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机对比三代机不败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0:47


    记得,美国用F-22与F-15做过一回模拟对抗,结果被击落的比例是142:0(貌似是这个数据,勿喷,本人记性不好,能记得就不错了),看过之后很纳闷。实际上,四代机对比三代机的不败秘密是什么呢?
           
隐身技术实际上被过分吹捧
由于美国空军对隐身技术的吹嘘到了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地步,以及公众、媒体的追捧,隐身特性简直到了掩盖真相的地步。
  在分析隐身飞机的作战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隐身技术的相关概念。隐身不过一种相对的说法,无非就是减弱、抑制、吸收、偏转目标的雷达回波强度,把其RCS值相对原有战机和雷达体系降至一个较低的数值,从而实现战场的单向透明、单向打击。
  但是,矛和盾是互相竞速和互相提高的。雷达体系也在迅速进步,而且因其先天的优势,很快雷达体系就能超越隐身技术,而隐身技术却将遭遇看不见的墙,止步不前。
      隐身飞机能降低了雷达作用距离,但是幅度有限
根据雷达理论,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与目标RCS的四次方根(将RCS开四次方)呈正比关系。这一定理说明,要想使对方雷达的探测距离缩短为原来的1/2,那么己方目标的RCS就要缩小为原来的1/16。
  而对于战机来说,RCS从10平方米以上减少到1平方米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如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改进),要继续降低到0.1平方米,就需要很多隐身优化手段(如F-22和歼-20采用的诸多办法),而要从0.1平方米继续往下减,就需要更多的非常规手段,而且难以进一步优化了(如B-2轰炸机)。
  也就是说,隐身和反隐身的角力中,最终的胜利者还是雷达。
第三代战机配备的首先是机械扫描的脉冲多普勒雷达,随后像米格-31这样的战机开始配备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或者叫被动相控阵雷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一个电子阵列天线,实现了雷达波的电子分发和控制,实现了真正的多目标搜索与跟踪能力。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或者又叫主动相控阵雷达的出现是技术上的又一革命性进步。它取消了传统的中心式高功率雷达波发射机,把天线和发射/接收(T/R)设备合二为一,天线每一个阵元都是由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构成的小模块,包括了完整的雷达波束制造、发射、接收功能,是一个微型的完整雷达。
  相控阵雷达,尤其是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相比,功能和性能有天壤之别,优点多到了难以尽数的地步。而对于战机性能来说,最主要的两点一是实现了真正的多目标能力,二就是功率大为提升。
  由于AESA雷达使用高效率的微波集成电路发射/接收阵元(简称T/R模块),微波能量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同一安装空间(同样的功率和天线罩)来说,AESA雷达所辐射的有效功率要比机械雷达大10倍,探测距离要远75%。
  AESA雷达的优点还有:部分模块故障不影响总体性能,雷达可靠性获得飞跃;多目标多任务特性突出,可分配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执行不同的任务等。AESA的成功应用是对传统机载雷达的一次革命,她就像电脑从落后的DOS升级到丰富多彩的Windows系统,极大地扩展了雷达的应用领域和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性能,进而提高和丰富了作战飞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作战模式。
只要雷达功率大,隐身战机照样乖乖现形
第四代隐身战机之所以能一度取得技术优势的本质,就是因为先前的第三代战机配备的都是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这种雷达一般能在70公里左右距离探测到典型的3-5米RCS战机目标。而对于RCS下降到0.5甚至0.1平方米的隐身战机来说,雷达的发现距离就下降到20公里左右,已经接近目视发现的距离了——而实际上早在双方接近这一距离之前。落后的三代战机就被先进的四代战机发射中远程空空导弹击落了。
  但是,在大功率AESA雷达面前,隐身战机就玩不转了,这种雷达对3-5米RCS战机目标的发现距离高达160甚至200公里以上,哪怕隐身战机RCS降为1/100,雷达探测距离打三折,还是有6、70公里,足够引导中远程空空导弹发射的需要。
  隐身技术与是个矛与盾的关系,届时就会形成双方都有能够在武器有效射程之外就发现对方的能力,即战场变得“双向透明了”,那么隐身技术本身的战术意义就贬值了。
  所以,过于强调和依赖战机的隐身性能,就像抖机灵,玩猫腻,玩得了一时,玩不转长久。

     
      那么什么才是四代机不败神话的倚仗呢?
      

