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二次战役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48:26


众所周知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关键战役 体现了彭德怀指挥艺术的巅峰 但是此战役也有诸多遗憾之处

西线42军远程迂回途中在顺川与北上增援的美骑1师激战耽误了时间 以致未能完成按时穿插占领肃川的任务 使得美第8集团军主力放弃车辆辎重后得以从安州突围

东线第9兵团20、27军在长津湖地区分割包围了美陆战1师 由于装备和后勤差距悬殊 特别由于缺少棉衣棉鞋导致部队冻伤大量减员 加上26军未能及时赶到 但最终还是让其成功突围 从海路撤回

因此 如果按照以下设想重新调整下部署 能否使得二次战役取得更好结果?

63e6bc3e18d5a6b3838b130c.jpg

西线:42军和40军攻击位置对换 42军正面进攻 以善于迂回穿插、素有“旋风纵队”之称的40军从最外围迂回包抄 直插肃川

东线:9兵团三个军(20、26、27军)推迟三天入朝 在沈阳、缉安、梅河口地区全部换装棉衣棉鞋 同时诱使美军第10军远离兴南港 更为深入内陆 三个军集中使用 在长津湖以北地区围歼之 这样既能缩短军队补给线 又能避免大量冻伤减员 能否全歼美陆战1师?

众所周知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关键战役 体现了彭德怀指挥艺术的巅峰 但是此战役也有诸多遗憾之处

西线42军远程迂回途中在顺川与北上增援的美骑1师激战耽误了时间 以致未能完成按时穿插占领肃川的任务 使得美第8集团军主力放弃车辆辎重后得以从安州突围

东线第9兵团20、27军在长津湖地区分割包围了美陆战1师 由于装备和后勤差距悬殊 特别由于缺少棉衣棉鞋导致部队冻伤大量减员 加上26军未能及时赶到 但最终还是让其成功突围 从海路撤回

因此 如果按照以下设想重新调整下部署 能否使得二次战役取得更好结果?

63e6bc3e18d5a6b3838b130c.jpg

西线:42军和40军攻击位置对换 42军正面进攻 以善于迂回穿插、素有“旋风纵队”之称的40军从最外围迂回包抄 直插肃川

东线:9兵团三个军(20、26、27军)推迟三天入朝 在沈阳、缉安、梅河口地区全部换装棉衣棉鞋 同时诱使美军第10军远离兴南港 更为深入内陆 三个军集中使用 在长津湖以北地区围歼之 这样既能缩短军队补给线 又能避免大量冻伤减员 能否全歼美陆战1师?
能推迟肯定会推迟,轮不到楼主在这马后炮。不管换谁都会有可能迟到,这是条件限制,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gxjy 发表于 2012-12-2 22:07
能推迟肯定会推迟,轮不到楼主在这马后炮。不管换谁都会有可能迟到,这是条件限制,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你就不能说点具体的?
隼鹰 发表于 2012-12-2 22:10
你就不能说点具体的?
具体的历史书上都讲的很清楚,书都不看来这里瞎yy有啥用?
怎么指挥协同?就当年的志愿军电台数量和水平?
38、39、40三个军是一个兵团的,LZ改变进攻位置之后42军混在那个兵团的作战区域,容易引发混乱,这仗就没法打了
西线,42军和40军一入朝就已经在那个相对方位,再调动耗费时间也容易被发现。

东线,9兵团不及时入朝,谁来保证西线兵团的侧翼?难保第十军不会迂回。
止水潭 发表于 2012-12-2 22:46
38、39、40三个军是一个兵团的,LZ改变进攻位置之后42军混在那个兵团的作战区域,容易引发混乱,这仗就没法 ...
13兵团开始下辖38、39、40、42四个军 后来又增添了50和66军

一次战役42军一直在东线黄草岭阻击美第10军
湘军统领 发表于 2012-12-2 22:54
西线,42军和40军一入朝就已经在那个相对方位,再调动耗费时间也容易被发现。

东线,9兵团不及时入朝,谁 ...
东线美军越深入 越有利我军围歼之 况且9兵团只是推迟三天入朝 耽误不了多少 美第10军在长津湖地区推进速度远没有西线美军那么快 连陆战1师史密斯师长自己都很谨慎 下令放慢进军速度 以免陷入中国军队包围圈

