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号重启,特发原创: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55:33


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増长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口抚养比影响即期投资/消费
2、人口抚养比影响劳动力投入强度,简单地说,适龄劳动人口平均将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
3、人口年龄层次影响远期劳动力供给(这是最核心的,并且具有路径刚性)


第一点实际上是最好理解的:
大致上说,我们可以将18-60之族群定义为净产出人口(产出大于消费),剩余族群定义为净消费人口(消费大于产出),如此即可推算社会投资率(简便起见首先采用封闭经济体假定,后面会逐步放宽约束条件)
储蓄=投资
社会投资率=(净产出-净消费)/总产出
不难看出,人口抚养比越低(这意味较高的净产出和较低的净消费),社会投资率也就越高;天朝30余年来储蓄/投资率持续攀升,根本原因即在于此(经济增长结构、社会福利范式和传统文化意识当然也有重要影响)
那么社会投资资率对于经济增长又有何影响呢?我们来看看索洛模型(之后我们会引入更复杂的模型)
本质上说,产出可以认为是劳动和资本的函数,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柯布-道格拉斯条件);于是不言而喻,给定条件下人均产出即为人均可用资本的因变量
储蓄=投资,决定人均可用资本的校心要素是储蓄率;有必要强调的是,储蓄本身不是目的,今天的储蓄是为了明天的消费,因此储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考虑到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耗用成本,必定存在一个最优储蓄/投资率,这就是索洛模型所谓的"黄金律"
简单推理可知,最优投资率意味着此时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折旧率+劳动人口増长率(一方面,资本收益必须保证再生产自身;另一方面,人均可用资本显然应当覆盖新増劳动人口)
不言而喻,较低的出生率对应较低的劳动人口増长率,那么在给定折旧率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经济体可以接受较低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这和较高的黄金率实际上是等价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基于低出生率的低人口抚养比能够支持较高的投资率水平,而低出生率对应的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恰恰需要较高的投资率(以资本替代劳动)--任何情况下,较高的投资率都意味着较高的即期产出,低资本存量时甚至可以带来较好的长期増长表现(当然未必等于最优最大消费);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中国奇迹"的实质
然则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伴随着几乎不可逆转的社会预期寿命增长(技术进步使然),来自低人口出生率的低抚养比到来越迅速,日后的反弹也就越剧烈
简便起见,我们首先构建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1、假定社会预期寿命=个体寿命(每个人都正好活到预期寿命);
2、人口出生率的时间分布服从随机函数;
3、人口出生率恒等于理想代际自然更替率2(每对夫妇生育2个子女)。
仍以18-60为净产出人口,0-18和60+为净消费人口,那么社会预期寿命从60提升到72意味着抚养比直接从42.86%上升到了71.43%
进一步地,我们假定下一世代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5,于是18年后有(18*1.5+12*2)/42*2=60.71%
可以看出,早期计划生育的确可以显著降低人口抚养比;那么再过18年呢?
(18*1.5+12*2)/(18*1.5+24*2)=68.00%
又一个18年
(18*1.5+12*2)/(36*1.5+6*2)=77.27%
不难看出,这一简单假设下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临界点:第一个18年后,人口抚养比在新均衡态(社会预期寿命72岁)下达到了最低点(不过仍然高于老龄化之前的抚养比),之后将会出现净产出人口的净减少和人口抚养比的持续攀升。

接下来让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还是在索洛模型条件下):人口抚养比如何影响劳动力投入强度?
我们知道,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一边抚养小孩、照顾老人一边上班是很辛苦的;不难理解,抚养比越高,适龄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也就越低下(一方面,抚养赡养必然占用相当时间;另一方面,疲惫且注意力分散的劳动者在效率上也是很难和精力充沛且专注的劳动者相匹敌的),这一点可以通过适龄女性就业参与率得到印证(现有的性属社会结构之下,抚养赡养更多占用女性时间;反过来说,这一结构又让女性的劳动力退出更具有“经济性”):女性就业参与率较高无不有着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尚可的抚养比,而天朝奉行计划生育国策之后适龄女性就业参与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个原因是子女较少的话小时候祖辈多少可以帮些忙;较低的生育数量也有助于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之外的其他社会角色,从而改善其“参与-在场”状况,不过这是题外话)。
如前所述,低人口出生率在其早期可以带来较低的人口抚养比;那么不难理解,这也将显著提高劳动投入强度尤其是适龄女性劳动参与率,这对经济增长无疑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中国奇迹”的又一重要助力)。不过到了下半场,因为抚养比的回升(并且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改变,理由后述),一切又都逆转了----不过客观地说,程度略有不同:一方面,赡养社会化远比抚养社会化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接受(注意这里仅仅是事实描述,并不涉及价值判断),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减小劳动力投入强度的减小压力;另一方面,女性更多地从母亲这一角色中被解放出来的社会参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半永久性的。