      速度比隐身更重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速度成胜负的重要筹码
      如上所言,将战机的RCS降低为原先的10%后,雷达对它的发现距离只降低到原先的56%。即使将RCS降低到原先的1%,雷达发现距离也只减少到原先的32%。而且提升雷达性能容易,降低RCS难,随着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隐身飞机的隐身能力越来越不可靠了,所以对隐身技术的作用估计不宜过高。
  如果说,在四代机对三代机的空战中,可以凭借信息不对等的优势获得占尽先机、从容应对的特权的话,那么四代战机与同是配备了先进AESA雷达的三代战机或者四代战机对抗的时候,速度就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筹码。能量空战的原则就是尽量提高自身速度(动能)和高度(势能)并合理使用这一能量优势,削减对手的高度和速度优势。
              
超视距作战的效能与载机速度息息相关
首先是发射中距拦射导弹时载机的速度至关重要,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并不是一个常数,它与当时两机的高度、速度、相对角度位置,目标做多大程度的机动动作以及导弹本身的性能等都有关系。
  首先,导弹本身能够飞行的动力射程与载机速度息息相关,如果同一款AIM-120要达到80公里动力射程,其发射时载机的速度至少要达到1.4-1.6M,若在亚音速时发射,导弹射程就只有65公里左右。其次,空空导弹发射后由弹上的发动机推动导弹飞行,但导弹发动机一般仅工作十几秒钟,此后导弹完全靠惯性滑翔,越飞越慢。
  导弹要击中高速机动的敌机就必须保持相当强的机动能力。在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导弹有动力推动,其飞行机动能力是最强的。当导弹处于后期惯性飞行时,导弹只具有动能而无动力,此时导弹若要再进行机动飞行追击目标,导弹的剩余动能将迅速减少,机动能力也随之大大降低。通常在最大射程上空空导弹是无法击中目标的,既使是歼-7这类飞机也能靠机动能力避开AIM-120C这类先进导弹的攻击(当然也要看飞行员的水平)
              
实际的超视距空战距离比导弹参数标注的要近得多
因此,导弹出了最大可用发射距离之外,还有一个最佳发射距离,也即有效射程。飞行员应力争在已方导弹的最佳发射距离开火。现代战机的火控系统会为飞行员提供这个信息,过早或过迟开火,对超视距空战来说都不利。
  目前的主动雷达空空导弹一般具有70-80公里的动力射程,但真正的、可有效对付机动目标的有效射程不过30-40公里而已。而在实际空战中,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空军的主力装备是动力射程40-50公里的AIM-7被动雷达空空导弹,实际发射距离均在20公里上下。现在美军的AIM-120主动雷达空空导弹,在靶场上实际对抗射击的距离也不过25公里上下。
  在这个距离上,导弹发射后不久导引头即可锁定目标,载机可以发射后不管;导弹处于发动机工作化航段,机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对付机动目标有充分把握——只不过这一距离实在太近了一点,这一轮导弹没有命中的话,双方就要进入10公里距离内的近距格斗了。
      
       
高速优势仍是空战不变的法则
假若双方所发射的导弹性能相当的话,双方战机的能量就成为影响空战胜负的重要砝码。速度更快高度更高的战机,射出的导弹有效攻击范围和末端机动能力都更强,更具杀伤性,可以率先接近并锁定目标,载机随即可以转身回避;而速度较慢者将陷于两难境地,自己的导弹还没锁定对方,敌方的导弹却已率先逼近,躲避的话自己的导弹命中概率会降低,不躲的话自己的小命比较危险。在这里,速度优势的作用非常明显。
  而在双方对射后,规避对方袭来的导弹时,飞机本身的能量优势更加重要。战机机动规避来袭导弹的战术动作有桶滚或者蛇形机动,大角度转弯,急速的上升或下降等等。不难看出占据高空高速又兼具机动优势的战机,几乎可在超视距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空战取胜的秘诀——超音速能力
   
