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劳动力和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中国:以廉价劳动力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29:25
仲大军/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在“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研讨会”上的讲话]

  地点:北京市西郊宾馆5号楼第一报告厅

  时间:2004年6月19日</P>
</P>
[编者按: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只追求效益效率而忽视普通劳动者的权益,这些里,社会上最热最火的除了资本论坛,就是MBA 和企业管理。但在所有的企业管理教材里,很少有劳工的权利和劳动标准这些内容。有些法学家居然不知劳动法的内容,谈何贯彻劳动法。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来是为劳动大众设立的节日,如今在我国却成了旅游黄金周。当前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保护消费者,但很少关注保护劳动者。这种忽视底层劳动者权利的社会现象必须纠正。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社会。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已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经营阶段进入质量和技术阶段。衡量这一阶段的标准,不仅要看中国的企业如何,更要看中国的劳动队伍素质如何。因此,关注我国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素质质量的提高,已是我国战略性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遭到掠夺性的“开采”,可持续发展成为问题

  中国的劳动安全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到全社会面前,目前,我国每天因生产事故导致的死亡数目平均高达300多人,一年要死掉十几万人,伤残几百万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平均死亡率大约为1.5%,伤残率大约为5%.由工业生产带来的伤亡代价十分惨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损耗。刚才有人发言说,我国的人力资源正在遭到掠夺性的“开采”,我基本上赞同这种说法。

  工业生产劳动与农业生产劳动完全不同,农业劳动虽然苦脏累,但却是与自然打交道,对人体没有多大危害。而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身体却充满了危险,不经过严格的保护,一般不能随便从事工业生产。但在我国这个初级工业化的历史阶段,特别是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经营者进入工业生产领域的门槛大大降低。什么人随便都可以开工厂,搞制造。这就导致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特别严重的是,中国劳动力在这一历史时期对工业的进入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大规模的。仅80年代就有1亿多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截止到今天,估计在最近的20多年里,至少有2亿农民劳动力进入了工业生产。这是一场巨大的工作岗位转移!从农业到工业,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在这一场劳动场所大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工业生产安全知识和必要的上岗前培训,相当多工人的身体健康遭到了致命的损伤。今天在场的曹玉清和孙文娟都是例子,以致中国目前出现了大量的因打工而致贫的现象。

  为什么劳工受伤害的现象如此严重?一是我国工业化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低,从工厂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劳动工人,都对所从事的劳动生产的危害性生产安全常识全然无知,或认识不足,直到落下病,才开始防护。二是经营者贪图私利,不顾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死活,以牺牲工人健康打造企业利润。例如,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单位有28000家,但安全设备方面的投资欠帐有100多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以职工的生命为代价进行生产。第三个重要原因是,自改革开放的那一天起,我国就走上只求效益和效率而忽视公平的道路。在这股社会大潮推动下,劳动者的利益被放到了一边。

  实际上,工业生产领域进入的门槛是很高的,要达到符合标准并不容易。但目前我国有大批的企业在违章违规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的后果便是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不能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讲,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转型时期,一个符合要求的产业技术工人往往需要三代人的时间来培养,即从第一代农民出身的爷爷开始,到孙子一辈才可能成为合格的产业技术工人。可是今天在我们国家,不少农民工年仅30几岁,身体就废掉了,根本谈不上养续下一代。这个比例和数字到底有多大?已需要专家学者们进行细致的调查。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目前看是比较充裕的,但真正进入产业工人队伍的数量少而又少。年年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打工的农民工有几千万,但他们象候鸟一样,飞来飞去,难以融入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去。照这种状况下去,不仅未来中国的产业工人队伍难以形成,而且未来还可能出现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危机。

  造成这种劳动力资源难以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根本原因,一是进入工业劳动的农民工待遇太低,二是在我国现阶段,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即大量简单的加工业从海外涌入我国,使我国的工人仅仅成为一个机械的加工工具。这种低技能、低技术的简单劳动,使工人除了消耗自身体力劳动力之外,得不到任何技术上的提高。也就是这种情况,使我国的农民工劳动力不值钱,并很难进入产业技术工人的行列。

  总之,农民工面临的种种问题既与社会因素有关,也与我国的工业化阶段有关。要解决中国工人的安全健康和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点,认清中国农民工所处的历史时代,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大量消耗廉价劳动力的过程,

  工业部门拥有特权和统治力量,工农业两大部门的关系并不平等与和谐,

  在技术与资本的替代下,中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在何方?

