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谈汉字的造字功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29:50


现在很多人说现在我们用的词,引自日本的外来语比较多,说其原因,有很多,有人说当时国家落后,一些意译词由于日本先翻译的,所以一般就直接饮用了,还有其他原因,我觉得还是没说到点子上。汉字的伟大,在其造字功能,不断的创造出新汉字去记录新的事物。从汉字六书中看出。

  当“昏”礼变成特定的礼仪的时候。昏礼就变成“婚”礼,加一个女字边,让这个字单独表现出一个意义,跟女性姻亲有关的活动和礼仪。

  当我们翻译梵语“魔罗”的时候,当时还没“魔”这个字,旧译经纶中,一般译作“磨、摩、麽”等。梁武帝称“魔”能恼人,字宜从“鬼”。从此就有了这个“魔”字。外来的魔罗也就变成了中国的式的魔鬼。也跟着出现了比如心魔 色魔等汉字词组。这也就是典型的外来语中国化得表现。

  我们对一样新生的东西。不知道他叫什么时候,一般能按他的声音,外形等创造出汉字来诠释这个东西。比如我们的乐器,不知名的乐器,因为声音发出噼啪的声音,这乐器又属于传统乐器的丝弦类。就形从琴,声从比巴,这乐器就叫琵琶。再出现一种水果的果实有点像这个乐器时,这水果就也叫琵琶,但形从木,变成了枇杷。

这样原本枇杷 琵琶 噼啪 虽然音相同,但大家能很准确的知道这些汉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但现在这种造字功能很弱了,近代出现了那么多新事物,但造出的字有几个?除了化学元素和金属类,真造出的字就不多了,更多的是采用汉字组词,结果汉字越组越长,比如,手持式移动电话机,然后再简称,那这些简称能确切的诠释这个词的意义吗?这个简称手机还好,因为大家用的多,而且以前也没手机这个说法。

  那“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就和原本的“人流”意思不一样了

  现在说的“禁摩”,是禁止摩天大楼呢?还是禁止摩托车呢?

  中国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简称什么呢?“ 特首”

香港简称香港特首 澳门简称澳门特首。不能简称澳特首,因为那就成了奥特曼的哥哥了。

这已经是简称了,简称已经是四个字了。而且还不达意。说实在的,还没港督简单明了。

扯远了,

缺少造字功能,遇到新事物我们只能像上面一样去组很长的词组,然后再去简称,

缺少造字功能,对一些外来物只能用音译,用同音的汉字组一组词组,然后简称

这样我们就得像日本一样了,日本因为用的汉字基本就是确定的,遇见新事物除了片假名和平假名就只有汉字组合。我们只有跟着日本一样组汉字词组的时候。我们的新汉语不就真成了日语外来语了吗?

一边和妹子聊天一边写,乱。将就看。



现在很多人说现在我们用的词,引自日本的外来语比较多,说其原因,有很多,有人说当时国家落后,一些意译词由于日本先翻译的,所以一般就直接饮用了,还有其他原因,我觉得还是没说到点子上。汉字的伟大,在其造字功能,不断的创造出新汉字去记录新的事物。从汉字六书中看出。

  当“昏”礼变成特定的礼仪的时候。昏礼就变成“婚”礼,加一个女字边,让这个字单独表现出一个意义,跟女性姻亲有关的活动和礼仪。

  当我们翻译梵语“魔罗”的时候,当时还没“魔”这个字,旧译经纶中,一般译作“磨、摩、麽”等。梁武帝称“魔”能恼人,字宜从“鬼”。从此就有了这个“魔”字。外来的魔罗也就变成了中国的式的魔鬼。也跟着出现了比如心魔 色魔等汉字词组。这也就是典型的外来语中国化得表现。

