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CES启示录:揭秘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11:24
2013年CES(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1月11日落幕,诸多电子厂商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电子产品和技术突破。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中国品牌大面积占领了各个电子展馆,创下了参展数量的历史新高。中国电子制造不再只停留在加工制造层面,也不再满足于山寨和重复,而是开始锐意技术革新,甚至努力在技术高峰上与外国品牌一争天下。

    今年中国力量覆盖的产品领域覆盖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芯片、家用科技、移动互联等,包括联想、华为、中兴、海信、海尔、TCL等国内知名企业均带着自己得意产品参展,成为了展会不可忽视的一抹亮色。

    中国电子力量受压制

纵观今年CES,中国有亮点的品牌不少,例如中兴的5英寸屏幕手机GrandS以6.9mm超薄机身一打破了“最薄高清手机”的记录;联想的旗舰机型K900以其均衡配置以及1080P的屏幕备受关注;海尔、海信、TCL等厂商也展出了足以与国外品牌媲美的的4K高清电视,然而在大的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则显然缺少干货。

    三星的可“弯曲”柔性屏幕电视成为本届CES的最大亮点;而一款叫PaperTab的平板电脑则通体是一个可弯曲的电子触屏;松下发布的一款平板电脑创纪录的采用了3840×2560的4K超高清屏幕分辨率;智能手表开始以未来接替者的姿态展示自己的多功能实力;芯片方面,除了英特尔、三星、高通等巨头的新处理器芯片全部采用了28nm制造工艺,大幅度提升了处理器性能,三星的“八核心处理器”Exynos5Octa还开创了芯片能耗控制的先河。

    反观中国厂商,产品多则多矣,却无法拿出一款足以引领电子革命的创新技术。

    其实关于中国电子产业缺乏革命性创新的话题早已被无数次讨论过,有人把原因归咎为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有人认为是制度之殇,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企业太过急功近利之过。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则认为,凡此总总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对于深耕IC元器件分销领域长达20多年的科通集团而言,中国整个电子产业上下游的发展情况事无巨细均难逃法眼,朱继志观察到,中国品牌并不缺乏创意,不缺技术,也不缺人才,而是输在了供应链不畅所造成的技术壁垒上。

    相对中国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而言,创新力量更青睐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因为体量小,转型容易而更容易研发、生产出具有创新意念和技术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多达500万家,其用于高端电子制造的IC元器件年采购量占了我国2万亿体量的一半以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然而中国目前的供应链情况是,大的分销商和上游品牌企业直接向大型制造企业供货,中小企业只能通过华强北等自聚成市的零散门店和没有品牌的厂家采购零配件。在功能手机时代或更早以前,中小企业也许可以凭着在零散门店采购回来的没有品质保障的零配件,组合生产出与品牌电子相差无几的产品,但进入智能时代,随着技术壁垒渐高,电子产品对IC元器件及专业性组合方案的需求逾高,供应链不畅对的中小企业造成的创新压制效应开始显现。

    创新源头在供应链管理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电子制造的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IC元器件集散地,然而无论是电子成品还是IC元器件,中国掌握的技术还和世界顶级水平存在距离。中国电子要想称霸国际,仅仅成为制造中心显然是不够的。

    三星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之一,其核心的优势正在在于她的自有型供应链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到IC元器件的功能实现,到IC元器件等主要零配件的无缝供应,最后生产出成品,三星电子把电子制造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都包揽在集团企业旗下完成,真正实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无缝连接,自然能在采购成本、沟通成本和技术创新上得到异于世界上大多数企业的优势。

    我国要出现像三星电子一样的自有型供应链企业暂时还不现实,但一些新的分销模式开始自发涌现,使电子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科通芯城是一家上线于2011年下半年的创新型电商,除了是一家传统大型分销企业转型而来的传统企业电商,也是中国首家的IC元器件自营电商。其定位正是根植于中国500万中小电子制造企业对IC元器件信息筛选、品牌厂家IC元器件的稳定货源供应,和与之配套的生产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利用线上自营模式,科通芯城能把过去无法通过线下提供给中小企业客户的大型厂家渠道资源进行整合线上提供,过去无法通过大型分销商平台拓展渠道的上游厂家也可以开拓更多潜力资源,而终端的中小型企业则能得到更低成本的正品供应,并获得与之配套的生产解决方案。在此模式助推下,中国电子产业供应链正朝着更完善、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信随着更多创新模式的涌现、供应链管理的日益完善,中国品牌在CES上展现世界顶尖创新技术的那天已是指日可待。
http:// w w w.cctime.com/html/2013-1-15/20131151513546586.htm2013年CES(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1月11日落幕,诸多电子厂商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电子产品和技术突破。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中国品牌大面积占领了各个电子展馆,创下了参展数量的历史新高。中国电子制造不再只停留在加工制造层面,也不再满足于山寨和重复,而是开始锐意技术革新,甚至努力在技术高峰上与外国品牌一争天下。

    今年中国力量覆盖的产品领域覆盖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芯片、家用科技、移动互联等,包括联想、华为、中兴、海信、海尔、TCL等国内知名企业均带着自己得意产品参展,成为了展会不可忽视的一抹亮色。

    中国电子力量受压制

纵观今年CES,中国有亮点的品牌不少,例如中兴的5英寸屏幕手机GrandS以6.9mm超薄机身一打破了“最薄高清手机”的记录;联想的旗舰机型K900以其均衡配置以及1080P的屏幕备受关注;海尔、海信、TCL等厂商也展出了足以与国外品牌媲美的的4K高清电视,然而在大的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则显然缺少干货。

    三星的可“弯曲”柔性屏幕电视成为本届CES的最大亮点;而一款叫PaperTab的平板电脑则通体是一个可弯曲的电子触屏;松下发布的一款平板电脑创纪录的采用了3840×2560的4K超高清屏幕分辨率;智能手表开始以未来接替者的姿态展示自己的多功能实力;芯片方面,除了英特尔、三星、高通等巨头的新处理器芯片全部采用了28nm制造工艺,大幅度提升了处理器性能,三星的“八核心处理器”Exynos5Octa还开创了芯片能耗控制的先河。

