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谈谈华夏在先秦时代如何平定诸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33:17
西戎部落记载是最多的,但是西戎较为著名的只有两个部族,即“犬戎”和“义渠”。这两个部族成先后之势建立方国政权,主导着西戎诸部。
 
   犬戎
  “猃狁”是夏桀的后裔,“猃狁”在商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有一个自然现象是谁也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商代中初期出现在历史中的并不是“猃狁”,而是鬼方。鬼方与殷商为敌,见于甲骨文,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鬼方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南部,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支流洛水/泾水一带,经营畜牧业,善养马。远至商周,下至春秋与中原时有有战争,为殷周之强敌。战争记录在《易经》《诗经》《竹书纪年》等书中多次提及,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1191年在位)曾和“鬼方”进行了三年战争,才打败“鬼方”。
 
  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鸣条之战
  王国维先生在《鬼方猃狁考》中把“鬼方”作为“猃狁”的前身。
  笔者认为:随着夏王朝的灭亡,与夏休戚相关的还有一个部族“昆夷”(即:昆吾)在历史中也消失了(见上)。夏王朝的灭亡北迁,作为“猃狁”(夏王朝苗裔)的外围屏障,“鬼方”的出现是及其自然的;“猃狁”北走的方向,就当时而言为荒服鬼方,对殷商的军事打击来自鬼方,故族群冠以“鬼方”之名;初期是以昆夷族群为主体,淳维一族为贵族领导的联合体,随着淳WZ群的壮大,族群的名称随之改变,或者族中出现了强有力的领导者,并用其名讳作为族名,因此鬼方一名降格为其中一部之部落名称。总之,“猃狁”与“鬼方”这个外在看似没有关联的部族,应该是一个联合体的实质。鬼方在名称上有“鬼方隗国”、“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的现象;在姓氏上“鬼方”也具有延续性,鬼方隗国与赤狄隗氏、屠各隗氏成先后名称变更之势。在部族繁衍上这个消失的“昆吾”就是鬼方隗姓、赤狄隗姓、义渠隗姓、再后成为匈奴汗国的昆邪王一族,西汉时期以休屠王邻居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历史中,到东汉初期彻底的变为屠各隗氏了。猃狁的变化为:夏后氏苗裔淳维(姒姓)、猃狁(允姓部落)、犬戎、白狄(允姓部落)义渠允姓。从“姒”与“允”二姓中仍然可以看到音变的痕迹,尽管汉字不同发音却是相近,这个姓氏的延续性也像“鬼方隗氏”一样,流传了一千多年。猃狁与鬼方对族群的管理好像存在着交替的现象,其中不乏凭借武力征服的因素。
 
  猃狁与鬼方在历史中出现的顺序:
  夏末时期 商代 商末 西周共和时期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汉时期
  猃狁 鬼方 犬戎 猃狁 犬戎 赤狄隗姓   屠各隗氏
            白狄允姓 义渠允姓  
  姒姓 隗姓 姒姓 允姓 允姓   允姓 允姓  
  参照:商/诸戎战争年表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震攻鬼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灭程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犬戎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耆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邗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灭崇之战
 
  西周以前,猃狁经常向周朝进行侵扰,当时诗人曾为此发出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不启,猃狁之故”的哀叹。公元前八世纪,周宣王(公元前823——前789年)多次出兵抵御猃狁的进攻,并在“朔方”建立城堡。诗人曾描写当时抵御猃狁的情况说“…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千百年来史学家认为“猃狁”是夏后氏苗裔似乎达成了共识,但对于“猃狁”出现的年代都很隐晦,不甘心于出现的太晚;事实胜于雄辩:“猃狁”在西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淳惟带着夏部族融入草原后,后裔更名“猃狁”是事实,表象是前期依附在鬼方之中,后期崛起领导族群(见上表)。
 
  在历史中“猃狁”的消失没有具体的时间,大概在周王朝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俨允⑤、荆蛮攻周之战后即不见于史册。但是在“猃狁”以后与周朝作战的部族又被另一个名字所替代,那就是犬戎⑥,地理位置与“鬼方”、“猃狁”相近,并且明确提出了都城所在地:甘肃静宁县。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犬戎),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双方攻战不断,具体见下表。
 
