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大依发军车欢驶青藏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37:57

节前看了这篇文章:抛砖引玉,有关解放战争时期的“道奇卡车”  ...234
我在回复中提到亲身经历的德国二战后赔偿苏联的列车在0x年仍然在华北支线铁路上驰骋,内设还保持的很好;另提到德国二战卡车一直在青藏线上用到90年代。。。很多网友问我出处。。列车那段,请大家去找铁路论坛问一问,相信肯定有人知道;卡车这段刚才搜到了,我把年代记错了,85年退役的,德国人来华看车是80年代初期的事情不是90年代初期。呵呵。。转帖过来。


大依发军车欢驶青藏线



【字体:大 中 小】 2012年03月21日     




窦孝鹏

    长长的车队,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奔驰在青藏线上,一年又一年。

    从西宁至拉萨的4000里青藏公路,自从1954年12月通车后,我们的汽车部队就一直在这条线上执行着繁忙的战备运输任务,并经历了1959年的平息西藏叛乱战斗和19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

    那时,我们从西宁装车出发,每天一站,它们依次为:倒淌河(后加江西沟)、茶卡、都兰、香日德、洪水河(后迁诺木洪)、格尔木,然后转向南行,进昆仑山。为配合汽车兵执勤,以上各点都建有一个兵站,负责汽车兵的食宿、加油和接待过往部队。

    那时,我们以格尔木为中心,把格尔木至甘肃敦煌的公路叫北线,把格尔木至西藏的公路叫南线,把格尔木至西宁的公路叫东线。东线这段公路共796公里,“796”的里程碑就立在格尔木望柳庄门前转盘路的东口上。那时,不管东来南回,我们都盼望着看到这个路碑,所以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仍牢牢刻在我的心里。

    1984年6月,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正式交付使用,这一段的运输便逐渐由火车取代了汽车。除非有特别需要,我们汽车兵便不再跑东线了,而是在格尔木装袋直运西藏。由于没有了汽车兵的来往,设在东线上的各个兵站,也都渐渐地撤销了。

    但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在东线这段公路上执勤的30个年头的日日夜夜,忘不了与沿途各地结下的深厚情谊。

    都兰兵站是东线兵站中最受我们汽车兵欢迎的一个。那时,我们开车从东边的茶卡方向来,一过夏日哈,心里就说:哈,马上就到都兰兵站了!从西边的香日德来,一看见察汗乌苏河,就会说:哈,都兰兵站到了!我们从公路上向南一拐,进入一条大街,街口是县气象局(站),再往里就是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过了师范学校就是兵站大门了。进入大门正前面是一个作为食堂的小礼堂,左右两边是对称的两栋“U”形建筑,半圆形的回廊两边是供住宿的客房。兵站南墙外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及加油站,停车场可停几百台大卡车。兵站大门的对面街上,是一排商店,有百货公司、食品店、日杂店等。

    我们盼望快点到达都兰兵站,细想想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想早点到站休息。跑了一天车,又饿又累,这里气候好,不缺氧,住着舒服。二是这里是县城所在地,有不少可买的东西。1960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东西极缺,到都兰后我们可以到商店买些茶叶、毛线等东西,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比较缺,有些还要票证,而都兰这里不但质量好,价钱也便宜。所以每回给老家父亲寄茶叶,给妻子寄毛线,我大都在都兰买。第三个原因是都兰兵站伙食好。那时由于供应困难,不少兵站以脱水菜、蛋粉、花生米为主菜,主食大都是糙米饭,又干又硬,有的地方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米饭、馒头都做不熟。要吃新鲜菜更是难上加难。但在都兰兵站,我们却可以吃到鲜嫩的豆腐、新鲜的蔬菜,有时还可以吃到手抓羊肉、牛肉包子等,他们的烤饼和葱花罐头肉面条也受到汽车兵的欢迎。

    都兰兵站伙食搞得好,除站领导的重视外,最直接的原因是炊事班有一个广受欢迎的老班长陈广末。

    陈广末是1957年来高原的,先后在几个兵站工作过,戈壁风吹皱了他的脸,高原雪染白了他的发,他已是40多岁的人了,仍一心一意地战斗在炊事第一线。

    为了改善过往部队的生活,老陈自己动手养起了猪。兵站每天少则接待几百人,多则达到上千人,剩饭剩菜和泔水成了他喂猪的最好饲料,每天忙完炊事工作他就往猪圈跑,猪慢慢长肥了,他却累得瘦了一圈子。但看到大家吃到鲜肉时,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为了广开肉源,他还和管理员一起到附近的一些放牧点去联系,买回一些牛羊肉为大家改善生活。