    反观中国厂商,产品多则多矣,却无法拿出一款足以引领电子革命的创新技术。

    其实关于中国电子产业缺乏革命性创新的话题早已被无数次讨论过,有人把原因归咎为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有人认为是制度之殇,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企业太过急功近利之过。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则认为,凡此总总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对于深耕IC元器件分销领域长达20多年的科通集团而言,中国整个电子产业上下游的发展情况事无巨细均难逃法眼,朱继志观察到,中国品牌并不缺乏创意,不缺技术,也不缺人才,而是输在了供应链不畅所造成的技术壁垒上。

    相对中国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而言,创新力量更青睐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因为体量小,转型容易而更容易研发、生产出具有创新意念和技术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多达500万家,其用于高端电子制造的IC元器件年采购量占了我国2万亿体量的一半以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然而中国目前的供应链情况是,大的分销商和上游品牌企业直接向大型制造企业供货,中小企业只能通过华强北等自聚成市的零散门店和没有品牌的厂家采购零配件。在功能手机时代或更早以前,中小企业也许可以凭着在零散门店采购回来的没有品质保障的零配件,组合生产出与品牌电子相差无几的产品,但进入智能时代,随着技术壁垒渐高,电子产品对IC元器件及专业性组合方案的需求逾高,供应链不畅对的中小企业造成的创新压制效应开始显现。

    创新源头在供应链管理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电子制造的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IC元器件集散地,然而无论是电子成品还是IC元器件,中国掌握的技术还和世界顶级水平存在距离。中国电子要想称霸国际,仅仅成为制造中心显然是不够的。

    三星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之一,其核心的优势正在在于她的自有型供应链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到IC元器件的功能实现,到IC元器件等主要零配件的无缝供应,最后生产出成品,三星电子把电子制造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都包揽在集团企业旗下完成,真正实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无缝连接,自然能在采购成本、沟通成本和技术创新上得到异于世界上大多数企业的优势。

    我国要出现像三星电子一样的自有型供应链企业暂时还不现实,但一些新的分销模式开始自发涌现,使电子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科通芯城是一家上线于2011年下半年的创新型电商,除了是一家传统大型分销企业转型而来的传统企业电商,也是中国首家的IC元器件自营电商。其定位正是根植于中国500万中小电子制造企业对IC元器件信息筛选、品牌厂家IC元器件的稳定货源供应,和与之配套的生产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利用线上自营模式,科通芯城能把过去无法通过线下提供给中小企业客户的大型厂家渠道资源进行整合线上提供,过去无法通过大型分销商平台拓展渠道的上游厂家也可以开拓更多潜力资源,而终端的中小型企业则能得到更低成本的正品供应,并获得与之配套的生产解决方案。在此模式助推下,中国电子产业供应链正朝着更完善、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信随着更多创新模式的涌现、供应链管理的日益完善,中国品牌在CES上展现世界顶尖创新技术的那天已是指日可待。
http:// w w w.cctime.com/html/2013-1-15/20131151513546586.htm
广告?
字数补丁


题目不恰当 和内容不符 这根创新力有p关系啊 是我向创新个intel就能创新的吗 输在了供应链不畅所造成的技术壁垒上 这个对

题目不恰当 和内容不符 这根创新力有p关系啊 是我向创新个intel就能创新的吗 输在了供应链不畅所造成的技术壁垒上 这个对
南棒子使出我们搞两弹一星的功力去搞电子和汽车,咱们的这俩产业却一盘散沙,确实不太好对抗
啥都搞定了,也就没有md啥事儿了
无良广告
广告打到超大来了,封了吧


我借此贴转个索尼粉儿(也不算粉,但绝对是视棒子如无物)科谱文章,准确的说是产品说明,顺便打击下棒子的产品。

但是淘宝上查STE-OLED的24.5寸1080的监控显示器,才6W+人民币



发表于 2011-11-2 03:07:50  作者:樱逝   h t t p ://www.lexun.cn/thread-4499521-1-1.html

SONY的 OLED有它特殊的地方,首先是采用了比普通底部发光的光效要高30%的顶部发光结构,其次最关键的是它独特的微型发射腔。

R、G、B三种材质的 OLED发光物质,它们的波长都是不同的,R最长,B最短。如果用统一发射层的话,不同波长的发光材料,它们的色纯是很难控制的,这样势必为了迁就波长最长的 R发光物质,而导致其它两种发光材料的发射层过长,从而使得光线中含有很多不必要的光学成分。这个最终就使得 G、B的色纯度明显下降,而且由于光线中多余的光学成分的增加,导致光效低,需要使用更大的电流去驱动。

SONY的特殊Super-TOP结构中,它设计的比较复杂,它对 OLED的R、G、B发光材料,分别设计了不同厚度的发射层的“微型发射腔”。所以每种发光材料,它们都拥有自己的波长的最佳匹配的发射层厚度结构。所以R、G、B的光效远比一般的 OLED要高,同时色纯度要大大提升。(另外 SONY还给每个R、G、B发射腔又多增加了一枚提高色纯度的“滤光片”)。所以 SONY的 Super-Top Emission OLED的色纯度极其惊人。这也是它一经量产,就能马上全方位投入对“色彩精确度”要求最严格与苛刻的“评估级监视器”领域应用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 SONY的“顶部发光”+ “不同厚度定制的微型发射腔”+“更进一步提高色纯的滤光片”的三位一体的特殊 OLED面板,它的成本会比一般的OLED要高,但其显示效果是无庸致疑的。(就像当年的 Trinitron于 CRT中的地位与图像效果一样)!

顺便一说, 目前 SONY是唯一采用真正的独立的 RGB 10Bit的 OLED技术制造面板的厂商。

而棒子企业,多数是采用技术相对低得白色 OLED + 彩色滤膜的结构[尤其是“癌了鸡”]。(这个在技术上要容易实现得多。但因为不是独立的 RGB发光结构,所以色纯度甚至还不如 LED背光的 LCD呢)。

而且目前其它有量产 OLED面板的企业,也都只能提供 8Bit的 256级灰阶的面板,只有SONY目前制造 10bit的,1,024级灰阶面板。 即便是像 7.4英寸这种小尺寸的OLED面板,SONY依然采用和 25、17寸的一样的 10Bit-RGB工艺。 并没有因为面板小了,而在技术上也缩水。

这一段是索粉的言论,但是数据可以参考“傻棒子”的OLED就别和 SONY哥推出的比了。

“三母猩”的 Super AMOLED(人家SONY用 “super”,这个傻“三母猩”也用“Super”,哎......),它强调尤其能增强颜色艳丽感的“绿色”部分。

