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论“超音速巡航”的定义及其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15:27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会认为,哲学的概念多含混不清,意义不定。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认为哲学中的大多数争议都是由不同的语义、语境引起的。其实,哲学如此,科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悲的是,这种情况在军事爱好者,甚至是在一些对军事技术的爱好极为痴迷,进而有一定程度钻研的军事迷中,显得更为普遍。这使得我觉得写这样一篇长文可能会是值得的。<p></p></P>
         长久以来,关于超音速巡航的概念一直混淆不清,这与其说是起哄者胡搅蛮缠所致,不如说是行家们对此持眼开眼闭的态度所致,自从1993年蒋都庭在《航空知识》上发表那篇被意识形态所左右的技术评论文以后,国内就多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凡美国人达到的某项技术指标,我们达不到,但我们至少要从俄国人那里找到一点什么来证明这项技术指标谈不上先进。但是:<p></p></P>
       爱国主义本身并不能使任何一架飞机作超音速巡航,假如这架飞机本身确实不具备做超音速巡航的技术水平。
       进一步说,假如MiG-31不具备做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并不因为我国用它装备了空军,他就一定具有了超音速巡航的性能。
       要知道怎样的飞机能做超音速巡航,先应正确定义超音速巡航。

                      1 巡航速度概念的导出<p></p></P>
        对巡航一词的简单化解释就是匀速直线飞行。这一解释来源于二战中德国V1导弹不同于一般炮弹沿抛物线不等速飞行的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V1和V2的区别:前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巡航导弹,后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然后,我们以海平面声速,大致是340米/秒为基准,可以粗糙地解释说:超音速巡航就是以超过340米/秒的速度作直线匀速的飞行。我们的定义好像完成了,可我们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哲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存在都必须有前提条件。那么,超音速巡航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案不外乎两条: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续地提供同等的动力。2、其他条件有变化时,动力的增减必须随之改变。现在我们假定一架米格X在海平面飞行,均等推力30吨,由于在海平面,空气阻力可视作相同,另一架SR-X飞机,均等推力30吨,保持在30000米高空飞行,也可视作其当面空气阻力不变,这两架飞机的速度都是3000公里/小时。以此作计量单位是因为不同近地高度的声速不同,为省却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甚至可以假定两机的油耗乃至总重相等,所不同的只是机翼升力系数不同,高空的SR-X的机翼升力系数当然要高些,不然,由于高空的空气较低空稀薄,相同的推力将不足以维持其高度。这一点常识应当不难理解。我们还可以将米格X和SR-X看成是仅仅机翼升力系数不同的同一架飞机,比如叫苏-15什么的,一切都照样成立。SO FAR,SO GOOD。

       本来,说MiG-31可做超音速巡航并不会引起关注,因为按照上述最简单的定义,任何一架超音速飞机都可以做超音速巡航,美国的F-22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他吹嘘他的超音速巡航,我们守住基本定义就行了。但现在,MiG-31沉不住气了,他也说他有能力作超音速巡航,这在我们看来本来就是一种2倍音速飞机应有的性能,他偏还要说他它有两种巡航速度,我们不得不来看一下:

超音速巡航:M2.35时,作战半径 700公里

经济巡航速度:M0.85,作战半径1400公里

如果这两行文字嵌在一般介绍行文中,几乎没人会注意到这当中的微妙变换(除非你是北大中文系的)。他用了一个在舰船性能评价中更常用的指标——经济巡航速度。我想这里有很多都是海陆空天的通才,我们知道衡量舰船有最大航速,也有经济巡航速度,在海军舰船中我们一般将经济巡航速度简称为巡航速度,比如我国的“江湖”级导弹护卫舰的巡航速度为18节/4000海里。我们这是指他在恒定不变航速18节时有最大航程4000海里,航速的任何增加或减少都一定会导致其航程的减少。这让我们想起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在MiG-31那独有的两种巡航速度后面看见大不相同的两种作战半径,有时又看不见这两种作战半径或只看见其中的一个。显然有人不希望我们看见这两种作战半径,至少是不要同时看到,毕竟拖在这两种巡航速度后面的两个作战半径值相差了整整100%!
       原本,一架飞机在不同情况下的作战半径相差1倍也是有可能的:譬如飞行剖面不同,而作战载荷的不同使得轰炸机的航程相差3倍也是可能的。那么,MiG-31的最大航程是多少呢?我们当然愿意,也应该取1400公里这一数值,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一种飞机,所有一般性的公开资料上多只有一个作战半径数值,这是该机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所可能达到的最大作战半径。在对MiG-31的作战半径取值1400公里时我们当然认定它和其他战斗机一样的飞行剖面、仅机内满油、保持巡航速度,相对于此,其他作战飞机Su-27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F-15E的作战半径是1200公里、F-16的作战半径是930公里、F-14是740公里、F-18E是1400公里等等……。其中我们当然剔除了F-15E那两个能使之作战半径增加约1/4的硕大的保型油箱,我们也不能因为F-14是大家都喜欢的飞机就以反正这个位置是空闲给油箱的为名而把机腹下的两个油箱给于增加其作战半径到1170公里。但现在的问题是单单MiG-31偏有两个巡航速度,而我们找遍所有手中的资料都没有发现其他飞机有两种巡航速度的,且所有从1970年到1990年间试飞并服役的第三代战斗机都是在亚音速条件下实现最大航程的。那么,MiG-31那M2.35的巡航速度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们看错了吗?没有。既然没有看错,那么有可能是看的前提条件错了。在我们现有技术水平下的常识告诉我们,一般喷气式飞机要做超音速飞行是要开加力燃烧室的,也就是在涡轮压气机后面的燃烧室内注入比最大推力所需流量多至少3倍以上的燃油流量形成加力。(对这一点理解上有困难的朋友请参看罗尔斯·罗伊斯 公司出版的经典教材《喷气发动机原理》)现在我们就以3倍为假定来做一到小学算术题,算式说明如下:
       假定某架战机在不开加力时的最大推力为其油耗最低推力(现在较优秀的喷气发动机一般是大约80%最大推力时油耗最低,我们只是为了简化问题,就像求偏导一样)。此时时速900公里,并可飞出1800公里的最大航程,也就是说它有1800 / 900 = 2小时的航程。已知该机有1800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根据3倍油耗的假定,我们知道该机将只能用1800公里/小时飞行40分钟,即120分钟 / 3 = 40。那么,该机的航程也只有时速900公里时的1/3吗?不是,要知道这在40分钟里,该机可是在以每小时1800公里的速度飞奔。所以,这时其航程应为 1800×(40÷120)小时 = 1200公里。
       当然,所谓的3倍不是常数,随着所需速度的增加,燃油喷注的流量也会增加,比如在所需的速度为经济速度的3倍时油耗增加到4倍,或者由于技术进步,油耗的倍数在速度成倍数增加时却仅以很小的百分比增加,如从3倍增加到3.2倍,具体还牵涉到喷气机技术中许多复杂的相关技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喷气机加力燃烧的原理和基本结构不变,打开加力燃烧室以增加推力就会使油耗倍增!
        现在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我们手上的MiG-31会有如此大差别的作战半径了。但这样的作战半径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说明了在可比条件下,什么是最大作战半径。但这意味着我们认为MiG-31的巡航速度是M0.85。但“老专家”告诉我们说MiG-31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MiG-31的巡航速度呢?要知道 MiG-31的巡航速度,我们必先了解什么是巡航速度,怎么回事?我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文章的出发点?我们不得不检查我们的先前叙述,没错呀?难道是对巡航一词的理解有问题?察看所有关于“巡航”的词条解释,各解释虽略有文字差异但基本意思把握得不错呀?更奇怪的是在行文中我的巡航速度也有两种,一种是海军的,一种是空军的。在海军的“巡航速度”那里我们从没遇到过麻烦,就是空军的不太平,那么空军“巡航”这个麻烦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巡航导弹那里来的。在从巡航导弹这个根源查,乖乖!同一种导弹有3种叫法“飞航导弹”、“巡航导弹”、“巡弋导弹”。好像越来越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区别于弹道飞行方式,依赖空气浮力托起弹体而……飞行。”前面我们认定匀速直线飞行才是以巡航速度飞行,这差一点闹笑话,好比任何飞机不以巡航速度飞行就是忽快忽慢、歪歪扭扭的飞行。现在更离谱了,假如某架飞机没有以巡航速度飞行就是机翼不以空气提供升力来飞行。笑话闹大了!
        按定义来比照海军舰船倒是可以想通的,所有的舰艇都一定要依靠水的浮力,其实也就是另一种形式向上托的力。但是在海军舰船那里,若不另外指出,巡航速度就是最大航程所需保持的速度。当我们无数遍地探究“巡航”和“巡航速度”后我们发现,巡航和运动的方式有关,而速度则一定和时间、距离有关。巡航速度作为一个概念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定要机械理解到巡航作为运动的方式和速度的关系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巡航和时间的起始点无关而只和时间的长度(也就是距离)有关。现在,我们清楚了,巡航速度其实是最大航程速度。我想,没有人会承认飞机俯冲时达到的瞬时最大速度是该机的最大时速,我们公认的是把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等同于飞机的最大速度。是的,所有的资料都遵从这样的惯例,最大速度或者说最大平飞速度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在强调一遍,所谓巡航速度或最大巡航速度或经济巡航速度都一定是也只能是指可能达到最大航程所必需的速度。
       所以,如果说MiG-31也有超音速巡航的性能,那么人类航空史自从实现超音速以来所有的超音速飞机都能以超音速进行巡航。但这只是痴人梦话而已。  

