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神弹”飞 -- 献给我国灵巧弹药技术领域开拓者和奠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4:40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39eca0100p9cj.html

全文比较长,没有耐心的可以直接看第二部(事业篇)


  让“神弹”飞
  ——谨以此文,献给我国灵巧弹药技术领域开拓者和奠基人杨绍卿及其英雄团队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中国史册的日子,在西部某试验场的一片翰漠上,硝烟滚滚,炮声裂空……我国第一个反装甲智能弹药装备——“X火箭炮末敏弹”实战试验获圆满成功,掀开了我军炮兵装备走向信息化的又一个序幕。
  末敏弹研制试验成功,使人领略到现代高科技的神奇魅力,时任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上将指出,它“标志着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总装备部认为,该装备是“我军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远距离反装甲武器,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指出,“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部 命运篇

  

  他是一位40多年坚守一隅的总设计师、总研究师,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笔者有限的记录里只是浪花一朵,而一代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却分明写满了家国的命运、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巨变。
  ——采访手记

  照明灯呢?

  1961年9月,北京大学。
  20岁的杨绍卿,终于从家乡东北考进了这所令他心驰神往了很久的光辉殿堂——北京大学,学上了最喜欢的物理专业。
  开学这一天,他和所有新生一样,沉浸在喜悦的心情里,感受着燕园秋风里独特的神韵与灵性……
  忙了一天,杨绍卿回到宿舍,与其他毫无倦色的同室新生一样,开心地聊起第一天入学的感受……多美丽的燕园啊,迎接他的是一抹清新的空气,茫茫如原野的未名湖水也清澈得令人陶醉……
  “走进这个大门,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杨绍卿无比激动地憧憬起未来,勾勒着人生绚丽的锦绣蓝图。
  夜色虽然降临,但燕园的神韵,燕园的精神,却让他无法入睡。他和来自山东边远山村的同学海阔天空地在黑暗中聊着,因为他们找不到宿舍的照明灯!
  第二天一早,他们跑去找辅导员老师询问,然而这一问,却把他们问得满面羞红……
  原来,屋顶的白色灯罩内就是电灯,寝窒门边的拉线就是电灯开关,只需轻轻一拉,便会通室明亮。
  这位来自辽宁省康平县的穷孩子,和新同学们一样,从小看书写字都习惯点油灯,哪看到过这样的电灯啊!
  这件事,让他们偷笑了好几次,也更激励起他们发奋图强、立志改变祖国命运的青云之志,学习上更加刻苦和努力了。
  有了远大理想,不仅会燃起学习热情,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极大变化。1967年7月,经过6年刻苦学习(当时的北大物理系学制为六年),杨绍卿以优异成绩毕业时,身材魁伟的他,除了飘逸洒脱的外表,更多了一份成熟稳重的气质。


  军人魂

  如果说,北大深邃的文化培养出他的,是一种精神和情怀,那么,人民军队塑造出他的,则是永恒的军魂。
  1967年9月,作为北大高材生的杨绍卿,怀着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绿色军营的向往,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来到吉林省白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试验基地任技术员。两年后,根据组织安排,随队来到西安,成为中国兵器工业第203研究所的一员,主要从事弹箭方面的研究工作。
  “报效国家,献身使命。”这是他把忠诚植根于信仰之中,落实到行动之上所塑造出的核心品质。
  1978年,正当杨绍卿雄心勃勃地向国防科研事业继续攀登时,解放军精简整编开始了,一个消息传来,203所将作为精简对象进行体制调整,集体转业。
  转业?不穿军装了?这时的杨绍卿真想找出l00个理由拒绝,因为,这身军装是自己生命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个历程啊! 10年前北大毕业时,哪也没想去,就向往着这身让他觉得英姿飒爽的军装。
  然而,不管愿不愿意,这一天,还是如期而至了。
  满怀从军报国理想的杨绍卿,将穿了十年的军装恋恋不舍地脱下了,站在湛蓝天空下的他,竟控制不住地挥泪了一场。被部队大熔炉铸造出不变军魂的他,带着一丝遗憾返回到事业之中。
  这时正值70年代末,刚刚解脱“文革”十年桎梏的中国,已经喷发出改革之火,科学与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思想很有张力的杨绍卿,向天际望去,发现自己脉搏在激烈地跳动,心胸也慢慢地从脱军装的痛苦中开阔起来——生命不是依然如此多彩吗?锦绣梦想不是依然还在吗?他重燃生命之火,向往着明天的璀璨绚丽。
  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之中了,从技术员干到专业组长,再干到项目负责人,他相继独立和参与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多项,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般滚动自己事业的雪球,很快跻身于当年廖若晨星的工程师之行列。


  报国志

  自从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后,杨绍卿激动得夜不能寐。作为一名有强烈爱国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多么期盼看到“文革”结束后的百废待兴啊!
  想到所在的203所是一个总体所,自己应该对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他的思维又活跃起来了。1967年北大毕业至今时间跨度已经很大了,在这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不加强学习就要落伍了。
  “我是学物理的,物理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能很好地学习和理解其它相关知识。”“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他,暗下决心:“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时,一个赴美国作访问学者的机会到来,但需要以绝对的实力争取,必须通过竞争激烈的留学考试。
  然而,以前学的是俄语,要再学习一门英语,以目前40岁的年龄肯定要付出加倍的辛苦和努力。他想,自己能行吗?
  天道酬勤。最终,杨绍卿以较高的自学水平顺利通过了英语考试,成为美国Texas  A&M大学的一名访问学者。
  1981年12月,杨绍卿正式赴美进行工程控制理论的学习。
  在美国Texas  A&M 大学留学的3年,他的英语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尤其是他非常强的数理基础,让导师赞赏不已,导师极力劝导他留在美国发展,说他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然而,杨绍卿除了对导师表达感谢,惟有婉言谢绝。
  因为,他生命中刻镌永恒的,是耿耿报国心,是脱下军装却脱不掉的军魂的凝结! 这些在青春岁月里铸成的不变信仰,指引着他人生的终极追求——与祖国的命运同行!


  
  
第二部 事业篇


  赤心报国,理想如炬。他以数十年艰苦卓绝地追求,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困难面前没有屈服过,死亡之门他穿越过……终于,他成为了我国灵巧弹药核心技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人,在开创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和开拓性贡献。
  ——采访手记

  不怕变

  人生总会有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才华出众的杨绍卿也一样。
  留学归来,他接到所里任命:调12室(气动力研究室)当主任。这可真是让他进退两难,心生烦恼。因为,12室是当时所里效益最差的研究室之一,由于国家军品任务不足,单位效益极差,100多人的科室人心涣散……
  不仅如此,自己还将面临一个全新领域的挑战——气动力。当个“不懂专业”的主任,只能看着一路陌生的风景,肯定会被人瞧不起,也会让人不服气。这……可真是件痛苦的差事。
  何去何从?
  很多好朋友出于好意劝他千万不要去:“去哪儿也别去那里!都瘫痪了的单位!”更有相关单位找到他,以非常优厚的待遇邀请他加盟。
  他的心绪处在苦苦思索和万千变化中……
  最后,是使命感让他战胜了心中彷徨——想通了,在所里承受被动转型的阵痛时,自己没有拒绝困难的理由。
  心胸一旦开阔了,就宛如江河出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他来到了12室,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不要害怕转型的阵痛,只要树立信心,加强学习,就能重新走向辉煌。他一边掏出心窝里的话,一边帮着同事们转变思想观念。
  他庆幸自己在北大6年所学的物理基础,他知道这是一门“不是专业却胜过专业”的学科,对自己转向任何领域都有极大帮助。横下一条心的他,准备从零开始,带领全室向一个完全未知的新领域进行探索——走保军转民的新路。
  选择民品开发,这是杨绍卿凭借自己胆略“杀”开的一条血路,在所里属于开创之举,没有前人经验可循,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他冷静的思考如何崛起,充分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鼓励年轻人,千方百计找市场,集大家的智慧于大成。
  于是,倒筒机、烤漆线、摩托车减震器装配生产线等一系列工业自动化产品逐渐开发了出来……民品开发初期,工作极为艰难。一边是产品研制的技术攻克,一边要与市场接轨。
  比如,烤漆线生产的第一年就没有赚着钱。
  有人忧心忡忡地问他:“你不怕没有结果吗?”
  “怕有用吗?什么事情都是逼出来的! 室里长期没有效益,闲人又多,总得找点事做。干好了就生存,干不好没关系,不也没赔钱吗?先打下基础就会有收获!” 抱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他要带领12室“杀”出一条光明之路。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十分意外地严重威胁他生命的疾病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疾病对人危害极大,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尤其在当时医疗科学并不怎么发达的80年代中期。
  1985年底,伴着恶心呕吐、胸闷腹痛、发热头痛……杨绍卿身上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连续高烧,体温达到39-40℃之间,肾脏也严重受损。
  同住在一个病房的7名出血热病人,6人陆续死亡,最后,只剩他一人侥幸地越过了死亡之门。
  1986年初他病愈出院。按规定,出血热病愈后需要休息一年,可是,对民品开发的牵肠挂肚,使他顾不上医嘱,两个月后就毅然上班了。
  他说,在病中,同事们对他是轮番地照护,让他有一种无言的感动,因此他没有理由在大家需要他的时候还躺在床上,必须带领大家尽快冲出事业的低谷。
  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杨绍卿,不久,就将12室研制生产的倒筒机、烤漆线、摩托车减震器装配生产线等一系列产品,披荆斩棘地占领了市场,民品开发生产之路一举获得成功。全室彻底走出了以前的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杨绍卿还提出“荣辱与共”的口号,倡导大家珍惜荣誉,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12室的效益蒸蒸日上,连续五年捧得所“民品创收杯”荣誉。
  跨越了艰难,走向了披靡。12室事业发展之神速,让人难免不赞叹杨绍卿的好运气。而事实上,当向每一个未知领域发起挑战时,杨绍卿不但相当于重读了一遍大学,更像是凤凰涅磐,经历了浴火重生的磨砺。
  没想到的是,这份将他“赶鸭子上架”的事业以及他“不怕变!”的精神,竟为自己人生的走向埋下了深深伏笔。不久,便有了他事业关键性的变动——调至所开发处专门从事民品科研工作。
  在前途不断变幻、专业不断变幻、生死变幻莫测面前,他会心地笑了,仿佛看到了每一天崭新的太阳,自己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托举了起来……


