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历史人物得主(穿越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2:21:56


这两天,有关诺贝尔经济学奖人选的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有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设立经济学奖,理由是经济学者(人物)研究的成果,很少有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我认为这个观点有相当的正确性。欧美历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包括现在还在乱的这次),哪个不是当初红透半边天的经济理论的产物?

其实,如果要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倒不如发给历史人物。遍观中国历史,有资格获取这个奖项的人才,说不上车载斗量,也是人才济济。

西方世界对中国历史,其实不甚了了,按黄仁宇的话说,就是“往往在西方历史里面插入一些中国编年史,就成为一本世界历史”。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也就是李约瑟费正清等寥寥数人。所以,西方人对中国人在经济方面的才能,基本属于文盲级别。

脑子里过了一遍我天朝历史,发现有资格获得“对人类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政策方面的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宗旨)这一奖项的,有以下数人:

1. 商鞅  获奖理由:军国体制的开创者,并极度强调国家法令的作用;

暴秦的始作俑者,可以算是商鞅,他老人家设立的经济体制,完全是为战争服务的,重生产轻流通(商人是为“五蠹”之一)。整个社会结构,其实可以分成“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门”,集全国之力,行征伐之事。所以所向披靡,一统天下。这种社会制度,高度依赖国家法令,使百姓相信和敬畏政府的法令,是推行整个军国体制的重要步骤(所以才有那个城门扛木头的故事)。  后世的国家,谁跟暴秦最神似?——苏联!这种体制帮助苏联赢了二战,输了冷战,区别就在于打或不打——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经济政策。

又,由于这种军国体制过于醒目,绝对属于中国历史(人类历史)上经济制度的一个特有的分支和景观,所以还是提奖了,至于后世的那些跟随者,比如奉行法家政策的曹操和诸葛亮,尽管他们的军屯制度很厉害,由于有商鞅在前,所以也不列名了。至于横行五代十国和元代的包税制度,根本不可能“对人类幸福做出重大贡献”,就更不在考虑之列。


2. 曹参  获奖理由:自由经济体制的信奉者,提倡“小政府大社会”;

现在提起成语“萧规曹随”,绝对是微含贬义的词语。但曹参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坚持了经济制度的稳定性(想想俄罗斯人那可笑的“休克疗法”),并尽可能地不去扰民,汉初的治国思路是黄老之学,这种实质上的“小政府大社会”,促进了汉朝经济的飞速发展。包括后来著名的“文景之治”,其实就是这种思路的延续,所以提名交给曹参而不是刘恒刘启父子。至于花花大少汉武帝的武功,其经济基础就是百年前看起来不作为的“萧规曹随”。


3. 拓跋宏  获奖理由:均田制的制定者;

拓跋宏的这个制度,抑制了东汉以来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大体做到“耕者有其田”,绝对是“对人类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的思路。自北魏以后,三百余年的经济制度,均田制都是基础架构,那个西方学者津津乐道的隋炀帝,还有杀兄弑弟的一代明君、极善装逼的唐太宗,长袖善舞之余,都没能跳出均田制这个框框,租庸调不过是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税制和完善而已。


4. 杨炎  获奖理由:两税法的制订者(请注意上文的“制定”和本条“制订”的区别);

两税法取代了名存实亡的租庸调和各种繁杂的税赋,堪称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一大成功范例。自两税法之后,货币逐渐成为赋税主体,也算开风气之先。不过第一个螃蟹不好吃,流通不足的问题很快显现,以至于出现重货币轻赋税的情况。不过看看今天的世界金融,世界强国包括米帝,哪一个搞定货币和金融问题了?对古人,就不苛责了。


5. 王安石  获奖理由: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尝试者、先行者;

“变法”之类的说法,就不扯淡了。之所以没有把赵匡胤等人提名,主要是唐宋以来,少有开天辟地吃螃蟹的经济发现和制度,王安石的变法,其实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思路,可惜对几千年来信奉全民腐败的我天朝上国而言,这种思路行不通。因为,王安石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和后世威尼斯尼德兰等小国等于大公司的架构,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点——监督和分权;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换成我,也毅然决然地深入到腐败的第一线。不过不管怎样,这毕竟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


6. 张居正  获奖理由:一条鞭法的制订者,把复杂繁琐的赋税简化为统一的征收税额,化繁为简,

我的感觉,这可以算是两税法的2.0版。田赋徭役人头税,统统地折成银子,中国历史从此真正走入货币税收阶段。

注:明太祖朱元璋,一手遮天设定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经济制度,准备把整个国家弄成一个巨大的农村,这种天才式的脑残思路,不能提名。



7. 爱新觉罗.胤禛  获奖理由:“摊丁入亩”的制定者,中国从此不再有人头税;

这算是前无古人的制度了,两税法的3.0版,三税并两税。清朝皇帝干的不多的人事儿之一,具体事迹,去听阎崇年吹嘘吧,他老人家比我懂得多。


基本上是这7个人,欢迎大家补充讨论和拍砖。

这两天,有关诺贝尔经济学奖人选的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有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设立经济学奖,理由是经济学者(人物)研究的成果,很少有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我认为这个观点有相当的正确性。欧美历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包括现在还在乱的这次),哪个不是当初红透半边天的经济理论的产物?