  工业力量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它适应了国家的扩张和霸权需求,因此在国家里有着主宰性的统治力量,落后的农业生产力要臣服于它,政府的政策也要倾向于它。在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力量往往有着极大的权力和不平等的地位,依靠着这种特权,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社会资源。英美国家曾经是这样,今天的中国更是这样。越是贫穷的国家进行工业化,越需要农业为之负担沉重的代价,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因此,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并不都是一幅和谐的图景,在有些国家里,工业部门发展越快,农业部门则付出越重。这是因为,工业化的商品经济往往对农村的自然经济带来摧毁性的冲击,我国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工业化进程就显示出对农业的残酷影响,大批农村农民破产,城市里出现了夏衍和茅盾笔下的《包身工》一类情景。

  另外,一些国家工业化的阶段往往都是处于军备竞争的帝国或霸权时代,早年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后来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相互竞争,今天是冷战后的隐蔽竞争。这种国际关系,都导致了政府和政治家们对工业化不遗余力地诉求,其主要特征是,国家将社会资源尽可能低成本地投入工业部门,资本的地位远远高于劳动的地位。在建国初期的30年里,我国利用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抽取了大量资源,为我国的初期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我国的工业生产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廉价利用农业资源,最大的一个表现是: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和廉价利用农民工。

  总起来看,工业化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消耗劳动力,二是当工业发展起来后,机器与资本又大量替代劳动力。工业化的第一个过程是将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资源,除了土地,另外一个最大的资源转换形式,是将原先的农业劳动力转化成工业劳动力,是通过使用这些廉价劳动力为工业积累原始资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大量物质产出的过程,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过去几千年都没创造过的物质财富。但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英美等国家早年的工业化道路都可以看出这一特点。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储备了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美国则通过早年的进口非洲黑奴、各国移民以及华工,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早期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大量需要体力劳动力的阶段。只有通过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消耗,才能逐渐积累起工业社会的原始资本和巨大财富。

  因此,各国工业化的早期阶段,都是廉价利用劳动力和大量利用人力资源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不可避免地带着它的残酷性和血腥性。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旦其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工业利润往往会反哺农业,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形看,工业化还处在一个大肆掠夺农业资源的过程。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既存在着大量消耗劳动力的现象,又存在着技术与资本大量替代劳动力的现象。一方面是目前工业部门大量地使用劳动力,一方面,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又使大量劳动力闲置,造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依然过剩。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使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农民工的工作和生存状况更加恶化。

  中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是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阶段。从发展阶段角度看,中国至少还要持续15-20年廉价劳动力的历史阶段。并且,中国是否能最终消化掉农业经济时代积累下来的多余劳动人口,目前前景还不明朗。中国与欧洲国家初期工业化时期的情况还不同,欧洲当年向美国等新大陆输出了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因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和劳动力过剩问题。而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可以向外输出劳动力的新大陆,过剩劳动力只有自我消化。这种状况是目前我国劳动力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残酷性的其他环境因素,

  造成我国农民工恶劣处境的因素还有许多。概括起来可归纳如下。

  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社会上等级思想和歧视思想严重,城市的企业对这一批劳动力区别对待,实行两种国民待遇。譬如,在北京市的建筑企业里,本企业的正式职工都住在象样的宿舍房里,而工地上的工人住的全是简陋闷热的工棚。有人不把这种待遇看做歧视,而是认为农民工的生活标准天然地就是低。实际上这是我国整体社会人道主义缺失和薄弱的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企业家就更少。

  效率优先和GDP 至上导致政府对农民工的利益重视不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家和政府实行的是GDP 优先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为了追求工业产值,许多地方政府漠视劳动安全,更看重于资本,实行的主要“亲商政策”和“亲资政策”,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为了完成政绩指标,许多地方政府对劳动安全问题和工人权益受损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与企业主勾结起来,将大量的工伤事故掩盖起来,瞒天过海。

