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PUPU老贴:中国航空工业那些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5:48:47
原贴地址:http://lt.cjdby.net/thread-372536-152-1.html

航空工业那些事(一)
pupu

      在谈到中国航空工业之前,我们首要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一个在1949年建立的年轻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化国家,是一个不具备自行生产重型军事装备和民用产品的农业国。日本,这个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他之所以敢于入侵中国,其信心就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国对落后的农业化国家这一基础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后就把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传统。从前苏联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化运动,到我国建国初期在苏联156工程的帮助下建立系统的重工业体系,也都是遵循了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主导思想,即大力发展重工业。
    航空工业,作为重工业也是国防工业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被列为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自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率团访苏期间签署的《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规定莫斯科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向北京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向中国提供首批50个大型工程项目。到1954年10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华期间签署的《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15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的141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由苏联援建的150个重点项目中,航空工业占11个(一说12个),包括六大厂,其中包括我们现在知道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及哈飞、南飞等主机厂,之后还增加了飞机附件厂、发动机附件厂、轮毂厂、仪表厂和电器厂等,都是在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
    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在1956年开始组装生产米格-17歼击机,并在两年之内实现了国产化。同一时期,在南昌,我们也开始了雅克-18教练机的批量生产工作。第一从工厂的建设直到批生产,苏联方面全面的、完整的援助,使我们能够很快地从选址建厂开始,一直到飞机批生产,顺利装备部队,既完成了航空工业的迅速建设,又保证了国防建设的急需。在中苏分裂之后,我们在航空领域和西方国家也有不少合作项目,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和苏联援助项目的完整性相比拟。我们的航空工业是1951年从修理开始起家的,到了1958年,在短短的六七年的时间里,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完全掌握了雅克-18教练机和米格-17歼击机的制造技术。问题是,中国的航空工业在紧迫的军事需求压力下,在组建之初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先通过基础科研、技术积累和教育的阶段,而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直接开始发展航空制造业。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方式,使中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适合国防需要的航空工业体系。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中国航空工业和基础工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和工业基础的支持,这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中国航空工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把米格-17的生产专利交付给我们时,很多研究工作如气动力问题、强度问题、操纵问题都已经由人家苏联的米格设计局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已经克服了。苏联航空工业部在这一背景下,把型号制造过程中所需的从设计图纸、工艺图纸、工艺规程到工艺装备的图纸等一整套都给了我们,还提供了型号所需的工艺设备,协调互换等问题也是人家帮我们解决的。我们的工厂实际上只是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工艺规程制造了工艺装备来生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才比较顺利地接受了这种飞机,很顺利地完成了仿制任务。但是,就好象前面提到的,我们在1949年以前就没有什么象样的航空工业,更没有多少实际参与过型号发展的技术人才,在我们用了3年时间就顺利完成了米格-17的仿制工作,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国家后。这样过于顺利的发展,使我们的一些领导人和部分科技人员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搞一款新型号的飞机似乎很容易。同时,由于很顺利地完成了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米格-17的生产任务,也使我们产生了一种中国的航空工业已经是世界上很先进的错觉。
    时至今日,通过歼-8系列飞机、飞豹歼击轰炸和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发展,我们已经懂得,搞一种现代化飞机,从预研开始到科研、设计、要经过各种各样的试验;在搞出原型机之后还要反复试飞、修改;走上批量生产以后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在那一时期,我们的很多同志对于这些事情认识不足,体会不深。当初601所在歼-8研制之初,提出要8年时间来研制这一型号。平心而论,以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来看,这都属于过于乐观的态度。而即便如此,某位领导还当场提出:“要8年的话劳资小日本都打完了!”