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増长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口抚养比影响即期投资/消费
2、人口抚养比影响劳动力投入强度,简单地说,适龄劳动人口平均将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
3、人口年龄层次影响远期劳动力供给(这是最核心的,并且具有路径刚性)


第一点实际上是最好理解的:
大致上说,我们可以将18-60之族群定义为净产出人口(产出大于消费),剩余族群定义为净消费人口(消费大于产出),如此即可推算社会投资率(简便起见首先采用封闭经济体假定,后面会逐步放宽约束条件)
储蓄=投资
社会投资率=(净产出-净消费)/总产出
不难看出,人口抚养比越低(这意味较高的净产出和较低的净消费),社会投资率也就越高;天朝30余年来储蓄/投资率持续攀升,根本原因即在于此(经济增长结构、社会福利范式和传统文化意识当然也有重要影响)
那么社会投资资率对于经济增长又有何影响呢?我们来看看索洛模型(之后我们会引入更复杂的模型)
本质上说,产出可以认为是劳动和资本的函数,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柯布-道格拉斯条件);于是不言而喻,给定条件下人均产出即为人均可用资本的因变量
储蓄=投资,决定人均可用资本的校心要素是储蓄率;有必要强调的是,储蓄本身不是目的,今天的储蓄是为了明天的消费,因此储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考虑到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耗用成本,必定存在一个最优储蓄/投资率,这就是索洛模型所谓的"黄金律"
简单推理可知,最优投资率意味着此时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折旧率+劳动人口増长率(一方面,资本收益必须保证再生产自身;另一方面,人均可用资本显然应当覆盖新増劳动人口)
不言而喻,较低的出生率对应较低的劳动人口増长率,那么在给定折旧率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经济体可以接受较低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这和较高的黄金率实际上是等价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基于低出生率的低人口抚养比能够支持较高的投资率水平,而低出生率对应的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恰恰需要较高的投资率(以资本替代劳动)--任何情况下,较高的投资率都意味着较高的即期产出,低资本存量时甚至可以带来较好的长期増长表现(当然未必等于最优最大消费);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中国奇迹"的实质
然则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伴随着几乎不可逆转的社会预期寿命增长(技术进步使然),来自低人口出生率的低抚养比到来越迅速,日后的反弹也就越剧烈
简便起见,我们首先构建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1、假定社会预期寿命=个体寿命(每个人都正好活到预期寿命);
2、人口出生率的时间分布服从随机函数;
3、人口出生率恒等于理想代际自然更替率2(每对夫妇生育2个子女)。
仍以18-60为净产出人口,0-18和60+为净消费人口,那么社会预期寿命从60提升到72意味着抚养比直接从42.86%上升到了71.43%
进一步地,我们假定下一世代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5,于是18年后有(18*1.5+12*2)/42*2=60.71%
可以看出,早期计划生育的确可以显著降低人口抚养比;那么再过18年呢?
(18*1.5+12*2)/(18*1.5+24*2)=68.00%
又一个18年
(18*1.5+12*2)/(36*1.5+6*2)=77.27%
不难看出,这一简单假设下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临界点:第一个18年后,人口抚养比在新均衡态(社会预期寿命72岁)下达到了最低点(不过仍然高于老龄化之前的抚养比),之后将会出现净产出人口的净减少和人口抚养比的持续攀升。

