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作者田松)【先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26:21


互联网上奇葩多啊 搬运一篇 刚刚在从网上见到的
链接 http://shc2000.sjtu.edu.cn/0803/renzhezhong.htm
一,科学依据之外
二,个体经历:从无此习惯到习以为常
三,为什么我们会/要相信科学依据?
四,喝奶与科学巫术
五,科学依据,反面的
六,谁是确定无疑的受益者
七,科学知识的制造与传播
八,巫术细节的复杂化
九,全民操作牛奶巫术的后果
十,人这种动物是怎样喝上牛那种动物的奶的?
十一,奶牛养殖导致的生态灾难
十二,让历史超越科学
常喝牛奶的同学看过来,放下成见认真地看完: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作者田松)
  每天早晨一杯牛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所谓现代人的时尚,也被认为是健康生活的一种标志。然而,人为什么要喝牛奶?如果我这样提问,回答必定是补充钙铁锌锡维生之素唯他之命的种种“科学依据”。电视里铺天盖地无时可避的奶制品广告都做如是之论。在这种话语之下,人们已经完全意识不到:牛奶,是牛的奶,是从牛这种大型哺乳类动物的雌性个体的热腾腾的乳房中分泌出来的为她的婴儿准备的液体。
  所以我要这样提出我的问题: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

一,科学依据之外
  首先,让我们放下科学依据,回到常识,回到我们凭借自己的个体经验能够做出判断的事物上。
  现在,很多医院都挂着“母乳喂养好”的大幅宣传画。这意思是说,对于人类的婴儿而言,他妈妈的奶比牛的奶还要牛,所谓“妈的奶最神”是也。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即使这种比牛奶还牛的奶,让一个婴儿喝上一年半载而不填加其他粮食,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会营养不良——很遗憾,在科学话语之下,“营养”这个词已经蜕变为各种化学元素的集合,而我还不得不用这个词。在传统农村,会有老小孩吃他母亲的奶吃到八九岁,那显然不是营养的必须,只是一种习惯,一种母子间的娱乐。同理推之,如果牛的婴儿在成牛之后,依然只喝他牛妈的牛奶,也会营养不良。所以结论是,对于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来说,乳汁是不充分的。
  那么,乳汁是否是必要的?或者这样问:乳汁中是否包含着成年人体所必需的,或者虽非必需但是有额外好处的某种神奇物质呢?显然,现在普遍喝牛奶的习惯与这个信念有莫大的关系。大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只有一个人给过我这样一个怪异的回答:“因为人的奶不够。”当然,这个回答也不是全然无据,传说中的恶霸地主刘文彩就有两个奶妈供他喝奶——这是反动封建地主奢侈糜烂的证据!对于这种回答,我要追加另一个问题:
  一个哺乳类动物的成年个体,为什么要喝奶?
  在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中,没有哪一种动物的成年个体依然需要喝奶,更没有哪一种动物的成年个体会依赖另一种动物的奶。人类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外。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民族从来没有把其它动物的奶作为自己必不可少的食品。中国汉民族中的大多数也没有食用牛奶的传统。在我记忆中的东北话里,把一个成年人与奶联系起来,是对他的蔑视和侮辱。我相信这种语言习惯至今尚存。虽然现在,即使东北的男女老少也可以随时随地拿出花色斑斓的奶瓶(装奶的瓶子)脸不变色地仰头畅饮。
  自然,会有人指出,牛奶以及羊奶、马奶及其各种制品,是牧民的日常食品,乃至于必需品。我当然承认,游牧民族食用牛奶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所以我先放下不谈,只问剩下的部分,那些从来没有食用牛奶传统的非牧民族,为什么在不长的时间里忽然就把牛奶作为日常食品,乃至必需品呢?

