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背进气的中四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3:43:47


ss.JPG

大概描述——

1. 升力体大边条鸭式布局,全动V尾,单大推。
2. 脊背DSI进气,座舱兼做附面层分离鼓包;两侧肋部的格斗弹舱内设辅助进气道(原设计为翼身融合部腹面双侧设辅助进气口),用于大迎角进气补偿
3. 机腹设可容纳大直径弹药的主弹舱。

本狼此拍脑袋设计系一型以对地对海攻击为主兼顾空优的多用途中型战机。使用加大外涵的WS15增推改型,不要求超音速巡航,但要求较大航程,并力求机动性与三代或三代半战机相当。

本方案采用脊背进气的目的,主要是为大容量机腹弹舱提供空间。脊背进气的大迎角缺陷,由腹部辅助进气口补偿。

窃以为与肋下双侧进气方案相比,本方案有如下优点:
1.在弹舱空间相近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更小的机身截面,减重减阻。
2.结构更为紧凑。
3.方便野战机场起降。

主要缺点:
1.后方视界不良。但可以由分布式全向广电系统弥补或部分弥补。
2.~N.(请补充。。。)

主要不确定因素:
不同迎角状态时,机头涡对进气道的影响。


开启装甲防护。。。。砖头快来吧。。。。
=========================================================================================
关于“弹射出来就会被吸进进气道”的说法,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对于前方一定距离的物体,进气道的“吸力”是随空速的增加而减小,不妨这样说——进气道“吸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地面(O空速),而不是在空中;其次是弹射座椅具有百多公斤重量,再加上飞行员重量和弹射火箭所赋予的能量,想被吸进去,谈何容易;其三,可以设计有一个装置,在弹射启动时关闭发动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弹射座椅有滑轨,后者对前者限位;与滑轨分离时,座椅已经有相当部分越过进气道高度,并已具有相当速度。

动不动就说别人的设计是杯具或什么欢乐贴的,请自己欢乐去吧。

ss.JPG

大概描述——

1. 升力体大边条鸭式布局,全动V尾,单大推。
2. 脊背DSI进气,座舱兼做附面层分离鼓包;两侧肋部的格斗弹舱内设辅助进气道(原设计为翼身融合部腹面双侧设辅助进气口),用于大迎角进气补偿
3. 机腹设可容纳大直径弹药的主弹舱。

本狼此拍脑袋设计系一型以对地对海攻击为主兼顾空优的多用途中型战机。使用加大外涵的WS15增推改型,不要求超音速巡航,但要求较大航程,并力求机动性与三代或三代半战机相当。

本方案采用脊背进气的目的,主要是为大容量机腹弹舱提供空间。脊背进气的大迎角缺陷,由腹部辅助进气口补偿。

窃以为与肋下双侧进气方案相比,本方案有如下优点:
1.在弹舱空间相近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更小的机身截面,减重减阻。
2.结构更为紧凑。
3.方便野战机场起降。

主要缺点:
1.后方视界不良。但可以由分布式全向广电系统弥补或部分弥补。
2.~N.(请补充。。。)

主要不确定因素:
不同迎角状态时,机头涡对进气道的影响。


开启装甲防护。。。。砖头快来吧。。。。
=========================================================================================
关于“弹射出来就会被吸进进气道”的说法,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对于前方一定距离的物体,进气道的“吸力”是随空速的增加而减小,不妨这样说——进气道“吸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地面(O空速),而不是在空中;其次是弹射座椅具有百多公斤重量,再加上飞行员重量和弹射火箭所赋予的能量,想被吸进去,谈何容易;其三,可以设计有一个装置,在弹射启动时关闭发动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弹射座椅有滑轨,后者对前者限位;与滑轨分离时,座椅已经有相当部分越过进气道高度,并已具有相当速度。

动不动就说别人的设计是杯具或什么欢乐贴的,请自己欢乐去吧。
背部进气用腹部进气补偿?
这种进气效率。。。座舱挡住了吧。。。莫非LZ是想把座舱当做DSI的一部分。。。不过这样一来隐身就能大大提高了


艾迪有V尾鸭翼版?
ste18_164.jpg

艾迪有V尾鸭翼版?
ste18_164.jpg
有个问题 飞行员弹射会不会有影响,或许改为向下弹射
无人机可以背部进气。这样机腹反射更少,适合对地攻击。如果高空飞行,不易探测。
Y吧,你就Y吧。
这机子别做机动了,详见B2,上天做靶子啊
大迎角加力起飞时腹部补偿进气也显得不够吧?
弹射的时候 会不会被吸住
leiyinyong 发表于 2011-5-24 21:37


    我也想到弹射了。。。。。

还有大迎角。
leiyinyong 发表于 2011-5-24 21:37


    零高度咋办呢(⊙o⊙)?
MD的科幻片看多了吧?者东西目前预研了不起了,居然作为中四方案,要不是无人机?
大仰角的时候的确有点虚啊
作为有人机的话感觉还是不靠谱
机体内部需要有更多的空间容纳辅助进气道,给其它东西的空间就少了。其它性能还是不错的。支持一下。
弹射咋办?座舱盖气动外形的设计和飞行员的视野之间矛盾如何调和?
想清楚机背进气的作用先
回复 3# 厕所首席执行官

这个想法其实不错啊,不过DSI进气效率就要部分打折扣了,毕竟座舱盖一定要那么大的,而且不可调位置。进气口在背部的一大不利因素就是大迎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低,而且第非常滴。淡淡靠机腹辅助进气口恐怕不够吧!如果辅助进气口做的太大,跟肌肤进气就没有区别了!
这种进气方式貌似座舱盖没法完全打开
有些创新思路,建议进一步思考!比如进气道在座舱盖左右两侧如何呢?!
机背进气,俯冲的时候发动机要停机了
这都行吗?
背部进气不是不行,可以做轰炸机或无人机方案,但是不适合做有人驾驶4代战斗机[:a1:]
专家早想过了……
寨里娃娃 发表于 2011-5-24 21:29

是的,确切说是腹部两侧。

其实还可以更大胆些,将侧弹舱用作辅助进气道。
厕所首席执行官 发表于 2011-5-24 21:35

是的,座舱就是DSI进气道的鼓包部分。
leiyinyong 发表于 2011-5-24 21:37


    楼主的意思是不用弹射了,直接超时空传送。
仅仅是爱好 发表于 2011-5-24 21:58

大迎角(而非超大迎角)时脊背进气效率只是有所降低,而并非失效,采用辅助进气道补偿应该是可以的。
vimb 发表于 2011-5-24 22:17

多谢支持~~
楚之角 发表于 2011-5-24 22:19

后向视野主帖里说了,用分布式光电系统来弥补。
谈笑书生 发表于 2011-5-24 22:40

可以采用前翻的座舱盖。
大迎角 时 发动机吃不饱
看看去年初讨论过的类似话题吧:http://lt.cjdby.net/viewthread.php?tid=912967
The581th_day 发表于 2011-5-24 22:34

不要求超机动和超大迎角性能,可用迎角与三代机相当即可。辅助进气门可以采用两侧纵列,甚至可以与侧弹舱合二为一,反正格斗时也是要打开侧弹舱的。
这样的飞机可以叫‘飞行员绞肉机’了。
这玩意……做个机动发动机就得停车了吧…………
扬帆 发表于 2011-5-24 23:21

刚去看了,那个和本方案还是很大不同的,本方案是更靠近机头位置的DSI进气道。
机腹进气倒着飞即可
YF23泪流满面,终于想起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