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历史课本--第七章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0 22:36:27


小时候开学发新书,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语文书和历史书第一天就全部看完,现在闲的没事,看看对岸的同胞们是怎么写历史书的,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收获不同的东西:

第七章 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緒 論

一、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特色

1.透過與周邊民族的血統交融,漢民族本身不斷地注入新血前進,雖在過程初期有所衝突,但大體上歷史潮流的方向是民族融合

2.融合的重點是文化而非血緣,突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質是「兼容並蓄」

二、繼秦漢之後的第二個大一統帝國:隋唐

1.漢帝國與歐洲羅馬帝國東西輝映,但結果不同

A.羅馬帝國因蠻族入侵而瓦解後,歐洲從此陷於分崩離析,未再統一過

B.漢帝國的崩解,經歷了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動盪,但胡漢民族融合卻開啟了隋唐統一的盛運

2.以政治威望、軍事武功、經濟富裕、文化發達四美兼備的強大國力,深為亞洲各國欣羨仰望,中外關係互動不絕

3.英國史學家威爾斯認為,在七、八、九三個世紀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國家

三、中國文化圈的形成

1.中國文化輻射至周圍的鄰近地區,其中以漢字、儒教、律令、中國的科技及中國化的佛教等五項影響最甚,形成「東亞世界」,亦稱「漢字文化圈」

2.以朝鮮半島、日本及越南最為明顯,並普遍建立起中國式的學校教育,且多與孔廟結合,稱為「廟學」;此區又與中國合稱為「儒家文化區」

 

第一節 隋唐的民族融合與國力強大

一、民族融合的四個階段

1.第一期:先秦時期

A.融合種族:蠻、夷、戎、狄

B.特色:a.以文化標準區分夷夏並逐漸融合,於秦漢時期產生了所謂的「漢人」

b.「中國」一詞漸取得文化上的涵義

C.結果:秦漢大一統盛世出現

2.第二期:秦漢~魏晉南北朝

A.融合種族:匈奴、鮮卑、氐、羌、羯

B.特色:a.漢代用「羈縻」政策對待外族,尤其是對匈奴

b.於西晉衰落之際爆發了「五胡亂華」,但在隋唐時期已融入漢人之中

c.五胡之中,以鮮卑漢化較深

C.結果:塑造隋唐盛世

3.第三期:隋唐~元末

A.融合種族:西域諸國,包括契丹、女真、西夏、蒙古

B.特色:a.唐代種族觀念最淡薄,華夷一家

b.宋代外族在中國境內以征服者姿態建立了政權,但皆採中國政治制度,接受中國文化思想,其中女真漢化較深

c.《四書集注》在元仁宗時為科舉考試定本

C.結果:明代盛世

4.第四期:明代~現代

A.融合種族:滿、苗、傜、藏、回

B.特色:a.女真的後裔滿洲人雖建立了清朝,但後來幾乎全被漢人所同化

b.周圍的少數民族也朝民族融合的方面來努力

二、胡漢交融與新漢族的出現

1.多民族的相處與適應

A.背景:胡族大規模移居至塞內,始自東漢(南匈奴內徙)

B.衝突:a.彼此由於生活方式、語言與風俗習慣的不同,衝突糾紛自然難免

b.西晉惠帝時江統的《徙戎論》,反映黃河流域北部邊族與漢人長期雜居,業已衍生出許多嚴重的問題

C.結果:胡人入主中原,皆重用漢人並重視農業的發展;留居中原的漢人亦有相當程度的適應方式,民族有了新的交融

2.民族交融

A.胡族漢化

a.有相當多的統治者本身博通經史,如匈奴人劉聰、羌人姚泓、羯人石勒等

b.胡漢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1)以政府力量強力推行許多具體的漢化措施,更加落實漢化