    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成了高价钱。后来,老陈尝试着在兵站自己开了一块地,浇上水,施上肥,写信给老家的老伴,让她寄来了各种菜种子,有豆角、西红柿、冬瓜、白菜、辣椒等,他小心翼翼种了下去,经常抽空侍弄,终于收获到了鲜嫩的青菜。这在当时的县城也不多见,他和兵站的同志舍不得吃,自己吃一叶,其他的全部给过往的汽车兵吃了。

    但是,老陈还有一个心事,就是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只能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附近又无地方可学,这让他很伤脑筋。

    老陈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在兵站的安排下,他总算千里迢迢回老家安徽和老伴团聚了一次。到家后,老伴安排他走亲访友逛名胜,他应付一下了事,却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去拜师学艺做豆腐。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花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烤饼、蛋糕以及炸油饼、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不耻下问,老师傅都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

    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伴给他准备了许多他爱吃的土特产,装了满满两大包。但老陈每样只拿了一点点,因为他有许多“宝贝”要带,怕拿不了。这些“宝贝”是一盘磨豆腐的小石磨,一袋点豆腐的石膏,一大包蔬菜种子,还有食堂离不了的碱面、苏打及两把钢口很好的菜刀,这些都是当时高原买不到的。

    临走的时候儿子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重的东西托运,轻的东西随身带,他一路上倒了两次火车,三次汽车才把这些“宝贝”运到了都兰兵站。

    接着,这些“宝贝”在他的操持下,就开始为过往部队服务了:他用石磨、石膏做出了豆腐、豆花脑和豆浆,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烤饼、面包、油条、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菜……。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提高了,大家都非常佩服陈广末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精神,选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建设高原积极分子。陈广末的事迹,使都兰兵站的名声也一下在4000里青藏线上传开了。

    我当年听到这些事后极为感动,专门采访了陈广末,写了一篇文章叫《千里学艺》,发表在了《解放军报》上。以后我每次路过都兰兵站,都要去看看忙忙碌碌的老陈,至今,40多年过去了,都兰兵站及老陈的影子仍经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在青藏线跑车的汽车兵,大都开的是从东德进口的“大依法”柴油车。这种车载重6.5吨,比起当时其他型号的汽车如载2.5吨的嘎斯车、载重4吨的吉斯车及我国刚开发不久的解放牌,算是载重量最大的汽车了,因而成了我们部队运输的主力车。所以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叫 “从西宁到拉萨,一路都是大依发。”

    但是,这种从欧洲进口的大卡车,原来设计的寿命很短,加上在坑洼不平的青藏路上没黑没明的奔驰,几年下来,按设计要求已达到了报废的程度,有些车跑起来除了喇叭不响,到处都嘎啦乱响。可我们国家穷,报废不起,我们还得开着这种大依发越戈壁、跨雪山,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车子破旧,又缺乏必须的零配件(国家困难,进口不起),许多车上连起码的发电机、电瓶都没有。为了能跑车,大家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土洋结合,修旧利废。风扇皮带断了,就找一段粗麻绳来代替;变速箱壳破成了几块,焊接在一起继续用;发动机缸体破了,找一块铁皮补上;高压泵弹簧断了,找段钢丝在筷子上一绕,自制弹簧机成了。大家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我们的装备还很差,但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破旧车完成艰巨的战备任务。车辆差,我们完成任务的质量不能打折扣。

    1962年9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前,我由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调任一个汽车连的代理副指导员,我们从西宁装上面粉、大米等给养物资和一部分武器弹药运往西藏边防。我坐在班长丁世华的车上,车上装的全是面粉。

    高原天气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早晨我们从都兰兵站出发时,天还是晴朗朗的,可是走不远,天空就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大雨。挡风玻璃上的水流像瀑布一样越下越大。车上的面粉袋本来是苫有篷布的,可那块篷布和车本身一样是又旧又破,尽管出发前我们对破洞进行了修补,可丁世华仍不放心,他停下车,爬上去一看,发现有几个地方已经渗水,他二话没说,急忙打开自已和助手小马的行李卷,把包袱皮、被子、毡子等都拿出来,盖在篷布渗水处,然后用绳子拴紧,看看没问题,才回到了驾驶室。他抹一把满脸的雨水说:“运给前方战友的给养,不能有什么闪失。”