  啊神弹!

  虽是从事民品科研,但一向追求“科技报国”理想的杨绍卿,思绪还是无法抑制住泉涌,他想让自己的每一步都和祖国的命运相连。
  他将聚焦点瞄准了智能弹药领域——末敏弹研究。
  末敏弹,它是继导弹之后出现的新型精确打击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药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灵巧弹药,可由多种平台发射,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和发射后自动寻找打击目标等优点。是美、俄等发达国家重要的装备发展领域。
  于是,从“八五”开始,杨绍卿相继担任国防重大专项技术“末敏弹系统技术”总研究师,第一批演示验证项目“末敏弹系统先期技术演示验证”总研究师,重点装备“×火箭炮末敏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加榴炮末敏弹系统”总设计师,“×炮射末敏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等,一干就是二十年。
  记得,刚接过重任的几个月里,杨绍卿日夜忙碌,人很快就瘦了一圈,两只眼窝深深地下陷了。
  “风险太大了吧?这是一个全新领域,你不怕搞砸?”不少人替他捏了把汗。
  可他自信地回答:“还真不怕!一是该项目事关国防大局,容不得考虑个人利益得失;二是凭自己的理论功底、专业知识和留学积累,有一定基础;还有,就是我的自信心!”
  当人们再一次惊叹他的胆略时,他已在这方面准备就绪,真正进入了一场世界性的角逐。
  作为总研究师的杨绍卿,发挥其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丰富,外语熟练等优势,统筹全局,狠抓关键,开拓创新,加强技术引领和指导,出色地主持完成了“末敏弹系统技术”预研和“末敏弹系统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工作,取得了末敏弹总体、弹道气动力、抛射分离过程控制、稳态扫描、复合敏感器、目标探测识别、目标背景特征数据库、小型高速大容量计算机、EFP战斗部、安全起爆装置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技术的工程化集成,开辟了全新的末敏弹技术领域,为武器装备研制奠基了坚实基础。上述成果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表彰的同时,作为国防重大预研成果在军事博物馆列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检阅和好评。
  杨绍卿主持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个末敏弹武器系统,与国外同类装备相比,命中率大幅提高。这是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是目前我军远距离反装甲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实战条件下的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达国际最好水平,如对目标的命中率领先国际水平达25个百分点。该武器系统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使我军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是一种跨越式发展,让人不禁联想起美国和俄罗斯等军事强国,美国用时20余年耗资了17亿美元研制成SADARM和SKeet末敏弹;德国用时12年花费6亿美元研制成SMArt末敏弹;俄国也类似。而作为总设计师的杨绍卿项目组,在二十年时间内,用不到发达国家数十分之一的投资,自主地研制出性能先进的末敏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值得骄傲的是,在此领域起步比中国早的俄罗斯,竟然致函我国,欲购买我火箭末敏弹控制与探测组件及相关技术,这在中俄军贸史上属于史无前例。
  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绍卿在开创我国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这一智能弹药技术领域中,在自主实现我国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升级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二十年历程中,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勤奋点

  杨绍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有责任心、以身作则的领路人。他事业成就的取得,不仅与他独特的思想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执着有着密切关联。
  数十年来,他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白天忙忙碌碌上班,晚上踏踏实实写作。他对科学事业怀着极大的热忱,对科研技术和工程实践也善于总结和提炼。有人曾对这位著作等身的专家满怀好奇:“杨总师您平时那么忙,哪来时间写论文写书?”他总是哈哈一笑,解剖“勤奋”的意义。他认为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写成了,就等于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做这件事。
  于是,一部部著作、一篇篇论文就像璀璨的启明星,在中国末敏弹领域研究史册上起到了决定性的向导作用。
  他负责编制了末敏弹的第一个国家军用标准《末敏弹通用规范》;主持完成了第一部《末敏弹制造与验收规范》;提出了末敏弹试验平台系统技术方案,建成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敏感器性能高塔试验系统、稳态扫描系统性能立式风洞试验系统、末敏子弹性能飞机投放试验系统等;起草了我国灵巧(智能)弹药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撰著出版了第一部相关理论专著和工程技术专著《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初步形成了我国灵巧弹药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与方法体系。
  他创造性地解决了末敏弹总体设计、目标探测识别与准确命中、系统仿真与性能评估、火控模型与快速解算、抛射分离过程控制与高速飞行体快速减速等核心技术,成为我国灵巧弹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者。
  在长期野战火箭飞行理论研究过程中,他发表论文20余篇,撰著出版了《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在这些论文和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相关理论及工程设计方法,揭示了相关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对发展我国野战火箭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 团队篇


  如果说,笔者走进他们高深莫测的学术领域,就像捧起一本天书,那么,见到这支灵巧弹药研制骨干队伍时,就仿佛见到了一群铁血战士、特种兵。
  ——采访手记

  忆往昔 

  “成功,属于我们整个团队!你多写写他们!”这是笔者走近灵巧弹药研制团队,总设计师杨绍卿在电话里的肺腑之言。
  当笔者试图努力勾勒出他们的样子时,没想到奇迹竟出现在视野里——与这支团队的主要骨干如期见面了。他们都是有着良好气质、文质彬彬的专家学者,眼眸里闪着睿智的光芒,他们是:203所副所长、系统总体副总师陈西峰、结构副总师宋朝卫、电气副总师许建胜、副总师刘文举、副总师郑斌、总质量师慈明森、总师助理杨波、总师助理黄耀华、主任设计师罗健……
  这是辛卯兔年的前夕。
  隆冬季节之下,窗外,光秃秃的树干早已替代了昔日的翠绿,只有午后的斜阳伸出苍劲的神秘之手,将我们围坐的这张圆型会议桌,涂抹上一层柔和的光……
  听说,他们大多是刚忙完相关工程从外地回来,虽至年关了,可都没有一点时间顾及家里,科研和试验是他们永恒的生活主旋律。
  “随便聊吧,谈谈你们、杨总师和团队的故事。”笔者望着他们朴实的笑脸便打开了话闸。
  这话闸一打开,平时作风严谨,不事张扬,勤干务实的骨干们便会意一笑,落落大方地叙说起来……
  “杨总师是我们团队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带领下,造就了一支敢于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优秀团队,并形成了“艰苦、创新、精细”的团队文化,能成为队伍中的一员,是件让人骄傲光荣的事情……” 第一个发言的,是203所副所长、系统总体副总师陈西峰。
   “谈起杨总师的人格魅力,我现在想起来都非常感动……”这是结构副总师宋朝卫。
  接着,一个个都畅所欲言起来。从杨总师到团队,从科研到试验,从失败到成功,从青春无悔到为生命喝彩……仅一会儿功夫,笔者便感到羽绒衣穿不住了,体内涌起一阵灼热的气浪,还惊喜地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被颠覆的季节——一个优秀团队生命中最为丰美甘淳的季节。
  从一张张掩饰不住豪情的自信脸庞上,笔者看到了让人振奋的精神面貌,沸腾的青春热血,为共同拥有的梦想而一起努力的信心。同时,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灵魂人物”杨绍卿的立体式生命,也再次被他同事重新展示出来,大家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一个个故事镜头,让笔者在这个冬天里沐浴了一场暖阳。