  犬戎/周作战年表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攻鬼方之战
  周穆王元年 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攻犬戎之战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攻西戎之战
  周懿王元年 周懿王共犬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玁狁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荆蛮之战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攻玁狁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攻太原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攻条奔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晋攻北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戎攻姜之战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战
  周平王五年766年 秦攻犬戎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 秦攻戎之战
  周桓王四年716年 戎袭周使凡伯郑攻陈
  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 戎、周楚丘之战
  周桓王六年714年 郑抗北戎之战
  周惠王十七年660年 虢公攻犬戎⑦
 
  周人与猃狁的战争,是有周一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猃狁本居西部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入周以后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向东迁徙扩展,其迁徙扩展的踪迹大致可考。周人与猃狁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西周晚期,但也延及到东周初年,在此期间北狄或居于其中.“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北狄”是古代华夏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由此可以看出周朝时,对淳惟一族在族源划分上被看做西戎而不是北狄。犬戎最兴盛时,到了周的都城周围,派分出的分支也相当的多;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⑦的犬戎叛周,公元前771年,申侯向戎主借兵,一举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惧怕狄戎迁都洛邑。犬戎进镐京后企图赖在镐京不走。为了驱逐戎兵,申侯再次约晋侯、卫侯、秦君和郑世子“勤王”。四国君主率军到达镐京后,连夜筹议行动,采取围三缺一之策,驱逐、歼灭戎兵。午夜三更时分,由申侯在城内作内应,晋、卫、秦三国军队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攻城,郑国军队在留下的缺口西门设伏。戎兵从西门溃逃,被诸侯军队打得大败。义渠也乘机向犬戎的都城发动攻击,犬戎之地完全陷落于义渠之手,犬戎为西戎霸主的情形急剧逆转,连连的战争失利完全改变了先前的优势,部分转而归附在义渠之中,大部分则变更族名迁离原居地,犬戎之名不再见诸史册,赤狄(隗氏)出现在历史中。
 
   义渠
 
  义渠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北方的猃狁族后裔以及周部落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犬戎占领。义渠戎又和犬戎互相掠夺、征战。义渠戎⑧趁周室内乱,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⑨(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⑩(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尽管如此,义渠势力还是不如犬戎,在猃狁强义渠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一度归服于猃狁。公元前771年华夏四国联合驱逐犬戎,犬戎兵败;义渠迅速在犬戎故地崛起,一举夺得霸主地位,并收编了犬戎部族之一部,迫使犬戎改名东迁,方国边界也扩充到了秦国的咸阳附近。以往的两大强戎至此只剩下义渠国这个新联盟替代了。
 
  被秦穆公所吞并的八国或十二国,未详其名称,在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的百余年中,不见秦与诸戎战争的记载,可能有一段相安时期.其未被吞并的,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邶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翟(据今临洮、渭源一带)、豲([音:环]据今陇西一带)等部,岐山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部。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西戎族群仿照华夏族开始筑城定居由游牧转向了农耕----“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上述诸戎从黄河以西,泾、洛流域,到陇山东西,环秦分布,与西周时诸戎环镐京王畿分布没有根本的改变,特别是义渠崛起后收编了其中的大部,对秦国的安危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西戎部落记载是最多的,但是西戎较为著名的只有两个部族,即“犬戎”和“义渠”。这两个部族成先后之势建立方国政权,主导着西戎诸部。
 
   犬戎
  “猃狁”是夏桀的后裔,“猃狁”在商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有一个自然现象是谁也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商代中初期出现在历史中的并不是“猃狁”,而是鬼方。鬼方与殷商为敌,见于甲骨文,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鬼方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南部,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支流洛水/泾水一带,经营畜牧业,善养马。远至商周,下至春秋与中原时有有战争,为殷周之强敌。战争记录在《易经》《诗经》《竹书纪年》等书中多次提及,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1191年在位)曾和“鬼方”进行了三年战争,才打败“鬼方”。
 
