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拿印度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9:36
2011-11-20 11:36:06|  分类: 纸上谈兵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在巴黎G8会议上,奥巴马和卡梅伦再次强调,世界“依然”需要美国和欧洲的领导。怎么听着那么没有底气呢?一点不像领导的派头。BBC也照例提到“新兴经济”,重点提到中国、印度。现在已经成惯例了,说道新兴经济,言必称中国和印度。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两家根本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而且涨势也完全不是一回事。西方总拿印度和中国相提并论,最大的原因就是心理不平衡:“凭什么这个共产主义的专制国家中国可以一支独秀、水火不侵?”这种无奈和酸楚是中国愤青很难理解的。

实事求是地说,印度这些年也是发展了。我们不应该轻视印度,尤其是印度对中国还是充满了敌意。但中国应该拿印度怎么办呢?在经济上拆墙脚不是大国之所为,何况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拆墙脚的勾当最后是要作茧自缚的。用不公平竞争压垮印度呢?这也不行。首先中国现在和印度很少同场竞争,印度的软件和办公产业中国基本上进不去,棉布衬衣之类印度要拿过去也就拿过去了,中国没必要抢回来,中国的产业方向已经转到电子、机械和相对深度加工的东西了。一般地来说,如果印度要在经济领域和中国竞争,中国应该拿出大国气度,正面竞争。崛起的大国还不到指定规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要犯规,堂堂正正才是崛起之道。那中国该拿印度怎么办呢?用军事!

对,用军事,但不是跟印度干一仗。事到如今,大国之间为了抑制对方的崛起而干一仗,这已经不大现实了。害人害己,自绝于世界。多么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单挑全世界,小布什时代的美国已经领悟到这一点了。那中国如何通过军事手段拖印度的后腿呢?

印度是一个非常自尊的国家,甚至可以说自尊得变态。印度最不能忍受的是亮点:
1、中国遥遥领先于印度
2、巴基斯坦可以和印度叫板

中国遥遥领先于印度还是一个新近才有的忧虑。据说几年前,印度有人在报上大声疾呼:中国发展起来了,中国要超过印度了,我们怎么办?看到这样的高见,我们只有一笑置之,但对于印度人来说,这是很严肃认真的事情。现在印度不情愿地接受中国至少不比印度落后了,但还是不能接受中国遥遥领先的事实,尤其是在军事上。印度三军花费巨资,购买240架苏-30MKI,100加MMRCA(在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之间挑选),另外新买了8架波音P-8海上巡逻机(可能要追加,数目忘记了,应该是8-14架)和8架C-17运输机。这些都是豪华版的作战飞机,所有飞机都落实之后,总金额至少300-400亿美元。这是现金!加上后续的技术支援和日常使用,这些飞机足以给任何一个中等国家(不管印度如何自以为了不起,从财政上来说,印度也就是一个中等国家,不超过英国、法国)的财政挖一个大窟窿。印度海军也在大跃进,要在未来几年里,建造100多艘新军舰,和中国争夺印度洋。

不管中国国防建设如何飞速,中国在近期内是不可能真正把海军势力扩大到印度洋的。在航母形成实际作战能力之前,中国海军贸然进入印度洋就是自找没趣。印度好像是未雨绸缪,实际上是草木皆兵。中国就要利用这样的虚张声势心理,时不时刺激印度一下,诱使印度继续增加国防开支。印度增加国防开支对中国没有实质性威胁。中国没有胃口打过喜马拉雅山去,印度更加没有胃口打过来。叫唤是一回事,真要动手,印度还没有那么蠢。但印度增加了国防开支就剥夺了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投资。印度的人工和东西便宜,这几百亿对印度是很管用的,把这抽掉,可以有效地拖延印度的实质性发展。

更加有效的办法是武装巴基斯坦。中国向西藏部署苏-27,印度很紧张;中国要是把战术弹道导弹拉上去了,印度更加紧张。但中国比印度更加强大,印度是不情愿地承认的。巴基斯坦就是另一回事了。印度坚决地确信印度的绝对优势,也坚决地要确保这一绝对优势。

对于“均势”的中国,如果中国军力增长一分,印度也同步增长一分,那印度就满足了。但对于弱势的巴基斯坦,如果印度坚信具有5比1优势的话,巴基斯坦增长一分,印度需要增长5分才能维持优势。这就是机会了。巴基斯坦很穷,但军队的训练和斗志不错。巴基斯坦空军现在的主力是60架F-16,加上40架“枭龙”,还有两三百架歼-7、幻影III等老式战斗机,和印度的实力不成比例。要是中国提供个100架歼-10、250架“枭龙”,印度肯定要一蹦老高,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从欧美大买特买。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战斗机都是拉动国内GDP的,印度自己的战斗机就别提了,只有外购。这一进一出,对经济的拉动差别就大了。

通过刺激印度不可持续地扩充军备,消耗资源,可以有效地阻滞印度的发展,维持地缘政治优势。印度跳得越高,中国就越高兴。这就是中国应该用的策略。
说道这里,再接着说几句。