  理论界的精英对普通劳动人民缺乏感情和关怀,与资本勾结一气。这些里,社会上最热最火的除了资本论坛,就是MBA 和企业管理学。但当前所有的企业管理教材里,没有劳工的权利和劳动标准这些内容。有些学者出去讲课什么法都讲,就是不讲劳动法。甚至许多法学家居然不知劳动法的内容。总起来看,当前知识界的精英关心资本赚钱得多,关心劳工死活得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联起手来,共同打造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状况不能不导致对劳工利益的严重忽视和社会的畸形发展。

  在政府管理不力的情况下,某些企业更是要钱不要命。许多黑了心的私营企业主,拿人不当人,通过廉价使用劳工,榨取剩余利润。特别是在那些乡镇间的中小民营企业里,这种现象大量存在。

  农民工是政治上和文化知识上的弱势群体,权利意识薄弱,维权意识薄弱,缺乏捍卫自身利益的手段和社会制度,又缺少基本的工作常识,特别是缺少捍卫自身权益的工会组织,因此,经常成为受害者。

  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利于劳工,目前我国经济还没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国际竞争力主要靠廉价劳动力来打造,在没有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只有以劳工的体力和生命健康去创造竞争力。中国的工业化还是靠人海战术,靠生命和健康的牺牲前赴后继。在这一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低于资本的价值,也就是说,是一个人命不值钱的历史时期。

  技术与资本的淘汰导致我国劳动力如此廉价,我国是个经济上后发国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使资本和技术大量地淘汰人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内劳动力过剩,因而使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农民工就业和提高待遇形成了严重的不利局面。

  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譬如,职工的岗前培训,劳工的劳动权利,有关政府部门都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监督,以致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损害后,无法得到保护。

  四、思路与政策建议:农业劳动力如何向工业劳动力顺利转型,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科学技术落后、但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国家。这样的国家要想追赶世界先进,跻身于世界强国,唯一的办法便是依靠自身的优势,有效利用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工业资本的积累。这应当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必须制定“充分利用又加强保护”的劳动力政策,即把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通过加大保护,使之不断增殖和获得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这支在农业经济中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大军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他们服从性较强,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富有组织纪律性,轻易不罢工,不闹事,二是价格低廉,特别能吃苦,以极低的工资便可满足他们的要求,三是聪明伶俐,文化教育素质相对较高。四是数量众多,供应充足。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劳动大军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如何使这支出身农业的劳动力大军有序地进入工业劳动队伍中去,顺利地完全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型,是我国今后几十年里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战略大事。

  但由于前些年里我国对农业劳动力转型的问题重视不够,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不理想。中国劳动力过分廉价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使我国隐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一是导致社会不均衡发展,国内社会矛盾不断集聚,二是国际压力和国际摩擦不断增大,三是长期下去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一句话,不改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不缩小巨大的城乡人口差别,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伪现代化,中国发展的道路就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改善劳工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美国商务部长和劳工部长来华,所谈内容无不涉及劳工问题,这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政策和战略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情况下,我们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和看法。

  第一,在发展战略和经济学思想上,放弃对高技术、高科技的一味追求,减少社会的贫富两极差别,减少富裕起来的那一极人的高档和奢侈需求,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的中低档产品,将资源更多地配置在扶植贫困人口改变自身状况的产业上,只有这种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才能导致更多的就业,给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二、在政治上通过保障劳工的基本权利来提高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解构国企职工的贵族化待遇,不能忽视对农民工的应有保护。另外,要提高工业生产进入的门槛,对工业化要有节制。

  劳动力问题与人的基本权利有关,因此从根本上讲,劳工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地位的问题。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在这些年里有一场较大的变化,那就是从文化大革命极左时期的至高无上,降到今天次要的和从属地位。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蜕化成一批教书匠谋生的饭碗,马克思思想的精髓已经被庸俗的教书匠们阐释得荡然无存。马克思主义只剩下一块招牌,国家资本主义正在悄然兴起。