  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鸣条之战
  王国维先生在《鬼方猃狁考》中把“鬼方”作为“猃狁”的前身。
  笔者认为:随着夏王朝的灭亡,与夏休戚相关的还有一个部族“昆夷”(即:昆吾)在历史中也消失了(见上)。夏王朝的灭亡北迁,作为“猃狁”(夏王朝苗裔)的外围屏障,“鬼方”的出现是及其自然的;“猃狁”北走的方向,就当时而言为荒服鬼方,对殷商的军事打击来自鬼方,故族群冠以“鬼方”之名;初期是以昆夷族群为主体,淳维一族为贵族领导的联合体,随着淳WZ群的壮大,族群的名称随之改变,或者族中出现了强有力的领导者,并用其名讳作为族名,因此鬼方一名降格为其中一部之部落名称。总之,“猃狁”与“鬼方”这个外在看似没有关联的部族,应该是一个联合体的实质。鬼方在名称上有“鬼方隗国”、“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的现象;在姓氏上“鬼方”也具有延续性,鬼方隗国与赤狄隗氏、屠各隗氏成先后名称变更之势。在部族繁衍上这个消失的“昆吾”就是鬼方隗姓、赤狄隗姓、义渠隗姓、再后成为匈奴汗国的昆邪王一族,西汉时期以休屠王邻居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历史中,到东汉初期彻底的变为屠各隗氏了。猃狁的变化为:夏后氏苗裔淳维(姒姓)、猃狁(允姓部落)、犬戎、白狄(允姓部落)义渠允姓。从“姒”与“允”二姓中仍然可以看到音变的痕迹,尽管汉字不同发音却是相近,这个姓氏的延续性也像“鬼方隗氏”一样,流传了一千多年。猃狁与鬼方对族群的管理好像存在着交替的现象,其中不乏凭借武力征服的因素。
 
  猃狁与鬼方在历史中出现的顺序:
  夏末时期 商代 商末 西周共和时期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汉时期
  猃狁 鬼方 犬戎 猃狁 犬戎 赤狄隗姓   屠各隗氏
            白狄允姓 义渠允姓  
  姒姓 隗姓 姒姓 允姓 允姓   允姓 允姓  
  参照:商/诸戎战争年表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震攻鬼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灭程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犬戎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耆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邗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灭崇之战
 
  西周以前,猃狁经常向周朝进行侵扰,当时诗人曾为此发出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不启,猃狁之故”的哀叹。公元前八世纪,周宣王(公元前823——前789年)多次出兵抵御猃狁的进攻,并在“朔方”建立城堡。诗人曾描写当时抵御猃狁的情况说“…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千百年来史学家认为“猃狁”是夏后氏苗裔似乎达成了共识,但对于“猃狁”出现的年代都很隐晦,不甘心于出现的太晚;事实胜于雄辩:“猃狁”在西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淳惟带着夏部族融入草原后,后裔更名“猃狁”是事实,表象是前期依附在鬼方之中,后期崛起领导族群(见上表)。
 
  在历史中“猃狁”的消失没有具体的时间,大概在周王朝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俨允⑤、荆蛮攻周之战后即不见于史册。但是在“猃狁”以后与周朝作战的部族又被另一个名字所替代,那就是犬戎⑥,地理位置与“鬼方”、“猃狁”相近,并且明确提出了都城所在地:甘肃静宁县。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犬戎),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双方攻战不断,具体见下表。
 
  犬戎/周作战年表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攻鬼方之战
  周穆王元年 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攻犬戎之战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攻西戎之战
  周懿王元年 周懿王共犬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玁狁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荆蛮之战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攻玁狁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攻太原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攻条奔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晋攻北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戎攻姜之战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战
  周平王五年766年 秦攻犬戎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 秦攻戎之战
  周桓王四年716年 戎袭周使凡伯郑攻陈
  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 戎、周楚丘之战
  周桓王六年714年 郑抗北戎之战
  周惠王十七年660年 虢公攻犬戎⑦
 
  周人与猃狁的战争,是有周一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猃狁本居西部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入周以后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向东迁徙扩展,其迁徙扩展的踪迹大致可考。周人与猃狁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西周晚期,但也延及到东周初年,在此期间北狄或居于其中.“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北狄”是古代华夏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由此可以看出周朝时,对淳惟一族在族源划分上被看做西戎而不是北狄。犬戎最兴盛时,到了周的都城周围,派分出的分支也相当的多;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⑦的犬戎叛周,公元前771年,申侯向戎主借兵,一举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惧怕狄戎迁都洛邑。犬戎进镐京后企图赖在镐京不走。为了驱逐戎兵,申侯再次约晋侯、卫侯、秦君和郑世子“勤王”。四国君主率军到达镐京后,连夜筹议行动,采取围三缺一之策,驱逐、歼灭戎兵。午夜三更时分,由申侯在城内作内应,晋、卫、秦三国军队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攻城,郑国军队在留下的缺口西门设伏。戎兵从西门溃逃,被诸侯军队打得大败。义渠也乘机向犬戎的都城发动攻击,犬戎之地完全陷落于义渠之手,犬戎为西戎霸主的情形急剧逆转,连连的战争失利完全改变了先前的优势,部分转而归附在义渠之中,大部分则变更族名迁离原居地,犬戎之名不再见诸史册,赤狄(隗氏)出现在历史中。
 
