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新歼方案竞争的事儿!!!!《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09:14


        大家自己看看,不多说!   有想看这本书的同学自己可以在白度上找“《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传奇人生》”




第七章 神圣的历史使命
一、新歼研制拉开序幕
事情还要从1982年初春说起。
那时,宋文骢和总体室副主任李文正等人正在贵州一家飞机生产厂,为歼7Ⅲ飞机试制作技术交底工作。
那段时间,宋文骢为飞机研制生产问题,正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跑。歼7Ⅲ飞机生产,为保证质量和进度,第一次把一架飞机分成几个厂家来搞。
高原的早春,天气还很冷。1982年2月11日,那一天,驻地下了一场雪。早上起来,院子里竟然堆满了积雪。从沈阳到四川这些年,没遇到下过这么大雪。几个老大不小的人,对雪也感到新鲜,变成了一群孩子,竟然在院子里堆起雪人来。
宋文骢起来,看见大家兴趣盎然的样子,他也高兴起来,加入到了堆雪人队伍中。正在大家玩得高兴时,突然从成都打来一个电话,要宋文骢立即赶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什么会议这么重要?这边的事还没完呀。”宋文骢问。
“是国防科工委召开新型歼击机方案论证会,要叫我所派几名同志参加。”所办公室主任回答。
“那,新机的方案定下来没有,我们需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呀?”
“方案是由老大哥单位准备的,已经基本定了。只是叫我们去几个人,帮助参谋参谋,进一步完善一下方案。”
“既然方案已经定了,还叫我们去干什么呢?”宋文骢放下电话,有些失望地说道。
“不是说叫我们去帮助参谋参谋,完善完善方案吗?”
“是呀,新机研制这可是一件大事!”宋文骢沉吟了一下,“既然叫我们去参谋参谋,那当然是责无旁贷。何况,这也是我们学习人家先进设计经验的好机会呀,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去吧。”
其实在宋文骢出差前,就已经听说,随着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发展的变化,空军部队迫切需要我们自己能研制出一种适应2000年前后作战环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歼击机。1981年12月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与军委其他同志研究应付未来战争对策时,毅然决策:“我们一定要搞一个新的、性能好的歼击机。”
我国要搞新一代的歼击机,这个消息使宋文骢非常兴奋——是啊,我们早就该下决心搞一种性能先进的战斗机了。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早就结束了,我们确实89 |
已经被人家甩到太不起眼的角落里了——可这新型的飞机研制任务会交给谁呢?在出差路上,他心里就暗暗存有一种期冀。
宋文骢没想到,落实小平同志指示的速度这样惊人。1月12日,刘华清副总参谋长召集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关于发展新歼击机的重要指示。紧接着,按国防工业办公室要求,航空部某研究所雷厉风行挑灯夜战,不到一个月,就拿出了新型歼击机的设计方案。为使新机方案更加可靠完善,国防工办决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方案论证会议。总参装备部、航空部、空军、海军等各级领导,以及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将应邀出席这次会议。
是呀,小平同志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我们太需要一架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飞机了!但,我国新一代的歼击机应该是什么样的布局,要达到什么样的战术技术指标,才能与当今世界性能先进的战斗机抗衡较量呢?老大哥单位提出的新机设计方案是什么方案,能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未来战争要求么?
在去北京的路上,宋文骢脑海里一直盘旋着这些问题。
宋文骢这几年从事的歼7Ⅲ飞机研制,虽然也是新机。但,那毕竟还只是在追赶别人现役装备水平的飞机!宋文骢还有些不甘心,能研制一架全新的、赶上别人在研的、先进水平的飞机,一直是藏在宋文骢心中的梦想。
为这个梦想,宋文骢其实已经做了20多年的准备。
早在搞歼9飞机气动布局时,他就敏锐地察觉到,如何在超音速条件下运用机动性战术,将是新机研制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拦射武器火控系统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的情况下,在他担任主管技术的副所长和研究所的总设计师后,就决定成立了所里的战术性能和远景发展研究组。课题组在宋文骢指导下,很快就搞清楚拦射的原理方案,进行指标论证,误差分配。
与此同时,宋文骢还带队到成都、南宁等空军作战指挥所进行图面引导作业,大量统计了从目标不同方位角进入的引导误差,在国内第一次进行了歼9飞机拦射动态模拟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歼9下马后,宋文骢除继续进行总体布局和战术拦射研究外,他要求战术性能和远景发展组的同志广开思路进行新方案探讨,支持各种创新想法,要求每年都有几个新机设计方案,以便必要时选用。这些方案中还有利用歼8机改为两侧进气,装大口径国内或国外雷达和中程拦射导弹的方案;此外,这些方案中还有若干个是歼9基础上改进改型的方案,都是鸭式布局形式,包括选用2台WP13发动机的、1台WP15发动机的,以及各种不同特点的方案。
在贵州接到电话后,宋文骢通知所里到北京去的同事,把这几年来研究工作的资料都带上备用。
火车钻出隧道,向北京方向疾驰而去。望着车窗外不断掠过的山川,宋文骢不禁想起当年离开云南,到重庆去考空军飞行员的情形来。那时他还是个20岁的小伙子,而今自己已是知天命的人了。苍山依旧,光阴荏苒,他不由得轻轻捋90 |
了捋鬓边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随即,他的目光穿过车窗,远处云层中透出一缕明亮的阳光,他的思绪又回到新机研制上来。
在歼7Ⅲ飞机研制初期,航空部部长吕东来到成都,宋文骢曾向他汇报过他们这些年设计各种飞机方案的情况。谈到未来的发展,吕部长非常专注、非常仔细地了解了情况,并且肯定地说道,将来如果国家要搞新的飞机,一定要选优。
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上级机关大概已选定了老大哥所提出的新机方案——不过这也难怪,老大哥所是我国组建的第一个歼击机设计研究所,这个所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几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既然上级机关已选定了他们的方案,那他们的方案肯定有其先进和优越之处。
宋文骢想,这回去参加他们方案的论证,还是要好好开开眼界,虚心向人家学习学习吧!
二、出乎意料的转折
1982年2月16日,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新“01”会议)在北京海运仓总参招待所召开。
会议由国务院国防工办和航空部联合组办。这次会议规模很大,邀请了有关单位领导和航空界专家共141人参加。会议的主题,就是评审由老大哥所提出的新机设计方案,即歼13方案。
611所应邀参加会议的是宋文骢、成志明、谢品和王子方4人。因为会议只给了他们4个参会名额,只安排了两个房间。而老大哥所是这次会议的主角,他们参加会议的阵营很庞大,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二三十人,方案准备也很充分。由于彼此都是老朋友老熟人,好久不见面,大家见面后很是亲热。
宋文骢也为老大哥所感到高兴,他们制定的新机方案能引起领导机关如此重视,召开这样规模的会议来进行评审,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可让宋文骢措手不及的是,当天预备会之后,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王若松突然来到了他们住的房间,开口就问:正式会上你们有没有方案汇报?
“不是只是通知我们来参加会议,评审歼13方案的吗?”宋文骢一听,感到有些诧异。
“是,这次会议主要是评审歼13方案,但并不排斥有其它更好的新机方案呀——你们过去不是搞过好多个新机方案么?”王副局长说。