  苦与乐

  或许是命运的注定,灵巧弹药研制团队与野外生涯结下了缘。他们经常要奔赴各地,一年年,一次次,从内蒙古草原,到科尔沁,到更深处……穿越荒原戈壁,走向崇山峻岭,奔向林海雪原。
  然而,他们扑向那里,不是去欣赏那飞翔的云,潇洒的风,奔驰的马,如云卷般的羊群……而是要与那里的荒凉、空旷、严寒、酷暑为伍,试飞他们的“神弹”。
  自从承担了向末敏弹国防重大关键技术冲刺的使命,杨绍卿作为系统总研究师、总设计师,带领着团队到了废寝忘食的工作地步。为了尽快把握发展良机,为国防科技作出贡献,他们将研制工作一次次地往前推进,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
  镜头一:某年做项目的时候,原先计划好3年完成的工作,改为提前一年完成,这不由得让所有参研人员的神经紧绷,工作状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之中。
  有次,试验分别在晋、陕、蒙等地的几个试验场进行,当时又没有专车,参研人员必须乘交通工具以最快的6天时间往返。逼得大家不得不对每一项工作都掌控到分分秒秒。为保证整个过程的顺利,他们把每一段时间都精确掐算,比如火车车次、发车时间、路途所用时间等,每个细节问题都考虑得非常到位。
  完成试验任务后,参研人员无不感叹:“我们那可是玩了命地干!”
  镜头二:远赴内蒙古靶场做试验那次,几辆载满仪器设备和参研人员的大卡车,天不亮就顶着朦胧幕色从西安出发了。
  启程时,同事们惊讶地发现,劝阻多次的杨绍卿总师又坚持来了,60多岁的人了,却和大伙儿一样受着长途旅行的颠簸,朝遥远的高原和大漠奔去。更令人惊讶地是,在他的指挥下,3天便打了个来回,打破了所有的出行纪录,真是只争朝夕。按常规,仅单趟路程所花的时间都不可能少于10几个小时啊!
  镜头三:赶到山西作试验那次,合作方一开口就是不高兴地质问:“你们为什么总把试验安排到周末?”
  他们这才从梦中醒来,原来,心里只想着所担负的任务,却从来没有双休日概念,节假日也总是在上班。
  镜头四:因每一发弹都需要经过高塔试验,可这种试验在地面很难模拟,必须在100米高的塔上和塔下配合着来做检测。
  试验场地处秦岭山脉,受背景条件的限制,试验只能晚上来完成。
  午夜的秦岭山脉,即便在夏天登上高塔也得穿上厚厚的棉大衣,若在冬天,塔上就更冻得人瑟瑟发抖。由于操作时不可以戴手套,高塔上的人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夜,山间一阵阵遒劲的寒风吹来,冻得人直想哭。而塔下的人,则要推着目标来回走动,一晚下来相当于步行几十公里,有时候时间一紧,下雨天照常干。即便这样,一天最快也只能检测10发弹,100发弹就需要连续干上10整天。
  镜头五:在某年连续3次大型项目试验中,最热的夏天他们在戈壁滩的深处,最冷的冬天在东北雪原,那真是酷暑严寒都考验过他们。
  在国家某试验基地,负责前方工作的百余人天天都要往返很远的路程,试验紧张时不可能按时吃饭。室外天寒地冻,渴了只能吃冰块,因为,带来的水也早已结成了冰块。   
  在夏天,浩瀚沙漠中的炎热,更让人感到蒸笼般的难耐与难熬。尤其是试验结束后出现了未爆弹,还需要冒着烈日在更广泛的区域寻找。往往找回来时,人被晒得好像换了张脸…… 
  镜头六:那是一场大型试验,期间,前方布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由于试验是多发弹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他们为试验准备了200多个靶标。负责人员每天必须凌晨4时天不亮就出发,把装满5个加长卡车的靶标拉到40公里之外的试验场。布靶间隔为1000米,且每个靶中有6个加热炉。也就是说,需要将1200多个加热炉放置到位,然后点着、检测温度后,经过10多分钟的观察,确保所有目标温度合适后,试验才能开始,他们才可以撤回待命。通常,这样忙完一轮后,人也饿得饥肠辘辘了。他们只能在试验间隙,赶紧啃点面包、喝口粥,可往往还没吃完,弹就已经打完,需要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找落点。
  正常情况下,试验结束后将前方靶标收回,如果出现了未爆弹,就必须花更多时间寻找。接着开总结会,安排次日工作,这样一下就到了晚上10点多钟。所以每天他们最多只能休息5-6小时,工作量和强度之大,常人难以承受,可他们却是连续1个月要处于这样的状态,谁也没有叫苦叫累。 


  打硬仗!

  虽然,他脱下军装好多年了,但指挥打仗是他的天赋。
  在杨绍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把困难当成敌人,把项目承担当成战役,把自己当成军人。他们忠诚国家使命,不负民族期盼。
  镜头一:自上级对末敏弹某项目研制提出3年完成任务后,项目组经受了巨大考验。也就是说,他们所承担的工作量要成倍增加。
   “没有什么能难住我们!”杨绍卿的心中,依然是坚定的信念,脚下,依然是沉稳的步伐。
  他明白,不打硬仗,就很难见到胜利的曙光。
  于是,他提出严格要求:研制人员必须全身心投入研制工作。
  他还打破常规,把以往习惯性的例会时间,转变为留给科研人员的钻研空间,让每个人自觉地根据分工各负其责。而大家有问题、有苦恼、难解答案时,便又会立即汇聚一起,进行讨论。这种看似“松”与“散”的管理,却让大家在足够自由的学习空间、冷静的思考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意志力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大家谁都知道总师是个急性子的人,对事业表现出的是一股单纯的执著,本应一周完成的工作,一般要求3-5天完成,所以杨绍卿的“松”与“散”管理,在他们眼里,实际就像昔日战争中谋士的最高境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大家读懂了总师,总师也读懂了团队,最终,一支50多人的研制骨干队伍,团结一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将末敏弹项目研制任务提前完成,为国争了光。
  镜头二: 带队严厉——这是团队每一位骨干对杨绍卿的共识,他独创的“技术报告审核倒推法”,就足以体现他的做事风格。
  杨绍卿认为,技术报告是技术资料中的核心文件,各方面的指标和思路都是关键材料。他认真对待每一份技术报告,对于出现的没有见过的公式,更是要个个推导验证。错字绝对不允许有,只要看到3个错别字那就不客气——打回重来!绝不随便签字通过。
  报告如果出了问题,不管是技术层面的还是文字层面的,他都会毫不手软——退回去!而退回的方式又很特别,不会退给报告写作者,而是让负责审稿的副总师来承担把关不严的责任。由此逐级递推,让每一级的警戒级别都提到最高。
  但当问题真的需要讨论,他会平心静气的沟通,说出自己推导的思路,指出被忽视的环节。
  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了每一位与他共事的人,大家都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对工作一丝不苟,不敢懈怠,把项目当孩子一样看待……使团队工作水平显著提升,责任意识也明显加强了。
  他讲究原则,更讲究技术民主,不搞一言堂,不偏信。他可以允许科研人员经常在自己办公室“吵”翻天。他认为,在这个集体里,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科研人员在讨论问题。他秉持着“谁对听谁的,谁有理服谁。”
  副总师许建胜对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技术上的争吵是开放的,从不上升到个人感情,很和谐。通过争吵和辨论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使问题暴露地更充分,也利于将问题解决得更彻底。”
  杨绍卿注重在项目中培养年轻人,干一个项目就开辟出一个领域,带出一批年轻的人才。他说:“对于技术问题,只要大方向不出错,我就让年轻人放手去干。一个问题如果能用不同的思路解决,我就会让年轻人按自己的思路去做。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再帮助他们共同解决。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生死情