   义渠
 
  义渠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北方的猃狁族后裔以及周部落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犬戎占领。义渠戎又和犬戎互相掠夺、征战。义渠戎⑧趁周室内乱,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⑨(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⑩(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尽管如此,义渠势力还是不如犬戎,在猃狁强义渠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一度归服于猃狁。公元前771年华夏四国联合驱逐犬戎,犬戎兵败;义渠迅速在犬戎故地崛起,一举夺得霸主地位,并收编了犬戎部族之一部,迫使犬戎改名东迁,方国边界也扩充到了秦国的咸阳附近。以往的两大强戎至此只剩下义渠国这个新联盟替代了。
 
  被秦穆公所吞并的八国或十二国,未详其名称,在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的百余年中,不见秦与诸戎战争的记载,可能有一段相安时期.其未被吞并的,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邶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翟(据今临洮、渭源一带)、豲([音:环]据今陇西一带)等部,岐山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部。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西戎族群仿照华夏族开始筑城定居由游牧转向了农耕----“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上述诸戎从黄河以西,泾、洛流域,到陇山东西,环秦分布,与西周时诸戎环镐京王畿分布没有根本的改变,特别是义渠崛起后收编了其中的大部,对秦国的安危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战国时诸戎部落与国家名称比较详细,这是由于诸戎社会有了发展,各部或立国称王,或自成部落名显当地,诸戎最集中的地区,还是在秦的西方,以陇山山脉为中心。而秦与诸戎的关系也比西周时与诸戎关系更为密切,了解得更加详细。通过《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及《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可以看到秦国为了解除来自西北部的军事压力,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花招和军事手段对西戎义渠威逼利诱,乃至不惜牺牲太后的尊严(宣太后和义渠王长期有染并生二子) ,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起兵灭义渠,义渠在其立族立国800年后完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及《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战国时期秦与陇山东西两侧诸戎的关系,列大事表如下:
  公元前470年(周元王六年,秦厉共公六年):义渠来赂,绵诸乞援。
  公元前461年(周贞定王八年,秦厉共公十六年):秦灭大荔,有其地。
  公元前457年(周贞定王十二年,秦厉共公二十年):公将师与绵诸战。
  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秦厉共公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
  公元前430年(周考王十三年,秦躁公十三年):义渠伐秦,侵至渭阳。
  公元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伐繇[绵] 诸。
  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出兵,西斩戎之王。
  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
  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取义渠地,置县,义渠王臣于秦。
  公元前320年(周靓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五年):秦王北游戎地至河上。
  公元前317年(周靓王四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义渠败秦于李伯。
 
  公元前314年(周赦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侵义渠,取其二十五城。
  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因起兵灭义渠。
 
  以上的历次“华/戎”战争中没有一次牵涉到匈奴,说西戎是匈奴、是屠各没有任何的依据。历史上的西戎扰华至此以义渠的消亡告一段落,西戎集团已经没有军事力量来对抗强秦。
这就起古代赫赫有名的鬼方犬戎灭亡史。教科书应该大书特书啊
越国最早建于夏朝(大概前1950年左右),时间太久,纪年不好算。

  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

  越,被灭四次,第一次被吴王夫差所灭,后复国。第二次被楚威王所灭,后残余势力在广东福建建立百越。第三次被秦始皇所灭,后部分族人又复国,建立闽越,后东越继承。第四次被汉武帝所灭,彻底灭亡。

  勾践逝世,儿子王要鼫(shí,石)与即位。王鼫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强即位。

  无强时,越国发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国争胜。在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的时候,越国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劝说越王说:“越国不攻打楚国,从大处说不能称王,从小处说不能称霸。估计越国不攻楚国的原因,是因为得不到韩、魏两国的支持。韩、魏本来就不攻打楚国。韩国如攻打楚国,它的军队就会覆灭,将领就会被杀,那么叶、阳翟就危险;魏国如攻打楚国也如此,军队覆灭、将领被杀,陈、上蔡都不安定。所以韩、魏事奉越国,就不至于军队覆灭、将领被杀,汗马之劳也就不会显现,您为什么重视得到韩、魏的支持呢?”越王说:“我所要求韩魏的,并非是与楚军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况攻城围邑呢?我希望魏军聚集在大梁城下,齐军在南阳、莒练兵,聚结在常、郯边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军不再南下,淮、泗之间的楚军不再向东,商、於、析、郦、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上的楚军不足以抵御越国了。那么,齐、秦、韩、魏四国就可以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无须作战就能扩大疆土,无须耕种就能收获。现在,韩魏不这样做,却在黄河、华山之间互相攻伐,而为齐国和秦国所利用。所期待的韩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们称王呢!”

