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精锐之师---关宁铁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7:07:44
明末,在练兵的问题上,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过去的辽东战事,明朝往往是从
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增援。除了少数特别精锐的部队外,这些客兵往往战斗力很弱。一方面
万里来 援,不适应辽东的环境;另一方面,家不在此,打起仗来没有一 种保家卫国的意
识,净想着怎么溜回家。而且,南方兵也不适于骑兵作战。袁崇焕将这些客兵归纳为“南
(江南〕兵脆弱”。说到最后,还是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 关系,而且多善骑马的辽人最
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
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借着宁远大捷后明军士气有所回升,开始敢于与后金军作战的
机会,袁崇焕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人们
称作 “关宁铁骑”,熟悉明末历史的人应当知道,这个名字在当时意 味着什么。(到了
闯王进京的时候,全国的明军都不在李自成的话下,唯独吴三桂手下那仅存的一点点关宁
铁骑,还让大顺寝食不安。要知道,这时候吴三桂的所谓关宁铁骑与当年袁崇焕的关 宁铁
骑早已差了不知多少!)
天启7年5月6日,刚刚征讨过朝鲜 的后金大军在大汗的亲自指挥下向西进发了。虽然士兵
们对宁远的惨 败还颇有些心有余悸,但皇太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相信,那次宁远的失
利主要是过于轻敌,缺乏攻坚的准备,而只要准备充分,城池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袁蛮子
只有一个,不可能哪儿都照顾到,就算打宁远比较困难,要攻刚筑不久的锦州应该还是可
以的吧。5月12日清晨,后金军从西,北两面发起了对锦州城的总攻.马步军对城垣轮番进
行攻击,后金兵们拖着盾车云梯冒着炮火直向城下冲去.赵率教,左辅,朱梅和监军太监纪
用均身披甲胄,冒着后金军雨一般的箭矢亲临督战,指挥将士拼力射打.(表现这么好的监
军太监在当时可真是稀罕物啊!),连攻3日,后金军死伤无数,却毫无进展,皇太极无奈撤
军,绕过锦州,直接攻打宁远。28日黎明,后金军先锋出现在宁远城北岗。很快,持各色
军旗的后金大军沿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 令后金军惊奇的事
情发生了。大批明军整队开出宁远城外,总兵孙祖寿(就是碧血剑里面那个孙仲寿的哥哥
〕,副将许定国出西门;副将尤世威出东门。与满桂,祖大寿等指挥的援锦兵马一起,明
军沿着早已挖好的深壕内侧列车营驻扎。皇太极带领弟弟阿济格和戈什哈们一马当先冲了
出去。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 "轰!"随着一声炮响
,明军各种火器一齐发射。城下的车营 都司李春华指挥明军使用“红夷”(可能是红衣大
炮的较小 型仿制品〕“木龙虎”“灭虏”等诸般火器“齐力攻打”。而威力更加巨大的则
是城上袁崇焕亲自指挥的红衣大炮。 一排又一排的后金骑兵倒了下去,但后面的还在不断
冲上来。慢慢的,后金军就要冲到明军的战壕了。皇太极等待着看到明军在后金铁骑面前
溃逃的熟悉的那一幕。然而,这之后发生的事情真正把他惊呆了。明军并没有溃逃,而是
在手持红旗的满桂的指挥下迎头冲了上来。大批的明军骑兵从战车后面冲出来,与刚杀到
的后金军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而明军的火力也并没有因为肉搏战的开始而减弱
,炮手抬高炮口,对准后金军的中军和后队继续猛烈轰击。战斗很快的进入了白热化,前
沿的明军和后金军骑兵在拼死撕杀,而后金军的后队则在明军炮火之下大批大批白白的伤
亡。八旗将士们不顾一切的冒死猛攻,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只要突破了前面明军的阻拦
,立刻就可以消灭明军城下的火器。接着就可以跟着溃退的明军冲进宁远城去 ,可是不论
后金军怎样冲击,明军却始终死战不退。他们遇见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明军,他们是袁崇
焕手下的关宁铁骑!双方的伤亡都相当惨重。在混战中,满桂身中数箭,他和尤世威的坐
骑均被射死。而后金军损失更大,皇太极的叔伯弟弟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萨
哈瞵和瓦克达也都负了重伤,战将觉罗拜山,巴希等被射死!明军和后金军的尸体铺满了
宁远城外的旷野。激战从早晨持续到了中午,后金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胜利仍然是那么遥
远!皇太极接到刚刚从锦州送来的急报,那里面报告了赵率教乘后金军主力离开的机会,
突然大开城门冲杀出来,攻入后金营中,大量杀伤后金军之后又迅速撤入城中。皇太极再
次无奈撤军。

关宁铁骑首战告捷,在宁远城下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以骑兵——"关宁铁骑"为核心的明
军开始敢于跟后金军打野战了!虽然是有宁远城上炮火的支援,虽然明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