  在项目演示验证阶段,遇上未爆弹是常有的事,说明研制工作遇到了障碍,惟一解决问题的途经,就是拆弹找出问题。可是,这项工作危险性很大。
  围绕拆弹问题,杨绍卿带头定出方案,只由骨干上场拆弹,绝不让其他人冒此风险。
  一次,遭遇了未爆弹。
  技术组经过慎重考虑作出决定:组成3人拆弹小组,一个人扶弹体,两个人来拆。由结构副总师宋朝卫、总质量师慈明森和杨绍卿3个人上。
  执行任务前,他们相互交待了家事,万一谁出意外,能够安全回家的人就要承担照顾责任。完毕,他们朝未爆弹走去。
  突然,宋朝卫和慈明森朝杨绍卿坚定地说:“杨总师你没有火工品上岗证,不能参加拆弹!”
  杨绍卿愣住了,然后死活坚持着:“我给你们扶一扶弹也行啊!”
  宋朝卫和慈明森一再严辞拒绝:“那是禁区太危险了,没有火工品上岗证不允许上去!”杨绍卿被万般无奈地排除在外。可他的内心,却升起了一股悲壮,战友间的伟大情意,让一向坚强的总师眼眶湿润了!
  从搞基础研究,到一起勇闯火工品禁区,一路走来,经历生死的考验,总师、副总师们在项目组需要承担风险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系统总体副总师陈西峰,总师助理黄耀华也是这样,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先放电。放电看似简单,其实,这种危险非常大,因为一发弹中装有5公斤炸药,足足可以炸穿一辆坦克……
  据说,宋朝卫的妻子后来知道了他们排弹的秘密,抹泪了。这个温柔的女人一反常态,她痛苦而生气地说:“我知道,我和孩子都比不上你研究弹药重要,平时我支持你!可你还要去拆弹,这出了意外我可咋活呀?孩子咋办啊?”
  就是这样,他们以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科学报国的宏伟理想,将困难与危险踩在脚下,终获未爆弹重要数据,使这项重要的国防项目顺利地向前推进。
 
  事业魂

  杨绍卿说,末敏弹项目能取得重大成果,靠的是团队力量。而团队成员却说,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跟这位执着的领头人有着密切关联——
  科学家不是一块铁,他也是血肉之躯,免不了有情感的大起大落。
  杨绍卿在遭遇了1985年那场出血热的生死之劫后,噩梦并没有结束。 1991年,他心爱的儿子在他预研很紧张的时候患上了白血病,继而做了骨髓移植;1995年,在他预研最关键时候不幸再一次降临,相濡以沫的妻子患了结肠癌,又是一次生离死别……
  坚强的他,硬是一路挺了过来,且丝毫没有影响团队的科研进程,他创造了人生中的又一大奇迹,这奇迹却足以让人泪流成河……
  也算苍天有眼,好人终得好报,经过医务人员的救治,妻儿最终化险为夷。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再一次感动了大家。一天,杨绍卿的妻子突然不能走路了,需要马上送医院手术。而这一天,巧恰是团队两位骨干的职称升任评定,需要他去作评述。一边是妻子,一边是同事,孰轻孰重?稍作考虑后他抱歉地对妻子说:“老伴啊,今天无论谁背你去,我都不能去……我要去单位了。”
  事后,他深怀内疚道:“当时我很矛盾啊,我的同事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不能不去。但也确实对不起我老伴!她平时什么都不让我干,有次我在太原出差,8个月不能回家她一点儿埋怨都没有,那时孩子小,她对我的支持很重要……有时想到这些心里也会难受,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啊!”
  杨绍卿这份矛盾重重的情感,或许映照了唐代诗人贾岛的绝句:“愁人独有夜烛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至于平时,沙漠里酷暑的考验,草原上严冬的洗礼,试验时的辛劳、饥渴和危险相伴,杨绍卿更是毫无怨言。出试验现场时,尽管硝烟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可每当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他和年轻的同事们一样,会振臂高呼,会失声流泪,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局外人所无法体会的。
  所以说,如果团队精神就是团队的灵魂,那杨绍卿无疑就是塑造团队灵魂的人。正是他的正直谦和、渊博学识、丰富经验、自省风格和牺牲精神,形成了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才使大家团结一心,让无数的青春在弹道上闪耀!

  
  尾声

  生命如歌,人生无悔。
  在历史岁月的长河里,杨绍卿和他的灵巧弹药团队,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在末敏弹这一智能弹药领域里,展示出了非同寻常的英雄肝胆;在长长的弹道上,留下了一串串不懈奋斗、坚实而辉煌的足迹。他们所取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认可;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及对国防事业的重大贡献,受到了党、政府及工程科技界的褒奖。
  杨绍卿个人的荣誉,也仿佛秋天的原野一派金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国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总装备部预研先进个人、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光华科技奖、俄罗斯国家莫欣科技奖等诸多荣誉;2010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联合授予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称号(迄今共十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他说,他将以此为鞭策和动力,继续向新的高峰攀登!
  作为总设计师的他,目前,又在主持我军两个重点装备的末敏弹项目研制工作,为我国末敏弹装备的技术升级和系列化发展而努力。”
  作为兵器弹箭专家组组长、总装枪炮弹箭专业组成员与顾问,他还将继续主持我国灵巧弹药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研究,为该领域装备和技术的发展继续起重要指导和支撑作用,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毕生!
  总之,杨绍卿和灵巧弹药这支英雄的团队,让笔者在采访结束时,感受到了我们伟大共和国那青春不老的心跳……
  告别时,笔者忽然想起什么,哦,还想听听他有什么遗憾。他笑而不语,忽然脱口而出:“还是怀念那一身军装…” 笔者会心地笑了,仿佛看到那军魂铸造出的生命,像高山上奔流下来的小溪,永恒而坚强地一往直前,奔向沧海,直至最后一滴……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39eca0100p9cj.html

全文比较长,没有耐心的可以直接看第二部(事业篇)


  让“神弹”飞
  ——谨以此文,献给我国灵巧弹药技术领域开拓者和奠基人杨绍卿及其英雄团队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中国史册的日子,在西部某试验场的一片翰漠上,硝烟滚滚,炮声裂空……我国第一个反装甲智能弹药装备——“X火箭炮末敏弹”实战试验获圆满成功,掀开了我军炮兵装备走向信息化的又一个序幕。
  末敏弹研制试验成功,使人领略到现代高科技的神奇魅力,时任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上将指出,它“标志着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总装备部认为,该装备是“我军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远距离反装甲武器,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指出,“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部 命运篇
  

  他是一位40多年坚守一隅的总设计师、总研究师,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笔者有限的记录里只是浪花一朵,而一代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却分明写满了家国的命运、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巨变。
  ——采访手记

  照明灯呢?

  1961年9月,北京大学。
  20岁的杨绍卿,终于从家乡东北考进了这所令他心驰神往了很久的光辉殿堂——北京大学,学上了最喜欢的物理专业。
  开学这一天,他和所有新生一样,沉浸在喜悦的心情里,感受着燕园秋风里独特的神韵与灵性……
  忙了一天,杨绍卿回到宿舍,与其他毫无倦色的同室新生一样,开心地聊起第一天入学的感受……多美丽的燕园啊,迎接他的是一抹清新的空气,茫茫如原野的未名湖水也清澈得令人陶醉……
  “走进这个大门,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杨绍卿无比激动地憧憬起未来,勾勒着人生绚丽的锦绣蓝图。
  夜色虽然降临,但燕园的神韵,燕园的精神,却让他无法入睡。他和来自山东边远山村的同学海阔天空地在黑暗中聊着,因为他们找不到宿舍的照明灯!
  第二天一早,他们跑去找辅导员老师询问,然而这一问,却把他们问得满面羞红……
  原来,屋顶的白色灯罩内就是电灯,寝窒门边的拉线就是电灯开关,只需轻轻一拉,便会通室明亮。
  这位来自辽宁省康平县的穷孩子,和新同学们一样,从小看书写字都习惯点油灯,哪看到过这样的电灯啊!
  这件事,让他们偷笑了好几次,也更激励起他们发奋图强、立志改变祖国命运的青云之志,学习上更加刻苦和努力了。
  有了远大理想,不仅会燃起学习热情,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极大变化。1967年7月,经过6年刻苦学习(当时的北大物理系学制为六年),杨绍卿以优异成绩毕业时,身材魁伟的他,除了飘逸洒脱的外表,更多了一份成熟稳重的气质。


