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成因和对策(原教旨马克思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2:05:50
        2012年6月7日,中国降息,刺激经济的迹象明显。预示着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形势严峻。在欧元危机的阴影下,出口下降,加上本土的消费不足,又一轮经济危机迹象明显。
        回顾人类历史,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出现,影响人类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享有大部分利润,工人只有工资。消费能力不足以消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资本家虽然拥有财产,但是消费的有限,穷奢极欲消化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产品,一只LV或者爱马仕,消耗的皮料并不比普通皮包更多。
        矛盾常年积累,就会发生消费品无法卖出,资本家无力或者没有意愿扩大投资(投资相当于资本家的消费,也能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投资越少,工作机会越少,工资越低,消费品越卖不出去,危机越严重。
        当危机严重到一定程度,消费品生产能力下降到一个极限,恶性循环中止,投资恢复,消费能力上升,进入一个上升通道,直到下一次危机。
        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危机几年一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越来越高,危机就越来越严重。
        资本主义要给过剩的消费品寻找市场,消除生产和消费能力的矛盾,于是就靠技术优势带来的军事优势,瓜分世界。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这场瓜分世界盛宴的一部分。
        占有更多的市场,就有了更多的人,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就可以缓解。殖民地也好(亚洲、非洲),杀光了土著的空地也好(美洲、澳洲)。都可以带来财富,卖出商品,增值人口。这样消费品过剩的矛盾就解决了,资本家也乐于投资。投资和消费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这样就有了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当世界瓜分完毕以后,人类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地球只有一个,生产和有效需求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随着技术的提高而更加严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要解决矛盾的办法只有战争。
        战争可以毁灭对手的生产能力,剥夺对手的殖民地,从而解决生产力和消费能力的矛盾,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大萧条的破坏力比以前更加严重。
        而苏联的出现揭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主义解决了生产与需求的矛盾,计划经济把消费品的数量做了规定。多余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产业升级,基础建设,军工发展。尽管社会主义的效率不如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但是却解决了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给资本主义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
        德国的希特勒和美国的罗斯福都学习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而英国人凯恩斯总结了苏联、德国、美国的做法,提出了凯恩斯主义。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工,修建高速公路(德国现在的高速公路系统还是希特勒的底子),强制资本家赚取合理的利润,多余的利润收归国有,通过国家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剥夺了银行家阶层中一部分人(犹太人)的财产,用于投资和改善平民生活,取得了广泛的支持。
        但是希特勒大力发展军工,属于不战争掠夺就没有收益的投资,是无法持久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通过战争掠夺其他国家,完成投资收益。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的道路温和一些,他没有剥夺银行家的财产,只是提高了税率(罗斯福时代对美国富人征税是最高的,记录保持到现在),让富人分享一点收益。另外一方面,也是大搞基础建设,创造就业机会。通过“食品券”(美国的给穷人的一种福利制度,延续至今)和其他福利,把资本家的利润转移支付给穷人,从而缓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这个做法有收益,但是暂时性的,因为政府要给予穷人的钱多于政府从富人手里多收取的税。政府是有赤字的,赤字搞下去政府是要破产的。
        幸运的是,德国先遇到了瓶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毁灭了欧洲大陆的生产能力,消灭了大量的殖民地。全世界的生产能力都在美国,而全世界都成了美国的自由市场。美国迎来了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二战后苏联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不能让下层得到实惠,就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埋葬资本主义。如果不在科技上投资,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的武力也能埋葬资本主义。
        苏联的威胁,让资本主义对自身做了极大的改良,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工会权利,工人持股等方式,提高工人的实际收入(工人阶层收入在企业总利润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了工人的购买能力,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力投资科技,科技进步带来产业升级,逼迫资本花钱更新设备,投入研发,进一步缓和了矛盾。
        所以经济危机虽然在二战后时有爆发,但是并不致命。不过,美国战后的总统大多数过于倾向于富人的利益,对富人的征税越来越少,而要增加对平民的保障,政府的开支不能减少,于是美国就有了庞大的内债外债。
        欧洲在社会福利上走的更远,给平民的保障更多,债务问题也很严重。
        此外,金融的发展,让消费信贷流行。用明天的钱今天消费,可以把未来的消费提前到现在,缓解当前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也一定程度缓解了危机。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的威胁不复存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生产能力下降,市场打开。资本主义又赢得了20年。
        但是贪婪的资本家随即降低了工人的实际收入(工人阶层收入在企业总利润的比例),削减了福利,较少了投资的研发(投资等于富人的消费)。