说道印度,人们的反应经常在睚眦必报和直接无视之间摇摆。其实治国和做人一样,没有非黑即白那样绝对的事。美国的冷战经验不是一个好经验,尽管美国拖垮了苏联。印度是中国的邻国,拖垮印度对中国没有好处。印度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国家,中国的策略应该是印度的潜力停留在“潜”而不是发展成“力”。中国的目的是应该让印度知道并接受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促使印度崩溃。其实,冷战经验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镜子。凯南在鼓吹围堵的时候,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围堵,而不是安全政策的过度军事化。美国军事-工业综合体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歪曲了凯南的原意,实际上和中世界的主教、教皇们歪曲圣经为自己谋私利没有两样。不说远了。

对于印度,中国应该在政治上捧杀,军事上围堵和刺激过度反应相结合,经济上则忽悠自由贸易。

印度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按照西方政治学的定义,印度比任何国家都符合empire的定义,根本不是一个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今日印度实际上还在打造民族心(nation building)的阶段。打造民族心的第一步是民族认同,不过印度的民族认同走上了一条非常奇怪的路。别理会印度的民主什么的胡扯,印度是一个最彻底的精英把持的国家,而印度精英大多是受英美教育的,现在很多商业精英根本是在英美获得商业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回到印度的。即使在印度,他们也生活于脱离底层民众的真空。这决定了印度精英的民族认同更多地认同于英美,而不是印度。印度的传统文化(追求来世,安于现状)使印度这种两极分化的现状得以长期持续下去。这就是中国的机会。

印度精英全盘接受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理念,对于这些理念脱离印度实际或者浑然不知,或者不以为然,或者盲目乐观(如果印度有一样东西是从精英到赤贫都共有的,那就是乐观,和对乐观预期没有实现的泰然接受)。印度精英对于印度比中国优越基于两点:1、民主,2、法制。民主的成功不在于一人一票,而在于:

1、主流民意没有不可调和的分歧

2、少数服从多数但多数不可以漠视少数的利益

3、当选政治家要代表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只代表选他的人的利益

印度社会这三样一样也做不到,这就决定了印度的民主容易流于形式,只能是精英的轮流坐庄,难以惠及普罗大众。另一方面,法制来自于公民社会对社会契约的认同,而不是司法和执法。司法和执法只能纠正少数人的不法行为,而对多数人的无视法制的做法无能为力。这就和中国城市街道清洁一样,靠街道委员会小脚老太去追着人罚款最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人口中的大多数都同意街道清洁的作用并自觉不乱丢废物、乱吐痰,街道清洁才能做到。这也是印度做不到的,因为法制是保护精英的,并不惠及普罗大众,否则城市slum和乡村的寡妇陪葬早就杜绝了。还有一点,法制不等于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法制不直接惠及公众,而公共政策才惠及公众,印度最缺乏的正是好的公共政策,如教育、基建、医疗、住房……

印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促使人口中的大多数意识到改变自己生活的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中国已经部分做到这一点了,中国社会上大量的戾气来自于改变生活的愿望与现实的脱节,和没有踏上upward social mobility道路的焦虑。这是一种怕被拉下最后一班车的焦虑。印度则完全相反,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根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焦虑。这是一种可爱的浑浑噩噩。

这是印度改革的症结,而中国的策略就应该鼓励这样的症结长期存在,具体来说就是把印度民主和成就往高里捧。印度精英吃捧,来自中国的吹捧更加加强他们的自我感觉,继续在死胡同里散步。只要印度的发展还只是少数精英受益,印度就不能构成对中国的实质性威胁。中国要给印度吃药,Give them Viagra but make them shooting blank!

在军事上,印度不足虑。印度对1962年的边境战争耿耿于怀,但这和埃及在1967年前对以色列在1958年的西奈战争耿耿于怀没有差别。要是印度头脑清醒,这仗根本打不起来;要是印度头脑不清醒,这仗若打必败。

当年老毛主动放弃山南,把实际控制线拉后到分水岭,这是英明的。山南是好地方,但在军事上无法防守。共军要越过整个青藏高原才能补给前线,这太困难了。但分水岭就不一样了,这是青藏高原的“肩膀”,印军像从海滩仰攻悬崖一样,难得很;共军居高临下,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现代条件下也一样,短程弹道导弹到了高原,那射程立马增加,天知道从4000米的青藏高原发射一枚本来射程500公里的导弹实际射程到底可以达到多少,反正不会少。

印度军队的素质不足虑。在很多方面,印度就像30年代国府时代的中国,下层官兵或许不怕死,但整体上还是一盘散沙。几年前克什米尔几个MSL游击队就把印度折腾得不轻。印度空军米格21几乎掉了一半,这样的飞行员和地勤素质也是世界罕见。近年来,印度大举购买先进武器,但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先进武器,这是典型的弱势军队的想法。西方宣传经常鼓吹先进武器,但西方军人对这个还是很清楚的。他们忽悠别人,不忽悠自己。西方最精锐的部队经常只是选择性地装备先进武器,而更加依靠可靠性得到证明的传统装备。有些老牌部队甚至以用传统装备在演戏中打败换装先进装备的部队为荣,因为在没有代差的情况下,训练和素质才是决定因素。

