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如果“曙光一号”不下马,TB能不能在70年代送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07:22
      在刚刚发射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之后,就马上进行载人航天计划,看上去是有一定冒险性质的,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曙光一号是可行的,运载工具上,东风5号的运载能力已经足够,返回技术上,当时中国的返回式卫星也已经获得成功,再从国际对比来看,苏联和美国都在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后的不久,就成功的进行了载人航天飞行,因此,曙光一号的下马,不得不让人叹息,如果继续,TB很有可能在1980年以前就把人送上太空。

最后贴一段简介,来自WIKI:

      曙光一号计划,项目名称为714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计划於1973年发射,但最终并没有实施。飞船可乘坐2人,类似双子星座飞船。但是,由於国力不足和政治动荡等因素,曙光一号计划最终於1972年5月13日被迫取消。虽然计划被取消,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国航天计划开始酝酿时,很多关於载人航天的提议就已被提出。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领导,为载人航天的研究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和课题的落实工作。1965年8月9日,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曾计划在1979年发射第一颗载人飞船,1966年的3月底到4月初,中共中央专委曾召开过制定宇宙飞船规划的会议。当时,火箭搭载动物(小狗和大白鼠)进行的几次亚轨道飞行试验都已成功。

      1968年1月,宇宙飞船计划的目标物被命名为曙光一号。4月1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随後进行了若干航天医学研究。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开展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标准为:身高1.59-1.74米,年龄24-38岁,体重55-70千克,飞行时间至少300小时。1969年末,经过2个月的选拔,并对1918名飞行员进行甄选後,215名初级候选人被确定下来。第二阶段的甄选标准主要包括飞行技术、心理情况、生理指标以及常规医疗检查,最後只剩88名候选人。选拔标准中,“为中国革命献身”的政治思想也是入选航天员的决定性因素。

      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圈阅了国防科委关於航天员选拔的计划报告後,批示开展中国载人航天计划。1971年3月15日,在选拔结束後,19名航天员最终被国防科委确定下来,他们是鲁祥孝、王志跃、董小海、方国俊等人。4月的讨论会议上,科学家们决定飞船造型仿照美国的双人载人飞船“双子星座号”,同年同月航天计划定名为“714工程”。航天员於1971年11月开始训练,计划於1973年执行第一次任务,由长征二号甲(CZ-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作为对714工程载人航天计划的支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四川西昌建立起来,此地远离苏联边境,更能保证安全。曙光一号飞船计划在1号发射塔上发射,但计划取消後,1号发射塔就就不再继续建设了。目前1号发射塔已经改建为观景台,可以观看2号和3号发射塔发射卫星的过程。

      1970年代,中国政府正在进行多项卫星开发计划,包括返回式卫星、灯塔一号导航卫星、通讯卫星等。有人认为这是导致714工程的资金匮乏的原因。毛泽东得知计划需要拨款的消息後,他称地上的事情是应首要考虑的。由此计划大为收缩。但到1978年为止,曙光号飞船的设计工作已有大量资料积累。1977年,国防科委打算裁撤完成开发任务的507所,虽然最终没有完全裁撤,但裁掉了2/3以上的人员,中断开发计划,且切断了项目研发经费供应。1978年中国农业大学回迁,对507所所在地提出回收要求,507所差点被迫马上搬迁,数年后搬到农大对面新的办公地,直到921工程后才正式搬到中国航天城。

       据现存资料,曙光一号与双子星座号很类似,但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因为要搭载最大载重只有3200千克的长征二号甲(CZ-2A)运载火箭。两名乘员需坐在装配有弹射椅和仪器的加压驾驶舱内。飞船的尾部舱装配有定位引擎、推进剂贮箱以及其他硬件设备。乘员返回舱与尾部舱分开,以溅落的方式返回地球,因为飞船没有软着陆系统。

