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讨论]如果这些机型没有下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43:34

旧歼11
在1967年中东战争之后中国提出了研制一种飞机要替换歼6,并要求拥有低空性能和短距起飞降落的能力。沈阳飞机制造厂和南昌飞机制造厂分别开始了歼11和歼12的计划。
歼11
沈阳飞机制造厂的歼11采用英国的斯贝-512型发动机,常规气动布局,使用645或者204型雷达。在普通情况下总重有8.7吨,在5000米高度可以达到197米/秒的爬升率。最大航程有2300千米,起飞距离也低于500米,武器包括2门30毫米炮,2枚红外引导的空空导弹,2枚火箭或者炸弹,有可以在0高度0速度弹射的座椅。歼11虽然在性能上达到了要求,可是由于无法得到斯贝发动机,歼11永远的停留在了设计的蓝图上。
歼12
南昌飞机制造厂的歼12是一种4吨级的轻型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和1台WP-6发动机。歼12在1969年开始研制,只用了17个月就完成了3架原型机的研制和风洞测试。在1970年的试飞3年之后,南昌飞机制造厂又开始了一系列工作以改善发动机性能,重新设计的歼12战斗机完成了135次试飞,达到了1.35马赫的最大速度,表现出了很好的加速性能。起飞距离只有不到500米,升限也超过了17300米。歼12有30毫米,23毫米航炮各一门,携带3枚空空导弹。然而,1978年中国空军却认为歼12不适应现代空战的要求而决定停止该项目。直到今天中国航空博物馆仍然有该机的原型

沈阳飞机厂提出的装一台英制斯贝512加力涡扇发动机的轻型战斗机方案,采用常规布局,机头呈锥型,两侧进气,三维进气道,装备645或204雷达。采用后掠式上单翼,机翼上前缘缝翼并有锯齿,武器为2门30mm机炮和2枚红外格斗导弹,或可挂载2组火箭或炸弹,座舱采用零-零弹射坐椅。但因英制斯贝512发动机后来无法获得,1970年歼-11计划下马。

歼10方案之一(老歼10),另外还有个短距/垂直起降型的老歼10也下马了.

强6


从60年代到70年代这段时间,世界航空界非常流行可变翼技术的应用开发,这股潮流对中国航空工业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在强6的研发初期,部份科研人员建议在吸取MIG-23MC和从越南战争获得的F-111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下一代歼轰机。其实从60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已经展开了对可变翼技术的研究。但在后来考虑到可变翼主要技术难度和高成本,这项技术一直未达到应用阶段。中国唯一具有攻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在强5总设计师坚持下,吸收部份MIG-23的设计经验,发展一种单发双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强6采用悬臂式高可变翼设计,机腹进气,装一具最大后推力为12,200公斤的WS-6涡扇发动机,飞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公斤,作战半径900公里。除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外,其空战性能优于MIG-23。从外形来看,强6就像是F-16和MIG-23的混合体。但计划采用的WS-9发动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瓶颈,此时配备可变翼的计算机也无法按计划完成。这时传来的卫星图片显示苏联已在我边境附近部署了一种新型的地空导弹,并判断,苏联西伯利亚军区的高密集,大纵深的防空火力网已经构成了对我境内飞航区的严重威胁。军方已经等不及南飞解决上述问题,强6的研制工作也因此放慢下来。
强-6是南昌飞机工业公司在米格-23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的后续机。总设计师是陆孝彭。强-6采用悬臂式高可变后掠翼设计,机腹进气,装一具最大后推力为12200公斤的涡扇-6发动机。后因发动机研制障碍及后掠翼的技术问题而下马。