(2)中原地區諸族的語言差異逐漸消失,夷夏觀念亦日趨淡薄,在血統上逐漸地凝聚成一個整體,在關中地區形成了所謂的「關隴集團」

B.漢人邊族化

a.背景:漢人為順應環境的變化,不得不漸行邊族化;與邊族通婚,學邊族語言,在服飾以及飲食起居生活方式上,無可避免的沾染了邊族的成分

b.推行:(1)西魏宇文泰主政時,以中原正統自居,並強制漢人官吏與漢人軍佐改用邊族人的姓名,徹底推行邊族化

(2)東魏高歡即為胡化的漢人,曾努力的調和胡漢之間的衝突

C.意義:北方在邊族漢化與漢人邊族化的長期演進中,終於達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果,奠定了輝煌的唐朝盛世

三、隋唐的民族政策

1.夷夏觀念淡薄,一視同仁

A.原因:王室本身就有胡人的血統,故對於外來文化能以開放的態度來充分吸收

B.表現

a.《資治通鑑》:「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以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

b.《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2.政權開放,胡人甚至可擔任宰相或武將之職,如日人朝(晁)衡、阿拉伯人李彥昇、突厥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高麗人高仙芝等

3.尊重「歸化人」固有的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並准許應舉任官 →《唐律疏議》:「諸化外,同類自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

4.對所征服地區,設置羈縻府州,以外族酋長世襲擔任都督刺史,予以高度自治權

A.《玉海》:「自太宗平東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內服,即其部落置州縣,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于令式。」

C.為中唐以前邊境安寧、四夷「若鼠得穴,魚得水」的重要原因

四、隋唐的軍事武功

1.北亞及中亞:突厥

A.隋朝:a.修長城,駐重兵以固守

b.離間政策-隋文帝時,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

c.和親政策-使東突厥臣屬於隋,表現了不戰而屈人的兵法上策

B.唐朝

a.高祖:東突厥侵擾尤甚,曾考慮遷都以避其鋒

b.太宗:李靖滅東突厥,西北君長上書尊太宗為「天可汗」

c.高宗:(1)蘇定方攻滅西突厥,中亞諸蕃均改向唐入貢

(2)西域各國因恐大食、吐蕃入侵,紛求唐保護,遠至波斯(今伊朗)等國,皆奉唐天子為天可汗

2.東亞:朝鮮與日本

A.隋煬帝、唐太宗:均曾東征朝鮮,無功而返

B.唐高宗:平定高麗

a.原因:百濟及高麗聯兵攻新羅,唐應新羅之請,遣蘇定方平百濟

b.結果:(1)日本以舟師援百濟,為唐將劉仁軌大敗於白江口,粉碎日本稱霸朝鮮之企圖

(2)高麗平定,唐設「安東都護府」,行使朝鮮統治權

3.天可汗體系:貞觀4年~玄宗晚年

A.範圍:北至蒙古,南迄印度,東到朝鮮半島,西達阿拉伯

B.目的:維繫該地區的安全與和平

C.運作:在邊疆設置6個都護府及10個節度使,以資指揮運作

D.擁有實權

a.冊立各國君長,如波斯為聯唐對抗大食,接受冊封

b.徵調軍隊,如王玄策徵吐蕃及泥婆羅聯軍,助平中天竺;大食、回紇助平安史之亂

4.安史之亂前的版圖:東起大海,西至鹹海,南抵日南,北達貝加爾湖;已超越漢代

五、隋唐的政治威望

1.大唐盛世:太宗貞觀、高宗永徽、玄宗開元之治

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度

A.決策與執行:中書省掌出令;門下省掌審查;尚書省下轄六部,掌執行

B.特點:a.將皇室與政府的權力分開,避免秦漢以來君權過度集中的現象

b.三省長官都是宰相,有事決議於政事堂,彼此之間不僅權力平衡,也能發揮集體決策的功能

3.軍事:承繼西魏以來的府兵制(部分徵兵制)