                            2、超音速巡航辨义

       先来猜一道选择题:假定一架飞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如下试飞情况:
a.      发动机推力12吨时,时速1700公里,可达最大航程2000公里。
b.      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15吨时,时速2100公里,航程2000公里。
c.      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9吨时,时速1100公里,有最大航程2400公里
d.      发动机加力推力15吨时,时速2200公里,航程1600公里
现在,上述哪一项是这架飞机的巡航速度?该机有无超音速巡航能力呢?本来这道选择题有6个选项,还有e、f.两个干扰项,但我还是决定不搞得那么复杂,我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问题,而不是为了难住别人。
       细心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在题中,这架飞机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最大推力。而在15吨推力时,有一个最大推力项,一个加力推力项。显然,这架飞机在试飞过程中换装了不同的发动机,否则,就会出现矛盾。现在简单了,只有4个选项,不管它推力是多少,能达到最大航程的速度就是巡航速度。所以,巡航速度选c.。
       那么该机有无超音速巡航能力?我们看到b、c.两项是冲突项 ,而a、b.两项无论是否为同一种发动机,其速度都超过了音速,且有最大航程2000公里,又,a.项并未说明12吨时何种推力,所以,我们无法求知该机能以多少速度做超音速巡航,但题目并未作此要求,只需知道有无,而我们根据题意可以判定该机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至少在装a、b.两项中的任意一种发动机时,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进一步地,我们从以上假定数值可有如下推论。
1)发动机推力增加所带来的速度增加可能在航程上大大弥补了其在此种情况下油耗增加所导致的航程减少。
这可有两种情况:<p></p></P>
                       (1)发动机无加力,但由于发动机的净推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论在最大推力时其油耗是否为最大,亦或相对较小,该机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都使之航程达到了最大。例如:SR-71。该机实质上使用的是一种冲压喷气发动机,该机在最大速度位M3.5,在M3.2时反而油耗较低,国内有些资料误将该机引擎进入冲压状态产生的推力增加以为是在最大推力上的一个加力。关于这一点的逻辑错误我们马上还将提到。
                      (2)发动机有加力,这不违背小前提(1),但这却违背大前提1)。要知道所谓加力推力喷气引擎和冲压推力喷气引擎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成倍地增加燃烧介质来获取反作用力的增大。不同点在于加力推力喷气引擎是成倍地增加燃油而冲压推力喷气引擎时增加空气。(这其中的缘由和优劣几乎不言自明,我留给读者自己思考)于是显然地,即便加力推力喷气引擎也可能使飞机的速度成倍增加,但这必然赶不上油耗成倍增加所导致的航程数衰减,还由于飞机的速度值愈趋向于其最大速度的极限,其加速度就愈慢,所需的加速时间也愈长,而在加速时间段内油耗早已增加到了可能的最大倍数。由此,认为SR-71的速度增加系由于其加力推力巨大实在是并非计算错误而是方向性错误。在这种定性错误下再怎样计算都无法解释为什么SR-71在M3.2的最大速度下却有其最大航程值也是不奇怪的。

2) 发动机推力增加所带来的速度增加可能在航程上远不足以弥补其在此种情况下油耗增加所导致的航程减少。
这里也有发动机有加力和无加力两种情况:<p></p></P>
                      (1)发动机有加力,这和前面的(2)条件基本相似。目前已经服役的作战飞机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情况。当然,假如有人一定要胡搅蛮缠地说发动机开加力时油耗更低,我也乐得承认,这倒也是人类的技术进步,等他把这样的发动机制造出来了,我再修改这篇文章也来得及。这样的话,冲压发动机的所有项目都应下马。我前面留给大家一起讨论的那个问题若有人思考的话也就没人理睬这种胡闹了。
                     (2)发动机无加力,我们举F-117为例,这一机型所采用的是典型的无加力喷气引擎,但是我们知道其最大航程下的速度并非是该机的最高时速,但该机的巡航速度与最大速度是如此得相近以至于我们一看便知,要照顾到“隐身性”的气动外形使得该机的发动机即使有加力系统,也不可能令其速度又太大的提高,徒然高油耗反而会令其航程大为减少,得不偿失。
       到现在,我们有了较为充分的理由来解释大多数朋友可能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质疑了。为什么我们用是否达到最大航程而不用是否打开加力来规定飞机的巡航速度。因为用是否打开加力来规定飞机的巡航速度,一不能解释无加力发动机的情况,二不能摆脱普通发动机开了加力反而油耗更低的无理取闹之谈,三不能解释冲压发动机的任何一种情形。四、不打开加力时的净推力取值可以是从零到任意一个正数,这一取值可有无数多种,难以度量。所以,我们认为:超音速巡航的必要条件是在这一“巡航速度”下,飞机达到最远航程(或说最大作战半径),超过音速是这一概念构成的充分条件。不能因为某架飞机能在超音速域坐一段时间的持续飞行,我们就误以为那是超音速巡航。诚如“眼巴巴”所指出的“其实以上述意义表达的超音速巡航军用飞机不止黑鸟和米格31,还有英国闪电和苏联苏15都行”。
       以上,我们反复论证了超音速巡航应有的概念,我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加以解说是因为我们要进入下一部分了。

                        3、超音速巡航概念的实例应用

       上面我们讨论超音速巡航的概念时只涉及了构成概念本身的速度和航程两个函数的变化,在讨论决定这两个函数的条件时,我们只考虑了发动机推力这一个参数,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这一节,我们将就F-22和MiG-31结合其他条件的变化作最后总结。
       我们现在知道,F-22“猛禽”和MiG-31“猎狐狗”的发动机都属于15(12)吨级。净推力12吨,加力推力15吨。但“猛禽”可以M1.58(另一说M1.67)达到其最大作战半径1400公里,而“猎狐狗”的最大作战半径也是1400公里,但只能用M0.85来达到。相比之下,“猛禽”的机内最大燃油量不过11吨,而“猎狐狗”的机内燃油量达14吨。那么为什么“猛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而“猎狐狗”不具备呢?如果像某些人所说的:只要发动机推力大,推重比低也不要紧,那么为什么他不说B-52也能做超音速飞行呢?而An-225的那六台发动机加起来的总推力更大!是不是只要推力足够,一块铅锭也能做超音速飞行呢?一组简单的数字是:

             发动机推力(ton)   机体净重(ton)   推重比
F-22     12.5×2                 16                    1.56
MiG-31    12.5×2                 22                    1.14
从这组数字我们看到“猛禽”的空战推重比要高出“猎狐狗”约30%!这不仅满足超音速的需要,而且,足以使F-22的巡航速度大大高出M0.9~M1.2的音障流场。
       事实上我们知道在推力和阻力相同的情况下要使飞机飞起来,飞机的阻力必须足够小,在这一情况下,阻力越小,飞得越快。由于高度越高,空气越薄,所产生的阻力就越小,所以,机翼的升力越大,飞机就可以飞得越高,它可能遇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小。但飞机的机翼不仅可提供升力,同样也会产生阻力,往往是机翼的剖面弯度越大,其在相同推力下产生的升力越大,但阻力也就越大。机翼的面积大小也影响升力和阻力,翼型相同的机翼面积越大升力越大,但随之而来的摩擦阻力和重力也就越大。而重力的增加会抵消相当一部分的升力。这之间的关系就是“升阻比”的基本概念。
       现在我们知道,“猛禽”的净重约为16吨,而“猎狐狗”的净重将近22吨。我们假定两机机翼的升阻比相同,但由于“猎狐狗”比“猛禽”重了40%导致其机翼升力系数急剧衰减,这迫使其为了有足够的高度以保持速度而必须打开加力,这就犯了满足超音速巡航条件的大忌。反之,“猛禽”的机翼面积超过77平方米,加之比Su-27更轻的净重,使得其有更高的升力系数。这使“猛禽”在比“猎狐狗”略低的空域显得更加轻盈飘逸,可不开加力便很快突破音障。当然,由于“猛禽”的机翼面积高达近78平米,这也使得该机的激波阻力在越接近高速时越发明显地起作用——我们知道飞机在低速时主要受摩擦阻力的作用,在高速时主要受激波阻力的影响——因而该机的最大速度不过M2.2.这也反过来说明了为什么机翼面积才62平米的“猎狐狗”能飞出M2.83的原因。
       从文章最后的配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F-22机体上没有一条线段是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机身纵轴的,但其机身的投影面积却总是大于“猎狐狗”,纵使是从垂尾大角度外倾的侧视图来看也是如此。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Su-27“侧卫”没有条件作超音速巡航,也许一方面,我们会认为“侧卫”机的发动机推力还不足以达到像“猛禽”这样的级别,可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侧卫”像F-14“雄猫”一样,一开始就是将整个机体通盘考虑作为一个升力体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使得机身也能产生一些升力。由将机身作为机翼的一部分来进行设计,必然会有漂亮的翼身融合坡面。但也正是这些坡面的坡度本身带来了更多飞行时的摩擦阻力,不仅如此,任何一架飞机,在投影尺寸相当的情况下,设计上所带来的集体表面的坡面越多,坡度越陡,其浸湿面积就越大,浸湿面积越大的飞机必定摩擦阻力越大。而像Su-35这样纯粹为了照顾近战格斗而增加一对鸭翼的三翼面的飞机更是增加了超音速飞行时的摩擦阻力和重量,显然是根本不考虑要做超音速巡航的。
       在考虑满足超音速巡航的主要条件时,在发动机方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油耗和推重比,在气动阻力方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机翼的升阻比,而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外挂阻力。早在1952年试飞的F-4 phantomⅡ那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导弹的半埋式外挂,毕竟硕大的导弹所带来的气动阻力决不是二战时战斗机上那两根枪管可比的,但即使如此,战斗机下的气动流场仍然极为复杂,因为没有任何一架战斗机可以做到全部的空战武器半埋式挂载。很多2倍音速的战斗机甚至装满空战武器后就不能做超音速飞行了,这简直是倒退,不是进步。但在F-22那里,这个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当其携带和F-15的标准空战载荷相当的武器装备时,所有的这些装备完全内置,这使得在F-22那里,外挂阻力其实为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EF-2000“台风”虽然也可以不开加力的方式使其速度略超过音速,但仍然不能够突破音障激波流场飞行。我们可以预见,由于复杂的外挂在跨音速时所产生的气流扰动对EF-2000的极大影响,“台风”即便能跨音速飞行,也无法再次速度下达到他的最大作战半径,从而也绝不可能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超音速巡航战斗机。要使”TYPHOON”作超音速巡航除非在发动机净推力上耗费近乎不计成本的代价,但这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现实。可以这样说,载荷是否内置是衡量一种战斗机在多大程度上可做超音速巡航的重要评判手段。记性好的朋友不放在未来几年内用我提供的方法看一下俄罗斯的所谓“五代机”,假如它真的可能出世的话。