二,个体经历:从无此习惯到习以为常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人群来说,从几乎或从来不食用牛奶,到每日一杯牛奶,这个变化不过二十年。关于这个变化的细节,如果有学者肯下功夫,一定大有文章可作。我姑且根据我的个体经历,勾勒出一个大概。
  据说,我在婴儿时是喝过奶粉的,我本人也曾见过此说的物证——一个铁质的雀巢奶罐,的确是雀巢,记得。然而,在我童年所生活的吉林梨树的两个小村子,都没有喝牛奶的传统。偶尔听说有人家养羊,喝羊奶,被我等汉人视为怪异。我少年所生活的吉林四平曾有一段时间凭票供应鲜奶,我家也赶上了这班车。大概从这时起,牛奶被我默认为好东西——记忆中,热奶时飘散的香气的确是诱人的。但由于“生活水平不高”,不能天天享用。所以大学期间,我的书架上常常会备着一袋奶粉,偶尔深夜冲上一杯,或干嚼几口,作为“营养”之补充。只因我生性懒惰,四年下来,所用无几。
  1986年来到南京,在饮食领域遭遇到的最强烈的文化冲击就是酸奶!这种当时东北城市几乎见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南京市民的日用饮料。我那些来南京读本科的中学同学已经个个吸奶成瘾。我清楚地记得,在南京工学院(现在叫东南大学了)的一个小卖部外,我喝下了平生第一口酸奶,然而立即马上以及马不停蹄地就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吐出口外,这味道,实在是太怪了!始料不及的是,在此后的几个月里,我却迅速地爱上了酸奶。我很喜欢稠酸奶润过舌尖的那种感觉。
  不过,直到2001年,牛奶才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忙于写学位论文,深居简出,冰箱里常备袋装鲜奶,冰箱外常有瓶装麦片,作为早餐与夜宵的缺省配置。这个习惯一直断断续续地保留到2005年夏天,随着我素食生涯的开始而迅速结束。
  从1986年算起,到2005年前后,这是我作为成年个体的二十年喝奶简史。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从从来不喝、几乎不喝到每天都喝的转变过程,根据我有限的关于“为什么”的随机调查,原因大致有三:1,大家都喝;2,好喝;3,有营养。这正是乳制品广告天天刺激的三个穴位。大家都喝使得喝奶成为时尚。而牛奶好喝,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相信,有一部分味觉是建构的——牛奶好喝并非是人类的本能,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倘如没有大家都喝的时尚与牛奶有营养的科学依据,我在吐出牛奶之后,绝对不会再喝第二口,也就不可能觉得它好喝。所以在这三条里面,看起来最强劲的理由似乎应该是现在人们三句不离的科学依据:牛奶之中含有什么什么营养成分,会产生怎样怎样的效果,对人体有多少多少的好处。
  至少从二十年前开始,就有很多关于牛奶的科学依据或者神话在中国流传着,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这个:日本人因为每天喝牛奶,N年之后,平均身高增长了十厘米!对于这些科学依据和神话,我也曾坚信不疑。然而,

三,为什么我们会/要相信科学依据?
  多年以前,在我的科学主义缺省配置依然强烈的时候,我曾提出一个自为得意的命题:“科学知识之所以可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正确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① 然而,如果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对于某项科学知识,比如关于牛奶之富有各种营养的科学依据,我们是因为“验证”了才相信呢?还是因为我们相信总体的科学,因为别人都相信,因为报纸上都这么说,我们就相信了呢?
  在我从前的观念里,科学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的。科学大厦无论建得多高,总可以还原到最基本的经验上来。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循序渐进,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重构整个科学大厦——所谓验证是也。然而,即使不去深究其中的实证主义假设,即使这种理想的“应该”在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现代科学距离我们的日常经验日趋遥远,不用说宇宙大爆炸之类的高深学问已经完全超出了经验之外,连科学家也只能进行理论判断,而不能凭经验验证。就算是牛奶之营养这种似乎日常的科学,普罗大众同样无力进行理论判断,也难以进行经验验证。比如“抽烟可以提神”,这样的说法烟民还能有充分的经验依据,因为效果直接,立竿见影。而牛奶之功效则太过抽象,比如补钙,是不是补上了,补上了有什么表现,有多少人能够直接获得体验?相反,因乳糖不耐而拉肚子倒是当下立判。因而,在从几乎不喝到每天一杯的变化过程中,人们挂在嘴边的“科学依据”其实是一个似近实远的东东。
  到了这一步,一个新的环节显现出来,叫做科学共同体(俗称科学界)——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会有人说,虽然我们自己没有亲自验证,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科学共同体替我们进行了验证。这时,我们就把对科学知识的信赖,建立在了对科学共同体的信赖之上了。对科学知识的信赖,与对科学共同体的信赖,构成了一对互相依赖的循环——此之谓正反馈,与上瘾类似。②
  在“时尚好喝有营养”这三大喝奶理由中,“好喝”是一个主观陈述,陈述者可以直接做出判断;“时尚”也是陈述者可以感知的社会氛围;而“有营养”这个科学依据,却是陈述者无法直接得出的,所以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相信牛奶有营养”。同样,在“相信有营养”与“大家都喝的时尚”之间,也存在着正反馈。越是时尚,人们越会相信牛奶有营养,从而喝奶越时尚。这两者加起来,又强化了对牛奶的味觉建构,使得牛奶更加“好喝”。