       第四代相对于以前的战斗机,飞行性能最大的突破就是其实战环境下的超音速飞行能力。
  超音速巡航的实质是指通过先进的气动设计,大幅降低超音速阻力,提高升阻比,结合大推力低油耗推力矢量发动机,飞机超音速性能实现阶段性的飞跃,这种优越性能的冰山一角就是超音速巡航,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也是它能够成为分代标准之一的原因。
       超音速巡航的秘诀:低阻气动外形、大推力发动机
超音速巡航指的是飞机在不开加力的前提下速度超过M1.4(马赫数,音速)以上,并持续飞行30分钟以上的飞行能力,美国F-22战斗机声称其不开加力的最大巡航速度高达1.72马赫。这主要得益于其出色的低阻气动外形、武器内置、和大推力的F119发动机。这也是该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的“代差”标志之一。
  F-22的超音速巡航使它具有快速接敌,快速占位,大幅增加导弹攻击区域、快速脱离战场,摆脱攻击的能力。在和F-15、F-16的对比试飞中,如果F-22不想和它们纠缠而加速脱离的话,那么"鹰"和"战隼"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具有超巡能力的"猛禽"。简单的说,就是四代机打完了中距弹掉头跑,三代机追不上、够不着。所以超巡即使用来逃跑也是非常稳妥的。
      超音速巡航为超音速机动提供了基础
实际上战斗机中最早实现"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是米格-25/31,这两种飞机都是在机内载油量极大的基础上开加力实现较长时间的超音速飞行。而随着发动机推力的增加的进步,一些"三代半"战斗机已经可以在无外挂条件下及特定高度下,不开加力在低超音速区飞行(如欧洲"阵风"、"台风"均宣称具备Ma1.2左右的超巡能力)。但实际上,半个世纪之前的英国"闪电"截击机在特定高度不加力时M数也已达到过1.01。
  作为第四代战机的划分标准之一,超音速巡航如果这么容易就被第三代、甚至第一、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实现,那么这条标准早就可以扔进垃圾堆了。超音速巡航的标准只是个量化衡量的标准,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之上的超音速加速、爬升、盘旋和机动性能。
      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归根结底不是为超音速机动设计的
超巡截击是60年代提出的概念,“闪电”实现了近M1的巡航,米格-25实现了M2的巡航。但米格-31的超巡和F-22的超巡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米格-31只有超巡能力,基本上没有超音速机动能力,只能大体飞直线。作为拦截入侵轰炸机的截击机这没有什么问题,直线本来就是最短距离。但作为具有超巡能力的战斗机,具有超音速机动能力就十分重要。
  假如F-15也装上F119发动机,那么不加力M数或许可以达到M1.2或更高,但它的机动性能却绝对比不上F22,因为它的气动设计仍然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因为对三代机如F-15、苏-27而言,其超音速时的机动能力并不好到哪里去,在10000米高空的盘旋过载不会大过3G。而F-22在M1.7时稳定盘旋过载可达6.5G,超出上一代战斗机一倍左右。而苏-27只有在M0.9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这是为什么?因为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归根结底不是为超音速机动设计的。超音速飞行时的激波锥把飞机“包络”起来,所有气动面都在低压区,使不上劲。而这个能力只有矢量推力才能做到,这就是米格-31和F-22之间的本质差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超音速巡航能力结合出色的超音速机动能力,可以令战机始终保持较高的能量状态,不但有利于战斗机执行进攻性战术机动,而且也有利于空战中进行摆脱机动和规避空空导弹攻击。
  模拟计算结果证明:超音速机动可以大幅度降低空空导弹的有效攻击范围,如果能在飞行速度M1.5条件下进行5g左右的高机动规避动作,则导弹的命中率还将大幅度下降,甚至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如AIM-7和R-27)几乎不可能命中这样的战斗机目标。从而大大压缩对手的有效攻击范围。
  理解这一结果并不难,能够达到三倍音速和3万米高度的防空导弹早就有了,但打SR-71还是很难,就因为两个原因:1、拦截窗口很小,差一点点就偏到射程之外了;2、导弹相对飞机的剩余能量不足,相对容易逃脱。超巡战机的速度和高速虽没有SR-71那么突出,但机动性又远远胜过,生存几率还是比以亚音速机动的飞机要高得多。
      



      本文摘自凤凰网。

      

      


    记得,美国用F-22与F-15做过一回模拟对抗,结果被击落的比例是142:0(貌似是这个数据,勿喷,本人记性不好,能记得就不错了),看过之后很纳闷。实际上,四代机对比三代机的不败秘密是什么呢?
           
