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美对华海空一体战的七种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7:12:50

 自从有了DF-21D反舰弹道导弹,美国海军就“狼来了”!美国航母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让美国人情何以堪。为了压制中国的新武器,美军提出发展自己的远程反舰导弹计划,上图是LRASM-A反舰巡航导弹,其射程将达到1000千米左右。

  第一兵器:超远程反舰导弹 仓促上马以眼还眼


  美国人说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是美国海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临的最大潜在威胁,正在迫使美国海军作出必要的改变,以确保其固有的军事优势。美国军方人士透露,海军方面正在竭力探寻保护其航母的有效途径。鉴于东风-21D的射程长达900英里,美国海军正在“评估”和“规划”调整其太平洋舰队部署,以使其战舰远离东风-21D射程覆盖范围之外。


  自从有了DF-21D反舰弹道导弹之后,美国海军正在筹划被动调整部署的同时,也开始研制其自己的反舰导弹。美军内部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和海军方面已经于1月20日授予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份价值2.18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制并测试实验性远程反舰导弹(LRASM)专项计划。美国军方并对性能提出明确要求:即使在潜在对手(比如中国)对美国海军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干扰的情形之下,LRASM制导导弹也能有效击沉敌方舰只。


  根据美国海军需求,LRASM导弹将分为空射型和舰射型两种。该导弹还将使用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生产的先进传感器,以自动识别选取攻击目标。洛马公司副总裁吹嘘称,LRASM导弹将具备非凡的射程和精确的致命攻击性,可以在任何作战环境下来去自如,任意突破渗透敌方舰船的自我防御系统。


  然而,该导弹的所谓非凡射程覆盖范围迄今仍是一个谜。无论洛马公司,还是美国海军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等均对此三缄其口,迟迟不愿将具体数据公诸于众。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新型导弹的覆盖范围肯定将大于濒临淘汰的AGM-84“鱼叉”反舰导弹150英里的射程。


  无论如何,射程更远的反舰导弹向潜在对手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不要再白费心思,试图发展一支能与我们相匹敌的海军舰队。因为事实将最终证明,这一切是徒劳无功的。舰船建造代价高昂,这也正是中国改而诉诸东风-21D“航母杀手”的一个主要原因:东风-21D毫无疑问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工具,可以有效迫使敌方战舰远离领海。


  与此同时,解放军也在建造自己的航母,并不断扩大其水面舰队规模。以下是当前中美军力的一个简单对比:中国年度国防支出约786亿美元,而美国高达7392亿美元;中国现役及预备役总兵力规模约279.5万人,美国约244.5万人;中国拥有各型战斗机1605架,美方则多达3695架;中国装备112架各型轰炸机,美方共配备154架;中国仅拥有1艘航母,美方则多达11艘;中国拥有61艘各型潜艇,美方则为72艘。


  美国海军预计,LRASM导弹将于2013年装备部队,而这意味着中国海军要想赶超美国海军将需要耗费更多年时间。事实上,LRASM导弹仅仅是美国海军的过渡性武器,其最终目标是针对中国“航母杀手”打造新一代舰载防御系统:激光武器和电磁轨炮等。激光可以灼毁来袭反舰导弹,而电磁轨炮射出的超音速炮弹则可以击穿敌方船体。然而,激光武器和电磁轨炮可能需要十年之久才能准备就绪。
 自从有了DF-21D反舰弹道导弹,美国海军就“狼来了”!美国航母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让美国人情何以堪。为了压制中国的新武器,美军提出发展自己的远程反舰导弹计划,上图是LRASM-A反舰巡航导弹,其射程将达到1000千米左右。

  第一兵器:超远程反舰导弹 仓促上马以眼还眼


  美国人说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是美国海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临的最大潜在威胁,正在迫使美国海军作出必要的改变,以确保其固有的军事优势。美国军方人士透露,海军方面正在竭力探寻保护其航母的有效途径。鉴于东风-21D的射程长达900英里,美国海军正在“评估”和“规划”调整其太平洋舰队部署,以使其战舰远离东风-21D射程覆盖范围之外。


  自从有了DF-21D反舰弹道导弹之后,美国海军正在筹划被动调整部署的同时,也开始研制其自己的反舰导弹。美军内部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和海军方面已经于1月20日授予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份价值2.18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制并测试实验性远程反舰导弹(LRASM)专项计划。美国军方并对性能提出明确要求:即使在潜在对手(比如中国)对美国海军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干扰的情形之下,LRASM制导导弹也能有效击沉敌方舰只。


  根据美国海军需求,LRASM导弹将分为空射型和舰射型两种。该导弹还将使用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生产的先进传感器,以自动识别选取攻击目标。洛马公司副总裁吹嘘称,LRASM导弹将具备非凡的射程和精确的致命攻击性,可以在任何作战环境下来去自如,任意突破渗透敌方舰船的自我防御系统。


  然而,该导弹的所谓非凡射程覆盖范围迄今仍是一个谜。无论洛马公司,还是美国海军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等均对此三缄其口,迟迟不愿将具体数据公诸于众。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新型导弹的覆盖范围肯定将大于濒临淘汰的AGM-84“鱼叉”反舰导弹150英里的射程。