“没有代差”是一个关键词。换装新装备可以消除代差,但不断升级和更新是更重要的途径,因为换装是多少年才一次,而升级是应该经常做的。落后军队的一个特点正是只看到换装的重要性,而忽视升级的重要性,或者更变漠视升级的重要性。印度也是这样。

印度唯一能威胁中国的是导弹核武器。但这是迟早的事实,现在已经是事实了,只有既来之则安之,核来核往,多虑无益。

说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中国没有必要对印度扩军反应过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印度的军事策略应该是围堵和刺激并重,但应该是软性围堵,隐蔽刺激,而不是像美国在冷战时代对苏联那样步步紧逼。步步紧逼的收效大,但容易走火,也容易树敌,或者扶持在长远来说不应该扶持的势力。步步紧逼也不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决策,不能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要是做过火,容易引发大范围的反华联合战线,这是对中国最不利的。

但是,以经济合作为名,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和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开发航运、转运,印度可以唧唧歪歪,但中国可以理直气壮地不予理睬,或者直接驳斥。时不时接济他们一点先进装备,像“枭龙”或者022什么的,也可以保持印度神经紧张。但要是直接扶植印度毛派游击队,或者克什米尔MSL游击队,这就很容易自己把自己树成靶子了,何况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当年美国扶植圣战者,如今扶出一个基地,中国不能干这样的傻事。但中国扶植巴基斯坦,会养虎为患吗?应该不会。只要有印度在,巴基斯坦就不会是中国的患,而印度已经存在几千年,不会消失的。

这样的隐性围堵不容易犯规。这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策略是符合的。如果以鸟笼经济作比方,中国在现在的世界地位既不是笼中无助的小鸟,也不是编织鸟笼、收割鸟蛋的人,而是笼中已经长得很大、很强壮的老鹰。要是发狠,这只老鹰是可以弄坏鸟笼的,但自己要受重伤,死了也不一定。但老鹰毕竟是老鹰,不仅挤压笼中其他小鸟,还会自说自话收割鸟蛋,或者弄坏鸟蛋。管鸟笼的人总是提心吊胆,只有扩大鸟笼。这是中国现在世界的真实定位,中国离编织鸟笼、收割鸟蛋还有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能对印度搞硬性围堵,那样要作茧自缚。

好在印度容易忽悠。如果中国军费和经济同步增长的话,印度要跟上中国,就要拖得吐血,因为印度的增长率不及中国。这正是现在的情况,只是印度才刚开始,还没有到吐血的时候。中国要加一把劲的话,时不时做点塞给巴基斯坦50架“枭龙”那样的小动作,接下来过个5年再塞20架歼-10B,就是很给力的刺激了。印度习惯于维持对巴基斯坦(还有斯里兰卡)的N:1优势,这就是中国下小注引诱印度下大注的机会,不怕印度不上钩。

这就是围堵和刺激相结合的战略。关键是两个:1、代理人,2、控制烈度,不打仗。冷战的艺术在于不打仗,真到打仗了,就是双输了,只是谁输得多一点的问题。战争一打起来,就有自己的规律,进程和结局常常不是发动战争的人能控制的,例子太多了。不打仗!

要不是中国经济像大象走进瓷器铺子,中国早就要么被扁,要么被忽略了。印度崛起的关键也是在于经济。今天西方忽悠印度,一个是民主,另一个也是经济。印度经济起飞了吗?要是起飞了,那也只是前轮抬起,主起落架还在地上呢。印度经济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促使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系和一个可以大量雇用劳动力、使大多数人受益的经济结构,印度在两个方面都很失败。中国这些年在铁路、公路方面的建设尽管有种种问题,但经济发展倍增器的效应是不容否认的。加拿大的nation building实际上是从东西大铁路开始的,在这之前根本谈不上什么加拿大,只是几个殖民地的松散集合。美国也是一样,铁路把美国整合到一起,50年代的州际公路则是又一次大跃进。印度呢?静悄悄的,没有看到什么动静。不管信息经济吹得如何响,那是倍增器,而且是基础体系这个倍增器的倍增器。没有公路、铁路、电力、城建这些基础体系,信息经济是不可能拉动印度这样一个大国的。班加罗再发达,也只是班加罗,出不了那个地界。这也是西方放心忽悠印度的一个原因,西方根本不担心印度哪一天试图改变棋盘规则,印度在心理上没有这个雄心,在物质上也没有这个前景。