    这种不负责任,缺乏科学依据,以一五计划期间仿制米格-17时所做的最后一部分简单工作来概括飞机研制的全过程,以为制造飞机就是那么一回事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自行设计飞机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以至于后来我们要搞试验设备、要集中人力、要经费时,也很不容易被人理解和支持,影响了型号的发展进程。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方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现代化飞机的全过程,从收集资料到预研,一直到飞机出来,都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只是有一个计划,规定了几年里面自己搞一个设计、搞一个风洞、要集中一些人力等,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缺乏认识,这自然就影响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同时,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我们在刚刚完成米格-17的仿制,尚未完全掌握米格-19飞机的情况下,就提出研制大型飞机、高超音速歼击机甚至原子能飞机,要知道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那一款原子能飞机投入使用。这是因为,当时从一些领导人到下面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满不在乎地认为,搞一个新型号在技术上并不太难。只要依靠发动群众力量,即使是现代化的喷气式歼击机或轰炸机都可以很容易地搞出来。而实际上,中国航空工业的科研和制造方面基础薄弱,试验设施和方法落后,大型试验设备缺乏。和西方国家航空企业相比,国内生产单位在电子、材料、工艺、大型加工设备方面差距极大。
    此外,国家领导人对于航空工业的一些不正确看法,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上世纪50年代,随着冷战的爆发,以及原子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了“要导弹不要飞机”的观点,在前苏联掀起了一股“空军无用论”和“制空权无用论”的观点,此种观点直接影响到苏联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的发展和速度。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一位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提出,未来战争将主要是由导弹替代飞机去执行作战任务,无论是用于防空的歼击机或者是进攻性的轰炸机都没有继续发展的需要。建议中央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导弹的研制和生产中,而不是飞机。当时,这一观点受到了国家科委主任兼国防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的支持,总参装备部部长万毅也赞同“有了导弹就可以不要飞机”的意见,甚至连周恩来总理也接受了这种观点。虽然空军司令刘亚楼坚持认为,导弹和飞机都是尖端武器,它们之间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但是,由于几个主要的领导持相反的意见,因此在制定新的国防科技发展规划时,确定了“生产以常规为主,科研以尖端为主”的方针。
    这里,将航空工业,也就是飞机归纳为常规武器,而将导弹划入尖端武器的行列。这不但与按照国际惯例的一般传统理念大相径庭,甚至与“要导弹不要飞机”的苏联相比都显得更为激进。但是这两个“为主”却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其结果自然是将飞机的科研摆到了次要的地位,再加上我们航空工业本来底子就比较薄弱,这样一来就更加制约了航空事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航天要比中国航空争气,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你本来就把人家航空当作是常规武器来看待,而且确定是让人家以“生产”为主。而人家航空工业也的确把什么米格-19、米格-21给你仿制生产出来了啊。而你又不给人家足够的资金和条件去搞科研……
    喔,到头来反而怪人家不争气?你早干吗去啦!前几年就听某些废柴在那里嘀咕,什么这个所借着搞重点工程建宿舍啦,那个厂借着重点工程搞办公楼啦,什么这个总师成名后弄辆奥迪啦,那个总工又搞了那个研究生啦。怎么啦?有问题吗!要我说,就应该这样,早就该这样。看着不服气啊,馋死你!你这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请问,这天底下有这美事儿吗?我们的科研和生产体制的不合理,造成了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又无法采取雪崩式的改革方式情况下,这样做不但没错,而且值得表扬。怎么啦,人家不搞家属楼,不建设自己的小家,你让人家睡马路上去?你有这个觉悟pu爷怎么没见你去奉献啊!别说弄辆破车玩两姑娘,人家就该享受,就活该有PLMM伺候。人家是什么人,那都是天下下凡的星宿,要不人家能设计高科技能出成果,换您?行吗!歇菜吧您呐!没事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我要是您早收拾收拾告别生活了。
    话说回来,我们过去这种轻视航空,不注重航空技术的做法,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确定863发展规划的时候都是如此,一个堂堂国家发展高科技计划,居然没有航空科技的位置。一直到海湾战争之后,人家西方先进战机大发虎威,把伊拉克给收拾的不善。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航空科技也是尖端技术,也是需要大投入的。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给航空工业的整个儿投入,尚不及我们对越南援助的十分之一,给朝鲜援助的零头,甚至不及给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你不给钱,不给投入,还要人家出成绩?!还怪人家搞的不够先进?不够尖端?你知道这天底下还有两字叫“害臊”吗?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航空工业,也居然能把歼-8II搞出来,飞豹送上天,歼-7给你搞个系列出口赚汇,说实在的,不容易啦。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你换成别人试试看!要说航空工业有毛病没有?的确有。不光航空工业,我们整个儿的工业体系,我们的国防工业都存在问题。好歹我们用了30年时间,现在拼出一条血路来。现在我们有了歼-10系列、飞豹系列,有了FC-1和山鹰,有了太行和昆仑。就说那MA600,怎么多人不喜欢,好歹也能外销了。说这个有问题,那个有瑕疵,废话,都他娘的搞非常完善了,还用你在这人五人六的废话?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我们的航空工业形成产业化,能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大飞机,我们要发展四代机,我们要发展舰载机,我们要发展直升机,归根结底,是要把我们的航空工业做大做强。在这一道路上,肯定不会是那么通顺。但是也由不得某些废物们来扯淡。
   他娘了个ABCD原贴地址:http://lt.cjdby.net/thread-372536-152-1.html