  我们对一样新生的东西。不知道他叫什么时候,一般能按他的声音,外形等创造出汉字来诠释这个东西。比如我们的乐器,不知名的乐器,因为声音发出噼啪的声音,这乐器又属于传统乐器的丝弦类。就形从琴,声从比巴,这乐器就叫琵琶。再出现一种水果的果实有点像这个乐器时,这水果就也叫琵琶,但形从木,变成了枇杷。

这样原本枇杷 琵琶 噼啪 虽然音相同,但大家能很准确的知道这些汉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但现在这种造字功能很弱了,近代出现了那么多新事物,但造出的字有几个?除了化学元素和金属类,真造出的字就不多了,更多的是采用汉字组词,结果汉字越组越长,比如,手持式移动电话机,然后再简称,那这些简称能确切的诠释这个词的意义吗?这个简称手机还好,因为大家用的多,而且以前也没手机这个说法。

  那“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就和原本的“人流”意思不一样了

  现在说的“禁摩”,是禁止摩天大楼呢?还是禁止摩托车呢?

  中国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简称什么呢?“ 特首”

香港简称香港特首 澳门简称澳门特首。不能简称澳特首,因为那就成了奥特曼的哥哥了。

这已经是简称了,简称已经是四个字了。而且还不达意。说实在的,还没港督简单明了。

扯远了,

缺少造字功能,遇到新事物我们只能像上面一样去组很长的词组,然后再去简称,

缺少造字功能,对一些外来物只能用音译,用同音的汉字组一组词组,然后简称

这样我们就得像日本一样了,日本因为用的汉字基本就是确定的,遇见新事物除了片假名和平假名就只有汉字组合。我们只有跟着日本一样组汉字词组的时候。我们的新汉语不就真成了日语外来语了吗?

一边和妹子聊天一边写,乱。将就看。

写的不专心,看不懂,LZ还不如把你和妹汁的聊天记录贴上来。
看了鬼子动画中那些蛋疼的音译名词后感觉还是中文好用……
汉语理应成为世界语言,类似楼主的想法太小家子气了。
要成为世界语言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准确的表达意思
呵呵,我也过来围观下咯。。。。。。。。
话说领导这个词是不是和干部一样都是从日语里来的舶来词?
“囧”这个字会不会被收进新华字典?
这个不管什么语言都一样。
你看个英文论文,里面的名词一样满篇全是缩写。
人流,禁摩这些,貌似歧义产生的根源,应该属于词语的二级或者三级简化,

导致一个词语二元化,无中心词语,从而从上下文无关语法转换成上下文相关语法

其原因在于汉语的汉字,每个汉字都是其自身语义的自反闭包,

所以当人工流产被简化成人流的时候,人工,流产分别是规约化的简称,而不是代元的简称

这样的问题,导致汉语在和印欧语系进行比较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劣势:

人工,manual表明上看都是增加了新的限定域产生新词,

但是人,工两个语言单位由于是一个自反的闭包,

他在汉语里面相当于一个不可约的多项式,deg恒等于1

而manual,他可以约到man,但是不可约到ual,这个就是它的优势,非二元性

而组合的人工流产,再次简化成人流的时候,

歧义在于汉语没有词性,全部靠上下文语境,原来的人流,

他是一个名词加动词,现在的人流是一个形容词组加一个动词词组

仍然是一个二元结构,问题就出现在这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汉语的歧义全部是出自于当每个字,每个词,每个词组的deg=1的条件下,

进行自由组合出现的情形

---------------------------------------------------------------------------------------------------

很多JY香蕉喜欢刨自己家的祖坟,要把华夏文明近代的落后论证到汉语的落后就是利用了这个劣势,并且无限制的放大这个劣势,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

从经典的神经网络和博弈论的角度来看,汉语在人脑中的神经元识别过程属于经典的非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印欧语系介乎于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过程