那中国对印度的经济策略呢?应该忽悠印度大力开放自由贸易。印度不傻,对中国出口限制很严,但这个东西不是限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贸易说到底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在局部上可以用政策调整,但在大面上还是要服从经济规律,否则就自己给自己下套,阻止自己的经济发展。西方要围堵中国的时候,也是动辄祭出制裁的大旗,到最后不了了之,这是一样的道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强,这不是倾销的结果。倾销是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性竞争,这就是补贴。中国经济这些年高速发展,出口居功甚伟,要是都靠补贴,那中国不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早就贫血而死了。印度可以抵抗中国产品吗?如果印度产品成本高于中国,但靠进口保护来限制中国产品,这最终是窒息印度经济的。保护不能发展经济,这是比较优势的基本道理。

工程建设行业也要打进去。中国施工队在帮助印度造电厂、造公路和其他东西,很多人对此反对,“我们怎么能帮助印度发展,好有朝一日和我们作对呢?”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些施工队是承接印度的项目,项目不是中国投资的,是印度或者外资投资的,中国不去承接,别人也会去承接。中国承接降低了印度的成本,但也增加了中国的收入。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谁的赢面更大?或许中国的赢面更大一点,因为印度的track record是无法在现有基础上滚动发展,一步到位,但从此再也不前进一步。这意味着什么呢?重复建设,低效投资。

中国向印度大量出口产品和工程服务,印度降低发展成本,中国也从中获得出口利润和劳务收益。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也就是说,同样赚一块钱,这一块钱重新投资的收益要更快、更大,扩大对印度的贸易对中国是有益的。要是印度死脑筋,不开窍,就是拒绝中国产品和中国施工队呢?那对中国也是好事,这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发展成本更高。中国经济不能得益于对印度的贸易收入,但这只是中国经济很小的一块,无关大局。但对印度来说,这影响就大了。这是中印经济“体积”差别的缘故。

不过中国不能做的事是向印度投资。印度出钱,或者外资出钱,中国施工队干活,这是可以的;中国投资,这应该避免。中国没有产业转移到印度的动力,也没有在印度投资回报高于中国或者其他地方的动力,更没有帮助印度开发基础产业的动力。

印度要根本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只有极大地提高印度自身的经济效率,但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简单说,印度还没有走上这条路,连入口都还没有找到。这不是印度无能,别人看着不吱声,而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办。至于咱们,咱们不使坏,但也没有必要帮他们费这个脑筋。

这个不使坏很重要。中国要崛起,但要堂堂正正,不能靠歪门邪道。现在阴谋论很流行,很多人都认定要么铁血、要么阴谋,否则中国无法崛起。他们忽视了历史的最重要的一课:大国崛起最终靠的是正道,阴谋只能赢得战术胜利,缩短走向胜利的道路,但战术胜利的堆积是不能赢得战略胜利的。战略胜利靠的是势,造势只有靠走正道。
转自网易博客
:晨枫小苑
2011-11-20 11:36:06|  分类: 纸上谈兵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在巴黎G8会议上,奥巴马和卡梅伦再次强调,世界“依然”需要美国和欧洲的领导。怎么听着那么没有底气呢?一点不像领导的派头。BBC也照例提到“新兴经济”,重点提到中国、印度。现在已经成惯例了,说道新兴经济,言必称中国和印度。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两家根本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而且涨势也完全不是一回事。西方总拿印度和中国相提并论,最大的原因就是心理不平衡:“凭什么这个共产主义的专制国家中国可以一支独秀、水火不侵?”这种无奈和酸楚是中国愤青很难理解的。

实事求是地说,印度这些年也是发展了。我们不应该轻视印度,尤其是印度对中国还是充满了敌意。但中国应该拿印度怎么办呢?在经济上拆墙脚不是大国之所为,何况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拆墙脚的勾当最后是要作茧自缚的。用不公平竞争压垮印度呢?这也不行。首先中国现在和印度很少同场竞争,印度的软件和办公产业中国基本上进不去,棉布衬衣之类印度要拿过去也就拿过去了,中国没必要抢回来,中国的产业方向已经转到电子、机械和相对深度加工的东西了。一般地来说,如果印度要在经济领域和中国竞争,中国应该拿出大国气度,正面竞争。崛起的大国还不到指定规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要犯规,堂堂正正才是崛起之道。那中国该拿印度怎么办呢?用军事!

对,用军事,但不是跟印度干一仗。事到如今,大国之间为了抑制对方的崛起而干一仗,这已经不大现实了。害人害己,自绝于世界。多么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单挑全世界,小布什时代的美国已经领悟到这一点了。那中国如何通过军事手段拖印度的后腿呢?