  无论如何,射程更远的反舰导弹向潜在对手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不要再白费心思,试图发展一支能与我们相匹敌的海军舰队。因为事实将最终证明,这一切是徒劳无功的。舰船建造代价高昂,这也正是中国改而诉诸东风-21D“航母杀手”的一个主要原因:东风-21D毫无疑问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工具,可以有效迫使敌方战舰远离领海。


  与此同时,解放军也在建造自己的航母,并不断扩大其水面舰队规模。以下是当前中美军力的一个简单对比:中国年度国防支出约786亿美元,而美国高达7392亿美元;中国现役及预备役总兵力规模约279.5万人,美国约244.5万人;中国拥有各型战斗机1605架,美方则多达3695架;中国装备112架各型轰炸机,美方共配备154架;中国仅拥有1艘航母,美方则多达11艘;中国拥有61艘各型潜艇,美方则为72艘。


  美国海军预计,LRASM导弹将于2013年装备部队,而这意味着中国海军要想赶超美国海军将需要耗费更多年时间。事实上,LRASM导弹仅仅是美国海军的过渡性武器,其最终目标是针对中国“航母杀手”打造新一代舰载防御系统:激光武器和电磁轨炮等。激光可以灼毁来袭反舰导弹,而电磁轨炮射出的超音速炮弹则可以击穿敌方船体。然而,激光武器和电磁轨炮可能需要十年之久才能准备就绪。

美国瞄准“空海一体”战缺陷预研远程反舰导弹,上图为LRASM-B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项目瞄准了“空海一体”战的缺陷,LRASM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两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力控制分公司研制的机体/发动机平台以及BAE系统公司研制的通用多用途寻的器。其中一架重点验证空射技术,另外一架则重点验证陆(舰)射技术,但都可以进行空射和陆(舰)射,以选择最佳方案进入全尺寸研制阶段。LRASM-A由洛·马公司位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打击武器分部研制,是基于“联合空面防区外导弹”增程型的机体而研制的。LRASM-B是由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大草原城(Grand Prairie)洛·马海上战术导弹分部研制,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装备由冲压式喷气发动机,能够进行超音速巡航。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技术来自于普·惠公司。LRASM-B从垂直发射系统中发射,由4个推进器推动。该项目将在2013年4月完成。BAE系统公司建议传感器组件的核心要基于被动式雷达频率接受技术。然后,LRASM的以前方案是应用多重传感器,自动选择要攻击的舰船,甚至在GPS不能使用的环境下也能自动攻击的目标。


  上述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作战概念的发展要根据对手的战略意图及其新武器的能够覆盖的距离,但对手更新的武器发展内容在美国政府的相关文件中的反映并不充分。一个可能的后果是导致美国武器装备的决策/研制时间将延长。在前苏联时期,美国情报机关的惯用做法是夸大前苏联的威胁,预测新型武器系统将很快服役,其数量规模也比实际的大。而目前在关于新兴国家武器研制的情报分析上则与之相反,对手反舰导弹的发展使美国海军震惊,促使重新启动SM-2 Block IV导弹项目使其初步具有防御弹道导弹的能力。美国政府正采取一些措施以应对A2/AD的挑战,例如为应对射程2000~3000千米ASBM的威胁,美国海军启动了UCAS演示验证项目,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X-47B在2011年2月2日首飞。最初X-47B的航程达2100海里(3885千米),到直至2020年左右才能装备部队。另外一项措施是发展定向能武器,到2020年,美国希望解决部署定向能武器的科技问题。

上图为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未来可能携带SLIRBM导弹或常规“三叉戟”导弹,SLIRBM导弹或常规“三叉戟”导弹是目前PGS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最可能实现的两个方案。

  第二兵器:PGS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美国海军现役的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从2030年起逐年退役1艘。为此,美国海军原定在2016年后再开始替代艇的研制。但是最近美国防部有关官员表示,必须在2015年前开始设计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第一艘“俄亥俄”级退役一年后,紧接着开始部署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尽管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设计还在酝酿之中,可美国海军已经开始考虑它应担负的使命及如何使用潜射中程弹道导弹(SLIRBM)打击战术目标。


  由于战略核力量的缩减,美国对潜射核导弹部署的需要减少了。因此早在2003年,美国海军就盯上了SLIRBM。据美国传媒透露,SLIRBM是一种常规导弹,最大直径还不到“三叉戟”-Ⅱ战略弹道导弹直径的一半,仅为825.5毫米。“三叉戟”-Ⅱ可以飞行1.2万多公里,SLIRBM射程为1800公里。SLIRBM能够在10~15分钟内向射程范围内的目标精确地投送常规弹头。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确保足够灵活地将SLIRBM导弹装配到“三叉戟”导弹的发射筒内。


  SLIRBM是美国战略核潜艇实现多功能化的一种新的选择,或者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大材小用”。世界上先后建造了100余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但从来没有实战发射过一枚战略核导弹。为了使这样的潜艇充分发挥其效用,多年前就有专家建议为其装备常规战术武器,可之前一直没有实行过。这种SLIRBM战术弹道导弹一旦研制成功并装艇,对弹道导弹核潜艇来说将具有革命性意义,有可能会引发其他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国家的效仿,这自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配备有常规弹头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将是一步险棋。
  2007年8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2008财政年度国防预算,其中首次单独拨款1亿美元用于研发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核导弹常规化改装的相关技术,以支持国防部加速研制、推动“快速全球打击”(Prompt Global Strike, PGS)计划。国会终于同意为“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拨款,标志着这项引起广泛争议的军事计划将进入实施阶段。


