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百年前的一场国际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22:56
                                               (转)百年前的一场国际争论
资料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43971.shtml
    100多年前,对于未来的无产阶级砖正,曾有一场长期辩论。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成为统治阶层的无产阶级意味着什么?难道整个无产阶级都会成为管理国家的领导者吗?……那样的话,就没有国家也没有政府了……对待这一非此即彼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解决得很简单。他们把人民管理说成是人民通过少数选举出来的代表进行管理。……结果,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最后得到最悲惨的结论:特权的少数人管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然而马克思主义者说,这少数人是工作人员,是的,也许是原来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一旦成为管理者,就不再是工作人员,他们会从国家的高度去看待整个从事粗活劳动的世界,他们不再代表人民,只代表自己的要求和他们对管理人民的要求。谁会怀疑这点,就不了解人的本质。”(《巴枯宁全集》第二卷圣彼得堡1907年版)
  马恩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这一黯淡的看法。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切实建立这样一种东西,所以马恩没有系统地进行理论解决。到了列宁时期,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回答了这个问题,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写道:“工人在夺取权力之后,就会把旧的官僚机构打碎,用仍然由这些工人和职员组成的新机构来代替它,为了防止这些人变成官僚,就会立即采取马恩详细分析过的办法:1、不但实行选举制度,而且能随时撤换;2、不得有高于工人工资的待遇;3、立即转到所有的人都来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列宁选集》中文版第三卷)
  可见,列宁为防止官僚化开出的药方:其一是普选与弹劾制巴枯宁认为即使普选都不能保证腐化,那么就普选加弹劾制;其二是不得有特权,其三是实行广泛与有效的监督。如何实行广泛有效监督?当然包括了表达权等等权利的行使。
  
  马恩列从来没有反对过表达自由与普选,马克思一生都在反对当时欧洲流行的新闻审查制度,列宁也从来没有认为苏俄应当实行长期的报刊审查制度。在他们设想中所谓的“对表达权与选举的必要限制”,只是在建政初期为了防止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进行反扑,才有必要对他们行使表达自由与普选权进行限制,也就是对行使权利的主体进行必要限制,而不是长期在整个社会对权利的范围进行限制。这如同列宁对于“暴力”的看法,“暴力”有时是一种必要的恶,但如果某人认为暴力是一种常态的善,那么此人一定有问题。也正基于此,十月革命后,为了防止白俄反扑,新生的苏俄对国内自由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但是列宁死后,斯大林则把这种管制作为常态固定下来,其本质则是为了方便其实行个人的独才,更加无耻的是,其不敢抛弃列宁留下的外壳,所以仍然不忘记给很多的革命元老和群众安上“人民公敌”的名头加以消灭。
  
  回首往事,无论巴枯宁的学说对否,无论巴枯宁的提醒对错,其提醒却是多么必要啊,但是自从列宁死后,没有人再去真正的关注这个问题。时间更久,人们更加淡忘当初先贤追求的本质是什么,只看到那外壳,并以为那外壳就是本质。马恩列从来就是寻求最大多数人的解放,即大多数人获得自由与权利,但是,在当年的苏俄,那些名义上获得解放的人非但没有获得先贤承诺的自由,反而进入了一个更为严密的牢笼之中。悲哉。                                               (转)百年前的一场国际争论
资料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43971.shtml
    100多年前,对于未来的无产阶级砖正,曾有一场长期辩论。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成为统治阶层的无产阶级意味着什么?难道整个无产阶级都会成为管理国家的领导者吗?……那样的话,就没有国家也没有政府了……对待这一非此即彼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解决得很简单。他们把人民管理说成是人民通过少数选举出来的代表进行管理。……结果,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最后得到最悲惨的结论:特权的少数人管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然而马克思主义者说,这少数人是工作人员,是的,也许是原来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一旦成为管理者,就不再是工作人员,他们会从国家的高度去看待整个从事粗活劳动的世界,他们不再代表人民,只代表自己的要求和他们对管理人民的要求。谁会怀疑这点,就不了解人的本质。”(《巴枯宁全集》第二卷圣彼得堡1907年版)
  马恩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这一黯淡的看法。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切实建立这样一种东西,所以马恩没有系统地进行理论解决。到了列宁时期,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回答了这个问题,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写道:“工人在夺取权力之后,就会把旧的官僚机构打碎,用仍然由这些工人和职员组成的新机构来代替它,为了防止这些人变成官僚,就会立即采取马恩详细分析过的办法:1、不但实行选举制度,而且能随时撤换;2、不得有高于工人工资的待遇;3、立即转到所有的人都来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列宁选集》中文版第三卷)
  可见,列宁为防止官僚化开出的药方:其一是普选与弹劾制巴枯宁认为即使普选都不能保证腐化,那么就普选加弹劾制;其二是不得有特权,其三是实行广泛与有效的监督。如何实行广泛有效监督?当然包括了表达权等等权利的行使。
  
  马恩列从来没有反对过表达自由与普选,马克思一生都在反对当时欧洲流行的新闻审查制度,列宁也从来没有认为苏俄应当实行长期的报刊审查制度。在他们设想中所谓的“对表达权与选举的必要限制”,只是在建政初期为了防止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进行反扑,才有必要对他们行使表达自由与普选权进行限制,也就是对行使权利的主体进行必要限制,而不是长期在整个社会对权利的范围进行限制。这如同列宁对于“暴力”的看法,“暴力”有时是一种必要的恶,但如果某人认为暴力是一种常态的善,那么此人一定有问题。也正基于此,十月革命后,为了防止白俄反扑,新生的苏俄对国内自由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但是列宁死后,斯大林则把这种管制作为常态固定下来,其本质则是为了方便其实行个人的独才,更加无耻的是,其不敢抛弃列宁留下的外壳,所以仍然不忘记给很多的革命元老和群众安上“人民公敌”的名头加以消灭。
  
  回首往事,无论巴枯宁的学说对否,无论巴枯宁的提醒对错,其提醒却是多么必要啊,但是自从列宁死后,没有人再去真正的关注这个问题。时间更久,人们更加淡忘当初先贤追求的本质是什么,只看到那外壳,并以为那外壳就是本质。马恩列从来就是寻求最大多数人的解放,即大多数人获得自由与权利,但是,在当年的苏俄,那些名义上获得解放的人非但没有获得先贤承诺的自由,反而进入了一个更为严密的牢笼之中。悲哉。
有人就有特权 所以空想永远是空想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权力和争斗都不会消失
巴枯宁就是一小资,jy
畅谈 发表于 2011-10-17 15:20
有人就有特权 所以空想永远是空想
斯大林体制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D
问题是巴枯宁连个体制都搞不出来;P
以当时的生产力,列宁能构想出一套国家机构就很不错了
马克思的选举前提是“都是无产阶级”,可怎么保证时无产阶级?连现政权都不一定是
革命时机还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