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Y D 怎么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6:05
<br /><br />今天中午CCTV13台,质量报告看了吗?虽然也点名了大众,奔驰,但是重点照顾了B Y D ,结合最近的裁员消息。
唉!千万不要是一个巨人末日的开始呀

不过,事情总有好的一面,那个传说中的股神,这次总算是……认栽了吧~,看看高手怎么过招吧
<br /><br />今天中午CCTV13台,质量报告看了吗?虽然也点名了大众,奔驰,但是重点照顾了B Y D ,结合最近的裁员消息。
唉!千万不要是一个巨人末日的开始呀

不过,事情总有好的一面,那个传说中的股神,这次总算是……认栽了吧~,看看高手怎么过招吧
看看股神,怎么认栽,看看高手怎么处理这支股票吧!!
公关部门的失职
长期的盈利能力不足,扩张速度又过快,依靠外部吸血和堆积债务,很多自主品牌实际负债率已经很危险,这一点,很想以前的韩国车企
还点名了奇瑞哦!
koner 发表于 2011-9-11 17:37
还点名了奇瑞哦!
奇瑞是国企,借银行那点钱有啥子问题么,破产后换个马甲就okay啦,不会像民企那样破产后变得四分五裂
不管如何说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创造了中国汽车神话
也是这几年中国汽车最大的一匹“黑马”
但是比亚迪2025年要做世界第一,这步子太大了
就如我们常言,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加之新能源迟迟不温不火,离实际市场化还有距离
国内车市销量缩紧,而比亚迪缩的最狠

我觉得比亚迪只要不再相信神话,踏实做好产品我相信还是不错的
比亚迪的速度确实让我刮目,速度很快,长城汽车现在就在学比亚迪
我觉得也狠危险,做汽车要脚踏实地,规规矩矩,而不能逞一时
不管如何,最终中国汽车的崛起依然还是要指望国字头的
这是我观察中国汽车十几年的感觉,民企只能赚一票走人
如果说要在这个行业耕耘数十载,除了国企,没有别的了
前两天碰巧看了长城跟比亚迪的招股说明书,呵呵,他们是挺危险的。关键是研发的投入太少了。
气囊不弹出的事故非常非常多,BYD厂方的态度也纯属自作孽。
但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这则新闻报道所剪辑的一个个特写、可不厚道、甚至可以说 是恶意的。

从一开头看到BYD,我就下意识的联想到南朝鲜汽车厂商,
果然,为了显示公正 新闻的尾声顺带棒打一大片(奇瑞、通用、大众)、偏偏漏掉了这个恰恰和BYD/奇瑞针尖对麦芒的国家。
只要肯踏实做产品,谁的东西都不会差

问题就是byd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忽悠,就没见他踏实过
BYD的问题是扩张得太快了 么,没有技术支撑  
chchc 发表于 2011-9-11 19:04
我觉得比亚迪只要不再相信神话,踏实做好产品我相信还是不错的
比亚迪的速度确实让我刮目,速度很快,长城 ...
BYD汽车有过或者是曾经有过那怕一点的踏实做好产品的迹象或者哪怕是想法么?
阿福讲,现在是为2009年的错误买单(交学费),他2009犯了什么作风问题了?
BYD汽车有过或者是曾经有过那怕一点的踏实做好产品的迹象或者哪怕是想法么?
深圳的500部比亚迪电动车被你无视了?
aprad 发表于 2011-9-11 23:11
气囊不弹出的事故非常非常多,BYD厂方的态度也纯属自作孽。
但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这则新闻报道所剪辑的一 ...
我不这么认为的,自主汽车企业最大的敌人,不是熏代,也不是KIA,是
以大众为首的老款拉皮车,四代同堂的耶塔,如老捷达,保拉,牛宝拉,
杀鸡塔,还有拉皮大,各种帕萨特等。这些车的开发成本极低,在价格上
具有极大优势,又占有蝎子拉屎独一份的中国特色的“口碑”。