航空工业那些事(一)
pupu

      在谈到中国航空工业之前,我们首要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一个在1949年建立的年轻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化国家,是一个不具备自行生产重型军事装备和民用产品的农业国。日本,这个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他之所以敢于入侵中国,其信心就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国对落后的农业化国家这一基础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后就把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传统。从前苏联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化运动,到我国建国初期在苏联156工程的帮助下建立系统的重工业体系,也都是遵循了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主导思想,即大力发展重工业。
    航空工业,作为重工业也是国防工业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被列为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自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率团访苏期间签署的《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规定莫斯科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向北京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向中国提供首批50个大型工程项目。到1954年10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华期间签署的《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15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的141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由苏联援建的150个重点项目中,航空工业占11个(一说12个),包括六大厂,其中包括我们现在知道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及哈飞、南飞等主机厂,之后还增加了飞机附件厂、发动机附件厂、轮毂厂、仪表厂和电器厂等,都是在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
    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在1956年开始组装生产米格-17歼击机,并在两年之内实现了国产化。同一时期,在南昌,我们也开始了雅克-18教练机的批量生产工作。第一从工厂的建设直到批生产,苏联方面全面的、完整的援助,使我们能够很快地从选址建厂开始,一直到飞机批生产,顺利装备部队,既完成了航空工业的迅速建设,又保证了国防建设的急需。在中苏分裂之后,我们在航空领域和西方国家也有不少合作项目,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和苏联援助项目的完整性相比拟。我们的航空工业是1951年从修理开始起家的,到了1958年,在短短的六七年的时间里,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完全掌握了雅克-18教练机和米格-17歼击机的制造技术。问题是,中国的航空工业在紧迫的军事需求压力下,在组建之初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先通过基础科研、技术积累和教育的阶段,而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直接开始发展航空制造业。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方式,使中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适合国防需要的航空工业体系。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中国航空工业和基础工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和工业基础的支持,这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中国航空工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把米格-17的生产专利交付给我们时,很多研究工作如气动力问题、强度问题、操纵问题都已经由人家苏联的米格设计局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已经克服了。苏联航空工业部在这一背景下,把型号制造过程中所需的从设计图纸、工艺图纸、工艺规程到工艺装备的图纸等一整套都给了我们,还提供了型号所需的工艺设备,协调互换等问题也是人家帮我们解决的。我们的工厂实际上只是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工艺规程制造了工艺装备来生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才比较顺利地接受了这种飞机,很顺利地完成了仿制任务。但是,就好象前面提到的,我们在1949年以前就没有什么象样的航空工业,更没有多少实际参与过型号发展的技术人才,在我们用了3年时间就顺利完成了米格-17的仿制工作,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国家后。这样过于顺利的发展,使我们的一些领导人和部分科技人员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搞一款新型号的飞机似乎很容易。同时,由于很顺利地完成了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米格-17的生产任务,也使我们产生了一种中国的航空工业已经是世界上很先进的错觉。
    时至今日,通过歼-8系列飞机、飞豹歼击轰炸和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发展,我们已经懂得,搞一种现代化飞机,从预研开始到科研、设计、要经过各种各样的试验;在搞出原型机之后还要反复试飞、修改;走上批量生产以后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在那一时期,我们的很多同志对于这些事情认识不足,体会不深。当初601所在歼-8研制之初,提出要8年时间来研制这一型号。平心而论,以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来看,这都属于过于乐观的态度。而即便如此,某位领导还当场提出:“要8年的话劳资小日本都打完了!”