  齐国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太侥幸了!我不看重他们使用智谋,因为那智谋就好象眼睛一样,虽然能见到毫毛却见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韩魏失策了,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这就是刚才比方的‘能见到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论了。君王所期望于韩魏的,并非是要他们的汗马功劳,也并非是与韩、魏联军联合,而是分散楚军的兵力。现在,楚军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韩魏呢?”越王说:“怎么办?”使者说:“楚国三个大夫已分率所有军队,向北包围了曲沃、於中,直到无假关,战线总长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聚结到北部的鲁国、齐国、南阳,兵力还有超过这种分散的吗?况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晋、楚争斗;晋、楚不斗,越国不出兵,这就只知两个五却不知十了。这时不攻打楚国,我因此判断越王从大处说不想称王,从小处说不想称霸。再说,雠(chóu,仇)、庞、长沙是楚国盛产粮食的地区,竟泽陵是楚国盛产木材的地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地方将不能再向郢都进献粮、材了。我听说过,图谋称王却不能称王,尽管如此,还可以称霸。然而不能称霸的,王道也就彻底丧失了。所以恳望您转而攻打楚国。”

  于是越国就放弃齐国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无强,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边在徐州大败齐军。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贴贴地向楚国朝贡。由此形成百越。

  七代后,君位传到闽君摇,他辅佐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又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东越和闽越都是越国的后代。

  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之地一般意义上也叫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在秦与百越的战争中,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总之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三次发生的秦军和两广土著军的战争,本文重点介绍其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秦与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也叫“秦瓯战争”,但是在史书上记载比较少,只有《淮南子》等少数书籍中有少量相关记载,这主要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秦将赵佗在公元前214年攻占百越后不久就与秦朝廷貌合神离,在秦末又拒绝派自己手下的秦军部队北上与反秦起义军作战,封锁了两广与中原的联系,并在秦灭亡后建立起了南越国,按照现在的说法南越国属于地方割据政权,现今历史学家对地方政权的历史了解历来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对这次战争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少量史书的记载上。但是我们就从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这同样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军统一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惊人的。

  历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战争为“秦瓯战争”,主要由于百越土著部队的最初首领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西瓯国的位置在现在的广西),其实参战的百越军不仅仅是西瓯国军队,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装也参加了战争,但是总指挥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而主力是西瓯军而已,“译吁宋”这个名字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是百越土著军首领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说“译吁宋”这三个字很可能是百越军总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令,因为“译吁宋”这个三个字和现在两广的壮语和粤语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军是外来人,这次战争秦军并没有深入两广腹地,对西瓯军的底细应该也了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著军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号当作该指挥官的名字了。但是可以确定该战争的百越军首领确实为西瓯国首领,至于该首领是不是叫译吁宋?如果不是的话,那战争中西瓯国首领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西瓯军在战场上喊“一二三”?这些都已经无法考证。

  在历史上一般都把秦军的对手称为西瓯军,但下文为了顾及到当时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军的对手统称为“百越军”,其实主要是西瓯国军队。(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广西的军队与秦军作战。)

  秦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以及组成,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说到秦军调动50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进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五路秦军是同时进攻的吗?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但是那剩下的30万人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加入战争的呢?从史书上看,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而且根据考证,其中一路秦军开始攻击的是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这路秦军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的一路。秦军这50万大军到底是那里的兵为主呢?根据我们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的兵力是占绝对优势的,秦军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惜代价的。