至于威胁西线侧翼的事 东西线中间有80公里宽的狼林山脉阻隔 冬季大雪封山 东线机械化的美军很难翻越山岭 唯一能沟通东西两线道路的中间站德川在二次战役打响后很快被38军占领
oldcaticu44 发表于 2012-12-2 22:36
怎么指挥协同?就当年的志愿军电台数量和水平?
我说的是战役协同 不是战术协同 当年志愿军电台沟通 师团以上还是没问题的
LZ你就是穿越了也比不上彭大将军!
有两个问题需要LZ考虑:
第一,没有制空权的志愿军如何进行军规模调动?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调动?调动隐蔽性如何达成?
第二,第二次战役与第一次战役如何衔接?联合国军的战略意图为何?推进速度和推进方向如何?

想明白这两方面问题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的部署方案没法实现
以史密斯的那种抱团慢慢滚着回去的打法,三个军恐怕也难吃下陆战1师。
13兵团开始下辖38、39、40、42四个军 后来又增添了50和66军

一次战役42军一直在东线黄草岭阻击美第10 ...
新添的和原有的能一样吗?西线的指挥部就是以那个兵团的司令部为基础做的。其实没有改变38、39、40是相互配合很好的部队这一事实。而且,集中最强之部队对敌一个方向打击是传统,分割了拳头打不出力量。LZ的思维是现代战争的,但是当时的技术条件是二战的,可能空有作战意图,但执行不了。
只能选当时条件下能做到方案
二次战役东线由毛在北京遥控指挥,不属于彭管。

即便是西线,也不存在兵力不足的现象,主要问题是后勤不足,粮食弹药运不上,有两个师不能投入战斗。

第42军有与美军作战的经验,位置也在黄草岭,最有把握的是,整个东西线战场都由彭统一指挥,第9兵团作为志愿军总预备队,西线除第42军的另五个军全部投入战斗,东线作战主要是阻击美第10军西进,如美第10军继续北上,则不予阻击。

从第9兵团加强2个师给第42军,另外第9兵团其中一个军负责靠近鸭绿江区域的阻击任务。

第9兵团余下的全部投入西线作为预备队和运输队。

这样部署,可以保证西线战果大于历史史实,东线虽然可能战果稍小于历史史实,但是损失也将会很小。
隼鹰 发表于 2012-12-2 23:15
东线美军越深入 越有利我军围歼之 况且9兵团只是推迟三天入朝 耽误不了多少 美第10军在长津湖地区推进速度 ...
三天足以做很多事,第十军只是猛攻德川,就足以威胁西线侧翼,牵制大量阻击兵力,导致西线围歼破产。

湘军统领 发表于 2012-12-3 14:03
三天足以做很多事,第十军只是猛攻德川,就足以威胁西线侧翼,牵制大量阻击兵力,导致西线围歼破产。


机械化的第10军从东线到德川只有一条道路 经社仓里和宁远到德川 途中要穿越狼林山脉 三天能否赶到很成问题 还可能遭到志愿军伏击

话说回来 美第10军要真从长津湖往德川赶的话 42军估计就不会在38军外围穿插了 直接在宁远进行正面阻击 同时以充分补充冬服后的9兵团3个军侧后迂回 协同42军在宁远地区围歼第10军 不用在长津湖挨冻了
湘军统领 发表于 2012-12-3 14:03
三天足以做很多事,第十军只是猛攻德川,就足以威胁西线侧翼,牵制大量阻击兵力,导致西线围歼破产。


机械化的第10军从东线到德川只有一条道路 经社仓里和宁远到德川 途中要穿越狼林山脉 三天能否赶到很成问题 还可能遭到志愿军伏击

话说回来 美第10军要真从长津湖往德川赶的话 42军估计就不会在38军外围穿插了 直接在宁远进行正面阻击 同时以充分补充冬服后的9兵团3个军侧后迂回 协同42军在宁远地区围歼第10军 不用在长津湖挨冻了
瓜僧 发表于 2012-12-3 05:28
以史密斯的那种抱团慢慢滚着回去的打法,三个军恐怕也难吃下陆战1师。
26军要是按时赶到水门桥头 还真不好说
事后诸葛亮有什么意义么?而且在整体装备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战绩,除了志愿军还有哪只军队做得到?志愿军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钢铁!
dada2000 发表于 2012-12-3 10:23
二次战役东线由毛在北京遥控指挥,不属于彭管。