价,“士多死",但毕竟明军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干了,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是前所未
有的奇迹! 袁崇焕指出"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
,不知有夷之 凶狠剽悍......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解围而去,诚数千年未有之武功也
"这数千年虽未免有些夸张,但还是说出了宁锦大捷的重要意义.关宁铁骑的威名打出来了
!现在还是依城 而战,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几年就可以跟后金军真正的争雄于疆场了。

3年之后,崇祯2年秋,皇太极避开了坚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于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
入塞,成千上万的后金兵如潮水般向长城涌去。毫无准备而且刚刚才因为欠饷闹过兵变的
明军几乎立刻土崩瓦解,当年戚继光苦心经营数十载的防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26日,济
尔哈朗,岳托指挥的右翼4旗军与右翼科尔沁蒙古军突破大安口入塞,半日间歼明军5营;
阿巴泰,阿济格指挥的左翼4旗军和左翼科尔沁蒙古军破龙井关入塞,斩明副将易爱。27日
,皇太极亲自统领的主力军克红山口入塞。30日,后金军合围了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
遵化。 对于明朝君臣来说这无疑是个晴空霹雳。10月28日,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即使是袁
崇焕也不免大惊失色.但他立刻作出了一系列决策: 防区最*近蓟镇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
领4000轻骑立刻出发,急援遵化. 几个时辰之后,袁崇焕亲率副总兵张弘漠,参将张存仁
,游击曹文诏等人带领紧急动员起来的部队进关。第二天,总兵祖大寿负责指挥参将王承
胤等人率领关宁大军主力前往接应。经过袁崇焕等人多年苦心经营的关宁铁骑的素质今天
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督师 大人军令一到,十几万将士无不凛遵。从山海关到宁远,锦
州的无数座军营几乎同时忙碌起来,虽然大家心中都感到震惊,但基本上还能做到忙而不
乱。山海关 南门整夜都有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向关内.只不过一天多的工夫,几万军队就完
成了动员,开向前线,辖地数百里的大军区整个进入了戒备状态. 袁崇焕很清楚,赵率教
的那4000轻骑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数万八旗大军的.他也不指望能那样,他所希望的是赵
率教能够抢在城破之前驰入遵化.只要有赵率教这样善守的名将主持,再加上4000精兵,像
遵化那样的坚城是完全可以守得住的。可是在赵率教军赶到前遵化已经陷落,赵军于城外
几十里处中伏,全军殉国,赵率教英勇战死!袁崇焕和他的几千精骑就已经连续赶了2天2
夜的路.在350里的急行军中,即使是他亲自精选的9000最精锐的骑兵也有4000人掉了队,
但还是及时的赶到了北京城下,
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广渠门外摆开了战场。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边,是天
聪汗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而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5000关宁铁骑!关宁铁骑分
为3个部分,祖大寿阵于南,王承允阵于西南,袁崇焕亲率标营阵于西。3军互为犄角之势
。明军刚刚立阵完毕,后金骑兵就如黑云万朵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皇太极已经知道对手
是辽军了.这个消息一度使他十分紧张,不过他很快断定这决不可能是辽军的主力而且指望
不上城中的炮火支援。一鼓作气,先把这支明军消灭了再说!自信归自信,大汗对这支少
得可怜的 敌人还是相当瞧得起的,为了谨慎起见,他投入了手头几乎所有的兵力,打算一
个时辰就把他们干净利落的全部消灭.也给城上的其他人看看,顽抗的结果是什么!一个时
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虽然敌人早已成了八旗大军的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小孤岛,
但无论怎样的惊涛骇浪都无法将这个弹丸小岛淹没!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他最
器重的精兵骁将都上去了,可他所等待的捷报却始中没有传来! 就在这时关宁铁骑的400
0掉队人马赶到,在后金军的侧后方发起猛烈冲击,2面铁骑的夹击下,后金军最终陷入了
无可救药的混乱之中. 如果我们早生三百多年,并且有幸站在此时的北京城头上的话,一
幅极其奇特的画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漫山遍野的后金军在狼狈溃逃,而在他们后面紧
追不舍的只有区区几千关宁铁骑!