  关于战争的经过,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秦军到了两广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书上记载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队的顽强抵抗,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在战争中,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百越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另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炎热的气候,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补上
老实讲我是看《战国策》和《史记》才知道有鬼方、义渠的存在,大概由于时代久远,加之中原诸国对此不是很重视以及文字的问题,这段历史多有语焉不详之处,教科书篇幅也有限,对于很多详尽的事件都只是一道而过,别提这种冷门的历史了
史至先秦,百家争鸣,那时才是真正的逐鹿中原,行至五霸七雄时的春秋战国,不知有多少小国小霸被灭掉。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soso_e117:}
有一部分鬼方变成了周朝诸侯国了
其实在华夏族时代,既没有什么战术,也没有什么武器差别,都是木棒加石斧,靠的就是身板。根据考证,当年华夏族平均身高要比蛮夷高出20多厘米,男子平均178,女子也有162左右。身大力不亏,所以慢慢消灭了蛮夷的部落,杀了男人,夺了女人。然后让那些女人生下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他妈的华夏语说的也不怎么好,教给孩子的自然也有点变样。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再继续向东向南消灭蛮夷,重复以上过程,这一代代华夏语就顺着华夏族侵占的区域慢慢变样,变化出多种的语调,形成初步的方言。再后来,因为铁制农具的普及发展和农耕技术的先进,华夏人口急剧增长,使得牛羊的草地都开垦作了农田,豕也就是猪成为肉食主要来源,国人体质就从那时(约唐中后期)开始下降,但因为底子尚在,并且唐中后期至五代兵乱割据,每个割据军阀都是百战雄兵的路子,所以外患还没到很严重的地步。到北宋中期,体质下降和赵氏一味的崇文抑武,又丧失传统养马地,导致难以抵御外族入侵,从此华夏族从一个彪悍的民族成为了柔弱的汉民族了。再以后,人口继续膨胀,导致猪肉也难以供应,国人大多只能从豆类中获得植物性蛋白,体质下降到底点,身高进一步下降,食素使得民族的雄伟和进攻性完全丧失了。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90年代中期,之后,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量肉食的获得,使得国人的体质和身高慢慢得以恢复。相信总有一天能恢复汉唐雄风的光景。
threebombs 发表于 2012-12-9 20:42
其实在华夏族时代,既没有什么战术,也没有什么武器差别,都是木棒加石斧,靠的就是身板。根据考证,当年华 ...
好像现在的考古和人类分子学说,华夏族能占据整个东亚大陆,并保持血统纯正,根本是最后一次大冰期,O系人口都在北部湾地区避寒,而其他人口基本被灭了。之后的战斗基本属于O系内战。
犬戎什么的,根本就是华夏啊。
我觉得中国古代书籍上面的数字只有文学价值。
;“猃狁”北走的方向,就当时而言为荒服鬼方,对殷商的军事打击来自鬼方,故族群冠以“鬼方”之名;初期是以昆夷族群为主体,淳维一族为贵族领导的联合体,随着淳WZ群的壮大,族群的名称随之改变,或者族中出现了强有力的领导者,并用其名讳作为族名,因此鬼方一名降格为其中一部之部落名称。总之,“猃狁”与“鬼方”这个外在看似没有关联的部族,应该是一个联合体的实质。鬼方在名称上有“鬼方隗国”、“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的现象;在姓氏上“鬼方”也具有延续性,鬼方隗国与赤狄隗氏、屠各隗氏成先后名称变更之势。在部族繁衍上这个消失的“昆吾”就是鬼方隗姓、赤狄隗姓、义渠隗姓、再后成为匈奴汗国的昆邪王一族,西汉时期以休屠王邻居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历史中,到东汉初期彻底的变为屠各隗氏了。

这整整一段都是只是一家之看法吧,贵方怎么变得左右腾挪一样了,哪里有那么大
threebombs 发表于 2012-12-9 20:42
其实在华夏族时代,既没有什么战术,也没有什么武器差别,都是木棒加石斧,靠的就是身板。根据考证,当年华 ...
先人男178女162?俺刚好是男先人的平均线
秦越人 发表于 2012-12-10 02:10
先人男178女162?俺刚好是男先人的平均线
照你这标准,我们的总设计师连先人的女性身高都达不到?
这和几百年的欧洲玩的是一样的   对内对外战争不断
其实在华夏族时代,既没有什么战术,也没有什么武器差别,都是木棒加石斧,靠的就是身板。根据考证,当年华 ...
“当年华夏族……男子平均身高178……”……
啥时候?求资料……
(转)不必为自己种族身高而自卑——古代中国人比西方人高
来源: 毛佑嘉的日志
100年前的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55--1米60
比中国人身高矮10厘米
日本人为了改变这个缺点 搞了个全民喝牛奶运动
导致现在反而比中国人高1厘米
不过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身高也在增加
相信 中国人比日本人平均10厘米的优势迟早要重新找回
50年后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城市年轻居民的平均身高会有1米8