A.特色:a.以軍府為中心,寓兵於農(兵農合一)

b.挑選軍區中家富體健之男丁,自費當兵

c.府兵無事耕作,有事命將出征;事罷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B.優點:a.可減省國家軍費,又可防止將帥專擅

b.軍府的設置以京師所在的關內地區為中心,使中央的兵力足以控制全國,收到內重外輕,指臂運如之效

C.結果:玄宗以後改行「彍騎」的募兵制,可視為關隴集團時代結束的一種宣示

4.經濟:均田制與租庸調制

A.都是以編戶為基礎,有助於為民造產、抑制兼併、增加國家的賦役徵收

B.租庸調法的規定,項目分明而輕徭薄賦,是唐代前期戶口增加、財政有餘的主因

5.選才:科舉制

A.創立:隋煬帝創進士科

B.影響:a.打破了門閥世族的政權壟斷,促進政府人事的新陳代謝

b.提高行政官員的素質,有助於確保中央集權的政府威望

6.唐代中期以後均田、租庸調和府兵制相繼破壞,三省下的宰相又結集朋黨,大唐盛世因此動搖

六、隋唐的經濟富裕

1.安史之亂前,農、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整體經濟的繁榮

2.農業:A.隋代-大運河的開鑿,既便南北運輸,又富灌溉之利

B.唐代-水利事業進一步發展,加上水車、筒車等灌溉工具的進步,鐵犁牛耕的推廣,結果墾田大增,歲多豐稔

3.手工業:A.隋朝以前,都由政府控制,民間無從發展

B.隋唐統一後,私營手工業始獲解放,隨著社會經濟富裕而日益興盛

4.商業與市集

A.長安:a.由皇城、宮城及外郭城構成,為第一個有計畫興建的都市

b.外郭城包括108坊(住宅區)及東西兩市(工商業區),市坊分離

c.市中有肆(店舖)及行(同業組織),西市更是外商雲集,胡風鼎盛

B.農村的交通要道上,則出現了許多定期交易的草市、墟或集

C.大額的交易或遠地的買賣,已使用「飛錢」,有如今天的匯票

D.各官府置有「公廨本錢」貸與商賈,以取利息

5.國際貿易:採開放政策

A.唐中葉後,長江流域的揚州、益州(今成都),商業繁榮,諺稱「揚一益二」

B.海上貿易以廣州、泉州、明州為中心,政府於廣州特設市舶司管理,這是中國海關制度的起源

七、隋唐的文化發達

1.學術:A.經學-唐太宗命孔穎達撰《五經正義》,整合魏晉南北朝時代以來經學的南北異途,亦成為唐代科考者(明經科)所必讀的書

B.史學-設置史館,建立官修史書,由史官修撰並由宰相監修的傳統

2.文學:反映了唐人熱情奔放、富於理想的創造力

A.詩歌-唐代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其題材之廣、藝術之精、數量之多,遠超過已往的朝代

B.古文-韓愈、柳宗元等人主張「文以載道」的古文運動,一改駢體文之風

C.傳奇-為短篇小說,對宋元白話小說甚具啟示作用

3.藝術

A.無論繪畫、雕塑、書法、音樂或舞蹈,都有極輝煌的成就

a.書法:柳公權、顏真卿的楷體書法風格

b.繪畫:閻立本、吳道子的繪畫技巧,另有張萱、周昉的仕女圖,李思訓、王維的山水畫

c.其他:以青、綠、黃三色為主的唐三彩陶器、象徵佛教中國化的龍門石窟佛像雕刻、綺麗的絲織品等

B.敦煌千佛洞莫高窟的文物寶庫,正是唐人藝術創作的陳列館,其稀世的珍藏,堪稱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蹟

4.法律

A.制定以宗法禮教為中心的律令制度,成為歷代傳承不替的成文法制

B.《唐律疏議》以「禮教」為中心,強調尊卑貴賤的觀念,並充滿了「仁恕」精神

C.至今仍代表「中華法系」,被譽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5.科技

A.醫藥: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漢醫傳世的不朽名著

B.建築

a.隋李春的趙州安濟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單孔拱橋

b.唐宣宗時的南禪寺大殿,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c.西安的大雁塔,是唐高宗時玄奘按印度風格所設計,唐人考中進士後,多在此題名以為紀念,稱「雁塔題名」,與小雁塔都是隋唐偉大建築技術的見證

C.印刷:a.隋末唐初發明雕版印刷術,唐末成都已成為全國印書業的中心

b.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懿宗時的《金剛經》,藏於大英博物館

小时候开学发新书,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语文书和历史书第一天就全部看完,现在闲的没事,看看对岸的同胞们是怎么写历史书的,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收获不同的东西:

第七章 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緒 論

一、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特色

1.透過與周邊民族的血統交融,漢民族本身不斷地注入新血前進,雖在過程初期有所衝突,但大體上歷史潮流的方向是民族融合

2.融合的重點是文化而非血緣,突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質是「兼容並蓄」

二、繼秦漢之後的第二個大一統帝國:隋唐

1.漢帝國與歐洲羅馬帝國東西輝映,但結果不同

A.羅馬帝國因蠻族入侵而瓦解後,歐洲從此陷於分崩離析,未再統一過

B.漢帝國的崩解,經歷了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動盪,但胡漢民族融合卻開啟了隋唐統一的盛運

2.以政治威望、軍事武功、經濟富裕、文化發達四美兼備的強大國力,深為亞洲各國欣羨仰望,中外關係互動不絕

3.英國史學家威爾斯認為,在七、八、九三個世紀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國家

三、中國文化圈的形成

1.中國文化輻射至周圍的鄰近地區,其中以漢字、儒教、律令、中國的科技及中國化的佛教等五項影響最甚,形成「東亞世界」,亦稱「漢字文化圈」

2.以朝鮮半島、日本及越南最為明顯,並普遍建立起中國式的學校教育,且多與孔廟結合,稱為「廟學」;此區又與中國合稱為「儒家文化區」

 

第一節 隋唐的民族融合與國力強大

一、民族融合的四個階段

1.第一期:先秦時期

A.融合種族:蠻、夷、戎、狄

B.特色:a.以文化標準區分夷夏並逐漸融合,於秦漢時期產生了所謂的「漢人」

b.「中國」一詞漸取得文化上的涵義

C.結果:秦漢大一統盛世出現

2.第二期:秦漢~魏晉南北朝

A.融合種族:匈奴、鮮卑、氐、羌、羯

B.特色:a.漢代用「羈縻」政策對待外族,尤其是對匈奴

b.於西晉衰落之際爆發了「五胡亂華」,但在隋唐時期已融入漢人之中

c.五胡之中,以鮮卑漢化較深

C.結果:塑造隋唐盛世

3.第三期:隋唐~元末

A.融合種族:西域諸國,包括契丹、女真、西夏、蒙古

B.特色:a.唐代種族觀念最淡薄,華夷一家

b.宋代外族在中國境內以征服者姿態建立了政權,但皆採中國政治制度,接受中國文化思想,其中女真漢化較深

c.《四書集注》在元仁宗時為科舉考試定本

C.結果:明代盛世

4.第四期:明代~現代

A.融合種族:滿、苗、傜、藏、回

B.特色:a.女真的後裔滿洲人雖建立了清朝,但後來幾乎全被漢人所同化

b.周圍的少數民族也朝民族融合的方面來努力

二、胡漢交融與新漢族的出現

1.多民族的相處與適應

A.背景:胡族大規模移居至塞內,始自東漢(南匈奴內徙)

B.衝突:a.彼此由於生活方式、語言與風俗習慣的不同,衝突糾紛自然難免

b.西晉惠帝時江統的《徙戎論》,反映黃河流域北部邊族與漢人長期雜居,業已衍生出許多嚴重的問題

C.結果:胡人入主中原,皆重用漢人並重視農業的發展;留居中原的漢人亦有相當程度的適應方式,民族有了新的交融

2.民族交融

A.胡族漢化

a.有相當多的統治者本身博通經史,如匈奴人劉聰、羌人姚泓、羯人石勒等

b.胡漢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1)以政府力量強力推行許多具體的漢化措施,更加落實漢化

