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黑鹰直升机三次坠落(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06:18


事故1:1988年5月27日,成空试训基地2团邱光华邓贵芳机组驾驶一架黑鹰直升机执行运输任务。林芝地区,在飞越林芝——墨脱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时,直升机由于气象原因撞毁在低于山口100米的缓坡上,人员侥幸生还。然而不幸的是邱光华机长在20年后的汶川抗震救灾驾驶俄罗斯的M171直升机在草坡乡失踪。1.2万人,3架直升机多日搜索,后发现飞机撞山,机毁人亡,机组5人,乘机3人全部遇难。

事故2:1989年4月1日,也是林芝地区,成空林芝——墨脱间航线,张崇海机组驾驶的黑鹰直升机失踪。军方和当地政府共派出直升机50余架次,动员了当地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民众3100多人次参与搜索,面积多达4000平方公里,军方怀疑直升机已飞入印度境内。直到多雄拉山口积雪融化,才有当地民众报告称:在山口附近发现散落的不明飞行物残骸。经实地察看发现就是失踪的黑鹰直升机。事故调查组发现了峭壁上的撞击点,事故鉴定结论是气象原因。 

事故3:1991年6月16日日喀则地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在靠近尼泊尔的樟木口岸(已经是喜马拉雅山南翼)乘黑鹰直升机起飞,3架飞机中有两架直接往南了,而这架在其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不幸撞山,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大校等机上13人全部遇难。事故鉴定结论是直升机起飞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转弯时撞山。


发现坛子里面的不少筒子对最近的直升机FF艰难着舰颇有微辞,转发这个文章就是想说明直升机确实是风险很大的飞行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都容易导致重大事故,并不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就可以完全避免的。比如邱光华烈士,51岁,特级飞行员,飞行大队长,大校军衔,拥有5800多小时飞行经验,5800小时的飞行时间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军队所有的直升机FF里面估计也是数一数二的,还不用说陆航了。

812281_201009241423089.jpg
因为海拔高,所以上来的飞行器就少,而其他的直升机则难以胜任。资料图片可以看出,这是黑鹰直升机在拉萨上空几次有限的飞行,背景是布达拉宫。
http://blog.cntv.cn/9068280-1373683-blogpage-4.html

事故1:1988年5月27日,成空试训基地2团邱光华邓贵芳机组驾驶一架黑鹰直升机执行运输任务。林芝地区,在飞越林芝——墨脱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时,直升机由于气象原因撞毁在低于山口100米的缓坡上,人员侥幸生还。然而不幸的是邱光华机长在20年后的汶川抗震救灾驾驶俄罗斯的M171直升机在草坡乡失踪。1.2万人,3架直升机多日搜索,后发现飞机撞山,机毁人亡,机组5人,乘机3人全部遇难。

事故2:1989年4月1日,也是林芝地区,成空林芝——墨脱间航线,张崇海机组驾驶的黑鹰直升机失踪。军方和当地政府共派出直升机50余架次,动员了当地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民众3100多人次参与搜索,面积多达4000平方公里,军方怀疑直升机已飞入印度境内。直到多雄拉山口积雪融化,才有当地民众报告称:在山口附近发现散落的不明飞行物残骸。经实地察看发现就是失踪的黑鹰直升机。事故调查组发现了峭壁上的撞击点,事故鉴定结论是气象原因。 

事故3:1991年6月16日日喀则地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在靠近尼泊尔的樟木口岸(已经是喜马拉雅山南翼)乘黑鹰直升机起飞,3架飞机中有两架直接往南了,而这架在其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不幸撞山,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大校等机上13人全部遇难。事故鉴定结论是直升机起飞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转弯时撞山。


发现坛子里面的不少筒子对最近的直升机FF艰难着舰颇有微辞,转发这个文章就是想说明直升机确实是风险很大的飞行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都容易导致重大事故,并不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就可以完全避免的。比如邱光华烈士,51岁,特级飞行员,飞行大队长,大校军衔,拥有5800多小时飞行经验,5800小时的飞行时间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军队所有的直升机FF里面估计也是数一数二的,还不用说陆航了。

812281_201009241423089.jpg
因为海拔高,所以上来的飞行器就少,而其他的直升机则难以胜任。资料图片可以看出,这是黑鹰直升机在拉萨上空几次有限的飞行,背景是布达拉宫。
http://blog.cntv.cn/9068280-1373683-blogpage-4.html
第一个貌似听说过!
很多的事过并不是由于飞行员技术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性能可靠,,动力冗余多。。。。。
邱光华机长。。。哎,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么。
发生空难,大多数都是恶劣气象条件引发的,技术高超和应变得当,虽然能避免大多数空难的发生,但终究还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空气是透明的,单凭飞行员肉眼和经验,很难判断某些险峻空域的气流情况。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实时探测直升机前方一定距离的气流走向,并结合直升机主旋翼下降气流、离地距离、地面走势,在机载电脑生成模拟的综合气流效果动画,供飞行员判断前方飞行的可行性
向烈士致敬。向奋战在航空一线的中国军人致敬。
环境太恶劣了,没办法的事,幸好兔子们勤勤恳恳,不得不感动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实时探测直升机前方一定距离的气流走向,
===============================
香港机场有专探测风切变的多普勒雷达。当时好象还是世界首创。
林芝那地方有人去过吗?

