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璐:中国应该向印度学习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49:07


http://news.ifeng.com/opinion/wo ... _6440_1594033.shtml
印度“坏的地方”比“好的地方”更广为人知。

201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六十周年。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很久以前就有互相学习的历史。当年唐太宗时期向印度学习进口制糖技术,中国一跃成为产糖大国。而在更早的时候,印度也是通过向中国学习才掌握了丝绸技术。

如今,虽然印度英文媒体上不乏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报道和评论,不过在涉及中国的文章中,其实也经常出现“学习中国”的字眼。相反,中国该如何发现并学习印度的优点,在中国媒体上却并不多见。当我们在关注保护弱势群体、传统文化传承,呼吁解决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时,其实印度已经走在了前面。

印度的经验和做法,或许有些对中国并不适用,但却提醒我们思考:为什么有些事情印度能够做到,中国做起来却那么困难呢?

学习印度好榜样

印度“好的地方”并不像其“坏的方面”那么暴露,特别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没有细心观察和亲身体验,恐怕是很难发现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前些天,当我向中印朋友透露自己准备写这篇文章后,他们都大笑不已。印度朋友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让中国学的”。中国朋友则称,“除了软件一流之外,印度就是一个脏乱差和腐败盛行的国家,我们向它学习什么呢?”

朋友们的反应并不令人奇怪。任何一个到过印度的游客都会对印度的破旧、杂乱无章、遍布的贫民窟、办事效率低等诸多“坏的方面”一览无余,这可能是导致很多人对印度总是印象不佳的最根本原因。而印度“好的地方”却并不像其“坏的方面”那么暴露,特别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没有细心观察和亲身体验,恐怕是很难发现的。

【壹】火车票、手机均实名

火车实名制话题在中国一直热度不减。今年春运期间,南方几个省区已经开始了试点。与中国是为了解决“一票难求”不同,印度火车实名有着自己的目的。

我在印度时,曾有一段时期住在古吉拉特一个小镇阿南德,那里不仅没有直达火车,一般过路车都很少。对于经常要去新德里、金奈等大城市的我来说,如何购买火车票成为最怵头的一件事情。为了帮我解决难题,印度朋友特意把阿南德火车站的小头目拉瓦尔先生介绍给我。第一次与拉瓦尔见面,他便递给我一沓火车票申请表,“你先填一张,剩下的留着以后用”。按照表格,我把列车车次、目的地站名、乘车日期、姓名、年龄和住址等都逐一写明。而根据所填写的性别,火车站还可以给乘客分配包厢。

“拿到火车票后一定要把票面上的PN号(乘客号码)记住,你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在手机上或者互联网上查到火车票所处的状态。”拉瓦尔说。

有一回我不小心把火车票弄丢了,眼看着就要到出发日期,情急之中给拉瓦尔打了个电话,他可一点不着急,“没事,告诉我那个PN号码,我可以帮你查到再打印一张。”我当时就在感叹,还是印度火车实名好啊。

当然,印度实行火车实名制可不是为了解决这种小问题。据说在100多年前,英国人刚给印度建立铁路系统时许多火车都破旧不堪,导致铁路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不断。为了及时确认遇难乘客身份,当局决定采用实名购票制度。尽管在没有电脑的年代实行火车实名制度其实困难重重,但由于其好处显而易见,特别是在火车上抓捕在逃犯人以及寻找传染病人的时候更是得以体现,所以火车实名制度在印度一直坚持下来。

印度不仅火车实名,手机也是实名。而对手机实名的了解也是在几番遭遇之后才知晓。

去印度之前我已经打听好各种关于售卖手机卡的信息,于是一到新德里便在小摊上买了一个类似“神州行”的手机预付卡。然而几天后,由于我的手机服务出现故障,只好向印度朋友普拉卡特求教,他建议向提供手机卡服务的印度公司咨询,但我在购买手机卡时并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这个手机小贩已经违法了。”普拉卡特说。

几年前,印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买电话卡,但政府后来发现有人利用手机干违法的事,于是下令全国一律采用手机实名制度。

另一次买手机卡是在阿萨姆邦旅行时。当我告诉手机店老板要买电话卡时,他马上说:“可以,但你要拿出护照复印件,还要填写住址。”由于我住在宾馆,所以被要求必须要有宾馆出示的文件,“证明你是宾馆的房客”。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宾馆,而他们的回答让我彻底失望:“从来没有这种先例,不能给你出示证明,况且你是外国人。”回到那家店,我再次希望老板对我网开一面,但他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一个字:NO。