“方案我们倒是搞过一些,但会议没叫我们带来新机方案呀!”宋文骢回答说。91 |
“这次会议从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到航空部都很重视,又来了这么多专家,你们所组建的时间虽不长,但毕竟也是歼击机研究所呀!根据反映,既然来了,机会难得,明天的会上,你们把对新机研制的基本想法谈一谈吧。此外,607所的雷达、606所的发动机他们也要谈一谈。”
“可我看会议议程上没给我们安排发言的时间哪。”宋文骢说。
“这样吧,我回去就给会议上说说,做一个临时安排吧——你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王副局长问。
“我看……”宋文骢沉吟了一下,“就一刻钟左右吧。”
“好,就这样定了。你们抓紧时间做做准备,会上介绍方案时,尽量简明扼要一些。”王副局长说完,到会务组去了。
“哎呀,事先不通知,临时又来安排,这不是搞我们的突然袭击么!”等王副局长走后,有同志埋怨道。
“这是人家领导看得起我们,专门给了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宋文骢对大家说道,“我看今天大家加个夜班,做做明天会议的准备吧。”
“什么绘图的工具都没带,怎么准备呀?”谢品说。
“你赶快到兄弟单位去借几张空白的明胶片,今晚抓紧时间把基本图形和基本参数搞出来就行了。如何汇报,我来想办法。”
几个人连夜从带来的资料里,将鸭式布局飞机的图形、基本数据重要性能曲线摘录下来,制作了几张汇报用的明胶片。谢品同志还徒手画了新机方案三面图和性能表。这一切忙完,已是夜深人静了。
宋文骢后来戏谑道:“我们这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第二天一早,一进会场,与会者的目光就被老大哥单位制作的飞机模型,以及会场四周挂满的飞机示意图、各种设计数据图吸引了。人们涌上前去,围着飞机模型和墙上的挂图兴奋地品头论足议论纷纷。
宋文骢也急迫地走上前去,他想对新机的设计模型和方案来个先睹为快。但当他仔细地看了飞机模型和挂图,神情有些怅然若失,沉思一阵,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但他只是默默在自己座位上坐下,一声未吭一言未发。
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由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主持。
叶副主任首先传达学习了邓小平副主席、赵紫阳总理、张爱萍、姚依林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机研制的指示精神。他明确指出:“新歼击机是我们要92 |
搞的第三代战机,主要空战性能要比歼8Ⅱ型飞机好,要接近美国的F16,优于苏联的米格23,要能真正抗衡国外现在装备的飞机,以此作为我军90年代突出中低空机动作战的主要机种。”
叶副主任讲完,会场上有了窃窃之声。大家对新机所确定的战术技术指标,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心。
紧接着,老大哥单位开始汇报歼13飞机基础上提出的新方案。这个方案图文并茂,主讲人思路清晰,表达清楚,结合飞机模型讲解,向领导和专家们汇报了近两个小时。
听着新机方案的汇报,宋文骢原先怅然若失的脸上,此时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此情此景,使他有些感受到了当年研究歼8飞机方案的氛围。他凭多年来设计研究飞机的直觉,这个新机方案,尽管设计者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提出了不少新的设计理念,借鉴了当今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也实事求是考虑了国内目前航空工业面临的现实,但这个方案起点还应该再高点,总体上还是没跳出传统飞机设计的布局,按他们现在设计方案的布局,叶副主任刚才提出的新机战术技术指标是难以实现的;当然,要接近美国的F16,优于苏联的米格23飞机,这个设计方案更有不小的差距。而今已到80年代,可以做出比这个方案更好的飞机来。
上午汇报结束,下午安排讨论。
晚上,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宋文骢拿出昨天画的几张明胶片。一边整理明天发言的思路,一边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新机研制事关中国国防建设、中国空军未来发展的大计。我们决不能重蹈歼9的老路了。国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搞新机研制,实在是不容易啊!我们要搞,就要搞一架象样的飞机,搞一架能在未来10年或20年都不落后于世界的飞机,我们要从学习模仿的传统思维里跳出来,搞一架真正由中国自行设计的先进歼击机!”
第二天上午,会议继续进行。
会议主持人点名,轮到宋文骢发言了。
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纸资料,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明胶片。
“各位领导和专家,会议临时给了我们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我表示歉意。”宋文骢走上前去,尽量使自己保持平静,“对于新机研制,刚才叶副主任已经明确提出了战术技术指标,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达到。否则,我们搞出的新机,就失去了战略上的意义……”
宋文骢一开始发言,就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会场上静悄悄的,大家都被他别具一格的发言所吸引。93 |
“近年来,就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已经不是当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厮杀时的情形。现代战争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各种飞机它是如何进行空战的?采用什么样的武器?现代的飞机雷达,要同时捕捉几个目标,炸弹是子母弹、激光弹。你刚一起飞,人家就知道了;你要跟踪它,它能设定假目标,反干扰你……所以我们造出的新机,角速度要大,要灵活;过载要大,转弯半径要小,飞行员操纵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宋文骢从目前世界歼击机发展的现状、结合未来的空战将会怎样打讲起,然后他话锋一转,讲我们新机应该具备的基本战术技术指标,要实现这些指标,新机设计应采取何种气动布局,哪种飞控系统和拦射火力系统……最后,宋文骢用明胶片展示出他们这些年来设计的鸭式气动布局飞机方案,对具体战术技术指标数据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说道,以上方案满足目前的要求是有希望的。
完了。宋文骢向大家礼貌致意,结束了他的汇报。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世界歼击机现状、飞机空中格斗能力、鸭式气动布局、拦射火控系统……这些都是一些新的情况与新的概念。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显然被宋文骢这短短的发言打动,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宋文骢的发言有理有据,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分析,既有理论依据又有试验数据。
会场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继而是一阵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最后,不知是哪个同志首先鼓起掌来,引起会场上一片热烈的掌声。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下去以后大家再仔细琢磨琢磨,我们还有几天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详细研究讨论。”会议主持者宣布休会。
这次会议从2月16日开到25日。围绕新机的战术技术指标、气动布局、飞控和火力系统等进行了严肃而周详的研究讨论。会议最后作出出乎与会者意外的决定:新机研制事关国防建设未来大计,这次会议暂不确定方案,当前还需继续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充分听取不同意见,理清思路;两个总体设计研究所继续做新的方案,3个月以后再开会进行论证。