  然而,一旦我对科学共同体产生了怀疑,整个逻辑基础就发生了动摇。关于牛奶营养的种种依据和神话,科学共同体在什么意义上,什么程度上做出过验证呢?如果连吸烟和肺癌之间的统计关联都难以确定,牛奶和身高之间的关联如何能够确定?
  与此同时,我还可以对“我们对科学依据的信赖”表示怀疑。按照科学之“发展”说,科学在发展,意味着明天的科学可能会推翻今天的科学。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要按照今天的科学依据行事呢?在理论层面上,人们常说,科学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今天发展了的科学不但纠正了过去不大发展的科学中的错误,同时还继承了其中的正确。但是,针对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而言,作为不懂科学的平民百姓,我看到的就是简单的“是”和“否”。在我短暂的有生之年,我已经经历过多起科学依据的颠覆了。比如我年轻的时候,科学依据说菠菜含铁量高,大有补血之功效,由此可证,频送秋波有利于身心健康。后来科学依据又说弄差了一个小数点儿,其实含铁不多,当初送的秋波就有点尴尬。再后来,又说其实没差,还是多,所以还是应该送。显然,如果按照科学依据来生活,我就会生活得颠来倒去。③
  更加直接的例子竟然是“母乳喂养”,这让我觉得颇具讽刺效果。我们现在之所以常常看到“母乳喂养好”的宣传画,恰恰是因为,曾有科学依据论证,母乳喂养不如牛奶喂养!这件事儿在美国发生于1950年代①。具体细节我尚未查证,可以想出来的理由大致如下:牛奶所含钙铁锌硒之类的物质含量或者搭配优于人奶,故以喂牛之奶喂人,好;人与人有差异,有人健壮,有人体弱,有人健康,有人体恙,故以健康健壮之牛奶来喂,好;母亲喂奶,从来不曾消毒奶头!乖乖,有病菌啊!而牛奶则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消毒,好。当然,还有健康之外的原因,比如减轻了职业女性哺乳请假的负担,解除了爱美女性忧虑体形的烦恼,等等。所以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牛奶喂养被视为科学先进,母乳喂养被视为原始落后。如果没有这段历史,宣传母乳喂养就太莫名其妙了。连猫猫狗狗都知道的事情,人还要特别强调吗?
  遗憾的是,人类正在失去其作为哺乳动物的本能,正在变成按照“科学依据”行事而越行越乱的生物机器。

  现在,每当人们要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总是会本能地问,这个东西有什么科学依据。我的反问是,除了科学依据,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来判断一个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这别的依据与科学依据发生了冲突,是否要以科学依据为最大?我找到了两项,一个是个体的经验依据,一个是集体的历史依据。② 回过头看,在我前面自鸣得意的命题中,我竟然已经把对科学的信赖建立在个人的经验判断之上了。作为一个具有刺激反应功能的生物个体,个人的经验依据,是一切依据的基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我们每一个个人凭借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活经验,都足以作出判断。比如中午吃什么饭,晚上看什么电影,都不需要依据科学。而历史依据,我将其阐释为一个民族长时段的个体经验的累积,更应该置于科学依据之上。以往,人们常常把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作为科学依据的注脚。现在,我希望反过来,让科学依据成为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的注脚。

四,喝奶与科学巫术
  巫术并没有随着“现代”的到来而销声匿迹。不仅“愚昧”“落后”地区依然巫术盛行,“文明”“先进”的大都市同样有各种变化着形态的巫术或明或暗地流传着。比如最受少女少男欢迎的爱情巫术就常常花样翻新。我最近见到的一个例子据说是某韩剧提供的:在第一场雪洒满大地的时候,与爱人在雪中热吻九次,可以保证九年的甜蜜生活。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在九次热吻与九年甜蜜之间,毫无因果关联——只有巫术实行者一厢情愿的“虚拟因果”。而恋人们尽管知道此关联的脆弱,依然兴致勃勃地完成这样的仪式,不仅仅是由于这种行为本身1,并无害处,2,也很浪漫,3,成本不高,同时也是因为4,巫术这种原初的思维形态依然潜存在人们的无意识深处以及意识明处。
所谓“生则有欲”,人人都在憧憬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常常要面对“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迷惘及煎熬。在愿望和愿望的达成之间,人们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可操作的手段。——哪怕是心里安慰,有一个也比没有要好。
  我有一个梦想:让我的明天能和今天一样健康,乃至比今天更健康——注意,这种愿望已经隐含着与我们“唯一的敌人”时间进行对抗的意思了——那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达成这种愿望呢?
  道光末,有丹药盛于西南诸省,后延至内地。制药者乃一西域奇僧,居万佛园,故名万灵丹。传日服一粒,有舒筋活血,养颜回春之效。且价钱公道,不及菜金之十一。平常市民皆日用之,莫不称奇。凡十有九年,僧圆寂,乃止。其徒者三,皆曰正宗,顷而云散。贻至今日,西南民众常念其丹。
  如果我回到道光末的西南诸省,我必定也会跟大家一样日用之。更何况,他的徒弟之中还有人透露出了部分制作细节。
  以药师佛前热香灰三钱;万佛园莲心三枚,磨粉;观音座前供奉三日之精面三两;佐万佛园春蜜三钱;并以法师亲用四十余年之木鱼槌捣拌,可制丸三十枚。
  这个过程更能坚定愚昧之我对此丹药的信心。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种达成愿望的方式叫做巫术。然而,依我粗浅的人类学眼光来看:
  每天早晨,拉开冰箱门,拿出牛的奶,剪开包装皮,倒进玻璃碗,放在微波炉里转上一分半钟,配面包一至三片,徐食徐饮。
  这同样是一种健康巫术。