        我们再三强调,所谓超音速巡航一定是指:某一航程(或作战半径)使飞机所能飞的最大航程,而该机为达到这一航程,是用该机自身动力导致的持续的超音速来加以完成的。其他不论。<p></p></P>
<p> </p></P>
</P></P>
<P>
</P>
<P>
</P>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会认为,哲学的概念多含混不清,意义不定。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认为哲学中的大多数争议都是由不同的语义、语境引起的。其实,哲学如此,科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悲的是,这种情况在军事爱好者,甚至是在一些对军事技术的爱好极为痴迷,进而有一定程度钻研的军事迷中,显得更为普遍。这使得我觉得写这样一篇长文可能会是值得的。<p></p></P>
         长久以来,关于超音速巡航的概念一直混淆不清,这与其说是起哄者胡搅蛮缠所致,不如说是行家们对此持眼开眼闭的态度所致,自从1993年蒋都庭在《航空知识》上发表那篇被意识形态所左右的技术评论文以后,国内就多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凡美国人达到的某项技术指标,我们达不到,但我们至少要从俄国人那里找到一点什么来证明这项技术指标谈不上先进。但是:<p></p></P>
       爱国主义本身并不能使任何一架飞机作超音速巡航,假如这架飞机本身确实不具备做超音速巡航的技术水平。
       进一步说,假如MiG-31不具备做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并不因为我国用它装备了空军,他就一定具有了超音速巡航的性能。
       要知道怎样的飞机能做超音速巡航,先应正确定义超音速巡航。

                      1 巡航速度概念的导出<p></p></P>
        对巡航一词的简单化解释就是匀速直线飞行。这一解释来源于二战中德国V1导弹不同于一般炮弹沿抛物线不等速飞行的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V1和V2的区别:前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巡航导弹,后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然后,我们以海平面声速,大致是340米/秒为基准,可以粗糙地解释说:超音速巡航就是以超过340米/秒的速度作直线匀速的飞行。我们的定义好像完成了,可我们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哲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存在都必须有前提条件。那么,超音速巡航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案不外乎两条: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续地提供同等的动力。2、其他条件有变化时,动力的增减必须随之改变。现在我们假定一架米格X在海平面飞行,均等推力30吨,由于在海平面,空气阻力可视作相同,另一架SR-X飞机,均等推力30吨,保持在30000米高空飞行,也可视作其当面空气阻力不变,这两架飞机的速度都是3000公里/小时。以此作计量单位是因为不同近地高度的声速不同,为省却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甚至可以假定两机的油耗乃至总重相等,所不同的只是机翼升力系数不同,高空的SR-X的机翼升力系数当然要高些,不然,由于高空的空气较低空稀薄,相同的推力将不足以维持其高度。这一点常识应当不难理解。我们还可以将米格X和SR-X看成是仅仅机翼升力系数不同的同一架飞机,比如叫苏-15什么的,一切都照样成立。SO FAR,SO GOOD。

       本来,说MiG-31可做超音速巡航并不会引起关注,因为按照上述最简单的定义,任何一架超音速飞机都可以做超音速巡航,美国的F-22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他吹嘘他的超音速巡航,我们守住基本定义就行了。但现在,MiG-31沉不住气了,他也说他有能力作超音速巡航,这在我们看来本来就是一种2倍音速飞机应有的性能,他偏还要说他它有两种巡航速度,我们不得不来看一下:

超音速巡航:M2.35时,作战半径 700公里

经济巡航速度:M0.85,作战半径1400公里

如果这两行文字嵌在一般介绍行文中,几乎没人会注意到这当中的微妙变换(除非你是北大中文系的)。他用了一个在舰船性能评价中更常用的指标——经济巡航速度。我想这里有很多都是海陆空天的通才,我们知道衡量舰船有最大航速,也有经济巡航速度,在海军舰船中我们一般将经济巡航速度简称为巡航速度,比如我国的“江湖”级导弹护卫舰的巡航速度为18节/4000海里。我们这是指他在恒定不变航速18节时有最大航程4000海里,航速的任何增加或减少都一定会导致其航程的减少。这让我们想起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在MiG-31那独有的两种巡航速度后面看见大不相同的两种作战半径,有时又看不见这两种作战半径或只看见其中的一个。显然有人不希望我们看见这两种作战半径,至少是不要同时看到,毕竟拖在这两种巡航速度后面的两个作战半径值相差了整整100%!
       原本,一架飞机在不同情况下的作战半径相差1倍也是有可能的:譬如飞行剖面不同,而作战载荷的不同使得轰炸机的航程相差3倍也是可能的。那么,MiG-31的最大航程是多少呢?我们当然愿意,也应该取1400公里这一数值,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一种飞机,所有一般性的公开资料上多只有一个作战半径数值,这是该机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所可能达到的最大作战半径。在对MiG-31的作战半径取值1400公里时我们当然认定它和其他战斗机一样的飞行剖面、仅机内满油、保持巡航速度,相对于此,其他作战飞机Su-27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F-15E的作战半径是1200公里、F-16的作战半径是930公里、F-14是740公里、F-18E是1400公里等等……。其中我们当然剔除了F-15E那两个能使之作战半径增加约1/4的硕大的保型油箱,我们也不能因为F-14是大家都喜欢的飞机就以反正这个位置是空闲给油箱的为名而把机腹下的两个油箱给于增加其作战半径到1170公里。但现在的问题是单单MiG-31偏有两个巡航速度,而我们找遍所有手中的资料都没有发现其他飞机有两种巡航速度的,且所有从1970年到1990年间试飞并服役的第三代战斗机都是在亚音速条件下实现最大航程的。那么,MiG-31那M2.35的巡航速度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们看错了吗?没有。既然没有看错,那么有可能是看的前提条件错了。在我们现有技术水平下的常识告诉我们,一般喷气式飞机要做超音速飞行是要开加力燃烧室的,也就是在涡轮压气机后面的燃烧室内注入比最大推力所需流量多至少3倍以上的燃油流量形成加力。(对这一点理解上有困难的朋友请参看罗尔斯·罗伊斯 公司出版的经典教材《喷气发动机原理》)现在我们就以3倍为假定来做一到小学算术题,算式说明如下:
       假定某架战机在不开加力时的最大推力为其油耗最低推力(现在较优秀的喷气发动机一般是大约80%最大推力时油耗最低,我们只是为了简化问题,就像求偏导一样)。此时时速900公里,并可飞出1800公里的最大航程,也就是说它有1800 / 900 = 2小时的航程。已知该机有1800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根据3倍油耗的假定,我们知道该机将只能用1800公里/小时飞行40分钟,即120分钟 / 3 = 40。那么,该机的航程也只有时速900公里时的1/3吗?不是,要知道这在40分钟里,该机可是在以每小时1800公里的速度飞奔。所以,这时其航程应为 1800×(40÷120)小时 = 1200公里。
       当然,所谓的3倍不是常数,随着所需速度的增加,燃油喷注的流量也会增加,比如在所需的速度为经济速度的3倍时油耗增加到4倍,或者由于技术进步,油耗的倍数在速度成倍数增加时却仅以很小的百分比增加,如从3倍增加到3.2倍,具体还牵涉到喷气机技术中许多复杂的相关技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喷气机加力燃烧的原理和基本结构不变,打开加力燃烧室以增加推力就会使油耗倍增!
        现在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我们手上的MiG-31会有如此大差别的作战半径了。但这样的作战半径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说明了在可比条件下,什么是最大作战半径。但这意味着我们认为MiG-31的巡航速度是M0.85。但“老专家”告诉我们说MiG-31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MiG-31的巡航速度呢?要知道 MiG-31的巡航速度,我们必先了解什么是巡航速度,怎么回事?我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文章的出发点?我们不得不检查我们的先前叙述,没错呀?难道是对巡航一词的理解有问题?察看所有关于“巡航”的词条解释,各解释虽略有文字差异但基本意思把握得不错呀?更奇怪的是在行文中我的巡航速度也有两种,一种是海军的,一种是空军的。在海军的“巡航速度”那里我们从没遇到过麻烦,就是空军的不太平,那么空军“巡航”这个麻烦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巡航导弹那里来的。在从巡航导弹这个根源查,乖乖!同一种导弹有3种叫法“飞航导弹”、“巡航导弹”、“巡弋导弹”。好像越来越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区别于弹道飞行方式,依赖空气浮力托起弹体而……飞行。”前面我们认定匀速直线飞行才是以巡航速度飞行,这差一点闹笑话,好比任何飞机不以巡航速度飞行就是忽快忽慢、歪歪扭扭的飞行。现在更离谱了,假如某架飞机没有以巡航速度飞行就是机翼不以空气提供升力来飞行。笑话闹大了!
        按定义来比照海军舰船倒是可以想通的,所有的舰艇都一定要依靠水的浮力,其实也就是另一种形式向上托的力。但是在海军舰船那里,若不另外指出,巡航速度就是最大航程所需保持的速度。当我们无数遍地探究“巡航”和“巡航速度”后我们发现,巡航和运动的方式有关,而速度则一定和时间、距离有关。巡航速度作为一个概念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定要机械理解到巡航作为运动的方式和速度的关系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巡航和时间的起始点无关而只和时间的长度(也就是距离)有关。现在,我们清楚了,巡航速度其实是最大航程速度。我想,没有人会承认飞机俯冲时达到的瞬时最大速度是该机的最大时速,我们公认的是把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等同于飞机的最大速度。是的,所有的资料都遵从这样的惯例,最大速度或者说最大平飞速度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在强调一遍,所谓巡航速度或最大巡航速度或经济巡航速度都一定是也只能是指可能达到最大航程所必需的速度。
       所以,如果说MiG-31也有超音速巡航的性能,那么人类航空史自从实现超音速以来所有的超音速飞机都能以超音速进行巡航。但这只是痴人梦话而已。  