这个决定开创了我国飞机设计方案进行先期论证的先河。
“老宋呀,你这十几分钟的汇报,把人家费尽力气搞的方案给搅黄了呀。”散会后,有位老朋友给宋文骢开玩笑道。
“什么我们人家呀,话不能这么说。”宋文骢其实是个很书生气的人,他有些不解回答道,“我们都是一家人哪。大家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搞出一架我们国家自己的好飞机来呀。想来,大家是绝不会介意的,搞飞机的人,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啊。”
三、自信源于科学判断
      94 |
这里,先前还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外人是绝对不允许进入这片区域的。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水就是苏包河。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风洞群,就坐落在这深山之中。
宋文骢和他的同事们,已记不清楚到这里来了多少回。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乃至后来的四川平武、松潘大地震时,他们也是住在这里,坚持做着飞机设计的风洞试验。那时,三线建设刚开始不久,在四川绵阳安县的试验基地,也才刚刚完成一两个风洞建设,条件还十分艰苦。到那里做试验,不说住招待所,能有个破房子住就不错了。当时风洞试验基地的干部职工,无论一家有几口人,不分几代同堂,都只能住一间平房。还有不少人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点的还是煤油灯。宋文骢他们和所有来此做试验的人,同试验基地的人一样,虽然过着紧张单调的艰苦生活,但却积极乐观向上。利用星期天,宋文骢常常带着年轻人去攀登近在咫尺、而又异常险峻的鹰嘴岩。
2月26日,宋文骢他们开完会,从北京回到四川,向所领导汇报了北京会议的主要情况后,所里马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大家统一了思想,并作出决定:对新机方案设计要集中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做好方案论证准备。
宋文骢一刻也没犹豫和休整,立即就组织所里的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忙碌起来。他要利用这些年所里的研究成果,对新机方案进行精心的筛选和设计。为了进一步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宋文骢安排好所里的工作后,立即又马不停蹄带着几个同志来到了风洞试验场。
当时,高速风洞试验在安县;低速风洞试验在哈尔滨。
自行研制飞机,特别是研制新的气动布局飞机,何止是进行百次千次的试验,何止是积累千个万个数据?尽管宋文骢他们从1962年就开始对气动布局进行研究,搞歼9飞机的几个方案又反反复复经过近万次风洞试验。对鸭式气动布局方案他们抓住不放,进行了流谱试验和机理分析,也得到一大批试验数据,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据说,在国外,一架飞机从设计到生产出来,正常的吹风试验大约就是几万次。
还好,成都离安县不远,大半天工夫就到了。来到风洞试验基地,这里条件比前几年虽有所改善,但依然是艰苦的。更令宋文骢没想到的是,国内到这里来做试验的单位太多了,好多单位的人都住在这里排队等着!这队往下排去,还不知排到猴年马月——新机方案3个月后就要评审,宋文骢着急了,他找到基地领导,再三说明情况,基地领导这才答应尽量利用晚上和半夜把他们的试验项目往前挤。
这样一来,昼夜虽然颠倒,人辛苦一点,但试验计划总算得到了落实。
这段时间,宋文骢还要四处奔忙,既要指导所里的同志们做方案设计,又要到试验现场获取试验数据,还要参加有关的研讨会议。经过大家团结努力,在北95 |
京召开方案评审会前,宋文骢他们已经准备了2个设计方案,单是气动布局就进行了两轮优化,再进行风洞试验,又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
基本方案确定后,宋文骢为慎重起见,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实际上,为了获得良好的升力特性和力矩特性,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对鸭翼的位置经过上下和前后的反复调整,逐步由较远间距调成短间距,升力特性有了很大改善,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短间距鸭式布局。在试验中他们发现,鸭翼与边条翼一样,都能产生稳定强涡通过机翼上表面,诱导出机翼升力,通过风洞试验,可以看到在大攻角下仍具有较稳定的升力。鸭翼比边条翼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可控。在这次试验中,他们还进行了机翼锥形扭转和前缘锯齿的设计,以改善升阻比.最终优化设计出鸭式布局腹部进气新歼Ⅰ和采用了鸭式两侧进气布局的新歼Ⅱ方案。
“宋总,你开始搞这个方案时,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飞机,国外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你为什么就那么自信呢?万一你费尽精力,搞出来的方案被上级机关和专家们否定了,你想过该怎么办吗?”笔者采访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自信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首先我们要明确,先进的气动布局肯定是自主发展先进歼击机的基础。但应该承认,各种布局都各有千秋,除了精心设计外,在很大程度上与设计者的经验、习惯及爱好有关。”宋文骢缓缓讲道,“我们采用鸭式布局,主要还是得益于从1970年以来搞歼9飞机十几年经验的积累。在当时,世界上除了瑞典的Saab37,还没有第二家搞这方面的研究。准确地说,那时瑞典的Saab37还没有出来,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能得到什么资料——我们当时的方案叫“无尾﹢前翼”,实际上跟现在说的“鸭式布局”,就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对鸭式布局歼击机研究在国际上应该算起步比较早的。领导和专家们肯定会既感到新颖,但难免也会产生疑问。但在搞这个方案时,我就绝对相信,领导和专家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客观严谨的。重要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拿出能让他们信服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来。”
在准备方案的那些日子里,宋文骢可以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调动了他几十年来搞飞机的全部智慧和经验。为了空军能尽快地拥有一种新型战机,他们除准备新歼Ⅰ、新歼Ⅱ两个方案外,为完成领导交给的另一项任务“希望帮着完善完善,参谋参谋”,为老大哥单位准备了一个歼8改的建议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改为两侧进气形式以安装大口径雷达,根据歼7改的109方案机翼改为双三角翼形式,加大了展弦比提高飞机升力来满足机动性要求,再把歼9的中程拦射武器系统移植到歼8改上,经过一系列计算,证明此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在后来的新歼评审会上,宋文骢对这个方案做了介绍,并展示了三面图,还说如果这个方案成立,新机在沈阳601所干最有利。但可惜的是,这个方案没有被接受。否则,后来的新歼击机定点也许就不一定会在成都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新机第二次方案评审会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为使鸭式布局飞机方案有一个直观的效果,宋文骢和大家一起画出图纸,制作飞机模型。在一间小木工房里,他们用砂轮、锉刀、砂纸和牙膏加工有机玻璃。整整干了两天两夜,精心制作的飞机模型问世了。望着想象中和图纸上的东西变成了实物模型,宋文骢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着,像欣赏着一件珍稀的宝贝。
如今,万事俱备,就等待上级机关召开的方案评审会了。96 |
四、鸭式布局方案脱颖而出
1982年4月,新歼方案评审会(“新06”会议)在北京大窑堡空军招待所召开。