附图:曙光一号及航天员



      在刚刚发射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之后,就马上进行载人航天计划,看上去是有一定冒险性质的,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曙光一号是可行的,运载工具上,东风5号的运载能力已经足够,返回技术上,当时中国的返回式卫星也已经获得成功,再从国际对比来看,苏联和美国都在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后的不久,就成功的进行了载人航天飞行,因此,曙光一号的下马,不得不让人叹息,如果继续,TB很有可能在1980年以前就把人送上太空。

最后贴一段简介,来自WIKI:

      曙光一号计划,项目名称为714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计划於1973年发射,但最终并没有实施。飞船可乘坐2人,类似双子星座飞船。但是,由於国力不足和政治动荡等因素,曙光一号计划最终於1972年5月13日被迫取消。虽然计划被取消,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国航天计划开始酝酿时,很多关於载人航天的提议就已被提出。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领导,为载人航天的研究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和课题的落实工作。1965年8月9日,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曾计划在1979年发射第一颗载人飞船,1966年的3月底到4月初,中共中央专委曾召开过制定宇宙飞船规划的会议。当时,火箭搭载动物(小狗和大白鼠)进行的几次亚轨道飞行试验都已成功。

      1968年1月,宇宙飞船计划的目标物被命名为曙光一号。4月1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随後进行了若干航天医学研究。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开展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标准为:身高1.59-1.74米,年龄24-38岁,体重55-70千克,飞行时间至少300小时。1969年末,经过2个月的选拔,并对1918名飞行员进行甄选後,215名初级候选人被确定下来。第二阶段的甄选标准主要包括飞行技术、心理情况、生理指标以及常规医疗检查,最後只剩88名候选人。选拔标准中,“为中国革命献身”的政治思想也是入选航天员的决定性因素。

      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圈阅了国防科委关於航天员选拔的计划报告後,批示开展中国载人航天计划。1971年3月15日,在选拔结束後,19名航天员最终被国防科委确定下来,他们是鲁祥孝、王志跃、董小海、方国俊等人。4月的讨论会议上,科学家们决定飞船造型仿照美国的双人载人飞船“双子星座号”,同年同月航天计划定名为“714工程”。航天员於1971年11月开始训练,计划於1973年执行第一次任务,由长征二号甲(CZ-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作为对714工程载人航天计划的支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四川西昌建立起来,此地远离苏联边境,更能保证安全。曙光一号飞船计划在1号发射塔上发射,但计划取消後,1号发射塔就就不再继续建设了。目前1号发射塔已经改建为观景台,可以观看2号和3号发射塔发射卫星的过程。

      1970年代,中国政府正在进行多项卫星开发计划,包括返回式卫星、灯塔一号导航卫星、通讯卫星等。有人认为这是导致714工程的资金匮乏的原因。毛泽东得知计划需要拨款的消息後,他称地上的事情是应首要考虑的。由此计划大为收缩。但到1978年为止,曙光号飞船的设计工作已有大量资料积累。1977年,国防科委打算裁撤完成开发任务的507所,虽然最终没有完全裁撤,但裁掉了2/3以上的人员,中断开发计划,且切断了项目研发经费供应。1978年中国农业大学回迁,对507所所在地提出回收要求,507所差点被迫马上搬迁,数年后搬到农大对面新的办公地,直到921工程后才正式搬到中国航天城。

       据现存资料,曙光一号与双子星座号很类似,但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因为要搭载最大载重只有3200千克的长征二号甲(CZ-2A)运载火箭。两名乘员需坐在装配有弹射椅和仪器的加压驾驶舱内。飞船的尾部舱装配有定位引擎、推进剂贮箱以及其他硬件设备。乘员返回舱与尾部舱分开,以溅落的方式返回地球,因为飞船没有软着陆系统。

附图:曙光一号及航天员

20100807193409681.jpg (148.3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2-16 03:50 上传



20100807193412289.jpg (88.9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2-16 03:51 上传

我只看了题目,奉上一个臭鸡蛋
借用日粉的话:如果不缺钱的话,70年代上天轻松,现在早登上月球了
没钱啊
感觉以70年代中国的国力还是不太可能的。
这个,如果TG不考虑航天员的死活送几个人上去打趟酱油回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没有远望,95%的时间是失去联系的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