  在PGS武器平台方面,美国防部有近期与远期两套方案。近期方案是给部分现役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换装常规弹头,此次国会批准的1亿美元就是用于研究开发三叉戟常规化改装的相关技术;远期方案是发展一种全新的打击武器平台,预计10年后能投入使用。①因远期目标还面临技术、经费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三叉戟导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部署基本上已成定局,因此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它将是PGS计划的主要支柱。本文重点介绍基于常规三叉戟导弹的PGS系统的主要特点,并对其产生背景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快速全球打击”的内容和特点


  “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起源可追溯到“全球打击”(Global Strike)计划。2003年1月,布什总统在一份秘密指示中赋予美军战略司令部遂行全球打击的使命。该指示将“全球打击”定义为“制造快速的、远程的、精确的、动态的(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和非动态的(太空和信息行动)效果,以及支持战区和国家目标的能力”②。PGS能力是指使用高速运载平台投掷非核武器系统,对全球范围内任何地区的重要目标进行快速、远程和精确打击。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三叉戟Ⅱ-D5弹道导弹于1990年开始服役,是目前美国最先进的潜射弹道导弹,每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搭载24枚这种导弹。PGS计划的设想是,每艘潜艇上保留22枚装备核弹头的三叉戟导弹,其余两枚进行改装,各配备4枚常规弹头。基于三叉戟导弹的PGS武器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其一,具备快速打击能力。按照计划,PGS武器将能够在接到命令后一小时内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打击并予以摧毁。美国军方认为,在对付恐怖组织领导人或是移动目标如机动导弹发射架等转瞬即逝的敏感和重要目标时,反应时间至关重要。③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于2006年致信国会议员,强调“如果(国会)不向此项目(PGS)提供资助,将会迟滞我们获得一项必需的能力,即对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转瞬即逝的重要目标作出及时和准确的反应的能力”④。据美国一名曾经负责反恐行动的高级官员透露,美国在1998年8月20日得到情报:本·拉丹正在阿富汗东部一个基地组织的训练营地。位于阿拉伯海的美国军舰奉命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这是当时美国主要的远程常规打击武器)。但这种亚音速巡航导弹的最高时速约为880公里,它们足足飞行了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而本·拉丹已在此前一小时离开。美国军方至今对此耿耿于怀。而三叉戟导弹最高时速可达2.9万公里,改装后将成为美军反应最快的全球化作战平台。


  其二,具有超远程精确打击能力。PGS武器系统的最大作战距离可达1万-1.2万公里,它能从美国本土发射,打击全球任何目标。自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数量一直呈缩减态势。维持大量海外军事基地除了费用高昂之外,也带来一系列政治方面的问题(如驻韩美军和驻日美军就曾经多次引发美韩和美日外交纠纷)。布什政府上台之后即展开了对美国全球军事部署的新一轮调整,其主要内容就是减少海外军事基地数量、压缩海外驻军规模。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这一政策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而且,即使美国不压缩海外驻军,也不可能在需要时在任何地方都有军队。使用空军力量实施远程空袭也会引发诸如基地使用权、军机飞越他国领空等问题。此外还有美国军人伤亡的危险。⑤使用洲际弹道导弹对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可使美国不必再派兵深入敌国领土或是其他高危地区执行任务,从而避免美军伤亡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


  三叉戟导弹还具备极强的突防能力。当前只有美国拥有有限的弹道导弹拦截能力,其他国家的空防系统都无法拦截高速飞行的三叉戟导弹。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PGS武器一旦投入战场,将犹入无人之境。


  三叉戟导弹的打击精度可达90米左右,在改装制导系统、装备常规弹头后,其打击精度将进一步提高,可达到10米,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击中的,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附带毁伤(collateral damage),减少外交纠纷。


  其三,具有强大毁伤力。PGS武器可以针对多种目标,既可以打击恐怖组织人员和设施等,也可以用于打击“无赖国家”或其他国家的远程导弹发射场、军事指挥中枢、国家领导人等具体战略目标。根据需要,三叉戟导弹可以装载不同类型的常规弹头,如高爆弹头、钻地炸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毁伤力,其打击效果将是惊人的。在打击重要的军事目标如核武器生产工厂、核材料存储仓库以及其他核设施时,高爆弹头的破坏力并不亚于核弹头,电磁冲击波将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以及通讯和控制系统,核尘埃将使整个目标地区至少在100年内失去使用价值;对油气设施、军工厂、造船厂等目标的攻击也会带来相同的效果。钻地弹头能够以极高速度突入地下设施或水坝等的内部而暂不爆炸,攻击方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引爆弹头。


