士兵同甘苦,共生死,中途脱队,实不应该。”——《红七军简史》1945年

“我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是在一九三一年初不该离开红七军,尽管这个行为在组织上是合法的,但在政治上是极端错误的。” ——邓1972年检讨信
幽冥界 发表于 2013-3-29 13:04
"红七军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连打了几仗,部队损失很大。过乐昌河时,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张云逸同志率领 ...
说是逃跑完全就是诋毁攻击。
邓小平在55团改为团委之后,2月底就做出去上海的团委也即前委决定了。
南昌起义同样有脱队的大量人员。
红七军在1930年4月缴获过电台,其后又转战中埋掉了。红七军的和中央的主要联络方式只能采取人员汇报和中央派联络员进行精神汇报。
因此我不认为陈豪人,邓岗,邓斌脱离部队前去中央寻求中央的指示有何问题。
红二十五军在转战过程中为了寻求和上海中央联络,派出过成仿吾,红二方面军在从洪湖撤离后遗失电台后有谷佑箴负责进行到上海联络中央军委。
不要认为到白区接头多安全。要选择可以信赖的人选,还要确定通信站没有被捣毁。
楼上的,别再诡辩了,真的没意思。历史不是靠你的一张嘴说翻就能翻过来的。你还是消停点吧。
大眼瞪中眼 发表于 2013-3-29 19:46
楼上的,别再诡辩了,真的没意思。历史不是靠你的一张嘴说翻就能翻过来的。你还是消停点吧。
欢乐奇葩,那你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县吉潭镇的圳下村遇险脱离指挥部队进行自己突围的行为岂不是和陈光在陆房突围的性质一样。
某些人就是喜欢颠倒是非,果然是和轮子一个腔调。
你冒充邓粉,其实是高级邓黑。邓是红七军一把手,你却拿什么成仿吾谷佑箴跟他相比,把他降为一个普通联络员,你这不是贬低小平同志嘛。
其实,你再诡辩也没用,邓作为部队一把手,在最关键的时候丢下部队,自己跑到上海,说是汇报,这就是逃跑,货真价实的。什么前委团委的,还不是他说了算。周士第李硕勋逃跑时也打着组织名义,如果真的合情合理,为什么朱德一提起此事就怒发冲冠呢。
我看你最擅长的是东拉西扯。老夫写的是康克清,你却能从25军扯到二方面军再扯到陆房突围,你才是真正的奇葩。
老夫真是晦气,刚上超大论坛就碰上这么一个奇葩。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29 17:58
说是逃跑完全就是诋毁攻击。
邓小平在55团改为团委之后,2月底就做出去上海的团委也即前委决定了。
南昌 ...
由于李明瑞、许卓两同志牺牲较早,所以那个“得到了许、李同意”的前委决定到底怎么回事也就全看总设计师那一张嘴怎么说了。说“你走吧没事这里有我们”是一种同意法,说“你个怕死鬼趁早滚蛋”也是一种同意法。

不管怎么说,正在赶回部队途中的指挥员,听见部队驻地传来枪声,反而一扭头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去了,这个事儿但分头脑健全的人都能看明白,不需要什么轮子来诋毁。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29 18:33
红二十五军在转战过程中为了寻求和上海中央联络,派出过成仿吾,红二方面军在从洪湖撤离后遗失电台后有谷佑 ...
如果派出的不是成仿吾、谷佑箴,而是沈泽民、关向应的话,你的例子才算有点说服力。:D
在官方给出的刘少文的简历中可是说他坚决同张国焘的分裂做斗争的
中央领导的夫人中,真正领过队伍打过仗还取得过战绩的是张琴秋,她那“五百农妇缴一团”的事儿上过当时报纸。