人流这个单词,在整个识别过程当中,

神经元必须先判读人流属于简称,然后判断两个扩张单词,

人工,流产的偏序关系是形容词前置修饰动词,

很明显,这个是一个贝叶斯动态平衡的判读过程

abortion这个单词,a - bor -tion :a 前缀,born核心词汇,tion名词后缀,这个也是一个经典的印欧语系的新造词

,在整个识别过程当中,

神经元必须先判读核心词,第二判读前缀,第三判读后缀确定词性

这样的过程属于完全可信过程,所以是一个静态过程

这样就可以完全从一个很小的人流例子看出,汉语是一个多信道,动态贝叶斯平衡编码系统

而印欧语系是一个单信道的可信编码系统(貌似也不是完全可信

印欧语系构词是级联的编码与译码,而汉语是一个迭代的编码与译码

级联的方法导致印欧语系的编码与译码是一个典型的分组码结构

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才能被神经元准确识别:

1,必须得到整个单词才能开始译码;

2,帧同步必须精确(当然,他也可以通过他上下文进行识别,比如 sb abortion,你误码为sb abortin估计还能识别,你误码了sb bortion,这就悲剧大了)

所以说印欧语系都是二元信道,而汉语为Q元信道,

而且一个Q元信道传输如果是汉语这样的,上面说到的每个字都是自反闭包,那么每个词语都是其结构字的扩域,

而汉语的最小汉明距离为一汉字(就是说流你怎么样识别都不会变成生,好像上面abortion 失去了a前缀就完全变了,它们的是一字母)

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一般当封闭系统达到稳定平衡时,熵应该为最大值,在任何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但理想气体如果是绝热可逆过程熵的变化为零,可是理想气体实际并不存在,所以现实物质中,即使是绝热可逆过程,系统的熵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少。

汉语是在动态中取得的平衡,英语是在静态中取得的平衡,所以汉语的平均熵值远远超出印欧语系,

而根据香农定律,汉语隐藏了使到整个语言信道接近零噪声的能力

加之我国独步全球的量子传输能力,汉语的未来不可估量


------------------------------------------------------------------

低智商青年写贴,大家轻拍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12-14 21:33
人流,禁摩这些,貌似歧义产生的根源,应该属于词语的二级或者三级简化,

导致一个词语二元化,无中心词 ...
我好晕
古猛龙 发表于 2011-12-14 23:34
我好晕
一边灌水一边写的,难免有错漏,有些小知识我尽量在括号里面补了


汉字造字
砼 字 就造的很好
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和骨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
一般叫做混凝土 但混凝土这三个字也没 砼 这一个字表达的意义全面

人工石材 就是 人工石  就是砼字

这字随 仝 音 石形 仝声 就和仝一样念 TONG

汉字造字
砼 字 就造的很好
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和骨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
一般叫做混凝土 但混凝土这三个字也没 砼 这一个字表达的意义全面

人工石材 就是 人工石  就是砼字

这字随 仝 音 石形 仝声 就和仝一样念 TONG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12-14 23:37
一边灌水一边写的,难免有错漏,有些小知识我尽量在括号里面补了
你是研究神马的,我突然觉得自己语文都白学了呢.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tong(同),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tong(同),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



个人认为:现代汉语的造字功能缺失主要还是隶变后汉字的去象形化以及近现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两次语言文字变革引起的。

从甲骨文到大小篆时代的汉字其字形在象形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一些,象形文字在新鲜事物面前有很强的生命力,比如我把“白”头上的“丿”换成一条竖,然后挪到右边,然后我说这个字的意思是手机,有不服的没?隶变后汉字在整体结构上没有再产生重大变革,其象形造字能力随之大大衰弱以至于几乎消失。

虽然会意形式的字可以方便地用于专业术语字词,但是在对付一般常用术语的时候比较困难。另外指示逐渐消亡(或者说已经没有什么好指示的了),形声字在近现代造字过程中逐渐与会意字融合(比如上面列举的“砼”,你说这个字到底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左形右声,这个跑不了,那么人工石就不是会意吗)。再加上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双字词取代单字词,近现代汉语的造字越来越少越来越专业化、专一化。

PS:楼主其实是标题党,标题谈得是汉字造字功能,实际上中心思想讨论的是现代汉语用汉字造词的功能缺失(或者说与日语的同质化)。
对此我想说两点:
1:语言文字这东西,对于相近文明而言是互相渗透的,现代英语中有大量法语词汇。如果仔细学习古代英语,你就会发现英语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2:楼主最后讲到的新汉语是日语外来语,哇,这个怎么要这样说?明明是倭国人偷了我们的语言文字和语言组织习惯来构筑自己的语言文字,然后现在我们跟倭国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完成表达,就是我们学他们?