会议仍由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主持。
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以及航空部、航定办、三机部、四机部等领导和专家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方案评审会,老大哥单位参加会议的阵容依然庞大,各方面的人员来了30多人,并精心准备了他们的设计方案。从他们充满自信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上次他们制订的方案虽暂时被搁置,但他们分析后认为,宋文骢他们提出的方案在布局上虽新一些,但“新”就意味着基础要差一些,离我国航空工业现实的距离就远一些,冒的风险和实现目标的困难就更大一些,这样的方案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可度就会低一些。所以,这次他们对新机方案又进行了充实完善,满怀信心来到会上和兄弟单位一试高低。
611所参加会议的人虽比老大哥单位少一点,但基本阵容也差不多,来了20多人。一报到,宋文骢仔细看了会议议程表,放下心来。议程表上安排的方案汇报时间,虽说老大哥单位排在前面,但两个单位汇报方案的时间是均等的,都是1天。
“老宋呀,这回给你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也给了你充裕的时间,你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前次给他开玩笑的老朋友见了宋文骢,对他说道,“但你千万不能弄成了猴子捞月亮啊。”
“先听老大哥单位的吧,现在不是提倡‘比学赶帮’吗?这不过是比一比嘛。一个篮球场上只有一个人打球,那多没意思,他怎么能发挥水平哪!如果两个队打比赛,双方都才能超水平发挥——这样一来,那新机研制不就是超水平的方案了么!”宋文骢笑答道。
第二天,老大哥单位的方案汇报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
宋文骢坐在前排上,他静静地洗耳恭听,不时做着记录。
“他们的方案怎么样?”吃午饭时,所里一起来的同志问他。
宋文骢抬头看了问话的同志一眼,无置可否,只是埋头吃饭,没作一个字的评价。一来他还沉浸在上午老大哥单位介绍的方案细节之中;二来他不习惯背后对人家品头论足。他明白,对任何方案都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因为每个方案都有其优劣,自己的方案难道就没有疏漏么?他还等着老大哥单位不吝给他指正呢。至于谁的方案最终得到认可,还是等领导和专家们的评判吧!
下午,会议继续。宋文骢听完老大哥单位的方案,他的感觉是,他们这3个月来虽然又做了不少工作,但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原来的方案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这个方案,按歼击机发展的趋势来看,依然存在着97 |
比较明显遗憾和缺陷。也许,他们还有点“轻敌”,认为3个月宋文骢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看来,他们的工作未更深入一些。
当夜无话。
第二天,轮到由宋文骢代表611所汇报方案了。
宋文骢汇报了他们准备的两个新机设计方案。这两个方案都是鸭式布局,只是一个是采用腹部进气,一个是采用两侧进气就是了。他首先讲解了鸭式布局在世界飞机发展中的普遍规律,鸭式飞机目前在先进国家应用的状况,以及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布局的理由,同时他具体分析了无尾布局、固定鸭翼布局、全动鸭翼布局等几种布局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具体分析了涡机理和参数匹配等问题。
“这里还要考虑机动性、武器系统、雷达系统等问题。比如我们设计的腹部进气方案,就主要考虑大攻角机动问题……”宋文骢用手比画着,向与会者讲道。
坐在前排的谢光看宋文骢在上面用手比画,他顺手把放置在桌子上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给宋文骢递了上去,示意他照着实物模型给大家讲解,这样让大家更明白更清楚些。
宋文骢接过模型,想对着模型给大家讲解。但他看了一下模型——这模型实在太小了,下面的同志根本看不清楚。宋文骢一眼看见桌上放明胶片投影仪投射的光柱,他灵机一动,将模型从支架上拔了下来,直接往投影仪前一放——这全透明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投在后面的幕布上——好家伙,这架飞机看起来非常漂亮非常壮观!极具时代感,简直就像人们在电影屏幕看见的一架现代的战机,威风凛凛地穿行在云海雾霭里一般!
瞬间,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给了宋文骢莫大的鼓励,他清了清喉咙,接着讲道:
“前次会议我简单谈了鸭式布局飞机设想后,下来后有专家给我提出许多问题,我们又专门进行了研究。当然,勿庸讳言,鸭式布局也有它的缺点。当我们采用静安定布局时,升阻比并不比常规布局占优势。”宋文骢喝了一口水,接着讲道,“根据我们鸭式布局战术性能研究,要想发挥这种布局优势,就必须采用静不安定,因为它与静安定相反,是正常式静安定布局所没有的……”
“这个问题我们已进行了多年研究,掌握了大量试验数据。在新机设计时,我们拟采用放宽静安定度、缩小机翼面积、减轻重量等等。这样,机动性可提高,这就是我们新歼Ⅲ方案……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
会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据我所知,静不安定飞机在我国飞机研制中还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基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敢采用,你们提出这个设计方案,有多大把握呢?”讨论会上,有专家提出这个问题。98 |
“据美英等国的资料载,静不安定设计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就是在他们的第三代飞机设计中,也仅仅将安定度放宽到零。请问宋总,如果到时候我们静不安定技术过不了关,你这设计方案岂不前功尽弃?”又有专家发问。
“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很慎重。别人不搞,也不能说我们就不能去摸索。当然,我们除了必须要攻下这个难关外,也安排了有退路的方案。”宋文骢又拿起那个小小的飞机模型,比画道,“如果到时候静不安定技术暂时过不了关,可在该方案基础上仅将鸭翼面积缩小一些,其余不变,则可以将该方案改为静安定过渡,这就是我们新歼V方案。待放宽静安定度的飞行控制系统条件成熟时,恢复静不安定方案就是了。”
“嗯,你们考虑的方案你说清楚了……”专家们沉吟着点着头。
会议接着开了5天。分为总体气动、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武器系统等专业组进行了充分讨论。讨论结果,与会领导与专家基本认可了宋文骢提出的鸭式腹部进气设计方案。会议决定,两个方案定不下来,还要回去深入做工作,但立即进行新歼击机技术经济先期论证,总体方案要上报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工委审批。
“宋总呀,我们盼望你所描绘的这种飞机,是盼了多少年哪!”空军首长的一位秘书找到宋文骢,“您能不能忍痛割爱,把你那个模型送给我,让我们的飞行员饱饱眼福,给我们留个纪念哪!”
“哎呀,实在抱歉。我这个模型不能给你”宋文骢想了想,“这样吧,我另外送给你一个”,说着把带来的另一个飞机模型交给了这位首长秘书。
会上用的这个飞机模型,跟随了宋文骢20多年,至今他还像宝贝一样珍藏在他书柜里。它虽说小巧简陋,但它却不动声色地见证着一段中国歼击机研制的历史。
五、创新是歼10的灵魂
一架飞机从完成基本构想到真正设计成型,那谈何容易!
宋文骢提出的鸭式布局新机设计方案,在北京大窑堡会议上被基本认可之后,他除了为自己这几十年来的探索总算见到一线曙光,感到有几分欣慰外,并没有一丝功成名就的欣喜,反而感到一种巨大压力。
宋文骢心里很清楚,他理想中的那架飞机,尽管像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石,但那宝石埋藏在遥远的云雾山中。他要走的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要爬前人没爬过的山峰,才能到达那里。他心里更清楚,当他真正走上这条路时,前面的路蜿蜒在悬崖绝壁之上,掩映在丛丛荆棘之中,还不知什么地方有泥泞沼泽,有出没无常的洪水猛兽。     后面省略N多个字................