  我们要关注这一历史的钟摆,不要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一般来说,这一钟摆的一个周期大约为30年,中国对极左的矫正已经进行了25年,估计再有几年这一从左到右的钟摆又会摆向左边。的确,改革开放20多年里,中国正在矫正极左时代遗留下来的国企工人待遇过高的问题,解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企职工贵族化的问题。例如,打破铁饭碗,实行企业破产制度,降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职工过高的福利待遇。但是,在这一场对国有企业职工待遇大矫正的过程中,社会严重忽视了进入工业生产的农民工的安全与利益。这真是“城门起火,殃及池鱼”!农民工对工业生产的进入,完全实行的是市场化标准,洗脚上田后就进入工厂,国家对新兴的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未能实施与国有企业同样的安全标准要求,更难以象过去对待国有企业那样实行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标准。因此,今天的政府要通过政治舆论,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发起一场提高农民工政治地位的活动,同时,严格执行自己的管理责任,提高工业生产进入的安全和卫生标准等门槛。一句话,对工业化要有节制。中国已经到了不能以生态环境和劳动健康为代价而盲目工业化的时代了。

  第二、坚决向国际规则靠拢,落实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加强工会组织和社会NGO 组织的作用。

  我们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面临的形势既严峻,又有有利条件。中国虽然是一个后起的国家,但后发有后发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和制度。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经过了大约上百年的抗争,才获得了目前所有的劳动权利。而中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健全这些劳动权利。我国不能以自己国情的特殊性而否定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我们认为,中国农民工目前的困境既有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制度方面的原因。维护自身权利和权益的基本手段是组织力量和谈判机制。由于我国农民工以及整个社会劳动者都缺少这种制度安排和思想文化,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如此将利益极大地偏向资本和城市利益集团。因此,今后加强农民工工会组织的工作,壮大和发挥社会团体的任务,应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三、调整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比例,改变目前我国资本收入大于劳动收入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我国的劳动收入不能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低工资标准,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工资低,但福利待遇高,而今天市场化的企业延续了计划经济的低工资,而抛弃了与低工资相伴的高福利。这种状况必然导致资本收入大大高过劳动收入,最终结果不利于中国劳动资源的发展。另外,要平衡城乡收入这架天平,适当将财富向农村分流,向贫困人口分流。中国要再度强调均衡发展。

  由于中国没有欧洲国家当年那种向新大陆输出多余劳动力的发展条件,中国过剩劳动力的问题只能通过减少两极分化的手段来解决。这可能是中国的国情。如果违背这种国情,很可能再次出现激烈的社会矛盾。

  第四、加大农民工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保障力度,加强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以提升产业结构。

  在数量如此巨大的几亿农民工涌入工业生产领域的时代,我国要展开大规模的职业培训运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间,国家要拨出专款和组织人员来办培训机构。要把农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当做一项重要的知识普及工作来抓,要把城乡之间沟通以及缩小城乡差距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自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农民工便承担起了城市建设的沉重任务。但当一座座先进、漂亮的大城市建设起来后,这些农民工仍然与现代化无缘,建筑业仍然实行的是候鸟政策,职工队伍的流动性很大,职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很难保障,从而也影响了工程质量,这使中国某些行业的产品质量始终都成问题。这不能不说与我国的劳动用工方式和职工队伍不稳定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

  因此,加强我国劳动力队伍的建设,保护好我国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质量的重大因素。我国下一步产业结构能否升级,工业技术能否提升,都与劳动力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的历史阶段,认真关注劳工问题已经是理所当然和首当其冲的大事,因为它不仅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大问题。

  制造业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主要产业,中国能否培训出一批合格的、高标准的技术工人,关系到下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不善待劳动力,这一目标便难以完成!