“三母猩”之前的Super AMOLED,它的技术能力解决不了 B(乃至R)的发光稳定性和寿命问题,那么在 OLED发光材料中最容易获取的是G发光材料,它目前最稳定、可靠,所以无奈之下,就将G像素和R、B像素进行2:1配比来使用,把 G作为主像素,因为G稳定,所以用更大的电流去驱动G,从而获得更大的亮度。而B、R分配比例少得多,这样就可以避重就轻的把 B、R的稳定性与寿命问题给回避掉了。

从根本来说,这是“三母猩”的OLED的缺陷,不是什么超级化“super”的技术。 OLED中,B(蓝色)发光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最难控制,原因很多。

另外,三种OLED发光材料的波长都不同,把它们做到 OLED面板里,每种波长的发光材料由于波长不同,使用相同的发光层,那么波长短的 G、B(尤其是波长最短的B)发光层,由于要迁就波长最长的R层,所以G、B由于发光层厚度过大,导致光波中含有无数的不必要的“杂质光学成分”。特别是波长最短的B,由于发射层过长,它所含有的无用光学成分最多,色纯度最差,由于含有过多的不必要光学成分,严重影响光效,所以要达到和G、R相同的亮度,必须使用更大的电流来驱动,这导致功耗和发热迅速堆积,这是影响 B发光材料具体面板应用寿命和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因为 B发光材料本来就难以提取)。

上面的原因实际最主要还不是影响寿命,最根本的是因为 B、G发射层厚度大,导致得传输路径中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光学成分,所以严重影响色纯度,这其实也是普通 OLED的颜色精度难以提高的原因。


至于后来“三母猩”的 Super AMOLED Plus修正了之前 Super AMOLED的缺陷,实际上也仅仅是做到了表面上的所谓“像素配比平衡”(也就是说它的RGB像素和普通排列方式做到了一致,没有再使用之前脑残式的“绿色像素一个当两个用”的白痴办法),但像素配比平衡了(像素排列这个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最基础的东西),可实质性的 OLED面板中, RGB的均衡色纯度实质上并没有本质提高。 尤其是 B,其色纯度依然很低。 这就必须在最终产品颜色调整的时候,用人眼最敏感的“G” 来巧妙的调整,将 G的饱和度调高,让整个屏幕偏向“艳丽”的走向,去掩盖存在问题的 R、B(尤其是B)的色纯度问题。 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是“二B棒子”的自欺欺人的技术缺陷。还臭不要脸得给冠以“Super”(超级)的名称。实在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去看看 SONY哥的:Super-Top-Emission 技术,什么才叫真正的“Super”!!!(不是用不入流的方法去掩盖技术上做不到和解决不了的缺陷,就可以自诩“Super” 的)。

这个就是 SONY的 STE(Super Top Emission)OLED面板。但从字面上,你仅仅能看出它是“顶部发光”。并不能了解除了“顶部发光”之外,它与普通的“三母猩”、“癌了鸡”等的 OLED面板在技术上的根本区别。

这幅图比较形象。

黑框圈出的部分就是 SONY STE-OLED的独立的 RGB发光材料,中间不同厚度的空间就是 SONY的 STE与别人最大的区别之处,每种发光材料(RGB),都有根据自己完全不同的波长定制的“不同厚度的微腔发射层”(很明显,波长最短的B(蓝色)发光材料,它的发射层微腔厚度也是最小的)。

而发射层上面的,用红框圈出的部分,就是 SONY的 STE-OLED另一个特殊的结构特征,每个发射层上面都附着了一枚对应颜色的“滤光薄膜”(这个就是用来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光反射 与 内部反射,提高色纯度的滤光片了)。

最右面的Cie色度图,就是 SONY的 STE-OLED 和普通 OLED的色纯度对比。 “橙色三角形”的色域就是以“三母星”和“癌了鸡”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普通 OLED技术的色彩覆盖范围, 最大的“蓝色三角形”覆盖的色彩范围,就是 SONY的 STE-OLED所实现的超强色彩能力了(其色纯度极为惊人)!

所以 SONY STE-OLED技术的 OLED 产品它会比较贵,因为从面板结构来说,它也要比一般的 OLED面板复杂很多。当然这也不是说它只能应用在最高画质的专业领域。

民用电视或显示器同样能使用。 继续等待吧...... 只不过目前采用 STE-OLED技术的产品,全部是天价货。(便宜得肯定不会是 STE-OLED)。所以即将发布的 PSV可以肯定不会是 STE-OLED。

目前最便宜的 STE-OLED技术的产品是:7.4英寸的:PVM-740(36万日元)。最贵的 STE-OLED是:24.5英寸的:BVM-E250(241万日元)。



“三母猩”对自己的 “super” AMOLED (Plus)是三缄其口。

1:从来不好意思说到底是 RGB-OLED,还是合成OLED。

2:从来不好意思说到底是“顶部发光”还是“底部发光”。

3:从来不好意思说是 8Bit 还是 10bit(当然这一点不需要它说,目前量产的 OLED面板技术,只有 SONY的 STE-OLED 能实现 10Bit,1024级灰阶,10.7亿色)。

就“三母星”现在这 OLED的画质水平,要是我,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了。 最不要脸的是还冠了个“Super”的称谓(真不知道,这个“Super” 他用得好不好意思,什么叫恬不知耻?“三母猩”这个就叫!!!)


至于 SONY的头戴式 OLED-3D显示器,那两块:0.7英寸的 1280 x 720的白光OLED+滤光膜结构的面板的画质。我这里有个欧洲刚结束的 IFA展上,欧洲影音爱好者在观看后的实际感受的评价:


同篇下另一个作者  作者:龙@魔力℃

市场上根本没有第二家企业像“三母猩”这样大规模的量产这种移动设备的小尺寸的 OLED,所以才造就了“三母猩”的 “Super AM OLED(Plus)”目前的市场情况。因为你好坏根本无从比对,这种小尺寸“OLED” 真正的好的画质应该是什么水平呢?不知道,市场上就“三母猩”一家在做。它即便做得再烂,你要用 OLED小屏的话,也只能选它的(因为完全没有第二家可选)。

这个到不是说小屏 OLED技术含量有多高。你想啊,类似 SONY这种 25、17寸的顶级 OLED屏都在做,如果想做这种小屏的话,那只不过是信手拈来而已,关键是类似 SONY这样的企业,其开发初始目标就定为“大尺寸”,所以对小尺寸并没有太高的兴趣与热情。