  正如人们今天相信牛奶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叫做科学),同样,当时的人们相信万灵丹与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也是基于当时的理论依据(叫什么我先不管了)。理论、社会及文化建构的结果,同样使万灵丹“时尚好喝有营养”。在知识社会学的意义上,万灵丹和牛奶是对称的;万灵丹的理论之被人信赖,与牛奶营养学之被人信赖,也是对称的。万灵丹和牛奶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同样的满足健康愿望的可操作手段。如果说,服用万灵丹是一种巫术;则,喝牛奶,同样是一种巫术,是一种同样的巫术。
  牛奶,不过是灵丹妙药这种古老的巫术媒介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变体。

  回到一百年前,我的健康愿望大概还能有如下可操作的满足手段:
  1, 重新布置房间,床南北朝向,通风避光……这是一位风水先生的判词;
  2, 每天早晨睁眼之前,转睛,搅海,鼓漱;双掌搓热,抚面揉背……这是传统道家的养生招式;
  3, 每天敬佛礼佛,心中默念……这是一位居士的建议;
  4, 神爱世人,且能行神迹,每天向基督祷告,词曰……这是一位基督徒的忠告;
  5, 每天一趟太极拳——这是一位太极师傅的经验之谈;
  6,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中国俗语;
  7, An apple a day, doctor away——这是刚传进来的西谚;
  …… ……
  如果把巫术作为中性词而不是作为贬义词,不妨把这些手段一律称为巫术。我相信哪种巫术,取决于我相信哪种理论;而我相信哪种理论,取决于哪种理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取决于哪种理论与整个社会的缺省配置更为协调。至于我的个体经验,常常被淹没其中。在牛奶巫术盛行的当下,喝牛奶有利于健康已经成了缺省配置。如果你没有获得健康,那不是牛奶的错儿,而是你的错儿。——如果你穿不进水晶鞋,那是因为你不是灰姑娘,鞋是没有错的。人们表达关切,常常会煞有介事地做语重心长状:每天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人们去看望老人,会自然而然地带一箱牛奶。而被关切的人,被探望的人,也会连连称是,连连称谢。牛奶巫术已经成了当下大众话语的一部分,乃至于成为意识形态,正如一百多年前中国西南的万灵丹,三十年前的红茶菌。

  在我们这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具有最高的话语权,所以最流行的巫术常常是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科学巫术不仅占领了传统巫术活跃的领地,还在不断开拓新的增殖空间。保健、美容、增高、丰乳、生发、壮阳、除皱纹、抗衰老,不一而足。江兄晓原在《电视广告之“江氏定理”》中①指出,大部分广告都是这类产品投放的。其共性有二:一,效果并非直接可见;二,因果关系复杂——就算产品无效,总可以有别的原因来解释。如此,才需要大规模的广告轰炸,使之成为大众话语。比如那些声称针对中国人特别设计的某某搭档,就是要不断地告诉你,你不完整,你有缺陷,你瘸,然后让你买它们的拐。
  科学巫术,你可以说巫术把自己包装成科学,更可以说科学本身成为巫术。作为人类思想的两种形态,巫术与科学竟然可以水火相生。

  当然,会有人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万灵丹与健康的因果关联,是虚假的,虚拟的;而牛奶与健康的因果关联,是科学的,实证的,所以是真实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曾经有过的,已经被否定掉的健康巫术,比如打鸡血、喝红茶菌以及甩手疗法。我相信,在它们盛行的时候,都曾有科学家给出过相当充分的科学依据。甚至抽烟,也未必就找不到有益于健康的科学依据②。虽然事后,这些科学依据又都遭到了另外一些,乃至于同一些科学家的批驳。
  同样,关于牛奶之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科学依据,也在遭到另一批科学家的批驳。甚至,这些反面的科学依据并非完全是最新发现,而是早早就被发现了!

