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大口吐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48:15
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大口吐血
2007-11-12  来源: 新闻午报(上海)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书透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宏图大志、精明狡猾,写他的委曲求全、铁腕毒辣,写他的风光得意、孤独脆弱;把一个时代的推动者,也是一个时代最大绊脚石的人生传奇写得酣畅淋漓。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

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修建

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他所面临的,是资金的匮乏、人才的匮乏,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判断力,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所面临的软肋。

李鸿章修铁路的事情,可以说明洋务运动的艰难,也可以说明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

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类改变生活观念的一个标志,是集人类想像力、创造力和挑战自然雄心为一体的里程碑。早在1863年,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就收到上海27家英法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根本就不予答复。但李鸿章一直锲而不舍,1874年清廷组织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再次提出要修建铁路,那本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就曾阐述了应该修铁路的理由。见朝廷一直无声无息,只好阳奉阴违,准备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十来里长的铁路。就这条短短的铁路,也费了李鸿章九牛二虎之力。

1881年6月9日,这条十多里长的铁路终于完工了。这一天,也是英国火车发明人乔治·史蒂芬的百岁诞辰。李鸿章特地选定这一天来剪彩,真是用心良苦。很快,流言蜚语来了,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而且喷出的黑烟有伤庄稼。结果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的车皮再次被驴马替代———中国第一条铁轨上出现了咄咄怪事,一大群驴拉着重重的车厢在铁轨上奔跑。

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年过去了。1880年,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就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在任上,刘铭传上了一道《请筹造铁路折》,要求在台湾以及国内大兴铁路。刘铭传的奏折,是李鸿章的授意。这在清廷中重新激起轩然大波———赞成修铁路的主要是各地的封疆大臣,比如李鸿章、刘坤一、左宗棠等;反对势力主要来自朝中官员,尤其是满族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来到了京城,面见慈禧时,李鸿章送了慈禧一件“小玩意”———在慈禧所住的北、中、南海,建一条小小的铁路,由法国商人全额赞助。李鸿章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于朝廷决策者的一次铁路交通的启蒙教育。不久,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落成了,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

这一年,距李鸿章首次上书倡导修建铁路,整整过了14年。在这14年中,李鸿章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的实施。这样的耐心和执著不由让人叹息。

甲午战争失利,无奈出使日本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国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朝廷向日本提出了议和的倡议。输光了的李鸿章愧于与日本人面对面,当恭亲王试探着让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选定的人物,是在天津海关工作二十余年、对李鸿章忠心耿耿的德国人德璀琳。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日本当然不想立即收兵,他们想占领东三省部分领土,以此来逼迫清国做出更大的让步。更何况,中国政府此时派来的是一名洋人,很可能是来打探虚实的。

德璀琳灰溜溜地回到中国。1895年2月1日,清政府又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第二天,双方互换国书。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内容,认定二人授权不足,拒绝与他们谈判。伊藤博文问伍廷芳:“你方为什么不派遣重臣来呢?请问恭亲王为什么不能来敝国?”伍廷芳答道:“恭亲王位高权重,无法走开。”“那么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么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我今天是和您闲谈,那我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的弦外之音,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还是符合国际惯例,必须拥有全权。”

就在这次谈话前后,日军取得威海卫战役的胜利,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失去了与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如果要和谈,不仅要清政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慈禧气急败坏,借口肝气发作,对于议和一事,不愿表态,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满朝大臣,一片义愤填膺,但具体到如何解决问题,一个个束手无策,并且,谁都不愿意背上遗臭万年的罪名,去接这个烫手山芋。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李鸿章为了寻求支持,确切了解各国列强的态度,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只可惜此时各国要么已与日本沆瀣一气,要么暗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准备坐收渔翁之利。李鸿章的求助行动并没有结果。

3月4日,光绪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权。14日,李鸿章等人启程直奔日本马关。

春帆楼被刺,“此血可以报国矣!”