旧歼11
在1967年中东战争之后中国提出了研制一种飞机要替换歼6,并要求拥有低空性能和短距起飞降落的能力。沈阳飞机制造厂和南昌飞机制造厂分别开始了歼11和歼12的计划。
歼11
沈阳飞机制造厂的歼11采用英国的斯贝-512型发动机,常规气动布局,使用645或者204型雷达。在普通情况下总重有8.7吨,在5000米高度可以达到197米/秒的爬升率。最大航程有2300千米,起飞距离也低于500米,武器包括2门30毫米炮,2枚红外引导的空空导弹,2枚火箭或者炸弹,有可以在0高度0速度弹射的座椅。歼11虽然在性能上达到了要求,可是由于无法得到斯贝发动机,歼11永远的停留在了设计的蓝图上。
歼12
南昌飞机制造厂的歼12是一种4吨级的轻型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和1台WP-6发动机。歼12在1969年开始研制,只用了17个月就完成了3架原型机的研制和风洞测试。在1970年的试飞3年之后,南昌飞机制造厂又开始了一系列工作以改善发动机性能,重新设计的歼12战斗机完成了135次试飞,达到了1.35马赫的最大速度,表现出了很好的加速性能。起飞距离只有不到500米,升限也超过了17300米。歼12有30毫米,23毫米航炮各一门,携带3枚空空导弹。然而,1978年中国空军却认为歼12不适应现代空战的要求而决定停止该项目。直到今天中国航空博物馆仍然有该机的原型

沈阳飞机厂提出的装一台英制斯贝512加力涡扇发动机的轻型战斗机方案,采用常规布局,机头呈锥型,两侧进气,三维进气道,装备645或204雷达。采用后掠式上单翼,机翼上前缘缝翼并有锯齿,武器为2门30mm机炮和2枚红外格斗导弹,或可挂载2组火箭或炸弹,座舱采用零-零弹射坐椅。但因英制斯贝512发动机后来无法获得,1970年歼-11计划下马。

歼10方案之一(老歼10),另外还有个短距/垂直起降型的老歼10也下马了.

强6


从60年代到70年代这段时间,世界航空界非常流行可变翼技术的应用开发,这股潮流对中国航空工业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在强6的研发初期,部份科研人员建议在吸取MIG-23MC和从越南战争获得的F-111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下一代歼轰机。其实从60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已经展开了对可变翼技术的研究。但在后来考虑到可变翼主要技术难度和高成本,这项技术一直未达到应用阶段。中国唯一具有攻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在强5总设计师坚持下,吸收部份MIG-23的设计经验,发展一种单发双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强6采用悬臂式高可变翼设计,机腹进气,装一具最大后推力为12,200公斤的WS-6涡扇发动机,飞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公斤,作战半径900公里。除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外,其空战性能优于MIG-23。从外形来看,强6就像是F-16和MIG-23的混合体。但计划采用的WS-9发动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瓶颈,此时配备可变翼的计算机也无法按计划完成。这时传来的卫星图片显示苏联已在我边境附近部署了一种新型的地空导弹,并判断,苏联西伯利亚军区的高密集,大纵深的防空火力网已经构成了对我境内飞航区的严重威胁。军方已经等不及南飞解决上述问题,强6的研制工作也因此放慢下来。
强-6是南昌飞机工业公司在米格-23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的后续机。总设计师是陆孝彭。强-6采用悬臂式高可变后掠翼设计,机腹进气,装一具最大后推力为12200公斤的涡扇-6发动机。后因发动机研制障碍及后掠翼的技术问题而下马。


轰—7(旧编号,轻型轰炸机方案、已下马)
轰—8(旧编号,远程轰炸机方案、已下马)







可惜!