这就是印度的手机实名制。虽然有时会感到不便,但我欣赏印度人执行制度时的那种执着,而这种执着的背后透着他们强烈的法制意识


【贰】民族文化演出全免费

每次到印度,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欣赏印度舞蹈或者去听印度古典音乐。而我之所以迷恋上印度舞蹈和音乐,应该归功于印度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到位。

第一次欣赏印度音乐舞蹈,是在印度对外文化委员会所属的一个高级剧场。那天路上堵车导致我迟到了十几分钟。在微弱的灯光之中,我发现很多观众居然都能非常娴熟地与台上的舞者或乐者附着节拍,不时摇头晃脑或者用手比划着舞姿。当时暗想,能到这么高雅的剧场来欣赏印度传统文化的一定多数是外国人。晚会结束后我终于看清身边的观众,原来几乎清一色都是印度观众,很多都还是年轻人。

散场时后排的一个印度朋友告诉我,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各种文化信息,只要这个剧场有他喜欢的演员,他都会来看。我问他,“来这里看节目,票一定很贵吧?”“哈哈,免费。”“啊?这么高级的剧场演出也免费?况且今天演出有几位都是印度一流的舞蹈家。”“是的。为了让每一个普通印度人能够欣赏到国粹,几乎所有印度民族艺术演出的门票均是免费的,那些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的表演也是如此。”

后来才知道,印度艺术家的演出费用分别来自各级政府拨款和企业的赞助,政府对赞助款不收税。赞助企业可以得到20%的演出票,并可在请柬、节目单、广告栏和舞台上制作其广告。例如,为了支持民族文化,新德里最著名的剧院之一KAMANI剧院在场次的安排上都是以民族文化为主,每年此类演出大约占80%,门票免费;其余不到20%是话剧、交响乐等外来艺术,这些演出是要全部售票的,政府则对剧院的这部分所得收取税费。

最近十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印度传统文化也受到强烈冲击。不过这种冲击十分有限。

我在古吉拉特认识一个叫德塞的理科大学生,每次学校里有印度古典音乐演唱会他都会叫我一起去看。德塞告诉我,“我喜欢听宝莱坞电影歌曲,也喜欢西方流行音乐,但我更爱印度民族音乐。”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印度文化是强者,不管当今全世界流行什么,印度人还是要听自己的传统音乐,看自己的宝莱坞电影。

【叁】大学不准盲目扩张

专升本,系升院,学院扩充大学,普通大学变成综合大学……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流行的发展模式。而印度的趋势看上去好像与中国有点背离。

最近两个月,班加罗尔的印度小姑娘尼哈就心事重重,因为她就读的班加罗尔基督教大学可能将被降格为基督教学院,“果真如此,我就不能在这个学校拿到学位,那将会对我的未来就业产生影响。唉,我妹妹本来也打算报考这个学校呢。”

原来,今年1月印度人力资源部发布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公告:在印度现有的126所“准综合大学”中,将取消44所被发现不符合要求学校的有关资格;勒令另外44所大学予以整顿,整顿期为3年;其他38所被认定合格的学校则可以继续保留其地位。

印度的大学好比种性制度,也分成三教九流。从性质上说,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目前中央直属公立大学有18所,邦属综合大学200多所,还有126所“准综合大学”。

从类型上看,印度的大学则分为单一教学的大学(比如尼赫鲁大学)、拥有附属学院的大学和联合大学(例如德里大学)。大学和学院的最大区别是,大学可以对其所附属的学院规定课程、举行考试并授予学位,而学院只承担本科生的培养,教学质量由大学来监督,所以一般来说学院大多附属某个公立大学。

在90年代中期,印度涌现出一批拔尖的学院,它们希望自由改变课程或者扩大校园。为此印度中央政府于1994年颁布规定,允许表现最突出的学院升格为“准综合大学”。

这意味着,它们经过10年左右的考察后便可以转正成为大学。在过去的十年,印度的准综合大学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公布的材料,从1956年到2000年印度一共有41所准综合大学,而在2000年之后获得提拔的准综合大学已经达到80多所。

萝卜快了不洗泥。尼哈所在的基督教学院原来附属于班加罗尔大学,升格后该校学费窜升,招生人数增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面临严峻的压力,学校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发现一批“升格”后的准大学均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印度人力资源部下决心要整肃秩序。

不过由于准大学降格可能牵涉到20万印度学生的毕业文凭,因而一些被降格大学已决定就此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不管这个案子最终结局如何,有一点是清楚的,印度政府已经表明对于教学质量下降的“准综合大学”决不姑息手软的决心。一旦基督教学院被降格成为最终事实,对尼哈来说固然是坏事,但假如此举能够促使学校重新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尼哈的妹妹来说兴许还是好事呢。


【肆】印度女性特权多

在印度,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印度母亲是伟大的,印度妇女却是受压迫的”。由此我一直想,印度妇女到底有没有社会地位?