其实,如果要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倒不如发给历史人物。遍观中国历史,有资格获取这个奖项的人才,说不上车载斗量,也是人才济济。

西方世界对中国历史,其实不甚了了,按黄仁宇的话说,就是“往往在西方历史里面插入一些中国编年史,就成为一本世界历史”。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也就是李约瑟费正清等寥寥数人。所以,西方人对中国人在经济方面的才能,基本属于文盲级别。

脑子里过了一遍我天朝历史,发现有资格获得“对人类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政策方面的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宗旨)这一奖项的,有以下数人:

1. 商鞅  获奖理由:军国体制的开创者,并极度强调国家法令的作用;

暴秦的始作俑者,可以算是商鞅,他老人家设立的经济体制,完全是为战争服务的,重生产轻流通(商人是为“五蠹”之一)。整个社会结构,其实可以分成“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门”,集全国之力,行征伐之事。所以所向披靡,一统天下。这种社会制度,高度依赖国家法令,使百姓相信和敬畏政府的法令,是推行整个军国体制的重要步骤(所以才有那个城门扛木头的故事)。  后世的国家,谁跟暴秦最神似?——苏联!这种体制帮助苏联赢了二战,输了冷战,区别就在于打或不打——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经济政策。

又,由于这种军国体制过于醒目,绝对属于中国历史(人类历史)上经济制度的一个特有的分支和景观,所以还是提奖了,至于后世的那些跟随者,比如奉行法家政策的曹操和诸葛亮,尽管他们的军屯制度很厉害,由于有商鞅在前,所以也不列名了。至于横行五代十国和元代的包税制度,根本不可能“对人类幸福做出重大贡献”,就更不在考虑之列。


2. 曹参  获奖理由:自由经济体制的信奉者,提倡“小政府大社会”;

现在提起成语“萧规曹随”,绝对是微含贬义的词语。但曹参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坚持了经济制度的稳定性(想想俄罗斯人那可笑的“休克疗法”),并尽可能地不去扰民,汉初的治国思路是黄老之学,这种实质上的“小政府大社会”,促进了汉朝经济的飞速发展。包括后来著名的“文景之治”,其实就是这种思路的延续,所以提名交给曹参而不是刘恒刘启父子。至于花花大少汉武帝的武功,其经济基础就是百年前看起来不作为的“萧规曹随”。


3. 拓跋宏  获奖理由:均田制的制定者;

拓跋宏的这个制度,抑制了东汉以来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大体做到“耕者有其田”,绝对是“对人类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的思路。自北魏以后,三百余年的经济制度,均田制都是基础架构,那个西方学者津津乐道的隋炀帝,还有杀兄弑弟的一代明君、极善装逼的唐太宗,长袖善舞之余,都没能跳出均田制这个框框,租庸调不过是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税制和完善而已。


4. 杨炎  获奖理由:两税法的制订者(请注意上文的“制定”和本条“制订”的区别);

两税法取代了名存实亡的租庸调和各种繁杂的税赋,堪称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一大成功范例。自两税法之后,货币逐渐成为赋税主体,也算开风气之先。不过第一个螃蟹不好吃,流通不足的问题很快显现,以至于出现重货币轻赋税的情况。不过看看今天的世界金融,世界强国包括米帝,哪一个搞定货币和金融问题了?对古人,就不苛责了。


5. 王安石  获奖理由: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尝试者、先行者;

“变法”之类的说法,就不扯淡了。之所以没有把赵匡胤等人提名,主要是唐宋以来,少有开天辟地吃螃蟹的经济发现和制度,王安石的变法,其实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思路,可惜对几千年来信奉全民腐败的我天朝上国而言,这种思路行不通。因为,王安石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和后世威尼斯尼德兰等小国等于大公司的架构,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点——监督和分权;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换成我,也毅然决然地深入到腐败的第一线。不过不管怎样,这毕竟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


6. 张居正  获奖理由:一条鞭法的制订者,把复杂繁琐的赋税简化为统一的征收税额,化繁为简,

我的感觉,这可以算是两税法的2.0版。田赋徭役人头税,统统地折成银子,中国历史从此真正走入货币税收阶段。

注:明太祖朱元璋,一手遮天设定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经济制度,准备把整个国家弄成一个巨大的农村,这种天才式的脑残思路,不能提名。