在马关,李鸿章经历了人生当中最耻辱的时光。当李鸿章在半个多月后带着枪伤以及耻辱离开这块土地时,他曾发誓决不踏入这块土地,并陷入了长久的孤独和愤懑之中。对于个人所发的誓言,李鸿章做到了———一年之后,当李鸿章环游欧洲列国再次途经日本换船时,李鸿章死活也不肯上岸,只是在两船之间搭一个木板,然后在别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李鸿章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愤懑。这样的誓言,看起来坚固无比,实际上却是那样的单薄脆弱。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春帆楼上,放着一长方形会议桌,旁边,摆放着十多把椅子。日方还特别在李鸿章的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大约是有意无意地提醒着大家,这位清国全权大臣已值暮年,垂垂老矣。中日两国代表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恰在此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满腹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汽车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名日本男子,在卫兵未及反应之时,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过了一会,李鸿章苏醒过来。李鸿章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面对此突发事件,异常镇静,除了安慰随行外,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面对斑斑血迹的官服,73岁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点安慰,他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鸿章的伤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到眼睛。4月10日,李鸿章伤势稍好转之后,中日双方又就甲午战争展开第五次谈判。中国的和约修正案送达日方。由于李鸿章的伤势渐愈,亲自参加了会议。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国人声讨:“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1901年,李鸿章78岁。这一年,是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李鸿章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里,看着不远处的白云苍狗,独自发呆;有时候,他甚至像一条刚上岸的鱼一样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李鸿章在南方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地:“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伤让在场的官员动容失色,他们从未见过冷静铁血的李鸿章在情绪上会失去控制。即使是在最伤痛最悲凉的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也只是无声泪下。

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1900年7月17日,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了。李鸿章颤巍巍地在贴身侍卫的搀扶下走过跳板,然后在甲板上的藤椅上坐了下来。所有的官员都静静地等候着他发布开船的命令,但李鸿章许久都没有开口,他只是闭着眼睛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一般。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李鸿章专程去了一下他曾经执政达二十多年的直隶衙门。此时此刻,北洋大臣的办公地已是破败不堪,李鸿章蹒跚着步子,察看着废墟中的一切,内心沉痛无比。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

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终于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签订《辛丑条约》,悲恸吐血

李鸿章已经开始咳血了。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无法想像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李鸿章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到了生命的边缘阶段,算是彻底碎如齑粉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魂飞魄散。死之前,已经穿上寿衣卧于病榻上的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滚出。匆忙赶来的老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终年78岁。

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大口吐血
2007-11-12  来源: 新闻午报(上海)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书透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宏图大志、精明狡猾,写他的委曲求全、铁腕毒辣,写他的风光得意、孤独脆弱;把一个时代的推动者,也是一个时代最大绊脚石的人生传奇写得酣畅淋漓。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

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修建

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他所面临的,是资金的匮乏、人才的匮乏,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判断力,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所面临的软肋。

李鸿章修铁路的事情,可以说明洋务运动的艰难,也可以说明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

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类改变生活观念的一个标志,是集人类想像力、创造力和挑战自然雄心为一体的里程碑。早在1863年,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就收到上海27家英法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根本就不予答复。但李鸿章一直锲而不舍,1874年清廷组织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再次提出要修建铁路,那本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就曾阐述了应该修铁路的理由。见朝廷一直无声无息,只好阳奉阴违,准备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十来里长的铁路。就这条短短的铁路,也费了李鸿章九牛二虎之力。

1881年6月9日,这条十多里长的铁路终于完工了。这一天,也是英国火车发明人乔治·史蒂芬的百岁诞辰。李鸿章特地选定这一天来剪彩,真是用心良苦。很快,流言蜚语来了,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而且喷出的黑烟有伤庄稼。结果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的车皮再次被驴马替代———中国第一条铁轨上出现了咄咄怪事,一大群驴拉着重重的车厢在铁轨上奔跑。

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年过去了。1880年,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就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在任上,刘铭传上了一道《请筹造铁路折》,要求在台湾以及国内大兴铁路。刘铭传的奏折,是李鸿章的授意。这在清廷中重新激起轩然大波———赞成修铁路的主要是各地的封疆大臣,比如李鸿章、刘坤一、左宗棠等;反对势力主要来自朝中官员,尤其是满族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来到了京城,面见慈禧时,李鸿章送了慈禧一件“小玩意”———在慈禧所住的北、中、南海,建一条小小的铁路,由法国商人全额赞助。李鸿章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于朝廷决策者的一次铁路交通的启蒙教育。不久,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落成了,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

这一年,距李鸿章首次上书倡导修建铁路,整整过了14年。在这14年中,李鸿章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的实施。这样的耐心和执著不由让人叹息。