                            2、超音速巡航辨义

       先来猜一道选择题:假定一架飞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如下试飞情况:
a.      发动机推力12吨时,时速1700公里,可达最大航程2000公里。
b.      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15吨时,时速2100公里,航程2000公里。
c.      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9吨时,时速1100公里,有最大航程2400公里
d.      发动机加力推力15吨时,时速2200公里,航程1600公里
现在,上述哪一项是这架飞机的巡航速度?该机有无超音速巡航能力呢?本来这道选择题有6个选项,还有e、f.两个干扰项,但我还是决定不搞得那么复杂,我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问题,而不是为了难住别人。
       细心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在题中,这架飞机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最大推力。而在15吨推力时,有一个最大推力项,一个加力推力项。显然,这架飞机在试飞过程中换装了不同的发动机,否则,就会出现矛盾。现在简单了,只有4个选项,不管它推力是多少,能达到最大航程的速度就是巡航速度。所以,巡航速度选c.。
       那么该机有无超音速巡航能力?我们看到b、c.两项是冲突项 ,而a、b.两项无论是否为同一种发动机,其速度都超过了音速,且有最大航程2000公里,又,a.项并未说明12吨时何种推力,所以,我们无法求知该机能以多少速度做超音速巡航,但题目并未作此要求,只需知道有无,而我们根据题意可以判定该机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至少在装a、b.两项中的任意一种发动机时,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进一步地,我们从以上假定数值可有如下推论。
1)发动机推力增加所带来的速度增加可能在航程上大大弥补了其在此种情况下油耗增加所导致的航程减少。
这可有两种情况:<p></p></P>
                       (1)发动机无加力,但由于发动机的净推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论在最大推力时其油耗是否为最大,亦或相对较小,该机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都使之航程达到了最大。例如:SR-71。该机实质上使用的是一种冲压喷气发动机,该机在最大速度位M3.5,在M3.2时反而油耗较低,国内有些资料误将该机引擎进入冲压状态产生的推力增加以为是在最大推力上的一个加力。关于这一点的逻辑错误我们马上还将提到。
                      (2)发动机有加力,这不违背小前提(1),但这却违背大前提1)。要知道所谓加力推力喷气引擎和冲压推力喷气引擎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成倍地增加燃烧介质来获取反作用力的增大。不同点在于加力推力喷气引擎是成倍地增加燃油而冲压推力喷气引擎时增加空气。(这其中的缘由和优劣几乎不言自明,我留给读者自己思考)于是显然地,即便加力推力喷气引擎也可能使飞机的速度成倍增加,但这必然赶不上油耗成倍增加所导致的航程数衰减,还由于飞机的速度值愈趋向于其最大速度的极限,其加速度就愈慢,所需的加速时间也愈长,而在加速时间段内油耗早已增加到了可能的最大倍数。由此,认为SR-71的速度增加系由于其加力推力巨大实在是并非计算错误而是方向性错误。在这种定性错误下再怎样计算都无法解释为什么SR-71在M3.2的最大速度下却有其最大航程值也是不奇怪的。

2) 发动机推力增加所带来的速度增加可能在航程上远不足以弥补其在此种情况下油耗增加所导致的航程减少。
这里也有发动机有加力和无加力两种情况:<p></p></P>
                      (1)发动机有加力,这和前面的(2)条件基本相似。目前已经服役的作战飞机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情况。当然,假如有人一定要胡搅蛮缠地说发动机开加力时油耗更低,我也乐得承认,这倒也是人类的技术进步,等他把这样的发动机制造出来了,我再修改这篇文章也来得及。这样的话,冲压发动机的所有项目都应下马。我前面留给大家一起讨论的那个问题若有人思考的话也就没人理睬这种胡闹了。
                     (2)发动机无加力,我们举F-117为例,这一机型所采用的是典型的无加力喷气引擎,但是我们知道其最大航程下的速度并非是该机的最高时速,但该机的巡航速度与最大速度是如此得相近以至于我们一看便知,要照顾到“隐身性”的气动外形使得该机的发动机即使有加力系统,也不可能令其速度又太大的提高,徒然高油耗反而会令其航程大为减少,得不偿失。
       到现在,我们有了较为充分的理由来解释大多数朋友可能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质疑了。为什么我们用是否达到最大航程而不用是否打开加力来规定飞机的巡航速度。因为用是否打开加力来规定飞机的巡航速度,一不能解释无加力发动机的情况,二不能摆脱普通发动机开了加力反而油耗更低的无理取闹之谈,三不能解释冲压发动机的任何一种情形。四、不打开加力时的净推力取值可以是从零到任意一个正数,这一取值可有无数多种,难以度量。所以,我们认为:超音速巡航的必要条件是在这一“巡航速度”下,飞机达到最远航程(或说最大作战半径),超过音速是这一概念构成的充分条件。不能因为某架飞机能在超音速域坐一段时间的持续飞行,我们就误以为那是超音速巡航。诚如“眼巴巴”所指出的“其实以上述意义表达的超音速巡航军用飞机不止黑鸟和米格31,还有英国闪电和苏联苏15都行”。
       以上,我们反复论证了超音速巡航应有的概念,我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加以解说是因为我们要进入下一部分了。

                        3、超音速巡航概念的实例应用

       上面我们讨论超音速巡航的概念时只涉及了构成概念本身的速度和航程两个函数的变化,在讨论决定这两个函数的条件时,我们只考虑了发动机推力这一个参数,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这一节,我们将就F-22和MiG-31结合其他条件的变化作最后总结。
       我们现在知道,F-22“猛禽”和MiG-31“猎狐狗”的发动机都属于15(12)吨级。净推力12吨,加力推力15吨。但“猛禽”可以M1.58(另一说M1.67)达到其最大作战半径1400公里,而“猎狐狗”的最大作战半径也是1400公里,但只能用M0.85来达到。相比之下,“猛禽”的机内最大燃油量不过11吨,而“猎狐狗”的机内燃油量达14吨。那么为什么“猛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而“猎狐狗”不具备呢?如果像某些人所说的:只要发动机推力大,推重比低也不要紧,那么为什么他不说B-52也能做超音速飞行呢?而An-225的那六台发动机加起来的总推力更大!是不是只要推力足够,一块铅锭也能做超音速飞行呢?一组简单的数字是:

             发动机推力(ton)   机体净重(ton)   推重比
F-22     12.5×2                 16                    1.56
MiG-31    12.5×2                 22                    1.14
从这组数字我们看到“猛禽”的空战推重比要高出“猎狐狗”约30%!这不仅满足超音速的需要,而且,足以使F-22的巡航速度大大高出M0.9~M1.2的音障流场。
       事实上我们知道在推力和阻力相同的情况下要使飞机飞起来,飞机的阻力必须足够小,在这一情况下,阻力越小,飞得越快。由于高度越高,空气越薄,所产生的阻力就越小,所以,机翼的升力越大,飞机就可以飞得越高,它可能遇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小。但飞机的机翼不仅可提供升力,同样也会产生阻力,往往是机翼的剖面弯度越大,其在相同推力下产生的升力越大,但阻力也就越大。机翼的面积大小也影响升力和阻力,翼型相同的机翼面积越大升力越大,但随之而来的摩擦阻力和重力也就越大。而重力的增加会抵消相当一部分的升力。这之间的关系就是“升阻比”的基本概念。
       现在我们知道,“猛禽”的净重约为16吨,而“猎狐狗”的净重将近22吨。我们假定两机机翼的升阻比相同,但由于“猎狐狗”比“猛禽”重了40%导致其机翼升力系数急剧衰减,这迫使其为了有足够的高度以保持速度而必须打开加力,这就犯了满足超音速巡航条件的大忌。反之,“猛禽”的机翼面积超过77平方米,加之比Su-27更轻的净重,使得其有更高的升力系数。这使“猛禽”在比“猎狐狗”略低的空域显得更加轻盈飘逸,可不开加力便很快突破音障。当然,由于“猛禽”的机翼面积高达近78平米,这也使得该机的激波阻力在越接近高速时越发明显地起作用——我们知道飞机在低速时主要受摩擦阻力的作用,在高速时主要受激波阻力的影响——因而该机的最大速度不过M2.2.这也反过来说明了为什么机翼面积才62平米的“猎狐狗”能飞出M2.83的原因。
       从文章最后的配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F-22机体上没有一条线段是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机身纵轴的,但其机身的投影面积却总是大于“猎狐狗”,纵使是从垂尾大角度外倾的侧视图来看也是如此。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Su-27“侧卫”没有条件作超音速巡航,也许一方面,我们会认为“侧卫”机的发动机推力还不足以达到像“猛禽”这样的级别,可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侧卫”像F-14“雄猫”一样,一开始就是将整个机体通盘考虑作为一个升力体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使得机身也能产生一些升力。由将机身作为机翼的一部分来进行设计,必然会有漂亮的翼身融合坡面。但也正是这些坡面的坡度本身带来了更多飞行时的摩擦阻力,不仅如此,任何一架飞机,在投影尺寸相当的情况下,设计上所带来的集体表面的坡面越多,坡度越陡,其浸湿面积就越大,浸湿面积越大的飞机必定摩擦阻力越大。而像Su-35这样纯粹为了照顾近战格斗而增加一对鸭翼的三翼面的飞机更是增加了超音速飞行时的摩擦阻力和重量,显然是根本不考虑要做超音速巡航的。
       在考虑满足超音速巡航的主要条件时,在发动机方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油耗和推重比,在气动阻力方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机翼的升阻比,而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外挂阻力。早在1952年试飞的F-4 phantomⅡ那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导弹的半埋式外挂,毕竟硕大的导弹所带来的气动阻力决不是二战时战斗机上那两根枪管可比的,但即使如此,战斗机下的气动流场仍然极为复杂,因为没有任何一架战斗机可以做到全部的空战武器半埋式挂载。很多2倍音速的战斗机甚至装满空战武器后就不能做超音速飞行了,这简直是倒退,不是进步。但在F-22那里,这个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当其携带和F-15的标准空战载荷相当的武器装备时,所有的这些装备完全内置,这使得在F-22那里,外挂阻力其实为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EF-2000“台风”虽然也可以不开加力的方式使其速度略超过音速,但仍然不能够突破音障激波流场飞行。我们可以预见,由于复杂的外挂在跨音速时所产生的气流扰动对EF-2000的极大影响,“台风”即便能跨音速飞行,也无法再次速度下达到他的最大作战半径,从而也绝不可能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超音速巡航战斗机。要使”TYPHOON”作超音速巡航除非在发动机净推力上耗费近乎不计成本的代价,但这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现实。可以这样说,载荷是否内置是衡量一种战斗机在多大程度上可做超音速巡航的重要评判手段。记性好的朋友不放在未来几年内用我提供的方法看一下俄罗斯的所谓“五代机”,假如它真的可能出世的话。