  军人魂

  如果说,北大深邃的文化培养出他的,是一种精神和情怀,那么,人民军队塑造出他的,则是永恒的军魂。
  1967年9月,作为北大高材生的杨绍卿,怀着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绿色军营的向往,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来到吉林省白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试验基地任技术员。两年后,根据组织安排,随队来到西安,成为中国兵器工业第203研究所的一员,主要从事弹箭方面的研究工作。
  “报效国家,献身使命。”这是他把忠诚植根于信仰之中,落实到行动之上所塑造出的核心品质。
  1978年,正当杨绍卿雄心勃勃地向国防科研事业继续攀登时,解放军精简整编开始了,一个消息传来,203所将作为精简对象进行体制调整,集体转业。
  转业?不穿军装了?这时的杨绍卿真想找出l00个理由拒绝,因为,这身军装是自己生命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个历程啊! 10年前北大毕业时,哪也没想去,就向往着这身让他觉得英姿飒爽的军装。
  然而,不管愿不愿意,这一天,还是如期而至了。
  满怀从军报国理想的杨绍卿,将穿了十年的军装恋恋不舍地脱下了,站在湛蓝天空下的他,竟控制不住地挥泪了一场。被部队大熔炉铸造出不变军魂的他,带着一丝遗憾返回到事业之中。
  这时正值70年代末,刚刚解脱“文革”十年桎梏的中国,已经喷发出改革之火,科学与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思想很有张力的杨绍卿,向天际望去,发现自己脉搏在激烈地跳动,心胸也慢慢地从脱军装的痛苦中开阔起来——生命不是依然如此多彩吗?锦绣梦想不是依然还在吗?他重燃生命之火,向往着明天的璀璨绚丽。
  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之中了,从技术员干到专业组长,再干到项目负责人,他相继独立和参与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多项,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般滚动自己事业的雪球,很快跻身于当年廖若晨星的工程师之行列。


  报国志

  自从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后,杨绍卿激动得夜不能寐。作为一名有强烈爱国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多么期盼看到“文革”结束后的百废待兴啊!
  想到所在的203所是一个总体所,自己应该对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他的思维又活跃起来了。1967年北大毕业至今时间跨度已经很大了,在这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不加强学习就要落伍了。
  “我是学物理的,物理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能很好地学习和理解其它相关知识。”“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他,暗下决心:“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时,一个赴美国作访问学者的机会到来,但需要以绝对的实力争取,必须通过竞争激烈的留学考试。
  然而,以前学的是俄语,要再学习一门英语,以目前40岁的年龄肯定要付出加倍的辛苦和努力。他想,自己能行吗?
  天道酬勤。最终,杨绍卿以较高的自学水平顺利通过了英语考试,成为美国Texas  A&M大学的一名访问学者。
  1981年12月,杨绍卿正式赴美进行工程控制理论的学习。
  在美国Texas  A&M 大学留学的3年,他的英语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尤其是他非常强的数理基础,让导师赞赏不已,导师极力劝导他留在美国发展,说他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然而,杨绍卿除了对导师表达感谢,惟有婉言谢绝。
  因为,他生命中刻镌永恒的,是耿耿报国心,是脱下军装却脱不掉的军魂的凝结! 这些在青春岁月里铸成的不变信仰,指引着他人生的终极追求——与祖国的命运同行!


  
  第二部 事业篇

  赤心报国,理想如炬。他以数十年艰苦卓绝地追求,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困难面前没有屈服过,死亡之门他穿越过……终于,他成为了我国灵巧弹药核心技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人,在开创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和开拓性贡献。
  ——采访手记

  不怕变

  人生总会有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才华出众的杨绍卿也一样。
  留学归来,他接到所里任命:调12室(气动力研究室)当主任。这可真是让他进退两难,心生烦恼。因为,12室是当时所里效益最差的研究室之一,由于国家军品任务不足,单位效益极差,100多人的科室人心涣散……
  不仅如此,自己还将面临一个全新领域的挑战——气动力。当个“不懂专业”的主任,只能看着一路陌生的风景,肯定会被人瞧不起,也会让人不服气。这……可真是件痛苦的差事。
  何去何从?
  很多好朋友出于好意劝他千万不要去:“去哪儿也别去那里!都瘫痪了的单位!”更有相关单位找到他,以非常优厚的待遇邀请他加盟。
  他的心绪处在苦苦思索和万千变化中……
  最后,是使命感让他战胜了心中彷徨——想通了,在所里承受被动转型的阵痛时,自己没有拒绝困难的理由。
  心胸一旦开阔了,就宛如江河出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他来到了12室,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不要害怕转型的阵痛,只要树立信心,加强学习,就能重新走向辉煌。他一边掏出心窝里的话,一边帮着同事们转变思想观念。
  他庆幸自己在北大6年所学的物理基础,他知道这是一门“不是专业却胜过专业”的学科,对自己转向任何领域都有极大帮助。横下一条心的他,准备从零开始,带领全室向一个完全未知的新领域进行探索——走保军转民的新路。
  选择民品开发,这是杨绍卿凭借自己胆略“杀”开的一条血路,在所里属于开创之举,没有前人经验可循,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他冷静的思考如何崛起,充分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鼓励年轻人,千方百计找市场,集大家的智慧于大成。
  于是,倒筒机、烤漆线、摩托车减震器装配生产线等一系列工业自动化产品逐渐开发了出来……民品开发初期,工作极为艰难。一边是产品研制的技术攻克,一边要与市场接轨。
  比如,烤漆线生产的第一年就没有赚着钱。
  有人忧心忡忡地问他:“你不怕没有结果吗?”
  “怕有用吗?什么事情都是逼出来的! 室里长期没有效益,闲人又多,总得找点事做。干好了就生存,干不好没关系,不也没赔钱吗?先打下基础就会有收获!” 抱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他要带领12室“杀”出一条光明之路。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十分意外地严重威胁他生命的疾病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疾病对人危害极大,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尤其在当时医疗科学并不怎么发达的80年代中期。
  1985年底,伴着恶心呕吐、胸闷腹痛、发热头痛……杨绍卿身上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连续高烧,体温达到39-40℃之间,肾脏也严重受损。
  同住在一个病房的7名出血热病人,6人陆续死亡,最后,只剩他一人侥幸地越过了死亡之门。
  1986年初他病愈出院。按规定,出血热病愈后需要休息一年,可是,对民品开发的牵肠挂肚,使他顾不上医嘱,两个月后就毅然上班了。
  他说,在病中,同事们对他是轮番地照护,让他有一种无言的感动,因此他没有理由在大家需要他的时候还躺在床上,必须带领大家尽快冲出事业的低谷。
  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杨绍卿,不久,就将12室研制生产的倒筒机、烤漆线、摩托车减震器装配生产线等一系列产品,披荆斩棘地占领了市场,民品开发生产之路一举获得成功。全室彻底走出了以前的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杨绍卿还提出“荣辱与共”的口号,倡导大家珍惜荣誉,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12室的效益蒸蒸日上,连续五年捧得所“民品创收杯”荣誉。
  跨越了艰难,走向了披靡。12室事业发展之神速,让人难免不赞叹杨绍卿的好运气。而事实上,当向每一个未知领域发起挑战时,杨绍卿不但相当于重读了一遍大学,更像是凤凰涅磐,经历了浴火重生的磨砺。
  没想到的是,这份将他“赶鸭子上架”的事业以及他“不怕变!”的精神,竟为自己人生的走向埋下了深深伏笔。不久,便有了他事业关键性的变动——调至所开发处专门从事民品科研工作。
  在前途不断变幻、专业不断变幻、生死变幻莫测面前,他会心地笑了,仿佛看到了每一天崭新的太阳,自己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托举了起来……


  啊神弹!