隐身技术实际上被过分吹捧
由于美国空军对隐身技术的吹嘘到了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地步,以及公众、媒体的追捧,隐身特性简直到了掩盖真相的地步。
  在分析隐身飞机的作战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隐身技术的相关概念。隐身不过一种相对的说法,无非就是减弱、抑制、吸收、偏转目标的雷达回波强度,把其RCS值相对原有战机和雷达体系降至一个较低的数值,从而实现战场的单向透明、单向打击。
  但是,矛和盾是互相竞速和互相提高的。雷达体系也在迅速进步,而且因其先天的优势,很快雷达体系就能超越隐身技术,而隐身技术却将遭遇看不见的墙,止步不前。
      隐身飞机能降低了雷达作用距离,但是幅度有限
根据雷达理论,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与目标RCS的四次方根(将RCS开四次方)呈正比关系。这一定理说明,要想使对方雷达的探测距离缩短为原来的1/2,那么己方目标的RCS就要缩小为原来的1/16。
  而对于战机来说,RCS从10平方米以上减少到1平方米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如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改进),要继续降低到0.1平方米,就需要很多隐身优化手段(如F-22和歼-20采用的诸多办法),而要从0.1平方米继续往下减,就需要更多的非常规手段,而且难以进一步优化了(如B-2轰炸机)。
  也就是说,隐身和反隐身的角力中,最终的胜利者还是雷达。
第三代战机配备的首先是机械扫描的脉冲多普勒雷达,随后像米格-31这样的战机开始配备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或者叫被动相控阵雷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一个电子阵列天线,实现了雷达波的电子分发和控制,实现了真正的多目标搜索与跟踪能力。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或者又叫主动相控阵雷达的出现是技术上的又一革命性进步。它取消了传统的中心式高功率雷达波发射机,把天线和发射/接收(T/R)设备合二为一,天线每一个阵元都是由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构成的小模块,包括了完整的雷达波束制造、发射、接收功能,是一个微型的完整雷达。
  相控阵雷达,尤其是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相比,功能和性能有天壤之别,优点多到了难以尽数的地步。而对于战机性能来说,最主要的两点一是实现了真正的多目标能力,二就是功率大为提升。
  由于AESA雷达使用高效率的微波集成电路发射/接收阵元(简称T/R模块),微波能量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同一安装空间(同样的功率和天线罩)来说,AESA雷达所辐射的有效功率要比机械雷达大10倍,探测距离要远75%。
  AESA雷达的优点还有:部分模块故障不影响总体性能,雷达可靠性获得飞跃;多目标多任务特性突出,可分配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执行不同的任务等。AESA的成功应用是对传统机载雷达的一次革命,她就像电脑从落后的DOS升级到丰富多彩的Windows系统,极大地扩展了雷达的应用领域和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性能,进而提高和丰富了作战飞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作战模式。
只要雷达功率大,隐身战机照样乖乖现形
第四代隐身战机之所以能一度取得技术优势的本质,就是因为先前的第三代战机配备的都是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这种雷达一般能在70公里左右距离探测到典型的3-5米RCS战机目标。而对于RCS下降到0.5甚至0.1平方米的隐身战机来说,雷达的发现距离就下降到20公里左右,已经接近目视发现的距离了——而实际上早在双方接近这一距离之前。落后的三代战机就被先进的四代战机发射中远程空空导弹击落了。
  但是,在大功率AESA雷达面前,隐身战机就玩不转了,这种雷达对3-5米RCS战机目标的发现距离高达160甚至200公里以上,哪怕隐身战机RCS降为1/100,雷达探测距离打三折,还是有6、70公里,足够引导中远程空空导弹发射的需要。
  隐身技术与是个矛与盾的关系,届时就会形成双方都有能够在武器有效射程之外就发现对方的能力,即战场变得“双向透明了”,那么隐身技术本身的战术意义就贬值了。
  所以,过于强调和依赖战机的隐身性能,就像抖机灵,玩猫腻,玩得了一时,玩不转长久。

     
      那么什么才是四代机不败神话的倚仗呢?
      