    这种不负责任,缺乏科学依据,以一五计划期间仿制米格-17时所做的最后一部分简单工作来概括飞机研制的全过程,以为制造飞机就是那么一回事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自行设计飞机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以至于后来我们要搞试验设备、要集中人力、要经费时,也很不容易被人理解和支持,影响了型号的发展进程。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方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现代化飞机的全过程,从收集资料到预研,一直到飞机出来,都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只是有一个计划,规定了几年里面自己搞一个设计、搞一个风洞、要集中一些人力等,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缺乏认识,这自然就影响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同时,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我们在刚刚完成米格-17的仿制,尚未完全掌握米格-19飞机的情况下,就提出研制大型飞机、高超音速歼击机甚至原子能飞机,要知道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那一款原子能飞机投入使用。这是因为,当时从一些领导人到下面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满不在乎地认为,搞一个新型号在技术上并不太难。只要依靠发动群众力量,即使是现代化的喷气式歼击机或轰炸机都可以很容易地搞出来。而实际上,中国航空工业的科研和制造方面基础薄弱,试验设施和方法落后,大型试验设备缺乏。和西方国家航空企业相比,国内生产单位在电子、材料、工艺、大型加工设备方面差距极大。
    此外,国家领导人对于航空工业的一些不正确看法,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上世纪50年代,随着冷战的爆发,以及原子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了“要导弹不要飞机”的观点,在前苏联掀起了一股“空军无用论”和“制空权无用论”的观点,此种观点直接影响到苏联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的发展和速度。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一位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提出,未来战争将主要是由导弹替代飞机去执行作战任务,无论是用于防空的歼击机或者是进攻性的轰炸机都没有继续发展的需要。建议中央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导弹的研制和生产中,而不是飞机。当时,这一观点受到了国家科委主任兼国防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的支持,总参装备部部长万毅也赞同“有了导弹就可以不要飞机”的意见,甚至连周恩来总理也接受了这种观点。虽然空军司令刘亚楼坚持认为,导弹和飞机都是尖端武器,它们之间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但是,由于几个主要的领导持相反的意见,因此在制定新的国防科技发展规划时,确定了“生产以常规为主,科研以尖端为主”的方针。
    这里,将航空工业,也就是飞机归纳为常规武器,而将导弹划入尖端武器的行列。这不但与按照国际惯例的一般传统理念大相径庭,甚至与“要导弹不要飞机”的苏联相比都显得更为激进。但是这两个“为主”却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其结果自然是将飞机的科研摆到了次要的地位,再加上我们航空工业本来底子就比较薄弱,这样一来就更加制约了航空事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航天要比中国航空争气,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你本来就把人家航空当作是常规武器来看待,而且确定是让人家以“生产”为主。而人家航空工业也的确把什么米格-19、米格-21给你仿制生产出来了啊。而你又不给人家足够的资金和条件去搞科研……
    喔,到头来反而怪人家不争气?你早干吗去啦!前几年就听某些废柴在那里嘀咕,什么这个所借着搞重点工程建宿舍啦,那个厂借着重点工程搞办公楼啦,什么这个总师成名后弄辆奥迪啦,那个总工又搞了那个研究生啦。怎么啦?有问题吗!要我说,就应该这样,早就该这样。看着不服气啊,馋死你!你这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请问,这天底下有这美事儿吗?我们的科研和生产体制的不合理,造成了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又无法采取雪崩式的改革方式情况下,这样做不但没错,而且值得表扬。怎么啦,人家不搞家属楼,不建设自己的小家,你让人家睡马路上去?你有这个觉悟pu爷怎么没见你去奉献啊!别说弄辆破车玩两姑娘,人家就该享受,就活该有PLMM伺候。人家是什么人,那都是天下下凡的星宿,要不人家能设计高科技能出成果,换您?行吗!歇菜吧您呐!没事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我要是您早收拾收拾告别生活了。
    话说回来,我们过去这种轻视航空,不注重航空技术的做法,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确定863发展规划的时候都是如此,一个堂堂国家发展高科技计划,居然没有航空科技的位置。一直到海湾战争之后,人家西方先进战机大发虎威,把伊拉克给收拾的不善。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航空科技也是尖端技术,也是需要大投入的。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给航空工业的整个儿投入,尚不及我们对越南援助的十分之一,给朝鲜援助的零头,甚至不及给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你不给钱,不给投入,还要人家出成绩?!还怪人家搞的不够先进?不够尖端?你知道这天底下还有两字叫“害臊”吗?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航空工业,也居然能把歼-8II搞出来,飞豹送上天,歼-7给你搞个系列出口赚汇,说实在的,不容易啦。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你换成别人试试看!要说航空工业有毛病没有?的确有。不光航空工业,我们整个儿的工业体系,我们的国防工业都存在问题。好歹我们用了30年时间,现在拼出一条血路来。现在我们有了歼-10系列、飞豹系列,有了FC-1和山鹰,有了太行和昆仑。就说那MA600,怎么多人不喜欢,好歹也能外销了。说这个有问题,那个有瑕疵,废话,都他娘的搞非常完善了,还用你在这人五人六的废话?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我们的航空工业形成产业化,能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大飞机,我们要发展四代机,我们要发展舰载机,我们要发展直升机,归根结底,是要把我们的航空工业做大做强。在这一道路上,肯定不会是那么通顺。但是也由不得某些废物们来扯淡。
   他娘了个ABCD
航空工业那些事(二)