董振堂吃耳光的事儿朱德的警卫员潘开文在自己的回忆文章《怀念敬爱的朱总司令》中也披露过,不过据他说打人的是张的秘书黄超,当然也可能董命苦吃了两次耳光。

四方面军当时被张国焘打造成眼里只有张主席的张家军,对中央和红一那是一个赛一个的狠,像周纯全许世友洪学智这几位开国元勋当时的表现,并不比王树声差。

至于一方面军在分裂后投靠张国焘的,那要首推罗炳辉、何长工这二位九军团的当家人,不过九军团其他被拉过去的人极少,像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黄火青以及下面的各团主官都相互私下串联表过对中央的忠心。
幽冥界 发表于 2013-3-29 22:48
由于李明瑞、许卓两同志牺牲较早,所以那个“得到了许、李同意”的前委决定到底怎么回事也就全看总设计师 ...
许卓死的再早,至少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并没有牺牲。你倒是会编。
至于崇义离去的事实是邓小平自述中自己表明的,至少说明他很诚实。
其次崇义敌情的确不大,李明瑞率部安然撤离,而赣南特委也给予了向导协助。
什么时候前委会议只用许卓,李明瑞两人了?其他的前委委员袁任远被你无视了?
南昌起义从前委总书记到前委委员几乎都脱队了,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人却不大加鞭挞,毛委员从寻乌带领警卫员突围的时候某些人的逻辑又短路了,可见真是故意而言之啊。
能把这样一个基本南昌起义脱队诸人行为的事实,却去恶意评价红七军陈豪人,邓岗,邓斌三人。
那么看来南昌起义从前委总书记周恩来同志到聂荣臻,叶挺等同志,到和陆房陈光行为类似的寻乌毛委员突围,一样看来都是人生污点,应该深深检讨了。
至于说红七军简史中的话,更是某些人天外飞仙来的段子了,原段子连许卓和邓小平在一起都没搞清楚,竟然采信这样一个网络段子,可见外国腔调要跟上多么重要
且不说对于红七军简史莫文骅的指出毫无此文和内容的不了解,更不要说莫文骅在1967年是作为刘邓干警被打倒,到了后来是在邓小平复出的1975年任命为装甲兵政委。
而质疑的张雄文,在他的粟裕文章中,竟然编造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外宾表扬粟裕时被师哲听到,却不知道师哲但是不在北京,这种千里传音,万里编造的奇葩。可见质疑的都是什么货色。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30 00:33
许卓死的再早,至少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并没有牺牲。你倒是会编。
至于崇义离去的事实是邓小平自述中自己表 ...
1、对于邓的离队,许卓的证言是什么?拿得出来就是你的本事。

2、“至少说明他很诚实”?呵呵,只怨邓的自供忒清楚忒详细,让你连替他狡辩都找不着地缝,结果把这么句话憋出来了。好吧,他是一个很诚实的逃兵,这么说你满意了不?

3、崇义敌情大不大有所谓么?身为部队总负责,正走在回部队的路上,听见枪声马上就转身去上海,这个地你洗的干净么?

4、袁任远当时在哪里?“我即动了到上海向中央报告工作的念头,当时前委只有许卓、李明瑞和我三人,我的想法得到了许、李的同意”,邓的自供就在眼前,你就算想编瞎话,好歹先过过脑子,至少跟他老人家保持一致吧。

5、你以为扯上周毛聂叶就能把水搅混了么?

南昌起义部队是走到广东汤坑被全打散建制已经不存在了,只剩周叶聂三人,身边连警卫都跑没了,这不是丢下队伍逃跑,而是队伍已经没有了。

毛那次是指挥机关驻地遭袭,队伍还好好的在十几里外,毛是突围出去找队伍,难道这种时候他作为指挥员,应该放着十几里外的大部队不去掌控,反而跟几个警卫伙夫共存亡才不算污点?