甲午战争失利,无奈出使日本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国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朝廷向日本提出了议和的倡议。输光了的李鸿章愧于与日本人面对面,当恭亲王试探着让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选定的人物,是在天津海关工作二十余年、对李鸿章忠心耿耿的德国人德璀琳。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日本当然不想立即收兵,他们想占领东三省部分领土,以此来逼迫清国做出更大的让步。更何况,中国政府此时派来的是一名洋人,很可能是来打探虚实的。

德璀琳灰溜溜地回到中国。1895年2月1日,清政府又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第二天,双方互换国书。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内容,认定二人授权不足,拒绝与他们谈判。伊藤博文问伍廷芳:“你方为什么不派遣重臣来呢?请问恭亲王为什么不能来敝国?”伍廷芳答道:“恭亲王位高权重,无法走开。”“那么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么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我今天是和您闲谈,那我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的弦外之音,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还是符合国际惯例,必须拥有全权。”

就在这次谈话前后,日军取得威海卫战役的胜利,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失去了与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如果要和谈,不仅要清政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慈禧气急败坏,借口肝气发作,对于议和一事,不愿表态,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满朝大臣,一片义愤填膺,但具体到如何解决问题,一个个束手无策,并且,谁都不愿意背上遗臭万年的罪名,去接这个烫手山芋。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李鸿章为了寻求支持,确切了解各国列强的态度,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只可惜此时各国要么已与日本沆瀣一气,要么暗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准备坐收渔翁之利。李鸿章的求助行动并没有结果。

3月4日,光绪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权。14日,李鸿章等人启程直奔日本马关。

春帆楼被刺,“此血可以报国矣!”

在马关,李鸿章经历了人生当中最耻辱的时光。当李鸿章在半个多月后带着枪伤以及耻辱离开这块土地时,他曾发誓决不踏入这块土地,并陷入了长久的孤独和愤懑之中。对于个人所发的誓言,李鸿章做到了———一年之后,当李鸿章环游欧洲列国再次途经日本换船时,李鸿章死活也不肯上岸,只是在两船之间搭一个木板,然后在别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李鸿章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愤懑。这样的誓言,看起来坚固无比,实际上却是那样的单薄脆弱。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春帆楼上,放着一长方形会议桌,旁边,摆放着十多把椅子。日方还特别在李鸿章的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大约是有意无意地提醒着大家,这位清国全权大臣已值暮年,垂垂老矣。中日两国代表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恰在此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满腹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汽车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名日本男子,在卫兵未及反应之时,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过了一会,李鸿章苏醒过来。李鸿章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面对此突发事件,异常镇静,除了安慰随行外,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面对斑斑血迹的官服,73岁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点安慰,他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鸿章的伤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到眼睛。4月10日,李鸿章伤势稍好转之后,中日双方又就甲午战争展开第五次谈判。中国的和约修正案送达日方。由于李鸿章的伤势渐愈,亲自参加了会议。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国人声讨:“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1901年,李鸿章78岁。这一年,是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李鸿章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里,看着不远处的白云苍狗,独自发呆;有时候,他甚至像一条刚上岸的鱼一样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李鸿章在南方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地:“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伤让在场的官员动容失色,他们从未见过冷静铁血的李鸿章在情绪上会失去控制。即使是在最伤痛最悲凉的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也只是无声泪下。

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1900年7月17日,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了。李鸿章颤巍巍地在贴身侍卫的搀扶下走过跳板,然后在甲板上的藤椅上坐了下来。所有的官员都静静地等候着他发布开船的命令,但李鸿章许久都没有开口,他只是闭着眼睛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一般。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李鸿章专程去了一下他曾经执政达二十多年的直隶衙门。此时此刻,北洋大臣的办公地已是破败不堪,李鸿章蹒跚着步子,察看着废墟中的一切,内心沉痛无比。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

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终于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签订《辛丑条约》,悲恸吐血

李鸿章已经开始咳血了。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无法想像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李鸿章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到了生命的边缘阶段,算是彻底碎如齑粉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魂飞魄散。死之前,已经穿上寿衣卧于病榻上的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滚出。匆忙赶来的老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终年78岁。

