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储损失2711亿美元 学者吁浮动汇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17:39
中国外储损失2711亿美元 学者吁浮动汇率


2011年12月07日 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林石

外汇储备是官家的还是百姓的?在保住价值的路上,我们痛失哪些良机,原因何在?接下去如何战略应对以力挽狂澜?

核心提示:臃肿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因金融计划经济而聚积,如今亟需通过藏汇于民的市场化改革而分散。

外汇储备是谁的?

家住北京东城的王大妈每天早晨都去买菜,因为喜欢吃新鲜蔬菜,买菜成了她每天的功课,她今年发现钱是不中花了,去年她拿上一百块钱,一家四口一天基本都花不完,但今年不行了,一百块钱要么都是便宜的菜,如果贵点的就不够用了,有时还要再多花几十元。“国家怎么就不能把物价控制住呢?”她跟街坊常这么唠叨,心里发愁着以后生活咋过。

王大妈不知道的是,手里一百块钱在一年中贬值的部分,都被转移到央行手里的外汇储备了。

这个过程是,外贸企业把出口所得外汇(如美元)卖给商业银行,得到人民币,当商业银行再把这部分美元转卖给央行时,央行手里没有人民币存款,只能重新印刷人民币,这部分新印刷的人民币付给商业银行后,就成了商业银行的存款,然后商业银行再以这些存款发放贷款,使得流动中的货币多于经济体系中本身需要的货币,从而造成居民存款的价值缩水。这缩水的部分其实就是外汇储备的价值,也就是劳动者和企业创造的价值。

那既然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价值为什么不能分呢,前外汇局储备司外汇投资管理师彭俊明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外汇储备不能在国内使用,必须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而这也只能是把分到每个人手里的外汇卖给银行,央行再次发行人民币,外汇又回到了中央银行手里,结果只是多印了钞票而已。

去年7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央行获取这些外汇是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因此是有成本的,不能无偿使用。

但他们没有进一步解释这个成本是什么,成本其实就是通货膨胀,这在学界叫通货膨胀税,又叫“铸币税”,跟一般税收一样,是央行向13亿中国人征收的。因此,可以肯定的说,3万亿外汇储备的所有者就是13亿中国人民,而不是某个机构或者部门。

那些失去的机会

外汇储备被央行发行的人民币买回来之后,央行也不能将之放在自己的账上睡觉,而必须投资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都比较好的资产。

但是当今世界上真正具有以上三点的资产可谓绝无仅有,兼具其中两点者也是寥若晨星,而作为肩负国家金融战略任务的外汇储备是必须具备安全性和流动性,盘算下来,这就非美国国家债券莫属。于是央行下属的外汇管理局就承担了对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重任,而真正负责3万亿美元投资的则是外汇管理局下属的储备管理司,这个司大概有二三百人,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第一司。

其中,超过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分之一投资了美国国债,这就是说国人通过自己的廉价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环境代价制造的产品卖给美国人后,换回来钞票并没有花出去,而是大部分又转回去借给了美国人。那么,这个收益是多少?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金融部主任张岸元算了一下: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年收益率在3%左右。

而如果考虑汇率损失,也就是将每年外汇储备增量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测算换汇成本,再以升值后的汇率水平测算换汇成本,那么央行持有外汇资产的损失是极为惊人。到2010年年末,2003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发生的汇率损失达2711亿美元。如果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6,那2003年以来增加储备的汇率损失将攀升到5786亿美元。

尽管外汇局对以上计算有过澄清,认为外汇储备不能简单拿汇兑损失来计算,但是,外汇储备总有一天要变现,而美联储一直大量在印钞票,外汇储备价值的缩水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其实,即使按照投资收益率来讲,很多专家认为,外汇储备的投资也失去了很多机会。前储备管理司投资战略师彭俊明就认为,最近几年外汇储备把几个绝好的投资机会给失去了。

首先是对黄金没有及时抄底。早在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开始,许多投资人士就指出,黄金价格将出现一个长期升值趋势,因为美国将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这场战争将拖垮美国经济,并使美元承受巨大压力,黄金作为硬通货将重拾上升通道。从2001年到2004年黄金价格都非常低,但是中国外汇储备没有投资黄金。