就整体而言,印度妇女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过着低下的生活。然而,却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妇女的一些“特权”,例如在印度的公共汽车上,有一排座位明确规定留给女性。只要看见妇女上车,坐在妇女专座上的男性便会自觉起身让位,假如某位男性视而不见,任何女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他起来。

印度火车和地铁也都有妇女专用的车厢。此外,在许多经常需要排长队办事的公共场所,也都有为妇女专门开设的窗口。正因为这个特权,每次我和男性同伴出去旅行购买火车票时,排队便成为我的专利,因为在妇女窗口站队往往可以节省大家一半的等待时间。

在一向被视为男人世界的印度政坛,女性的声音也在日益提高。今年3月9日,印度议会联邦院(上议院)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被命名为《宪法第108条修正案》的法案。根据该法案,印度中央以及各邦议会都必须为妇女议员保留33%的议席。尽管这个法案要获得议会下院通过仍需克服一些阻力,但是能够把这样一个关乎印度妇女争取自身政治权益的法案提到议会日程已经实属不易。

【伍】弱势群体受政府保护

印度穷人虽然很多,但是总的感觉他们都还能享受到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益。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重视且出台了许多保护落后群体的政策,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拥有很大的宽容度。与此同时,更与弱势群体会维护自身权益有关。

初次体会到这一点,还是在我从事研究的那所大学。一天,我的导师把一个脸色很黑、个子很矮的印度中年男子叫到我面前说,“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做研究,我帮你找了个打杂的小工。他叫马甘,每天会给你打扫房间,送报纸,如果你想喝水喝茶,只需按一下桌上的铃他就给你端来。不过你可别忘记给他小费。如果属于房间大扫除,你需要给小工30卢比(合人民币6元)。”

渐渐地我和马甘混得挺熟,他特别勤快,好像办公大楼里很多教师都喜欢叫他办事。这些小工每月能挣多少钱?“估计2000卢比,但是每到大的宗教节日全校教工都会给小工们一笔额外费用。”导师告诉我,这笔钱不是给某一个小工,而是给全校所有10个小工,他们有一个工会联盟。如果小工们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可以用联盟的名义投诉某一位教员,这时将会由校方来判断是非。假如我不给小工小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导师说,“那他们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们的劳动,以后你按铃他们可能不理你。”

上面说的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故事。其实印度政府为保护弱势群体,从接受教育到就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政策。例如政府规定在大学和政府机关里必须为低种姓保留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只能是符合待遇的低种姓才能享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落后穷人也有机会考上像尼赫鲁大学这样的著名高等学府,或者进入类似外交部那样的印度政府机关。虽然一些印度高种姓的人群经常抱怨低种姓剥夺了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但印度政府仍然顶住了压力,毕竟,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

【陆】非政府组织显神威

印度是一个“弱政府,强社会”的国家,政府的治理固然起着轴心作用,但是强大的非政府组织也在无形之中推动和帮助政府各项工作的运转。例如在古吉拉特大地震以及印度洋海啸时,率先冲到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全是印度的非政府组织。

2004年印度洋海啸期间,我恰好在损失最严重的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看望印度朋友曼内卡。曼内卡是一个做进出口贸易的小老板,那些日子她显得异常繁忙,看着她的助手们不断地在一张长长的表格上指指点点,起初我一直以为是在讨论出口订单,后来才听明白,他们在研究从各方收集到的金奈渔村的受损程度,那张表反映的是各家各户当前最急需的物品。难怪我在曼内卡家里看到堆成小山似的床垫、枕头以及各种食品,原来她一直在为灾民忙乎呢。

曼内卡不仅是小老板,还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成员在救助金奈附近的一个小渔村。一天,曼尼卡邀请我一起去那个渔村查看灾情。看见曼内卡,村民们都像见到亲人一样激动不已。他们不停地向曼内卡讲述着村里的受灾情况。尽管这场巨大的自然灾难让他们家毁人亡,但是每个人脸上都透着镇定和一种特别乐观的情绪。这让我感到很诧异。我悄悄地问了一下那个经常露出笑脸的印度大哥,他告诉我,儿子在这场灾难中身亡,老婆受伤,房子全没有了。那你为什么看上去还那么乐观呢?“为什么要愁眉苦脸?海啸让我倾家当产,可是神留住了我,有政府在帮助我们,还有曼内卡他们在帮助我们,我们什么都会有的。”