印度是一个非常自尊的国家,甚至可以说自尊得变态。印度最不能忍受的是亮点:
1、中国遥遥领先于印度
2、巴基斯坦可以和印度叫板

中国遥遥领先于印度还是一个新近才有的忧虑。据说几年前,印度有人在报上大声疾呼:中国发展起来了,中国要超过印度了,我们怎么办?看到这样的高见,我们只有一笑置之,但对于印度人来说,这是很严肃认真的事情。现在印度不情愿地接受中国至少不比印度落后了,但还是不能接受中国遥遥领先的事实,尤其是在军事上。印度三军花费巨资,购买240架苏-30MKI,100加MMRCA(在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之间挑选),另外新买了8架波音P-8海上巡逻机(可能要追加,数目忘记了,应该是8-14架)和8架C-17运输机。这些都是豪华版的作战飞机,所有飞机都落实之后,总金额至少300-400亿美元。这是现金!加上后续的技术支援和日常使用,这些飞机足以给任何一个中等国家(不管印度如何自以为了不起,从财政上来说,印度也就是一个中等国家,不超过英国、法国)的财政挖一个大窟窿。印度海军也在大跃进,要在未来几年里,建造100多艘新军舰,和中国争夺印度洋。

不管中国国防建设如何飞速,中国在近期内是不可能真正把海军势力扩大到印度洋的。在航母形成实际作战能力之前,中国海军贸然进入印度洋就是自找没趣。印度好像是未雨绸缪,实际上是草木皆兵。中国就要利用这样的虚张声势心理,时不时刺激印度一下,诱使印度继续增加国防开支。印度增加国防开支对中国没有实质性威胁。中国没有胃口打过喜马拉雅山去,印度更加没有胃口打过来。叫唤是一回事,真要动手,印度还没有那么蠢。但印度增加了国防开支就剥夺了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投资。印度的人工和东西便宜,这几百亿对印度是很管用的,把这抽掉,可以有效地拖延印度的实质性发展。

更加有效的办法是武装巴基斯坦。中国向西藏部署苏-27,印度很紧张;中国要是把战术弹道导弹拉上去了,印度更加紧张。但中国比印度更加强大,印度是不情愿地承认的。巴基斯坦就是另一回事了。印度坚决地确信印度的绝对优势,也坚决地要确保这一绝对优势。

对于“均势”的中国,如果中国军力增长一分,印度也同步增长一分,那印度就满足了。但对于弱势的巴基斯坦,如果印度坚信具有5比1优势的话,巴基斯坦增长一分,印度需要增长5分才能维持优势。这就是机会了。巴基斯坦很穷,但军队的训练和斗志不错。巴基斯坦空军现在的主力是60架F-16,加上40架“枭龙”,还有两三百架歼-7、幻影III等老式战斗机,和印度的实力不成比例。要是中国提供个100架歼-10、250架“枭龙”,印度肯定要一蹦老高,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从欧美大买特买。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战斗机都是拉动国内GDP的,印度自己的战斗机就别提了,只有外购。这一进一出,对经济的拉动差别就大了。

通过刺激印度不可持续地扩充军备,消耗资源,可以有效地阻滞印度的发展,维持地缘政治优势。印度跳得越高,中国就越高兴。这就是中国应该用的策略。
说道这里,再接着说几句。


说道印度,人们的反应经常在睚眦必报和直接无视之间摇摆。其实治国和做人一样,没有非黑即白那样绝对的事。美国的冷战经验不是一个好经验,尽管美国拖垮了苏联。印度是中国的邻国,拖垮印度对中国没有好处。印度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国家,中国的策略应该是印度的潜力停留在“潜”而不是发展成“力”。中国的目的是应该让印度知道并接受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促使印度崩溃。其实,冷战经验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镜子。凯南在鼓吹围堵的时候,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围堵,而不是安全政策的过度军事化。美国军事-工业综合体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歪曲了凯南的原意,实际上和中世界的主教、教皇们歪曲圣经为自己谋私利没有两样。不说远了。

对于印度,中国应该在政治上捧杀,军事上围堵和刺激过度反应相结合,经济上则忽悠自由贸易。

印度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按照西方政治学的定义,印度比任何国家都符合empire的定义,根本不是一个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今日印度实际上还在打造民族心(nation building)的阶段。打造民族心的第一步是民族认同,不过印度的民族认同走上了一条非常奇怪的路。别理会印度的民主什么的胡扯,印度是一个最彻底的精英把持的国家,而印度精英大多是受英美教育的,现在很多商业精英根本是在英美获得商业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回到印度的。即使在印度,他们也生活于脱离底层民众的真空。这决定了印度精英的民族认同更多地认同于英美,而不是印度。印度的传统文化(追求来世,安于现状)使印度这种两极分化的现状得以长期持续下去。这就是中国的机会。

印度精英全盘接受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理念,对于这些理念脱离印度实际或者浑然不知,或者不以为然,或者盲目乐观(如果印度有一样东西是从精英到赤贫都共有的,那就是乐观,和对乐观预期没有实现的泰然接受)。印度精英对于印度比中国优越基于两点:1、民主,2、法制。民主的成功不在于一人一票,而在于:

1、主流民意没有不可调和的分歧

2、少数服从多数但多数不可以漠视少数的利益

3、当选政治家要代表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只代表选他的人的利益

印度社会这三样一样也做不到,这就决定了印度的民主容易流于形式,只能是精英的轮流坐庄,难以惠及普罗大众。另一方面,法制来自于公民社会对社会契约的认同,而不是司法和执法。司法和执法只能纠正少数人的不法行为,而对多数人的无视法制的做法无能为力。这就和中国城市街道清洁一样,靠街道委员会小脚老太去追着人罚款最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人口中的大多数都同意街道清洁的作用并自觉不乱丢废物、乱吐痰,街道清洁才能做到。这也是印度做不到的,因为法制是保护精英的,并不惠及普罗大众,否则城市slum和乡村的寡妇陪葬早就杜绝了。还有一点,法制不等于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法制不直接惠及公众,而公共政策才惠及公众,印度最缺乏的正是好的公共政策,如教育、基建、医疗、住房……