        大家自己看看,不多说!   有想看这本书的同学自己可以在白度上找“《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传奇人生》”




第七章 神圣的历史使命
一、新歼研制拉开序幕
事情还要从1982年初春说起。
那时,宋文骢和总体室副主任李文正等人正在贵州一家飞机生产厂,为歼7Ⅲ飞机试制作技术交底工作。
那段时间,宋文骢为飞机研制生产问题,正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跑。歼7Ⅲ飞机生产,为保证质量和进度,第一次把一架飞机分成几个厂家来搞。
高原的早春,天气还很冷。1982年2月11日,那一天,驻地下了一场雪。早上起来,院子里竟然堆满了积雪。从沈阳到四川这些年,没遇到下过这么大雪。几个老大不小的人,对雪也感到新鲜,变成了一群孩子,竟然在院子里堆起雪人来。
宋文骢起来,看见大家兴趣盎然的样子,他也高兴起来,加入到了堆雪人队伍中。正在大家玩得高兴时,突然从成都打来一个电话,要宋文骢立即赶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什么会议这么重要?这边的事还没完呀。”宋文骢问。
“是国防科工委召开新型歼击机方案论证会,要叫我所派几名同志参加。”所办公室主任回答。
“那,新机的方案定下来没有,我们需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呀?”
“方案是由老大哥单位准备的,已经基本定了。只是叫我们去几个人,帮助参谋参谋,进一步完善一下方案。”
“既然方案已经定了,还叫我们去干什么呢?”宋文骢放下电话,有些失望地说道。
“不是说叫我们去帮助参谋参谋,完善完善方案吗?”
“是呀,新机研制这可是一件大事!”宋文骢沉吟了一下,“既然叫我们去参谋参谋,那当然是责无旁贷。何况,这也是我们学习人家先进设计经验的好机会呀,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去吧。”
其实在宋文骢出差前,就已经听说,随着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发展的变化,空军部队迫切需要我们自己能研制出一种适应2000年前后作战环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歼击机。1981年12月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与军委其他同志研究应付未来战争对策时,毅然决策:“我们一定要搞一个新的、性能好的歼击机。”
我国要搞新一代的歼击机,这个消息使宋文骢非常兴奋——是啊,我们早就该下决心搞一种性能先进的战斗机了。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早就结束了,我们确实89 |
已经被人家甩到太不起眼的角落里了——可这新型的飞机研制任务会交给谁呢?在出差路上,他心里就暗暗存有一种期冀。
宋文骢没想到,落实小平同志指示的速度这样惊人。1月12日,刘华清副总参谋长召集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关于发展新歼击机的重要指示。紧接着,按国防工业办公室要求,航空部某研究所雷厉风行挑灯夜战,不到一个月,就拿出了新型歼击机的设计方案。为使新机方案更加可靠完善,国防工办决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方案论证会议。总参装备部、航空部、空军、海军等各级领导,以及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将应邀出席这次会议。
是呀,小平同志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我们太需要一架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飞机了!但,我国新一代的歼击机应该是什么样的布局,要达到什么样的战术技术指标,才能与当今世界性能先进的战斗机抗衡较量呢?老大哥单位提出的新机设计方案是什么方案,能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未来战争要求么?
在去北京的路上,宋文骢脑海里一直盘旋着这些问题。
宋文骢这几年从事的歼7Ⅲ飞机研制,虽然也是新机。但,那毕竟还只是在追赶别人现役装备水平的飞机!宋文骢还有些不甘心,能研制一架全新的、赶上别人在研的、先进水平的飞机,一直是藏在宋文骢心中的梦想。
为这个梦想,宋文骢其实已经做了20多年的准备。
早在搞歼9飞机气动布局时,他就敏锐地察觉到,如何在超音速条件下运用机动性战术,将是新机研制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拦射武器火控系统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的情况下,在他担任主管技术的副所长和研究所的总设计师后,就决定成立了所里的战术性能和远景发展研究组。课题组在宋文骢指导下,很快就搞清楚拦射的原理方案,进行指标论证,误差分配。
与此同时,宋文骢还带队到成都、南宁等空军作战指挥所进行图面引导作业,大量统计了从目标不同方位角进入的引导误差,在国内第一次进行了歼9飞机拦射动态模拟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歼9下马后,宋文骢除继续进行总体布局和战术拦射研究外,他要求战术性能和远景发展组的同志广开思路进行新方案探讨,支持各种创新想法,要求每年都有几个新机设计方案,以便必要时选用。这些方案中还有利用歼8机改为两侧进气,装大口径国内或国外雷达和中程拦射导弹的方案;此外,这些方案中还有若干个是歼9基础上改进改型的方案,都是鸭式布局形式,包括选用2台WP13发动机的、1台WP15发动机的,以及各种不同特点的方案。
在贵州接到电话后,宋文骢通知所里到北京去的同事,把这几年来研究工作的资料都带上备用。
火车钻出隧道,向北京方向疾驰而去。望着车窗外不断掠过的山川,宋文骢不禁想起当年离开云南,到重庆去考空军飞行员的情形来。那时他还是个20岁的小伙子,而今自己已是知天命的人了。苍山依旧,光阴荏苒,他不由得轻轻捋90 |
了捋鬓边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随即,他的目光穿过车窗,远处云层中透出一缕明亮的阳光,他的思绪又回到新机研制上来。
在歼7Ⅲ飞机研制初期,航空部部长吕东来到成都,宋文骢曾向他汇报过他们这些年设计各种飞机方案的情况。谈到未来的发展,吕部长非常专注、非常仔细地了解了情况,并且肯定地说道,将来如果国家要搞新的飞机,一定要选优。
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上级机关大概已选定了老大哥所提出的新机方案——不过这也难怪,老大哥所是我国组建的第一个歼击机设计研究所,这个所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几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既然上级机关已选定了他们的方案,那他们的方案肯定有其先进和优越之处。
宋文骢想,这回去参加他们方案的论证,还是要好好开开眼界,虚心向人家学习学习吧!
二、出乎意料的转折
1982年2月16日,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新“01”会议)在北京海运仓总参招待所召开。
会议由国务院国防工办和航空部联合组办。这次会议规模很大,邀请了有关单位领导和航空界专家共141人参加。会议的主题,就是评审由老大哥所提出的新机设计方案,即歼13方案。
611所应邀参加会议的是宋文骢、成志明、谢品和王子方4人。因为会议只给了他们4个参会名额,只安排了两个房间。而老大哥所是这次会议的主角,他们参加会议的阵营很庞大,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二三十人,方案准备也很充分。由于彼此都是老朋友老熟人,好久不见面,大家见面后很是亲热。
宋文骢也为老大哥所感到高兴,他们制定的新机方案能引起领导机关如此重视,召开这样规模的会议来进行评审,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可让宋文骢措手不及的是,当天预备会之后,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王若松突然来到了他们住的房间,开口就问:正式会上你们有没有方案汇报?
“不是只是通知我们来参加会议,评审歼13方案的吗?”宋文骢一听,感到有些诧异。
“是,这次会议主要是评审歼13方案,但并不排斥有其它更好的新机方案呀——你们过去不是搞过好多个新机方案么?”王副局长说。
“方案我们倒是搞过一些,但会议没叫我们带来新机方案呀!”宋文骢回答说。91 |
“这次会议从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到航空部都很重视,又来了这么多专家,你们所组建的时间虽不长,但毕竟也是歼击机研究所呀!根据反映,既然来了,机会难得,明天的会上,你们把对新机研制的基本想法谈一谈吧。此外,607所的雷达、606所的发动机他们也要谈一谈。”
“可我看会议议程上没给我们安排发言的时间哪。”宋文骢说。
“这样吧,我回去就给会议上说说,做一个临时安排吧——你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王副局长问。
“我看……”宋文骢沉吟了一下,“就一刻钟左右吧。”
“好,就这样定了。你们抓紧时间做做准备,会上介绍方案时,尽量简明扼要一些。”王副局长说完,到会务组去了。
“哎呀,事先不通知,临时又来安排,这不是搞我们的突然袭击么!”等王副局长走后,有同志埋怨道。
“这是人家领导看得起我们,专门给了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宋文骢对大家说道,“我看今天大家加个夜班,做做明天会议的准备吧。”
“什么绘图的工具都没带,怎么准备呀?”谢品说。
“你赶快到兄弟单位去借几张空白的明胶片,今晚抓紧时间把基本图形和基本参数搞出来就行了。如何汇报,我来想办法。”
几个人连夜从带来的资料里,将鸭式布局飞机的图形、基本数据重要性能曲线摘录下来,制作了几张汇报用的明胶片。谢品同志还徒手画了新机方案三面图和性能表。这一切忙完,已是夜深人静了。
宋文骢后来戏谑道:“我们这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第二天一早,一进会场,与会者的目光就被老大哥单位制作的飞机模型,以及会场四周挂满的飞机示意图、各种设计数据图吸引了。人们涌上前去,围着飞机模型和墙上的挂图兴奋地品头论足议论纷纷。
宋文骢也急迫地走上前去,他想对新机的设计模型和方案来个先睹为快。但当他仔细地看了飞机模型和挂图,神情有些怅然若失,沉思一阵,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但他只是默默在自己座位上坐下,一声未吭一言未发。
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由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主持。
叶副主任首先传达学习了邓小平副主席、赵紫阳总理、张爱萍、姚依林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机研制的指示精神。他明确指出:“新歼击机是我们要92 |
搞的第三代战机,主要空战性能要比歼8Ⅱ型飞机好,要接近美国的F16,优于苏联的米格23,要能真正抗衡国外现在装备的飞机,以此作为我军90年代突出中低空机动作战的主要机种。”
叶副主任讲完,会场上有了窃窃之声。大家对新机所确定的战术技术指标,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心。