    车子又前进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走了一段后,我们心里又不踏实了,再次停车,爬上去检查篷布渗水情况。

    我们一上车,情况使人大吃一惊,由于暴雨倾盆而来,糟朽的篷布湿透了,眼看危及到了面粉的安全。

    丁班长二话没说,解开绑绳,揭开篷布,一猫身钻了进去,接着就见篷布中间一个“小山包”,在篷布上的雨水哗哗朝四下流去。

    不一会他钻出篷布,在工具箱里找出千斤杆和一把铁锨,说:“我们要用这两样东西把篷布中间撑高,雨水就不容易渗了。但这样东西没法固定,车一开动就容易倒,所以必须有人扶着它。这一段路比较平坦,由小马开车前进,我到篷布下面去扶它们。我们绝不让雨水湿了面粉。

    我们三个人争执了一番,但丁班长以自己身体好,有经验为由,不由分说钻进了篷布。

    小马小心翼翼地驾车前进了,我们虽然不再担心雨水渗湿面粉,但却担心起丁班长的身体来。走了一会儿,小马停下车,要去换丁班长,却被丁班长狠狠地“顶”了回来。

    汽车在狂暴雨中前进着,丁班长撑起的“山包”经受着雨鞭的捶打。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前面就到香日德了,乌云终于变稀,雨也渐渐停了下来,我们急忙停住车,喊丁班长快点出来。只听“嘭”一声,那高撑的篷布塌落了,但却不见丁班长出来。我们揭开篷布一看,原来他因累闷而昏过去了。

    经检查,车上面粉完好无损,缓过气的丁班长一挥手:继续前进。

    由于大雨的耽误,我们的车队到达诺木洪附近的洪水河兵站时已是晚上9点左右了,我们匆匆吃了点晚饭,又连夜上路了。夜晚行车,让我们最头疼的是多一半车没有电瓶,因而无法照明。但紧急的战备任务不允许多耽误,我们只得想办法自制油灯照明:给两个罐头盒里灌上柴油,掏出被子的棉套搓成捻子,把这种自制油灯分左右拴在保险杠两边的标杆上,用打火机点燃,靠着微弱的灯光开车前进。为了弥补灯光弱,视线不清的缺陷,一个人得把头伸出车门外,冒着寒风和沙土扑打,瞪大眼睛瞅着路面,不断给驾驶员传达口令:“小心,前面有坑!”“慢,前面左转弯”,车子每跑十多公里,就要停下来添一次油。一夜跑下来,两个人的鼻孔、耳窟里都会灌满沙土,半个脸都被风沙吵麻木了。浑身像被抽了筋一样,几乎瘫痪了。这种汽车点油灯的奇观,恐怕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看得到。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这么干。

    由于没有电瓶,早晨出发发动车同样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冬季,每天天不亮,我们都要提前起床,每台车点起四堆火,一堆放在发动机油底壳下,一堆放在变速器下,一堆放在后桥差速器下,以烤化那凝成块的机油和黑油,否则机器根本就转不动。还有一堆火用来烧热两扁桶水,好加进汽车水箱。所以那时出发上路,我们每台车上都装有很多烤火柴,这是我们从戈壁滩上挖来的干红柳根。

    有电瓶的车发动后,还不能走,必须以排为单位,拖那些没有电瓶的车,借以发动。往往是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等全连车都发动完,差不多要用去近两个小时。每天发动车都是一场紧张的战斗。途中休息时,这些车常常不敢熄火,有时要熄火检查,再起动时则要用人推。

    我们的高原汽车兵,就是这样操纵着大依发车在千山万水间前进的。它从1956年来到青藏线到1985年全部退出现役,在雪域高原整整跑了30年。

    当东德的汽车工程专家听到这样的成绩后,惊得张大了嘴巴。大依发在他们的柏油马路上也只能跑五六年呀!他们急忙派人来中国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并为本国的产品而深深的骄傲。但考察的结果他们感到:不是他们制造的的大依发车有多么好,而是驾驶大依发车的中国军人确实了不起。他们用老旧的破依发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