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东方俾斯麦如此凄惨的下场,为国做了很多奠基的事情却得不到应得的最起码的尊重.即时当时正统俾斯麦或者伊腾博文来估计境遇未必好过李中堂.
不管是不是真的吐血,这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朝也到了不得不灭的程度了
不签的话
还能够坚持多久?
这个条约清朝没办法不签,所以清朝当时也不得不灭了
李鸿章
生不逢时啊
生到民国的时候
都比在清朝强
晚清的掣肘太多,太多
他是在同时和外国,在野党,还有民族习俗作战
没有援军

这是个很悲剧的人
我一直认为<走向共和>对他的刻画还是比较到位的.
]]
李如能有袁大头的气魄,我就承认他是个豪杰。但他没有,所以我只能看低他,不管他吐没吐血。
首先让我们了解历史上李鸿章的真实一面,李鸿章“发迹”之后,他们六兄弟曾在家乡安徽省大规模地购置田产,并建造“大者数百亩,小者亦百十亩”的庄园式宅第。这些宅第外围先凿以壕沟,内筑高墙如围寨,四周又辟花圃、菜圃、园圃,内层又凿有内壕沟,有的还设有碉堡、炮台、内外花园、藏书楼和秘密走廊等,俨然一个个小独立王国。关于李氏家族拥有的土地,据曾在李府管过事的唐凌辉说,李府最盛时期,有田257万亩。这些土地,李府采取“万亩建仓”的办法,委以亲朋直接管理。现已知仅在合肥、芜湖、肥西、无为、六安、霍山、庐江、舒城等地建立的“仓房”就有几十个。李鸿章名下的田产,每年可收租5万石。据合肥东乡佃户统计,李氏在当地占地三分之二,约50万亩,而瀚章和蕴章之子经钰,则是更大的地产巨户。就这样一个极其腐败的封建官僚,居然被CCTV大为美化。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发生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他说:新疆“断不能久守”,而且新疆也不重要,丢了于肢体元气无伤,不如把用于新疆的经费移充海防之饷。而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并且亲自率兵收复了。

  1879年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有巨大损失的《交收伊犁条约》,国内舆论大哗,要求改约,而李鸿章却说如果改约“其曲在我”,又说如果不签这个条约后患更亟。左宗棠等则要求改约。后曾纪泽奉命赴俄谈判改约,收回一些权益。

  1878年中日就琉球交涉。李鸿章认为:琉球国向中国朝贡时所贡少,而中国所赐多,中国不合算;琉球离中国远,离日本近,对中国来说“尚属可有可无”,不必与日本争。日本并琉球后,又要与中国划界,主张将琉球南部接近台湾的宫古、八重山分让于中国,作为国界。李鸿章却说这两岛是累赘,不要。

  中法战争时,李鸿章不同意抵抗法国的侵略,而威胁清政府说法国一向“因愤添兵”不好惹。张之洞主持战事,起用老将冯子材,李鸿章反对。后来冯子材改变了战争态势。而当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法军兵败如山倒之时,清廷却下了停战令。张之洞等都知道这主要是李鸿章的主意,对他大加指责,有人骂他如秦桧一样的“和戎宰相”,冯子材在前线给张之洞发一封电报,请他上奏诛议和之人。而李鸿章主张“乘胜即收”,结果与法国签订一个“不败而败”的条约。