一提起西方人 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其身高
实际上 在公元10世纪 英国人的平均身高底于当时的中国人大约几厘米
是不是当时的西方人普遍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人的身高继承于古汉族 古汉族的来历一直是个不解之迷 现在的汉族的古汉族
基因可能都没有到达70%以上 像广东就可能只有不到50%
纯粹的古汉族是什么样子 从遗留非常少的绘画中很难准确得知
汉承秦制,秦统一度量衡,一尺长度相当于现在23厘米。

前年西安出土了2具秦人骨架 都在1米8以上 骨架都有1米8,专家说此2人生前肯定在1米9左右 汉朝人和秦人的身高差不了了多少
古代的尺和现在的不一样。
商代一尺=16.95CM
周代一尺=23.1CM
秦代一尺=23.1CM
汉代一尺=21.25---23.75CM
隋代一尺=29.6CM
唐代一尺=30.7CM
宋元一尺=31.68CM
明清一尺=32CM
都是十进制,自已可以去算,古人有多高了.
兵马俑出土的长戈有7米多长,现代人拿都拿不动,更不用说结阵打仗了。这是秦军普通士兵的装备。古人身高和力量可见一斑。
最大最全面和逼真的是秦俑 秦俑的面貌特点和今天的江苏某些地区的人
有较大的相似的地方 但是身体外形又和陕西人相似
比如秦朝军制,选骑兵时按现代尺寸换算,要求战马头高不低于1.75M,骑兵身高不低于1.80M。没有一个平均身材较高的群体,是不可能选出那么多的骑兵的。
再比如,现在发掘的秦汉古墓,常常发现保存完好的骨骼在“经过了2000年尸缩后的高度”(引号内为报道原文)仍超过1.80M,那么死者生前身高应在1.85M左右!

秦俑最让人困惑的地方是其身高 去掉鞋子和发冠 秦俑的平均身高达到1米83左右
将军俑更高 1米九几的也不少见 秦俑基本是按照秦军的某个部队来复制的
很难想象 秦军会专门挑选1万多1米80的青年组成一个部队
我们似乎只能认为秦人的平均身高就是1米80 跟今天的西方人相同
而在当时 无疑 秦人或者说古汉族的身高是世界第一
汉族身高下降的原因应该是混血和营养二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 古汉族的让今天的汉族不能够相信的身高说明 在商周时期
由于地广人稀 和气候温和(当时北方的气候和今天的广东一样温和 黄土高原
是个大森林)以及国力的强大 汉族的营养状态远远超过以后
正如同现代营养的改变使日本人的身高在100年里增加了10厘米一样
在西周几百年的安定和春秋长期的富国强兵政策的推动下
出现了人民平均身高增加的情况 最后至少在最强大富裕的秦国
人民平均身高超过了现代西方人长期营养改良达到的平均身高
今天回顾并正视这段历史 确实令人感慨!

秦始皇高达1.98米不是孤立的 历史上中国人营养实际上是伴随国运在衰败
多次被不比匈奴强大的异族征服 还自我感觉良好
甚至以异族征服时期的历史为荣 营养和身高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

现代人身高在增加是对历史上
长期营养不足的一个补偿 到了一定的地步就会停止
古汉族名人1米85(8尺)以上的实在太多 大学者2米的也有 我举一些例子:


汉高祖   长七尺八寸 1米80

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 1米94

郦食其,身高八尺

东方朔写了篇长文推荐自己,言其13岁学书,15岁学击
剑,16岁学诗,日诵22万言,19岁精熟战阵之具,22岁时身高九尺三 2米05

张松 五尺 1米1 曹操 身长 七尺 1.61米 著名的矮子

关羽 九尺半

著名谋士程昱 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 1米9

巨毋霸 1丈 3米高 历史上有明确记录最高的人

马腾为人 长八尺余

赵壹 身长九尺(2米),美须豪眉,望之甚伟。(《文苑列传•赵壹》)

刘表 长八尺余,(《三国志》卷六《刘表传》)

管宁 长八尺,美须眉。(《管宁传》)

何夔 长八尺三寸,1米90 容貌矜严。(《何夔传》)

何熙身长八尺五寸 1米94(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

诸葛亮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传》)


古书上 还有很多
曹操的身高一米六一在50年代的中国并不特别矮 但在当时几乎是侏儒
以至不好意思见匈奴使节
现代的名人8尺的几百年来就一个而已 比单一个三国时期就要少了多少呀 ~
古人身高比现代高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一般来说非常杰出的学者的身高
不会是比普通人的身高要高太多 三国时期诸葛亮刘表管宁等大文人的身高普遍
在8尺(1米85) 很能够说明问题!