  虽是从事民品科研,但一向追求“科技报国”理想的杨绍卿,思绪还是无法抑制住泉涌,他想让自己的每一步都和祖国的命运相连。
  他将聚焦点瞄准了智能弹药领域——末敏弹研究。
  末敏弹,它是继导弹之后出现的新型精确打击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药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灵巧弹药,可由多种平台发射,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和发射后自动寻找打击目标等优点。是美、俄等发达国家重要的装备发展领域。
  于是,从“八五”开始,杨绍卿相继担任国防重大专项技术“末敏弹系统技术”总研究师,第一批演示验证项目“末敏弹系统先期技术演示验证”总研究师,重点装备“×火箭炮末敏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加榴炮末敏弹系统”总设计师,“×炮射末敏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等,一干就是二十年。
  记得,刚接过重任的几个月里,杨绍卿日夜忙碌,人很快就瘦了一圈,两只眼窝深深地下陷了。
  “风险太大了吧?这是一个全新领域,你不怕搞砸?”不少人替他捏了把汗。
  可他自信地回答:“还真不怕!一是该项目事关国防大局,容不得考虑个人利益得失;二是凭自己的理论功底、专业知识和留学积累,有一定基础;还有,就是我的自信心!”
  当人们再一次惊叹他的胆略时,他已在这方面准备就绪,真正进入了一场世界性的角逐。
  作为总研究师的杨绍卿,发挥其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丰富,外语熟练等优势,统筹全局,狠抓关键,开拓创新,加强技术引领和指导,出色地主持完成了“末敏弹系统技术”预研和“末敏弹系统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工作,取得了末敏弹总体、弹道气动力、抛射分离过程控制、稳态扫描、复合敏感器、目标探测识别、目标背景特征数据库、小型高速大容量计算机、EFP战斗部、安全起爆装置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技术的工程化集成,开辟了全新的末敏弹技术领域,为武器装备研制奠基了坚实基础。上述成果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表彰的同时,作为国防重大预研成果在军事博物馆列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检阅和好评。
  杨绍卿主持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个末敏弹武器系统,与国外同类装备相比,命中率大幅提高。这是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是目前我军远距离反装甲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实战条件下的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达国际最好水平,如对目标的命中率领先国际水平达25个百分点。该武器系统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使我军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是一种跨越式发展,让人不禁联想起美国和俄罗斯等军事强国,美国用时20余年耗资了17亿美元研制成SADARM和SKeet末敏弹;德国用时12年花费6亿美元研制成SMArt末敏弹;俄国也类似。而作为总设计师的杨绍卿项目组,在二十年时间内,用不到发达国家数十分之一的投资,自主地研制出性能先进的末敏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值得骄傲的是,在此领域起步比中国早的俄罗斯,竟然致函我国,欲购买我火箭末敏弹控制与探测组件及相关技术,这在中俄军贸史上属于史无前例。
  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绍卿在开创我国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这一智能弹药技术领域中,在自主实现我国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升级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二十年历程中,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勤奋点

  杨绍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有责任心、以身作则的领路人。他事业成就的取得,不仅与他独特的思想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执着有着密切关联。
  数十年来,他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白天忙忙碌碌上班,晚上踏踏实实写作。他对科学事业怀着极大的热忱,对科研技术和工程实践也善于总结和提炼。有人曾对这位著作等身的专家满怀好奇:“杨总师您平时那么忙,哪来时间写论文写书?”他总是哈哈一笑,解剖“勤奋”的意义。他认为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写成了,就等于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做这件事。
  于是,一部部著作、一篇篇论文就像璀璨的启明星,在中国末敏弹领域研究史册上起到了决定性的向导作用。
  他负责编制了末敏弹的第一个国家军用标准《末敏弹通用规范》;主持完成了第一部《末敏弹制造与验收规范》;提出了末敏弹试验平台系统技术方案,建成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敏感器性能高塔试验系统、稳态扫描系统性能立式风洞试验系统、末敏子弹性能飞机投放试验系统等;起草了我国灵巧(智能)弹药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撰著出版了第一部相关理论专著和工程技术专著《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初步形成了我国灵巧弹药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与方法体系。
  他创造性地解决了末敏弹总体设计、目标探测识别与准确命中、系统仿真与性能评估、火控模型与快速解算、抛射分离过程控制与高速飞行体快速减速等核心技术,成为我国灵巧弹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者。
  在长期野战火箭飞行理论研究过程中,他发表论文20余篇,撰著出版了《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在这些论文和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相关理论及工程设计方法,揭示了相关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对发展我国野战火箭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 团队篇

  如果说,笔者走进他们高深莫测的学术领域,就像捧起一本天书,那么,见到这支灵巧弹药研制骨干队伍时,就仿佛见到了一群铁血战士、特种兵。
  ——采访手记

  忆往昔 

  “成功,属于我们整个团队!你多写写他们!”这是笔者走近灵巧弹药研制团队,总设计师杨绍卿在电话里的肺腑之言。
  当笔者试图努力勾勒出他们的样子时,没想到奇迹竟出现在视野里——与这支团队的主要骨干如期见面了。他们都是有着良好气质、文质彬彬的专家学者,眼眸里闪着睿智的光芒,他们是:203所副所长、系统总体副总师陈西峰、结构副总师宋朝卫、电气副总师许建胜、副总师刘文举、副总师郑斌、总质量师慈明森、总师助理杨波、总师助理黄耀华、主任设计师罗健……
  这是辛卯兔年的前夕。
  隆冬季节之下,窗外,光秃秃的树干早已替代了昔日的翠绿,只有午后的斜阳伸出苍劲的神秘之手,将我们围坐的这张圆型会议桌,涂抹上一层柔和的光……
  听说,他们大多是刚忙完相关工程从外地回来,虽至年关了,可都没有一点时间顾及家里,科研和试验是他们永恒的生活主旋律。
  “随便聊吧,谈谈你们、杨总师和团队的故事。”笔者望着他们朴实的笑脸便打开了话闸。
  这话闸一打开,平时作风严谨,不事张扬,勤干务实的骨干们便会意一笑,落落大方地叙说起来……
  “杨总师是我们团队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带领下,造就了一支敢于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优秀团队,并形成了“艰苦、创新、精细”的团队文化,能成为队伍中的一员,是件让人骄傲光荣的事情……” 第一个发言的,是203所副所长、系统总体副总师陈西峰。
   “谈起杨总师的人格魅力,我现在想起来都非常感动……”这是结构副总师宋朝卫。
  接着,一个个都畅所欲言起来。从杨总师到团队,从科研到试验,从失败到成功,从青春无悔到为生命喝彩……仅一会儿功夫,笔者便感到羽绒衣穿不住了,体内涌起一阵灼热的气浪,还惊喜地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被颠覆的季节——一个优秀团队生命中最为丰美甘淳的季节。
  从一张张掩饰不住豪情的自信脸庞上,笔者看到了让人振奋的精神面貌,沸腾的青春热血,为共同拥有的梦想而一起努力的信心。同时,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灵魂人物”杨绍卿的立体式生命,也再次被他同事重新展示出来,大家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一个个故事镜头,让笔者在这个冬天里沐浴了一场暖阳。