紧接着,老大哥单位开始汇报歼13飞机基础上提出的新方案。这个方案图文并茂,主讲人思路清晰,表达清楚,结合飞机模型讲解,向领导和专家们汇报了近两个小时。
听着新机方案的汇报,宋文骢原先怅然若失的脸上,此时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此情此景,使他有些感受到了当年研究歼8飞机方案的氛围。他凭多年来设计研究飞机的直觉,这个新机方案,尽管设计者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提出了不少新的设计理念,借鉴了当今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也实事求是考虑了国内目前航空工业面临的现实,但这个方案起点还应该再高点,总体上还是没跳出传统飞机设计的布局,按他们现在设计方案的布局,叶副主任刚才提出的新机战术技术指标是难以实现的;当然,要接近美国的F16,优于苏联的米格23飞机,这个设计方案更有不小的差距。而今已到80年代,可以做出比这个方案更好的飞机来。
上午汇报结束,下午安排讨论。
晚上,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宋文骢拿出昨天画的几张明胶片。一边整理明天发言的思路,一边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新机研制事关中国国防建设、中国空军未来发展的大计。我们决不能重蹈歼9的老路了。国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搞新机研制,实在是不容易啊!我们要搞,就要搞一架象样的飞机,搞一架能在未来10年或20年都不落后于世界的飞机,我们要从学习模仿的传统思维里跳出来,搞一架真正由中国自行设计的先进歼击机!”
第二天上午,会议继续进行。
会议主持人点名,轮到宋文骢发言了。
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纸资料,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明胶片。
“各位领导和专家,会议临时给了我们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我表示歉意。”宋文骢走上前去,尽量使自己保持平静,“对于新机研制,刚才叶副主任已经明确提出了战术技术指标,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达到。否则,我们搞出的新机,就失去了战略上的意义……”
宋文骢一开始发言,就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会场上静悄悄的,大家都被他别具一格的发言所吸引。93 |
“近年来,就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已经不是当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厮杀时的情形。现代战争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各种飞机它是如何进行空战的?采用什么样的武器?现代的飞机雷达,要同时捕捉几个目标,炸弹是子母弹、激光弹。你刚一起飞,人家就知道了;你要跟踪它,它能设定假目标,反干扰你……所以我们造出的新机,角速度要大,要灵活;过载要大,转弯半径要小,飞行员操纵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宋文骢从目前世界歼击机发展的现状、结合未来的空战将会怎样打讲起,然后他话锋一转,讲我们新机应该具备的基本战术技术指标,要实现这些指标,新机设计应采取何种气动布局,哪种飞控系统和拦射火力系统……最后,宋文骢用明胶片展示出他们这些年来设计的鸭式气动布局飞机方案,对具体战术技术指标数据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说道,以上方案满足目前的要求是有希望的。
完了。宋文骢向大家礼貌致意,结束了他的汇报。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世界歼击机现状、飞机空中格斗能力、鸭式气动布局、拦射火控系统……这些都是一些新的情况与新的概念。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显然被宋文骢这短短的发言打动,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宋文骢的发言有理有据,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分析,既有理论依据又有试验数据。
会场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继而是一阵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最后,不知是哪个同志首先鼓起掌来,引起会场上一片热烈的掌声。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下去以后大家再仔细琢磨琢磨,我们还有几天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详细研究讨论。”会议主持者宣布休会。
这次会议从2月16日开到25日。围绕新机的战术技术指标、气动布局、飞控和火力系统等进行了严肃而周详的研究讨论。会议最后作出出乎与会者意外的决定:新机研制事关国防建设未来大计,这次会议暂不确定方案,当前还需继续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充分听取不同意见,理清思路;两个总体设计研究所继续做新的方案,3个月以后再开会进行论证。
这个决定开创了我国飞机设计方案进行先期论证的先河。
“老宋呀,你这十几分钟的汇报,把人家费尽力气搞的方案给搅黄了呀。”散会后,有位老朋友给宋文骢开玩笑道。
“什么我们人家呀,话不能这么说。”宋文骢其实是个很书生气的人,他有些不解回答道,“我们都是一家人哪。大家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搞出一架我们国家自己的好飞机来呀。想来,大家是绝不会介意的,搞飞机的人,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啊。”
三、自信源于科学判断
      94 |
这里,先前还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外人是绝对不允许进入这片区域的。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水就是苏包河。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风洞群,就坐落在这深山之中。
宋文骢和他的同事们,已记不清楚到这里来了多少回。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乃至后来的四川平武、松潘大地震时,他们也是住在这里,坚持做着飞机设计的风洞试验。那时,三线建设刚开始不久,在四川绵阳安县的试验基地,也才刚刚完成一两个风洞建设,条件还十分艰苦。到那里做试验,不说住招待所,能有个破房子住就不错了。当时风洞试验基地的干部职工,无论一家有几口人,不分几代同堂,都只能住一间平房。还有不少人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点的还是煤油灯。宋文骢他们和所有来此做试验的人,同试验基地的人一样,虽然过着紧张单调的艰苦生活,但却积极乐观向上。利用星期天,宋文骢常常带着年轻人去攀登近在咫尺、而又异常险峻的鹰嘴岩。
2月26日,宋文骢他们开完会,从北京回到四川,向所领导汇报了北京会议的主要情况后,所里马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大家统一了思想,并作出决定:对新机方案设计要集中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做好方案论证准备。
宋文骢一刻也没犹豫和休整,立即就组织所里的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忙碌起来。他要利用这些年所里的研究成果,对新机方案进行精心的筛选和设计。为了进一步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宋文骢安排好所里的工作后,立即又马不停蹄带着几个同志来到了风洞试验场。
当时,高速风洞试验在安县;低速风洞试验在哈尔滨。
自行研制飞机,特别是研制新的气动布局飞机,何止是进行百次千次的试验,何止是积累千个万个数据?尽管宋文骢他们从1962年就开始对气动布局进行研究,搞歼9飞机的几个方案又反反复复经过近万次风洞试验。对鸭式气动布局方案他们抓住不放,进行了流谱试验和机理分析,也得到一大批试验数据,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据说,在国外,一架飞机从设计到生产出来,正常的吹风试验大约就是几万次。
还好,成都离安县不远,大半天工夫就到了。来到风洞试验基地,这里条件比前几年虽有所改善,但依然是艰苦的。更令宋文骢没想到的是,国内到这里来做试验的单位太多了,好多单位的人都住在这里排队等着!这队往下排去,还不知排到猴年马月——新机方案3个月后就要评审,宋文骢着急了,他找到基地领导,再三说明情况,基地领导这才答应尽量利用晚上和半夜把他们的试验项目往前挤。
这样一来,昼夜虽然颠倒,人辛苦一点,但试验计划总算得到了落实。
这段时间,宋文骢还要四处奔忙,既要指导所里的同志们做方案设计,又要到试验现场获取试验数据,还要参加有关的研讨会议。经过大家团结努力,在北95 |
京召开方案评审会前,宋文骢他们已经准备了2个设计方案,单是气动布局就进行了两轮优化,再进行风洞试验,又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
基本方案确定后,宋文骢为慎重起见,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实际上,为了获得良好的升力特性和力矩特性,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对鸭翼的位置经过上下和前后的反复调整,逐步由较远间距调成短间距,升力特性有了很大改善,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短间距鸭式布局。在试验中他们发现,鸭翼与边条翼一样,都能产生稳定强涡通过机翼上表面,诱导出机翼升力,通过风洞试验,可以看到在大攻角下仍具有较稳定的升力。鸭翼比边条翼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可控。在这次试验中,他们还进行了机翼锥形扭转和前缘锯齿的设计,以改善升阻比.最终优化设计出鸭式布局腹部进气新歼Ⅰ和采用了鸭式两侧进气布局的新歼Ⅱ方案。