pupu

在上一篇里,我们谈到了当初中央确定了关于航空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发展规划,即“生产以常规为主,科研以尖端为主”的方针。当初pu爷在号子里听我师傅给我讲这一条时感觉非常不理解,怎么就照搬了赫鲁晓夫的那一套呢?

但是我师傅认为,这一条对于我国来说是必不得已的做法。因为相对于现代化的战斗机和大型飞机,导弹火箭是较为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进展的。现在巴基斯坦和北朝鲜都可以发射火箭,搞弹道导弹甚至巡航导弹,但是他们至今没有独立研发现代化战斗机的能力。在当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影响下,钱老的这一提议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的确是出了成果的。

同时,相对于航空工业来说,航天系统也的确是很争气。按照官话说:是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在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胜利之后又为下一个伟大胜利而奋斗!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央的方针政策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吗?老实讲,在第三中东战争结束后,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航空工业的发展。粟裕大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有关《加强歼击机部队建设、夺取未来战争局部制空权》的问题上书毛主席,大声疾呼加强空中力量和航空工业。更不用提早在1979年邓主席就曾经做出过:“今后作战,空军第一!陆军、海军、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都打不下来。空军一定要有与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力量,空军的装备决不能停留在歼-6的水平上,必须搞出‘新的更高级的东西’,不然,就始终处于挨打的地位”的指示。

但是,这些年来,航空工业在发展速度和成效上,相较于航天工业,还是差强人意。那么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那里呢?

…………………………………………………………………………

………………………………………………………………

……………………………………………………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说,那么本菜就试着以菜鸟的观点来发表一下意见喽(谁他娘的看不顺眼,欢迎拍砖,把楼建得越高越好) 。

本菜认为,关键一个还是人,还有观念。

有人总是拿钱学森当初那个“亩产万斤”和“中药里能出铀235”说事情。但是且不说他在当中加了诸多的前提条件,况且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保的无奈之举。况且,他的自保,也为中国航天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师傅曾经告诉我,当时坐板的时候还不让说话,还都是放风的时候跟我讲的(当然,至于这个pu爷为什么进去嘛,那都是因为一些误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不值一提,喔,啊,呵呵,嘿嘿 )。

他认为,正是因为钱学森这样的老前辈,为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总理曾经说过,中美大使级谈判,能要回一个钱学森就值了!这话是一点都不夸张。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1949年以前我们就没有什么象样的航空工业,更没有多少实际参与过型号发展的技术人才。实际上,在航天领域也是如此。但是,航天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航天口拥有包括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这些从西方国家归国的科技人才,其中像钱老这样的已经在美国参与过重大工程的发展全过程,对于西方的那一套科学管理模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在钱老等人的推动下,我们的航天工业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从东风一号到后来的诸多型号,一步一个脚印塌塌实实循序渐进地往前走。

虽然航天口也曾经有挂掉的型号,但是很少出现像航空系统那样什么今天“双25”、明天“双28”,什么能飞到莫斯科的远程轰炸机、什么世界上最轻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什么优于法国幻影的短距起降歼击机、什么大型运输机和什么原子能飞机,最后一堆烂尾型号不说,还折腾一堆麻烦事出来。你说就这样那上面能对你有信心吗?