  第五、加强劳动法和劳动标准的制定,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心。

  要尽快强占世界劳动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高点,不能跟在国外的标准后面亦步亦趋,不能让SA8000这样的标准在中国尽出风头。中国应当赞成和支持国际标准化组织将企业的人文标准纳入标准化体系,要在全国范围内在企业界掀起一场企业的社会责任大讨论,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经营阶段进入质量和技术阶段。衡量这一阶段的标准,不仅要看中国的企业如何,更要看中国的劳动队伍素质如何。因此,关注我国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素质质量的提高,已是我国战略性的重要任务。</P>仲大军/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在“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研讨会”上的讲话]

  地点:北京市西郊宾馆5号楼第一报告厅

  时间:2004年6月19日</P>
</P>
[编者按: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只追求效益效率而忽视普通劳动者的权益,这些里,社会上最热最火的除了资本论坛,就是MBA 和企业管理。但在所有的企业管理教材里,很少有劳工的权利和劳动标准这些内容。有些法学家居然不知劳动法的内容,谈何贯彻劳动法。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来是为劳动大众设立的节日,如今在我国却成了旅游黄金周。当前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保护消费者,但很少关注保护劳动者。这种忽视底层劳动者权利的社会现象必须纠正。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社会。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已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经营阶段进入质量和技术阶段。衡量这一阶段的标准,不仅要看中国的企业如何,更要看中国的劳动队伍素质如何。因此,关注我国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素质质量的提高,已是我国战略性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遭到掠夺性的“开采”,可持续发展成为问题

  中国的劳动安全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到全社会面前,目前,我国每天因生产事故导致的死亡数目平均高达300多人,一年要死掉十几万人,伤残几百万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平均死亡率大约为1.5%,伤残率大约为5%.由工业生产带来的伤亡代价十分惨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损耗。刚才有人发言说,我国的人力资源正在遭到掠夺性的“开采”,我基本上赞同这种说法。

  工业生产劳动与农业生产劳动完全不同,农业劳动虽然苦脏累,但却是与自然打交道,对人体没有多大危害。而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身体却充满了危险,不经过严格的保护,一般不能随便从事工业生产。但在我国这个初级工业化的历史阶段,特别是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经营者进入工业生产领域的门槛大大降低。什么人随便都可以开工厂,搞制造。这就导致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特别严重的是,中国劳动力在这一历史时期对工业的进入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大规模的。仅80年代就有1亿多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截止到今天,估计在最近的20多年里,至少有2亿农民劳动力进入了工业生产。这是一场巨大的工作岗位转移!从农业到工业,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在这一场劳动场所大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工业生产安全知识和必要的上岗前培训,相当多工人的身体健康遭到了致命的损伤。今天在场的曹玉清和孙文娟都是例子,以致中国目前出现了大量的因打工而致贫的现象。

  为什么劳工受伤害的现象如此严重?一是我国工业化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低,从工厂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劳动工人,都对所从事的劳动生产的危害性生产安全常识全然无知,或认识不足,直到落下病,才开始防护。二是经营者贪图私利,不顾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死活,以牺牲工人健康打造企业利润。例如,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单位有28000家,但安全设备方面的投资欠帐有100多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以职工的生命为代价进行生产。第三个重要原因是,自改革开放的那一天起,我国就走上只求效益和效率而忽视公平的道路。在这股社会大潮推动下,劳动者的利益被放到了一边。

  实际上,工业生产领域进入的门槛是很高的,要达到符合标准并不容易。但目前我国有大批的企业在违章违规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的后果便是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不能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讲,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转型时期,一个符合要求的产业技术工人往往需要三代人的时间来培养,即从第一代农民出身的爷爷开始,到孙子一辈才可能成为合格的产业技术工人。可是今天在我们国家,不少农民工年仅30几岁,身体就废掉了,根本谈不上养续下一代。这个比例和数字到底有多大?已需要专家学者们进行细致的调查。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目前看是比较充裕的,但真正进入产业工人队伍的数量少而又少。年年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打工的农民工有几千万,但他们象候鸟一样,飞来飞去,难以融入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去。照这种状况下去,不仅未来中国的产业工人队伍难以形成,而且未来还可能出现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危机。

  造成这种劳动力资源难以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根本原因,一是进入工业劳动的农民工待遇太低,二是在我国现阶段,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即大量简单的加工业从海外涌入我国,使我国的工人仅仅成为一个机械的加工工具。这种低技能、低技术的简单劳动,使工人除了消耗自身体力劳动力之外,得不到任何技术上的提高。也就是这种情况,使我国的农民工劳动力不值钱,并很难进入产业技术工人的行列。

  总之,农民工面临的种种问题既与社会因素有关,也与我国的工业化阶段有关。要解决中国工人的安全健康和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点,认清中国农民工所处的历史时代,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大量消耗廉价劳动力的过程,

  工业部门拥有特权和统治力量,工农业两大部门的关系并不平等与和谐,

  在技术与资本的替代下,中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在何方?