  “电视上广告做得越多的商品,其实际效用往往越可疑。”这是江氏定理的一个直接推论。

五,科学依据,反面的
  在我从历史依据的角度对牛奶神话产生疑问之后,我迅速发现了同样不少的认为牛奶有害健康的科学依据。比如说,消化牛奶需要一种酶,而东方人普遍不具有这种酶,所以东方人普遍对牛奶不消化,导致腹泻。进而,喝牛奶不但不补钙,反而会导致体内钙质的流失,会导致老年骨质疏松。为了让本文有一点科学的样子,我姑且利用Google出来的文献做出一点儿科普。
  《剑桥食物史》上说:
  牛奶的主要成分是乳糖,除海狮外,所有哺乳动物乳汁的主要成分都是乳糖,人奶中含有的乳糖比例最高,约7%。③。
  维基百科“乳糖”词条说:
  幼小的哺乳动物肠道能分泌乳糖酶,分解乳糖为单糖。成年动物,包括除高加索人种外的多数人类体内乳糖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故饮用乳类可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症。④
  维基百科“乳糖不耐症”词条说:
  哺乳动物的幼体在断乳后,一般不再摄入乳糖而且停止生产乳糖酶。人类的幼儿在4岁的时候通常会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但各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些人群因为第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突变,终生能消化乳糖。关于该变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科学上尚无一致的结论。目前的状况是:多数祖籍西欧的人基因中存在该变异(意味着他们够终生消化乳糖),而东亚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则多数没有该变异(意味着他们成年后会出现乳糖不耐症)。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后会出现症状,所以与其将之称作疾病,还不如说是自然状况更合适。①

  这段科学依据恰好可以作为大多数民族没有食用牛奶之历史依据的注脚。大自然极其聪明地在演化中设定了这种机制,让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不再能够享用为其婴儿准备的特别食物。因而,对于成年人来说,乳汁正符合刘华杰教授的双非原则:既不充分,也不必要。那些基因经过了特别变异的可以终身喝奶的民族,则并非常态,同样,也未必是必要的。
  而对于婴儿来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母乳喂养好,在母乳充分的时侯,牛奶自然也是不必要的。

  话到此处,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人坚持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追问:到底是牛奶有利于健康的科学依据多,还是有害于健康的科学依据多?为什么牛奶之有益健康的正面依据要远远多于牛奶之有害健康的负面依据?
  在此,我的专业恰好用了用武之地。按照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结论本身也是社会建构的。回到科学哲学,也有所谓的“观察渗透理论”之说:科学观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任何一个实验,它的设计都是建立在设计者的缺省配置之上的。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已经默认了牛奶有益于健康,他的实验目的必然是验证牛奶有益健康,他设计的实验也只能给出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结果——即使实验失败,也不能给出牛奶之有害健康的结论,因为那将是另一个实验,需要另一种设计。在这种普遍的缺省配置之下,研究人员大量生产“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学知识,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原因一直隐而未显。

六,谁是确定无疑的受益者
  现在,水似乎被我搅混了。在整个人物与事件尚未构成一个明晰的因果网络,怎样去寻找下一个重要的因果环节?在此,我要隆重介绍福尔摩斯的方法:从具体的细节中跳出来,看看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对谁有利?
  那么,在这场全民操作的牛奶巫术中,谁是确切无疑的受益者?
  是巫术的操作者——喝牛奶的人吗?当然不是,如前所述,他们可能是受益者,但也可能是受害者。
  这倒让我想起一则老故事,说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有的人一本万利,有的人倾家荡产,但是有个小伙子却踏踏实实地挣到了钱,因为他不挖金子,只卖淘金工具。就如赌博,赌徒有时候赢钱,更多的时候输钱;但是提供赌局的庄家,注定赚钱。又如彩票,买彩票的可能中彩,更多的时候中到了,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花了个西瓜钱,只中了个西瓜皮;但是卖彩票的,注定赚钱。于是,一个关键的线索浮出水面:
  大型奶业公司,以及相关的产业链条!
  只有它们,才是这场全民巫术的确定无疑的受益者。

七,科学知识的制造与传播
  在这个强大的利益实体浮现之后,与之相关的种种事件就有了新的关联方式,呈现出新的图景。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正面依据远比负面依据要多?