大捷后我们可爱的崇祯皇帝做了件可以改变历史的大事——-将袁崇焕下镇抚司看管,即日
革职听勘!(其中曲直其他文章皆有描述,这里就不重复了),袁崇焕被下狱后,北京城
外的关宁大军哗变,在继承者祖大寿的带领下返回了关外,12月16日,皇太极在得知袁崇
焕下狱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兵从良乡回师北京,在芦沟桥尽歼明副将申甫所部7000余人。
12月17日,后金军与明满桂,孙祖寿,黑云龙,麻登云四总兵部40000人大战于永定门外.
明军尽溃,满桂,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俘。12月27日,后金军在蓟州全歼来援
的明山海关军5000人。12月29日,贝勒杜度在遵化击破明骑兵5000,斩副将一员。崇祯3年
正月初四,后金军克永平。迁安,滦州归降 。正月22日,代善军大破明新任兵部右侍郎刘
之纶军万人,射死刘之纶。唯一能够与鞑子一战的就是关宁铁骑了,而祖大寿就是拒绝奉
旨入京勤王。还是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称述利害,关宁大军方才进关。关宁军的
回师入关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皇太极看到继续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3月
2日取道冷口关出塞。作为插在关内的一个楔子,他留下了由堂兄二贝勒阿敏指挥的重兵守
卫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令他极为吃惊与震怒的是,他刚回盛京不久, 阿敏就跟
着回来了—— 祖大寿指挥的关宁铁骑从5月9日开始,在数日之内将阿敏军全部击溃,尽复
关内四城,史称“遵永大捷”.皇太极大怒之下,将阿敏幽禁,其他守备将领也无一例外的
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袁崇焕死后,愤怒的呼喊着“袁督师都被杀了,我等在此立功何用!",被时人评价为“明
用之善,则为后金之劲敌;用之不善,则为明朝之叛将”的"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
和关宁铁骑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
玉 、曹文诏,刘泽清,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
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他们
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而均最终被俘之后,投降了满清.虽然
无法与他的督师和满桂、 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 那些战友相比,但他力竭被擒和终身
不为满清献一计一策的表现,在历史上至少也可以赢得李陵那样的评价。尽管前途各不相
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辽将们都显示出自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不断被稀释和
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20年(1681)三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
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看着手中的史书,后世的人们不禁要感慨
,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明末,在练兵的问题上,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过去的辽东战事,明朝往往是从
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增援。除了少数特别精锐的部队外,这些客兵往往战斗力很弱。一方面
万里来 援,不适应辽东的环境;另一方面,家不在此,打起仗来没有一 种保家卫国的意
识,净想着怎么溜回家。而且,南方兵也不适于骑兵作战。袁崇焕将这些客兵归纳为“南
(江南〕兵脆弱”。说到最后,还是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 关系,而且多善骑马的辽人最
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
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借着宁远大捷后明军士气有所回升,开始敢于与后金军作战的
机会,袁崇焕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人们
称作 “关宁铁骑”,熟悉明末历史的人应当知道,这个名字在当时意 味着什么。(到了
闯王进京的时候,全国的明军都不在李自成的话下,唯独吴三桂手下那仅存的一点点关宁
铁骑,还让大顺寝食不安。要知道,这时候吴三桂的所谓关宁铁骑与当年袁崇焕的关 宁铁
骑早已差了不知多少!)