2004年 SONY曾经在自家的CLIE “PEG-VZ90”上,规模化量产过 3.8英寸的OLED(当时已经是世界最大尺寸了)。而且记住,当时即便在这样的手持设备上, SONY依然使用了独立 RGB结构的“Super Top Emission” 技术。但后来SONY就放弃了这种手持设备的 OLED的继续量产计划,而把目标完全转向了大屏OLED的研究。

这是 2004年9月的新闻稿(偶的笔记本里现在在存着呢):

“三母猩”的 “Super AM OLED(Plus)”完全是掩耳盗铃式的可笑技术。能做到 RGB平衡(已经在手持屏幕上解决 B、R光效与稳定性的课题的技术, SONY早在 7年前的 2004年都已经办到了)。可在 2009--2010年间,三母猩还在用完全掩耳盗铃式的“低级的残疾像素配比法”去缓解 B、R发光材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和光效的技术难题呢(所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些说“三母猩”的 AMOLED如何的人,完全是站在市场没有任何对比的情况下,咋滴,反正好坏就一家) 。


不过在小屏市场,日本企业也开始逐渐产生兴趣,最近的 SONY、Toshiba、Hitachi 三家企业联合,由日本政府的投资基金出资,成立了“日本显示”。其目标就是小尺寸移动设备市场(按照三家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一经成立,已经是市场中小尺寸移动行业的龙头了)。而其中 “SONY移动设备显示”在 OLED方面的领先技术优势,就将是这家新成立的公司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这家新成立的公司,今后主要是要利用“SONY移动设备显示”长期积累的 OLED的技术优势,将小尺寸移动 OLED屏作为最终目标。
从技术层面讲,SED、FED是一样的东西。其实它们和 CRT也是差不多的东西, SED和FED只不过把 CRT的“电子枪”做成微型化,每个像素都由一个类似 CRT那样的电子枪的“微型电子发射器”轰击荧光粉进行发光,由于“电子发射器结构微型化”,所以能做到超薄。

但它的荧光粉材料是和 CRT一模一样的东西, 而发光的根本是荧光粉,CRT的荧光粉材料已经发展了超过60年。已经是非常成熟和基本已经完全没有提升空间的发光材料了。 所以FED/SED等设备,它们理论上的成像质量只能无限化的接近 CRT(但因为相同的荧光粉发光材料,它们想做到超越CRT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 SONY果断放弃 FED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在 SONY看来,完全采用固态半导体通过电流驱动发光的 OLED在技术潜力上是最容易达成超越 CRT目标的显示技术。

激光是光源。 任何一种微显示芯片技术(LCoS、DLP、HTPS[也就是常说得3LCD])都能使用。它们使用激光光源后,都能做成“激光电视”!

激光的色纯度的确是自然界中最高的(这一点无论什么:OLED、FED、CRT都比不了)。指向性(相干性)最好的激光光源,它的色彩覆盖范围能达到:NTSC的 200%的标准,基本上比彩色负片的胶片的色彩覆盖能力还要强大。

这主要是因为激光是相干性最好的光,是凝聚力最强的光,是光学性能最单一的光束。 激光的频率、振动方向、相位高度一致性是所有发光材料中最好的。 它的单色性更是其它任何发光物质无法比拟的。单色性好,它的有效光学成分就高,色纯度就高。 所以激光显示技术能实现无与伦比的色纯。

但激光迟迟不能在投影领域应用的最主要原因:

1:寿命; 2:安全性

SONY在 2010年的时候,已经开发成了可以应用在投影技术上,目前世界上最小的 RGB激光光源模块(实际上已经可以实现商用与量产了),但SONY并没有在自己的 SXRD技术中使用激光光源,我认为还是处于市场的考虑。但可以肯定,随着市场上的采用新兴的 RGB-LED光源的产品逐渐增多, SONY最终会把 RGB激光模块导入其 SXRD投影技术中(因为具我了解, SONY不准备发展 RGB-LED新型光源技术,而直接发展激光)

现阶段, OLED的技术还是在专业领域发展才有前途。因为民用目前的 LCD 和 PDP都已经是白菜价了, OLED仓促杀入的话,很难有周旋的余地。

这就和Toshiba 和 Canon搞的 SED一样,吆喝得比谁都响(说什么 2007年入市),Canon、Toshiba两个联合甚至为日本“姬路”工厂砸了超过 20亿美圆来投产SED生产基地。但最终结果呢?由于 LCD 和 PDP的白菜价格摆在哪里,你根本找不到入市的切入点。最后也只有无疾而终(最终建设到一半的“姬路”工厂只能停工,所有投入的巨额资金,全部打了水漂)。


“三母猩” 和 “癌了鸡”从 2006年就开始吆喝投产民用 OLED大屏幕电视了,一直吆喝到 2011年快过完了,影子还没见到,基本上都是在“XX展会”上露一下脸,任务完成---撤退......然后就大肆宣传一番:你们看啊,偶们的“XX代OLED”生产线已经就位了,就等20XX年量产了, 然后第二年的展会又来了:亮相----任务完成撤退----继续宣传:XX代生产线又完成了,20XX年又要开始量产了......继续......!


SONY相对实际得多,在技术上也要明显高出这两个棒子厂多得多。

SONY从来不像“三母猩” 和 “癌了鸡”那样,整天在“XX展会”上吆喝什么时候投产民用的 OLED电视。 但在高画质 OLED面板及相关产品和产业链的布局,及走势上却要稳健和低调得多。

大家可以想想,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之前推出的面向民用领域的并不太成功的,试水作品: 11寸 OLED电视XEL-1,还是最近几乎全面针对专业高画质领域的 OLED产品群。目前所有的量产化的中型以上尺寸的 OLED产品,全部是 SONY一家完成的。 在宣传上未必比那两个“傻棒子”响,但实际技术产品的开发广度与深度上,做得远远比那两个“傻棒子”高出太多了。

而且 SONY内部的民用 OLED大尺寸化的提案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只不过不像“三母猩” 和 “癌了鸡”那样,整天像小丑一样的宣传、叫嚣!
实际上再往深里想一想,每个人都能想明白。

OLED要在民用领域推广,它的尺寸和 LCD、PDP是重合的(是交集),也基本上是:42--65英寸之间。 在你 OLED画质不是高很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干吗要放弃相同尺寸便宜得多的 LCD、PDP,而去选 OLED呢! 所以现阶段, OLED推向民用市场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可以预见,至少在 5年内, OLED的成本根本不可能下降到目前 LCD、PDP水平)。


当初 LCD、PDP入市卖高价为什么行得通呢? 道理很简单, 当初 LCD、PDP一入市它们的尺寸就和 CRT是完全脱钩的,当时 CRT最大只能做到16:9:36寸。 而 PDP(LCD)一入市基本上就是 42--50寸起跳。所以虽然刚入市价格很高,但需要大尺寸的用户,也只能选 PDP和LCD(因为除了它们,没有大尺寸的技术可选)。

而现在 OLED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根本原因造成 OLED目前想要民用化只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而且很可能赔本也赚不来吆喝!