印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促使人口中的大多数意识到改变自己生活的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中国已经部分做到这一点了,中国社会上大量的戾气来自于改变生活的愿望与现实的脱节,和没有踏上upward social mobility道路的焦虑。这是一种怕被拉下最后一班车的焦虑。印度则完全相反,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根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焦虑。这是一种可爱的浑浑噩噩。

这是印度改革的症结,而中国的策略就应该鼓励这样的症结长期存在,具体来说就是把印度民主和成就往高里捧。印度精英吃捧,来自中国的吹捧更加加强他们的自我感觉,继续在死胡同里散步。只要印度的发展还只是少数精英受益,印度就不能构成对中国的实质性威胁。中国要给印度吃药,Give them Viagra but make them shooting blank!

在军事上,印度不足虑。印度对1962年的边境战争耿耿于怀,但这和埃及在1967年前对以色列在1958年的西奈战争耿耿于怀没有差别。要是印度头脑清醒,这仗根本打不起来;要是印度头脑不清醒,这仗若打必败。

当年老毛主动放弃山南,把实际控制线拉后到分水岭,这是英明的。山南是好地方,但在军事上无法防守。共军要越过整个青藏高原才能补给前线,这太困难了。但分水岭就不一样了,这是青藏高原的“肩膀”,印军像从海滩仰攻悬崖一样,难得很;共军居高临下,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现代条件下也一样,短程弹道导弹到了高原,那射程立马增加,天知道从4000米的青藏高原发射一枚本来射程500公里的导弹实际射程到底可以达到多少,反正不会少。

印度军队的素质不足虑。在很多方面,印度就像30年代国府时代的中国,下层官兵或许不怕死,但整体上还是一盘散沙。几年前克什米尔几个MSL游击队就把印度折腾得不轻。印度空军米格21几乎掉了一半,这样的飞行员和地勤素质也是世界罕见。近年来,印度大举购买先进武器,但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先进武器,这是典型的弱势军队的想法。西方宣传经常鼓吹先进武器,但西方军人对这个还是很清楚的。他们忽悠别人,不忽悠自己。西方最精锐的部队经常只是选择性地装备先进武器,而更加依靠可靠性得到证明的传统装备。有些老牌部队甚至以用传统装备在演戏中打败换装先进装备的部队为荣,因为在没有代差的情况下,训练和素质才是决定因素。

“没有代差”是一个关键词。换装新装备可以消除代差,但不断升级和更新是更重要的途径,因为换装是多少年才一次,而升级是应该经常做的。落后军队的一个特点正是只看到换装的重要性,而忽视升级的重要性,或者更变漠视升级的重要性。印度也是这样。

印度唯一能威胁中国的是导弹核武器。但这是迟早的事实,现在已经是事实了,只有既来之则安之,核来核往,多虑无益。

说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中国没有必要对印度扩军反应过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印度的军事策略应该是围堵和刺激并重,但应该是软性围堵,隐蔽刺激,而不是像美国在冷战时代对苏联那样步步紧逼。步步紧逼的收效大,但容易走火,也容易树敌,或者扶持在长远来说不应该扶持的势力。步步紧逼也不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决策,不能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要是做过火,容易引发大范围的反华联合战线,这是对中国最不利的。

但是,以经济合作为名,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和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开发航运、转运,印度可以唧唧歪歪,但中国可以理直气壮地不予理睬,或者直接驳斥。时不时接济他们一点先进装备,像“枭龙”或者022什么的,也可以保持印度神经紧张。但要是直接扶植印度毛派游击队,或者克什米尔MSL游击队,这就很容易自己把自己树成靶子了,何况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当年美国扶植圣战者,如今扶出一个基地,中国不能干这样的傻事。但中国扶植巴基斯坦,会养虎为患吗?应该不会。只要有印度在,巴基斯坦就不会是中国的患,而印度已经存在几千年,不会消失的。

这样的隐性围堵不容易犯规。这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策略是符合的。如果以鸟笼经济作比方,中国在现在的世界地位既不是笼中无助的小鸟,也不是编织鸟笼、收割鸟蛋的人,而是笼中已经长得很大、很强壮的老鹰。要是发狠,这只老鹰是可以弄坏鸟笼的,但自己要受重伤,死了也不一定。但老鹰毕竟是老鹰,不仅挤压笼中其他小鸟,还会自说自话收割鸟蛋,或者弄坏鸟蛋。管鸟笼的人总是提心吊胆,只有扩大鸟笼。这是中国现在世界的真实定位,中国离编织鸟笼、收割鸟蛋还有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能对印度搞硬性围堵,那样要作茧自缚。