这些村民在自己受灾很重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如此乐观地帮助别人?曼内卡笑着说,“我们平时经常派人到村里给村民上各种文化课,比如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再比如早上为什么需要喝牛奶……”也就是说,曼内卡并不只是因为海啸才来救助村民,他们已经帮助这个村子好多年了。

后来随着在印度的深入生活,我观察到更多印度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他们都是在做慈善工作,帮助穷人排忧解难。由于这些非政府组织的热心参与和帮助,许多印度穷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变化。

【柒】穷人看病不犯愁

我在印度走进医院看病的次数不是太多,不过印度政府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巨大反差却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新德里著名的萨夫达江政府医院的入口处永远像是集贸市场,而国际一流私立连锁阿波罗医院的外部环境却像度假村。在阿波罗医院的看病经历曾让我唏嘘不已,这种超豪华医院只能是印度富人才能负担得起。

所以,尽管人满为患,更多的印度人还是会选择在政府医院就医,因为印度政府规定,所有印度公民都可以在政府医院享受免费医疗。当然,如果使用费用高昂的进口医学仪器或者进口药品,需要自己承担一定费用。对于那些囊中羞涩又患有严重疾病的穷人来说,即便是没有钱也可以先治疗,假如能够拿到居住地有关领导出具的证明,事后同样可以免去大部分医疗费用。

不仅在城市的人看病有保障,印度政府对农村的医疗保健问题也非常重视,为此政府给每个村都派来医生,农民生病可以先在村里由政府出资兴办的诊所免费治疗,如果政府医院不能治疗才会被转到高一级的诊疗所。

如此看来,印度政府已经基本解决了穷人看病的问题。不过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解决一些政府医院医疗条件落后问题,政府不仅在逐渐增加投资,还采取了更积极的办法。

贾格迪什是哈里亚纳邦的工人,按照印度政府的标准,他属于生活低于贫困线(BPL)的那群人。长期劳作使他总是感到呼吸困难,全身疼痛。虽然他已经在小镇上一家政府专门为工人开办的医院(ESI)治疗了3年,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偶然间,贾格迪什得知像自己这样的贫困户可以申领一种RSBY医疗保险智能卡,只需交30卢比便可以让他的家庭免去在包括私立医院在内看病3万卢比的费用。

据说这种RSBY智能卡已经在印度许多邦开始推广,不过目前还仅仅局限在BPL家庭。在两年之内,所有参与印度《全国乡村就业保险计划》并在一年之内工作满15天的工人都可以享受到这种RSBY智能卡服务。

http://news.ifeng.com/opinion/wo ... _6440_1594033.shtml
印度“坏的地方”比“好的地方”更广为人知。

201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六十周年。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很久以前就有互相学习的历史。当年唐太宗时期向印度学习进口制糖技术,中国一跃成为产糖大国。而在更早的时候,印度也是通过向中国学习才掌握了丝绸技术。

如今,虽然印度英文媒体上不乏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报道和评论,不过在涉及中国的文章中,其实也经常出现“学习中国”的字眼。相反,中国该如何发现并学习印度的优点,在中国媒体上却并不多见。当我们在关注保护弱势群体、传统文化传承,呼吁解决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时,其实印度已经走在了前面。

印度的经验和做法,或许有些对中国并不适用,但却提醒我们思考:为什么有些事情印度能够做到,中国做起来却那么困难呢?

学习印度好榜样

印度“好的地方”并不像其“坏的方面”那么暴露,特别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没有细心观察和亲身体验,恐怕是很难发现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前些天,当我向中印朋友透露自己准备写这篇文章后,他们都大笑不已。印度朋友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让中国学的”。中国朋友则称,“除了软件一流之外,印度就是一个脏乱差和腐败盛行的国家,我们向它学习什么呢?”

朋友们的反应并不令人奇怪。任何一个到过印度的游客都会对印度的破旧、杂乱无章、遍布的贫民窟、办事效率低等诸多“坏的方面”一览无余,这可能是导致很多人对印度总是印象不佳的最根本原因。而印度“好的地方”却并不像其“坏的方面”那么暴露,特别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没有细心观察和亲身体验,恐怕是很难发现的。

【壹】火车票、手机均实名

火车实名制话题在中国一直热度不减。今年春运期间,南方几个省区已经开始了试点。与中国是为了解决“一票难求”不同,印度火车实名有着自己的目的。

我在印度时,曾有一段时期住在古吉拉特一个小镇阿南德,那里不仅没有直达火车,一般过路车都很少。对于经常要去新德里、金奈等大城市的我来说,如何购买火车票成为最怵头的一件事情。为了帮我解决难题,印度朋友特意把阿南德火车站的小头目拉瓦尔先生介绍给我。第一次与拉瓦尔见面,他便递给我一沓火车票申请表,“你先填一张,剩下的留着以后用”。按照表格,我把列车车次、目的地站名、乘车日期、姓名、年龄和住址等都逐一写明。而根据所填写的性别,火车站还可以给乘客分配包厢。