正处于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上,整天云里雾里,不出事都难。
直升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气流影响很大,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
第三件事我同学当时就在那里当兵,是真事,不过据说怀疑是对面的人搞了点动作,用了点电子干拢,一个中将,好像还有两个少将什么的,成都军区损失大了去了
问下  是因为 空气稀薄 升力不够造成的吗

黑鹰总是坠落。。。

1991年6月16日日喀则地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在靠近尼泊尔


···································································································
成都军区副司令最近又死了一个,病死的,也是中将
wqf142322 发表于 2012-5-28 23:53
问下  是因为 空气稀薄 升力不够造成的吗

因为技术封锁

黑鹰本身也有问题

林芝,很美的地方,可是,气候太诡异了,上午出去好好的,中午就是瓢泼大雨,下午公路马上就被山洪冲了,我在那呆了一周,向西藏天路的养护工、武警致敬
wqf142322 发表于 2012-5-28 23:53
问下  是因为 空气稀薄 升力不够造成的吗
黑鹰发动机功率足够应付高原条件的,当时的直升机也只有黑鹰能应付西藏的飞行。
hercules_red 发表于 2012-5-28 23:55
黑鹰总是坠落。。。
在军用直升机里面黑鹰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2-5-28 23:33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实时探测直升机前方一定距离的气流走向,
================= ...
这个现在已经普及了!
进水的耳朵 发表于 2012-5-28 23:59
在军用直升机里面黑鹰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地球人都知道“黑鹰坠落”

每次执行任务,黑鹰的机组人员都将面临生离死别的挑战

。。。
这或许就是宿命 邱光华注定要将自己的生命献给蓝天的·

hercules_red 发表于 2012-5-29 00:14
地球人都知道“黑鹰坠落”

每次执行任务,黑鹰的机组人员都将面临生离死别的挑战


没这么夸张吧,那部电影确实把黑鹰的知名度扩大了,特别是在中国~~~但那是被反美武装击落的好不好?
hercules_red 发表于 2012-5-29 00:14
地球人都知道“黑鹰坠落”

每次执行任务,黑鹰的机组人员都将面临生离死别的挑战


没这么夸张吧,那部电影确实把黑鹰的知名度扩大了,特别是在中国~~~但那是被反美武装击落的好不好?
现在tg的黑鹰还能飞吗,不知道零部件让不让进口
lucdemona 发表于 2012-5-29 00:33
现在tg的黑鹰还能飞吗,不知道零部件让不让进口

绝大多数处于瘫痪状态。。。

lonist 发表于 2012-5-28 23:28
空气是透明的,单凭飞行员肉眼和经验,很难判断某些险峻空域的气流情况。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 ...
只有水汽能反射雷达波,碰到晴天乱流一概没辙
lonist 发表于 2012-5-28 23:28
空气是透明的,单凭飞行员肉眼和经验,很难判断某些险峻空域的气流情况。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 ...
只有水汽能反射雷达波,碰到晴天乱流一概没辙
邱光华机长……唉……
hercules_red 发表于 2012-5-29 00:38
绝大多数处于瘫痪状态。。。
不是说西柯斯基仍然以民用的名义在出口零件?
空气是透明的,单凭飞行员肉眼和经验,很难判断某些险峻空域的气流情况。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 ...
貌似三角翼飞行的时候有一种装置挂在运动员身上的,能感受到气流。有上升气流了就会滴滴滴的响个不停。。。。我电视上看到的。。。
直长机在低空,障碍物多,气流复杂
向烈士致敬
不是说西柯斯基仍然以民用的名义在出口零件?
天朝买的就是民用型
哎,致敬,邱光华机长失事的时候我就在地震灾区,看新闻上报到的
Lunatica 发表于 2012-5-29 01:42
天朝买的就是民用型
对啊,那也没理由禁运零件撒,西柯斯基还想赚一笔呢。我觉得那位TZ说的瘫痪应该是机体寿命,高强度的青藏高原飞行导致寿命消耗过大。
空气是透明的,单凭飞行员肉眼和经验,很难判断某些险峻空域的气流情况。
    能否发明一种气象“雷达 ...
这个雷达有,但是装不到飞机上,关键词:风切变 雷达
高原反应。
向烈士致敬
对啊,那也没理由禁运零件撒,西柯斯基还想赚一笔呢。我觉得那位TZ说的瘫痪应该是机体寿命,高强度的青藏 ...
不是大修都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