(2)中原地區諸族的語言差異逐漸消失,夷夏觀念亦日趨淡薄,在血統上逐漸地凝聚成一個整體,在關中地區形成了所謂的「關隴集團」

B.漢人邊族化

a.背景:漢人為順應環境的變化,不得不漸行邊族化;與邊族通婚,學邊族語言,在服飾以及飲食起居生活方式上,無可避免的沾染了邊族的成分

b.推行:(1)西魏宇文泰主政時,以中原正統自居,並強制漢人官吏與漢人軍佐改用邊族人的姓名,徹底推行邊族化

(2)東魏高歡即為胡化的漢人,曾努力的調和胡漢之間的衝突

C.意義:北方在邊族漢化與漢人邊族化的長期演進中,終於達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果,奠定了輝煌的唐朝盛世

三、隋唐的民族政策

1.夷夏觀念淡薄,一視同仁

A.原因:王室本身就有胡人的血統,故對於外來文化能以開放的態度來充分吸收

B.表現

a.《資治通鑑》:「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以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

b.《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2.政權開放,胡人甚至可擔任宰相或武將之職,如日人朝(晁)衡、阿拉伯人李彥昇、突厥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高麗人高仙芝等

3.尊重「歸化人」固有的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並准許應舉任官 →《唐律疏議》:「諸化外,同類自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

4.對所征服地區,設置羈縻府州,以外族酋長世襲擔任都督刺史,予以高度自治權

A.《玉海》:「自太宗平東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內服,即其部落置州縣,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于令式。」

C.為中唐以前邊境安寧、四夷「若鼠得穴,魚得水」的重要原因

四、隋唐的軍事武功

1.北亞及中亞:突厥

A.隋朝:a.修長城,駐重兵以固守

b.離間政策-隋文帝時,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

c.和親政策-使東突厥臣屬於隋,表現了不戰而屈人的兵法上策

B.唐朝

a.高祖:東突厥侵擾尤甚,曾考慮遷都以避其鋒

b.太宗:李靖滅東突厥,西北君長上書尊太宗為「天可汗」

c.高宗:(1)蘇定方攻滅西突厥,中亞諸蕃均改向唐入貢

(2)西域各國因恐大食、吐蕃入侵,紛求唐保護,遠至波斯(今伊朗)等國,皆奉唐天子為天可汗

2.東亞:朝鮮與日本

A.隋煬帝、唐太宗:均曾東征朝鮮,無功而返

B.唐高宗:平定高麗

a.原因:百濟及高麗聯兵攻新羅,唐應新羅之請,遣蘇定方平百濟

b.結果:(1)日本以舟師援百濟,為唐將劉仁軌大敗於白江口,粉碎日本稱霸朝鮮之企圖

(2)高麗平定,唐設「安東都護府」,行使朝鮮統治權

3.天可汗體系:貞觀4年~玄宗晚年

A.範圍:北至蒙古,南迄印度,東到朝鮮半島,西達阿拉伯

B.目的:維繫該地區的安全與和平

C.運作:在邊疆設置6個都護府及10個節度使,以資指揮運作

D.擁有實權

a.冊立各國君長,如波斯為聯唐對抗大食,接受冊封

b.徵調軍隊,如王玄策徵吐蕃及泥婆羅聯軍,助平中天竺;大食、回紇助平安史之亂

4.安史之亂前的版圖:東起大海,西至鹹海,南抵日南,北達貝加爾湖;已超越漢代

五、隋唐的政治威望

1.大唐盛世:太宗貞觀、高宗永徽、玄宗開元之治

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度

A.決策與執行:中書省掌出令;門下省掌審查;尚書省下轄六部,掌執行

B.特點:a.將皇室與政府的權力分開,避免秦漢以來君權過度集中的現象

b.三省長官都是宰相,有事決議於政事堂,彼此之間不僅權力平衡,也能發揮集體決策的功能

3.軍事:承繼西魏以來的府兵制(部分徵兵制)