        苏联和东欧失败带来的收益没有吃很久,就迎来了又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中国建国后,经过40年的发展,建立了工业化的骨架,通过30年市场经济改良,具备了市场竞争力,事实上,中国也在这场经济危机之中,无法独善其身。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走出危机的办法不外乎这么几条。
        通过战争、冷战、竞争、或者其他手段,毁灭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减少全球的生产供给,而自己不受影响。
        搞基础建设,增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相当于最大的富人消费,等于增加消费,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转移支付、增加福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搞赤字财政,把利润分配到下层,增加下层的购买力,缓解矛盾。
        调整利润分配的比例,支持工会、限制资本家利润率,提升工人实际收入在企业利润中的比例,缓和矛盾。
        增加出口,靠其他国家的购买力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通过新科技的研发,带来产业革命,提高资本家的投资率,逼迫资本家不得不投资更新设备,相当于富人的消费,从而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目前,中国政府的大部分手段集中在第二条和第三条,四万亿投资属于第二条。家电下乡属于第三条。但是,四万亿里面很多投资不是基础建设,而是产能提升,这是有问题的,第三条也刺激了一些家电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这也是有问题的。本来是产能太高,消费太低,才要加大消费,出台政策,而政策推动产能进一步提升会加剧矛盾。这就很大程度抵消了政策的作用,而且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剧矛盾。这是要提防的。
        从长远看,仅仅靠第二条和第三条对于解决经济危机是不够的。中国还应该有其他的手段应对危机。
        通过低价竞争、技术提升和资本转移,打垮欧美的制造业,在与中国竞争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制造经济和政治危机,甚至战乱,消灭这些国家的制造业。
        基础建设投资要有所控制,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放缓节奏,不好的时候加紧进度,避免无限扩张。尽量减少通货膨胀的副作用。
        转移支付注重带动作用,避免刺激作用,避免转移支付反而刺激企业扩充产能,细水长流。社会保障制度要重建,基本的医疗、教育、住房保障要非盈利化,让下层感觉有保障,敢于消费,适当减少储蓄。
        调整工会政策,增加工人组织的权力,与资本家建立利益制衡的制度,增加工人的持股比例。适度增加工人实际所得占企业利润的比例(不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
        促进资源型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缩小资源型国家的贫富差距,从而解放第三世界国家的购买力,提升消费能力。
        提升科技投资的比例,加强监督和产业化,增加科技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国外基础科技的人才和技术、专利的引进,建立风险投资和孵化的环境,建立一个宽松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与融资的环境。大力发展国家投资的军工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实用技术,以军促民。        2012年6月7日,中国降息,刺激经济的迹象明显。预示着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形势严峻。在欧元危机的阴影下,出口下降,加上本土的消费不足,又一轮经济危机迹象明显。
        回顾人类历史,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出现,影响人类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享有大部分利润,工人只有工资。消费能力不足以消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资本家虽然拥有财产,但是消费的有限,穷奢极欲消化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产品,一只LV或者爱马仕,消耗的皮料并不比普通皮包更多。
        矛盾常年积累,就会发生消费品无法卖出,资本家无力或者没有意愿扩大投资(投资相当于资本家的消费,也能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投资越少,工作机会越少,工资越低,消费品越卖不出去,危机越严重。
        当危机严重到一定程度,消费品生产能力下降到一个极限,恶性循环中止,投资恢复,消费能力上升,进入一个上升通道,直到下一次危机。
        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危机几年一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越来越高,危机就越来越严重。
        资本主义要给过剩的消费品寻找市场,消除生产和消费能力的矛盾,于是就靠技术优势带来的军事优势,瓜分世界。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这场瓜分世界盛宴的一部分。
        占有更多的市场,就有了更多的人,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就可以缓解。殖民地也好(亚洲、非洲),杀光了土著的空地也好(美洲、澳洲)。都可以带来财富,卖出商品,增值人口。这样消费品过剩的矛盾就解决了,资本家也乐于投资。投资和消费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这样就有了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当世界瓜分完毕以后,人类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地球只有一个,生产和有效需求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随着技术的提高而更加严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要解决矛盾的办法只有战争。
        战争可以毁灭对手的生产能力,剥夺对手的殖民地,从而解决生产力和消费能力的矛盾,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大萧条的破坏力比以前更加严重。
        而苏联的出现揭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主义解决了生产与需求的矛盾,计划经济把消费品的数量做了规定。多余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产业升级,基础建设,军工发展。尽管社会主义的效率不如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但是却解决了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给资本主义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