405H

H-9


KJ-1
有什么好可惜的?
6发轰9~罕见的方案
还是大轰方案比较牛!
PUPU见了这图又要批斗了[em01]
[B]以下是引用[I]耗子药煮面[/I]在2005-6-2 12:10:00的发言:[/B][BR]PUPU见了这图又要批斗了[em01]
那么就揪住胖子K
下决心的话是可以搞出来的,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落后!!!!!!!!![em16]
人家印度人忙着搞飞机,我们说人家是穷烧,
如果那时侯这几个都弄了,我们也就是穷烧了!
[B]以下是引用[I]jerrygen[/I]在2005-6-2 14:06:00的发言:[/B][BR]下决心的话是可以搞出来的,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落后!!!!!!!!![em16]
决心是说下就下的?没有充分的预研就上型号没有不完蛋的,就说那个J9,就算搞出来也进入九十年代了,还不是落后?不遵重科研规律就得吃亏!何况这么多项目,既不够财力也不够科研力量,最后是啥也没干成,空军手里只有J6来面对95年的台海。连J7E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可怕!!!
总是在说昨天哪个项目搞好了今天就如何如何了,要真的没个项目都搞下来,这国家早就破产了!
[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5-6-2 14:24:00的发言:[/B][BR]总是在说昨天哪个项目搞好了今天就如何如何了,要真的没个项目都搞下来,这国家早就破产了!
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痛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 18:59:00编辑过]

远轰的备用方案,装备6台B707的JT3D发动机。
哎,不说话!!
没搞下来也锻炼了队伍
最终空军会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
如果没下马,那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搞出来
[B]以下是引用[I]jerrygen[/I]在2005-6-2 14:06:00的发言:[/B][BR]下决心的话是可以搞出来的,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落后!!!!!!!!![em16]
我国能同时搞这么多吗?一个歼8都用了那么多年
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能如此了
为什么给淘汰的机型多那么的PL啊?
我学航空工程的表哥告诉过我一句话,中国的航空设计能力是不比任何人差的,差距是制造工艺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那架H-9好像是一台协和式客机/图-144
[B]以下是引用[I]blackboyaaaa[/I]在2005-6-3 11:15:00的发言:[/B][BR]我学航空工程的表哥告诉过我一句话,中国的航空设计能力是不比任何人差的,差距是制造工艺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这也是大话,设计不能脱离工艺,把责任都推给人家实际是掩饰自己的无能或低能,米格25是个很好的用并不先进的工艺造出好飞机的例子。
[B]以下是引用[I]jerrygen[/I]在2005-6-2 14:06:00的发言:[/B][BR]下决心的话是可以搞出来的,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落后!!!!!!!!![em16]


下决心就能搞出来……
引用那个年代名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路要一步一步走,先卫星,再载人,后登月;先核弹,再氢弹,就算两弹一星也得讲个技术储备,像印度那样卫星都还没能力发射就吵着要和中国争登月,注定就是个笑话。
所以说下马得好!如果不下马,现在我们有的只是一堆飞不上天的博物馆展览品,不要说J10肥豹052B/C,连8II、7E都没资源和人力设计生产
79年我们只有二个团的J7还问题多多。连个J7都没搞定就想搞定那一堆东西?做梦!
只怪我们穷啊,
技术是钱砸出来的啊。
有钱也不能这么干:预研不足,遍地开花,指标屡变。这是致败之道。
偶只觉得轰-8下马确实可惜,至于其他几个项目,偶看下了就下了吧。
某期《兵工科技》说过,轰-8是完全有可能搞成的。
轰8下马是正确的,因为发动机我们没有。
好啊,有创意!
轰-8勉强出来也已经落后,不具备突防能力。
新的隐轰已经在做了,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呵呵,那得浪费多少钱啊?????
那时候搞不出来,进入技术死期,如果还硬撑着搞下去的话,搞出来了也已经过时了!!当年Q6就是这样,所以及时放弃不失为上策。
可能不下马吗?技术达不到,指标达不到能不下马么?
再说下马也并不代表什么进步也没有,毕竟经验是积累出来的
[B]以下是引用[I]耗子药煮面[/I]在2005-6-2 12:10:00的发言:[/B][BR]PUPU见了这图又要批斗了[em01]

这个是啥??T4???
[B]以下是引用[I]琉球人民独立运动[/I]在2005-6-12 11:22:00的发言:[/B][BR]轰-8勉强出来也已经落后,不具备突防能力。
新的隐轰已经在做了,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这位哥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内部人事"了吧
[em08][em08][em08][em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