在全球范围里,熏代已经开始进入第一梯队的竞争,中国自主车企还有很长的路来追赶熏代。
上面提到的中国车企能赶上熏代就很不错了,问题在于,熏代的制造模式不适合中国,因为
中国车企不拥有成套设备的能力,所以不可以泛自动化,跟熏代一样,但一些人从熏代出来的
或看过熏代的,都觉得的泛自动化是方向,实际上是错的。
koner 发表于 2011-9-13 00:59
深圳的500部比亚迪电动车被你无视了?
做出来产品≠踏实做好产品
做出来产品≠踏实做好产品
王传福只埋头搞电动车,传统车交给夏治冰打理,结果搞得一塌糊涂。杯具!
BYD俺早就预言走向死亡,请马克之。
koner 发表于 2011-9-13 11:23
王传福只埋头搞电动车,传统车交给夏治冰打理,结果搞得一塌糊涂。杯具!
埋头搞的什么产品? 那个上市N年可就是在市场上见不到的F3DM?还是那个准备在美国卖的E6?
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政策制定与执行 不存在连续性,而是随着一任任当权者各谋其利(的可能性?)”……引发这种感想的事实是:
* 大众及欧洲式的自负傲慢固然令人反感,但相对于合资初期所处的时代,可能对国内的管理和技术还是有提升作用。
* 但这种提升作用,是否真正能兑现成我们感兴趣的初衷,更多需要的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实践、以及这种实践所需的的机会。
   可惜的是,随后对日韩企业毫无规划和目标的开放、彻底断送了这一机会与可能性。既然早知道要引进的技术能力……压根就没准备付诸实践、那当初引进个锤子!

我记得读中学时,甚至大学时,街上看到一辆旅行版的桑塔纳就无比惊艳(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当然,现在?
引用航空档案上某位退休者的话“就像高速公路上错过了这个路口……”
国内汽车业就安心被踩在脚底下吧。

--------------顺便感慨:真的很感谢脑残美国政客的封锁。
这种封锁大大抑制了我国短视官员潜在的的负面恶果。
同样是汽车领域、同样是引进……
为什么重型载重车辆的引进、就能做到以我为主,
而轿车行业的引进、就完全是人尽可夫的婊子心态?

等我老了,一定要把储蓄罐砸碎、去考证一下二者的对比。
这年头,市场才是第一位的。
钱?谁都可以开印;
技术?有钱还不是大爷吗……(之前和往后排队等着跳楼变卖的有技术的老公司不会少、还谈什么合资——凭什么跟最大轿车市场来谈合资?就算外国的火车造的可以飞到月球上、如果最大市场不赐以盼顾、又能算个屁)

市场才是第一位的,有了市场,再屁的技术都能一步步积累和赶上。
BYD太浮躁了,赶上了中国汽车市场急剧增加的好时机,却以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于是好像是去年喊出2015年销量全国第一,不知道王某的信心从何而来?
aprad 发表于 2011-9-30 16:00
谢谢造汽回复!

汽车行业内部的细节,我不是很了解。
中国汽车的问题不在于对多国开放,恰恰是垄断式的对大众的片面开放造成了后面的恶果。
中国自主汽车行业里面的大众帮,在目前的环境中起到的是负面的效果。奇瑞就是一个
最典型的例子,尽管作为大众帮的尹是相对(只能说相对)清醒的。
东西 。。。。。。南北
中国汽车市场的片面开放,是有历史原因的,也怨不得大众。当年上海汽车厂最早的心仪对象是日本丰田,可能也考虑过美国的厂子,但是大众绝对不是当时的先选项。只是人家大众够大胆、够魄力,那就怪不得现在这种局面。这就如同承包荒山一样,最早的开荒者总是占有最好的林地,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的。后来者抱怨也没用,谁让你不比人家更早出钱来开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