      速度比隐身更重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速度成胜负的重要筹码
      如上所言,将战机的RCS降低为原先的10%后,雷达对它的发现距离只降低到原先的56%。即使将RCS降低到原先的1%,雷达发现距离也只减少到原先的32%。而且提升雷达性能容易,降低RCS难,随着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隐身飞机的隐身能力越来越不可靠了,所以对隐身技术的作用估计不宜过高。
  如果说,在四代机对三代机的空战中,可以凭借信息不对等的优势获得占尽先机、从容应对的特权的话,那么四代战机与同是配备了先进AESA雷达的三代战机或者四代战机对抗的时候,速度就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筹码。能量空战的原则就是尽量提高自身速度(动能)和高度(势能)并合理使用这一能量优势,削减对手的高度和速度优势。
              
超视距作战的效能与载机速度息息相关
首先是发射中距拦射导弹时载机的速度至关重要,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并不是一个常数,它与当时两机的高度、速度、相对角度位置,目标做多大程度的机动动作以及导弹本身的性能等都有关系。
  首先,导弹本身能够飞行的动力射程与载机速度息息相关,如果同一款AIM-120要达到80公里动力射程,其发射时载机的速度至少要达到1.4-1.6M,若在亚音速时发射,导弹射程就只有65公里左右。其次,空空导弹发射后由弹上的发动机推动导弹飞行,但导弹发动机一般仅工作十几秒钟,此后导弹完全靠惯性滑翔,越飞越慢。
  导弹要击中高速机动的敌机就必须保持相当强的机动能力。在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导弹有动力推动,其飞行机动能力是最强的。当导弹处于后期惯性飞行时,导弹只具有动能而无动力,此时导弹若要再进行机动飞行追击目标,导弹的剩余动能将迅速减少,机动能力也随之大大降低。通常在最大射程上空空导弹是无法击中目标的,既使是歼-7这类飞机也能靠机动能力避开AIM-120C这类先进导弹的攻击(当然也要看飞行员的水平)
              
实际的超视距空战距离比导弹参数标注的要近得多
因此,导弹出了最大可用发射距离之外,还有一个最佳发射距离,也即有效射程。飞行员应力争在已方导弹的最佳发射距离开火。现代战机的火控系统会为飞行员提供这个信息,过早或过迟开火,对超视距空战来说都不利。
  目前的主动雷达空空导弹一般具有70-80公里的动力射程,但真正的、可有效对付机动目标的有效射程不过30-40公里而已。而在实际空战中,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空军的主力装备是动力射程40-50公里的AIM-7被动雷达空空导弹,实际发射距离均在20公里上下。现在美军的AIM-120主动雷达空空导弹,在靶场上实际对抗射击的距离也不过25公里上下。
  在这个距离上,导弹发射后不久导引头即可锁定目标,载机可以发射后不管;导弹处于发动机工作化航段,机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对付机动目标有充分把握——只不过这一距离实在太近了一点,这一轮导弹没有命中的话,双方就要进入10公里距离内的近距格斗了。
      
       
高速优势仍是空战不变的法则
假若双方所发射的导弹性能相当的话,双方战机的能量就成为影响空战胜负的重要砝码。速度更快高度更高的战机,射出的导弹有效攻击范围和末端机动能力都更强,更具杀伤性,可以率先接近并锁定目标,载机随即可以转身回避;而速度较慢者将陷于两难境地,自己的导弹还没锁定对方,敌方的导弹却已率先逼近,躲避的话自己的导弹命中概率会降低,不躲的话自己的小命比较危险。在这里,速度优势的作用非常明显。
  而在双方对射后,规避对方袭来的导弹时,飞机本身的能量优势更加重要。战机机动规避来袭导弹的战术动作有桶滚或者蛇形机动,大角度转弯,急速的上升或下降等等。不难看出占据高空高速又兼具机动优势的战机,几乎可在超视距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空战取胜的秘诀——超音速能力
   