  苦与乐

  或许是命运的注定,灵巧弹药研制团队与野外生涯结下了缘。他们经常要奔赴各地,一年年,一次次,从内蒙古草原,到科尔沁,到更深处……穿越荒原戈壁,走向崇山峻岭,奔向林海雪原。
  然而,他们扑向那里,不是去欣赏那飞翔的云,潇洒的风,奔驰的马,如云卷般的羊群……而是要与那里的荒凉、空旷、严寒、酷暑为伍,试飞他们的“神弹”。
  自从承担了向末敏弹国防重大关键技术冲刺的使命,杨绍卿作为系统总研究师、总设计师,带领着团队到了废寝忘食的工作地步。为了尽快把握发展良机,为国防科技作出贡献,他们将研制工作一次次地往前推进,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
  镜头一:某年做项目的时候,原先计划好3年完成的工作,改为提前一年完成,这不由得让所有参研人员的神经紧绷,工作状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之中。
  有次,试验分别在晋、陕、蒙等地的几个试验场进行,当时又没有专车,参研人员必须乘交通工具以最快的6天时间往返。逼得大家不得不对每一项工作都掌控到分分秒秒。为保证整个过程的顺利,他们把每一段时间都精确掐算,比如火车车次、发车时间、路途所用时间等,每个细节问题都考虑得非常到位。
  完成试验任务后,参研人员无不感叹:“我们那可是玩了命地干!”
  镜头二:远赴内蒙古靶场做试验那次,几辆载满仪器设备和参研人员的大卡车,天不亮就顶着朦胧幕色从西安出发了。
  启程时,同事们惊讶地发现,劝阻多次的杨绍卿总师又坚持来了,60多岁的人了,却和大伙儿一样受着长途旅行的颠簸,朝遥远的高原和大漠奔去。更令人惊讶地是,在他的指挥下,3天便打了个来回,打破了所有的出行纪录,真是只争朝夕。按常规,仅单趟路程所花的时间都不可能少于10几个小时啊!
  镜头三:赶到山西作试验那次,合作方一开口就是不高兴地质问:“你们为什么总把试验安排到周末?”
  他们这才从梦中醒来,原来,心里只想着所担负的任务,却从来没有双休日概念,节假日也总是在上班。
  镜头四:因每一发弹都需要经过高塔试验,可这种试验在地面很难模拟,必须在100米高的塔上和塔下配合着来做检测。
  试验场地处秦岭山脉,受背景条件的限制,试验只能晚上来完成。
  午夜的秦岭山脉,即便在夏天登上高塔也得穿上厚厚的棉大衣,若在冬天,塔上就更冻得人瑟瑟发抖。由于操作时不可以戴手套,高塔上的人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夜,山间一阵阵遒劲的寒风吹来,冻得人直想哭。而塔下的人,则要推着目标来回走动,一晚下来相当于步行几十公里,有时候时间一紧,下雨天照常干。即便这样,一天最快也只能检测10发弹,100发弹就需要连续干上10整天。
  镜头五:在某年连续3次大型项目试验中,最热的夏天他们在戈壁滩的深处,最冷的冬天在东北雪原,那真是酷暑严寒都考验过他们。
  在国家某试验基地,负责前方工作的百余人天天都要往返很远的路程,试验紧张时不可能按时吃饭。室外天寒地冻,渴了只能吃冰块,因为,带来的水也早已结成了冰块。   
  在夏天,浩瀚沙漠中的炎热,更让人感到蒸笼般的难耐与难熬。尤其是试验结束后出现了未爆弹,还需要冒着烈日在更广泛的区域寻找。往往找回来时,人被晒得好像换了张脸…… 
  镜头六:那是一场大型试验,期间,前方布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由于试验是多发弹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他们为试验准备了200多个靶标。负责人员每天必须凌晨4时天不亮就出发,把装满5个加长卡车的靶标拉到40公里之外的试验场。布靶间隔为1000米,且每个靶中有6个加热炉。也就是说,需要将1200多个加热炉放置到位,然后点着、检测温度后,经过10多分钟的观察,确保所有目标温度合适后,试验才能开始,他们才可以撤回待命。通常,这样忙完一轮后,人也饿得饥肠辘辘了。他们只能在试验间隙,赶紧啃点面包、喝口粥,可往往还没吃完,弹就已经打完,需要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找落点。
  正常情况下,试验结束后将前方靶标收回,如果出现了未爆弹,就必须花更多时间寻找。接着开总结会,安排次日工作,这样一下就到了晚上10点多钟。所以每天他们最多只能休息5-6小时,工作量和强度之大,常人难以承受,可他们却是连续1个月要处于这样的状态,谁也没有叫苦叫累。 


  打硬仗!

  虽然,他脱下军装好多年了,但指挥打仗是他的天赋。
  在杨绍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把困难当成敌人,把项目承担当成战役,把自己当成军人。他们忠诚国家使命,不负民族期盼。
  镜头一:自上级对末敏弹某项目研制提出3年完成任务后,项目组经受了巨大考验。也就是说,他们所承担的工作量要成倍增加。
   “没有什么能难住我们!”杨绍卿的心中,依然是坚定的信念,脚下,依然是沉稳的步伐。
  他明白,不打硬仗,就很难见到胜利的曙光。
  于是,他提出严格要求:研制人员必须全身心投入研制工作。
  他还打破常规,把以往习惯性的例会时间,转变为留给科研人员的钻研空间,让每个人自觉地根据分工各负其责。而大家有问题、有苦恼、难解答案时,便又会立即汇聚一起,进行讨论。这种看似“松”与“散”的管理,却让大家在足够自由的学习空间、冷静的思考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意志力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大家谁都知道总师是个急性子的人,对事业表现出的是一股单纯的执著,本应一周完成的工作,一般要求3-5天完成,所以杨绍卿的“松”与“散”管理,在他们眼里,实际就像昔日战争中谋士的最高境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大家读懂了总师,总师也读懂了团队,最终,一支50多人的研制骨干队伍,团结一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将末敏弹项目研制任务提前完成,为国争了光。
  镜头二: 带队严厉——这是团队每一位骨干对杨绍卿的共识,他独创的“技术报告审核倒推法”,就足以体现他的做事风格。
  杨绍卿认为,技术报告是技术资料中的核心文件,各方面的指标和思路都是关键材料。他认真对待每一份技术报告,对于出现的没有见过的公式,更是要个个推导验证。错字绝对不允许有,只要看到3个错别字那就不客气——打回重来!绝不随便签字通过。
  报告如果出了问题,不管是技术层面的还是文字层面的,他都会毫不手软——退回去!而退回的方式又很特别,不会退给报告写作者,而是让负责审稿的副总师来承担把关不严的责任。由此逐级递推,让每一级的警戒级别都提到最高。
  但当问题真的需要讨论,他会平心静气的沟通,说出自己推导的思路,指出被忽视的环节。
  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了每一位与他共事的人,大家都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对工作一丝不苟,不敢懈怠,把项目当孩子一样看待……使团队工作水平显著提升,责任意识也明显加强了。
  他讲究原则,更讲究技术民主,不搞一言堂,不偏信。他可以允许科研人员经常在自己办公室“吵”翻天。他认为,在这个集体里,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科研人员在讨论问题。他秉持着“谁对听谁的,谁有理服谁。”
  副总师许建胜对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技术上的争吵是开放的,从不上升到个人感情,很和谐。通过争吵和辨论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使问题暴露地更充分,也利于将问题解决得更彻底。”
  杨绍卿注重在项目中培养年轻人,干一个项目就开辟出一个领域,带出一批年轻的人才。他说:“对于技术问题,只要大方向不出错,我就让年轻人放手去干。一个问题如果能用不同的思路解决,我就会让年轻人按自己的思路去做。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再帮助他们共同解决。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生死情

  在项目演示验证阶段,遇上未爆弹是常有的事,说明研制工作遇到了障碍,惟一解决问题的途经,就是拆弹找出问题。可是,这项工作危险性很大。
  围绕拆弹问题,杨绍卿带头定出方案,只由骨干上场拆弹,绝不让其他人冒此风险。
  一次,遭遇了未爆弹。
  技术组经过慎重考虑作出决定:组成3人拆弹小组,一个人扶弹体,两个人来拆。由结构副总师宋朝卫、总质量师慈明森和杨绍卿3个人上。
  执行任务前,他们相互交待了家事,万一谁出意外,能够安全回家的人就要承担照顾责任。完毕,他们朝未爆弹走去。
  突然,宋朝卫和慈明森朝杨绍卿坚定地说:“杨总师你没有火工品上岗证,不能参加拆弹!”
  杨绍卿愣住了,然后死活坚持着:“我给你们扶一扶弹也行啊!”
  宋朝卫和慈明森一再严辞拒绝:“那是禁区太危险了,没有火工品上岗证不允许上去!”杨绍卿被万般无奈地排除在外。可他的内心,却升起了一股悲壮,战友间的伟大情意,让一向坚强的总师眼眶湿润了!
  从搞基础研究,到一起勇闯火工品禁区,一路走来,经历生死的考验,总师、副总师们在项目组需要承担风险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系统总体副总师陈西峰,总师助理黄耀华也是这样,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先放电。放电看似简单,其实,这种危险非常大,因为一发弹中装有5公斤炸药,足足可以炸穿一辆坦克……
  据说,宋朝卫的妻子后来知道了他们排弹的秘密,抹泪了。这个温柔的女人一反常态,她痛苦而生气地说:“我知道,我和孩子都比不上你研究弹药重要,平时我支持你!可你还要去拆弹,这出了意外我可咋活呀?孩子咋办啊?”
  就是这样,他们以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科学报国的宏伟理想,将困难与危险踩在脚下,终获未爆弹重要数据,使这项重要的国防项目顺利地向前推进。
 