  工业力量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它适应了国家的扩张和霸权需求,因此在国家里有着主宰性的统治力量,落后的农业生产力要臣服于它,政府的政策也要倾向于它。在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力量往往有着极大的权力和不平等的地位,依靠着这种特权,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社会资源。英美国家曾经是这样,今天的中国更是这样。越是贫穷的国家进行工业化,越需要农业为之负担沉重的代价,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因此,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并不都是一幅和谐的图景,在有些国家里,工业部门发展越快,农业部门则付出越重。这是因为,工业化的商品经济往往对农村的自然经济带来摧毁性的冲击,我国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工业化进程就显示出对农业的残酷影响,大批农村农民破产,城市里出现了夏衍和茅盾笔下的《包身工》一类情景。

  另外,一些国家工业化的阶段往往都是处于军备竞争的帝国或霸权时代,早年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后来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相互竞争,今天是冷战后的隐蔽竞争。这种国际关系,都导致了政府和政治家们对工业化不遗余力地诉求,其主要特征是,国家将社会资源尽可能低成本地投入工业部门,资本的地位远远高于劳动的地位。在建国初期的30年里,我国利用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抽取了大量资源,为我国的初期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我国的工业生产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廉价利用农业资源,最大的一个表现是: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和廉价利用农民工。

  总起来看,工业化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消耗劳动力,二是当工业发展起来后,机器与资本又大量替代劳动力。工业化的第一个过程是将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资源,除了土地,另外一个最大的资源转换形式,是将原先的农业劳动力转化成工业劳动力,是通过使用这些廉价劳动力为工业积累原始资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大量物质产出的过程,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过去几千年都没创造过的物质财富。但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英美等国家早年的工业化道路都可以看出这一特点。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储备了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美国则通过早年的进口非洲黑奴、各国移民以及华工,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早期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大量需要体力劳动力的阶段。只有通过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消耗,才能逐渐积累起工业社会的原始资本和巨大财富。

  因此,各国工业化的早期阶段,都是廉价利用劳动力和大量利用人力资源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不可避免地带着它的残酷性和血腥性。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旦其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工业利润往往会反哺农业,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形看,工业化还处在一个大肆掠夺农业资源的过程。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既存在着大量消耗劳动力的现象,又存在着技术与资本大量替代劳动力的现象。一方面是目前工业部门大量地使用劳动力,一方面,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又使大量劳动力闲置,造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依然过剩。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使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农民工的工作和生存状况更加恶化。

  中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是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阶段。从发展阶段角度看,中国至少还要持续15-20年廉价劳动力的历史阶段。并且,中国是否能最终消化掉农业经济时代积累下来的多余劳动人口,目前前景还不明朗。中国与欧洲国家初期工业化时期的情况还不同,欧洲当年向美国等新大陆输出了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因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和劳动力过剩问题。而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可以向外输出劳动力的新大陆,过剩劳动力只有自我消化。这种状况是目前我国劳动力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残酷性的其他环境因素,

  造成我国农民工恶劣处境的因素还有许多。概括起来可归纳如下。

  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社会上等级思想和歧视思想严重,城市的企业对这一批劳动力区别对待,实行两种国民待遇。譬如,在北京市的建筑企业里,本企业的正式职工都住在象样的宿舍房里,而工地上的工人住的全是简陋闷热的工棚。有人不把这种待遇看做歧视,而是认为农民工的生活标准天然地就是低。实际上这是我国整体社会人道主义缺失和薄弱的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企业家就更少。

  效率优先和GDP 至上导致政府对农民工的利益重视不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家和政府实行的是GDP 优先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为了追求工业产值,许多地方政府漠视劳动安全,更看重于资本,实行的主要“亲商政策”和“亲资政策”,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为了完成政绩指标,许多地方政府对劳动安全问题和工人权益受损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与企业主勾结起来,将大量的工伤事故掩盖起来,瞒天过海。