“拿到火车票后一定要把票面上的PN号(乘客号码)记住,你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在手机上或者互联网上查到火车票所处的状态。”拉瓦尔说。

有一回我不小心把火车票弄丢了,眼看着就要到出发日期,情急之中给拉瓦尔打了个电话,他可一点不着急,“没事,告诉我那个PN号码,我可以帮你查到再打印一张。”我当时就在感叹,还是印度火车实名好啊。

当然,印度实行火车实名制可不是为了解决这种小问题。据说在100多年前,英国人刚给印度建立铁路系统时许多火车都破旧不堪,导致铁路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不断。为了及时确认遇难乘客身份,当局决定采用实名购票制度。尽管在没有电脑的年代实行火车实名制度其实困难重重,但由于其好处显而易见,特别是在火车上抓捕在逃犯人以及寻找传染病人的时候更是得以体现,所以火车实名制度在印度一直坚持下来。

印度不仅火车实名,手机也是实名。而对手机实名的了解也是在几番遭遇之后才知晓。

去印度之前我已经打听好各种关于售卖手机卡的信息,于是一到新德里便在小摊上买了一个类似“神州行”的手机预付卡。然而几天后,由于我的手机服务出现故障,只好向印度朋友普拉卡特求教,他建议向提供手机卡服务的印度公司咨询,但我在购买手机卡时并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这个手机小贩已经违法了。”普拉卡特说。

几年前,印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买电话卡,但政府后来发现有人利用手机干违法的事,于是下令全国一律采用手机实名制度。

另一次买手机卡是在阿萨姆邦旅行时。当我告诉手机店老板要买电话卡时,他马上说:“可以,但你要拿出护照复印件,还要填写住址。”由于我住在宾馆,所以被要求必须要有宾馆出示的文件,“证明你是宾馆的房客”。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宾馆,而他们的回答让我彻底失望:“从来没有这种先例,不能给你出示证明,况且你是外国人。”回到那家店,我再次希望老板对我网开一面,但他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一个字:NO。

这就是印度的手机实名制。虽然有时会感到不便,但我欣赏印度人执行制度时的那种执着,而这种执着的背后透着他们强烈的法制意识


【贰】民族文化演出全免费

每次到印度,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欣赏印度舞蹈或者去听印度古典音乐。而我之所以迷恋上印度舞蹈和音乐,应该归功于印度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到位。

第一次欣赏印度音乐舞蹈,是在印度对外文化委员会所属的一个高级剧场。那天路上堵车导致我迟到了十几分钟。在微弱的灯光之中,我发现很多观众居然都能非常娴熟地与台上的舞者或乐者附着节拍,不时摇头晃脑或者用手比划着舞姿。当时暗想,能到这么高雅的剧场来欣赏印度传统文化的一定多数是外国人。晚会结束后我终于看清身边的观众,原来几乎清一色都是印度观众,很多都还是年轻人。

散场时后排的一个印度朋友告诉我,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各种文化信息,只要这个剧场有他喜欢的演员,他都会来看。我问他,“来这里看节目,票一定很贵吧?”“哈哈,免费。”“啊?这么高级的剧场演出也免费?况且今天演出有几位都是印度一流的舞蹈家。”“是的。为了让每一个普通印度人能够欣赏到国粹,几乎所有印度民族艺术演出的门票均是免费的,那些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的表演也是如此。”

后来才知道,印度艺术家的演出费用分别来自各级政府拨款和企业的赞助,政府对赞助款不收税。赞助企业可以得到20%的演出票,并可在请柬、节目单、广告栏和舞台上制作其广告。例如,为了支持民族文化,新德里最著名的剧院之一KAMANI剧院在场次的安排上都是以民族文化为主,每年此类演出大约占80%,门票免费;其余不到20%是话剧、交响乐等外来艺术,这些演出是要全部售票的,政府则对剧院的这部分所得收取税费。

最近十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印度传统文化也受到强烈冲击。不过这种冲击十分有限。

我在古吉拉特认识一个叫德塞的理科大学生,每次学校里有印度古典音乐演唱会他都会叫我一起去看。德塞告诉我,“我喜欢听宝莱坞电影歌曲,也喜欢西方流行音乐,但我更爱印度民族音乐。”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印度文化是强者,不管当今全世界流行什么,印度人还是要听自己的传统音乐,看自己的宝莱坞电影。