个人认为:现代汉语的造字功能缺失主要还是隶变后汉字的去象形化以及近现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两次语言文字变革引起的。

从甲骨文到大小篆时代的汉字其字形在象形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一些,象形文字在新鲜事物面前有很强的生命力,比如我把“白”头上的“丿”换成一条竖,然后挪到右边,然后我说这个字的意思是手机,有不服的没?隶变后汉字在整体结构上没有再产生重大变革,其象形造字能力随之大大衰弱以至于几乎消失。

虽然会意形式的字可以方便地用于专业术语字词,但是在对付一般常用术语的时候比较困难。另外指示逐渐消亡(或者说已经没有什么好指示的了),形声字在近现代造字过程中逐渐与会意字融合(比如上面列举的“砼”,你说这个字到底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左形右声,这个跑不了,那么人工石就不是会意吗)。再加上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双字词取代单字词,近现代汉语的造字越来越少越来越专业化、专一化。

PS:楼主其实是标题党,标题谈得是汉字造字功能,实际上中心思想讨论的是现代汉语用汉字造词的功能缺失(或者说与日语的同质化)。
对此我想说两点:
1:语言文字这东西,对于相近文明而言是互相渗透的,现代英语中有大量法语词汇。如果仔细学习古代英语,你就会发现英语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2:楼主最后讲到的新汉语是日语外来语,哇,这个怎么要这样说?明明是倭国人偷了我们的语言文字和语言组织习惯来构筑自己的语言文字,然后现在我们跟倭国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完成表达,就是我们学他们?

hp1222 发表于 2011-12-14 23:54
你是研究神马的,我突然觉得自己语文都白学了呢.


我是来研究如何有效的灌水的
hp1222 发表于 2011-12-14 23:54
你是研究神马的,我突然觉得自己语文都白学了呢.


我是来研究如何有效的灌水的
上下文啊,LZ
人不是电脑,再说现在电脑也可以分析上下文
汉字的灵活在于造词功能
新事物出现,就造一个新词来描述
由于字不是新的,新词也就可能从表面上了解大概含义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12-15 00:01
我是来研究如果有效的灌水的
不错,如果能把如果改了就好了.
hp1222 发表于 2011-12-15 00:03
不错,如果能把如果改了就好了.
改了,真悲剧,这样都打错了,脸都丢尽了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12-15 00:01
我是来研究如何有效的灌水的
别再灌了,超大服务器禁不起灌水。

ps:话说看这个情况,您老人家再过20来个月就当上元帅了啊
造词功能确实是汉字的灵活之处,但如果造词要造到七八个汉字的词组的时候,这词组就得简化,简化就容易有歧义,而且一些外来语意译不能很准确的诠释原词意义,音译就得用现有汉字用音组合,更不能诠释意义

上面点评打错一个字

最好的翻译外来语的方式就是音译+意译的形式,就是造字,造词 以意译为形,以音译为声
楼主应该没学过日语,学过日语的都知道,什么叫缺乏造词能力……
“人工流产”可轉換為“墮胎”,廣東人又稱之為“落仔”{:soso_e120:}


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這是官樣的職稱,也是一個時代之產物,不宜普遍作為漢字詞組的例子,其實LZ說的“特首”就是新詞

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這是官樣的職稱,也是一個時代之產物,不宜普遍作為漢字詞組的例子,其實LZ說的“特首”就是新詞
我又想到学术词语,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