  理论界的精英对普通劳动人民缺乏感情和关怀,与资本勾结一气。这些里,社会上最热最火的除了资本论坛,就是MBA 和企业管理学。但当前所有的企业管理教材里,没有劳工的权利和劳动标准这些内容。有些学者出去讲课什么法都讲,就是不讲劳动法。甚至许多法学家居然不知劳动法的内容。总起来看,当前知识界的精英关心资本赚钱得多,关心劳工死活得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联起手来,共同打造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状况不能不导致对劳工利益的严重忽视和社会的畸形发展。

  在政府管理不力的情况下,某些企业更是要钱不要命。许多黑了心的私营企业主,拿人不当人,通过廉价使用劳工,榨取剩余利润。特别是在那些乡镇间的中小民营企业里,这种现象大量存在。

  农民工是政治上和文化知识上的弱势群体,权利意识薄弱,维权意识薄弱,缺乏捍卫自身利益的手段和社会制度,又缺少基本的工作常识,特别是缺少捍卫自身权益的工会组织,因此,经常成为受害者。

  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利于劳工,目前我国经济还没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国际竞争力主要靠廉价劳动力来打造,在没有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只有以劳工的体力和生命健康去创造竞争力。中国的工业化还是靠人海战术,靠生命和健康的牺牲前赴后继。在这一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低于资本的价值,也就是说,是一个人命不值钱的历史时期。

  技术与资本的淘汰导致我国劳动力如此廉价,我国是个经济上后发国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使资本和技术大量地淘汰人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内劳动力过剩,因而使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农民工就业和提高待遇形成了严重的不利局面。

  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譬如,职工的岗前培训,劳工的劳动权利,有关政府部门都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监督,以致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损害后,无法得到保护。

  四、思路与政策建议:农业劳动力如何向工业劳动力顺利转型,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科学技术落后、但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国家。这样的国家要想追赶世界先进,跻身于世界强国,唯一的办法便是依靠自身的优势,有效利用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工业资本的积累。这应当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必须制定“充分利用又加强保护”的劳动力政策,即把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通过加大保护,使之不断增殖和获得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这支在农业经济中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大军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他们服从性较强,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富有组织纪律性,轻易不罢工,不闹事,二是价格低廉,特别能吃苦,以极低的工资便可满足他们的要求,三是聪明伶俐,文化教育素质相对较高。四是数量众多,供应充足。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劳动大军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如何使这支出身农业的劳动力大军有序地进入工业劳动队伍中去,顺利地完全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型,是我国今后几十年里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战略大事。

  但由于前些年里我国对农业劳动力转型的问题重视不够,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不理想。中国劳动力过分廉价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使我国隐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一是导致社会不均衡发展,国内社会矛盾不断集聚,二是国际压力和国际摩擦不断增大,三是长期下去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一句话,不改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不缩小巨大的城乡人口差别,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伪现代化,中国发展的道路就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改善劳工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美国商务部长和劳工部长来华,所谈内容无不涉及劳工问题,这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政策和战略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情况下,我们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和看法。

  第一,在发展战略和经济学思想上,放弃对高技术、高科技的一味追求,减少社会的贫富两极差别,减少富裕起来的那一极人的高档和奢侈需求,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的中低档产品,将资源更多地配置在扶植贫困人口改变自身状况的产业上,只有这种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才能导致更多的就业,给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二、在政治上通过保障劳工的基本权利来提高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解构国企职工的贵族化待遇,不能忽视对农民工的应有保护。另外,要提高工业生产进入的门槛,对工业化要有节制。

  劳动力问题与人的基本权利有关,因此从根本上讲,劳工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地位的问题。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在这些年里有一场较大的变化,那就是从文化大革命极左时期的至高无上,降到今天次要的和从属地位。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蜕化成一批教书匠谋生的饭碗,马克思思想的精髓已经被庸俗的教书匠们阐释得荡然无存。马克思主义只剩下一块招牌,国家资本主义正在悄然兴起。