       第四代相对于以前的战斗机,飞行性能最大的突破就是其实战环境下的超音速飞行能力。
  超音速巡航的实质是指通过先进的气动设计,大幅降低超音速阻力,提高升阻比,结合大推力低油耗推力矢量发动机,飞机超音速性能实现阶段性的飞跃,这种优越性能的冰山一角就是超音速巡航,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也是它能够成为分代标准之一的原因。
       超音速巡航的秘诀:低阻气动外形、大推力发动机
超音速巡航指的是飞机在不开加力的前提下速度超过M1.4(马赫数,音速)以上,并持续飞行30分钟以上的飞行能力,美国F-22战斗机声称其不开加力的最大巡航速度高达1.72马赫。这主要得益于其出色的低阻气动外形、武器内置、和大推力的F119发动机。这也是该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的“代差”标志之一。
  F-22的超音速巡航使它具有快速接敌,快速占位,大幅增加导弹攻击区域、快速脱离战场,摆脱攻击的能力。在和F-15、F-16的对比试飞中,如果F-22不想和它们纠缠而加速脱离的话,那么"鹰"和"战隼"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具有超巡能力的"猛禽"。简单的说,就是四代机打完了中距弹掉头跑,三代机追不上、够不着。所以超巡即使用来逃跑也是非常稳妥的。
      超音速巡航为超音速机动提供了基础
实际上战斗机中最早实现"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是米格-25/31,这两种飞机都是在机内载油量极大的基础上开加力实现较长时间的超音速飞行。而随着发动机推力的增加的进步,一些"三代半"战斗机已经可以在无外挂条件下及特定高度下,不开加力在低超音速区飞行(如欧洲"阵风"、"台风"均宣称具备Ma1.2左右的超巡能力)。但实际上,半个世纪之前的英国"闪电"截击机在特定高度不加力时M数也已达到过1.01。
  作为第四代战机的划分标准之一,超音速巡航如果这么容易就被第三代、甚至第一、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实现,那么这条标准早就可以扔进垃圾堆了。超音速巡航的标准只是个量化衡量的标准,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之上的超音速加速、爬升、盘旋和机动性能。
      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归根结底不是为超音速机动设计的
超巡截击是60年代提出的概念,“闪电”实现了近M1的巡航,米格-25实现了M2的巡航。但米格-31的超巡和F-22的超巡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米格-31只有超巡能力,基本上没有超音速机动能力,只能大体飞直线。作为拦截入侵轰炸机的截击机这没有什么问题,直线本来就是最短距离。但作为具有超巡能力的战斗机,具有超音速机动能力就十分重要。
  假如F-15也装上F119发动机,那么不加力M数或许可以达到M1.2或更高,但它的机动性能却绝对比不上F22,因为它的气动设计仍然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因为对三代机如F-15、苏-27而言,其超音速时的机动能力并不好到哪里去,在10000米高空的盘旋过载不会大过3G。而F-22在M1.7时稳定盘旋过载可达6.5G,超出上一代战斗机一倍左右。而苏-27只有在M0.9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这是为什么?因为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归根结底不是为超音速机动设计的。超音速飞行时的激波锥把飞机“包络”起来,所有气动面都在低压区,使不上劲。而这个能力只有矢量推力才能做到,这就是米格-31和F-22之间的本质差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超音速巡航能力结合出色的超音速机动能力,可以令战机始终保持较高的能量状态,不但有利于战斗机执行进攻性战术机动,而且也有利于空战中进行摆脱机动和规避空空导弹攻击。
  模拟计算结果证明:超音速机动可以大幅度降低空空导弹的有效攻击范围,如果能在飞行速度M1.5条件下进行5g左右的高机动规避动作,则导弹的命中率还将大幅度下降,甚至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如AIM-7和R-27)几乎不可能命中这样的战斗机目标。从而大大压缩对手的有效攻击范围。
  理解这一结果并不难,能够达到三倍音速和3万米高度的防空导弹早就有了,但打SR-71还是很难,就因为两个原因:1、拦截窗口很小,差一点点就偏到射程之外了;2、导弹相对飞机的剩余能量不足,相对容易逃脱。超巡战机的速度和高速虽没有SR-71那么突出,但机动性又远远胜过,生存几率还是比以亚音速机动的飞机要高得多。
      