  事业魂

  杨绍卿说,末敏弹项目能取得重大成果,靠的是团队力量。而团队成员却说,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跟这位执着的领头人有着密切关联——
  科学家不是一块铁,他也是血肉之躯,免不了有情感的大起大落。
  杨绍卿在遭遇了1985年那场出血热的生死之劫后,噩梦并没有结束。 1991年,他心爱的儿子在他预研很紧张的时候患上了白血病,继而做了骨髓移植;1995年,在他预研最关键时候不幸再一次降临,相濡以沫的妻子患了结肠癌,又是一次生离死别……
  坚强的他,硬是一路挺了过来,且丝毫没有影响团队的科研进程,他创造了人生中的又一大奇迹,这奇迹却足以让人泪流成河……
  也算苍天有眼,好人终得好报,经过医务人员的救治,妻儿最终化险为夷。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再一次感动了大家。一天,杨绍卿的妻子突然不能走路了,需要马上送医院手术。而这一天,巧恰是团队两位骨干的职称升任评定,需要他去作评述。一边是妻子,一边是同事,孰轻孰重?稍作考虑后他抱歉地对妻子说:“老伴啊,今天无论谁背你去,我都不能去……我要去单位了。”
  事后,他深怀内疚道:“当时我很矛盾啊,我的同事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不能不去。但也确实对不起我老伴!她平时什么都不让我干,有次我在太原出差,8个月不能回家她一点儿埋怨都没有,那时孩子小,她对我的支持很重要……有时想到这些心里也会难受,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啊!”
  杨绍卿这份矛盾重重的情感,或许映照了唐代诗人贾岛的绝句:“愁人独有夜烛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至于平时,沙漠里酷暑的考验,草原上严冬的洗礼,试验时的辛劳、饥渴和危险相伴,杨绍卿更是毫无怨言。出试验现场时,尽管硝烟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可每当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他和年轻的同事们一样,会振臂高呼,会失声流泪,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局外人所无法体会的。
  所以说,如果团队精神就是团队的灵魂,那杨绍卿无疑就是塑造团队灵魂的人。正是他的正直谦和、渊博学识、丰富经验、自省风格和牺牲精神,形成了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才使大家团结一心,让无数的青春在弹道上闪耀!

  
  尾声

  生命如歌,人生无悔。
  在历史岁月的长河里,杨绍卿和他的灵巧弹药团队,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在末敏弹这一智能弹药领域里,展示出了非同寻常的英雄肝胆;在长长的弹道上,留下了一串串不懈奋斗、坚实而辉煌的足迹。他们所取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认可;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及对国防事业的重大贡献,受到了党、政府及工程科技界的褒奖。
  杨绍卿个人的荣誉,也仿佛秋天的原野一派金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国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总装备部预研先进个人、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光华科技奖、俄罗斯国家莫欣科技奖等诸多荣誉;2010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联合授予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称号(迄今共十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他说,他将以此为鞭策和动力,继续向新的高峰攀登!
  作为总设计师的他,目前,又在主持我军两个重点装备的末敏弹项目研制工作,为我国末敏弹装备的技术升级和系列化发展而努力。”
  作为兵器弹箭专家组组长、总装枪炮弹箭专业组成员与顾问,他还将继续主持我国灵巧弹药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研究,为该领域装备和技术的发展继续起重要指导和支撑作用,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毕生!
  总之,杨绍卿和灵巧弹药这支英雄的团队,让笔者在采访结束时,感受到了我们伟大共和国那青春不老的心跳……
  告别时,笔者忽然想起什么,哦,还想听听他有什么遗憾。他笑而不语,忽然脱口而出:“还是怀念那一身军装…” 笔者会心地笑了,仿佛看到那军魂铸造出的生命,像高山上奔流下来的小溪,永恒而坚强地一往直前,奔向沧海,直至最后一滴……
取得了末敏弹总体、弹道气动力、抛射分离过程控制、稳态扫描、复合敏感器、目标探测识别、目标背景特征数据库、小型高速大容量计算机、EFP战斗部、安全起爆装置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大量实战条件下的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达国际最好水平,如对目标的命中率领先国际水平达25个百分点。该武器系统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使我军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值得骄傲的是,在此领域起步比中国早的俄罗斯,竟然致函我国,欲购买我火箭末敏弹控制与探测组件及相关技术,这在中俄军贸史上属于史无前例。


:victory:

确实牛啊!!
改版后的字体太黑了.
值得骄傲的是,在此领域起步比中国早的俄罗斯,竟然致函我国,欲购买我火箭末敏弹控制与探测组件及相关技术,这在中俄军贸史上属于史无前例。

关心小白兔卖不卖:D
求图求真相
特别是打击目标的图像
真相在这里,有图,有视频。

http://lt.cjdby.net/thread-1155046-1-1.html
368天 发表于 2011-5-30 15:31
值得骄傲的是,在此领域起步比中国早的俄罗斯,竟然致函我国,欲购买我火箭末敏弹控制与探测组件及相关技术 ...
果然hkc,老毛子也来
看来,强者对抗时,坦克的集群使用可以说已经不太可能;
问题是零星使用的装甲车辆很脆弱。

又一个只适合“以强凌弱”的武器。
话说小白兔当年被北极熊的蟑螂洪流吓出神经了,对于反蟑螂系统有一种变态的追求。不仅家里养蟑螂,而且发展了单兔反蟑螂火箭、兔组反蟑螂导弹、自动反蟑螂雷、远程杀蟑螂弹丸等等。
有了这个东西,99G就可以不用发展了吧,给59配几发当榴弹用,完胜啊
钢铁般的意志,真正的不穿军装的军人。向你学习。帝国的栋梁啊。
新字体看着很不习惯啊,可是现在流行这个,慢慢适应吧。
这个玩意MD是当做战略级武器用的,怎么到了兔子这就成了烂大街的白菜了什么炮弹都搞个末端
爱喝人奶的狼 发表于 2011-5-30 20:28
这个玩意MD是当做战略级武器用的,怎么到了兔子这就成了烂大街的白菜了什么炮弹都搞个末端
MD玩的花样才多呢,飞机扔的布撒器里也有这个东西,TG就差远了
楼上的签名图片给力   穿的是什么防弹衣  
不知道这种攻顶末敏弹是火箭炮撒布比较好   还是航空撒布比较好
haowen ,好文,顶一个
TB的末敏弹命中率应该是最高的了吧?{:soso__5252768736253421025_1:}
TB的末敏弹命中率应该是最高的了吧?{:soso__5252768736253421025_1:}
这玩意难度最大的应该是炮射的,机载布撒的最简单,火箭的难度居中。{:soso__15530341508861834356_1:}
lxq409 发表于 2011-5-30 21:50
楼上的签名图片给力   穿的是什么防弹衣
橡皮子弹,要是真子弹,光用胳膊是挡不住的
四面盾 发表于 2011-5-30 22:26
这玩意难度最大的应该是炮射的,机载布撒的最简单,火箭的难度居中。
炮射应该最难搞,需要器件的小型化和器件的抗高压的能力。
RAF 发表于 2011-5-31 03:40
炮射应该最难搞,需要器件的小型化和器件的抗高压的能力。
还有炮弹发射时上万G的高过载.
这个,坚决要顶!


美军好像已经有gps制导炮弹了

不知道这东西和末敏弹比起来哪个更精确一些   效费比更好

美军好像已经有gps制导炮弹了

不知道这东西和末敏弹比起来哪个更精确一些   效费比更好
哎,不能老把投资少当成宝啊,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科研人员条件好一些?
为冲院士造势?
我爱凯迪 发表于 2011-5-31 10:22
为冲院士造势?
这种人才要顶他为院士
这个东西前段时间的《大家》刚播出过,可以去CNTV上搜一下,确实牛,世界上只有四家有,属于小型战略级别的武器了
小白兔卖不卖
不知道这个威力如何,打M2如何?
{:soso__2891322625248949437_4:} 致敬
白兔家的新货越来越给力了……
RAF 发表于 2011-5-31 03:40
炮射应该最难搞,需要器件的小型化和器件的抗高压的能力。
强烈赞同
前两年一直在盼这个
官八股……嘿嘿……不过还是要赞一个的……中国加油……
用来对付三哥的坦克不错,哈哈
长剑在手,傲视群雄!


中,美,德,俄4家??瑞典的那个BONUS算什么呢?虽然只是火炮发射的,不是火箭弹的。
  话说TG直接宣称自己的东西领先于世界,这还是头一份吧???底气十足啦!!:D

中,美,德,俄4家??瑞典的那个BONUS算什么呢?虽然只是火炮发射的,不是火箭弹的。
  话说TG直接宣称自己的东西领先于世界,这还是头一份吧???底气十足啦!!:D
这人评院士真的一点都不过,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比很多方面都远不如,但是能自己搞出和它们比肩的装备,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