A.特色:a.以軍府為中心,寓兵於農(兵農合一)

b.挑選軍區中家富體健之男丁,自費當兵

c.府兵無事耕作,有事命將出征;事罷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B.優點:a.可減省國家軍費,又可防止將帥專擅

b.軍府的設置以京師所在的關內地區為中心,使中央的兵力足以控制全國,收到內重外輕,指臂運如之效

C.結果:玄宗以後改行「彍騎」的募兵制,可視為關隴集團時代結束的一種宣示

4.經濟:均田制與租庸調制

A.都是以編戶為基礎,有助於為民造產、抑制兼併、增加國家的賦役徵收

B.租庸調法的規定,項目分明而輕徭薄賦,是唐代前期戶口增加、財政有餘的主因

5.選才:科舉制

A.創立:隋煬帝創進士科

B.影響:a.打破了門閥世族的政權壟斷,促進政府人事的新陳代謝

b.提高行政官員的素質,有助於確保中央集權的政府威望

6.唐代中期以後均田、租庸調和府兵制相繼破壞,三省下的宰相又結集朋黨,大唐盛世因此動搖

六、隋唐的經濟富裕

1.安史之亂前,農、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整體經濟的繁榮

2.農業:A.隋代-大運河的開鑿,既便南北運輸,又富灌溉之利

B.唐代-水利事業進一步發展,加上水車、筒車等灌溉工具的進步,鐵犁牛耕的推廣,結果墾田大增,歲多豐稔

3.手工業:A.隋朝以前,都由政府控制,民間無從發展

B.隋唐統一後,私營手工業始獲解放,隨著社會經濟富裕而日益興盛

4.商業與市集

A.長安:a.由皇城、宮城及外郭城構成,為第一個有計畫興建的都市

b.外郭城包括108坊(住宅區)及東西兩市(工商業區),市坊分離

c.市中有肆(店舖)及行(同業組織),西市更是外商雲集,胡風鼎盛

B.農村的交通要道上,則出現了許多定期交易的草市、墟或集

C.大額的交易或遠地的買賣,已使用「飛錢」,有如今天的匯票

D.各官府置有「公廨本錢」貸與商賈,以取利息

5.國際貿易:採開放政策

A.唐中葉後,長江流域的揚州、益州(今成都),商業繁榮,諺稱「揚一益二」

B.海上貿易以廣州、泉州、明州為中心,政府於廣州特設市舶司管理,這是中國海關制度的起源

七、隋唐的文化發達

1.學術:A.經學-唐太宗命孔穎達撰《五經正義》,整合魏晉南北朝時代以來經學的南北異途,亦成為唐代科考者(明經科)所必讀的書

B.史學-設置史館,建立官修史書,由史官修撰並由宰相監修的傳統

2.文學:反映了唐人熱情奔放、富於理想的創造力

A.詩歌-唐代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其題材之廣、藝術之精、數量之多,遠超過已往的朝代

B.古文-韓愈、柳宗元等人主張「文以載道」的古文運動,一改駢體文之風

C.傳奇-為短篇小說,對宋元白話小說甚具啟示作用

3.藝術

A.無論繪畫、雕塑、書法、音樂或舞蹈,都有極輝煌的成就

a.書法:柳公權、顏真卿的楷體書法風格

b.繪畫:閻立本、吳道子的繪畫技巧,另有張萱、周昉的仕女圖,李思訓、王維的山水畫

c.其他:以青、綠、黃三色為主的唐三彩陶器、象徵佛教中國化的龍門石窟佛像雕刻、綺麗的絲織品等

B.敦煌千佛洞莫高窟的文物寶庫,正是唐人藝術創作的陳列館,其稀世的珍藏,堪稱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蹟

4.法律

A.制定以宗法禮教為中心的律令制度,成為歷代傳承不替的成文法制

B.《唐律疏議》以「禮教」為中心,強調尊卑貴賤的觀念,並充滿了「仁恕」精神

C.至今仍代表「中華法系」,被譽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5.科技

A.醫藥: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漢醫傳世的不朽名著

B.建築

a.隋李春的趙州安濟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單孔拱橋

b.唐宣宗時的南禪寺大殿,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c.西安的大雁塔,是唐高宗時玄奘按印度風格所設計,唐人考中進士後,多在此題名以為紀念,稱「雁塔題名」,與小雁塔都是隋唐偉大建築技術的見證

C.印刷:a.隋末唐初發明雕版印刷術,唐末成都已成為全國印書業的中心

b.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懿宗時的《金剛經》,藏於大英博物館
第二節 隋唐與亞洲各國的文化交流