  其四,易于部署。美国拥有的大量远程弹道导弹已远超出核威慑的需要,PGS计划只用少量投入就可把几乎无使用可能的威慑力量的一部分转化为实战打击力量。正如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莱特所说,PGS计划可使美国近乎“冬眠”的核打击工具得以发挥常规武器的精确打击作用。当前三叉戟潜射弹道核导弹的常规化改装在技术上几乎不存在障碍,这从国防部所要求的经费预算(6年5亿美元)和很短的部署准备时间(2年)即可反映出来。
  “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实施:分阶段实施、多方案并行。核模糊或引发意外核战争 许多分析家担心诸如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可能误判美国发射的携带常规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并认为它们遭到了美国核武器的攻击,所以美国发展“常规三叉戟”简直就是铤而走险。


  美国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将分阶段实施,主要包括:近期实施海军“三叉戟”导弹的常规改装计划;中期实施海军的“潜射全球打击导弹”方案和空军的“助推-滑翔”式导弹方案;远期实施正在研究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等方案。


  “常规三叉戟改装”计划 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是美国唯一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武器,因此美国国防部最初寻求的是将携带核弹头的潜射弹道导弹改装常规弹头,将其作为获得“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近期方案。为此,美海军于2006年3月公布了“常规三叉戟改装”(CTM)计划,旨在对“三叉戟Ⅱ”-D5导弹进行改装。美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称,CTM计划将是未来6年内唯一能够实施全球快速打击的方案。由于担心可能会造成核误判,美国国会在2008财年以前一直没有批准为该计划拨款,但美国国防部一直在为其寻求资金。2009财年,布什政府向国会申请1.176亿美元用于全球快速打击项目,其中900万美元将用于试验安装在“三叉戟”导弹上的延寿试验台,并将大大提高“三叉戟”导弹的打击精度。此外,美国国防部还在考虑研制一种备选的小型导弹执行全球快速打击任务。


  “潜射全球打击导弹”导弹方案 “潜射全球打击导弹”是海军提出的中期快速全球打击方案。该导弹将从现有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上发射,携带多个动能侵彻弹头,或单一重型弹头攻击坚固目标。该导弹将在2014-2015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助推-滑翔”式导弹是美空军提出的中期快速全球打击方案,设想由助推火箭将再入飞行器加速到很高的速度,然后再入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攻击目标。主要包括初始型号的“常规打击导弹”(CSM-1)和二代型号的“常规打击导弹”(CSM-2)。按照美空军计划,CSM-1将在2017年形成作战能力,CSM-2将在2022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CSM将利用“兵力运用与从本土发射”(FALCON)计划所验证的有关技术,特别是“通用航空器(CAV)”技术。2006财年,布什政府将“通用航空器”项目重新命为“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将其限定为“非武器技术验证项目”,即研制和飞行试验3架高超声速技术验证机(HTV-1、 HTV-2和HTV-3)。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方案 美国“快速全球打击”的远期方案是研制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可以从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上发射,飞行速度大于马赫数5。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由两级组成:第一级由火箭提供动力,第二级由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优势在于其吸气式发动机能够从空气中吸收氧气而不用携带氧化剂,从而使导弹具有机动性好、速度快、射程远、突防能力强、攻击目标范目广等优点,尤其在攻击时间敏感目标、加固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能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其他备选方案 美国还有其他一些全球快速打击备选方案,但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主要是:①远程轰炸机。B-52、B-2和B-1都拥有向全球目标投送武器的能力,但这些轰炸机可能不适合执行全球快速打击任务,因为它们要花数小时或数天的时间才能飞邻远方的目标。②“战斧”巡航导弹。美海军的“战斧”巡航导弹已具备攻击1500海里外目标的能力,但在执行全球快速打击任务方面能力有限,它们需要2-3小时才能飞临目标。③ “前沿部署全球打击”(FBGS)导弹。但该方案需要美国在本土外的基地(如关岛、迪戈加西亚或阿拉斯加)部署远程陆基弹道导弹。该导弹将使用两级火箭发动机,可在25分钟内飞抵目标,圆概率偏差小于5米。


  “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所面临的


  美国国会就是否有必要实施“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曾引发争议。其中,支持者认为,美国携带常规弹头的战略导弹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一旦使用新的制导技术,其作战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为执行全球快速打击任务提供近期的解决方案。但反对者却认为,美军目前没有实施该计划的必要,现有的武器系统完全能够胜任全球快速打击任务。首先,美海军为全球部署,能在可能的冲突地区对目标区域实施快速打击;其次,虽然有一些目标超过海军武器系统的射程,但美空军装备有巡航导弹的轰炸机有能力达到这些目标区域。


  军备控制条约有限制 目前,限制发展中远程和远程武器投送系统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87年签署的《中远程核力量条约》、1991年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2002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1987年美国与前苏联签署的《中远程核力量条约》禁止:进行所有射程为500-5500千米的地基弹道导弹和地面发射巡航导弹(常规弹头和核弹头均包括在内)的飞行试验生产和部署。该条约适用于美国和前苏联在全球部署的所有导弹,因此美国不能在前沿基地(如选戈加西亚或印度洋)部署常规中远程弹道导弹或地面发射巡航导弹。1991年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要求,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不超过4900枚,每枚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不超过8个。常规“三叉戟”导弹将受到该条约的限制,需要接受临时通报核查,以确定其所携带的弹头数量不超过8个。此外,该条约也不利于美国在沿海部署常规弹道导弹。条约规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或改进型导弹必须部署在洲际弹道导弹基地的铁路/公路机动发射装置或地下井内。如果空军将范登堡作为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基地,就必须新建发射井或使用机动发射装置。而且,该条约还禁止美国在其本国领土外部署洲际弹道导弹。