        德国的希特勒和美国的罗斯福都学习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而英国人凯恩斯总结了苏联、德国、美国的做法,提出了凯恩斯主义。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工,修建高速公路(德国现在的高速公路系统还是希特勒的底子),强制资本家赚取合理的利润,多余的利润收归国有,通过国家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剥夺了银行家阶层中一部分人(犹太人)的财产,用于投资和改善平民生活,取得了广泛的支持。
        但是希特勒大力发展军工,属于不战争掠夺就没有收益的投资,是无法持久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通过战争掠夺其他国家,完成投资收益。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的道路温和一些,他没有剥夺银行家的财产,只是提高了税率(罗斯福时代对美国富人征税是最高的,记录保持到现在),让富人分享一点收益。另外一方面,也是大搞基础建设,创造就业机会。通过“食品券”(美国的给穷人的一种福利制度,延续至今)和其他福利,把资本家的利润转移支付给穷人,从而缓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这个做法有收益,但是暂时性的,因为政府要给予穷人的钱多于政府从富人手里多收取的税。政府是有赤字的,赤字搞下去政府是要破产的。
        幸运的是,德国先遇到了瓶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毁灭了欧洲大陆的生产能力,消灭了大量的殖民地。全世界的生产能力都在美国,而全世界都成了美国的自由市场。美国迎来了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二战后苏联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不能让下层得到实惠,就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埋葬资本主义。如果不在科技上投资,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的武力也能埋葬资本主义。
        苏联的威胁,让资本主义对自身做了极大的改良,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工会权利,工人持股等方式,提高工人的实际收入(工人阶层收入在企业总利润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了工人的购买能力,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力投资科技,科技进步带来产业升级,逼迫资本花钱更新设备,投入研发,进一步缓和了矛盾。
        所以经济危机虽然在二战后时有爆发,但是并不致命。不过,美国战后的总统大多数过于倾向于富人的利益,对富人的征税越来越少,而要增加对平民的保障,政府的开支不能减少,于是美国就有了庞大的内债外债。
        欧洲在社会福利上走的更远,给平民的保障更多,债务问题也很严重。
        此外,金融的发展,让消费信贷流行。用明天的钱今天消费,可以把未来的消费提前到现在,缓解当前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也一定程度缓解了危机。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的威胁不复存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生产能力下降,市场打开。资本主义又赢得了20年。
        但是贪婪的资本家随即降低了工人的实际收入(工人阶层收入在企业总利润的比例),削减了福利,较少了投资的研发(投资等于富人的消费)。
        苏联和东欧失败带来的收益没有吃很久,就迎来了又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中国建国后,经过40年的发展,建立了工业化的骨架,通过30年市场经济改良,具备了市场竞争力,事实上,中国也在这场经济危机之中,无法独善其身。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走出危机的办法不外乎这么几条。
        通过战争、冷战、竞争、或者其他手段,毁灭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减少全球的生产供给,而自己不受影响。
        搞基础建设,增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相当于最大的富人消费,等于增加消费,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转移支付、增加福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搞赤字财政,把利润分配到下层,增加下层的购买力,缓解矛盾。
        调整利润分配的比例,支持工会、限制资本家利润率,提升工人实际收入在企业利润中的比例,缓和矛盾。
        增加出口,靠其他国家的购买力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通过新科技的研发,带来产业革命,提高资本家的投资率,逼迫资本家不得不投资更新设备,相当于富人的消费,从而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目前,中国政府的大部分手段集中在第二条和第三条,四万亿投资属于第二条。家电下乡属于第三条。但是,四万亿里面很多投资不是基础建设,而是产能提升,这是有问题的,第三条也刺激了一些家电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这也是有问题的。本来是产能太高,消费太低,才要加大消费,出台政策,而政策推动产能进一步提升会加剧矛盾。这就很大程度抵消了政策的作用,而且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剧矛盾。这是要提防的。
        从长远看,仅仅靠第二条和第三条对于解决经济危机是不够的。中国还应该有其他的手段应对危机。
        通过低价竞争、技术提升和资本转移,打垮欧美的制造业,在与中国竞争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制造经济和政治危机,甚至战乱,消灭这些国家的制造业。
        基础建设投资要有所控制,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放缓节奏,不好的时候加紧进度,避免无限扩张。尽量减少通货膨胀的副作用。
        转移支付注重带动作用,避免刺激作用,避免转移支付反而刺激企业扩充产能,细水长流。社会保障制度要重建,基本的医疗、教育、住房保障要非盈利化,让下层感觉有保障,敢于消费,适当减少储蓄。
        调整工会政策,增加工人组织的权力,与资本家建立利益制衡的制度,增加工人的持股比例。适度增加工人实际所得占企业利润的比例(不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
        促进资源型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缩小资源型国家的贫富差距,从而解放第三世界国家的购买力,提升消费能力。
        提升科技投资的比例,加强监督和产业化,增加科技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国外基础科技的人才和技术、专利的引进,建立风险投资和孵化的环境,建立一个宽松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与融资的环境。大力发展国家投资的军工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实用技术,以军促民。
原教旨?

这明显违法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是发展的,主义怎么可能“原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