        我们再三强调,所谓超音速巡航一定是指:某一航程(或作战半径)使飞机所能飞的最大航程,而该机为达到这一航程,是用该机自身动力导致的持续的超音速来加以完成的。其他不论。<p></p></P>
<p> </p></P>
</P></P>
<P>
</P>
<P>
</P>
在进入第4部分以前,我们先做游戏,这个游戏中的内容一会儿要用到的。
<p>假如有一个人,随机地找了20架军用飞机(其中10架战斗机,10架轰炸机)的航程数据,并明确告诉你那些数据是轰炸机的,那些数据是战斗机的,但不告诉你这些飞机的型号,让你说出这些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你会怎么做呢?我们不妨可以进行这样估算。如果是一架战斗机,那么航程数乘上35%后,大致就是作战半径数。如果是攻击机,或战斗轰炸机,则可以乘上40%。如果是轰炸机,可以乘上45%。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人,不论他计算上是否精确,至少是为了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作战半径不简单地等于航程的1/2。明白这一点,才有可能辨别,什么是超音速截击作战,什么是超音速巡航下的截击作战。这里提示一下:越是需要在战场上空做剧烈机动的军用机种,其作战半径就越是小于航程的1/2。<p><p>当然,上述办法并不保证百发百中,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比如说,对方给你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对10000公里以上航程允许误差(+500,—500),对1000~5000公里的航程允许误差(+100,—100),对5000~9999公里的航程允许误差(+200,—200),对1000公里以下航程允许误差(+50,—50)。那么我打赌你十之八九会猜中,也就是说你成功推测的概率是80%~90%。当然这里有个区间估计的问题,就不展开了。 <p><p>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可以感觉到,作战半径和航程之间有关系,而且大致成正比关系,但作战半径≠航程。这就暗含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下若无特别指出,我们考察两个或多个变量关系时,均以此为前提)——航程或作战半径大的作战飞机可能、但不一定滞空时间长。 <p><p>这种所谓的滞空时间本质上没有意义。我们假设有一架飞机,由于没有加力燃烧室,所以可能导致恰巧其引擎推力和速度之间成一一对应的正比关系,30%全功率时,速度M.0.3,70%全功率时,速度M.0.7,100%功率时,速度M.1,有假定,其油耗在各种功率下恒定,且在各种速度下,总有常量航程1224公里。于是,这架飞机的巡航速度有无穷多个,因为这架飞机没有开加力,但问题是这架飞机类似于F-117没有加力推力。但这是解释不通的:如果说,不开加力时所达到的速度就是巡航速度,那就必须满足这时的推力恰好同时满足1、最低油耗,2、最长滞空时间,3、最大航程着全部的3个条件。我不排除确有这种可能性,即这三条曲线正好能够同时相交于一点。但这不能作为定义,要知道定义首先必须是一个命题,当其一部分条件被满足时,命题为真,但你不能为满足这个命题的普适性就规定几乎所有的条件。通过逻辑学我们知道,当一个命题的条件为无穷多个时,该命题值始终为0(假)。而且,条件越多的命题,越没有意义,就好比说我肯定中特奖,条件是我把所有的彩票都包下来。 <p><p>我之所以不规定不开加力时的速度是巡航速度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考虑,即,不开加力不是巡航速度的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我们从不开加力这一条件中推导不出“超音速巡航”;仅依据不开加力我们仍没有一个可靠的参照系来衡量巡航速度。而若我们以是否滞空时间为最长作为参照系来定义巡航速度则会出现以下三种谬误: <p><p>一、 滞空时间最长的功耗显然是最低功耗,考虑速度变化,就以“猎狐狗”为例,显然它在M.0.85时的滞空时间最长,但假如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猎狐狗”的速度增加到M.1.时,虽然其发动机油耗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不如速度增加的比率,那时,由速度带来的航程增加不仅弥补而且超过了滞空时间减少所导致的航程减少那该怎么办呢?即若:M0.85 滞空时间80分钟,航程1400公里;M1.05 滞空时间70分钟,航程1500公里怎么办呢,或者我们反推到M0.60滞空时间90分钟,航程1100公里,你会说M0.6是巡航速度吗?如果有人不满意我的数字假设,认为那只有利于我自己而对“猎狐狗”太过苛刻,他可以按照MiG-31的所谓超音速巡航速度来递推,恐怕更要被事实轰得站不住脚了,“猎狐狗”在“超音速巡航”时的滞空时间不到一刻钟!就是这样可笑的超音速巡航,我还没有用加速度计算来进行反驳,大家都知道,一架飞机越处于高速阶段或越接近于他的理论最大速度,其加速度就越慢,更何况一架飞机要达到的速度越高,所耗费的时间也越长,加上这两条,我们可以想见,“猎狐狗”的“超音速巡航”时间不超过8分钟! <p><p>二、 我们考虑速度,我们刚才也考虑了速度,航程与时间之间的比值就是速度,但我们刚才之是通过时间和航程的相对变化所显示的(巡航)速度来考虑滞空时间。现在我们考虑另外一种速度——零速度。假如有一架可垂直起降的飞机(注意:我们没有说它一定是或不是直升机)。该机在机场上空借助空气动力悬停,在引擎为最经济功耗时可悬停的时间为最长,达12小时,即:它的滞空时间是12小时,这时,它没有任何航程(或作战半径),也没有任何实际速度,请问我们如何定义它的巡航速度?我们可否说它的巡航速度就是12小时?要是这样的话,所有的物理书,都要改写了!这个例子还不是极端的,因为我们仍界定了这架飞机以空气动力悬停!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头从V1和V2导弹的区别谈起,有人嫌我啰嗦!我做一枚火箭,垂直升空到36公里,由于动力耗尽后受地球引力又垂直下落到地面,期间共计时36秒,请问那一位可以定义这枚火箭的巡航速度,我请他为我写物理教科书。我之所以再三查找诸如剑桥百科,大英百科等这样的权威著作从“巡航”二字的最初定义开始展开论述其义正在于此。这些权威在规定巡航导弹时没有规定某一巡航导弹的巡航速度究竟是什么是因为,V1导弹借助空气动力在加速至某一规定速度并按照预定航线飞行了它所应该达到的距离,在航线上,它是几乎是一不变的等速飞行。假如有一天“战斧”导弹以不同的速度飞行,我们大不应该感到惊讶,我们所需知道的只是1、它在最大速度时的航程是多少;2、它在最大航程时的速度是多少?它在发射后原地悬停了3天又掉下来,关我什么事!?为什么权威的定义被称为经典,为什么在权威的书籍中找不到直接的“巡航速度”定义?因为你可以从它出发去扩展定义的实际意义和适用范围但你不能违反它,这样的定义被称为经典。 <p><p>三、 即便一架飞机是以最低功耗达到了最长的续航时间,但是,以这一最长的续航时间所完成的航程却不一定是最大的,有的飞机被设计成适合高速飞行,有的飞机被设计成适合较低的速度飞行,何况,即使是同一架飞机在不同高度,不同外挂所产生的不同阻力,甚至是不同气候、天候条件下的作战半径,乃至于航程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可说是大不相同。当飞行高度,机体载荷,气候、天候都使得一架在最低功耗下本应达到某一速度而却没有达到该速度的飞机的航程有明显减少。注意这种情况不能反推。否则又会变得荒诞不经。这一点,留给读者思考。 <p><p>接下来我们将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滞空时间”,它必须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p><p><p><p> </P>
4、超音速巡航的作用
<p>我们认为,masstone友提出的用作战半径去除以巡航速度所得出的“滞空时间”概念不具备实际意义。我们之所以产生并对“滞空事件”概念如此“重视”,归根结蒂是出因于我们都是从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普文章中了解和想象空战经过的。作者那事前泼墨渲染气氛、事后凝重总结、始终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们沉浸其中而忘却时间。让我们来看一下为推销产品而作的技术性介绍。1986年10月号《航空知识》上有一篇对国产的F-7M“空中哨兵”式战斗机出口创汇所作的宣传资料型文章“该机……从机场起飞……可……巡逻40分钟,并作战2分钟”。 <p><p>天晓得,当我从橱柜中拿出咖啡、咖啡伴侣和糖配好比例后加水搅拌均匀,还没等喝,空战已结束了。这就是现代空战。 <p><p>朋友们可能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做的那个游戏,在游戏中,我们的直接感觉是,作战半径只有总航程的大约1/3。扣除一去一回的“半径”还有1/3左右的油料跑到哪里去了?是的,用来空战了。没有飞行员能保证在空战中不开加力推力,除非他希望被击落。但是,我是读西方经济学的,我不难想象用西方的战争经济学观点来看,只占总任务时间几十分之一的空战时间却要消耗掉总油量的1/3,这实在是太不成比例了。巡逻可以派巡逻机,没有必要让油老虎在天上烧钱。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尤以美国为首)还大力发展巡逻机的真正原因。美国的P-3要换了。(他们连巡逻机也要升级换代!)这体现了“用兵一时,养兵千日”的理念。 <p><p>刚才我们用的“空中哨兵”的例子是指该机执行防御任务时,携带3个副油箱,2枚空空导弹。但这样的任务载荷在“猛禽”那里是不可想象的。既然长途奔袭来了,就要取得战场上的空中优势。所以,“猛禽”机的载弹量足够保证更长时间的空战需要,但这里的“足够”是相对的,它相对于的是1)敌机是否也有相当多的弹药、2)敌机即使有足够的弹药,是否有足够的油料。下面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p><p>战争,无非是攻、守、和相持。在绝大多数战斗机都可以高亚音速作为巡航速度的情况下,F-22的M1.58超音速巡航无非就是比那些处于高亚音速状态的战斗机的实际速度高一倍,我们所重视的是这一倍会带来什么后果。 <p><p>先来看F-22的进攻。“猛禽”护航载有巡航导弹的轰炸机起飞后,即被发现,守方为了不让轰炸机有发射导弹的机会决定在尽可能元的距离上截击,立即起飞战斗机拦截,这一情况同样也马上就被F-22知道,F-22随即进入超音速巡航状态对截击进行反截击。守方飞行员当然知道会有F-22护航,且F-22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不是秘密,为了能有足够近的距离发射导弹攻击轰炸机,守方飞行员不得不开加力以加快接敌速度,但由于F-22在超音速巡航下的作战半径更大,所以F-22的飞行员更“舍得”提前进入超音速状态,而且其巡航速度高出对方一倍,相比之下,守方飞行员是后加速,所以我们只能假设对守方飞行员最有力的情况也只是刚好处在这样一个“边际”:它的导弹也能勉强够得上轰炸机了,F-22的导弹也飞过来了。于是守方飞行员不得不机动规避并与F-22空战。现在我们假定双方的火力和机动性相当,打成平手。但守方由于在赶往空战区域的途中(我们用个术语叫“进入空战窗口”)开了加力燃烧室,现在,它的油量不够了……。 <p><p>再来看,守方用F-22进行防御。假如进攻方也和刚才的防守方一样,为了能尽快进入交战窗口而过早地开加力,那么在空战中他将面临类似的情况,即:它将不得不返航而让自己的轰炸机去遭受“猛禽”的屠戮。但我们现在让F-22作为第一批截击机,只是把防线外推,而进攻方只用他们的亚音速巡航来保持进攻速度,于是就不存在油料不足的问题了。但进攻方仍然遇到大麻烦。由于F-22的巡航速度是超音速的,高出对手一倍,所以在空战中拥有“剩余功率剩余能量,先机进攻择机退出”的优越性(这一点我们后面会提到)。所以,F-22仍然占上风。 <p><p>就防御,我们在做一个不利于F-22的假定,进攻方为“华约集团”,黄蜂般铺天盖地的飞机总算是压过了F-22的优越性能。但由于F-22外推了防线,所以守方仍要飞行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指定空域发射武器。危险的是,由于在不到最大作战半径的距离上就被F-22拦截下来进行空战,已经在空战中开过加力燃烧室的护航飞机马上就不得不返航了。轰炸机将不得不单独面对首方的下一批次的拦截,可谓凶多吉少。而守方,不仅赢得了更远范围的战场空间,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来进行战斗部署。 <p><p>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滞空时间”应理解成为“制空时间”而不要陷入于“<B>滞空</B>”时间。打一个浅显的比方,你在上下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再长,老板也不会加你工资的,老美们上下班的距离虽长,但他们自己开车去,路上所耗时间并不长,人又节省了精力,把精力花在工作、学习、玩乐上,哪里不好花,非要浪费在路上?!飞行员长时间坐在驾驶舱里驾驶飞机同样消耗精力和体力。所以,再说一遍,按照“超音速巡航”的设计理念——这是一个甚至包含了生物工程学和生物经济学的概念——战斗机往返途中的时间和油料等等的一切耗费应节省下来用到空战(时间)当中去。 <p><p>最后,我们来看超音速巡航怎样为夺得战机奠定了基础。 <p><p>这里先引用一段masstone提供的英文原话:“An airspeed that usually results in the best fuel economy and is usually between 1/2 and 2/3 of full power.”