其次,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资本市场一片风声鹤唳,各类资产大幅下跌,不论是股票、房地产还是各种资源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在这个时候,中国外汇储备面对大好的抄底机会,却采取了缩头战略。

更为重要的是,在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大幅下跌时,笼罩在前期投资失败阴影下的中投公司却步了,导致投资抄底机会的错失。

错乱的金融管理架构

市场投资频频失误,亦与金融监管架构息息相关。

按照目前的金融监管构架,汇率和外汇储备的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由其下属的外汇管理局执行,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而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相互配合的,负责这两个政策实施的部门(央行和财政部)也能做到通畅沟通并相互协作完成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点,在中国显然不尽如人意。比如,如果是用财政资金或者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去购买外汇,这样就不会由央行印发钞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但是一来中国财政资金本来就缺少,二来也是更重要的,财政部门和央行的配合一直不是很理想,发行特别国债的事很难操作。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早就提出应该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然后外汇储备的投资也由财政部负责,但是由于各种利益牵扯,这个提议一直束之高阁。





http://news.ifeng.com/shendu/fhz ... 07/11168209_0.shtml中国外储损失2711亿美元 学者吁浮动汇率


2011年12月07日 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林石

外汇储备是官家的还是百姓的?在保住价值的路上,我们痛失哪些良机,原因何在?接下去如何战略应对以力挽狂澜?

核心提示:臃肿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因金融计划经济而聚积,如今亟需通过藏汇于民的市场化改革而分散。

外汇储备是谁的?

家住北京东城的王大妈每天早晨都去买菜,因为喜欢吃新鲜蔬菜,买菜成了她每天的功课,她今年发现钱是不中花了,去年她拿上一百块钱,一家四口一天基本都花不完,但今年不行了,一百块钱要么都是便宜的菜,如果贵点的就不够用了,有时还要再多花几十元。“国家怎么就不能把物价控制住呢?”她跟街坊常这么唠叨,心里发愁着以后生活咋过。

王大妈不知道的是,手里一百块钱在一年中贬值的部分,都被转移到央行手里的外汇储备了。

这个过程是,外贸企业把出口所得外汇(如美元)卖给商业银行,得到人民币,当商业银行再把这部分美元转卖给央行时,央行手里没有人民币存款,只能重新印刷人民币,这部分新印刷的人民币付给商业银行后,就成了商业银行的存款,然后商业银行再以这些存款发放贷款,使得流动中的货币多于经济体系中本身需要的货币,从而造成居民存款的价值缩水。这缩水的部分其实就是外汇储备的价值,也就是劳动者和企业创造的价值。

那既然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价值为什么不能分呢,前外汇局储备司外汇投资管理师彭俊明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外汇储备不能在国内使用,必须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而这也只能是把分到每个人手里的外汇卖给银行,央行再次发行人民币,外汇又回到了中央银行手里,结果只是多印了钞票而已。

去年7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央行获取这些外汇是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因此是有成本的,不能无偿使用。

但他们没有进一步解释这个成本是什么,成本其实就是通货膨胀,这在学界叫通货膨胀税,又叫“铸币税”,跟一般税收一样,是央行向13亿中国人征收的。因此,可以肯定的说,3万亿外汇储备的所有者就是13亿中国人民,而不是某个机构或者部门。

那些失去的机会

外汇储备被央行发行的人民币买回来之后,央行也不能将之放在自己的账上睡觉,而必须投资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都比较好的资产。

但是当今世界上真正具有以上三点的资产可谓绝无仅有,兼具其中两点者也是寥若晨星,而作为肩负国家金融战略任务的外汇储备是必须具备安全性和流动性,盘算下来,这就非美国国家债券莫属。于是央行下属的外汇管理局就承担了对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重任,而真正负责3万亿美元投资的则是外汇管理局下属的储备管理司,这个司大概有二三百人,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第一司。

