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周刊》文章谈怎样同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8:28:32
<P>日本《现代周刊》文章谈怎样同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日本《现代周刊》发表大前研一的文章,题为:《怎样同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大前研一认为,近来在日本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悲观论调,其实都错误估计了中国经济的真正实力,没有抓住其本质。
    中国在今后10年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将不容置疑。目前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国德国和日本将很快被中国赶超。如此一来,日本只有积极发展与日益成为巨大市场的中国的关系,才能利于自身的繁荣。
    大前说,日本现在仍然只把中国视为共产党一党执政下的单一国家。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持有上述看法,将不能与中国真正共进”。“长此下去,日本会被抛在后面”。
    他认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基于此点同中国建立关系,日本将沦为中国的一个卫星国。
    从经济方面看,不必说中国已经加盟世贸组织,中国本已具备同世界各国平等交易的基础,特别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战略收效甚大。中国诞生了六大经济地区:东北三省,重工业地带;北京和天津,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基地;山东半岛,冷冻食品和加工食品中心;长江三角洲,金融和商业中心;福建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珠江三角洲,世界上最大的电脑产业集聚地。这六大经济发达地区各自实现了经济自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这六大经济地区一面相互竞争,一面引入外资,并借此走上发展之路,现在中国已在数个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市场份额。
    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吃透上述六大经济地区的特点,然后锁定进行投资或实施合作的地区,思考如何把中国贡献的竞争力带入本公司或本地区,从而实现进一步发展。
    日本企业往往喜欢使用“中国战略”这一措辞,但其实这是不具现实意义的一个概念。确实,人口多达13亿的巨大市场,听起来相当不错,但是面向中国全部地区开展业务是不可能的。迄今到中国投资办厂而最后落败的多数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能抓住实实在在的市场。
    有的企业表现非常出色。日本的三得利公司把市场锁定在上海地区,集中开展业务,凭借这一战略,它占据了上海啤酒市场的很高份额。
    与中国打交道,新加坡是个很好的范例。它只同苏州、无锡和广州开展经济交流,取得了巨大收益。这正是与大国中国交往的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
    日本也可借鉴此点,让各地区充分利用中国几大经济地区的特点,日本经济很可能由此得以振兴。目前日本应该毅然实行地方自治并建立地区经济地带,各道州应独自与中国几大经济地区实行合作。现在应该告别“日本对中国”这一毫无意义的对立格局。
    如此想来,日本的未来前景光明,惧怕中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P>
<P>
“中国制造”会成为日本经济的未来吗?
    中国正在发展成一个高技术,低工资的国家,而日本却正面临过去的最大优势转向自己的蓬勃发展的邻居的危险。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布鲁克就此撰文《中国阴影下的未来日本》。
    近十年来,日本公司的投资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近几个月,日本的芯片厂商又宣布,“中国将是面向世界的设计实验室”。今年春天,日本芯片厂商纷纷计划在中国设立研发部门。众多的低薪中国工程师,对电脑芯片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中国加入WTO后保护专利的憧憬。这些击破了原先的研发在日本,封装在中国的情形。这意味着后来的竞争优势将转到低薪的邻居那里。这是中国发展的其中一步,对于早期以外销为基础的日本而言,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今天的日本年轻一代,生活富裕,想当然的要求高工资和他们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不过,对于去过中国工厂和研究所的日本人来说,辛勤、富于牺牲的中国工人简直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工人。
    越来越多的日本生产厂移到了中国,研发部门也跟着要动,为的是与产品紧密联系。“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高技术低工资的国家。”日本富士—施乐公司总裁如是说,“他们将越来越具有实力和日本企业竞争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每年从高校里走出来的成千上万的电脑工程师却足以保持工资是日本工程师的三分之一。在日本,工程师短缺,同时18岁的青年人的数量也在下降,学院因为学生的短缺面临关门。
    自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个亚洲的最大经济实体通常是被看作经济互补的。“两国的劳动有着区别,中国是劳动密集型,日本是高技术型。”日本政府的经济贸易研究院的研究员在一份报告里写道,“中国的出口产品是日本很需要进口的,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毛巾,煤炭,春季洋葱给日本,日本则出口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DVD播放机给中国。但是,现在中国也能生产并出口这些了。去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增加了三倍达到了185%远远超过了1985年的5%。不过,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由日本公司设计的。日本人总是自豪日本产品的高质量,中国货只能在打折商店里卖。现在呢,日本国民发现“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在产品质量上居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最近一次调查显示,被问的81家在中国设厂的日本公司中的62%认为,日本本土生产的产品和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上没有区别。15%表示,中国的产品甚至要略好于日本的产品。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7 0:00:20编辑过]
<P>日本《现代周刊》文章谈怎样同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日本《现代周刊》发表大前研一的文章,题为:《怎样同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大前研一认为,近来在日本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悲观论调,其实都错误估计了中国经济的真正实力,没有抓住其本质。