并感谢同步翻译:“巡航速度是指有最经济油耗的空气速度,通常介于(引擎)1/2到2/3全功率间。”整个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我已经反驳过,后半部分我也不能同意,在我看来这1/2到1/3适合的是民用机而军机的比值大约在2/3到3/4之间,由于我既没有找到反对的理由,也没找到支持的理由,加上,我们做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暂取中值2/3来加以说明。为仅显示超音速巡航的优越之处而不对F-22的性能做综合评定,我们假定空战的双方均为 F-22 所不同的是,A型有超音速巡航性能(简称“超巡”),B型则无此性能。 <p><p>假定,现在双方都以巡航速度接敌,即双方的引擎都处于2/3全功率状态,这时A方的速度为M1.58,B方的速度为M0.85。若双方都处于进攻状态,同时发现对方,并实施机动,我们将看到,由于B方的速度几乎只是A方的一半,所以在水平机动上,B方的盘旋半径会略小于A方,但A方的盘旋角速率却大大高于B方,就是说,A方在尾追中将能更快地以机头指向B方;在被尾追时则更易使得B方丢失目标。在垂直面上,速度更大的一方无论是转入俯冲或爬升,都比速度原本就较慢的一方来得更快。进一步地说,速度快的一方和速度慢的一方一样都可以通过作各种机动动作来减速,但当需要加速度的时候,由于装有可做超巡发动机的A方本身所具有的速度基数大得多,且引擎增加功率的速度也快得多,因此,加速度远不是B方所能赶得上的。另外,根据伊伯格的能量机动理论,B方由于发动机加速功率不及A方,其要在极有限的规定时间内获得速度带来的能量,只能是先爬升到更高的高度,通过俯冲来获得能量,但俯冲的过程也就是能量的丧失过程,一旦其失去足够的高度,也就要靠发动机来重新加速了。但有超巡能力的A机则不同,由于考虑了超巡性能的需要,其引擎在M.0.7到M.1.5的空战速度包线内有着最低油耗,这时只要增加供油流量,提高转速,就可使之推力增加的百分比大大高于虽有更大的最大推力但推力增加百分比却较少的发动机。说得简单些就是,也许B型机的引擎最大加力推力高于A型的引擎,但A型通过先获得更高的推力及其带来的更高机动性,而在B型尚在以较慢速度加速时,就将其击落。也同样由于超巡的能力,A型可以凭借速度优势在B型尚不及反应时就展开攻击,也可以选择在情况过于不利时,以更大的加速度撤离。对以上叙述仍有疑惑者,请看文后对段落的比喻行解说。 <p><p>我们以上硬性规定了对抗的双方都是F-22,只不过A型有超巡性能,B型则被装了其他不明型号的发动机,所以不具备超巡性能。但毕竟两者的其他方面都是围绕超巡性能来设计的。假如具备超巡性能的F-22的对手是其他本身就没有设计为超巡性能而考虑的战斗机,“猛禽”的优势将在实际量上更显著。 <p><p>由于本文系为“超音速巡航”而写,F-22的其他特点,不在讨论范围之列。F-22也仅因其为目前唯一具备超巡能力的在役战斗机而仅作引例。 <p><p><p><p>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切莫以为美军上下处在转型之中,就以为其在冷战时期规划设计的武器就会被全部否定,就会过时。恰恰相反,诸如象F-22这样在冷战末期,以大强度、大范围、大数量的对抗为主导思想设计出来的武器,其诸如“超音速巡航”的设计概念有着极强的对抗性和适应性。任何试图以F-22所代表的“超音速巡航”设计概念为对手的一方,在自身尚未在武器概念的设计上强大到先进于当初的“华约组织”的时候,就盲目无视像超音速巡航这种设计概念上的优越性,恐怕将来连总结教训的时间都没有了。 <p><p><P></P><p><P></P><p>我想, 该收场了。到目前为止,对于超音速巡航的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阵营:以维护“猎狐狗”为一派,认为,只要能以超过音速保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飞行,就可以算作超音速巡航。当然,这一派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但显然都是以这一条作为基础的。另一派,坚持“猛禽”战斗机所表现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才可以真正地被称为超音速巡航。这一派的观点是:“超音速巡航”定义了:所谓战斗机的巡航速度就是战斗机能以超过音速做最大作战半径的飞行。 <p><p>由于,“猛禽”式战斗机是一种完全新生的事物,在其上所应用的技术代表着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该机在研制时所提出的理念是当时所没有的,这决定了其本身的革命性。在事实上,是“猛禽”而不是“猎狐狗”带来了超音速巡航这一概念,所以,在制空权的战斗当中,没有任何可以妥协的余地,这两者之间的较量,其本质上是以先进科学和新兴技术为代表的全新定位、全新定义的概念和以旧有的,现存的技术为代表的“我家祖上很阔”的观念之间的辩论。 <p><p><P></P><p>作为超音速巡航的定义派,我们认为,我们的观点是革命性的,这种革命性体现在:我们不仅用定义来衡量以前现存的机型,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定义来衡量F-22 “Raptor”。假如,F-22的性能确实不符合我们的定义,那么,我们同样认为F-22没有超音速巡航性能。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一机型的开发就超音速巡航这一指标来说是失败的。但成为定义派,必将胜利是因为,其一、超音速巡航战斗机的诞生是必然的和无可避免的,当代战争的演进规定了战斗机必须有超音速巡航性能。其二、抱住“猎狐狗”式战斗机不放的保守派必定失败,因为,当“超音速巡航”概念没有被提出时,“猎狐狗”从来就不是一种能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而当这一先进概念被提出后,它又突然变得是一种“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了。这种对同一对象的指称既是,又不是的逻辑混乱决定了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p><p><P></P><p>作为定义派,一个偷懒的办法是把超音速巡航定义成:不开加力后燃室即可做长时间超音速飞行,但正如我在前文中一再强调的一样,这样的定义将无法解释SR-71和 发动机无后燃室战斗机 的情况。尤其是后者,假如一架战斗机装的是无加力发动机,而其由于推力大、推重比高,又能做长时间的超音速飞行,我们该如何定义它呢?而且,撇开“超音速”不谈,一架战斗机即使不开后燃室, 其所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有无穷多种,80%,81%,82%……净推力时我们是否有无穷多种“巡航速度”呢?当然不是。所以,巡航速度只能有我们已经规定的那一种。 <p><p><P></P><p>至于保守派,出于保住MiG-31的需要,则是声称:只要能以超过音速保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飞行,就可以算作超音速巡航。那么我倒同样可以问:多长的时间,才算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呢?5分钟、10分钟、11分钟还是11分钟50秒……?在计算这种可笑的时间长度之前,是否动过脑子想一想,随着技术进步,这样的时间规定随时都会被打破!反过来说,保守派的荒唐观点是:一架MiG-19战斗机假若以M1.3的最大速度只能飞400公里远,那么它就是飞了大约15分钟——这一在他们看来是足够长的时间——也可以算作是做了一次超音速巡航了。那么,让保守派继续装备米格-19去吧! <p><p><P></P><p>我们再来看他们的米格-31。这里有一份米格-31 的资料,我已经对这样“奇特”的两种 巡航速度 提出过尖锐批评。我们现在姑且假定它有所谓的M2.3的巡航速度,在此速度下的作战半径也有720公里,如果是这样,以M2.3跑完720公里的作战半径所费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打个来回,也不过40分钟,请问哪里出来的3小时36分钟的续航时间呢?即使算它返航是用亚音速M0.85飞这720公里,也要不了1小时,加上刚才的20分钟,不过80分钟,但给出的续航时间竟达216分钟,还有136分钟(将近2个半小时)哪里去了?……to be continue。 <p><p><P></P><p>对了,这两半小时可以用来空战。请注意,“空战”在米格-31战斗机那里的意义在于:空战时的飞行比常规直线飞行更省油!因为保守派们驾驶米格战斗机空战时,是从不开加力后燃器的。假如由我驾驶飞机空战,我倒是不指望我的对手会在与我空战时不开后燃器,我只是巴不得他的加力引擎出故障,现在,就让我们的保守派在空战时关掉加力吧,我真希望他们那样做……。 <p><p><P></P><p>然而,超音速巡航的定义是否能成立,不取决于保守派们在空战时是否会打开加力引擎,而取决于这一定义的产生是不是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是否作为军事航空技术发展到今天必然产物而出现。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定义F-22“猛禽”具有唯一可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不承认其他型号的战斗机具此性能。我们知道,“英国电气”的“闪电”式战斗机原型机P.1 在1954年8月4日的试飞中,在尚未开加力后燃室的情况下超过了M.1.0。我们承认,这是人类航空技术上的一个重要进步,同时也表明英国的航空引擎技术无疑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至少在当时是这样。但5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认为这一试飞结果可以作为超音速巡航的速度是因为这一结果不能满足我们的经典定义要求,这一要求的门槛设在:任何一种超音速,能否保证达到最大航程。这是超音速巡航经典定义的基本要求,我们下面还将提出更高要求。问题出在,无论是“英国电气”的“闪电”战斗机还是其他任何一种战斗机,他都首先必须能在不开后加力器的条件下作持久的超音速飞行,然后,才有可能——也只是可能——在超音速下巡航。(为什么只是可能,我在正文中已有阐述。)这一情况不仅适用于“闪电”,当然适用于评价Su-15“Flagon”等,任何一种传说中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飞行器。① <p><p><P></P><p>我们不认为我们的定义是过于严厉和过于苛刻的,因为能够达到或者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在超音速下无穷趋近于最大航程是最起码的条件,因为缺少这一条件,超音速下的航程和超音速巡航无法等阶。根据公开资料所知,唯一能满足这一最基本条件的飞行器,只有SR-71。其最大速度可达M.3.5,巡航速度M.3.2。 <p><p>但我们不认为它导致了“超音速巡航”这一概念的产生。因为,我们对超音速巡航有着其实更为狭义的规定。这样的严格,来自于F-22:对于F-22我们同样不认为它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假如F-22只是在他的原型机YF-22阶段能以超音速达到最大航程而在实用型的F-22上丧失了这样的特性。我们对F-22是这样的规定,然后才以这样的规定衡量其他机型,没有特例。也同样是在这一意义下,前面所提到的“闪电”式战斗机被淘汰出局。② 特别要指出的是,SR-71虽然满足了超音速巡航的基本定义,但我们并不认为它具有F-22这样的革命性是由于, 前者是把超音速巡航的基本定义当作上限来达到的,后者则是将超音速巡航作为下限来完成的。我们看到:在F-22的“4S”中,“超音速巡航”是第一个S。这也意味着,超音速巡航在“猛禽”那里是最基本的必要前提,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有第二个S,超常规机动。这一必要前提还附加并包容了超视距空战、低可测性等特性。在F-22那里,超音速巡航已经不再像在SR-71那里,那样为突入防区,躲避拦截而提出的一项指标,而是一个和其他性能相关联的指标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正是F-22所带来的超音速巡航的革命,这才是超音速巡航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p><p><P></P><p><P></P><p>①{对于英文特别好的朋友,我建议他可以查阅美版《韦伯斯特大辞典》,cruise一词有smooth, effortless的意思在内。从词义学的角度说,只有smooth, 没有effortless解释来的cruise一词的词义是不完整的。} 用逻辑的语言来说就是 Supersonic∩Cruise〈==〉Supercruise;(Cruise=to move speedily, smoothly, effortlessly ……。) <p><p>②这里有一点有趣的是:“猛禽”机,原名“闪电Ⅱ”。</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8 21:54:32编辑过]
<P>F-22能够在最大军用推力情况下达到M1.6</P>
<P>MIG-31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达到M2.35</P>
<P>简单的说就是这么回事。</P>
<B>以下是引用<I>热脸</I>在2005-2-28 21:51:00的发言:</B>