【叁】大学不准盲目扩张

专升本,系升院,学院扩充大学,普通大学变成综合大学……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流行的发展模式。而印度的趋势看上去好像与中国有点背离。

最近两个月,班加罗尔的印度小姑娘尼哈就心事重重,因为她就读的班加罗尔基督教大学可能将被降格为基督教学院,“果真如此,我就不能在这个学校拿到学位,那将会对我的未来就业产生影响。唉,我妹妹本来也打算报考这个学校呢。”

原来,今年1月印度人力资源部发布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公告:在印度现有的126所“准综合大学”中,将取消44所被发现不符合要求学校的有关资格;勒令另外44所大学予以整顿,整顿期为3年;其他38所被认定合格的学校则可以继续保留其地位。

印度的大学好比种性制度,也分成三教九流。从性质上说,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目前中央直属公立大学有18所,邦属综合大学200多所,还有126所“准综合大学”。

从类型上看,印度的大学则分为单一教学的大学(比如尼赫鲁大学)、拥有附属学院的大学和联合大学(例如德里大学)。大学和学院的最大区别是,大学可以对其所附属的学院规定课程、举行考试并授予学位,而学院只承担本科生的培养,教学质量由大学来监督,所以一般来说学院大多附属某个公立大学。

在90年代中期,印度涌现出一批拔尖的学院,它们希望自由改变课程或者扩大校园。为此印度中央政府于1994年颁布规定,允许表现最突出的学院升格为“准综合大学”。

这意味着,它们经过10年左右的考察后便可以转正成为大学。在过去的十年,印度的准综合大学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公布的材料,从1956年到2000年印度一共有41所准综合大学,而在2000年之后获得提拔的准综合大学已经达到80多所。

萝卜快了不洗泥。尼哈所在的基督教学院原来附属于班加罗尔大学,升格后该校学费窜升,招生人数增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面临严峻的压力,学校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发现一批“升格”后的准大学均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印度人力资源部下决心要整肃秩序。

不过由于准大学降格可能牵涉到20万印度学生的毕业文凭,因而一些被降格大学已决定就此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不管这个案子最终结局如何,有一点是清楚的,印度政府已经表明对于教学质量下降的“准综合大学”决不姑息手软的决心。一旦基督教学院被降格成为最终事实,对尼哈来说固然是坏事,但假如此举能够促使学校重新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尼哈的妹妹来说兴许还是好事呢。


【肆】印度女性特权多

在印度,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印度母亲是伟大的,印度妇女却是受压迫的”。由此我一直想,印度妇女到底有没有社会地位?

就整体而言,印度妇女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过着低下的生活。然而,却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妇女的一些“特权”,例如在印度的公共汽车上,有一排座位明确规定留给女性。只要看见妇女上车,坐在妇女专座上的男性便会自觉起身让位,假如某位男性视而不见,任何女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他起来。

印度火车和地铁也都有妇女专用的车厢。此外,在许多经常需要排长队办事的公共场所,也都有为妇女专门开设的窗口。正因为这个特权,每次我和男性同伴出去旅行购买火车票时,排队便成为我的专利,因为在妇女窗口站队往往可以节省大家一半的等待时间。

在一向被视为男人世界的印度政坛,女性的声音也在日益提高。今年3月9日,印度议会联邦院(上议院)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被命名为《宪法第108条修正案》的法案。根据该法案,印度中央以及各邦议会都必须为妇女议员保留33%的议席。尽管这个法案要获得议会下院通过仍需克服一些阻力,但是能够把这样一个关乎印度妇女争取自身政治权益的法案提到议会日程已经实属不易。

【伍】弱势群体受政府保护

印度穷人虽然很多,但是总的感觉他们都还能享受到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益。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重视且出台了许多保护落后群体的政策,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拥有很大的宽容度。与此同时,更与弱势群体会维护自身权益有关。

初次体会到这一点,还是在我从事研究的那所大学。一天,我的导师把一个脸色很黑、个子很矮的印度中年男子叫到我面前说,“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做研究,我帮你找了个打杂的小工。他叫马甘,每天会给你打扫房间,送报纸,如果你想喝水喝茶,只需按一下桌上的铃他就给你端来。不过你可别忘记给他小费。如果属于房间大扫除,你需要给小工30卢比(合人民币6元)。”