    窦孝鹏 陕西扶凤人,金盾出版社原副社长、编审,编辑出版物有《崩溃的雪山》《长城鏖兵》等



节前看了这篇文章:抛砖引玉,有关解放战争时期的“道奇卡车”  ...234
我在回复中提到亲身经历的德国二战后赔偿苏联的列车在0x年仍然在华北支线铁路上驰骋,内设还保持的很好;另提到德国二战卡车一直在青藏线上用到90年代。。。很多网友问我出处。。列车那段,请大家去找铁路论坛问一问,相信肯定有人知道;卡车这段刚才搜到了,我把年代记错了,85年退役的,德国人来华看车是80年代初期的事情不是90年代初期。呵呵。。转帖过来。


大依发军车欢驶青藏线



【字体:大 中 小】 2012年03月21日     




窦孝鹏

    长长的车队,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奔驰在青藏线上,一年又一年。

    从西宁至拉萨的4000里青藏公路,自从1954年12月通车后,我们的汽车部队就一直在这条线上执行着繁忙的战备运输任务,并经历了1959年的平息西藏叛乱战斗和19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

    那时,我们从西宁装车出发,每天一站,它们依次为:倒淌河(后加江西沟)、茶卡、都兰、香日德、洪水河(后迁诺木洪)、格尔木,然后转向南行,进昆仑山。为配合汽车兵执勤,以上各点都建有一个兵站,负责汽车兵的食宿、加油和接待过往部队。

    那时,我们以格尔木为中心,把格尔木至甘肃敦煌的公路叫北线,把格尔木至西藏的公路叫南线,把格尔木至西宁的公路叫东线。东线这段公路共796公里,“796”的里程碑就立在格尔木望柳庄门前转盘路的东口上。那时,不管东来南回,我们都盼望着看到这个路碑,所以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仍牢牢刻在我的心里。

    1984年6月,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正式交付使用,这一段的运输便逐渐由火车取代了汽车。除非有特别需要,我们汽车兵便不再跑东线了,而是在格尔木装袋直运西藏。由于没有了汽车兵的来往,设在东线上的各个兵站,也都渐渐地撤销了。

    但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在东线这段公路上执勤的30个年头的日日夜夜,忘不了与沿途各地结下的深厚情谊。

    都兰兵站是东线兵站中最受我们汽车兵欢迎的一个。那时,我们开车从东边的茶卡方向来,一过夏日哈,心里就说:哈,马上就到都兰兵站了!从西边的香日德来,一看见察汗乌苏河,就会说:哈,都兰兵站到了!我们从公路上向南一拐,进入一条大街,街口是县气象局(站),再往里就是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过了师范学校就是兵站大门了。进入大门正前面是一个作为食堂的小礼堂,左右两边是对称的两栋“U”形建筑,半圆形的回廊两边是供住宿的客房。兵站南墙外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及加油站,停车场可停几百台大卡车。兵站大门的对面街上,是一排商店,有百货公司、食品店、日杂店等。

    我们盼望快点到达都兰兵站,细想想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想早点到站休息。跑了一天车,又饿又累,这里气候好,不缺氧,住着舒服。二是这里是县城所在地,有不少可买的东西。1960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东西极缺,到都兰后我们可以到商店买些茶叶、毛线等东西,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比较缺,有些还要票证,而都兰这里不但质量好,价钱也便宜。所以每回给老家父亲寄茶叶,给妻子寄毛线,我大都在都兰买。第三个原因是都兰兵站伙食好。那时由于供应困难,不少兵站以脱水菜、蛋粉、花生米为主菜,主食大都是糙米饭,又干又硬,有的地方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米饭、馒头都做不熟。要吃新鲜菜更是难上加难。但在都兰兵站,我们却可以吃到鲜嫩的豆腐、新鲜的蔬菜,有时还可以吃到手抓羊肉、牛肉包子等,他们的烤饼和葱花罐头肉面条也受到汽车兵的欢迎。