那么航空系统就没有人才了吗?确切地说就没有在西方深造甚至参加过实际工作的人才了吗?当然有!且不说徐舜寿、黄志千,就说陆孝彭,当初人家是在美国麦克唐纳和英国格洛斯特公司实际参加过型号设计的。历尽千辛万苦归国之后,得到的并不是充分的信任。我们某些阶级斗争意识非常浓厚的领导干部,总是怀疑人家的背景有问题,在国外学习过的经历很可疑。甚至当初陆老在英国曾经和一位少女谈过恋爱也当作投敌卖国的重大嫌疑拿出来说事。硬生生把人家逼走了。

就是这样,人家陆孝彭受老同学黄志千的邀请,到了沈阳飞机设计室和徐舜寿及叶正大一起,还是设计出了我们中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歼教-1喷气式教练机。之后,又投入到强-5飞机的研制当中。可是,在文革期间,造反派、军宣队对陆老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精神和肉体折磨,极左卖国奴们为了他们的主子邀功,编造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罗织罪名妄图致人于死地。最后,还要周总理亲自过问,连续数次打电话,极左卖国奴们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放人,陆老才得以重返强-5的研制现场。所以说,到今天,我们能有个强-5飞机,没让什么政治风暴和极左卖国奴们给毁掉,真他娘的不容易啊!

其实相对于徐舜寿、黄志千等人,陆老还是比较幸运的。他总算看到了自己主持研制的强-5飞机投入装备,歼-12飞机实现了首飞。这比起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徐舜寿、虞光裕、董韶镛等,简直已经是天壤之别了。要知道,徐舜寿被迫害致死的时候年仅51岁,正是科研人员的黄金年龄段。其他像国民党航空研究院过来的王裕齐,原北洋大学毕业的张桂联和西工大的黄玉珊等,这些在飞行理论和结构强度等专业技术领域具有很深造诣的专业人才,就是不给人家进入型号研制的机会。出了问题还跑去找人家来请教,但想搞型号没门。说白了,就是不信任你们这些流洋回来的或有什么所谓政治背景的!

而人家航天口呢,对于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等海归派,不但大胆任用,委以重任,在文革时期还妥善保护起来,让人家能够继续工作。所以人家航天能有成果,人家航天能出成绩!到今天,歼-8II的总师顾院士讲了:“航空航天领域,不学美国学哪国?”人家航天用的钱学森等人,就是把当初在老美那里学来的那套经验和模式用在了我们中国航天科技的建设上,比航空口至少早了几十年明白这个道理,你说人家能不强吗?

航空部副部长徐昌裕曾经感叹地说:“像徐舜寿、黄志千、陆孝彭、张桂联和黄玉珊这些人,在技术上并不比航天系统的那些海归差,但是人家航天把人才给很好地保护起来,集中使用,而我们则不然,这是我们航空工业的一大失误!”

这里我们还要说一句,当初负责主抓航天口的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人,与掌握外三部(航空工业部、民航和六院)的内三部(空司、空政和空后)领导人相比,不但在思想上要开通的多,水平也高得多。而不像空军某些部门领导,他娘的左了个要死,目空一切,愚蠢透顶。除了会抓思想觉悟,在训练和治军上没他娘的蛋本事。若不是后来出现了王海、林虎这样打出来有能力的领导干部,一直到刘顺尧,再到乔清晨这样有能力有水平的空军领导人,我们空军这辈子都难翻身。