  情报搜集能力不匹配 美国国防部现在已经确定了4种能够有效支撑全球快速打击任务的关键使能能力。2004年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在一份关于未来战略打击力量的报告中指出,美国目前的使能能力并不能够完全支撑全球打击行动的需要。2008年美国总审计局(GAO)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缺乏情报搜集能力可能是全球快速打击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情报作战主要服务于全球快速打击的四个关键功能领域:监视并综台情报以分析敌方意图、定位并识别目标、跟踪目标直至实现预期目的、评估战场毁伤情况。美国战略司令部前司令卡特莱特和美国总审计局都明确表示,全球快速打击武器系统只是实现“全球快速打击”的一半,要确保有效的“全球快速打击”概念必须拥有相匹配的情报搜集能力。


  核模糊或引发意外核战争 许多分析家担心诸如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可能误判美国发射的携带常规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并认为它们遭到了美国核武器的攻击。虽然美海军和空军的常规导弹计划都存在这一问题,但是在CTM计划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两型“三叉戟”导弹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它们拥有同样的大小和相同的速度,并且从同一地点发射。为此,美空军提出了一些技术、政治和作战施来降低核误判的可能性。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将常规和携带核弹头的“三叉戟”导弹部署在不同的基地和不同的运载火箭上,并且为常规“三叉戟”导弹设计不同的发射弹道,以作区别。政治和作战措施包括通过军事互访、高层级政治协商、发射前通报、共享预警信息、参观发射装置等方式,向其他国家提供常规远程导弹的相关信息,增进彼此合作水平,减少相互间的疑虑、降低误判的可能性。虽然这些措施有可能降低核误判的风险并缓解其他国家的担心,但是常规弹头和核弹头之间的模糊性不可能被完全解决。由于美国部署这些导弹的目的就是能在较短的预警和准备时间内对目标实施打击,因此美国将没有时间与其他目家进行协商或通报,尤其是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
美军战略核潜艇的驾驶室

  民用技术的“拿来主义”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系统,可降低未来采办过程中的成本以及开发风险。美国将采用多级民用火箭发动机以及能装载武器的空间飞行器投放传统弹药,这也是美国实现“全球快速打击”又一发展方向。


  广泛开展合作与沟通 核误判是反对推进“常规快速打击”计划时最常提及的理由。若美国可以邀请其他国家观看携带常规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的试射或邀请他们参加包括这类导弹模拟演练内容的演习,这或许会让俄罗斯等国熟悉装有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的操作步骤,分辨出这些操作步骤与核导弹操作步骤的不同之处。美国还可以在发射携带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时预先通知俄罗斯、或者两国间可以建立一条专用的、用于通告导弹发射的“热线”。这样美国就能向俄罗斯通告导弹发射计划并保证导弹不会携带核弹头,而且也不是射向俄罗斯的目标。


  探索更具前景的新方案 美国将继续探索一系列全球快速打击方案,并对最优前景的方案给予一定水平的投资,进行研发、测试与评估,提高武器系统的有效性,同时还能提供技术与飞行经验,用于更先进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美军快速全球精确打击武器的远期方案正在设计中,目标是发展一种全新的打击武器,可携带核/常弹头实现“前所未有”的战略打击精度。(谢武)

七管战斧巡航导弹发射器

  第三兵器:巡航导弹核潜艇 对华开战将打响第一枪

  根据美俄达成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从2002年起,美国战略导弹潜艇的数量将被限制在14艘。由于美国海军并不准备让其中的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退出现役,因此决定将它们改装成特种作战的平台。四艘实施巡航导弹攻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分别是:俄亥俄号(原舰号为:SSBN-726)、密执安号(原舰号为:SSBN-727)、佛罗里达号(原舰号为:SSBN-728)以及佐治亚号(原舰号为:SSBN-729)。其中俄亥俄号和密执安号由华盛顿州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佛罗里达号和佐治亚号由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厂则负责对改装工作进行指导。


  这4艘原来携带三叉戟战略弹道导弹的俄亥俄级核动力舰队弹道导弹潜艇,均被改装成装备战斧常规巡航导弹的核动力导弹攻击潜艇(SSGN)。SSGN改装计划使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具备了使用战斧巡航导弹的常规打击能力以及特种部队作战(SOF)能力。四艘核潜艇的改装工程共需花费近40亿美元。根据改装计划,潜艇上原有的24个三叉戟导弹发射管将被拆下,代之以22套多发导弹发射组合,每套组合可以容纳7枚战斧巡航导弹。这样,每艘核潜艇经过改装之后,均能够携载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另外两个三叉戟导弹发射管则被替换成一个被称为高级海豹突击队员输送系统(ASDS)的袖珍潜艇以及一个配备有海豹突击队员运载工具的船坞掩体。每艘改装后的核潜艇共可装载66名海豹突击队员或者特种作战人员,而袖珍潜艇可以一次运送9名海军陆战队海豹小队的突击队员,执行侦察、渗透、偷袭、解救人质等行动。