    都兰兵站伙食搞得好,除站领导的重视外,最直接的原因是炊事班有一个广受欢迎的老班长陈广末。

    陈广末是1957年来高原的,先后在几个兵站工作过,戈壁风吹皱了他的脸,高原雪染白了他的发,他已是40多岁的人了,仍一心一意地战斗在炊事第一线。

    为了改善过往部队的生活,老陈自己动手养起了猪。兵站每天少则接待几百人,多则达到上千人,剩饭剩菜和泔水成了他喂猪的最好饲料,每天忙完炊事工作他就往猪圈跑,猪慢慢长肥了,他却累得瘦了一圈子。但看到大家吃到鲜肉时,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为了广开肉源,他还和管理员一起到附近的一些放牧点去联系,买回一些牛羊肉为大家改善生活。

    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成了高价钱。后来,老陈尝试着在兵站自己开了一块地,浇上水,施上肥,写信给老家的老伴,让她寄来了各种菜种子,有豆角、西红柿、冬瓜、白菜、辣椒等,他小心翼翼种了下去,经常抽空侍弄,终于收获到了鲜嫩的青菜。这在当时的县城也不多见,他和兵站的同志舍不得吃,自己吃一叶,其他的全部给过往的汽车兵吃了。

    但是,老陈还有一个心事,就是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只能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附近又无地方可学,这让他很伤脑筋。

    老陈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在兵站的安排下,他总算千里迢迢回老家安徽和老伴团聚了一次。到家后,老伴安排他走亲访友逛名胜,他应付一下了事,却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去拜师学艺做豆腐。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花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烤饼、蛋糕以及炸油饼、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不耻下问,老师傅都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

    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伴给他准备了许多他爱吃的土特产,装了满满两大包。但老陈每样只拿了一点点,因为他有许多“宝贝”要带,怕拿不了。这些“宝贝”是一盘磨豆腐的小石磨,一袋点豆腐的石膏,一大包蔬菜种子,还有食堂离不了的碱面、苏打及两把钢口很好的菜刀,这些都是当时高原买不到的。

    临走的时候儿子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重的东西托运,轻的东西随身带,他一路上倒了两次火车,三次汽车才把这些“宝贝”运到了都兰兵站。

    接着,这些“宝贝”在他的操持下,就开始为过往部队服务了:他用石磨、石膏做出了豆腐、豆花脑和豆浆,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烤饼、面包、油条、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菜……。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提高了,大家都非常佩服陈广末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精神,选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建设高原积极分子。陈广末的事迹,使都兰兵站的名声也一下在4000里青藏线上传开了。

    我当年听到这些事后极为感动,专门采访了陈广末,写了一篇文章叫《千里学艺》,发表在了《解放军报》上。以后我每次路过都兰兵站,都要去看看忙忙碌碌的老陈,至今,40多年过去了,都兰兵站及老陈的影子仍经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在青藏线跑车的汽车兵,大都开的是从东德进口的“大依法”柴油车。这种车载重6.5吨,比起当时其他型号的汽车如载2.5吨的嘎斯车、载重4吨的吉斯车及我国刚开发不久的解放牌,算是载重量最大的汽车了,因而成了我们部队运输的主力车。所以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叫 “从西宁到拉萨,一路都是大依发。”

    但是,这种从欧洲进口的大卡车,原来设计的寿命很短,加上在坑洼不平的青藏路上没黑没明的奔驰,几年下来,按设计要求已达到了报废的程度,有些车跑起来除了喇叭不响,到处都嘎啦乱响。可我们国家穷,报废不起,我们还得开着这种大依发越戈壁、跨雪山,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车子破旧,又缺乏必须的零配件(国家困难,进口不起),许多车上连起码的发电机、电瓶都没有。为了能跑车,大家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土洋结合,修旧利废。风扇皮带断了,就找一段粗麻绳来代替;变速箱壳破成了几块,焊接在一起继续用;发动机缸体破了,找一块铁皮补上;高压泵弹簧断了,找段钢丝在筷子上一绕,自制弹簧机成了。大家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我们的装备还很差,但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破旧车完成艰巨的战备任务。车辆差,我们完成任务的质量不能打折扣。

    1962年9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前,我由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调任一个汽车连的代理副指导员,我们从西宁装上面粉、大米等给养物资和一部分武器弹药运往西藏边防。我坐在班长丁世华的车上,车上装的全是面粉。