渐渐地我和马甘混得挺熟,他特别勤快,好像办公大楼里很多教师都喜欢叫他办事。这些小工每月能挣多少钱?“估计2000卢比,但是每到大的宗教节日全校教工都会给小工们一笔额外费用。”导师告诉我,这笔钱不是给某一个小工,而是给全校所有10个小工,他们有一个工会联盟。如果小工们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可以用联盟的名义投诉某一位教员,这时将会由校方来判断是非。假如我不给小工小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导师说,“那他们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们的劳动,以后你按铃他们可能不理你。”

上面说的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故事。其实印度政府为保护弱势群体,从接受教育到就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政策。例如政府规定在大学和政府机关里必须为低种姓保留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只能是符合待遇的低种姓才能享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落后穷人也有机会考上像尼赫鲁大学这样的著名高等学府,或者进入类似外交部那样的印度政府机关。虽然一些印度高种姓的人群经常抱怨低种姓剥夺了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但印度政府仍然顶住了压力,毕竟,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

【陆】非政府组织显神威

印度是一个“弱政府,强社会”的国家,政府的治理固然起着轴心作用,但是强大的非政府组织也在无形之中推动和帮助政府各项工作的运转。例如在古吉拉特大地震以及印度洋海啸时,率先冲到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全是印度的非政府组织。

2004年印度洋海啸期间,我恰好在损失最严重的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看望印度朋友曼内卡。曼内卡是一个做进出口贸易的小老板,那些日子她显得异常繁忙,看着她的助手们不断地在一张长长的表格上指指点点,起初我一直以为是在讨论出口订单,后来才听明白,他们在研究从各方收集到的金奈渔村的受损程度,那张表反映的是各家各户当前最急需的物品。难怪我在曼内卡家里看到堆成小山似的床垫、枕头以及各种食品,原来她一直在为灾民忙乎呢。

曼内卡不仅是小老板,还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成员在救助金奈附近的一个小渔村。一天,曼尼卡邀请我一起去那个渔村查看灾情。看见曼内卡,村民们都像见到亲人一样激动不已。他们不停地向曼内卡讲述着村里的受灾情况。尽管这场巨大的自然灾难让他们家毁人亡,但是每个人脸上都透着镇定和一种特别乐观的情绪。这让我感到很诧异。我悄悄地问了一下那个经常露出笑脸的印度大哥,他告诉我,儿子在这场灾难中身亡,老婆受伤,房子全没有了。那你为什么看上去还那么乐观呢?“为什么要愁眉苦脸?海啸让我倾家当产,可是神留住了我,有政府在帮助我们,还有曼内卡他们在帮助我们,我们什么都会有的。”

这些村民在自己受灾很重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如此乐观地帮助别人?曼内卡笑着说,“我们平时经常派人到村里给村民上各种文化课,比如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再比如早上为什么需要喝牛奶……”也就是说,曼内卡并不只是因为海啸才来救助村民,他们已经帮助这个村子好多年了。

后来随着在印度的深入生活,我观察到更多印度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他们都是在做慈善工作,帮助穷人排忧解难。由于这些非政府组织的热心参与和帮助,许多印度穷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变化。

【柒】穷人看病不犯愁

我在印度走进医院看病的次数不是太多,不过印度政府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巨大反差却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新德里著名的萨夫达江政府医院的入口处永远像是集贸市场,而国际一流私立连锁阿波罗医院的外部环境却像度假村。在阿波罗医院的看病经历曾让我唏嘘不已,这种超豪华医院只能是印度富人才能负担得起。

所以,尽管人满为患,更多的印度人还是会选择在政府医院就医,因为印度政府规定,所有印度公民都可以在政府医院享受免费医疗。当然,如果使用费用高昂的进口医学仪器或者进口药品,需要自己承担一定费用。对于那些囊中羞涩又患有严重疾病的穷人来说,即便是没有钱也可以先治疗,假如能够拿到居住地有关领导出具的证明,事后同样可以免去大部分医疗费用。

不仅在城市的人看病有保障,印度政府对农村的医疗保健问题也非常重视,为此政府给每个村都派来医生,农民生病可以先在村里由政府出资兴办的诊所免费治疗,如果政府医院不能治疗才会被转到高一级的诊疗所。

如此看来,印度政府已经基本解决了穷人看病的问题。不过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解决一些政府医院医疗条件落后问题,政府不仅在逐渐增加投资,还采取了更积极的办法。

贾格迪什是哈里亚纳邦的工人,按照印度政府的标准,他属于生活低于贫困线(BPL)的那群人。长期劳作使他总是感到呼吸困难,全身疼痛。虽然他已经在小镇上一家政府专门为工人开办的医院(ESI)治疗了3年,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偶然间,贾格迪什得知像自己这样的贫困户可以申领一种RSBY医疗保险智能卡,只需交30卢比便可以让他的家庭免去在包括私立医院在内看病3万卢比的费用。