时至今日,在航空和航天系统的发展上,也是高下立见。航天口无论是在型号的研制和综合发展上,都比航空口要高一截,在管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上也不是强出一点半点。就拿我们老在论坛上说事的上飞和Y-10来说吧,人家航天口当初也在上海搞了个八院。虽说能力比你北京的一院差那么点,可是人家到今天也不乏成果啊。你甭管怎么样,人家现在干的也挺滋润啊。你就说上飞吧,为什么pu爷特烦那帮Y-10神教,因为他们这帮该死的嚷嚷半天也没嚷嚷到路子上。实际上上飞最可惜的就是参与了MD-82和MD-90整个过程的那批人,他们是中国航空工业里最早也是最全面参与过大飞机整个生产过程的一帮人才。结果MD-90项目停了之后,你航空工业也不说找个事由把人家给保留下来,生生的就让人家给流失了。到他娘的ARJ-21项目的时候才想起人家来,黄花菜都凉了。说白了,就是在管理上的混乱和无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你要说文革刚结束那阵你混乱点也就算了,你改革怎么多年了怎么还是怎么个德行?你这比起航天系统来不亏心呐!这就不得不感谢当初钱老等肱功之臣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应该感谢当初主管国家航空科技发展的领导们,在极左思潮泛滥和文革动乱中,保护好并使用好了这些国宝级的人才。

打个比方,在航天系统,最受重视的单位之一就包括了负责科技情报搜集部门。这使航天科研部门能够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对于最新技术的发展洞若观火。而在航空口,除了611所之外,还真没见哪个单位有这样的精神和投入去搞工作的。某些单位,宝贵的资料堆成山却不加以利用!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


另外,你像航天口不但出效益出成绩,人家也给国家睁面啊。且不说从东三、东四到东风三十一,就说你M9和M11,拿出来到国际市场上忽悠,也是我们对美国的一张牌啊。这一有什么事情上面就能记起来,那肯定是无限风光啊!你说航空口,也就是这几年,有点什么飞豹啊,歼-10啊,FC-1啊。那档次还是有待提高啊,你什么时候有个型号卖给那国也跟美国卖先进战斗机似的惹人注目,甚至当做一件重大事件来跟你谈的时候,那就说明航空工业真是出师啦。