在电视剧中,好像一切误国之责都与李鸿章无关。是慈禧太后修颐和园弄得海军没经费,是翁同和倾轧报复才搞得军舰没炮弹,是光绪皇帝急躁冒进才使得军队一败涂地。李鸿章简直比窦娥还冤。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李鸿章对于甲午战争的惨败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是有的,翁同和暗中拆台也是有的,但李鸿章的责任也不小。别的不说,只说他重用的那批将领就大成问题。我们看一下甲午战争的具体进程,就会发现,除了海战不算,其余的战斗,几乎每一次都发生了前线指挥官临阵脱逃的事情,而这些指挥官大多都是李鸿章淮系的亲信。
在朝鲜战场上,身为前敌司令的叶志超闻风即逃,从牙山逃到平壤,又从平壤逃到安东,一溃千里。他手下的几个将领,除了左宝贵忠勇血战外,卫汝贵、马玉昆等人也学他的榜样,带头逃跑,结果轻而易举地断送了整个朝鲜。
在旅顺保卫战中,北洋营务处总办龚照屿是最高统帅。但他不等日军来到,就先化装乘小舟逃往天津。到了天津,他见到李鸿章,李鸿章只是把他臭骂了一顿,又命他返回旅顺,指挥作战。对于这样的将领,李鸿章采取如此的处置方法,难道不是大错特错吗?龚照屿返回旅顺后,并没有痛改前非,而是依旧随时准备逃跑。当日军开始进攻之时,除了徐邦道所部奋力抵抗外,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等将纷纷未战先逃,龚照屿再次逃跑。号称“远东第一要塞”的旅顺就此轻易失守。
在威海保卫战中,南帮炮台指挥官刘超佩不战而逃,致使炮台很快失守。北帮炮台指挥官戴宗骞被李鸿章认为是“胆识坚定,志节皎然”的优秀将领,但就是他却一贯克扣军饷,虐待士兵。在战事开始前,他匆匆忙忙地把军中存银八千余两运回自己的安徽老家。战斗开始后,他手下的士兵自动溃散,炮台完全由赶来增援的水兵防守,最终陷落。
在辽河战场上,除了淮军,还有湘军、楚军诸部,淮军主要统帅,年近八旬的老将宋庆还是比较能作战的,但也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太原镇总兵聂士成,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部队也有一定战斗力。但其余部队都无法令人恭维,都是屡战屡败,从鸭绿江边一直溃退到沈阳附近。在这个战场上,清军兵力达十几万人,而日军最多时不过三万人,清军却一次像样的胜仗都没打过。
通过以上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于甲午战败,至少要承担一个用人失察之罪。他重用的这批淮军嫡系将领大多是些腐败之徒。他们平素贪污军饷,中饱私囊;打起仗来畏敌如虎,贪生怕死,以致误国殃民,堪称败类。身为淮军最高统帅的李鸿章难逃罪责,实际上,作为这样一大批贪官污吏的领导者,李鸿章个人的品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也是一目了然的。
李鸿章难道完全不知道他的部下都是些什么货色吗?当然不是,李鸿章肯定清楚这些将领的底细。那为什么还要重用他们呢?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李鸿章用人的标准,是以是否对自己忠诚为首要条件的,这也是所有军阀政客都坚持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是不能把李鸿章当成贤臣良相来赞颂的。
除了用人上的问题,李鸿章在指挥上也犯了很大的错误。他指挥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都是从他的老师曾国藩那里继承来的,讲究“以静制动”,“先以我之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他用兵时一贯小心谨慎,不轻易出击,强调先站稳脚跟,摆出“猛虎在山之势”,等敌人露出破绽,有可乘之机时再一举出动。
他的这套打法,都是在对付使用大刀长矛的太平军、捻军时总结出来。当时是行之有效的,但现在迎战现代化的日军就毫无作用了。在战争中,清军的表现是处处被动挨打,虽有整体数量上的优势,却在局部中总是处于劣势。看一下甲午战史就能明白,前期,清军从无主动出击之举。后期,改为湘系将领指挥,才有了一些反击作战,当然也没什么战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在军事上是十分低能的。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于洋务的认识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淮军水陆两军,在武器装备上都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使用这些武器的人,特别是陆军方面,思想却还都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一支现代化的军队除了武器的现代化之外,编制、训练、管理,特别是作战指导思想都要相应地现代化才行。但是,清军这方面却不然,指挥打仗的还是原来那些用惯了大刀长矛的老将。这些人根本不懂现代作战,很多都是文盲,没人能看懂现代军事地图,当然也没人能测绘制作军事地图。他们的身边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参谋部,因此打起仗来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清军士兵根本就没有经过现代作战训练,除了学会放枪打炮外,跟从前没有任何区别。打起仗来,冲锋时只会一窝蜂向前跑,防守时不知如何预设阵地。日军在作战中,总是先派出小股尖兵引诱清军开火,弄清火力位置后,再用炮火摧毁。这一招日军屡试不爽,从朝鲜到辽河,清军始终就是学不会如何不上这个当。
他在马关与日本人谈判时,他在谈判桌上的这番赞扬敌人的胜利、赞扬敌人打败自己的国家、从而感激敌人的谈话,日本人听了都感到惊讶。在谈判中他感到日本难对付,就转而帮助日本向自己的政府施加压力,以求早日签约。日本方面说又派出30余艘兵船赴大连,李明明知道这是虚声恫吓,但却把这消息转给清廷而不加以揭破。
1901年李鸿章奉命与庆亲王一起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这是一个“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条约。
历史的真面就这样被某些人随便篡改,还美其名曰人性化。
;funk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MQ反动政府的国策,李不过是个走卒罢了。
:D 算了吧,以为是啥好人呢?一辈子捞了多少外块?:D
原帖由 dd.dragon 于 2007-11-13 12:14 发表