吊装SSGN巡航导弹发射模块


  美国人经常讨论如何在西太平洋战争第一天压制中国的海空力量,办法之一就是用这些SSGN装载着巡航导弹跑到离中国比较很近的地方,在中国近海反潜圈之外,打击中国沿海的战略节点,如军用机场,港口等等。

X-47B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威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第四种兵器:X-47B无人机 妄图用一招扭转对华非对称劣势

  美国诺格公司宣称X-47未来所能达到的水平,比媒体上还要恐怖得多。在其公司有关介绍中,特别提到这种无人机在反恐作战外,还要针对未来军事大国的反介入局部战争。网站上还特别绘制了3幅虚拟图,专门说明美军未来无人机是如何在西太平洋的反介入作战中发挥能力的。这几张图仔细一看,就是针对中国东部沿海的作战,只不过是把地图颠倒了一下。在图里,美军几乎设想到了对手所拥有的所有手段:侦察卫星、潜艇、超视距OTH雷达、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先进战斗机、巡航导弹、驱逐舰、导弹快艇、水雷……在沿海1800公里的范围内,全是危险的红色区域。而X-47B一来,马上形势就得到了改观。3个中队的无人战机一摆,立马攻守易位。设想中的无人战机,可不止无人轰炸机这么简单,纵深目标打击、近距支援、为B-2轰炸机护航、电子干扰、反弹道导弹、反雷达作战、战场侦察、反舰攻击、斩首攻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这就是美国海军无人空中作战系统计划未来所要达到的目标。而X-47B仅仅是这个计划的一个演示机,说X-47B能够实现自主飞行并执行攻击任务,似乎为时过早;更甚有说这种无人机可抵消中国近年来在军事领域的部分发展,特别是中国航母杀手导弹形成的威慑力,简直就是闭眼说瞎话。


  的确,让无人机实现自主攻击,这是很多军事强国的梦想。但很遗憾,无人机实现自主攻击在将来也只是个梦想。从X-47B的公开报道中可以发现,项目团队中的公司主要是机体制造、内部机械设备、通信、导航以及飞控设备的制造商,并没有安装设计中的各种复杂传感器。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它飞起来。而计划中,未来X-47B可是要安装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及海上移动目标指示系统、机载雷达和电子对抗侦察系统等多种传感设备。显然,这些设备是为了有效提升无人战机的战场感知性能,否则就难以适应未来的复杂战场。

X-47B无人机首飞

  在2000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授出了两份舰载无人作战飞机(UCAV-N,N代表海军)的合同,这两份合同分别发给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波音公司。当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经自己发展了飞马座无人空战飞机演示机,该机于2001年7月完成制造。美国官方给飞马座无人机的序列号是X-47A,波音的UCAV-N被分配的序列号是X-46A。在2001年至2002年间,X-47A进行了包括滑跑在内的地面测试,在2003年2月23日,X-47A成功进行了首飞。


  X-47A采用一种没有垂直控制面的隐形设计,其偏航由翼面上不同的活动面来控制。该机采用全复合材料机身,装备一台普拉特.惠特尼JT15D涡轮风扇发动机。该机采用一套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飞行控制、导航、任务控制和其它任务。飞马座装备了一套美国海军的舰载GPS导航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降落在航空母舰甲板上,在首飞中,该系统使得X-47A准确着陆在了跑道上的预定点。


  在2003年4月,DARPA把美国海军(NAVY)的无人空战飞机项目UCAV-N和美国空军(USAF)与DARPA联合实施的无人空战飞机项目UCAV合并为一个联合了DARPA/NAVY/USAF的项目,这个项目后来被命名为联合无人作战空中系统(J-UCAS)。诺斯罗普.格鲁曼很明显认为之前X-47A的飞行试验对于J-UCAS的开发演示没有多大作用,所以新的无人机有了一个新的序列号X-47B。

美军打造水下无人舰队 直接针对中国潜艇。
第五兵器:水下无人潜航器 对华作战的水下围城

  美国大力研制无人潜航器系统明显带有极强的针对性,有美国军事专家狂妄叫嚣要“让中国在(常规)武器计划上投入的资金付诸东流” 。


  据5月3日出版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资深分析家认为,“中国正在更新潜水艇,美国需保持优势。但美国想要保持海军优势,应加大无人潜航器研发的资金投入,而不是仅关注于潜水艇。”


  《简氏防务周刊》所提到的“无人潜航器”(英文简称UUV),即水下无人作战平台,又称无人水下运载器或水下机器人。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在沉船打捞、深海勘探以及水下电缆铺设和维修等民用领域。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主要海军国家开始关注UUV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并相继开发出了一批多用途的无人潜航器,如美国早期水雷侦察系统(NMRS)等。这些无人潜航器主要被用于扫雷、水下侦查、海底中继通讯等领域,按引导方式也可分为遥控式潜航器(ROV)和自主式潜航器(AUV)两大类。


  与传统潜艇相比,无人潜航器具有使用灵活、隐蔽性强、适应复杂海况以及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的特点。因此,美国海军于1999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潜航器发展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军用UUV系统,并希望其能够达到与无人飞机相类似的多用途性和通用性。