<P>F-22能够在最大军用推力情况下达到M1.6</P>
<P>MIG-31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达到M2.35</P>
<P>简单的说就是这么回事。</P>

<P>阁下的发言,使本人感到,这次转贴,还是值得的,估计您在看完全文后,就不再这么说了。</P>
<P>YF-22好像只演示过不开加力以M1.58长时间(具体多久我不知道)平飞吧?</P><P>楼主对升力系数的概念理解错误,升力系数与机翼大小毫无关系</P>
<B>以下是引用<I>emile</I>在2005-2-28 22:02:00的发言:</B>
&gt;
<P>阁下的发言,使本人感到,这次转贴,还是值得的,估计您在看完全文后,就不再这么说了。</P>

<P>呵呵,完全赞成。
<P>不过本人有一点小小的异议,即所谓的巡航速度不一定要定义为“刚好达到可能的最大航程”,即经济性最好。只要是接近最大航程,即并没有因为开加力而使航程大打折扣就可以了。
<P>以f22为例,我认为可以把美国人吹嘘的m1.58视为f22不开加力可以达到的持续最高速度,再加速就必须开加力了,而不是说m1.58就是航程最远的最经济速度。但另一方面,以m1.58巡航的航程比较低速度巡航的最大航程仅相差一点点,比如从m1.2时的4000公里减少到3800公里(假设数值),这样的微小差距和提高速度在战场上的重要性相比完全可以忽略,所以应该说m1.58是f22可接受的最高巡航速度。</P>
<B>以下是引用<I>yf23</I>在2005-2-28 22:34:00的发言:</B>

<P>YF-22好像只演示过不开加力以M1.58长时间(具体多久我不知道)平飞吧?</P>
<P>楼主对升力系数的概念理解错误,升力系数与机翼大小毫无关系</P>


对,俺能飞那么快,23你服未?是半小时还是二十分种,俺飞完忘了。
<P>
来看F-22的进攻。“猛禽”护航载有巡航导弹的轰炸机起飞后,即被发现,守方为了不让轰炸机有发射导弹的机会决定在尽可能元的距离上截击,立即起飞战斗机拦截,这一情况同样也马上就被F-22知道,F-22随即进入超音速巡航状态对截击进行反截击。守方飞行员当然知道会有F-22护航,且F-22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不是秘密,为了能有足够近的距离发射导弹攻击轰炸机,守方飞行员不得不开加力以加快接敌速度,但由于F-22在超音速巡航下的作战半径更大,所以F-22的飞行员更“舍得”提前进入超音速状态,而且其巡航速度高出对方一倍,相比之下,守方飞行员是后加速,所以我们只能假设对守方飞行员最有力的情况也只是刚好处在这样一个“边际”:它的导弹也能勉强够得上轰炸机了,F-22的导弹也飞过来了。于是守方飞行员不得不机动规避并与F-22空战。现在我们假定双方的火力和机动性相当,打成平手。但守方由于在赶往空战区域的途中(我们用个术语叫“进入空战窗口”)开了加力燃烧室,现在,它的油量不够了……。
</P><P> 看红字,我总觉得,在这种状况下,F22应该是开加力以最快速度进入战局吧,所谓巡航就是在巡逻航行中,应该是以最经济,最省力,最大费效比的的状态下飞行,如果战斗即将打响,还巡航好像不合逻辑吧。如果说F22能够超音速巡航那么代表他在那个超音速时假定是1.5M时应该发动机算最省油,费效比最高的时候,而且肯定是不用开加力的。如果开加力才能进入超音速那么就不能叫超音速巡航。</P>
<P>巡航速度我的概念就是经济航速吧~~也就是发动机省油又飞的最远的航速~~</P>
<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5-2-28 23:01:00的发言:</B>
&gt;

对,俺能飞那么快,23你服未?是半小时还是二十分种,俺飞完忘了。

<P>
<P>你怎么就不记得自己在99年7月飞了2个小时呢?</P>
<P>8过几乎人人都相信偶可以飞得比你快</P>[em05]
<B>以下是引用<I>yf23</I>在2005-2-28 23:51:00的发言:</B>


<P>
<P>你怎么就不记得自己在99年7月飞了2个小时呢?</P>
<P>8过几乎人人都相信偶可以飞得比你快</P>[em05]


但大家都知道F22兄弟会越来越多,你没有前途了,灌水了
<B>以下是引用<I>胆小如鼠</I>在2005-2-28 23:55:00的发言:</B>
]

但大家都知道F22兄弟会越来越多,你没有前途了,灌水了


[em13]你好象胆子并不小嘛?
<B>以下是引用<I>yf23</I>在2005-2-28 23:59:00的发言:</B>


[em13]你好象胆子并不小嘛?