接下来让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还是在索洛模型条件下):人口抚养比如何影响劳动力投入强度?
我们知道,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一边抚养小孩、照顾老人一边上班是很辛苦的;不难理解,抚养比越高,适龄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也就越低下(一方面,抚养赡养必然占用相当时间;另一方面,疲惫且注意力分散的劳动者在效率上也是很难和精力充沛且专注的劳动者相匹敌的),这一点可以通过适龄女性就业参与率得到印证(现有的性属社会结构之下,抚养赡养更多占用女性时间;反过来说,这一结构又让女性的劳动力退出更具有“经济性”):女性就业参与率较高无不有着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尚可的抚养比,而天朝奉行计划生育国策之后适龄女性就业参与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个原因是子女较少的话小时候祖辈多少可以帮些忙;较低的生育数量也有助于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之外的其他社会角色,从而改善其“参与-在场”状况,不过这是题外话)。
如前所述,低人口出生率在其早期可以带来较低的人口抚养比;那么不难理解,这也将显著提高劳动投入强度尤其是适龄女性劳动参与率,这对经济增长无疑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中国奇迹”的又一重要助力)。不过到了下半场,因为抚养比的回升(并且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改变,理由后述),一切又都逆转了----不过客观地说,程度略有不同:一方面,赡养社会化远比抚养社会化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接受(注意这里仅仅是事实描述,并不涉及价值判断),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减小劳动力投入强度的减小压力;另一方面,女性更多地从母亲这一角色中被解放出来的社会参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半永久性的。


严重鄙视楼主这种乱挖坑的家伙
搬个板凳 这个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 政治和经济最后总会和人口挂钩
楼主的帖子啊,拭目以待。
芬里尔2?
期待......!不要爽约哈!
介个,版主不管?
希望楼主来点干货不要加私货哦
鄙视乱挖乱建,重复施工的行为。
看楼主的ID我就知道,应该是论证TG人口结构老化然后接下来经济增长会乏力然后Blabla,然后三哥会崛起……
LantianYY 发表于 2012-10-12 19:20
看楼主的ID我就知道,应该是论证TG人口结构老化然后接下来经济增长会乏力然后Blabla,然后三哥会崛起……
深以为然, 师母一袋
LantianYY 发表于 2012-10-12 19:20
看楼主的ID我就知道,应该是论证TG人口结构老化然后接下来经济增长会乏力然后Blabla,然后三哥会崛起……
取消掉一胎政策即可
这恰恰是TG体制的优点之一 —— 该调控的能调控得了
哎呀哎呀,又有得钱赚了。
怎么个情况?乱占地是违法的!住建部会真麻烦的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老化最快的,若干年以后人口减少也是世界最快的国家,工业化以来没有先例。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被别人超过也是正常的。
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増长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口抚养比影响即期投资/消费
2、人口抚养比影响劳动力投入强度,简单地说,适龄劳动人口平均将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
3、人口年龄层次影响远期劳动力供给(这是最核心的,并且具有路径刚性)
还玩上饥渴营销啦。
文儿没弄完发个毛的帖……
第一点实际上是最好理解的:
大致上说,我们可以将18-60之族群定义为净产出人口(产出大于消费),剩余族群定义为净消费人口(消费大于产出),如此即可推算社会投资率(简便起见首先采用封闭经济体假定,后面会逐步放宽约束条件)
储蓄=投资
社会投资率=(净产出-净消费)/总产出
不难看出,人口抚养比越低(这意味较高的净产出和较低的净消费),社会投资率也就越高;天朝30余年来储蓄/投资率持续攀升,根本原因即在于此(经济增长结构、社会福利范式和传统文化意识当然也有重要影响)
那么社会投资资率对于经济增长又有何影响呢?我们来看看索洛模型(之后我们会引入更复杂的模型)


重复编辑

重复编辑
还玩上饥渴营销啦。
文儿没弄完发个毛的帖……
手机发贴,体谅下,不好意思
占位,楼主的帖子是这个口水贴遍地的地方难得的认真写的,期待后续。
对大狼这方面的学识还是可以期待的,静等后续!
LantianYY 发表于 2012-10-12 19:20
看楼主的ID我就知道,应该是论证TG人口结构老化然后接下来经济增长会乏力然后Blabla,然后三哥会崛起……
你打错人了,人家可是坚定的计生支持者,认为就算老人占到40%,只要科技能发展,如机器人技术等,经济照样可以飞速发展。年轻人和老人没多大区别
yff999 发表于 2012-10-13 10:20
你打错人了,人家可是坚定的计生支持者,认为就算老人占到40%,只要科技能发展,如机器人技术等,经济照样 ...
写日本的时候他会这么写的
sarchiel 发表于 2012-10-12 19:37
取消掉一胎政策即可
这恰恰是TG体制的优点之一 —— 该调控的能调控得了
你确定吗?
请查询:山西翼城,甘肃武威,河北承德,湖南五峰
脑袋一拍以为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仍然很高要不得
WillSiegKane 发表于 2012-10-12 18:56
楼主的帖子啊,拭目以待。
我觉得我看完之后会被活活气死。
kwzolo 发表于 2012-10-13 12:57
你确定吗?
请查询:山西翼城,甘肃武威,河北承德,湖南五峰
脑袋一拍以为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仍然很高要 ...
该调控的都调控得了,意思就是说,不以个人生育意愿为转移
当年意愿高可以给你降下来
以后低也可以给你升上去