现代荷兰男子平均身高1米85以上,美国白人平均身高1米78以上。但在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军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67,荷兰男人在1870年时平均 身高也在1米67。当年曾在上海博物馆同时看到汉代西域汉族驻军的遗骨展览和罗马骑兵铠甲展览。对比那2000年后仍然1米85以上的汉军白骨,和那1米 68左右现代中国男子怎么也套不上的罗马铠甲,令人感慨不已。

美军南北战争时期军人的身高可在华盛顿的历史博物馆的标牌说明中查到,也可在任何涉及介绍当年美军人员征募的网战书籍查到。也可看看那些呈列的 当年的旧军装,一个发育良好个头在1米7的中国人能否套上。荷兰人的身高变迁的数据可在国内讨论人类升高变迁的专业或业余文章书籍中查到。与荷兰人的身高 变化相应的是俄国男子的身高从二战时的平均1米7多到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1米8左右。 《俄罗斯社会史》明确记载,1800年,俄罗斯新兵平均身高160CM.

所谓‘中华上国’,难道是矬子的国度吗?读读八国联军及当年的传教士对清军和义和团的描述,见不到清军矮小的描写,相反对很多清军的高大身材到是着墨不少。
很难消化吸收啊 太纷杂了
cf海丝带 发表于 2012-12-10 02:33
照你这标准,我们的总设计师连先人的女性身高都达不到?
也不看看286是什么年代出生的,那个时候适逢乱世,营养跟不上个子不高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较为可靠的数字:
  商代人的平均身高不详,但据史前人骨鉴定材料,陕西宝鸡组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8.82厘米①,华县元君庙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8.4厘米,临撞姜寨一期组为170.29厘米,姜寨二期组为 168.81厘米,山东大汶口组为172.26厘米,西夏侯组为171.3厘米,上海崧泽组为168.95厘米,河南淅川下王岗组为162.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7厘米),河南陈县庙底沟二期组为166.0厘米②。不难看出,原始人身高与现代中国人差不多  
  数据出处
  《1972年春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3期。
  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1期。
  :《西夏侯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考古学报》1973年2期
  韩康信、潘其风:《陕县庙底沟二期文化墓葬人骨的研究》,《考古学报》1979年2期。
如果古人长期生活环境和平,正值王朝盛世,风调雨顺,不见得比今人矮。乱世中社会生产难以为继,难免营养匮乏,身材矮小。
请教楼主,这些年有种说法,夏商周之间并非是取而代之的关系,而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共同存在的三个部落,楼主。你怎么看
由甲骨文到先秦史书再到最近考古发掘证实的东夷被征服路线图。

山东、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的淮夷(潍坊)徐夷等在商末屡屡被商征伐,互有胜负,商纣王征东夷获得大胜,东夷逃往西南部的现安徽江苏一带,建立了徐国(可能是部落联盟性质),因而有了徐州、盱眙这样的地名。但是商朝被周武王趁虚而入灭了国。之后西周建立,继续对东夷地区进行征伐。

比如画了两个圈就叫齐国、鲁国,当地的淮夷、徐夷作战失败后四下溃逃。徐国也因不断人口补充而成为一个实力不小的国家。

西周为了分化瓦解徐国,对徐国的一些部落、氏族进行册封拉拢,比如一次册封舒姓小国(氏族部落)十二家。徐国在屡次作战后,最终衰亡,春秋时代末期的独立的徐国已经是历史名词了。

徐也有强大的时候,它在周的压力下,可能向南方发动过进攻,对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带的虎方进行了战争,可能占据了不小的地盘,不过由于部落联盟或者分封的体制,形成了松散的邦联。留下的安徽舒城江西的余干余江地名,皖南赣东北舒姓、余姓、徐姓族群可能是这一系列战争的征服者的后代。

最近在江西中部的新干大洋洲,发现了大批商末周初的青铜器文物,其中伏虎双尾鸟青铜器可能是东夷征服虎方或者东夷虎方联盟的标志。对了据说新干县很多舒姓土著,大多人高马大长相靓丽,或许是3000年前征服此地的舒姓部落的后代。新干大约是东夷扩张的最南端。

江西的东夷孑遗后来被新兴于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的的楚国南下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