  首先,考虑知识的传播,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正面依据远比反面依据要多?
  显然,由于这个利益实体的存在,正面依据的普及与传播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关于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学知识和神话便能得到极为有效的传播和推广,让我们每天每时都在电视、报纸、广告牌上看到——科学普及并不是中性的,也是可以有利益背景的。进而言之,关于牛奶的很多神话很可能就是它们建构出来的!正如抽烟之于男子汉气概的关联,是烟草公司长期的大量的广告浸染的结果。
  而那些反面的关于“牛奶之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由于没有一个直接的强有力的受益实体,只能以零散的,不具规模的,弱小的渠道得以传播。并且,会遭到整个牛奶产业的制抵与批驳。
  所以,即使我们假设正反两方面的依据数量相同,我们也会更多地听到正面依据。

  其次,考虑知识的生产。
  科学知识不是无中生有的,尤其是当下的科学,是由职业科学家生产出来的。所以显然,第一,存在哪些知识,取决于相关的科学共同体(比如营养学家)给我们生产什么知识。如上节所述,如果职业科学家普遍相信牛奶有营养,他们就更容易生产出证明牛奶有营养的科学知识。而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的是,第二,由于这个利益实体的存在,证明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研计划更容易被通过,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从而更容易被制造,更容易得到发表,得到传播。
  在这个庞大的关系链条中,与科学普及一样,科学知识不是中性的,科学家也不是中性的。我相信,在与牛奶营养相关的科学家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这个产业有着密切关联的,甚至是隶属于这个产业的。因为,这个产业也拥有自己的科学家队伍,不但要从事具体的成份分析、化验、消毒、配方等技术工作,也要进行理论建构。

八,巫术细节的复杂化
  2006年,我看到了一个新的电视广告,一位长得非常质朴的男士热情地对着镜头说:“早晨要喝‘早晨好’奶,晚上要喝‘晚上好’奶。”
  和所有的巫术一样,牛奶巫术也在丰富它的细节。也与所有的巫术一样,细节越是复杂,操作越有仪式感,人们对它的信心越强。

  且让我做一个小小的回顾。首先,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学知识及神话;1980年代,人们手里有了余钱之后,“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喝牛奶,恰好成为生活水平之提高的象征;于是我们开始操作牛奶巫术;于是市场上产生了大量的牛奶需求。自然,乳制品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深受其益,开始膨胀。
  在此后的某一个时间,乳糖不耐的科学依据出现了。但是不要紧,营养学家马上推出了新的建议,喝酸奶。而奶业公司也随即推出了各种口味的酸奶。关于牛奶之补充某种元素的科学知识仍在得到强有力的传播,并随之产生关于正确饮奶的种种规则,使牛奶巫术的仪式过程更加精致。我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①,引用如下:

  如何解决广大乳糖酶缺乏者在饮用牛奶及其奶制品方面的不适和苦恼,一直是营养学家和乳品行业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给出几点建议:  
  * 配合谷物同吃。一般来讲,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的增加,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 喝奶粉加一些麦片同吃,也会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经高温和加压,又加入了蔗糖和其它添加剂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释,人体也就较容易吸收和利用了。而且冲调奶粉中乳糖的含量也易于控制,更加适合于这样特定的人群。
  * 少量多次。每一个乳糖不耐受者表现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喝一杯(含12g乳糖左右)就肚胀、腹泻;有的人喝了半杯就有反应。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对牛奶还可以耐受。所以,如果一杯奶分成两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化解或完全不发生任何症状。
  * 喝酸奶。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经发酵后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酸奶,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小的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对饮用牛奶后常有腹胀肠鸣、甚至腹泻者的乳糖不耐阿受的人群最为适宜。
  * 加一片乳糖酶或含乳糖酶的奶粉。发生乳糖不耐受是因为机体缺少乳糖酶,如果喝奶时,吃一片乳糖酶就会容易预防不舒服症状,因为外援性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消化和吸收。试验证明,乳糖不耐受的妇女喝一杯牛奶加一片乳糖酶,可以减少不耐受的症状,以前的感觉完全改变。现在市场上已有含乳糖酶的奶粉,可以试试。