这样的政策必然是侵犯所谓“个人自由”的。
但是人类作为社会生物,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条件去谈个人的自由,这就是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人为了社会必须尽义务——这个义务首先就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只有尽了义务,才可能有条件去享受权利,比如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之类的。

因此奉行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社会,无法主动进行人口的逆向调节,只有听任问题发展,到最后老天爷去给你调节

在这一点上,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必须超越个人主义意识形态而采用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否则就必然是更残酷的结局。
yff999 发表于 2012-10-13 10:20
你打错人了,人家可是坚定的计生支持者,认为就算老人占到40%,只要科技能发展,如机器人技术等,经济照样 ...
老人占到40%科技还能发展?人生创造力的黄金期在啥时候?
占地可耻~希望文章~不要让人失望
sarchiel 发表于 2012-10-13 13:10
该调控的都调控得了,意思就是说,不以个人生育意愿为转移
当年意愿高可以给你降下来
以后低也可以给你 ...
你自己看看你12楼说的什么话?
采取强硬措施能否把生育率提高上去是不是可行我不知道
当根据中国十几个县二胎试点的情况(最有名的就是山西翼城)
仅仅靠取消一胎措施肯定是不行的
你所谓的“取消一胎政策即可”已经可以确定是不可的!我的原话是针对你这句话说的。至于其他,至少在现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也当成一说。
张雨延 发表于 2012-10-12 19:07
希望楼主来点干货不要加私货哦
别指望了,这位贵宾大伙又不是不知道


本质上说,产出可以认为是劳动和资本的函数,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柯布-道格拉斯条件);于是不言而喻,给定条件下人均产出即为人均可用资本的因变量
储蓄=投资,决定人均可用资本的校心要素是储蓄率;有必要强调的是,储蓄本身不是目的,今天的储蓄是为了明天的消费,因此储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考虑到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耗用成本,必定存在一个最优储蓄/投资率,这就是索洛模型所谓的"黄金律"
简单推理可知,最优投资率意味着此时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折旧率+劳动人口増长率(一方面,资本收益必须保证再生产自身;另一方面,人均可用资本显然应当覆盖新増劳动人口)
不言而喻,较低的出生率对应较低的劳动人口増长率,那么在给定折旧率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经济体可以接受较低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这和较高的黄金率实际上是等价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基于低出生率的低人口抚养比能够支持较高的投资率水平,而低出生率对应的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恰恰需要较高的投资率(以资本替代劳动)--任何情况下,较高的投资率都意味着较高的即期产出,低资本存量时甚至可以带来较好的长期増长表现(当然未必等于最优最大消费);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中国奇迹"的实质

本质上说,产出可以认为是劳动和资本的函数,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柯布-道格拉斯条件);于是不言而喻,给定条件下人均产出即为人均可用资本的因变量
储蓄=投资,决定人均可用资本的校心要素是储蓄率;有必要强调的是,储蓄本身不是目的,今天的储蓄是为了明天的消费,因此储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考虑到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耗用成本,必定存在一个最优储蓄/投资率,这就是索洛模型所谓的"黄金律"
简单推理可知,最优投资率意味着此时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折旧率+劳动人口増长率(一方面,资本收益必须保证再生产自身;另一方面,人均可用资本显然应当覆盖新増劳动人口)
不言而喻,较低的出生率对应较低的劳动人口増长率,那么在给定折旧率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经济体可以接受较低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这和较高的黄金率实际上是等价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基于低出生率的低人口抚养比能够支持较高的投资率水平,而低出生率对应的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恰恰需要较高的投资率(以资本替代劳动)--任何情况下,较高的投资率都意味着较高的即期产出,低资本存量时甚至可以带来较好的长期増长表现(当然未必等于最优最大消费);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中国奇迹"的实质
我在这楼里占个位,要是有人在这帖里违规的话,大家直接回复我这个帖,我来处理。