好在印度容易忽悠。如果中国军费和经济同步增长的话,印度要跟上中国,就要拖得吐血,因为印度的增长率不及中国。这正是现在的情况,只是印度才刚开始,还没有到吐血的时候。中国要加一把劲的话,时不时做点塞给巴基斯坦50架“枭龙”那样的小动作,接下来过个5年再塞20架歼-10B,就是很给力的刺激了。印度习惯于维持对巴基斯坦(还有斯里兰卡)的N:1优势,这就是中国下小注引诱印度下大注的机会,不怕印度不上钩。

这就是围堵和刺激相结合的战略。关键是两个:1、代理人,2、控制烈度,不打仗。冷战的艺术在于不打仗,真到打仗了,就是双输了,只是谁输得多一点的问题。战争一打起来,就有自己的规律,进程和结局常常不是发动战争的人能控制的,例子太多了。不打仗!

要不是中国经济像大象走进瓷器铺子,中国早就要么被扁,要么被忽略了。印度崛起的关键也是在于经济。今天西方忽悠印度,一个是民主,另一个也是经济。印度经济起飞了吗?要是起飞了,那也只是前轮抬起,主起落架还在地上呢。印度经济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促使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系和一个可以大量雇用劳动力、使大多数人受益的经济结构,印度在两个方面都很失败。中国这些年在铁路、公路方面的建设尽管有种种问题,但经济发展倍增器的效应是不容否认的。加拿大的nation building实际上是从东西大铁路开始的,在这之前根本谈不上什么加拿大,只是几个殖民地的松散集合。美国也是一样,铁路把美国整合到一起,50年代的州际公路则是又一次大跃进。印度呢?静悄悄的,没有看到什么动静。不管信息经济吹得如何响,那是倍增器,而且是基础体系这个倍增器的倍增器。没有公路、铁路、电力、城建这些基础体系,信息经济是不可能拉动印度这样一个大国的。班加罗再发达,也只是班加罗,出不了那个地界。这也是西方放心忽悠印度的一个原因,西方根本不担心印度哪一天试图改变棋盘规则,印度在心理上没有这个雄心,在物质上也没有这个前景。

那中国对印度的经济策略呢?应该忽悠印度大力开放自由贸易。印度不傻,对中国出口限制很严,但这个东西不是限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贸易说到底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在局部上可以用政策调整,但在大面上还是要服从经济规律,否则就自己给自己下套,阻止自己的经济发展。西方要围堵中国的时候,也是动辄祭出制裁的大旗,到最后不了了之,这是一样的道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强,这不是倾销的结果。倾销是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性竞争,这就是补贴。中国经济这些年高速发展,出口居功甚伟,要是都靠补贴,那中国不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早就贫血而死了。印度可以抵抗中国产品吗?如果印度产品成本高于中国,但靠进口保护来限制中国产品,这最终是窒息印度经济的。保护不能发展经济,这是比较优势的基本道理。

工程建设行业也要打进去。中国施工队在帮助印度造电厂、造公路和其他东西,很多人对此反对,“我们怎么能帮助印度发展,好有朝一日和我们作对呢?”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些施工队是承接印度的项目,项目不是中国投资的,是印度或者外资投资的,中国不去承接,别人也会去承接。中国承接降低了印度的成本,但也增加了中国的收入。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谁的赢面更大?或许中国的赢面更大一点,因为印度的track record是无法在现有基础上滚动发展,一步到位,但从此再也不前进一步。这意味着什么呢?重复建设,低效投资。

中国向印度大量出口产品和工程服务,印度降低发展成本,中国也从中获得出口利润和劳务收益。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也就是说,同样赚一块钱,这一块钱重新投资的收益要更快、更大,扩大对印度的贸易对中国是有益的。要是印度死脑筋,不开窍,就是拒绝中国产品和中国施工队呢?那对中国也是好事,这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发展成本更高。中国经济不能得益于对印度的贸易收入,但这只是中国经济很小的一块,无关大局。但对印度来说,这影响就大了。这是中印经济“体积”差别的缘故。

不过中国不能做的事是向印度投资。印度出钱,或者外资出钱,中国施工队干活,这是可以的;中国投资,这应该避免。中国没有产业转移到印度的动力,也没有在印度投资回报高于中国或者其他地方的动力,更没有帮助印度开发基础产业的动力。

印度要根本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只有极大地提高印度自身的经济效率,但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简单说,印度还没有走上这条路,连入口都还没有找到。这不是印度无能,别人看着不吱声,而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办。至于咱们,咱们不使坏,但也没有必要帮他们费这个脑筋。