“宋总,你开始搞这个方案时,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飞机,国外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你为什么就那么自信呢?万一你费尽精力,搞出来的方案被上级机关和专家们否定了,你想过该怎么办吗?”笔者采访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自信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首先我们要明确,先进的气动布局肯定是自主发展先进歼击机的基础。但应该承认,各种布局都各有千秋,除了精心设计外,在很大程度上与设计者的经验、习惯及爱好有关。”宋文骢缓缓讲道,“我们采用鸭式布局,主要还是得益于从1970年以来搞歼9飞机十几年经验的积累。在当时,世界上除了瑞典的Saab37,还没有第二家搞这方面的研究。准确地说,那时瑞典的Saab37还没有出来,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能得到什么资料——我们当时的方案叫“无尾﹢前翼”,实际上跟现在说的“鸭式布局”,就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对鸭式布局歼击机研究在国际上应该算起步比较早的。领导和专家们肯定会既感到新颖,但难免也会产生疑问。但在搞这个方案时,我就绝对相信,领导和专家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客观严谨的。重要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拿出能让他们信服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来。”
在准备方案的那些日子里,宋文骢可以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调动了他几十年来搞飞机的全部智慧和经验。为了空军能尽快地拥有一种新型战机,他们除准备新歼Ⅰ、新歼Ⅱ两个方案外,为完成领导交给的另一项任务“希望帮着完善完善,参谋参谋”,为老大哥单位准备了一个歼8改的建议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改为两侧进气形式以安装大口径雷达,根据歼7改的109方案机翼改为双三角翼形式,加大了展弦比提高飞机升力来满足机动性要求,再把歼9的中程拦射武器系统移植到歼8改上,经过一系列计算,证明此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在后来的新歼评审会上,宋文骢对这个方案做了介绍,并展示了三面图,还说如果这个方案成立,新机在沈阳601所干最有利。但可惜的是,这个方案没有被接受。否则,后来的新歼击机定点也许就不一定会在成都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新机第二次方案评审会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为使鸭式布局飞机方案有一个直观的效果,宋文骢和大家一起画出图纸,制作飞机模型。在一间小木工房里,他们用砂轮、锉刀、砂纸和牙膏加工有机玻璃。整整干了两天两夜,精心制作的飞机模型问世了。望着想象中和图纸上的东西变成了实物模型,宋文骢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着,像欣赏着一件珍稀的宝贝。
如今,万事俱备,就等待上级机关召开的方案评审会了。96 |
四、鸭式布局方案脱颖而出
1982年4月,新歼方案评审会(“新06”会议)在北京大窑堡空军招待所召开。
会议仍由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主持。
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以及航空部、航定办、三机部、四机部等领导和专家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方案评审会,老大哥单位参加会议的阵容依然庞大,各方面的人员来了30多人,并精心准备了他们的设计方案。从他们充满自信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上次他们制订的方案虽暂时被搁置,但他们分析后认为,宋文骢他们提出的方案在布局上虽新一些,但“新”就意味着基础要差一些,离我国航空工业现实的距离就远一些,冒的风险和实现目标的困难就更大一些,这样的方案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可度就会低一些。所以,这次他们对新机方案又进行了充实完善,满怀信心来到会上和兄弟单位一试高低。
611所参加会议的人虽比老大哥单位少一点,但基本阵容也差不多,来了20多人。一报到,宋文骢仔细看了会议议程表,放下心来。议程表上安排的方案汇报时间,虽说老大哥单位排在前面,但两个单位汇报方案的时间是均等的,都是1天。
“老宋呀,这回给你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也给了你充裕的时间,你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前次给他开玩笑的老朋友见了宋文骢,对他说道,“但你千万不能弄成了猴子捞月亮啊。”
“先听老大哥单位的吧,现在不是提倡‘比学赶帮’吗?这不过是比一比嘛。一个篮球场上只有一个人打球,那多没意思,他怎么能发挥水平哪!如果两个队打比赛,双方都才能超水平发挥——这样一来,那新机研制不就是超水平的方案了么!”宋文骢笑答道。
第二天,老大哥单位的方案汇报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
宋文骢坐在前排上,他静静地洗耳恭听,不时做着记录。
“他们的方案怎么样?”吃午饭时,所里一起来的同志问他。
宋文骢抬头看了问话的同志一眼,无置可否,只是埋头吃饭,没作一个字的评价。一来他还沉浸在上午老大哥单位介绍的方案细节之中;二来他不习惯背后对人家品头论足。他明白,对任何方案都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因为每个方案都有其优劣,自己的方案难道就没有疏漏么?他还等着老大哥单位不吝给他指正呢。至于谁的方案最终得到认可,还是等领导和专家们的评判吧!
下午,会议继续。宋文骢听完老大哥单位的方案,他的感觉是,他们这3个月来虽然又做了不少工作,但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原来的方案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这个方案,按歼击机发展的趋势来看,依然存在着97 |
比较明显遗憾和缺陷。也许,他们还有点“轻敌”,认为3个月宋文骢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看来,他们的工作未更深入一些。
当夜无话。
第二天,轮到由宋文骢代表611所汇报方案了。
宋文骢汇报了他们准备的两个新机设计方案。这两个方案都是鸭式布局,只是一个是采用腹部进气,一个是采用两侧进气就是了。他首先讲解了鸭式布局在世界飞机发展中的普遍规律,鸭式飞机目前在先进国家应用的状况,以及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布局的理由,同时他具体分析了无尾布局、固定鸭翼布局、全动鸭翼布局等几种布局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具体分析了涡机理和参数匹配等问题。
“这里还要考虑机动性、武器系统、雷达系统等问题。比如我们设计的腹部进气方案,就主要考虑大攻角机动问题……”宋文骢用手比画着,向与会者讲道。
坐在前排的谢光看宋文骢在上面用手比画,他顺手把放置在桌子上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给宋文骢递了上去,示意他照着实物模型给大家讲解,这样让大家更明白更清楚些。
宋文骢接过模型,想对着模型给大家讲解。但他看了一下模型——这模型实在太小了,下面的同志根本看不清楚。宋文骢一眼看见桌上放明胶片投影仪投射的光柱,他灵机一动,将模型从支架上拔了下来,直接往投影仪前一放——这全透明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投在后面的幕布上——好家伙,这架飞机看起来非常漂亮非常壮观!极具时代感,简直就像人们在电影屏幕看见的一架现代的战机,威风凛凛地穿行在云海雾霭里一般!
瞬间,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给了宋文骢莫大的鼓励,他清了清喉咙,接着讲道:
“前次会议我简单谈了鸭式布局飞机设想后,下来后有专家给我提出许多问题,我们又专门进行了研究。当然,勿庸讳言,鸭式布局也有它的缺点。当我们采用静安定布局时,升阻比并不比常规布局占优势。”宋文骢喝了一口水,接着讲道,“根据我们鸭式布局战术性能研究,要想发挥这种布局优势,就必须采用静不安定,因为它与静安定相反,是正常式静安定布局所没有的……”
“这个问题我们已进行了多年研究,掌握了大量试验数据。在新机设计时,我们拟采用放宽静安定度、缩小机翼面积、减轻重量等等。这样,机动性可提高,这就是我们新歼Ⅲ方案……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
会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据我所知,静不安定飞机在我国飞机研制中还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基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敢采用,你们提出这个设计方案,有多大把握呢?”讨论会上,有专家提出这个问题。98 |
“据美英等国的资料载,静不安定设计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就是在他们的第三代飞机设计中,也仅仅将安定度放宽到零。请问宋总,如果到时候我们静不安定技术过不了关,你这设计方案岂不前功尽弃?”又有专家发问。
“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很慎重。别人不搞,也不能说我们就不能去摸索。当然,我们除了必须要攻下这个难关外,也安排了有退路的方案。”宋文骢又拿起那个小小的飞机模型,比画道,“如果到时候静不安定技术暂时过不了关,可在该方案基础上仅将鸭翼面积缩小一些,其余不变,则可以将该方案改为静安定过渡,这就是我们新歼V方案。待放宽静安定度的飞行控制系统条件成熟时,恢复静不安定方案就是了。”
“嗯,你们考虑的方案你说清楚了……”专家们沉吟着点着头。
会议接着开了5天。分为总体气动、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武器系统等专业组进行了充分讨论。讨论结果,与会领导与专家基本认可了宋文骢提出的鸭式腹部进气设计方案。会议决定,两个方案定不下来,还要回去深入做工作,但立即进行新歼击机技术经济先期论证,总体方案要上报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工委审批。
“宋总呀,我们盼望你所描绘的这种飞机,是盼了多少年哪!”空军首长的一位秘书找到宋文骢,“您能不能忍痛割爱,把你那个模型送给我,让我们的飞行员饱饱眼福,给我们留个纪念哪!”
“哎呀,实在抱歉。我这个模型不能给你”宋文骢想了想,“这样吧,我另外送给你一个”,说着把带来的另一个飞机模型交给了这位首长秘书。
会上用的这个飞机模型,跟随了宋文骢20多年,至今他还像宝贝一样珍藏在他书柜里。它虽说小巧简陋,但它却不动声色地见证着一段中国歼击机研制的历史。
五、创新是歼10的灵魂
一架飞机从完成基本构想到真正设计成型,那谈何容易!
宋文骢提出的鸭式布局新机设计方案,在北京大窑堡会议上被基本认可之后,他除了为自己这几十年来的探索总算见到一线曙光,感到有几分欣慰外,并没有一丝功成名就的欣喜,反而感到一种巨大压力。
宋文骢心里很清楚,他理想中的那架飞机,尽管像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石,但那宝石埋藏在遥远的云雾山中。他要走的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要爬前人没爬过的山峰,才能到达那里。他心里更清楚,当他真正走上这条路时,前面的路蜿蜒在悬崖绝壁之上,掩映在丛丛荆棘之中,还不知什么地方有泥泞沼泽,有出没无常的洪水猛兽。     后面省略N多个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85547.html