  不过随着各国海军的UUV系统发展迅速,UUV系统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如续航力有限、侦搜范围小、数据传输距离较近、单位成本昂贵等等,另外在应用领域上也多为防御性的侦察、通讯和反水雷,与美军要求的侦察攻击一体化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一段时期内,美军的无人潜航器系统研发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在国会拨款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近几年来,一批新兴科技,如模块化技术、高性能电池、纳米材料技术的出现却为美军无人潜航器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UUV又重新受到美国海军的特别关注。

美军水下无人舰队初具规模

  在对美军无人潜航器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重新评估后,美国海军于2005年1月发布了新的《无人潜航器(UUV)总体规划》。该规划将无人潜航器提高到与无人机、无人战车和机器士兵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发展方向上,美军将无人潜航器作为海军实施“网络中心战”、加强水下ISR(情报、侦察、监视)系统建设重要的环节,朝着“模块化”、“智能化”以及“多用途化”方向发展。


  根据新的《无人潜航器总体规划》,美军下一代无人潜航器将能够适应海军联合作战要求,在环境复杂的浅海地区,长时间、自主地进行隐秘工作,可有效收集水中和水面情报,作为诱饵协助母舰艇猎杀敌方潜艇,或者对敌方潜艇进行长时间跟踪,并拥有智能化攻击的能力,可搭载各种类型的鱼雷、导弹甚至核弹进行自主攻击。


  2005年11月,一具新型无人水下潜航器从美国海军“布法罗”号攻击型核潜艇上成功发射,标志着美军新一代UUV开始进入试验部署阶段。据美军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前后,美军将能够拥有1000套以上的无人潜航器系统,从而组成一支庞大的水下无人舰队。

直接针对中国潜艇

  在《简氏防务周刊》的文章中,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的资深分析家罗伯特·沃克认为,“美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来研制无人驾驶水下潜航器,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增加‘弗吉尼亚’号核潜艇数量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美国在海上的优势地位。”


  但是,各国专家普遍认为,拥有1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以及庞大核潜艇舰队的美国海军,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拥有世界大洋海域的优势制海权。大力研制无人潜航器系统明显带有极强的针对性。正如沃克所说:“显然中国正在替换潜艇,美国应该采取大胆举措,这样在今后15年里,我们就可以让中国在(常规)武器计划上投入的资金付诸东流”。


  实际上,美国在2004年的防务政策指南中就已经将无人潜航器作为海军沿海水下监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就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潜艇威胁”。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2005年底还曾透露出秘密研发“鱼雷防御声学阵列”以及“大型海上监视飞艇”的计划。美国军方也迫切希望包括无人潜航器在内的类似系统能够承担东亚复杂海域环境下的反潜任务,从而大幅提升美军在第一岛链海域的水下封锁作战能力。

美军下一代轰炸机方案

  第六兵器:下一代隐身轰炸机 为摧毁中国防御网不惜余力

  2011年1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将研制具备核打击能力和突防能力的新型远程轰炸机,这一项目可以看作是当年下一代轰炸机(NGB)项目和所谓2018轰炸机的死灰复燃。2006年,美国空军开始对下一代远程打击平台进行预研,以便能够替代过于老迈的B-52H和逐步老化的B-1B。当时诺思罗普-格鲁门、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对这个项目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有人甚至以诺格财务报告上以保密为由拒绝披露用途的20亿美元研发拨款,推测有关的研制任务已经进入到较深的阶段。但2009年5月7日,奥巴马政府以没有迫切的需求以及价格太贵为由宣布终止NGB项目。然而,要求研制新型轰炸机的呼声在2010年再起,最终导致2011年奥巴马政府宣布重启新一代轰炸机项目。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第一季度已经收到总价值超过2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秘密飞机研发项目,有迹象表明,该公司已经获得来自美空军的一笔合同,将为“下一代轰炸机”(NGB)项目制造一架原型机。


  诺•格公司第一季度经营结果显示,该公司在第一季度被授予大约2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某些特定项目,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公司所从事的飞机业务(综合系统分部)订货也出现相应增长。这项“秘密”项目的存在解释了美空军NGB项目存在的许多异常现象:按照军方的计划,新一代轰炸机将在2018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IOC),但是公开的预算计划却显示,在2008年~2010年间并没有为该项目提供资金。


  诺•格公司的竞争对手——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月末已经宣布组队参加NGB项目竞争,洛•马公司“臭鼬”工程队(Skunk Works)领导人Frank Cappuccio同时确认,该公司将不会和诺•格公司组团。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还声称,他们没有得到任何政府提供的资金。洛•马公司曾在2005年提议为美空军建造一架轰炸机尺寸的验证机,并作为“联合无人空战系统”(J-UCAS)项目的一部分。但之后不久国防部决定终止J-UCAS项目,项目资金也被美海军和空军的两个项目瓜分。


  据分析,洛•马公司于2007年8月收购的Scaled Composites公司很可能在NGB项目中起主导作用。洛•马公司首席执行官Ron Sugar曾经高度评价了收购Scaled Composites公司的重要意义,并声称此次收购对洛•马公司即将参与的一项先进飞机项目竞争具有战略意义。