其中,超过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分之一投资了美国国债,这就是说国人通过自己的廉价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环境代价制造的产品卖给美国人后,换回来钞票并没有花出去,而是大部分又转回去借给了美国人。那么,这个收益是多少?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金融部主任张岸元算了一下: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年收益率在3%左右。

而如果考虑汇率损失,也就是将每年外汇储备增量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测算换汇成本,再以升值后的汇率水平测算换汇成本,那么央行持有外汇资产的损失是极为惊人。到2010年年末,2003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发生的汇率损失达2711亿美元。如果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6,那2003年以来增加储备的汇率损失将攀升到5786亿美元。

尽管外汇局对以上计算有过澄清,认为外汇储备不能简单拿汇兑损失来计算,但是,外汇储备总有一天要变现,而美联储一直大量在印钞票,外汇储备价值的缩水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其实,即使按照投资收益率来讲,很多专家认为,外汇储备的投资也失去了很多机会。前储备管理司投资战略师彭俊明就认为,最近几年外汇储备把几个绝好的投资机会给失去了。

首先是对黄金没有及时抄底。早在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开始,许多投资人士就指出,黄金价格将出现一个长期升值趋势,因为美国将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这场战争将拖垮美国经济,并使美元承受巨大压力,黄金作为硬通货将重拾上升通道。从2001年到2004年黄金价格都非常低,但是中国外汇储备没有投资黄金。

其次,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资本市场一片风声鹤唳,各类资产大幅下跌,不论是股票、房地产还是各种资源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在这个时候,中国外汇储备面对大好的抄底机会,却采取了缩头战略。

更为重要的是,在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大幅下跌时,笼罩在前期投资失败阴影下的中投公司却步了,导致投资抄底机会的错失。

错乱的金融管理架构

市场投资频频失误,亦与金融监管架构息息相关。

按照目前的金融监管构架,汇率和外汇储备的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由其下属的外汇管理局执行,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而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相互配合的,负责这两个政策实施的部门(央行和财政部)也能做到通畅沟通并相互协作完成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点,在中国显然不尽如人意。比如,如果是用财政资金或者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去购买外汇,这样就不会由央行印发钞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但是一来中国财政资金本来就缺少,二来也是更重要的,财政部门和央行的配合一直不是很理想,发行特别国债的事很难操作。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早就提出应该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然后外汇储备的投资也由财政部负责,但是由于各种利益牵扯,这个提议一直束之高阁。





http://news.ifeng.com/shendu/fhz ... 07/11168209_0.shtml
在央行和财政部之间协调配合很好的国家,“印钞机”是受到严格约束的,政府要增加官方外汇储备,不管是利用财政资金还是发行特别国债,无外乎都是利用现有的货币存量,而不会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增加外汇储备的成本无疑是高昂的,毕竟他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如果为此发行国债,还会引起利率上升,增加政府筹资的负担,所以政府没有动机去扩大官方外汇储备规模。

而简单印刷货币的方式则是将成本转嫁到社会。中间只是在2007年出现过一次变化。当年9月29日,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筹集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

在汇率的管理上,作为实际操作者的央行领导,其想法和作为显现了诸多微妙之处。金融学博士出身的他们何尝没有想到外汇储备过多积累会导致财富浪费和通货膨胀?而且正是由于人民币汇率控制过死,顺差造成大量外汇资金进入国内,汇率控制过死也使得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几乎失去了独立性。比如,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就必须加息,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压得过低,加息将可能导致境外热钱大量涌入,所以最近几年央行在利率政策上一再投鼠忌器,这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根源。

因此,央行领导在心底里一定程度上是支持放松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是,200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删除了以前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表述。报告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上,首次使用了“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的表述。但这个表述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压力。

不过,央行采取的也一直是缓慢爬行的升值政策,孰不知这种政策只是将目前的痛苦留给了未来,央行希望以时间赢得空间,在人民币还未被大幅重估以前,实现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强大。但是事与愿违的是,在人民币汇率被牢牢控制的情势下,想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育成熟无异于缘木求鱼。