  在这种很科学的文章的指导下,牛奶巫术逐渐丰富起来,既有操作细节,又有理论支撑,还具有足够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认真学习了科学喝奶的先生,在逐一完成早晨喝早晨奶晚上喝晚上奶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之后,会对自己的健康获得一种信念;正如一位认真学习过科学化妆的女士,在借助瓶瓶罐罐认真完成每一个操作细节之后,对于自己的皮肤所获得的那种信念;又如一个学习过地爱情巫术的远古少女,在借助花花草草虔心完成每一个操作细节之后,对于自己的爱情婚姻所具有的那种信念。
  事实上,我本人也曾认真地遵循着这类指导——科学,闹笑话呢!但是现在,则看到了这种科学的荒谬。既然乳糖不耐,为什么一定还要喝奶?显然,“牛奶有益健康”已经是默认的前提,能喝奶,是好的;不能喝奶,是可怜的,并为此而苦恼的,从而是需要帮助的,需要拯救的——而营养科学,恰到好处地实施了这种帮助和拯救,使得牛奶巫术得以实施。
  以我恶补的科学的知识来看,这篇文章混淆了两个概念: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iciency)和乳糖不耐(lactose intolerance)。乳糖酶缺乏是指极少数婴儿先天缺乏乳糖酶,连母乳都不能消化,从而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而乳糖不耐则是由于哺乳类动物随年龄增长,逐渐失去乳糖酶,这是造物主的设计,是演化的结果,早已不被视为缺陷和病症。但是,只有把两者混为一谈,关于正确喝奶的种种细节才有意义。否则,就无异于教导小猫老猫如何正确地吃辣椒。
  这是一篇很常见、很有代表性的文章。我可以相信,它的作者与牛奶产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毫无疑问,这类文章是全民牛奶巫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九,全民操作牛奶巫术的后果
  牛奶巫术流行之后,喝牛奶的意义迅速膨胀,从个人的健康,上升到全民族的体质,乃至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等重大的意识形态层面。这使得牛奶巫术更加庄严。下面是我从网上随便找到的一个乳品展览的海报①,里面有丰富的细节可供阐释。

2003年中国国际酿酒、乳品工业西新展览会
-------------------------------------------------------------
会展时间: 2003-10月14-16日
会展地址: 辽宁工业展览馆
主办单位: 全国十一省市乳品协会

  详细内容: 乳制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乳与乳制品的消费与普及水平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能够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全民族的体质,是社会发展必需的重要食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牛奶生产呈快速增长之势,其总产量已从1980年的114万吨,发展到2001年的1025.4万吨,平均发展速度为43.4%。进入2002年,奶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牛奶总产量达到60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4%;其中第二季度产量382.6万吨,同比增长32.9%。从当年情况看,2002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69.7%,而2001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64.5%,2002年比2001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中国乳业协会披露,我国牛奶总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1.6%。目前,世界牛奶人均占有量为102公斤,而我国不足7公斤。这一组数字,一方面反映我国奶业的落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专家预测未来的五年,我国乳业产品销量将维持在1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

  显然,这些说法都已经被主流话语体系所接纳,经过大众媒体的再三重复,成为人们默认的常识。我们喝的牛奶少,意味着我们落后,所以我们要赶超——然而,人家的基因有那个变异,喝了没事儿;我们基因正常,喝了拉肚,为什么还要赶呢?一头猪立志要做牧羊犬,那是标新立异,不落凡俗,可以成就一部可歌可泣的电影。如果所有的猪都要作牧羊犬,岂不是猪将不猪!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中国人是否获得了美声大奖、芭蕾冠军,我总是不以为然。有几个,挺好;没有,也无所谓。——对不起,有点儿跑题了。让我继续。
  大规模的牛奶巫术,必然要求大量的牛奶供应。我相信,这里提供的数据即使不是完全准确,至少在数量级上是可信的。据此,从1980年到2001年,中国的牛奶产量增长了将近十倍!并且,正在以横扫万民如卷席的速度飙升。这意味着,有大量从不喝奶的人,就在这二十年里,接受了牛奶神话,开始大量喝奶了。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这些增加的牛奶是从哪儿来的?我相信,它们不会来自传统的畜牧业,只会来自新兴的现代化的工厂化的养殖业。也只有这样的养殖业,才有可能一边高效率地满足市场的牛奶需求,一边高效率地满足资本的繁殖要求。

十,人这种动物是怎样喝上牛那种动物的奶的?
  2006年初同学聚会,在我说起我的素食三大理由“环保、健康、合天理”之后,我的中学同学,现在农科院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张永祥博士告诉我一个远远超出了我脆弱的想象能力的事实。这使我立即戒掉了了牛奶,并且迅速延及其它奶制品,连冰淇淋都戒掉了。
  我且把这个过程换一种方式重述一遍。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天上不会下牛奶。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喝的奶,都来自一种叫做奶牛的动物。那么,奶牛为什么会产奶呢?
这个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我以前也比较含糊。现在我终于可以确认,奶牛之所以产奶,是因为她生小牛了。没有哪一种哺乳类动物的雌性个体会平白无故地天天从乳房里向外淌奶。那么,
  奶牛为什么会生小牛呢?
  因为她怀孕了。
  奶牛为什么怀孕呢?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知道,所以答案才让我震惊,
  ——因为,因为她被人工受精了!