  F-35B携带JDAM炸弹进行翻转机动前起飞动作

  第七兵器:F-35战斗机 掌握制空权的致命武器

  美国F-35战斗机(JSF)有“世界战斗机”之称。F-35战斗机(JSF)是一种多用途、并能服务于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兵种作战飞机。他最具特点的进步是开发和采用了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因而,使战斗机具有全新的作战模式。F-35战斗机是由多国开发,但是高水平的探测传感器和电子信息的综合处理由美国掌控。在任务系统软件控制下的有源相控阵(AESA)将能执行电子战(EW)功能,同时,还将执行部分通信、导航和识别(CNI)的功能。


  美国F-35战斗机(JSF),也称F-35“闪电II”(英语:F-35 Lightning II),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导设计生产,多国参与开发的单座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机,能够负担近空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其设计源于联合战斗攻击机计划(英语:Joint Strike Fighter,简称JSF)中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提出的X-35。


  除美国之外,世界上还有8个国家参与合作,投入经费亦超过45亿美元。研制F-35的目标是取代F-16、A-10、F/A-18A/B/C/D、F-14和AV-8B,以及英国的GR-7和“海鹞”等现役战斗机。F-35将是美国和其盟国在21世纪的空战主力。

 F-35战斗机配备武器有联合防区外武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风修正弹药布撒器、激光制导炸弹和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


  F-35战斗机在机内携带两枚微型联合防空区外发射空地导弹,每个机舱各一个,也可能挂载小型寻的攻击性巡航导弹(SMACM)。它将具备在各种天气情况下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每枚价格相当于微型JASSM的20%。小型寻的攻击性巡航导弹的射程是250海里左右。F-35飞机能够运载8个小型寻的攻击性巡航导弹。


  F-35战斗机(JSF)增加第3种炮弹即PGU-25;U高爆燃烧弹药(HEI),用于攻击空中目标。另两种炮弹是PGU-23;U训练弹和PGU-20;U空对地攻击用弹药。F-35装备的航空机炮是现役GAU-12式25毫米航空机炮的改进型,由通用动力公司研制。


  F-35联合打击战斗机将成为美军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地攻击陆海空任何目标的能力。在未来的战场上,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将与F-22“猛禽”战斗机联手,形成类似F-15与F-16的高低搭配。当F-22清除了敌方战机以及地空导弹的威胁后,F-35将携载导弹对分散的地面目标实施全天候精确打击。与F-16不同的是,F-35具有隐形能力,可像F-117战斗机那样隐形突防。这种飞机机动性、敏捷性优于F-16C和F/A-18C,作战半径为1000~1300公里。
  F-35为新一代隐形多用途战机,作战能力强大,可取代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多种现役机型,F-35战机成为美国新一代空中力量中坚。[2]F-35的出现是战斗机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三军通用的革命


  F-35战斗机的生产与研制,借用了陆军轻型武器上率先出现的枪族概念,通过一个平台的不同配置满足了空军、海军、海军陆战三军需求,使三军不再因某一军种配备了一种新型装备。这种研制理念与发展模式,是战斗机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在F-35以前,还没有一种飞机能够以一机三型的方式满足三军需要。


  简化型谱的革命


  F-35战斗机的出现,让F-16、A-10、AV-8 等军用航空器寿终正寝,实现了以一机替代多机的目标,让资源实现了集成化。在考虑装备发展时,军方能够有精力更加关心机载设备和高性能弹药,更关注挖掘出战机其他作战潜力。这样,将不同平台的资源注入到了同一平台,这种理念,是机、弹双赢的选择。


  先进设计的革命


  F-35战斗机F-35首次使用了全数字设计技术,开创了数字化技术在战机设计应用方面的先例。这种完全数字化的设计方法在节省时间和成本方面产生了巨大效果。“数字化三维实体设计”意味着世界上参与项目设计的所有设计人员都能够进入设计网页,无论是意大利、挪威,还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的工程师和供应商都能进入设计数据库,不同需求方修改的数据可以即时传送,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高。设计出的虚拟飞机可以进行数字操纵,同时还可应用数据程序进行产品加工,进而获得精确的尺寸,确保了加工的准确性,使厂商避免了在制造 物理样机时因返工而带来的昂贵制造成本。


  甲板的革命


  F-35的出现,让垂直/短距起降成为现实,也把昂贵复杂的弹射器置之度外。F-35解决了小航母和准航母的隐忧。2010年3月24日,美国军方公布了F-35型联合攻击机首次垂直试降的画面,飞行员驾驶战机垂直降落在28平方米的着陆点上。这意味着只要甲板上有28个平方米的空地,就能够让小航母变成大航母,就能够让准航母变成航母。F-35,就是甲板革命的先行者。


  强化联盟的革命


  F-35在设计之初,就不为美国独有。美军“联合先进攻击技术”战机新理念在洛·马诺·格公司联合研制的X-35上初现时,世界上就有8个国家参与合作,投入经费亦超过45亿美元,当初预估市场有3500架甚至5000架的需求意向。F-35的核心技术不会轻易泄露,联盟内的成员用大把的欧元挣得的只是使用权,要想F-35在未来的作战行动中真正发挥威力,离不开美国的支持,要想在数年后得到F-35的升级和维护,也同样离不开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装备,具有收钱、收心的双重效应,而F-35做到了。
看过了,米蒂牛的不行啊
MD的科技和军工太强悍了,期待我们超越MD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