      本文摘自凤凰网。

      

      
看来,22就是老四代,20是针对22的新四代,超音速能力更强而隐身稍弱。
感觉是用以前方方和晨风等人的文章凑的。
呵呵,数据没那么夸张
战场感知能力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像被锁定,导弹来袭,你不但要知道该怎么躲,还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躲!还要反击,没有好的感知能力,空战无从打起!
文章写的不错,有道理。。。。。。。。。。
chris165 发表于 2012-3-15 23:14
玩过lockno的表示,战场感知能力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像被锁定,导弹来袭,你不但要知道该怎么躲,还要 ...
是啊,玩过lock on以后会对空战有个新的认识。
米国在四代之初...有夸大四代能力宣传的动机...所以当初的报道还需要谨慎地看待它的可信度...
今天,怎么米帝那么发达的媒体话语权却说22缺氧要停飞,却不宣传22四代神话了呢...
前后状况对比起来着...得到的判断应该不会出大错.
四代相比三代性能优势是比较大的...它的败率相比是低的...不败这得有许多前提的...
照这么说,4代机就一个超巡管用了,其他浮云了。就扯吧。天下武功、唯x不破?只要是武功,就能被破。
是啊,玩过lock on以后会对空战有个新的认识。
操作复杂吗?
玩过lockno的表示,战场感知能力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像被锁定,导弹来袭,你不但要知道该怎么躲,还要 ...
操作复杂吗?
N比零不一定,但是大比分肯定无压力,看看三代二代的差距也能估计到,同样代差嘛,也许更大跨越。
GT445 发表于 2012-3-15 23:46
操作复杂吗?
易学难精~
boylzd 发表于 2012-3-15 23:26
是啊,玩过lock on以后会对空战有个新的认识。
起码知道了空战大概是怎么回事~
玩过lockno的表示,战场感知能力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像被锁定,导弹来袭,你不但要知道该怎么躲,还要 ...
同意,网络中心战充分发挥了体系的威力。隐身降低了对手的战场感知能力。
如果想让四代机对三代机不败,关键的奥秘在于不要派四代机上战场,这样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有些片面吧,要真是就唯快不破的话,那当年米格-25岂非天下无敌了,现代武器还是一个综合体,各方面都先进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文章水的可以啊
LZ可以把黑鸟再从坟堆里拖出来,刷上新隐身涂料,横行天下
有点点意思
GT445 发表于 2012-3-15 23:47
操作复杂吗?
lock on 做的还算真实,不过可以控制的飞机太少,只有F15 苏27/33 su25/25T 米格29 A10  7种飞机,如果用键盘操作飞机的机动效果要差不少,推荐使用飞行摇杆。
超级水的文章,4代机对3代机的不败是基于从‘隐身’‘雷达’‘超级动’‘超巡’等诸方面建立起的全方面优势。这是拜隐身技术、电子技术、发动机技术、飞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实现的,要是形不成巨大的优势,那倒新鲜了。

在诸项条件里,隐身绝对是个不可忽视的占着大比例的技术进步。尽管就像文章中分析的那样,rcs缩小10倍,并不能让探测距离缩小10倍,就像操场上的一只羊和一只兔子、老鼠。但在现实中,杂草(电子战设备)掩护一只老鼠可不知比掩护一只山羊轻松多少倍。到那个时候,他就能觉得隐身的好处了。
这文章已经看过了
chris165 发表于 2012-3-16 00:35
易学难精~
键位复不复杂?
4S还是缺一不可的,各国根据战略需求不同和体系不同而有所偏重罢了。
你拿殂带描准镜,跑的还比对方快,对方拿匕首。你当然一个挑一堆了。
liu98741 发表于 2012-3-16 08:37
有些片面吧,要真是就唯快不破的话,那当年米格-25岂非天下无敌了,现代武器还是一个综合体,各方面都先进了 ...
注意,我说的是超音速机动。
米格-25,米格31这样的飞机,虽说速度大,但是超音速机动能力是很差的。
凤凰网…
80公里动射程的120……
我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