文明讨论。不要涉及个人。
sarchiel 发表于 2012-10-13 13:12
老人占到40%科技还能发展?人生创造力的黄金期在啥时候?
八亿人的话还有4.8亿非老年人
他们就不发展了?
瑞典芬兰的科技就不发展了?
然则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伴随着几乎不可逆转的社会预期寿命增长(技术进步使然),来自低人口出生率的低抚养比到来越迅速,日后的反弹也就越剧烈
简便起见,我们首先构建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1、假定社会预期寿命=个体寿命(每个人都正好活到预期寿命);
2、人口出生率的时间分布服从随机函数;
3、人口出生率恒等于理想代际自然更替率2(每对夫妇生育2个子女)。
仍以18-60为净产出人口,0-18和60+为净消费人口,那么社会预期寿命从60提升到72意味着抚养比直接从42.86%上升到了71.43%
进一步地,我们假定下一世代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5,于是18年后有(18*1.5+12*2)/42*2=60.71%
可以看出,早期计划生育的确可以显著降低人口抚养比;那么再过18年呢?
(18*1.5+12*2)/(18*1.5+24*2)=68.00%
又一个18年
(18*1.5+12*2)/(36*1.5+6*2)=77.27%
不难看出,这一简单假设下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临界点:第一个18年后,人口抚养比在新均衡态(社会预期寿命72岁)下达到了最低点(不过仍然高于老龄化之前的抚养比),之后将会出现净产出人口的净减少和人口抚养比的持续攀升
又要老生长谈了,楼主又如何看待西北的民族混居地区,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尤其是甘肃。你不能光以纯粹的数学模型去讨论这个问题,错综复杂的宗教,文化等因素总归也要考虑吧。那句老话怎么说的,国内的小气候和国际的大气候也不能忽略。
这个必须看,坐等更新学习。想问下对汉人计划生育,少数民族不节制对中国100年后的影响


这个理论算是比较公认的了,了解的人也不少。
但是,大狼想就此说明什么呢?中国经济前景黯淡?

我记得你前几年的预言,不过蛮失败的。
经济不是单因素变量,人口因素是其中之一,但起重要作用的还包括绝对发展水平。

中国的资源和面积与美国差不多,所以,中国的高速增长(七八个点的),至少在总量超越美国之前不会停止。而美国就是佛陀现在给他人口红利,也不可能达到长达二十年的年均七八个点的增速,因为他的绝对发展水平很高。

不过,我同意未来中国要还人口债,将来总量超过美国后可能会降到四五个点的增长速度。但即便如此,到2050年之前,增速还是要高于美国的水平(还是因为人均绝对值很低),2050年以后再拼新的人口结构,那时候的人口结构就不是现在看到的了,人口再生产政策早就该变了吧?


这个理论算是比较公认的了,了解的人也不少。
但是,大狼想就此说明什么呢?中国经济前景黯淡?

我记得你前几年的预言,不过蛮失败的。
经济不是单因素变量,人口因素是其中之一,但起重要作用的还包括绝对发展水平。

中国的资源和面积与美国差不多,所以,中国的高速增长(七八个点的),至少在总量超越美国之前不会停止。而美国就是佛陀现在给他人口红利,也不可能达到长达二十年的年均七八个点的增速,因为他的绝对发展水平很高。

不过,我同意未来中国要还人口债,将来总量超过美国后可能会降到四五个点的增长速度。但即便如此,到2050年之前,增速还是要高于美国的水平(还是因为人均绝对值很低),2050年以后再拼新的人口结构,那时候的人口结构就不是现在看到的了,人口再生产政策早就该变了吧?
yff999 发表于 2012-10-13 10:20
你打错人了,人家可是坚定的计生支持者,认为就算老人占到40%,只要科技能发展,如机器人技术等,经济照样 ...
就算老人占到40%,只要科技能发展,如机器人技术等,经济照样可以飞速发展。年轻人和老人没多大区别。
说的太对了,顶!
杀之 发表于 2012-10-15 11:12
我在这楼里占个位,要是有人在这帖里违规的话,大家直接回复我这个帖,我来处理。

文明讨论。不要涉及个 ...
楼主在12号说下周一之前(15号)收工,现在已经是周三了,那这个一句话帖子,算不算违规,请斑竹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