    中国在今后10年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将不容置疑。目前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国德国和日本将很快被中国赶超。如此一来,日本只有积极发展与日益成为巨大市场的中国的关系,才能利于自身的繁荣。
    大前说,日本现在仍然只把中国视为共产党一党执政下的单一国家。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持有上述看法,将不能与中国真正共进”。“长此下去,日本会被抛在后面”。
    他认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基于此点同中国建立关系,日本将沦为中国的一个卫星国。
    从经济方面看,不必说中国已经加盟世贸组织,中国本已具备同世界各国平等交易的基础,特别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战略收效甚大。中国诞生了六大经济地区:东北三省,重工业地带;北京和天津,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基地;山东半岛,冷冻食品和加工食品中心;长江三角洲,金融和商业中心;福建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珠江三角洲,世界上最大的电脑产业集聚地。这六大经济发达地区各自实现了经济自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这六大经济地区一面相互竞争,一面引入外资,并借此走上发展之路,现在中国已在数个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市场份额。
    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吃透上述六大经济地区的特点,然后锁定进行投资或实施合作的地区,思考如何把中国贡献的竞争力带入本公司或本地区,从而实现进一步发展。
    日本企业往往喜欢使用“中国战略”这一措辞,但其实这是不具现实意义的一个概念。确实,人口多达13亿的巨大市场,听起来相当不错,但是面向中国全部地区开展业务是不可能的。迄今到中国投资办厂而最后落败的多数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能抓住实实在在的市场。
    有的企业表现非常出色。日本的三得利公司把市场锁定在上海地区,集中开展业务,凭借这一战略,它占据了上海啤酒市场的很高份额。
    与中国打交道,新加坡是个很好的范例。它只同苏州、无锡和广州开展经济交流,取得了巨大收益。这正是与大国中国交往的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
    日本也可借鉴此点,让各地区充分利用中国几大经济地区的特点,日本经济很可能由此得以振兴。目前日本应该毅然实行地方自治并建立地区经济地带,各道州应独自与中国几大经济地区实行合作。现在应该告别“日本对中国”这一毫无意义的对立格局。
    如此想来,日本的未来前景光明,惧怕中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P>
<P>
“中国制造”会成为日本经济的未来吗?
    中国正在发展成一个高技术,低工资的国家,而日本却正面临过去的最大优势转向自己的蓬勃发展的邻居的危险。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布鲁克就此撰文《中国阴影下的未来日本》。
    近十年来,日本公司的投资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近几个月,日本的芯片厂商又宣布,“中国将是面向世界的设计实验室”。今年春天,日本芯片厂商纷纷计划在中国设立研发部门。众多的低薪中国工程师,对电脑芯片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中国加入WTO后保护专利的憧憬。这些击破了原先的研发在日本,封装在中国的情形。这意味着后来的竞争优势将转到低薪的邻居那里。这是中国发展的其中一步,对于早期以外销为基础的日本而言,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今天的日本年轻一代,生活富裕,想当然的要求高工资和他们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不过,对于去过中国工厂和研究所的日本人来说,辛勤、富于牺牲的中国工人简直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工人。
    越来越多的日本生产厂移到了中国,研发部门也跟着要动,为的是与产品紧密联系。“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高技术低工资的国家。”日本富士—施乐公司总裁如是说,“他们将越来越具有实力和日本企业竞争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每年从高校里走出来的成千上万的电脑工程师却足以保持工资是日本工程师的三分之一。在日本,工程师短缺,同时18岁的青年人的数量也在下降,学院因为学生的短缺面临关门。
    自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个亚洲的最大经济实体通常是被看作经济互补的。“两国的劳动有着区别,中国是劳动密集型,日本是高技术型。”日本政府的经济贸易研究院的研究员在一份报告里写道,“中国的出口产品是日本很需要进口的,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毛巾,煤炭,春季洋葱给日本,日本则出口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DVD播放机给中国。但是,现在中国也能生产并出口这些了。去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增加了三倍达到了185%远远超过了1985年的5%。不过,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由日本公司设计的。日本人总是自豪日本产品的高质量,中国货只能在打折商店里卖。现在呢,日本国民发现“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在产品质量上居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最近一次调查显示,被问的81家在中国设厂的日本公司中的62%认为,日本本土生产的产品和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上没有区别。15%表示,中国的产品甚至要略好于日本的产品。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7 0:00:20编辑过]
我们现阶段不少东西还是在代工阶段,下一步就是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沿海发达地区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P>希望我们以后在技术上彻底打跨日本,那样我们才是真正的强大了!</P>[em05]
<P>  日本也有明白人.</P>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中国是一个世界。看来大前研一是对这了解最透彻的日本人!
<B>以下是引用<I>儒雷</I>在2004-10-17 0:31:00的发言:</B>

<P>  日本也有明白人.</P>


日本有人吗?
日本的确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做人……
<B>以下是引用<I>ghdd</I>在2004-10-17 2:11:00的发言:</B>
&gt;

日本有人吗?


日本里面猪多人少这是肯定的~举例来说:抗战那会,就有个日共的士兵开部装满军火的车跑的我们阵地去。这个日本“人”比起当时某些中国“人”更加像“人” ![em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