  我们要关注这一历史的钟摆,不要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一般来说,这一钟摆的一个周期大约为30年,中国对极左的矫正已经进行了25年,估计再有几年这一从左到右的钟摆又会摆向左边。的确,改革开放20多年里,中国正在矫正极左时代遗留下来的国企工人待遇过高的问题,解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企职工贵族化的问题。例如,打破铁饭碗,实行企业破产制度,降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职工过高的福利待遇。但是,在这一场对国有企业职工待遇大矫正的过程中,社会严重忽视了进入工业生产的农民工的安全与利益。这真是“城门起火,殃及池鱼”!农民工对工业生产的进入,完全实行的是市场化标准,洗脚上田后就进入工厂,国家对新兴的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未能实施与国有企业同样的安全标准要求,更难以象过去对待国有企业那样实行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标准。因此,今天的政府要通过政治舆论,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发起一场提高农民工政治地位的活动,同时,严格执行自己的管理责任,提高工业生产进入的安全和卫生标准等门槛。一句话,对工业化要有节制。中国已经到了不能以生态环境和劳动健康为代价而盲目工业化的时代了。

  第二、坚决向国际规则靠拢,落实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加强工会组织和社会NGO 组织的作用。

  我们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面临的形势既严峻,又有有利条件。中国虽然是一个后起的国家,但后发有后发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和制度。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经过了大约上百年的抗争,才获得了目前所有的劳动权利。而中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健全这些劳动权利。我国不能以自己国情的特殊性而否定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我们认为,中国农民工目前的困境既有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制度方面的原因。维护自身权利和权益的基本手段是组织力量和谈判机制。由于我国农民工以及整个社会劳动者都缺少这种制度安排和思想文化,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如此将利益极大地偏向资本和城市利益集团。因此,今后加强农民工工会组织的工作,壮大和发挥社会团体的任务,应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三、调整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比例,改变目前我国资本收入大于劳动收入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我国的劳动收入不能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低工资标准,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工资低,但福利待遇高,而今天市场化的企业延续了计划经济的低工资,而抛弃了与低工资相伴的高福利。这种状况必然导致资本收入大大高过劳动收入,最终结果不利于中国劳动资源的发展。另外,要平衡城乡收入这架天平,适当将财富向农村分流,向贫困人口分流。中国要再度强调均衡发展。

  由于中国没有欧洲国家当年那种向新大陆输出多余劳动力的发展条件,中国过剩劳动力的问题只能通过减少两极分化的手段来解决。这可能是中国的国情。如果违背这种国情,很可能再次出现激烈的社会矛盾。

  第四、加大农民工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保障力度,加强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以提升产业结构。

  在数量如此巨大的几亿农民工涌入工业生产领域的时代,我国要展开大规模的职业培训运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间,国家要拨出专款和组织人员来办培训机构。要把农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当做一项重要的知识普及工作来抓,要把城乡之间沟通以及缩小城乡差距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自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农民工便承担起了城市建设的沉重任务。但当一座座先进、漂亮的大城市建设起来后,这些农民工仍然与现代化无缘,建筑业仍然实行的是候鸟政策,职工队伍的流动性很大,职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很难保障,从而也影响了工程质量,这使中国某些行业的产品质量始终都成问题。这不能不说与我国的劳动用工方式和职工队伍不稳定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

  因此,加强我国劳动力队伍的建设,保护好我国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质量的重大因素。我国下一步产业结构能否升级,工业技术能否提升,都与劳动力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的历史阶段,认真关注劳工问题已经是理所当然和首当其冲的大事,因为它不仅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大问题。

  制造业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主要产业,中国能否培训出一批合格的、高标准的技术工人,关系到下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不善待劳动力,这一目标便难以完成!

  第五、加强劳动法和劳动标准的制定,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心。

  要尽快强占世界劳动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高点,不能跟在国外的标准后面亦步亦趋,不能让SA8000这样的标准在中国尽出风头。中国应当赞成和支持国际标准化组织将企业的人文标准纳入标准化体系,要在全国范围内在企业界掀起一场企业的社会责任大讨论,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经营阶段进入质量和技术阶段。衡量这一阶段的标准,不仅要看中国的企业如何,更要看中国的劳动队伍素质如何。因此,关注我国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素质质量的提高,已是我国战略性的重要任务。</P>
廉价劳动力资源是只追求效益效率而忽视普通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