天启7年5月6日,刚刚征讨过朝鲜 的后金大军在大汗的亲自指挥下向西进发了。虽然士兵
们对宁远的惨 败还颇有些心有余悸,但皇太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相信,那次宁远的失
利主要是过于轻敌,缺乏攻坚的准备,而只要准备充分,城池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袁蛮子
只有一个,不可能哪儿都照顾到,就算打宁远比较困难,要攻刚筑不久的锦州应该还是可
以的吧。5月12日清晨,后金军从西,北两面发起了对锦州城的总攻.马步军对城垣轮番进
行攻击,后金兵们拖着盾车云梯冒着炮火直向城下冲去.赵率教,左辅,朱梅和监军太监纪
用均身披甲胄,冒着后金军雨一般的箭矢亲临督战,指挥将士拼力射打.(表现这么好的监
军太监在当时可真是稀罕物啊!),连攻3日,后金军死伤无数,却毫无进展,皇太极无奈撤
军,绕过锦州,直接攻打宁远。28日黎明,后金军先锋出现在宁远城北岗。很快,持各色
军旗的后金大军沿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 令后金军惊奇的事
情发生了。大批明军整队开出宁远城外,总兵孙祖寿(就是碧血剑里面那个孙仲寿的哥哥
〕,副将许定国出西门;副将尤世威出东门。与满桂,祖大寿等指挥的援锦兵马一起,明
军沿着早已挖好的深壕内侧列车营驻扎。皇太极带领弟弟阿济格和戈什哈们一马当先冲了
出去。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 "轰!"随着一声炮响
,明军各种火器一齐发射。城下的车营 都司李春华指挥明军使用“红夷”(可能是红衣大
炮的较小 型仿制品〕“木龙虎”“灭虏”等诸般火器“齐力攻打”。而威力更加巨大的则
是城上袁崇焕亲自指挥的红衣大炮。 一排又一排的后金骑兵倒了下去,但后面的还在不断
冲上来。慢慢的,后金军就要冲到明军的战壕了。皇太极等待着看到明军在后金铁骑面前
溃逃的熟悉的那一幕。然而,这之后发生的事情真正把他惊呆了。明军并没有溃逃,而是
在手持红旗的满桂的指挥下迎头冲了上来。大批的明军骑兵从战车后面冲出来,与刚杀到
的后金军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而明军的火力也并没有因为肉搏战的开始而减弱
,炮手抬高炮口,对准后金军的中军和后队继续猛烈轰击。战斗很快的进入了白热化,前
沿的明军和后金军骑兵在拼死撕杀,而后金军的后队则在明军炮火之下大批大批白白的伤
亡。八旗将士们不顾一切的冒死猛攻,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只要突破了前面明军的阻拦
,立刻就可以消灭明军城下的火器。接着就可以跟着溃退的明军冲进宁远城去 ,可是不论
后金军怎样冲击,明军却始终死战不退。他们遇见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明军,他们是袁崇
焕手下的关宁铁骑!双方的伤亡都相当惨重。在混战中,满桂身中数箭,他和尤世威的坐
骑均被射死。而后金军损失更大,皇太极的叔伯弟弟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萨
哈瞵和瓦克达也都负了重伤,战将觉罗拜山,巴希等被射死!明军和后金军的尸体铺满了
宁远城外的旷野。激战从早晨持续到了中午,后金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胜利仍然是那么遥
远!皇太极接到刚刚从锦州送来的急报,那里面报告了赵率教乘后金军主力离开的机会,
突然大开城门冲杀出来,攻入后金营中,大量杀伤后金军之后又迅速撤入城中。皇太极再
次无奈撤军。

关宁铁骑首战告捷,在宁远城下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以骑兵——"关宁铁骑"为核心的明
军开始敢于跟后金军打野战了!虽然是有宁远城上炮火的支援,虽然明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
价,“士多死",但毕竟明军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干了,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是前所未
有的奇迹! 袁崇焕指出"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
,不知有夷之 凶狠剽悍......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解围而去,诚数千年未有之武功也
"这数千年虽未免有些夸张,但还是说出了宁锦大捷的重要意义.关宁铁骑的威名打出来了
!现在还是依城 而战,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几年就可以跟后金军真正的争雄于疆场了。

3年之后,崇祯2年秋,皇太极避开了坚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于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
