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雷达波束本身是很窄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48:34


好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雷达波束本身是很窄的,之所以在水平方向上雷达视场有这么宽,是因为雷达波束在不断地水平移动。
但是当雷达波束在不断水平移动的同时,确不可能同时进行大角度的垂直移动,否则雷达波束的移动轨迹就是波浪形,这样就很容易漏过目标。
所以,在没有预警机或地面雷达的支持下,飞飞只能手动控制雷达扫描的高度,15公里高度、16公里高度、17公里高度……这样逐行扫过去。
这样漏过目标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扫描15千米高度的时候,目标可能在17千米高度,等你扫描17千米高度的时候,目标可能已经接近到发射中距弹的距离了。
所以大家不要太神化那些杂志上和网上刊登的武器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真的,但是它是给军迷、阿拉伯伯、黑叔叔、三哥看的。
所有的数据都是这样,士兵从来不关注武器的数据,因为他们知道怎么使用手中的武器,只有没摸过武器的人,才会用数据来YY武器的优劣

好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雷达波束本身是很窄的,之所以在水平方向上雷达视场有这么宽,是因为雷达波束在不断地水平移动。
但是当雷达波束在不断水平移动的同时,确不可能同时进行大角度的垂直移动,否则雷达波束的移动轨迹就是波浪形,这样就很容易漏过目标。
所以,在没有预警机或地面雷达的支持下,飞飞只能手动控制雷达扫描的高度,15公里高度、16公里高度、17公里高度……这样逐行扫过去。
这样漏过目标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扫描15千米高度的时候,目标可能在17千米高度,等你扫描17千米高度的时候,目标可能已经接近到发射中距弹的距离了。
所以大家不要太神化那些杂志上和网上刊登的武器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真的,但是它是给军迷、阿拉伯伯、黑叔叔、三哥看的。
所有的数据都是这样,士兵从来不关注武器的数据,因为他们知道怎么使用手中的武器,只有没摸过武器的人,才会用数据来YY武器的优劣


其实真要拿数据来YY,那么建议大家在比试的时候,加入投骰子这个环节,即引入随机概率。就好比M4的威力是4,M16的威力是5,两者爆头都可以秒杀。那么这个爆头就是一个概率事件了。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M4威力只有4就判断拿M4的单位在那M16的单位面前就必败。
同样地,二代机雷达可能完败三代机,但是二代机可能投骰子投到了规定的数字,发生了随机性事件,结果忽略了三代机雷达数据为5这一项目,直接到了和三代机比试下一个数据的阶段……

其实真要拿数据来YY,那么建议大家在比试的时候,加入投骰子这个环节,即引入随机概率。就好比M4的威力是4,M16的威力是5,两者爆头都可以秒杀。那么这个爆头就是一个概率事件了。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M4威力只有4就判断拿M4的单位在那M16的单位面前就必败。
同样地,二代机雷达可能完败三代机,但是二代机可能投骰子投到了规定的数字,发生了随机性事件,结果忽略了三代机雷达数据为5这一项目,直接到了和三代机比试下一个数据的阶段……
有点道理!当然军迷也只好打数据仗,你还想让俺们真刀真枪过把瘾?

所以,关公和秦琼PK,根本无需搭起擂台玩命,只要将双方兵器的尺寸、重量和用料等数据一一列出,则高下立判!{:soso_e113:}
有什么区别?
对现在的AESA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那怕是PESA来说也不是问题。
LZ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所以ASEA必须马上形成战斗力,这样就可以像crt显示器一样以超高的速度(每秒刷60次屏,每刷一次屏扫1440行)对200公里内的全空域进行扫描。
一旦发现某个方向有回波,就增加往那个方向扫描的时间,以确认是不是有目标。
你们ROLL吧.

AD&D,Roll到00的话除非对方也00,否则必中.

175799027 发表于 2011-10-14 17:25
对现在的AESA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那怕是PESA来说也不是问题。


相控阵雷达把多普勒雷达的机械扫描改为电子扫描而已,雷达波束还是要移动的。
虽然由于阵元数量多,雷达波束角度可能比过去宽了,但也没宽到左右120度,上下九十度的视场。
175799027 发表于 2011-10-14 17:25
对现在的AESA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那怕是PESA来说也不是问题。


相控阵雷达把多普勒雷达的机械扫描改为电子扫描而已,雷达波束还是要移动的。
虽然由于阵元数量多,雷达波束角度可能比过去宽了,但也没宽到左右120度,上下九十度的视场。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29
相控阵雷达把多普勒雷达的机械扫描改为电子扫描而已,雷达波束还是要移动的。
虽然由于阵元数量多,雷 ...