成为美元的人质

高额外汇储备对内制造通胀,对外则深陷美元陷阱,进退不得。2009年4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美元陷阱》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得到了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中国领导人好像一觉醒来突然发现他们有麻烦了。虽然他们现在对低收益似乎仍不太在乎,但他们显然担心美元贬值将给中国带来巨大资本损失,因为中国外储的70%是美元资产。”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中国实行外储的多元化,减少持有美元资产,按照特别提款权的币种构成重新配置外储。但有一个头疼的障碍:中国持有的美元太多,如果中国抛售美元就必然导致美元贬值,并进而造成资本损失。

一般认为:美国政府债券和机构债券都有政府的隐含担保。因而,以美元计算,中国不会遭受任何资本损失。但问题在于,如果美元对一篮子货币贬值或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外汇储备所代表的购买力将会受损。中国的外汇储备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这种危险。

如果继续持有,甚至进一步增加持有美国国债,中国将冒巨额资本损失的危险;如果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中国马上就会遭受资本损失。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就是克鲁格曼所谓的“中国的美元陷阱”。

根据美国财政部8月15日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2011年6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655万亿美元,较5月末的1.1598万亿美元,增加57亿美元,较1月末增加108亿美元。至此,中国已连续三个月增持美国国债。

这在中国目前持有的约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约占35%。在美国债务承受压力的情况下逆势购买美债,并非因为中国对美国充满了信心,而是由于中国深陷“美元陷阱”这一无法摆脱的困境所致。

首先,从安全性、流动性、市场容量、持有成本等诸方面考虑,美国国债都是最佳的选择。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容纳全球约10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池的债券市场,德国债券和英国国债市场规模分别为1万亿美元左右,而相比之下,黄金市场规模更小。此次中国增持美债,被迫之余还有为5月的1.1598万亿美元国债托市保值的考虑。

其次,一旦中国开始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将导致整个市场对美元资产的恐慌性抛售。结果会是美元汇率的崩溃、美国利率的大幅上升和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造成OECD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从而冲击中国经济本身。

作为一名长期投资者及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短期之内,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美国,抛售美国国债会伤害一个主要的中国商品进口市场,并降低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

其实,庞大的外汇储备投资也不能过多投资于大宗商品。近几年大宗商品的上涨,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的购买,也就是中国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国际市场上已经掌握了这个规律,只要中国一出手,价格肯定上升,这可能导致外汇储备投资效率低下,更何况大部分大宗商品的仓储成本也很高,如果不是短期使用,长期仓储不但有其他费用,而且也要承受国际市场上价格的起伏。

购买高新技术中国也曾尝试过,但是收效寥寥,因为各国都把核心技术作为立国之本,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出售核心技术,这方面投资的空间其实不大。

唯有国外公司的股权具有较大投资空间,但是也只能作为财务投资人,持有少量股权,参与公司收益的分成,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因为文化制度差异,经营管理国外公司风险极大。这方面中投公司成立后也有尝试,成绩可圈可点,然而,中投公司去年开始就叫嚷要求注资,其投资基本上已是满仓运作。但是,高层讨论已经一年有余,给中投注资的事至今杳无音讯,而正是在这个期间,失去的投资机会无法估量。

当然理论上,中国的外汇储备可以走出去设厂投资,但是中国企业普遍爆出海外投资巨亏的丑闻,受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约束软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风险极高。

美元是一只烂苹果,但它还是诸多烂苹果中最为不烂的那一个。美元确实一直在缓慢贬值,只不过在全球,其他货币的贬值速度只比美元快。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时候,英镑对美元的汇率是1:2,而现在大致在1:1.4左右。至于其他非市场国家,其国内经济总是处在过山车一般的动荡之中,中国的资产怎么能够放在他们的漏船里?