据说这种RSBY智能卡已经在印度许多邦开始推广,不过目前还仅仅局限在BPL家庭。在两年之内,所有参与印度《全国乡村就业保险计划》并在一年之内工作满15天的工人都可以享受到这种RSBY智能卡服务。
这位看着像是捧印度,实际上是要黑印度的。
印度穷人好幸福。[:a2:]
我很奇怪,印度这样一个到现在还没有国民身份证的国家怎么搞实名制???????
【肆】印度女性特权多?
中国的女人嫁人保留姓氏,这算世界最大的特权了。
成为强国后 可以一点点学习
在上升阶段 需要的是竞争 人只有通过努力 才能生存的很好 而不是政府什么都保障 如果政府什么都能保障 怎么会是人均GDP在世界上100的样子的水平呢?政府需要保障的是能给大家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是捧还是黑?交通,妇女权益,社会保障,全民教育,政府主导的应急救援..............[:a3:]
那个唐璐是什么人
我们看到的又是印度的通篇的计划和未来,果然现在砖家叫兽都跟着一起分割未来了么?
本人严重不咋同上网实名制!!!!
要是这样大大们怎么爆尿啊
这个火车票实名,其实我还是挺赞同的,如果网络业可以实现实名,那就更好了。

后面有几点,颇有些不能苟同,不过我相信任何国家,如果仔细观察,肯定能够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的。
回复 9# xxx2009

这个不怕,你看看校内网比实名制更实名,不过里面大批人就敢支持藏独,所以实名不实名完全是有些人刻意树立的靶子
别的不说,咋印度超过一半女性是文盲咧。
唐璐MM,求求你赶紧移居印度吧。
印度连身份证制度都没有,搞实名制有什么意义?!人家随便填个名字就可以了。
三哥的这些优点都已经被批臭了,还有人在捧三哥啊{:lei:}
通古斯獾 发表于 2010-4-3 11:18


    大批人?请问是哪些人?我好前去围观
听着不错的介绍,好像比美国得福利都好,可是为啥都移民到欧洲和美国,没见到印度的,这里一定有问题,不是作者写的有问题就是那些做选择的人的脑子有问题。
如果这个事也是真理在少数人手里,我还是去做那大多数的傻子比较好。另外预祝作者早日得到真理,拿到印度国籍,永远的定居印度,世代不归,永在天国。

现在的精英越来越恶心了,都不叫人学好
柒】穷人看病不犯愁
印度真是神话世界,那么低的公共卫生支出就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相比之下别说TG连米欧都是渣啊。
这JY脑子有病吧
这黑的真有水平{:hao:}
人家还全民解决住房问题了,你瞧哪超级城中村,比香港当年的“九龙城寨”还多人,却是货真价实的人人有住房,哪像TG,到处蜗居,这点也MD也自叹不如!{:jian:}
妇女权益...............平均每天烧三个?

这黑的还真有水平
就CD前几天才有 三G那里可以随便买卖自己老婆的事 咋就一下变成了妇女的天堂了呢?
这是真黑三G呀!!!!!!
bdw 发表于 2010-4-3 11:51


    同意。。。
有位印度在中国的记者,曾在纽约时报上发了篇文章,讲哪边更好住。
最后自己的结论是,除非我很有钱,否则我会选择在中国居住。
我承认我只看了帖子有三哥2哥字我就进来了
感觉三哥最让我们值得学习的还是“人家敢外挂,我们就不敢”运输力差了一大截啊 万一要运兵的话 人家一节车厢和外挂起码是1000+  我们最多抵死也就500左右 少一半啊
少写了10美元笔记本电脑(70RMB),09年免费宽带,免费用电等
印度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反着学,可学的地方太多。
这位Mm是不是无间{:jian:}
这黑的
JY宁要民猪六十岁,不要独菜七十岁,既然活的不耐烦了,那就赶快兑现嘛。
怀疑写这个的去没去过印度
【肆】印度女性特权多
【伍】弱势群体受政府保护


。。。。。。。。天方夜谈 {:3_77:}
别的不了解
女权特权那一条
绝对不可能比中国还好
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就是中国
西方都公认的
靠,3锅又被学习了。
感觉这篇文章和以前那片表扬俄罗斯的文章好相似哦,当时把俄罗斯人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外星人写的。哈哈
主要是学习唐小姐那种幽默感。
学习三哥的脸皮...
三哥自己都不信
传说TG一学谁谁死,为了三锅锅的性命,还是不要学了。
幻觉,一定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