一、中西交通的發達

1.陸上絲綢之路

A.建立:漢武帝通西域後,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

B.中斷:漢魏以後,中國陷於長期分裂動亂,絲路頗受阻隔

C.重建:唐高宗平定西突厥後,從長安經河西走廊、新疆,直抵中亞、西亞的絲路,再度暢行無阻

2.海上陶瓷之路

A.建立:8.C中葉後,中國瓷器已開闢了海外市場,為宋代瓷器的大量外銷開了先河,也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B.日益重要

a.玄宗後,吐蕃、大食先後興起,控制西域門戶

b.安史之亂爆發後,中國北方情勢又陷於混亂,海上的交通與貿易更顯重要

C.盛況

a.來自阿拉伯、波斯及南亞各地的番舶,都停泊在交州、廣州、明州或揚州,廣州尤為番舶雲集的主要港埠;中國船也遠航至印度及波斯灣

b.唐賈耽的《皇華四達記》,記載了「廣州通海夷道」的航線、航程及沿線30多個國家的方位、民情、風俗等,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文獻

二、中國文物的西傳

1.造紙術

A.時間:唐玄宗,751年

B.原因:唐將高仙芝在怛羅斯戰役中被大食所敗,中國戰俘中有造紙工匠

C.結果

a.在撒馬爾干(今烏茲別克中部)開辦造紙廠,將造紙術傳入回教世界

b.阿拉伯人將之傳往歐洲,在世界文化史上,造成重大影響 →歐洲的文藝復興

c.此役加上安史之亂,使得太宗以來的天可汗制度日趨衰微

2.手工業技術:見杜環的《經行記》

A.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都城庫法(762年後以巴格達為首都),早已引進許多中國技師從事生產

B.成就

a.魏晉南北朝時期,蠶絲術已傳到西亞;唐時,中國絲織技術得以在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兩河流域地區)開花結果

b.中國繪畫藝術成為阿拉伯人金銀器物的圖案設計,並豐富了陶瓷器的彩繪花樣

3.煉丹術

A.內容:以神仙說和冶金術相合而形成的一種學問

B.目的:製造長生不死藥、點鐵成金的藥劑

C.影響:中國是煉丹術最先進的國家,其基本理論與方法經阿拉伯人承襲採用後,傳入歐洲,成為近代化學的前驅

三、中亞、西亞及南亞文化的東播

1.舞樂

A.自西域傳入琵琶、箜篌、笳、胡琴等,龜茲樂在中土尤為流行

B.開元、天寶年間,諸國屢獻胡旋舞者,胡舞、胡樂幾已左右中國的樂壇

2.服飾文化:集各地風尚之大成

A.披帛:仿自中天竺的披肩

B.簪步搖:源自波斯流行的耳環

C.小頭鞋履窄衣裳:西域時尚

D.半胸酥嫩白雲繞、粉胸半掩擬晴雪:印度的流行風

3.飲食:胡餅、葡萄酒頗為流行,

A.胡餅、葡萄酒頗為流行,砂糖的改良技術也透過絲路自印度引進

B.「笑入胡姬酒肆中」是許多騷人墨客的雅興

4.宗教:信仰相當自由

A.佛教:已明顯的中國化,並且形成各種宗派,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更是研究中古新疆、中亞、南亞歷史的重要文獻