你有本事就找一个部队尚在有组织抵抗,指挥员自己撒了丫子的例子来给邓陪绑,要不要我帮你想想?项英、徐向前、陈昌浩如何?
楼上的奇葩,竟然不知道袁任远是红七军五十五团委员会委员这个基本常识。
顺便还有一个常识,就是汤坑并不是建置被打乱的时候,你不知道后面还有个普宁流沙会议,据南昌起义诸人的回忆,会上一致通过部队开往海陆丰,部分领导同志立即离队经香港去上海。陈公培的回忆还说明海陆丰提供了充足的银元分配以保障突围所需。要求普宁当地提供向导进行引路。
至于说当时什么建置被打乱了?董朗的部队都进入海陆丰了,指定的起义军转战方向也是海陆丰,突围成功去海陆丰便是了,但是起义军领导大多都是转道去了香港。
在继续西下到达南塘区的建宁寨村时,周恩来病情转重,叶挺、聂荣臻等劝阻他勿随部队前进,而要赶快到香港去治病。于是,董朗率部告别了首长,率领所部900多人经南塘、潭头村,于当晚到达博美区溪?乡。”

就事论事,你要根据当地党史这份记录谴责叶、聂没去海陆丰,我不会有异议。
你自己再去了解一次普宁流沙会议,再看看郭沫若回忆录和陈公培的材料。
实际上在流沙会议上已经确定了领导脱队,要不然怎么可能出现几乎所有的委员都没去海陆丰。
至于普宁党史出现的李立三,吴玉章等人最后全部都是没有去海陆丰,而是转道香港,又转到上海。
和你说过了流沙会议是确定了领导脱队的方针。
至于袁任远是55团团委会委员,是因为已经取消了前委会,崇义方向武装的领导是55团团委会,任何决定都是由55团团委会一致作出决定的。袁任远是必须一致表决的。已经被取消的前委会是起不到作用的。
至于我前面指出的是你所说的汤坑突围建制被打乱后你所想表达的南昌起义军领导直接就独自转道香港。
24师战场出现混乱,但是其还是存在的,对当时打击最大的是贺锦斋的部队被粤军缴械。
谢谢二位后面的理性跟帖,作为版主真的不愿意扣各位的分,但是请各位和谐讨论,您可以使用:我强烈反对/我完全不赞同等方式表达对对方言论的异议,但是切记维护好论坛的讨论气氛,不要给对方扣上任何帽子和使用任何人身攻击的语句和词语,谢谢大家的参与!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3-3-31 02:33
谢谢二位后面的理性跟帖,作为版主真的不愿意扣各位的分,但是请各位和谐讨论,您可以使用:我强烈反对/我完 ...
版主您好:看了您对楼上几位发言的执法,感觉您很公平的,赞一下。

不过,如果脱离开不文明语言这因素,我个人有点看法想跟您探讨一下。

楼上的“段干木”反复说楼主是个轮子,这一点我十分不赞同,但是说他政治倾向性很明显,我倒是认同的。您先看这帖:http://lt.cjdby.net/thread-1564992-1-2.html  最后一段话,这夹带的私活也太明显了吧。再看本帖中这么一句:“5、粉碎四人帮后,康克清去看邓小平,动员他出山,邓很虚伪的说现在已经粉碎了四人帮,事情好办了,没什么事非我不可,不要出去了。”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29 20:15
欢乐奇葩,那你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县吉潭镇的圳下村遇险脱离指挥部队进行自己突围的行为岂不是和陈光在陆 ...
“奇葩”是从这儿来的。始作俑者不扣分,引用者却被扣分。这种管理标准再奇葩不过了。
烂木头一上来就对我人身攻击,发言中污言秽语不断,管理者视若无睹。我略一反击,便被扣分,倾向性太过明显。我只能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大眼瞪中眼 发表于 2013-3-31 09:33
“奇葩”是从这儿来的。始作俑者不扣分,引用者却被扣分。这种管理标准再奇葩不过了。
烂木头一上来就对 ...
他在四楼的发言是本楼最早被处理的,超大不支持被骂了之后再骂回去,如果遇到人身攻击而版主没有巡视到,请您点击举报,谢谢您的发言!
会谈开始,只是由李立三(好象还有恽代英)说中央有新的重大决定,而李立三又说他要回上海工作。经过约莫半小时还没有说出要点,还是彭湃同志直截了当说出要进行土地革命,分田地,插红旗,而且马上动手。至于如何动手又没有说,当时大家无异议,也不能即时决定什么具体动手方案,彭湃同志本人也没有提出具体办法,不过经过一刻钟左右军队就要开始继续行军,会议即行结束,本来路上还可以继续谈,但时间已是下午三时左右,一出村口不远,前方即出现了情况,大家各归机关队伍,也就不可能再谈。
(二)起义军入普宁前后活动
......(下略)