这个不使坏很重要。中国要崛起,但要堂堂正正,不能靠歪门邪道。现在阴谋论很流行,很多人都认定要么铁血、要么阴谋,否则中国无法崛起。他们忽视了历史的最重要的一课:大国崛起最终靠的是正道,阴谋只能赢得战术胜利,缩短走向胜利的道路,但战术胜利的堆积是不能赢得战略胜利的。战略胜利靠的是势,造势只有靠走正道。
转自网易博客
:晨枫小苑
凉拌
太长了。另外武装巴基斯坦不如武装自己。正确的说法是武装自己为主,武装巴基斯坦为辅。
凉拌炒鸡蛋~~~
转帖要加链接呀LZ~不然会挂的~
哈哈 凉拌 心里话
我们只要按既定目标发展即可,没看三锅啥都跟我们比么。早晚累川西它~
对3哥,是定向的军备竞赛,层层加码,,直至其崩溃
写得比较中肯,不错
自己的事
Noxnic 发表于 2011-11-21 14:07
凉拌炒鸡蛋~~~
转帖要加链接呀LZ~不然会挂的~
无权发链接啊!!!55555555
如果把注意力转移到印度,那才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失误。
剁碎生抽
楼主说的向小巴提供那么多棍子,确实会起到很大的效果,但问题是小巴负担得起么
把自己的国家搞好自然百毒不侵。中印之间必然还会有军事较量,只有把印度打服了,他的国民才会冷静地考虑和中国的关系。
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让三哥可劲得瑟去吧
tdzqc 发表于 2011-11-21 16:04
无权发链接啊!!!55555555
在http中间加个空格就行。。。哎。。。果然被扣分了。。。
首先把国内民生搞好,真正铲除瘸败,让每个国民有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
至于印度、只要站在一条大河的上游撒泡尿、然后手指那边说:你要听话、你要乖,我想他该明白什么意思了。
三锅除了战略上,那每年近9个点的增长率10年以后也是很可怕,会和TB一样超过泥轰香水汉斯吗,到时候三锅会更HIGH
好好发展我们自己的,三哥根本没放在我们心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三个也不会成为我们的障碍
比较中肯
立论就不证,TB要的是恶心欧美,不是找三哥茬,他干啥咱防着点,偶尔拿来放松放松,找机会把藏南弄回来,主要精力还要放在欧美俄日
捧着,供着~
从经济入手搞垮他
印度是我们的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吗?
就算印度不是中国的朋友,我们也不能主观上把它变成敌人,虽然它和中国有领土争端,它半公开的支持藏独,是中国地缘政治上的竞争者。但是印度和中国也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在G20框架,金砖四国框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逐渐改变旧有的不合理国际秩序,争取更大的发言权。

那么巴基斯坦呢?它又是完完全全的朋友或盟友么?中巴是为了对抗印度这个对手而走得如此近?
讨论这种问题真的是毫无意义。中国能把谁怎么办?答案是:谁都办不了。都别说美日韩印了,围绕中国的一圈小国,中国搞得动谁?还不是个个都在中国头上抓虱阿。还是老老实实地看外交部放屁,看中央下棋好了。
春晚让三锅来杂耍呗
虽然没有连接,但是说的挺对的。
印象深刻的是Give them Viagra but make them shooting blank!
这一句
a三的gdp是全世界最水的,没有之一
lz写了一堆废话,印度觉得他是模范生,tg是坏孩子,怎么听话的搞不过捣蛋的,它不爽啊
两国国力真的差蛮多的。而且印度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放心。
lz有空写一堆废话,不如研究一下,为什么印度能让牛牛奴役400年?而且基督教居然没传开?
用神油淹死它。。。
关于印度,我最想不通的是,MD居然不剪它羊毛
关于印度,我最想不通的是,MD居然不剪它羊毛
人傻,钱多,速来!难到你忘了?
WantSeeMean 发表于 2011-11-21 22:18
关于印度,我最想不通的是,MD居然不剪它羊毛
印度废就废在这里,它的产业构成和发达国家差不多,没什么可剪的
羊毛没有,人毛很多..........
随便....................................
zhrmghgzyrmzf 发表于 2011-11-21 22:24
印度废就废在这里,它的产业构成和发达国家差不多,没什么可剪的
羊毛没有,人毛很多..........
我只能说傻人有傻福了
按既定方针办
三哥那巨大的贸易逆差和不断增长的外汇…嘿嘿
西西河晨枫的帖子,LZ补上链接吧
文章不错,赶紧加上链接,要尊重原作者。

中国和西方国家一起忽悠印度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特别是和俄罗斯、美国,后者卖军火,前者搞基建,一起发大财,印度政客的自尊心我们一直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中国TG最大原罪就是把13亿中国人小康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过上了西方品质的生活,直接造成了世界产品消费不平衡,要是印度也走中国的道路西方国家更受不了,因为产品总是有限的,买的人越多价格越高。所以中国的模式西方很讨厌,因为发展中国家学中国,不打内战,不内耗,专心搞经济建设,就把西方国家的后路给断了,本来西方国家可以一天干5个小时,过上500年,结果变成了50年,而且不会再退回去了。这是世界经济斗争的本质,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印度就是这场竞争中的被倒泔水的坑。
天高任鸿飞 发表于 2011-11-21 14:03
凉拌
咳咳,楼主写了那么多,还不如你这两个字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