    高原天气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早晨我们从都兰兵站出发时,天还是晴朗朗的,可是走不远,天空就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大雨。挡风玻璃上的水流像瀑布一样越下越大。车上的面粉袋本来是苫有篷布的,可那块篷布和车本身一样是又旧又破,尽管出发前我们对破洞进行了修补,可丁世华仍不放心,他停下车,爬上去一看,发现有几个地方已经渗水,他二话没说,急忙打开自已和助手小马的行李卷,把包袱皮、被子、毡子等都拿出来,盖在篷布渗水处,然后用绳子拴紧,看看没问题,才回到了驾驶室。他抹一把满脸的雨水说:“运给前方战友的给养,不能有什么闪失。”

    车子又前进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走了一段后,我们心里又不踏实了,再次停车,爬上去检查篷布渗水情况。

    我们一上车,情况使人大吃一惊,由于暴雨倾盆而来,糟朽的篷布湿透了,眼看危及到了面粉的安全。

    丁班长二话没说,解开绑绳,揭开篷布,一猫身钻了进去,接着就见篷布中间一个“小山包”,在篷布上的雨水哗哗朝四下流去。

    不一会他钻出篷布,在工具箱里找出千斤杆和一把铁锨,说:“我们要用这两样东西把篷布中间撑高,雨水就不容易渗了。但这样东西没法固定,车一开动就容易倒,所以必须有人扶着它。这一段路比较平坦,由小马开车前进,我到篷布下面去扶它们。我们绝不让雨水湿了面粉。

    我们三个人争执了一番,但丁班长以自己身体好,有经验为由,不由分说钻进了篷布。

    小马小心翼翼地驾车前进了,我们虽然不再担心雨水渗湿面粉,但却担心起丁班长的身体来。走了一会儿,小马停下车,要去换丁班长,却被丁班长狠狠地“顶”了回来。

    汽车在狂暴雨中前进着,丁班长撑起的“山包”经受着雨鞭的捶打。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前面就到香日德了,乌云终于变稀,雨也渐渐停了下来,我们急忙停住车,喊丁班长快点出来。只听“嘭”一声,那高撑的篷布塌落了,但却不见丁班长出来。我们揭开篷布一看,原来他因累闷而昏过去了。

    经检查,车上面粉完好无损,缓过气的丁班长一挥手:继续前进。

    由于大雨的耽误,我们的车队到达诺木洪附近的洪水河兵站时已是晚上9点左右了,我们匆匆吃了点晚饭,又连夜上路了。夜晚行车,让我们最头疼的是多一半车没有电瓶,因而无法照明。但紧急的战备任务不允许多耽误,我们只得想办法自制油灯照明:给两个罐头盒里灌上柴油,掏出被子的棉套搓成捻子,把这种自制油灯分左右拴在保险杠两边的标杆上,用打火机点燃,靠着微弱的灯光开车前进。为了弥补灯光弱,视线不清的缺陷,一个人得把头伸出车门外,冒着寒风和沙土扑打,瞪大眼睛瞅着路面,不断给驾驶员传达口令:“小心,前面有坑!”“慢,前面左转弯”,车子每跑十多公里,就要停下来添一次油。一夜跑下来,两个人的鼻孔、耳窟里都会灌满沙土,半个脸都被风沙吵麻木了。浑身像被抽了筋一样,几乎瘫痪了。这种汽车点油灯的奇观,恐怕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看得到。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这么干。

    由于没有电瓶,早晨出发发动车同样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冬季,每天天不亮,我们都要提前起床,每台车点起四堆火,一堆放在发动机油底壳下,一堆放在变速器下,一堆放在后桥差速器下,以烤化那凝成块的机油和黑油,否则机器根本就转不动。还有一堆火用来烧热两扁桶水,好加进汽车水箱。所以那时出发上路,我们每台车上都装有很多烤火柴,这是我们从戈壁滩上挖来的干红柳根。

    有电瓶的车发动后,还不能走,必须以排为单位,拖那些没有电瓶的车,借以发动。往往是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等全连车都发动完,差不多要用去近两个小时。每天发动车都是一场紧张的战斗。途中休息时,这些车常常不敢熄火,有时要熄火检查,再起动时则要用人推。

    我们的高原汽车兵,就是这样操纵着大依发车在千山万水间前进的。它从1956年来到青藏线到1985年全部退出现役,在雪域高原整整跑了30年。

    当东德的汽车工程专家听到这样的成绩后,惊得张大了嘴巴。大依发在他们的柏油马路上也只能跑五六年呀!他们急忙派人来中国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并为本国的产品而深深的骄傲。但考察的结果他们感到:不是他们制造的的大依发车有多么好,而是驾驶大依发车的中国军人确实了不起。他们用老旧的破依发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