B.道教:唐代許多君主特別崇信、提倡,崇為護國神

C.其他:祅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的支派)、伊斯蘭教(回教)等

5.其他:波斯的波羅球戲、阿拉伯的外科醫師、印度的凹凸畫法、眼科醫學、製糖技術等,成為盛唐文化的重要部分

四、隋唐文化的東傳

1.朝鮮

A.積極漢化:唐高宗平定高麗,設安東都護府統治後

B.背景成因

a.歷史因素

(1)相傳是殷末箕子所開拓,春秋戰國之際,燕、齊等國人民移居朝鮮者日眾

(2)漢武帝設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首度將之納入中國版圖

(3)東漢後分裂為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歷魏晉南北朝以至隋唐,鼎立而治

b.地理因素

c.隋唐的文治武功影響:新羅最著

(1)中央與地方政策均仿自中國,宰相府名為「執事府」,下設六部

(2)耕稼、婚禮、喪葬等社會習俗也與中國近似,經常派遣子弟大臣入唐,因此文教興盛

(3)唐玄宗因新羅知書達禮,有類中華,而號之為「君子之國」

d.佛教思想的薰染教化:圓光法師

(1)曾居留中國凡四十年,新羅國人奉為「聖人」

(2)將儒、佛思想融會成具體易懂的信條:事君以忠、奉親以孝、交友以信、臨陣勿退、慎于殺生等「世俗五戒」,一改薩滿教之習

(3)以「世俗五戒」,做為朝鮮青年身體力行的德目,因而塑造了新羅立國精神的「花郎魂」,類似日本的武士道

C.結果:新羅國力強盛,成為半島上唯一獨立的國家,後來並完成了半島的統一

2.日本

A.接觸開化:西漢武帝時,經由朝鮮的樂浪郡與中國接觸

B.政治外交:a.東漢光武帝時,受封為「漢委奴國王」

b.曹魏明帝時,倭國女王受冊封為「親魏倭王」

C.全面漢化

a.7、8.C隋唐時期,以遣隋使、遣唐使、留學生、學問僧等的中國經驗,做為漢化運動的原動力

b.遣唐使目睹貞觀文治武功並隆的時代,更加堅定日本全面漢化的政策

D.聖德太子:首先推動政治學中國,被尊為日本國家的第二個創造者

a.推動對華的平等外交,其遣隋使之國書已不再自居於附庸國地位;至唐高宗時,改倭國之名為「日本」

b.頒布憲法、訂定官制,使日本邁向中央集權及律令國家

E.孝德天皇(大化革新;約中國的唐太宗~唐高宗)

a.政治:(1)實施唐式官僚制度、「班田制」及租庸調制,逐漸邁向中央集權

(2)以根據唐律編纂而成的「大寶律令」基本法典,直至1885年內閣制度成立止,始終是日本國家規制的主要形式

b.文教:(1)留學生吉備真備仿中國楷書偏旁創立片假名,學問僧空海仿中國草書發展出平假名

(2)中央的大學及地方的國學,都是以儒學教育為中心

(3)漢詩、漢文的閱讀創作,成為貴族身分及教養的表徵

(4)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紀》及《日本書紀》,即是模仿中國紀傳體例

c.藝術:(1)無論是書道、繪畫、雕塑或建築,均以唐朝為仿行對象,如法隆寺金堂壁畫,風格近似敦煌石窟壁畫像

(2)奈良的平城京、京都的平安京建築,即是具體而微的小長安,反映出日本漢化的徹底

d.文化:效法唐風的歷史先後綿延150年之久,直至平安時代(794~1192年,約中唐~南宋)初期,日本才逐漸創造出本土色彩的「國風文化」

F.鑒真上人

a.應日本聖武天皇之請,率領弟子東渡日本,首創日本律宗

b.貢獻:(1)宗教-建立日本佛教剃度制,日本的天台宗與藥商也奉他為始祖

(2)醫學-《鑒真上人秘方》成為日本最珍貴的藥物學典籍

(3)建築-興建唐招提寺,被譽為奈良時代(710~794年)建築的代表

(4)雕塑技術-以乾漆法創作的佛像,成為日本雕塑史上的「招提寺派」

c.歷史地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典範

3.越南

A.漢化淵源:a.秦-秦始皇已在越南境內設象郡,首先將之納入版圖

b.漢-武帝設立交阯、九真、日南三郡,漢字已逐漸在越南傳播

c.五代-漸脫離中國獨立

B.歷代王朝仍沿襲中國的制度

a.政治:如制朝服、定服色、立社稷,並舉辦科舉

b.文化:曆法、醫學、思想方面無不受中國影響,史書也用漢字來記載

c.社會生活:(1)東漢馬援即曾教導越人牛耕及穿渠灌溉的技術;一般風俗習慣,無不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2)中國的道教信仰自三國時期傳入越南,至唐代已廣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