宽度不够频率补
crt显示器的电子枪同一时间内也只能打中屏幕上的一个像素,但我们却能看到每秒60帧每帧1920*1440个象素的画面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29
相控阵雷达把多普勒雷达的机械扫描改为电子扫描而已,雷达波束还是要移动的。
虽然由于阵元数量多,雷 ...


宽度不够频率补
crt显示器的电子枪同一时间内也只能打中屏幕上的一个像素,但我们却能看到每秒60帧每帧1920*1440个象素的画面
无语。肆无忌惮地取笑楼主。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29
相控阵雷达把多普勒雷达的机械扫描改为电子扫描而已,雷达波束还是要移动的。
虽然由于阵元数量多,雷 ...
是宽不到,但是也不人工来操儿了,再说双机飞行,一架负责一边,起活。
scut_m 发表于 2011-10-14 17:32
宽度不够频率补
crt显示器的电子枪同一时间内也只能打中屏幕上的一个像素,但我们却能看到每秒60帧每帧 ...
从来没听说有过有这么高分辨率的显像管电视机……
军迷嘛,也只能纸上谈兵了,LZ不必要苛求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36
从来没听说有过有这么高分辨率的显像管电视机……
我说的是显示器
搜索sony fw900
17寸crt都能达到1920*1440
scut_m 发表于 2011-10-14 17:32
宽度不够频率补
crt显示器的电子枪同一时间内也只能打中屏幕上的一个像素,但我们却能看到每秒60帧每帧 ...
那你这束电子束要射到100公里外,要多大的功率,功率这么大,扫描频率还这么高,可能吗?求懂电子的来说说真相。
还是能量守恒定律,要看得远,看得清,就得把一定的能量集中在有限的发射角内;而要看的广,就要牺牲距离和效果了

全世界雷达都是这个情况啊
是INSKY的拜仁吗?
全人工操纵天线是没有的,这个只存在于早期雷达中。一般火控雷达波束宽度2-5度,搜索速率100-60度每秒,左右搜索各30度,垂直搜索2-6个叠加的波束宽度,搜索一个特定空域所需的时间很容易计算出来。
编队作战的机群很容易通过协调分工各自的搜索空域并彼此错开,此举能大大提高警戒空间,毛子所谓的MIG31小预警机就是这么搞的。
没有AWACS战斗机的自主作战能力将受影响,但是并不是完全失去空战能力,没AWACS更应注重搜索空域协调和互相掩护。
楼主,恭喜你终于知道雷达天线的工作原理了,记得在天线后面绑个算盘,方便计算目标的高度,距离数据
"飞飞只能手动控制雷达扫描的高度,15公里高度、16公里高度、17公里高度……这样逐行扫过去。"

你听谁说的?难道不是手动输入15001,15002,我说f16怎么还有个数字键盘
还有人活在50年前,现代战争是开一架飞机单挑吗?体系对抗这个词LZ这样的军迷根本不屑一顾。
远程轰炸机 发表于 2011-10-14 17:46
是INSKY的拜仁吗?
是,不过很久没回insky了,两眼泪汪汪啊,你呢?
flank1978 发表于 2011-10-14 17:47
全人工操纵天线是没有的,这个只存在于早期雷达中。一般火控雷达波束宽度2-5度,搜索速率100-60度每秒,左右 ...
我说的人工操作是指设定雷达的扫描范围,特别是垂直方向上的,因为垂直方向上雷达扫描的视场很小。
是可以计算出来,但是要知道,和霉帝打仗,你的雷达扫描距离不可能比对方多出一倍。很多时候,发现目标亦即进入射程。虽然导弹从50公里打过来要一段时间,但是你一听到告警你敢不立即机动规避吗?你一机动,特别是剧烈机动,不光能量上处于被动,而且还很难保证目标处于雷达的扫描范围之内。
实战证明,敌人也不会一个编队都在一个高度接近……
当然不是完全失去空战能力,我只是说不要让大家过分迷信雷达数据,雷达所给出来的数据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数据。
需要系统的对抗才行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20:07
我说的人工操作是指设定雷达的扫描范围,特别是垂直方向上的,因为垂直方向上雷达扫描的视场很小。
是可 ...
所以空战是技术战术并重的,什么样的技术决定什么样的战术,现代空战讲究高低搭配、疏散配置就是要弥补雷达搜索范围有限的问题。垂直向高度一般在15KM以下,雷达扫6线按3度波束算叠加后约10度,对于距离较远的目标是够用的。躲导弹时很大程度上要靠多机掩护配合,AWACS的目标精度是很一般的,高度给不出测距误差一般达数公里,还得靠编队自己掌握敌机的动向。
楼主不知道现在已经有电子扫描雷达么?
雷达波可以是针状波束或扇状波束,不同功能的雷达不一样。扫面线也不是像CRT点阵那么密集的,LZ有点想当然了
对于三坐标和相控阵雷达来说
这些都不是问题