    窦孝鹏 陕西扶凤人,金盾出版社原副社长、编审,编辑出版物有《崩溃的雪山》《长城鏖兵》等


八股笔法 !!!要带分析的去看才可以
2013-2-18 21:17 上传


网上搜了一下,此乃大依发汽车
德国二战时的欧宝S卡车?
平头依法,2000年以前很常见。
是UFA吧?
乌发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这车是民主德国生产的平头卡车,母型是英国二战援苏平头卡
当年真不容易啊
都兰、察卡、向日德、诺木洪、倒淌河,等等,当年住过的兵站呀!怀念中!

kgb1059 发表于 2013-2-18 22:28
是UFA吧?
乌发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大依发应该是IFA,不知文章所述的大依发是否就是这个样子的平头车?


这里向老一代高原汽车兵致敬!还有那位老炊事班长,光看看文字描述就觉得他做的饭菜很可口。
kgb1059 发表于 2013-2-18 22:28
是UFA吧?
乌发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大依发应该是IFA,不知文章所述的大依发是否就是这个样子的平头车?

IFA 01.jpg (63.3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19 00:32 上传



这里向老一代高原汽车兵致敬!还有那位老炊事班长,光看看文字描述就觉得他做的饭菜很可口。
ifa是前民主德国生产的
50年代东德车跟2战德国车差了至少10年的时间。
捧德国也是不能象LZ这样捧的
kgb1059 发表于 2013-2-18 22:28
是UFA吧?
乌发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嗯,好像是。我是20年前吧,看的cctv的纪录片,里面提到了一句。
beijingchina 发表于 2013-2-19 07:11
50年代东德车跟2战德国车差了至少10年的时间。
捧德国也是不能象LZ这样捧的
不是捧,20年前看的片子了,
就记得是50年代引进的车,我可能误记成德国二战后被苏联“索赔”的那批货又转卖给中国了。
列车那段是列车员说的,二战后苏联从德国得到的,后来中国又进口了,云云。


楼主多大?90后?
80年代街上的旧车一大把。
德国的人的东西做的就是好,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还如此做,就成了缺点了
老汽车兵苦啊!
kgb1059 发表于 2013-2-18 22:28
是UFA吧?
乌发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IFA吧??
雾中漫步 发表于 2013-2-20 09:23
德国的人的东西做的就是好,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还如此做,就成了缺点了
您没看见IFA设计寿命多短吗?德国有的东西是不错,但是IFA确实是低端车子
那个年代,很多单位没有买老解放的指标,都自己diy卡车!例如14军42师由滇西进驻贵州后,126团就自己diy了两辆卡车也跑了十几年
宝马750不仍大行其道?
大依发应该是IFA,不知文章所述的大依发是否就是这个样子的平头车?



这车,80年代还看见到处跑的
稀罕货啊
发动机缸体破了,补块铁皮就能接着跑?
平头依法小时候常见,好像国内也有仿造的,叫黄河牌吧?
左手之王 发表于 2013-2-24 03:53
平头依法小时候常见,好像国内也有仿造的,叫黄河牌吧?
黄河是仿造的捷克的斯柯达。
那个平头让我想起当年的黄河卡车
hhh8899 发表于 2013-2-23 22:49
这车,80年代还看见到处跑的
80年代应该是外形跟这车比较像的黄河JN150很多,是国产第一代重卡,参考了斯柯达706
老牌工业强国的底蕴的确轻视不得!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13-2-24 14:18
80年代应该是外形跟这车比较像的黄河JN150很多,是国产第一代重卡,参考了斯柯达706

非也,老家附近有个锰矿,矿里拉货的车头上,IFA三个字我印象太深刻了,黄河那会儿也听多的
hhh8899 发表于 2013-2-24 16:42
非也,老家附近有个锰矿,矿里拉货的车头上,IFA三个字我印象太深刻了,黄河那会儿也听多的
俺记得黄河是参考斯柯达的,那么IFA跟黄河或者说IFA跟斯柯达有啥关系吗?这俩车前脸挺像的。
这个依法不知道不是那个产摩托车的一个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