即便是西线,也不存在兵力不足的现象,主要问题是后勤不 ...
同意兄台的看法 如果西线第8集团军全面撤退 单留一个第10军在东线继续深入是没有意义的
要是砥平里的志愿军有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营,这仗还用打吗?百战将帅的指挥艺术和战场把握,比我们想当然的事后推论要强的多。
就个人以为,志愿军的决心是没大错的。
若九兵团拖延两三天而不及时入朝,西线我军就陷入了两难——继续后退,就失去了地利;而单独发动反击,就有被东线美军抄袭后路,导致第二次仁川式截断的危险。
江上苇 发表于 2012-12-3 23:06
要是砥平里的志愿军有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营,这仗还用打吗?百战将帅的指挥艺术和战场把握,比我们想当然的事 ...
你结合地图看下当时的双方态势和部署 二次战役开始前美军根本弄不清志愿军的具体位置和作战计划

就凭东线美军那谨慎的心态和龟爬速度 在西线全面撤退的情况下 敢孤军深入玩穿插包抄志愿军后路?
隼鹰 发表于 2012-12-3 22:23
机械化的第10军从东线到德川只有一条道路 经社仓里和宁远到德川 途中要穿越狼林山脉 三天能否赶到很成问 ...
问题不仅仅是推迟三天入朝,加上接敌行军。有时候我变敌变,不能这样理想化和纸上谈兵...4个军吃掉第十军?

湘军统领 发表于 2012-12-3 23:23
问题不仅仅是推迟三天入朝,加上接敌行军。有时候我变敌变,不能这样理想化和纸上谈兵...4个军吃掉第十军 ...


那得看第10军敢拿出多少兵力增援西线了 接敌行军的话 本来就位于宁远和社仓里地区之间 负责迎头堵截的42军不用怎么调整位置 不过9兵团3个军赶到宁远地区要费些时间 4个军在狼林山脉地区吃掉西进的陆战1师 总比现实中2个军在长津湖孤军奋战好多了吧
湘军统领 发表于 2012-12-3 23:23
问题不仅仅是推迟三天入朝,加上接敌行军。有时候我变敌变,不能这样理想化和纸上谈兵...4个军吃掉第十军 ...


那得看第10军敢拿出多少兵力增援西线了 接敌行军的话 本来就位于宁远和社仓里地区之间 负责迎头堵截的42军不用怎么调整位置 不过9兵团3个军赶到宁远地区要费些时间 4个军在狼林山脉地区吃掉西进的陆战1师 总比现实中2个军在长津湖孤军奋战好多了吧
隼鹰 发表于 2012-12-3 23:23
你结合地图看下当时的双方态势和部署 二次战役开始前美军根本弄不清志愿军的具体位置和作战计划

就凭东 ...
五次战役,我军就是胆子太大了,楞没想到“崩溃”中的美军也会打穿插,而且还是坦克先导的机械化穿插,话说那一次咋样了?

如果东线没有有力兵团顶着,西线敢那么深入地插进去,那就是冒险,拿国运做赌注的冒险。
隼鹰 发表于 2012-12-3 23:32
那得看第10军敢拿出多少兵力增援西线了 接敌行军的话 本来就位于宁远和社仓里地区之间 负责迎头堵截的4 ...
10军的其它部队呢?
江上苇 发表于 2012-12-3 23:39
五次战役,我军就是胆子太大了,楞没想到“崩溃”中的美军也会打穿插,而且还是坦克先导的机械化穿插,话 ...
问题是 二次战役时还没有李奇微啊
湘军统领 发表于 2012-12-3 23:39
10军的其它部队呢?
美陆军第7师在陆战1师东侧 第3师在南边的兴南港 韩国第一军团在元山附近

隼鹰 发表于 2012-12-3 23:54
问题是 二次战役时还没有李奇微啊


二次战役双方都还没有完全摸底,其实都是在赌博。
但严酷的现实是,大米输得起,兔子一把都输不起。彭德怀哪里猜得到号称天下第一名将的麦克老头还不如李奇微呢?
隼鹰 发表于 2012-12-3 23:54
问题是 二次战役时还没有李奇微啊