所以SONY现阶段,把中、大型尺寸的 OLED的高画质主要用于专业顶级产品的开发是非常正确,也相对明智的做法。
OLED的屏幕做得再烂,它的本底在那里放着!

随便一块OLED面板,它轻轻松松的对比度>100,000 : 1(而手机的 LCD屏,没有一块屏幕的对比度能超过 1000:1的); OLED的可视角度不会有任何变化, 抗环境光能力强...... 这些优点在手机屏上,再白痴的厂商,它只要是用 OLED做屏幕,都做得出来。

你拿它和 LCD比,首先 LCD初一看上去,本底的对比感就要比 OLED差好大一块。 手机屏幕小,随便拿在手里转一转, LCD的可视角度差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但这些都是 LCD本质的无法改变的属性,你做得再好的 LCD,这些属性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可 OLED么,做得再烂,这些它本底的优势你不可能把它做成 LCD。 这种比较说明不了什么,只不过说明的确在基本的显示属性上, OLED比 LCD有优势。(但可不是说“三母猩”的 AMOLED就有多好了,这些可都是 OLED基本的不能再基本的物理属性了)。


但真正的色彩方面,我认为“三母猩”的 AMOLED除了艳丽,没有更多的特点。 以色彩性能来说,和我现在用的LT15i的屏幕相比,并没有本质的优势。(根本丝毫体现不出 OLED主动发光的高色纯度的发色性能上的优势)。
放心吧,在母版制作领域,摄像机的色彩空间覆盖范围永远都是走在显示终端前面的。

SONY 的 F65出来了,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IIF-ACES色彩要求的数字摄影机。IIF-ACES的色彩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彩色胶片的负片”,大约是 NTSC的 185%(这还是目前的显示设备所达不到的)。激光作为光源,其理论最大值能接近 NTSC 200%。但实际激光做到具体产品中以后,受光路设计的影象,它光源的特性是不可能 100%发挥的,所谓的激光技术的最终产品,能实现 145%的 NTSC已经不错了。

F65使用了 CMOS,价格已经下降很多了。之前使用 CCD的 F35[《变形金刚3》拍摄用机]卖 20万美圆(目前的价格还是 20万美圆左右;它的前代机型 F23[《阿凡达》拍摄用机]现在还卖 15万美圆)。 F65只要 6.5万美圆。高速旋转快门(相当于全域快门)的版本也只要 8.5万美圆。

但以性能来说, F65目前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了。 其传感器是2,040万像素的(画幅为 Super-35mm[25 x 13.3mm],电影胶片是竖着走的,所以电影当中的“全画幅”和相机中是不一样的)。动画有效采样像素为:8,192 x 2,160,16Bit/120fps;宽容度水平超过:14档! 传感器在 120fps时(0dB),灵敏度水平为:77.6dB(这时候相当于照相机的ISO 800)。 SONY用在 A77上那块 2400万像素的悲催 CMOS的灵敏度,在ISO 100时只有:41dB。 F65上的 CMOS灵敏度若以 ISO 100计算的话为:95dB。超过 A77上那块差不多 2.3倍!

F65能在 ISO 1600时实现相当于 A77在 ISO 200时的画面纯净度。

第一幅图是使用 CMOS的 6.5万美圆的 F65。

第二幅图是使用 CCD的 20万美圆的 F35。


目前宽容度最好的 35mm胶片是“柯达”的 5219,宽容度为:14档。 F65的宽容度水平已经超过 35mm胶片。 SONY给 “F65” 起名字用“65” 这个代号的意义也是指:F65的画质水平已经超越了 35mm胶片。
此技术贴纯属转载,我就是个搬运工,希望咱坛的技术流可以驳斥其观点



我借此贴转个索尼粉儿(也不算粉,但绝对是视棒子如无物)科谱文章,准确的说是产品说明,顺便打击下棒子的产品。

但是淘宝上查STE-OLED的24.5寸1080的监控显示器,才6W+人民币



发表于 2011-11-2 03:07:50  作者:樱逝   h t t p ://www.lexun.cn/thread-4499521-1-1.html

SONY的 OLED有它特殊的地方,首先是采用了比普通底部发光的光效要高30%的顶部发光结构,其次最关键的是它独特的微型发射腔。

R、G、B三种材质的 OLED发光物质,它们的波长都是不同的,R最长,B最短。如果用统一发射层的话,不同波长的发光材料,它们的色纯是很难控制的,这样势必为了迁就波长最长的 R发光物质,而导致其它两种发光材料的发射层过长,从而使得光线中含有很多不必要的光学成分。这个最终就使得 G、B的色纯度明显下降,而且由于光线中多余的光学成分的增加,导致光效低,需要使用更大的电流去驱动。

SONY的特殊Super-TOP结构中,它设计的比较复杂,它对 OLED的R、G、B发光材料,分别设计了不同厚度的发射层的“微型发射腔”。所以每种发光材料,它们都拥有自己的波长的最佳匹配的发射层厚度结构。所以R、G、B的光效远比一般的 OLED要高,同时色纯度要大大提升。(另外 SONY还给每个R、G、B发射腔又多增加了一枚提高色纯度的“滤光片”)。所以 SONY的 Super-Top Emission OLED的色纯度极其惊人。这也是它一经量产,就能马上全方位投入对“色彩精确度”要求最严格与苛刻的“评估级监视器”领域应用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 SONY的“顶部发光”+ “不同厚度定制的微型发射腔”+“更进一步提高色纯的滤光片”的三位一体的特殊 OLED面板,它的成本会比一般的OLED要高,但其显示效果是无庸致疑的。(就像当年的 Trinitron于 CRT中的地位与图像效果一样)!