幽冥界 发表于 2013-3-31 12:36
1、“袁任远是必须一致表决的”么?呵呵,那么邓的问题就更大了,按邓自己的说法,他离队至少取得了前委李 ...
理解能力的问题何其严重,所说的红七军前委在55团只有许卓和李明瑞和邓斌三人,所说是红七军前委委员在55团只剩下三人。
但是一到崇义,红七军前委就被取消,代之指挥部队的是55团团委,投票表决决定事项的也是55团团委。
这得多理解有问题才会搞不清楚说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是由红七军前委委员去直接决定55团团委会的全部议程了?你懂不懂组织流程?
至于提到陈公培,因为陈公培证实了流沙会议,流沙会议由李立三主持,因为李立三是负责政治保卫工作,会上由周恩来做总结报告。至于确定脱队方针是由这“武装人员尽可能收集整顿,向海陆丰撤退,与那里的工农武装会合,建立根据地,起义军的领导人由当地的农会会友作向导,分别向海口撤退,再分头赴香港或上海”否则也不会出现刘伯承、吴玉章、廖乾吾、彭湃全部转往香港的事实。
某些人就是不理解,总是搞二元对立,这是方法论的问题。陈公培的材料说明李立三,澎湃的发言空洞,但是绝不是反应整个流沙会议就只是这两人发言,你不觉得这样想的人滑稽可笑?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3-31 18:01
理解能力的问题何其严重,所说的红七军前委在55团只有许卓和李明瑞和邓斌三人,所说是红七军前委委员在55 ...
真正滑稽可笑的是某人,一会儿组织流程,一会儿方法论,东拉西扯到现在,却连一份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都拿不出来。

你说许卓能给邓证明,请拿出他的证言来;你说袁任远表决同意了,同样请拿出证据来;还有郭沫若的回忆陈公培的材料,麻烦你把能摆上台面的文字摆出来,这样至少能让你的狡辩显得不那么苍白。
讨论是好事,都理性一点儿嘛。
某些人还真是胡搅蛮缠,连出自郭沫若的回忆录都不知道,真是给你留余地也不要。
看来你是不知道这段来源是哪里?还和我闹什么流沙会议干什么。
这句话来自郭沫若的回忆录革命春秋,原文已经抄给你看了就左右翻腾当看不见了,截图也给你看好了,不要又给我装看不见。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4-1 09:08
某些人还真是胡搅蛮缠,连出自郭沫若的回忆录都不知道,真是给你留余地也不要。
看来你是不知道这段来源是 ...


呵呵,恕我眼拙,认不清中国字,麻烦你拿红笔把你抄录的原文标出来。我就看见个“非武装人员愿留的留,不愿留的就地分散”,没看见什么“起义军的领导人由当地的农会会友作向导,分别向海口撤退,再分头赴香港或上海”。

另外,许卓的证言在哪里?袁任远表决的证据又在哪里?您千万别给我留余地,赶紧上资料来打我的脸吧。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4-1 09:08
某些人还真是胡搅蛮缠,连出自郭沫若的回忆录都不知道,真是给你留余地也不要。
看来你是不知道这段来源是 ...