拉上淮军打进北京清君侧,扶植傀儡皇帝不就完了,起码能拉拢部分有实力的洋务派和维新派,那些废物保守派和清流能成什么气候,归根到底还是封建士大夫性格作祟。


  那带头的也是曾国藩不是他李鸿章,它李鸿章不过是曾某人的学生。
对于甲午战争,我也认为他最大的责任是指挥用人上的失误,为了保存自己的资本,而在作战策略上过于消极.
至于签定马关条约,都打败了,那不签也得签.
大夏将倾,一个人也奈何不了
悲剧性的民族伟人,比猪狗领袖强万倍.
原帖由 我是中间偏左 于 2007-11-13 14:53 发表
首先让我们了解历史上李鸿章的真实一面,李鸿章“发迹”之后,他们六兄弟曾在家乡安徽省大规模地购置田产,并建造“大者数百亩,小者亦百十亩”的庄园式宅第。这些宅第外围先凿以壕沟,内筑高墙如围寨,四周又辟花圃 ...

  历史教科书也和你说的一样,可你能拿出证据吗?
全国人民大放血  他不吐?
大夏将倾,一个人也奈何不了
原帖由 ytgk9999 于 2007-11-13 16:11 发表


  那带头的也是曾国藩不是他李鸿章,它李鸿章不过是曾某人的学生。

曾剃头啥时候死的?
原帖由 上将军白起 于 2007-11-13 19:14 发表

  历史教科书也和你说的一样,可你能拿出证据吗?


物证还是人证:L
李文忠公是晚清的柱石,是那个时代的巨人和勇士。可惜生不逢时。死后还受非议。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7-11-14 16:54 发表
李文忠公是晚清的柱石,是那个时代的巨人和勇士。可惜生不逢时。死后还受非议。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生不逢时啊!
北洋水师被此公作为政治斗争的筹码,海战焉能不败,败了当然要认账
太可悲了怎么今天这么多要为李鸿章平反的。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7-11-14 16:54 发表
李文忠公是晚清的柱石,是那个时代的巨人和勇士。可惜生不逢时。死后还受非议。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那个时代的那些人配用“悲剧”一词吗?一个溃烂的大脓包而已。柱什么石,从戊戌变法被镇压来看无非是一句笑话,一个小丑了。
评价历史人物不要抛开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诸葛亮生活在盛唐时期肯定会被大家看成疯子。同样,如果李鸿章换个时代生活的话,说不定他就是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英雄。李当时人在倭国,和小日本谈判都是通过电信局拍电报和清政府联系,而鬼子已经掌握了他所使用的密码,你说他还怎么谈,整个一个赤条条站在鬼子面前。
当奴才的宿命。
中俄密约-----老李可是捞足了好处啊。。。。。。。。。。
如果他能把自己签的字收回去,保住中华民族的利益,那他吐多少,咱捐血给他补十倍二十倍。
可惜他不能。
想起《宰相刘罗锅》里和珅小老婆的一句话:“我们家老爷都为大清国操劳到什么份上了!”
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1891年
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不能笼统的说他是英雄或者混蛋,只能说他处在他的那个时代尽到了一个有进步思想的封建士大夫所能做到的一切。
李鸿章周游列国,路过德国的时候拜会俾斯麦,对俾斯麦说自己被成为东方的俾斯麦,可惜俾斯麦没说自己是西方的李鸿章
原帖由 永远爱海军 于 2008-11-4 21:45 发表
李鸿章周游列国,路过德国的时候拜会俾斯麦,对俾斯麦说自己被成为东方的俾斯麦,可惜俾斯麦没说自己是西方的李鸿章

我认为是误传,李鸿章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斤两?至于阿谀之辞那里都有。
]]
李大人在扶大厦时,可没少从大厦里捞东西。其拥兵之重、坐看同僚失败的事也没少干。李就是一个比普通封建士大夫看的更远些的封建士大夫。既然无本事回天,又比人家明白,那多受些痛苦就很正常了。
如果是个斗士就应该死在战场上,吐什么j8血!
太祖对他的评价是:舟大而水浅也
丞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怎么这里没人喊满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