顺便一说, 目前 SONY是唯一采用真正的独立的 RGB 10Bit的 OLED技术制造面板的厂商。

而棒子企业,多数是采用技术相对低得白色 OLED + 彩色滤膜的结构[尤其是“癌了鸡”]。(这个在技术上要容易实现得多。但因为不是独立的 RGB发光结构,所以色纯度甚至还不如 LED背光的 LCD呢)。

而且目前其它有量产 OLED面板的企业,也都只能提供 8Bit的 256级灰阶的面板,只有SONY目前制造 10bit的,1,024级灰阶面板。 即便是像 7.4英寸这种小尺寸的OLED面板,SONY依然采用和 25、17寸的一样的 10Bit-RGB工艺。 并没有因为面板小了,而在技术上也缩水。

这一段是索粉的言论,但是数据可以参考“傻棒子”的OLED就别和 SONY哥推出的比了。

“三母猩”的 Super AMOLED(人家SONY用 “super”,这个傻“三母猩”也用“Super”,哎......),它强调尤其能增强颜色艳丽感的“绿色”部分。

“三母猩”之前的Super AMOLED,它的技术能力解决不了 B(乃至R)的发光稳定性和寿命问题,那么在 OLED发光材料中最容易获取的是G发光材料,它目前最稳定、可靠,所以无奈之下,就将G像素和R、B像素进行2:1配比来使用,把 G作为主像素,因为G稳定,所以用更大的电流去驱动G,从而获得更大的亮度。而B、R分配比例少得多,这样就可以避重就轻的把 B、R的稳定性与寿命问题给回避掉了。

从根本来说,这是“三母猩”的OLED的缺陷,不是什么超级化“super”的技术。 OLED中,B(蓝色)发光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最难控制,原因很多。

另外,三种OLED发光材料的波长都不同,把它们做到 OLED面板里,每种波长的发光材料由于波长不同,使用相同的发光层,那么波长短的 G、B(尤其是波长最短的B)发光层,由于要迁就波长最长的R层,所以G、B由于发光层厚度过大,导致光波中含有无数的不必要的“杂质光学成分”。特别是波长最短的B,由于发射层过长,它所含有的无用光学成分最多,色纯度最差,由于含有过多的不必要光学成分,严重影响光效,所以要达到和G、R相同的亮度,必须使用更大的电流来驱动,这导致功耗和发热迅速堆积,这是影响 B发光材料具体面板应用寿命和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因为 B发光材料本来就难以提取)。

上面的原因实际最主要还不是影响寿命,最根本的是因为 B、G发射层厚度大,导致得传输路径中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光学成分,所以严重影响色纯度,这其实也是普通 OLED的颜色精度难以提高的原因。


至于后来“三母猩”的 Super AMOLED Plus修正了之前 Super AMOLED的缺陷,实际上也仅仅是做到了表面上的所谓“像素配比平衡”(也就是说它的RGB像素和普通排列方式做到了一致,没有再使用之前脑残式的“绿色像素一个当两个用”的白痴办法),但像素配比平衡了(像素排列这个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最基础的东西),可实质性的 OLED面板中, RGB的均衡色纯度实质上并没有本质提高。 尤其是 B,其色纯度依然很低。 这就必须在最终产品颜色调整的时候,用人眼最敏感的“G” 来巧妙的调整,将 G的饱和度调高,让整个屏幕偏向“艳丽”的走向,去掩盖存在问题的 R、B(尤其是B)的色纯度问题。 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是“二B棒子”的自欺欺人的技术缺陷。还臭不要脸得给冠以“Super”(超级)的名称。实在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去看看 SONY哥的:Super-Top-Emission 技术,什么才叫真正的“Super”!!!(不是用不入流的方法去掩盖技术上做不到和解决不了的缺陷,就可以自诩“Super” 的)。

这个就是 SONY的 STE(Super Top Emission)OLED面板。但从字面上,你仅仅能看出它是“顶部发光”。并不能了解除了“顶部发光”之外,它与普通的“三母猩”、“癌了鸡”等的 OLED面板在技术上的根本区别。

这幅图比较形象。

黑框圈出的部分就是 SONY STE-OLED的独立的 RGB发光材料,中间不同厚度的空间就是 SONY的 STE与别人最大的区别之处,每种发光材料(RGB),都有根据自己完全不同的波长定制的“不同厚度的微腔发射层”(很明显,波长最短的B(蓝色)发光材料,它的发射层微腔厚度也是最小的)。

而发射层上面的,用红框圈出的部分,就是 SONY的 STE-OLED另一个特殊的结构特征,每个发射层上面都附着了一枚对应颜色的“滤光薄膜”(这个就是用来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光反射 与 内部反射,提高色纯度的滤光片了)。

最右面的Cie色度图,就是 SONY的 STE-OLED 和普通 OLED的色纯度对比。 “橙色三角形”的色域就是以“三母星”和“癌了鸡”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普通 OLED技术的色彩覆盖范围, 最大的“蓝色三角形”覆盖的色彩范围,就是 SONY的 STE-OLED所实现的超强色彩能力了(其色纯度极为惊人)!

所以 SONY STE-OLED技术的 OLED 产品它会比较贵,因为从面板结构来说,它也要比一般的 OLED面板复杂很多。当然这也不是说它只能应用在最高画质的专业领域。

民用电视或显示器同样能使用。 继续等待吧...... 只不过目前采用 STE-OLED技术的产品,全部是天价货。(便宜得肯定不会是 STE-OLED)。所以即将发布的 PSV可以肯定不会是 STE-OLED。

目前最便宜的 STE-OLED技术的产品是:7.4英寸的:PVM-740(36万日元)。最贵的 STE-OLED是:24.5英寸的:BVM-E250(241万日元)。



“三母猩”对自己的 “super” AMOLED (Plus)是三缄其口。

1:从来不好意思说到底是 RGB-OLED,还是合成OLED。

2:从来不好意思说到底是“顶部发光”还是“底部发光”。

3:从来不好意思说是 8Bit 还是 10bit(当然这一点不需要它说,目前量产的 OLED面板技术,只有 SONY的 STE-OLED 能实现 10Bit,1024级灰阶,10.7亿色)。

就“三母星”现在这 OLED的画质水平,要是我,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了。 最不要脸的是还冠了个“Super”的称谓(真不知道,这个“Super” 他用得好不好意思,什么叫恬不知耻?“三母猩”这个就叫!!!)