呵呵,恕我眼拙,认不清中国字,麻烦你拿红笔把你抄录的原文标出来。我就看见个“非武装人员愿留的留,不愿留的就地分散”,没看见什么“起义军的领导人由当地的农会会友作向导,分别向海口撤退,再分头赴香港或上海”。

另外,许卓的证言在哪里?袁任远表决的证据又在哪里?您千万别给我留余地,赶紧上资料来打我的脸吧。
后来的反右倾运动中,妇联书记处书记曹冠群被打成右倾分子,康克清也受了批评,这里康不指名的批评了蔡畅。还批评了一位中央负责同志的极左言论,这个负责同志是谁不知道,应该是当时中央主管工青妇的领导人。

当时主管工青妇的应该是杨大郎,他在反右时ms是欠了账的。当然了,那个大环境下,也是不难理解的

蔡大姐么,批评一下康克清的资格还是有的
还真是会翻滚,郭沫若原话所说的非武装人员所指便是领导同志,刘伯承、吴玉章、廖乾吾、彭湃,周恩来,张国焘,叶挺,聂荣臻全部就是在向导的带领下转到海陆丰地区,然后坐船到香港,转道去上海,还真是会不承认。
至于袁任远知道邓斌同志去上海的事,显然在崇义开会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星火燎原未刊稿第二期袁任远的文章,就是说明袁任远知道团委讨论赴上海的情况。
其次55团赴井冈山也是做出表决同意的事实。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4-1 12:00
还真是会翻滚,郭沫若原话所说的非武装人员所指便是领导同志,刘伯承、吴玉章、廖乾吾、彭湃,周恩来,张国 ...
翻滚,呵呵,这词儿用得真好。

敢情“非武装人员撤离”就是专指“领导同志跑路”,您的中文翻滚得真好,哪位体育老师翻滚着把您教出来的呀?

“袁任远听说邓斌同志要去上海”,和“袁任远及55团团委会一致表决同意邓斌同志去上海”,这是一回事么?当然,架不住您会翻滚呀,一翻滚“听说”就变成“表决同意”了。

好了,如果您除了这些所谓材料再拿不出别的东西,我也就没兴趣再跟您浪费口水了,您自个儿在这儿翻滚吧。:D
滑稽的一来不知道我的材料来源,孤陋寡闻的人。
二来死皮赖脸满地打滚,那就让版主来判断郭沫若的材料说的是什么,可惜你连原文都不愿意看,还要我继续粘贴出来给你看吗?
至于你倒是会扯淡,有了说明就会死皮赖脸。
那我倒是难为你一下,秋收起义毛泽东同志曾经被地方民团抓获,你倒是给我证明证明毛泽东同志没有向民团说过什么的材料看看?
倒是某人会玩文字游戏,我真是甘拜下风,郭沫若的整个回忆录读完,都知道所说的是全部的领导同志,也就是在流沙会议上做好了疏散指导,安排了向导,坐船到香港。
非武装人员和领导同志有什么对立的地方?领导同志还包括在非武装人员中呐。
输不得终究是输不得啊某些人,究竟是谁在玩文字游戏看来是需要投票表决一下了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4-1 14:50
倒是某人会玩文字游戏,我真是甘拜下风,郭沫若的整个回忆录读完,都知道所说的是全部的领导同志,也就是在 ...

“我们谈到今后的去向”,那个“我们”指的是郭、安、傅、易四个被打散又凑巧碰在一起的人,不是什么“全部的领导同志”,拜托你能不能稍微要点脸,别拿着这点从原文里硬抠出来的东西来断章取义,招摇撞骗了行不?:Q
那干脆找人投票就行了,装看不懂还真是会不要脸啊。
正是流沙会议确定了领导脱队疏散的原则,才会有郭沫若等领导同志先后疏散前往香港的事实。
没见过如此这般不要脸玩文字游戏装看不懂所指的。
非武装人员包括了领导同志,否则某人还是给我解释解释刘伯承,聂荣臻,张国焘是怎么样疏散的?
郭沫若的例子说明流沙会议上指导了疏散原则和路径,替非武装人员的领导同志们安排了广东本地海陆丰向导。
竟然能如此胡搅蛮缠,和你解释真是味如嚼蜡。
究竟是谁看不懂原文,歪曲含义。连南昌起义史料选编都采用如此解说这个流沙会议的含义。
在你眼里对郭沫若的回忆的解释是疏散谁?谁不是按照这个原则疏散的?你倒是解释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