入塞,成千上万的后金兵如潮水般向长城涌去。毫无准备而且刚刚才因为欠饷闹过兵变的
明军几乎立刻土崩瓦解,当年戚继光苦心经营数十载的防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26日,济
尔哈朗,岳托指挥的右翼4旗军与右翼科尔沁蒙古军突破大安口入塞,半日间歼明军5营;
阿巴泰,阿济格指挥的左翼4旗军和左翼科尔沁蒙古军破龙井关入塞,斩明副将易爱。27日
,皇太极亲自统领的主力军克红山口入塞。30日,后金军合围了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
遵化。 对于明朝君臣来说这无疑是个晴空霹雳。10月28日,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即使是袁
崇焕也不免大惊失色.但他立刻作出了一系列决策: 防区最*近蓟镇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
领4000轻骑立刻出发,急援遵化. 几个时辰之后,袁崇焕亲率副总兵张弘漠,参将张存仁
,游击曹文诏等人带领紧急动员起来的部队进关。第二天,总兵祖大寿负责指挥参将王承
胤等人率领关宁大军主力前往接应。经过袁崇焕等人多年苦心经营的关宁铁骑的素质今天
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督师 大人军令一到,十几万将士无不凛遵。从山海关到宁远,锦
州的无数座军营几乎同时忙碌起来,虽然大家心中都感到震惊,但基本上还能做到忙而不
乱。山海关 南门整夜都有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向关内.只不过一天多的工夫,几万军队就完
成了动员,开向前线,辖地数百里的大军区整个进入了戒备状态. 袁崇焕很清楚,赵率教
的那4000轻骑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数万八旗大军的.他也不指望能那样,他所希望的是赵
率教能够抢在城破之前驰入遵化.只要有赵率教这样善守的名将主持,再加上4000精兵,像
遵化那样的坚城是完全可以守得住的。可是在赵率教军赶到前遵化已经陷落,赵军于城外
几十里处中伏,全军殉国,赵率教英勇战死!袁崇焕和他的几千精骑就已经连续赶了2天2
夜的路.在350里的急行军中,即使是他亲自精选的9000最精锐的骑兵也有4000人掉了队,
但还是及时的赶到了北京城下,
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广渠门外摆开了战场。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边,是天
聪汗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而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5000关宁铁骑!关宁铁骑分
为3个部分,祖大寿阵于南,王承允阵于西南,袁崇焕亲率标营阵于西。3军互为犄角之势
。明军刚刚立阵完毕,后金骑兵就如黑云万朵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皇太极已经知道对手
是辽军了.这个消息一度使他十分紧张,不过他很快断定这决不可能是辽军的主力而且指望
不上城中的炮火支援。一鼓作气,先把这支明军消灭了再说!自信归自信,大汗对这支少
得可怜的 敌人还是相当瞧得起的,为了谨慎起见,他投入了手头几乎所有的兵力,打算一
个时辰就把他们干净利落的全部消灭.也给城上的其他人看看,顽抗的结果是什么!一个时
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虽然敌人早已成了八旗大军的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小孤岛,
但无论怎样的惊涛骇浪都无法将这个弹丸小岛淹没!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他最
器重的精兵骁将都上去了,可他所等待的捷报却始中没有传来! 就在这时关宁铁骑的400
0掉队人马赶到,在后金军的侧后方发起猛烈冲击,2面铁骑的夹击下,后金军最终陷入了
无可救药的混乱之中. 如果我们早生三百多年,并且有幸站在此时的北京城头上的话,一
幅极其奇特的画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漫山遍野的后金军在狼狈溃逃,而在他们后面紧
追不舍的只有区区几千关宁铁骑!
大捷后我们可爱的崇祯皇帝做了件可以改变历史的大事——-将袁崇焕下镇抚司看管,即日
革职听勘!(其中曲直其他文章皆有描述,这里就不重复了),袁崇焕被下狱后,北京城
外的关宁大军哗变,在继承者祖大寿的带领下返回了关外,12月16日,皇太极在得知袁崇
焕下狱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兵从良乡回师北京,在芦沟桥尽歼明副将申甫所部7000余人。
12月17日,后金军与明满桂,孙祖寿,黑云龙,麻登云四总兵部40000人大战于永定门外.