至于 SONY的头戴式 OLED-3D显示器,那两块:0.7英寸的 1280 x 720的白光OLED+滤光膜结构的面板的画质。我这里有个欧洲刚结束的 IFA展上,欧洲影音爱好者在观看后的实际感受的评价:


同篇下另一个作者  作者:龙@魔力℃

市场上根本没有第二家企业像“三母猩”这样大规模的量产这种移动设备的小尺寸的 OLED,所以才造就了“三母猩”的 “Super AM OLED(Plus)”目前的市场情况。因为你好坏根本无从比对,这种小尺寸“OLED” 真正的好的画质应该是什么水平呢?不知道,市场上就“三母猩”一家在做。它即便做得再烂,你要用 OLED小屏的话,也只能选它的(因为完全没有第二家可选)。

这个到不是说小屏 OLED技术含量有多高。你想啊,类似 SONY这种 25、17寸的顶级 OLED屏都在做,如果想做这种小屏的话,那只不过是信手拈来而已,关键是类似 SONY这样的企业,其开发初始目标就定为“大尺寸”,所以对小尺寸并没有太高的兴趣与热情。

2004年 SONY曾经在自家的CLIE “PEG-VZ90”上,规模化量产过 3.8英寸的OLED(当时已经是世界最大尺寸了)。而且记住,当时即便在这样的手持设备上, SONY依然使用了独立 RGB结构的“Super Top Emission” 技术。但后来SONY就放弃了这种手持设备的 OLED的继续量产计划,而把目标完全转向了大屏OLED的研究。

这是 2004年9月的新闻稿(偶的笔记本里现在在存着呢):

“三母猩”的 “Super AM OLED(Plus)”完全是掩耳盗铃式的可笑技术。能做到 RGB平衡(已经在手持屏幕上解决 B、R光效与稳定性的课题的技术, SONY早在 7年前的 2004年都已经办到了)。可在 2009--2010年间,三母猩还在用完全掩耳盗铃式的“低级的残疾像素配比法”去缓解 B、R发光材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和光效的技术难题呢(所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些说“三母猩”的 AMOLED如何的人,完全是站在市场没有任何对比的情况下,咋滴,反正好坏就一家) 。


不过在小屏市场,日本企业也开始逐渐产生兴趣,最近的 SONY、Toshiba、Hitachi 三家企业联合,由日本政府的投资基金出资,成立了“日本显示”。其目标就是小尺寸移动设备市场(按照三家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一经成立,已经是市场中小尺寸移动行业的龙头了)。而其中 “SONY移动设备显示”在 OLED方面的领先技术优势,就将是这家新成立的公司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这家新成立的公司,今后主要是要利用“SONY移动设备显示”长期积累的 OLED的技术优势,将小尺寸移动 OLED屏作为最终目标。
从技术层面讲,SED、FED是一样的东西。其实它们和 CRT也是差不多的东西, SED和FED只不过把 CRT的“电子枪”做成微型化,每个像素都由一个类似 CRT那样的电子枪的“微型电子发射器”轰击荧光粉进行发光,由于“电子发射器结构微型化”,所以能做到超薄。

但它的荧光粉材料是和 CRT一模一样的东西, 而发光的根本是荧光粉,CRT的荧光粉材料已经发展了超过60年。已经是非常成熟和基本已经完全没有提升空间的发光材料了。 所以FED/SED等设备,它们理论上的成像质量只能无限化的接近 CRT(但因为相同的荧光粉发光材料,它们想做到超越CRT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 SONY果断放弃 FED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在 SONY看来,完全采用固态半导体通过电流驱动发光的 OLED在技术潜力上是最容易达成超越 CRT目标的显示技术。

激光是光源。 任何一种微显示芯片技术(LCoS、DLP、HTPS[也就是常说得3LCD])都能使用。它们使用激光光源后,都能做成“激光电视”!

激光的色纯度的确是自然界中最高的(这一点无论什么:OLED、FED、CRT都比不了)。指向性(相干性)最好的激光光源,它的色彩覆盖范围能达到:NTSC的 200%的标准,基本上比彩色负片的胶片的色彩覆盖能力还要强大。

这主要是因为激光是相干性最好的光,是凝聚力最强的光,是光学性能最单一的光束。 激光的频率、振动方向、相位高度一致性是所有发光材料中最好的。 它的单色性更是其它任何发光物质无法比拟的。单色性好,它的有效光学成分就高,色纯度就高。 所以激光显示技术能实现无与伦比的色纯。

但激光迟迟不能在投影领域应用的最主要原因:

1:寿命; 2:安全性

SONY在 2010年的时候,已经开发成了可以应用在投影技术上,目前世界上最小的 RGB激光光源模块(实际上已经可以实现商用与量产了),但SONY并没有在自己的 SXRD技术中使用激光光源,我认为还是处于市场的考虑。但可以肯定,随着市场上的采用新兴的 RGB-LED光源的产品逐渐增多, SONY最终会把 RGB激光模块导入其 SXRD投影技术中(因为具我了解, SONY不准备发展 RGB-LED新型光源技术,而直接发展激光)

现阶段, OLED的技术还是在专业领域发展才有前途。因为民用目前的 LCD 和 PDP都已经是白菜价了, OLED仓促杀入的话,很难有周旋的余地。

这就和Toshiba 和 Canon搞的 SED一样,吆喝得比谁都响(说什么 2007年入市),Canon、Toshiba两个联合甚至为日本“姬路”工厂砸了超过 20亿美圆来投产SED生产基地。但最终结果呢?由于 LCD 和 PDP的白菜价格摆在哪里,你根本找不到入市的切入点。最后也只有无疾而终(最终建设到一半的“姬路”工厂只能停工,所有投入的巨额资金,全部打了水漂)。


“三母猩” 和 “癌了鸡”从 2006年就开始吆喝投产民用 OLED大屏幕电视了,一直吆喝到 2011年快过完了,影子还没见到,基本上都是在“XX展会”上露一下脸,任务完成---撤退......然后就大肆宣传一番:你们看啊,偶们的“XX代OLED”生产线已经就位了,就等20XX年量产了, 然后第二年的展会又来了:亮相----任务完成撤退----继续宣传:XX代生产线又完成了,20XX年又要开始量产了......继续......!