7. 爱新觉罗.胤禛  获奖理由:“摊丁入亩”的制定者,中国从此不再有人头税;

这算是前无古人的制度了,两税法的3.0版,三税并两税。清朝皇帝干的不多的人事儿之一,具体事迹,去听阎崇年吹嘘吧,他老人家比我懂得多。


基本上是这7个人,欢迎大家补充讨论和拍砖。
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王莽!
均田制和摊丁入田在先秦和春秋战国都有,并不是后人独创的

井田的衡量,成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度量衡的重要依据
冰特凉 发表于 2011-10-11 22:20
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王莽!
王莽在经济制度或思想上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历史记载只说他复古啊。

愿闻其详。
均田制是王莽首创出来并实行的,但失败了.
王莽的王田制度,与北魏的均田制度,有很大的区别。

王田制度来自于王莽一贯的复古思想,基本参考的思路是井田制,但这种“用理想的公式强加于纷繁复杂的广大地区”(黄仁宇),结局只能是失败。

相对于王莽“书呆子”式的王田制,拓跋宏的均田制度就实事求是的多,当然这也和当时北方地区社会结构简单,易于改革有关系,这算是个大话题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不管怎样,王莽的王田制并未给“人类幸福”带来较大贡献(很快因豪强的反对而中止了),从这一点而言,也不符合我穿越到诺贝尔奖的初衷。
总给人一种感觉:王莽是穿越过去的,思想太超前了
98011 发表于 2011-10-13 11:07
总给人一种感觉:王莽是穿越过去的,思想太超前了
应该这么说,王莽是从周朝穿越过去的,思想完全是孔子式的,他太崇拜复古了,如果他在春秋时期著书立说,恐怕就是“王圣人”。
桑弘羊: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购统销,平准、均输……
管仲...........
Cathay 发表于 2011-10-12 16:43
均田制是王莽首创出来并实行的,但失败了.
均田制不能算是他首创吧,首次实行倒有可能,均田制在古代一直是读书人心目中的神圣制度啊。。。


9楼和10楼的哥们儿让我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很惭愧......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人物忘掉咧。

这两个任务,我觉得还是提管仲吧,这是盐铁专营的老祖宗。

9楼和10楼的哥们儿让我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很惭愧......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人物忘掉咧。

这两个任务,我觉得还是提管仲吧,这是盐铁专营的老祖宗。
先去了解所谓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吧

话说,不是西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及其殖民衍生的国家,真没有必要去追哪些东西。
注:明太祖朱元璋,一手遮天设定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经济制度,准备把整个国家弄成一个巨大的农村,这种天才式的脑残思路,不能提名。

——————————————————————————————————

很遗憾,你要在明初实行别的经济制度的话,又得作四等人了。

明初民穷财尽,北方除山西外都是赤地千里,金银储备全被蒙古人带上跑路了。北元在塞外得到其他汗国的支持,随时准备卷土重来。你说朱元璋实行的是天才式的脑残思路。那你说你准备用那种思路在百姓负担不重、贵金属储备基本没有的情况下维持二百万常备军来打垮北元?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1-10-18 10:53
注:明太祖朱元璋,一手遮天设定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经济制度,准备把整个国家弄成一个巨大的农村,这种天才式 ...
王朝草创之初,重积累轻消费,这是固定思路,但是朱元璋设计的经济制度,基本上把商品交换的渠道都灭掉了(这个问题可以深入讨论一下的),一般情况下,休养生息只是经济发展的开始,对明朝来说,......结束了。

汉唐建立,北方同样有巨大的军事压力,但是一个奉行黄老和盐铁专卖,一个继续施行均田加租庸调,不也照样维持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常备军,而且还开疆拓土?
穿越一下,如果我是朱元璋,我恐怕还是会坚持宋朝的经济政策,只是改变一下禁军那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恐怕对整个国家会更有利?
上海红军战士 发表于 2011-10-18 14:21
王朝草创之初,重积累轻消费,这是固定思路,但是朱元璋设计的经济制度,基本上把商品交换的渠道都灭掉了 ...
呵呵,明朝后期经济没发展?知道为什么把资本主义萌芽定在明朝后期而非宋朝么?读读经济史吧。

明初情况跟汉初唐初如何相比?汉初跟明初倒是相似,问题是匈奴当时注意力放在大月氏身上。唐初突厥都已经分东西两部了,跟明初北元怎么比?

实行宋朝的经济制度?用宋人的话来说“本朝苛税七倍于古”,你觉得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会实行吗?他想实行的话,用什么供养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国库里有贵金属硬通货可以支持募兵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