二次战役双方都还没有完全摸底,其实都是在赌博。
但严酷的现实是,大米输得起,兔子一把都输不起。彭德怀哪里猜得到号称天下第一名将的麦克老头还不如李奇微呢?
江上苇 发表于 2012-12-4 00:03
二次战役双方都还没有完全摸底,其实都是在赌博。
但严酷的现实是,大米输得起,兔子一把都输不起。彭 ...
说实话 就大兵团地面作战指挥而言 擅长跃岛两栖登陆战的麦帅还真不如经历过二战欧洲战场大规模陆战的李奇微 后者经历过阿登战役 当时形势和二次战役很相似
隼鹰 发表于 2012-12-3 22:24
26军要是按时赶到水门桥头 还真不好说
嗯,你也只能说“还真不好说",还是不敢肯定,毕竟在缺乏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吃亏太多,只要陆战1师抱团抱得足够紧,不被分割成犬牙交错的混战形式,就很容易打成砥平里那样的结果。
隼鹰 发表于 2012-12-4 00:14
说实话 就大兵团地面作战指挥而言 擅长跃岛两栖登陆战的麦帅还真不如经历过二战欧洲战场大规模陆战的李奇 ...
麦帅的登陆战说实话打得也不咋滴。。。西南太平洋陆军的战斗力比起陆战队就是渣渣啊。。。
东线的损失大战国小,不是棉衣的问题,当时下发给第9兵团的棉大衣比人数都多。

一窝蜂似的不顾后勤和气候条件赶到前线就想歼灭大量敌军,还是农民军的游击习气太重,当然这个也怪不得宋时轮覃健,主要是毛在中南海遥控指挥不顾前线实际,这50年不宣传东线,也是为了毛的神话不被拆穿。当时战后检讨总结,大家只能找自己的原因,不能提战略指挥,一提就要把毛弄出来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当时我军对美军基本不了解,还存在美军的战斗力火力后勤等略低于国民党美械军的想法,其实美军的综合能力不下于国民党军百倍。

美军回忆,志愿军进攻作战战术呆板,只知道集中人力攻击一点,这也是志愿军火力弱的问题,在战术上企图用人海战术冲锋来瓦解美军战斗意志,这点上二战日军战斗意志更强更能敢死冲锋,结果被美军杀了一百多万,志愿军根本不了解二战和美日战争等情况。直到1953年夏天停战前,志愿军的大规模攻势作战,还是靠人力冲锋,好几个师当时就是半天时间损失几千人,失去战斗力的。

一看到网上什么志愿军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步兵,战术多么灵活等等,我就好笑,这些无脑无知的学生,知道历史的真相吗?
“当时下发给第9兵团的棉大衣比人数都多”是不可能的事。九兵团因为任务多变,在山东只换了温带棉衣到东北,又没时间换成寒带棉衣就紧急入朝,只由东北军区供应了几万件棉大衣。而因为任务改变,以致短时间内两次入朝,九兵团后出境的部队反而装备棉衣较多,先出境的20军好多还戴着大檐帽。

九兵团没打好,首先是双方的综合国力军力没有可比性,比美军差得太远。只靠出其不意和人多势众根本抵销不了美军的现代化火力和出色的后勤组织能力。这点不能不承认,打输了正常,打胜了要夸奖。其次是战略上毛确实贪大求多,所以才多次改变九兵团的任务,紧急入朝想一口吃掉美十军,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从战役部署上说,以为两个军就能吃掉陆一师,加上粮食不够,后入朝的26军就放得离战场较远。等打成胶着时,再向前调就来不及了。第四是在战役指挥上有失误,没搞清美军兵力部署,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同时开打,哪里也没集中优势兵力,当然吃不掉火力强大的美军。等搞清楚情况后,下柳潭里和下碣隅里都兵力不足反攻为守了,只好在新兴里上加强兵力去吃一个团级战斗群。如果开始能在下碣隅里放两个师同时攻打,情况好会很多。