SONY相对实际得多,在技术上也要明显高出这两个棒子厂多得多。

SONY从来不像“三母猩” 和 “癌了鸡”那样,整天在“XX展会”上吆喝什么时候投产民用的 OLED电视。 但在高画质 OLED面板及相关产品和产业链的布局,及走势上却要稳健和低调得多。

大家可以想想,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之前推出的面向民用领域的并不太成功的,试水作品: 11寸 OLED电视XEL-1,还是最近几乎全面针对专业高画质领域的 OLED产品群。目前所有的量产化的中型以上尺寸的 OLED产品,全部是 SONY一家完成的。 在宣传上未必比那两个“傻棒子”响,但实际技术产品的开发广度与深度上,做得远远比那两个“傻棒子”高出太多了。

而且 SONY内部的民用 OLED大尺寸化的提案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只不过不像“三母猩” 和 “癌了鸡”那样,整天像小丑一样的宣传、叫嚣!
实际上再往深里想一想,每个人都能想明白。

OLED要在民用领域推广,它的尺寸和 LCD、PDP是重合的(是交集),也基本上是:42--65英寸之间。 在你 OLED画质不是高很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干吗要放弃相同尺寸便宜得多的 LCD、PDP,而去选 OLED呢! 所以现阶段, OLED推向民用市场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可以预见,至少在 5年内, OLED的成本根本不可能下降到目前 LCD、PDP水平)。


当初 LCD、PDP入市卖高价为什么行得通呢? 道理很简单, 当初 LCD、PDP一入市它们的尺寸就和 CRT是完全脱钩的,当时 CRT最大只能做到16:9:36寸。 而 PDP(LCD)一入市基本上就是 42--50寸起跳。所以虽然刚入市价格很高,但需要大尺寸的用户,也只能选 PDP和LCD(因为除了它们,没有大尺寸的技术可选)。

而现在 OLED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根本原因造成 OLED目前想要民用化只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而且很可能赔本也赚不来吆喝!

所以SONY现阶段,把中、大型尺寸的 OLED的高画质主要用于专业顶级产品的开发是非常正确,也相对明智的做法。
OLED的屏幕做得再烂,它的本底在那里放着!

随便一块OLED面板,它轻轻松松的对比度>100,000 : 1(而手机的 LCD屏,没有一块屏幕的对比度能超过 1000:1的); OLED的可视角度不会有任何变化, 抗环境光能力强...... 这些优点在手机屏上,再白痴的厂商,它只要是用 OLED做屏幕,都做得出来。

你拿它和 LCD比,首先 LCD初一看上去,本底的对比感就要比 OLED差好大一块。 手机屏幕小,随便拿在手里转一转, LCD的可视角度差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但这些都是 LCD本质的无法改变的属性,你做得再好的 LCD,这些属性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可 OLED么,做得再烂,这些它本底的优势你不可能把它做成 LCD。 这种比较说明不了什么,只不过说明的确在基本的显示属性上, OLED比 LCD有优势。(但可不是说“三母猩”的 AMOLED就有多好了,这些可都是 OLED基本的不能再基本的物理属性了)。


但真正的色彩方面,我认为“三母猩”的 AMOLED除了艳丽,没有更多的特点。 以色彩性能来说,和我现在用的LT15i的屏幕相比,并没有本质的优势。(根本丝毫体现不出 OLED主动发光的高色纯度的发色性能上的优势)。
放心吧,在母版制作领域,摄像机的色彩空间覆盖范围永远都是走在显示终端前面的。

SONY 的 F65出来了,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IIF-ACES色彩要求的数字摄影机。IIF-ACES的色彩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彩色胶片的负片”,大约是 NTSC的 185%(这还是目前的显示设备所达不到的)。激光作为光源,其理论最大值能接近 NTSC 200%。但实际激光做到具体产品中以后,受光路设计的影象,它光源的特性是不可能 100%发挥的,所谓的激光技术的最终产品,能实现 145%的 NTSC已经不错了。

F65使用了 CMOS,价格已经下降很多了。之前使用 CCD的 F35[《变形金刚3》拍摄用机]卖 20万美圆(目前的价格还是 20万美圆左右;它的前代机型 F23[《阿凡达》拍摄用机]现在还卖 15万美圆)。 F65只要 6.5万美圆。高速旋转快门(相当于全域快门)的版本也只要 8.5万美圆。

但以性能来说, F65目前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了。 其传感器是2,040万像素的(画幅为 Super-35mm[25 x 13.3mm],电影胶片是竖着走的,所以电影当中的“全画幅”和相机中是不一样的)。动画有效采样像素为:8,192 x 2,160,16Bit/120fps;宽容度水平超过:14档! 传感器在 120fps时(0dB),灵敏度水平为:77.6dB(这时候相当于照相机的ISO 800)。 SONY用在 A77上那块 2400万像素的悲催 CMOS的灵敏度,在ISO 100时只有:41dB。 F65上的 CMOS灵敏度若以 ISO 100计算的话为:95dB。超过 A77上那块差不多 2.3倍!

F65能在 ISO 1600时实现相当于 A77在 ISO 200时的画面纯净度。

第一幅图是使用 CMOS的 6.5万美圆的 F65。

第二幅图是使用 CCD的 20万美圆的 F35。


目前宽容度最好的 35mm胶片是“柯达”的 5219,宽容度为:14档。 F65的宽容度水平已经超过 35mm胶片。 SONY给 “F65” 起名字用“65” 这个代号的意义也是指:F65的画质水平已经超越了 35mm胶片。
此技术贴纯属转载,我就是个搬运工,希望咱坛的技术流可以驳斥其观点

一步一步攀爬科技树吧!未来8~10年后会见分晓

干干干123 发表于 2013-1-17 14:13
我借此贴转个索尼粉儿(也不算粉,但绝对是视棒子如无物)科谱文章,准确的说是产品说明,顺便打击下棒子的 ...


没办法,专业监视器和电影摄影机哪有韩国企业什么事,而且这两个领域sony的技术都是最领先的。

另外sony bvm-e250监视器是2.5万美元。淘宝上查到的大概是美国售价6000美元的pvm-2541。
干干干123 发表于 2013-1-17 14:13
我借此贴转个索尼粉儿(也不算粉,但绝对是视棒子如无物)科谱文章,准确的说是产品说明,顺便打击下棒子的 ...


没办法,专业监视器和电影摄影机哪有韩国企业什么事,而且这两个领域sony的技术都是最领先的。

另外sony bvm-e250监视器是2.5万美元。淘宝上查到的大概是美国售价6000美元的pvm-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