如今,无论是当今圣上还是军队,对航空工业都是寄予厚望,从大飞机到直升机,实在是过去几十年未遇的好机会。希望我们的航空工业,能够抓住这一机会,把自己做大做强,否则和航天口开联谊会的时候,再遭人家航天MM调戏你说可砸办呐
PUPU老贴中真是有不少精品。
歼6万岁的时代.....不堪回首啊~~
wutao5080 发表于 2012-1-27 11:02
歼6万岁的时代.....不堪回首啊~~
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啊,咱们把歼六弄明白也是七十年代初的事情了。
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看到航空和航天对比:
管理和规划很重要,做好了事半功倍啊
待遇问题一定要解决,物质基础好了,即使有的科研人员是混饭吃的,但总还是有人想为国家做贡献!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广撒网才能多捞鱼!再把评价奖励体系搞完善,总会有成果的。
航天工程是带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的领先和发展,航空技术肯定也能!
看来钱老这个控制论的开山祖师是实至名归啊。
唉,感慨万千啊
有一点不地道的是,航天比航空的要求低得多。能生产导弹的国家比能生产飞机的国家少得多,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底子薄,技术封锁,没办法呀
说的很到位啊,想想也真是,航空部门的内斗、无序一直都很严重、内耗太严重哦,需要一个强力的领导部门,科学的长期规划、坚定的信念、信心,大的投入、不要怕失败要支持创新,不能一直搞跟踪研究人云亦云、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走到前头啊。
carsbus 发表于 2012-1-27 14:00
看到航空和航天对比:
管理和规划很重要,做好了事半功倍啊
有理!!!
F-18G 发表于 2012-1-27 14:23
待遇问题一定要解决,物质基础好了,即使有的科研人员是混饭吃的,但总还是有人想为国家做贡献!不能一棍子 ...
确实如此!!!
qqw 发表于 2012-1-27 15:45
说的很到位啊,想想也真是,航空部门的内斗、无序一直都很严重、内耗太严重哦,需要一个强力的领导部门,科 ...
非常赞同!!!
dafree 发表于 2012-1-27 15:11
有一点不地道的是,航天比航空的要求低得多。能生产导弹的国家比能生产飞机的国家少得多,不正说明了这个道 ...
导弹不代表航天,国际上能进行航天发射的国家比能造飞机的国家还少!!!
说的好啊,说的好!
dafree 发表于 2012-1-27 15:11
有一点不地道的是,航天比航空的要求低得多。能生产导弹的国家比能生产飞机的国家少得多,不正说明了这个道 ...
导弹也分技校水平啊。能弄洲际导弹的就是五常。能载人航天的就只有三强。说航天要求比航空低是不正确的。
Whliyr 发表于 2012-1-27 16:38
导弹不代表航天,国际上能进行航天发射的国家比能造飞机的国家还少!!!
不搞航天是因为没有需要,有核武器的国家几乎都有洲际导弹不正说明问题。
感时花溅泪 发表于 2012-1-27 17:07
导弹也分技校水平啊。能弄洲际导弹的就是五常。能载人航天的就只有三强。说航天要求比航空低是不正确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日本和印度也成五常了。
dafree 发表于 2012-1-27 20:01
不知道什么时候日本和印度也成五常了。
你要认为日本印度有就有吧。不解释。
木了?说啥也要凑够八个字
顶PUPU个肺啊
pupu的来头真不小啊。他(那时还不胖)身边好象是曹刚川。
20070719_331f66528979dba6f9c7HGaICGQoydTq.jpg
这就木有了?
这个大神,那个业内,几乎都不靠谱。还是pupu货真价实。
感时花溅泪 发表于 2012-1-27 20:43
pupu的来头真不小啊。他(那时还不胖)身边好象是曹刚川。
这家伙是我三叔,可不是pupu
感时花溅泪 发表于 2012-1-27 20:43
pupu的来头真不小啊。他(那时还不胖)身边好象是曹刚川。
这是PU大那个二叔吧。
pupu 发表于 2012-1-27 20:52
这家伙是我三叔,可不是pupu
那也不简单啊。三叔和曹刚川熟,怪不得有那么多内幕消息。
弄岔辈儿了
pupu 发表于 2012-1-27 20:52
这家伙是我三叔,可不是pupu
航空工业这几年有了很大进步,再来篇“之三”,续一续如何?
感时花溅泪 发表于 2012-1-27 20:43
pupu的来头真不小啊。他(那时还不胖)身边好象是曹刚川。
胖子以前也是PLA啊?!
航空到现在也只出了个CF,还让左盟主当后儿子看。唉。。。。
PUPU老大小心不要被居心不良者利用!
jjabetterman 发表于 2012-1-27 22:14
航空到现在也只出了个CF,还让左盟主当后儿子看。唉。。。。
怕就怕这种瞎说的
老PU的帖,还是要顶。
楼主这招叫移坟吧
pu胖那就是一个不地道,不地道啊,说话不说透,遇事留半截,瞧见没有,13楼就觉得航空部内斗,可怜见的,航空部一个何其没地位的部,总被人压,再搞内斗还活不活了?
航空部的地位?东风113计划,哈军工一个系主任提出要搞高速歼击机,报双25方案,领导拔成双28方案,然后就敢把航空部长拎到军委桌前打擂台,航空部长提个稍微切实些的方案根本就看不上。部长不如系主任啊。
还是在那时,北京航院设计个小运输机,就有人当面指出航空部已经被航院压倒了,天见可怜的,部属院校的也算成果的成果就被认为压倒整个部里,部长就这个地位!
最后运10,现在看来和东风113过程惊人的相似,强力的系统外部门要求搞飞机项目,部里说不上话。强力部门都没有自己的资源,勒令航空部出资源,部里不能说不。项目都是初始一方案,然后再拔高。最后事情了结,部里受埋怨背黑锅。

顺便再说一句,东风113中,担任评委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说你敢造出来我就敢飞,钱老也是支持哈军工的,认为这个方案起点高,性能好。航空部没地位可见一斑,同时刘总钱老在这件事上也是起了反作用的。
土鳖航空口以前吃瘪不就是缺能在x86面前说上话的利益代言人嘛,像航天钱那样。;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