楼主说的是有些偏差但是理论上并没有错误。就算是什么PESA\AESA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飞行员指定扫描范围,接下来就不是手动每度调一次了而是在这个比较小的扫描范围雷达自动去扫描。而这个范围就是预警机或地面雷达给的敌机大概位置。看过雷达知识的人都知道同样一个雷达扫描范围越小在这个区域回波能量就越大那么探测距离也就越远,同时被其他区域敌人截获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有利于提高截击效率和自身生存率。这时相控阵雷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敌机数量较多且离得比较远那么机械扫描雷达就只能从最左边到最右边顺次扫过而相控阵雷达完就不同了它全可以控制波束同时扫描几个不连续的小区域,这和用ctrl键加鼠标选择不连续的多个文件道理差不多。这种能量的高度集中使得相控阵雷达在典型作战情况下往往有比机械扫描雷达远的多的探测距离及小得多的暴露率。
而没有信息支持就不一样了且不论战斗机雷达只能前向扫描,侧面后面完全是空白,就算是前面如果让战斗机本身的雷达做全空域扫描那么探测距离、精度和截获概率必然严重下降,飞机战斗力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典型的相控阵雷达因为固定安装,大角度扫描时精度和探测距离下降严重效率甚至还不如机械雷达。这也是为什么su-35s把相控阵雷达安一个旋转座的原因。

楼主说的是有些偏差但是理论上并没有错误。就算是什么PESA\AESA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飞行员指定扫描范围,接下来就不是手动每度调一次了而是在这个比较小的扫描范围雷达自动去扫描。而这个范围就是预警机或地面雷达给的敌机大概位置。看过雷达知识的人都知道同样一个雷达扫描范围越小在这个区域回波能量就越大那么探测距离也就越远,同时被其他区域敌人截获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有利于提高截击效率和自身生存率。这时相控阵雷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敌机数量较多且离得比较远那么机械扫描雷达就只能从最左边到最右边顺次扫过而相控阵雷达完就不同了它全可以控制波束同时扫描几个不连续的小区域,这和用ctrl键加鼠标选择不连续的多个文件道理差不多。这种能量的高度集中使得相控阵雷达在典型作战情况下往往有比机械扫描雷达远的多的探测距离及小得多的暴露率。
而没有信息支持就不一样了且不论战斗机雷达只能前向扫描,侧面后面完全是空白,就算是前面如果让战斗机本身的雷达做全空域扫描那么探测距离、精度和截获概率必然严重下降,飞机战斗力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典型的相控阵雷达因为固定安装,大角度扫描时精度和探测距离下降严重效率甚至还不如机械雷达。这也是为什么su-35s把相控阵雷达安一个旋转座的原因。
雷达的工作模式有好多种,搜索模式一般垂直方向只扫若干线,此时的波束不为针型。除非在跟踪(锁定)模式下。如果在垂直扫描模式下,雷达做垂直扫描,方向上角度极小。LZ作为军迷是真的要多点学习
对于探测距离,在单位时间内扫描的次数越多距离就越远,但是扫描的空间又太狭小了。这些知识都不知道的话估计LOCK ON 都玩不转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38
那你这束电子束要射到100公里外,要多大的功率,功率这么大,扫描频率还这么高,可能吗?求懂电子的来说说 ...


电磁波吧。。。显像管那种能量的电子在空气中的射程不到一毫米。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38
那你这束电子束要射到100公里外,要多大的功率,功率这么大,扫描频率还这么高,可能吗?求懂电子的来说说 ...


电磁波吧。。。显像管那种能量的电子在空气中的射程不到一毫米。
楼主你以为投骰子很稀奇吗?

正规的兵棋推演中的很多随机事件就是靠骰子来决定的

拜仁 发表于 2011-10-14 17:29
相控阵雷达把多普勒雷达的机械扫描改为电子扫描而已,雷达波束还是要移动的。
虽然由于阵元数量多,雷 ...
相控阵雷达没有扫描部件,电子扫描那几毫秒就可以整个扫描完必,机械扫描转不了那么快,没法比
多玩LOCK ON对理解空战有好处,虽然本人极菜
高度手动扫描?!
楼主大概以为平面缝隙天线后面有个人在推拉移位?
大量样本集合起来,数据就有统计意义了,数据可以当作依据的了。
f22 发表于 2011-10-15 10:41
楼主大概以为平面缝隙天线后面有个人在推拉移位?
看完了楼主的帖子,我仿佛在认为收音机里有个小人……
雷达波束有beam和pencil两大类好不好,前一种的应用范围还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