我实话实说啊,现在老美的确没有再生产你老人家了嘛
<B>以下是引用<I>yf23</I>在2005-2-28 23:51:00的发言:</B>


<P>
<P>你怎么就不记得自己在99年7月飞了2个小时呢?</P>
<P>8过几乎人人都相信偶可以飞得比你快</P>[em05]


你敢往水泥地上摔,俺就敢!
俺和23兄弟会比翼齐飞的—一个都不能少。
<B>以下是引用<I>胆小如鼠</I>在2005-3-1 0:08:00的发言:</B>


我实话实说啊,现在老美的确没有再生产你老人家了嘛


俺的前途是在博物馆教育小朋友嘛[em04]
<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5-3-1 0:11:00的发言:</B>
俺和23兄弟会比翼齐飞的—一个都不能少。

<P>仅限于超大</P>
<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5-3-1 0:11:00的发言:</B>
俺和23兄弟会比翼齐飞的—一个都不能少。


文章实在太长了。能不能做个提要
比如:巡航速度就是最大航程速度
我好像记得在某些资料中,“猛禽”在M1.58的速度巡航的时间是30分钟吧?
<B>以下是引用<I>胆小如鼠</I>在2005-2-28 23:25:00的发言:</B>

<P>。</P>
<P>看红字,我总觉得,在这种状况下,F22应该是开加力以最快速度进入战局吧,所谓巡航就是在巡逻航行中,应该是以最经济,最省力,最大费效比的的状态下飞行,如果战斗即将打响,还巡航好像不合逻辑吧。如果说F22能够超音速巡航那么代表他在那个超音速时假定是1.5M时应该发动机算最省油,费效比最高的时候,而且肯定是不用开加力的。如果开加力才能进入超音速那么就不能叫超音速巡航。</P>


呵呵!您想到的,我早就想到了,我来提醒一句吧,您想一想,现在,世界上有哪一架轰炸机可以做超音速巡航呀?F-22不得伺候着点儿嘛!当然只能是亚音速拉!如果我是F-22的飞行员,我当然愿意敌人和我在超音速下空战,因为那是F-22的优势飞行包线嘛
!注意!本文作者只是意图证明所谓的MiG-31的超音速巡航性能纯属捏造。本文作者不提供担保:F-22一定能满足作者所定义的超音速巡航性能。因为,作者确实没有找到相互独立的可信资料来证明这一点。所以,该文,充其量,只是一篇驳论文,而不是一篇证明文。该文的主要立论目的在于捍卫超音速巡航的经典定义。并不提供对F-22的性能评价依据。所有有关F-22的论点,均属猜想。同时,文中也没有任何字句可供证明F-22能不被击落,或在空战中全胜。
<P>F-22只能用1.58马赫的速度飞半个小时,最多也就700-800公里,和MIG-31差不多,只是不用开加力罢了,这篇文章的数据几乎都是捏造的。</P>
<B>以下是引用<I>dd.dragon</I>在2005-3-1 16:57:00的发言:</B>

<P>F-22只能用1.58马赫的速度飞半个小时,最多也就700-800公里,和MIG-31差不多,只是不用开加力罢了,这篇文章的数据几乎都是捏造的。</P>

<P>
<P>兄弟,你那是YF-22的老皇历了</P>
<B>以下是引用<I>胆小如鼠</I>在2005-3-1 0:08:00的发言:</B>


我实话实说啊,现在老美的确没有再生产你老人家了嘛

<P>yf23可不是老人家!</P>
<B>以下是引用<I>马丕</I>在2005-3-1 20:53:00的发言:</B>


<P>yf23可不是老人家!</P>


[em07]谢谢
<B>以下是引用<I>dd.dragon</I>在2005-3-1 16:57:00的发言:</B>

<P>F-22只能用1.58马赫的速度飞半个小时,最多也就700-800公里,和MIG-31差不多,只是不用开加力罢了,这篇文章的数据几乎都是捏造的。</P>

<P>       出于厌恶美帝的考虑,我希望是这样,但,这和该机所被报道和透露出来的航程数相去甚远啊!该机的航程数确实在早先有二千多公里这一数量级,但后来,越来越大,分别有3800和4880公里的说法,这样一来,即使算上8800升的副油箱也不该有这么大的航程啊?如果是700-800公里的作战半径,连F-15的水平也没有达到啊,美帝国主义还真是纸老虎啊?!</P>
<B>以下是引用<I>emile</I>在2005-3-1 23:34:00的发言:</B>
&gt;
<P>       出于厌恶美帝的考虑,我希望是这样,但,这和该机所被报道和透露出来的航程数相去甚远啊!该机的航程数确实在早先有二千多公里这一数量级,但后来,越来越大,分别有3800和4880公里的说法,这样一来,即使算上8800升的副油箱也不该有这么大的航程啊?如果是700-800公里的作战半径,连F-15的水平也没有达到啊,美帝国主义还真是纸老虎啊?!</P>


想想比SU-27还大的11350KG内载油,航程大是应该的
何止不老,据说还是处男,这让我想起二年级时和女友的第一次,真是怀念啊!
<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5-3-2 15:09:00的发言:</B>
何止不老,据说还是处男,这让我想起二年级时和女友的第一次,真是怀念啊!

<P>
<P>二年级……天哪……</P>
<P>嘿嘿,现在是不是经常一面摸着能装11吨油的啤酒肚,一面缅怀逝去的青春岁月?</P>
<P>根据巡航速度的定义来说,巡航速度就是指"经济巡航速度",也就是飞机能飞出最大航程的速度.</P><P>以这个定义来说,F-22和MIG-31都不能做超音速巡航</P><P>F-22应该就是不开加力可以飞到1.58M,似乎其他飞机都做不到这一点.</P>
<B>以下是引用<I>AMING0</I>在2005-3-2 20:11:00的发言:</B>

<P>根据巡航速度的定义来说,巡航速度就是指"经济巡航速度",也就是飞机能飞出最大航程的速度.</P>
<P>以这个定义来说,F-22和MIG-31都不能做超音速巡航</P>
<P>F-22应该就是不开加力可以飞到1.58M,似乎其他飞机都做不到这一点.</P>


那能飞出最大航时来的是不是巡航速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 21:28:19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emile</I>在2005-3-2 20:59:00的发言:</B>


哈哈,这就是我为什么把贴子转到超达赖的原因,终于有人想到这一点了,在子陵,masstone差一点就看出了这个问题,但他没有深究就下去,我也就不好多说。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探讨起来,我这两天忙着,但过了这两天,我也来讨论,等这个问题也结束了,这篇文章就让他见鬼去吧,我有下一个话题。


多数时候最大航时都不是跟最大航程一起出现的,具体的我回在子陵了,你可以看一下
<P>其实要证明F-22能不能做到超音速巡航,就看F-22能公开多少有用的资料。以现在1.5M飞行30分钟来看,还不是超音速巡航;如果是能不空中加油1.2M-1.5M飞上2个小时,那才能接近超音速巡航的模拟结果。。这就依靠美国公布更多的资料,而希望美国公布更多的资料,就需要各国(俄法英中)航空工业的努力,分别推出自己的高性能4代战机。这时候美国才会将F-22的老底揭开给大家看。</P>
何必斤斤计较于巡航的概念,看到战术意义和技术进步就行了
<P>一种战斗机是一种国防战略和实力的产物,单纯的争论一些指标是没有意义的。f-22的超音速巡航是干什么用的?超音速巡航时可以做多大机动?怎么捕捉目标?怎么发射导弹?对方怎么应对?雷达网怎么反应?战机怎么组织?</P><P>f-22是不是一种好飞机,关键的不是看它的技术有多炫,而是看花了这么多钱,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不能形成一个新的作战体系和战略?能不能把敌人拖进技术漩涡?假设对方能够拿出有效的可以承受的国防战略,并以可以承受的投资整合现有资源,保证一定的均势,那么f-22基本就是浪费了。</P><P>mig25/31作为一种几十年前的截击机,技术上和f-22的可比性比较低了。但从“一种战斗机是一种国防战略和实力的产物”的概念讲,mig25/31使苏联在空中预警能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能够以较大的间距布置截击机,以数量不多的飞机实现广阔的边境空域的高速截击和预警,国防战略与科研实力互为表里,强大的整合能力使自己不很先进的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费用也可以承受。从这个意义上讲,mig25/31真是一种不错的飞机。</P><P>mig25/31也许是能够以超音速飞上它上千公里的,但我想那也主要是为了尽快跑过去看情况,或者反之,尽快跑路,这个目标能够实现那就ok,至于从技术角度讲算不算超音速巡航,还有什么叫超音速巡航,老老实实的说,没有意义,不过是个名词,你怎么定义,它就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下个定义,然后能够解释的通,那也ok。但是飞机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玩定义的,所以大家还是多谈谈怎么打仗吧。比如说f-22这个快腿子兼隐身人装备之后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压力。</P>[em07][em07][em07]
<B>以下是引用<I>wovworm</I>在2005-3-3 3:10:00的发言:</B>

<P>一种战斗机是一种国防战略和实力的产物,单纯的争论一些指标是没有意义的。f-22的超音速巡航是干什么用的?超音速巡航时可以做多大机动?怎么捕捉目标?怎么发射导弹?对方怎么应对?雷达网怎么反应?战机怎么组织?</P>
<P>f-22是不是一种好飞机,关键的不是看它的技术有多炫,而是看花了这么多钱,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不能形成一个新的作战体系和战略?能不能把敌人拖进技术漩涡?假设对方能够拿出有效的可以承受的国防战略,并以可以承受的投资整合现有资源,保证一定的均势,那么f-22基本就是浪费了。</P>
<P>mig25/31作为一种几十年前的截击机,技术上和f-22的可比性比较低了。但从“一种战斗机是一种国防战略和实力的产物”的概念讲,mig25/31使苏联在空中预警能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能够以较大的间距布置截击机,以数量不多的飞机实现广阔的边境空域的高速截击和预警,国防战略与科研实力互为表里,强大的整合能力使自己不很先进的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费用也可以承受。从这个意义上讲,mig25/31真是一种不错的飞机。</P>
<P>mig25/31也许是能够以超音速飞上它上千公里的,但我想那也主要是为了尽快跑过去看情况,或者反之,尽快跑路,这个目标能够实现那就ok,至于从技术角度讲算不算超音速巡航,还有什么叫超音速巡航,老老实实的说,没有意义,不过是个名词,你怎么定义,它就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下个定义,然后能够解释的通,那也ok。但是飞机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玩定义的,所以大家还是多谈谈怎么打仗吧。比如说f-22这个快腿子兼隐身人装备之后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压力。</P>[em07][em07][em07]


问题就出在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务实啊,我们不是比指标有历史性吗?从50年代的钢产量,到现在的GDP。我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试图纠正一些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所以,借F-22为例多谈了些意义和趋势。结果讨论巡航速度的话题,变成了讨论F-22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