给大家一个下载链接吧。

感谢上传的老兄 calvi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85547.html

给大家一个下载链接吧。

感谢上传的老兄 calvin。
yuyedaitao 发表于 2011-7-10 08:22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85547.html

给大家一个下载链接吧。
不错。下载了
不错
楼主继续吧,很好看的!!!!!!!!!加油
yuyedaitao 发表于 2011-7-10 08:22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85547.html

给大家一个下载链接吧。
跪谢这楼的老兄!!!!我下载了
不错........
有什么用
没看到现在有人已经把脏水泼向宋总 说啥没资格当时当选院士
而611钓鱼 口舌赢得601 601自己很傻很天真这样的腔调这几天层出不穷
J10真是太不容易了!
宋总当选院士是当之无愧的
mxyou在不?俺等07年的标书和两家方案的指标等的好心焦,还有03年宋总是7还是7+10还是10,什么事都口说无凭呀,俺只是讨要“公开消息”而已~~
宋总v5!
下载了,谢谢
本来宋总是去北京打酱油的,那知道最后让他来卖酱油!!
在当时,世界上除了瑞典的Saab37,还没有第二家搞这方面的研究。准确地说,那时瑞典的Saab37还没有出来,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能得到什么资料
 
 
 
 
 
 
 
 
这句话足够用来打"真相党"的脸了
感谢宋老…
菌事过客 发表于 2011-7-10 17:21
在当时,世界上除了瑞典的Saab37,还没有第二家搞这方面的研究。准确地说,那时瑞典的Saab37还没有出来,在 ...
那是J9的时候
J10方案论证的时间正是我出生的时候,而现在的我也已经年届三十,让人感慨唏嘘不已啊。
老宋不容易啊
刚看完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传奇人生  才知道八爷的方案居然是宋老最初提出设计的!!!!!!!

jgf3322 发表于 2011-7-10 18:21
刚看完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传奇人生  才知道八爷的方案居然是宋老最初提出设计的!!!!!!!


中航档直接在中航60年大事记里打脸

P.s.
如果想说中航档不公

J11在60年大事记里,也就在插页上出现过1次,就是国庆上,正文里没有
引进27说了一次

jgf3322 发表于 2011-7-10 18:21
刚看完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传奇人生  才知道八爷的方案居然是宋老最初提出设计的!!!!!!!


中航档直接在中航60年大事记里打脸

P.s.
如果想说中航档不公

J11在60年大事记里,也就在插页上出现过1次,就是国庆上,正文里没有
引进27说了一次
创新是歼10的灵魂,这话说得太好了。
创新也是歼20的灵魂。
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只能屡战屡败。
向为zg航空事业努力奋斗的人致敬~!!!!!!
有血!有汗!还有泪
顶宋总,造出J10,还培养出了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