志愿军步兵的基本进攻战术是:以少量兵力从四面发起围攻,吸引敌军暴露火力,然后选择薄弱点突然加强兵力集中攻击,发挥兵力优势,将其突破。在美军看来,怎么看都是人海战术。实际上四野部队和三野部队的战术不同,三野在向突破处集中兵力猛冲较多,更符合人海战术的特点;四野则是一点两面三三制,三人一组不断跃进,一波一波战斗小组屈出不穷,使敌军不暇。但弱点是一旦突破后难以集中兵力向纵深扩大。

说“结果被美军杀了一百多万”是胡扯了。民政部查了这么多年,也不过查到18万多牺牲者。卫勤总结上战死不过14万多人,加上战伤和患、事故等总减员97万多人。
STX2011 发表于 2012-12-4 12:24
“当时下发给第9兵团的棉大衣比人数都多”是不可能的事。九兵团因为任务多变,在山东只换了温带棉衣到东北, ...
你看明白没有,我说的是日军被美军杀了一百多万。
STX2011 发表于 2012-12-4 12:24
“当时下发给第9兵团的棉大衣比人数都多”是不可能的事。九兵团因为任务多变,在山东只换了温带棉衣到东北, ...
九兵团到达后,只好发给棉大衣。而单就棉大衣一项来说,也储备不足。十一月六、七日仅发棉大衣六十四十一件。八日20军到沈阳,将原准备发十三兵团而未运走的三万五千零九十件棉大衣赶运皇姑屯。此时沈阳的库存,也罗掘一空了。当十日兵团部和27军到沈阳,只有赶制的边防大衣二千九百八十件好发。高岗又批示由财政部拨给的新旧棉大衣十万件中,送给27军三万多件。此后,又不得不将剩余的六万多件(另外又拨了三万件)也批给了九兵团(不过奇怪的是,九兵团在这九万件中只挑了六万多件,其余的不要了)。此后,各地又紧急送来一些棉大衣。至十一月底,总共发给九兵团新旧棉大衣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件。

早在一九五零年八月二十六日中央军委检查和讨论东北边防军准备工作的会议上,张令彬汇报时就提出,如南方部队北调时,棉衣均需加厚。但问题是,毕竟当时部队在南方,“如现在加厚,若部队不北??队如非立即北调,让其穿着东北部队配发的冬装,也太不方便了。因而张令彬提议:“南方部队北调时,加发一棉背心及一绒裤,再发一件大衣即可。”

比棉衣更重要的是食物短缺无法前供,没有热量,冻伤不可避免。

---严寒地带最重要的是保证手脚不被冻伤,棉鞋棉手套尤为重要,第9兵团不缺棉大衣,但是没有棉手套棉鞋棉帽,只好拆棉被来临时制作,这样寒冷下野外宿营,缺乏棉被,冻伤很多。
dada2000 发表于 2012-12-4 14:07
九兵团到达后,只好发给棉大衣。而单就棉大衣一项来说,也储备不足。十一月六、七日仅发棉大衣六十四十一 ...
你说的那些棉大衣陆续筹措好后都堵在后方,根本运不上去。九兵团能带上的只是在东北转车间歇搜集到的部分寒带棉衣,根本靠不上人手一件。先且不说志愿军全军有多少运输车辆,能不能闯过美军的制空区,仅从战役准备上说,为了隐蔽轻装抓住战机,九兵团连重炮和足够的粮食都没带就秘密进入长津湖地区,美军的飞行员都发现不了而对其予以称赞。后入朝的26军携带寒带棉衣较多,在长津湖战役后期后勤向前抢运了一些,救了很多战士的性命。
我在天涯论史看的“大话朝鲜战争”,我觉得这个写的不错,很大篇幅写了北棒菜南棒的过程和美国如何卷入战争的。刚好最近更新到第二战役长津湖这段,楼主可以去看看,我觉得写得不错,好多资料都是那作者花大功夫找到的。从那作者的叙述中可以知道,老美的火力非常强大,并且有绝对的制空权,面对美帝环形防御,如果兔子没有强大的炮兵和空中支援的话,是很难突破的。兔子因此损失了很多人。。。。。。。。。。强烈要求兔子把空军,海军和后勤搞到顶尖!不然打仗相当吃亏。。。。。。。。。。。。。
其实东线投入不要太大,以两个军顶住陆一师,另一个军加入西线恐怕战果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