有分析认为,由于对应于外汇的人民币已经在市场上增发出去,如果这些外汇储备出现巨额亏蚀,那么人民币的信用将岌岌可危,这就连账面上的平衡也无法保障了。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将由隐秘走向公开化。更进一步讲人民币的信用目前与其说是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巨额外汇储备的基础之上。如果外汇储备减少过多,在中国会引发复杂的政治经济效应,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战略应对之路

要求解外汇储备困境,不能再在美元、欧元、日元这个国债盘子里倒来倒去。

今年8月,美国国债第一次失去AAA评级,意味着从长期而言,美国国债价格将大幅下滑,美元价值将大幅缩水。面对日益困难经济形势,美联储唯一的选择就是大印钞票,外汇储备的风险迫在眉睫。

此时,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又开始争论了。其中观点最为坚定者当属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余永定,他在坚持人民币汇率浮动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不畏艰险。

近日他再次发声表示,如果不希望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央行就必须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而且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最要做的事是不要进一步增加外汇储备。

余永定表示,浮动汇率一方面可以自动地减少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保住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升值有益于政府实现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

然而,对于如何改善既有外汇储备的管理,目前尚看不到政府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但是有一种观点目前很受人们关注,就是由财政部发行人民币债券,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然后由财政部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管理。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财政部发行人民币债券可以回收市场上过量的流动性,这从根本上解除了通货膨胀的祸根;外汇储备由财政部进行投资管理,实际上保障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免央行的货币调控与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发生冲突。

不过这种观点也遭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彭俊明就认为,这个想法不切实际,主要问题是财政部的投资管理人员匮乏,缺少外汇投资管理的基础,“问题的关键不是谁来管理,而是如何分散投资,这样才能实现风险分散的原则。”他建议,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应该多元化。目前中国高达3.2万亿美元的庞大官方外汇资产管理机构基本上为外汇局和中投公司两家,任何一家投资出现重大失误,中国都将承受不起。

为此,建立多元化外储投资机构,初期可委托30亿美元外汇储备给10-30家国内民间资产管理机构和银行等进行管理;3年后视业绩表现,选定10家国内机构,委托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给其管理;5-8年内争取培养出3-5家类似美国太平洋投资公司(PIMCO)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委托1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予其管理。

目前,民间外汇资产才区区千亿美元左右。这造成两个问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想方设法通过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骗取投资等方式消耗官方储备;另一方面,民间对外投资严重不足,大量剩余资金留在国内炒作房地产、农产品和股票等,造成相关领域资产泡沫或通货膨胀。

藏汇于民,就需要开放民间对外投资,需要培养锻炼国内民间对外投资管理能力,也需要管理好人民币升值预期。

“现在最主要的是打消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简化民间购买外汇的手续,开放国内QDII的推出,开放个人对外投资的渠道。”彭俊明说。

外储投资管理其实是一种被动的管理财富方式,其投资收益主要决定因素还是被投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这是投资方不能控制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外汇储备价值缩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但是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权则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既然此前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重要因素是外向型企业的损失,那么我们要做的是,在税收金融等等方面对这些企业采取优惠政策的同时,把人民币汇率交给市场。”彭俊明提醒道。

人民币汇率完全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达到平衡以后,双顺差减少了,那么外汇储备就相应减少,通货膨胀的祸根就除掉了,廉价的制造业产品将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压缩,这就倒逼中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下,市场对于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被打消,居民就有了信心持有外汇,从而实现藏汇于民的目的。而人民币汇率的自由化,则为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道路,人民币可能代替美元在外贸市场中充当主要的支付手段,这样巨额外汇储备就可能被分流出去,而且人民币将可能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一起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一种。
这蛋扯的……
指望中国的那些裸体带路党们能够为国家民族服务,母猪都可能变成彩凤凰,至于2001年超底,当时,中国的当家人可是哪个要大喊大叫要趟地雷阵的主,人家为主子消气还来不及,怎么能够去人家家里捡破烂那.
我从不指望这些专家讲人话
单独计算汇兑损失的人都是NC。
怎么不计算人民币的汇兑收益呢?
众口难调啊
众口难调啊
这些砖家说好点都是蒙古大夫,喜欢开虎狼之药;说坏点就是茅坑这样的汉奸,拿外国钱祸害中国。
把国内通胀全部归属于输入性通胀,一开始就混淆概念,其心何其毒也,要真的浮动汇率了,写这些文章的人就可以赚钱了,可怜老百姓被剪了羊毛还找不到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