明军尽溃,满桂,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俘。12月27日,后金军在蓟州全歼来援
的明山海关军5000人。12月29日,贝勒杜度在遵化击破明骑兵5000,斩副将一员。崇祯3年
正月初四,后金军克永平。迁安,滦州归降 。正月22日,代善军大破明新任兵部右侍郎刘
之纶军万人,射死刘之纶。唯一能够与鞑子一战的就是关宁铁骑了,而祖大寿就是拒绝奉
旨入京勤王。还是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称述利害,关宁大军方才进关。关宁军的
回师入关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皇太极看到继续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3月
2日取道冷口关出塞。作为插在关内的一个楔子,他留下了由堂兄二贝勒阿敏指挥的重兵守
卫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令他极为吃惊与震怒的是,他刚回盛京不久, 阿敏就跟
着回来了—— 祖大寿指挥的关宁铁骑从5月9日开始,在数日之内将阿敏军全部击溃,尽复
关内四城,史称“遵永大捷”.皇太极大怒之下,将阿敏幽禁,其他守备将领也无一例外的
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袁崇焕死后,愤怒的呼喊着“袁督师都被杀了,我等在此立功何用!",被时人评价为“明
用之善,则为后金之劲敌;用之不善,则为明朝之叛将”的"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
和关宁铁骑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
玉 、曹文诏,刘泽清,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
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他们
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而均最终被俘之后,投降了满清.虽然
无法与他的督师和满桂、 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 那些战友相比,但他力竭被擒和终身
不为满清献一计一策的表现,在历史上至少也可以赢得李陵那样的评价。尽管前途各不相
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辽将们都显示出自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不断被稀释和
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20年(1681)三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
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看着手中的史书,后世的人们不禁要感慨
,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P>袁崇焕还有这样一股力量呀?</P><P>难怪满清数次和他交战都没占到便宜!</P>
<P>袁崇焕也算是个了得的将军.但阁下这一篇贴子很多地方都有夸大之处.请尊重一下历史.</P><P>1广渠门之战中,袁的兵力有两种说法.一是14000人.二是20000人.满人与之对战的兵力为白甲护军和蒙古兵.兵力不会超过一万.</P><P>2文渠门之战袁是胜了,直接挫败了皇太极企国攻城的目的.但此战满人损失其实并不大,连三千都不到,至于满人陷入"前所没有的混乱",那是你想当然耳.</P><P>3祖大寿两度降清是陷于困境才降的,为此他还杀了力主死抗的副总兵何可纲.并不是阁下所说的'两次浴血奋战而均最终被俘'.吴三桂耿精忠孔有德尚之信这四大降王的降清跟袁一点关系都没有,若真的有一点关系的便是耿,孔,尚三人是毛文龙的部下,袁冤杀毛文龙这三人才相继降清的.</P>
果然强
<P>对与事实有出入,但基本属实,好文</P>
顶之
<P>袁崇焕是一个了不起的将军,但是却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性在于他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一代名将的声誉,一个想有所作为但是多疑狠毒的崇祯皇帝可以给他所能给的一切,但是同时也早就造就了他悲惨的结局。当宁远大捷后,崇祯可以无比信任他,袁崇焕可以甚至先斩后奏杀了毛文龙。但是当他无力收拾这无法收拾的残局时,他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P><P>史书记载袁崇焕被杀时,京城百姓“争啖其肉”,一代名将,下场如此,可怜可叹啊。</P>
<P>关宁铁骑只是一个神话.自崇祯四年皇太极发动一系列辽东攻势后,整个锦宁防线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困守孤城的祖大寿杀何可纲降清后,袁崇焕组建的辽东军便不复存在.后来的吴三桂组建的关宁军跟袁崇焕一点关系也没有.</P><P>楼主的这篇文章将事实歪曲和夸大,两个字形容:造神!</P><P>神话就是这样炼成的.</P><P>袁崇焕神话------&gt;袁崇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绝不犯错,即使有错,错的也是别人!</P>
中国就是皇帝太笨,应该取消皇帝世袭的终身制度
阅之
崇祯想重新振兴积重难反的明王朝,可他的多疑和朝令夕改使他的改革始终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最终成了明王朝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