  进而,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产奶呢?
  因为她不断地生小牛。
  奶牛为什么不断地生小牛呢?
  因为她不断地怀孕。
  奶牛为什么不断地怀孕呢?
  因为她不断地被人工受精。

  同肉类食品一样,我们现在饮用的牛奶,都来自于工厂化的养殖业,而不是来自传统的人畜共生的畜牧业。乳业流水线上的奶牛,一辈子没谈过恋爱,一辈子没有过过性生活,甚至一辈子没有见过公牛,却一辈子不停地生小牛,一辈子在不停地被挤奶。
  天啊,我的牛顿啊,这还是牛过的日子吗?

  甚至,奶牛妈妈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哺过乳——据说,一旦让小牛吃过他娘的奶头,牛妈妈就和牛宝宝就会产生母子依恋,就不肯让人挤奶了。所以在先进的乳业工厂里,奶牛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小牛也见不到他们的母亲,一生下来就被母子分离。一部分小母牛被人喂养成奶牛,重复她母亲的命运;一部分小牛被卖出去当肉牛饲养,这算是幸运的;还有一部分小牛,直接进了生化工厂,变成了各种血清、蛋白和酶!
  地啊,我的爱因斯坦啊,人可以安心让牛过这样的生活吗?

  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下,奶牛的一生大概是这样的。小母牛在16个月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人就要考虑为她授精。很快,这个一岁多的处女牛就莫名其妙地怀孕了。280天之后,小母牛分娩,作了妈妈。从此时起,自动化的机械取奶装置就开始定期吸她的奶。又过了305天,奶牛停止产奶,可以休息了。但是只能休息60天。因为此前220天,她已经第二次被人工授精了。60天后,她会产下了第二个孩子,开始了新的轮回。在七八个轮回之后,奶牛体力衰竭,就被“淘汰”了。
  “淘汰”是乳品行业的术语,就是不要了,处置了。——能卖就卖了,不能卖也不能留着浪费饲料。
  奶牛们就是这样生活了一辈子!
  我的佛祖啊,我的基督啊,我的安拉啊,人有权利让牛过这样的生活吗?

  在乳业工厂里,奶牛们从来没有过过一天牛的生活,她们完全不是作为生命而存在的,她们被人彻底地变成了物,变成乳制品行业的生产原料!
  作为大型哺乳类动物,奶牛有着与人相似的生物欲望。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奶牛的心情是不好的。按照莽萍女士关于动物园动物的说法,我想,这些奶牛可能大部分已经疯了!牛们郁闷,就容易生病,奶量就会下降。如果忧郁至死,从奶业公司的角度,叫做经济损失;所以不能让她们病,不能让她们死;所以要不断地给她们注射疫苗,注射抗生素。为了保证奶的产量,还要注射激素,注射催奶剂。同时,奶牛的饲料中也必然包含着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添加剂。在奶牛的体内,不知道被人灌进去多少莫名其妙的化工产品。而这些化工产品,大多数是牛这种动物的身体从未接受过的,牛不知道怎么分解它们,它们必然会分布到奶牛的奶液中。喝这样的奶,按照郭耕关于吃肉的说法,相当于喝毒!
  我的达尔文啊,人为了每天喝一点有毒的牛奶,就可以让牛过这样的生活吗?

  相比之下,草原上的人们享用牛的奶,那是因为人和牛保持了一个共生关系。人善待了牛,牛让人分享她的一部分奶,这是两种生灵之间的合作。在牧民的奶茶中,凝集着人与牛之间的友谊和慈爱。而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只能是那种凝聚着人类的罪恶,带着毒素的牛奶制品。①

互联网上奇葩多啊 搬运一篇 刚刚在从网上见到的
链接 http://shc2000.sjtu.edu.cn/0803/renzhezhong.htm
一,科学依据之外
二,个体经历:从无此习惯到习以为常
三,为什么我们会/要相信科学依据?
四,喝奶与科学巫术
五,科学依据,反面的
六,谁是确定无疑的受益者
七,科学知识的制造与传播
八,巫术细节的复杂化
九,全民操作牛奶巫术的后果
十,人这种动物是怎样喝上牛那种动物的奶的?
十一,奶牛养殖导致的生态灾难
十二,让历史超越科学
常喝牛奶的同学看过来,放下成见认真地看完: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作者田松)
  每天早晨一杯牛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所谓现代人的时尚,也被认为是健康生活的一种标志。然而,人为什么要喝牛奶?如果我这样提问,回答必定是补充钙铁锌锡维生之素唯他之命的种种“科学依据”。电视里铺天盖地无时可避的奶制品广告都做如是之论。在这种话语之下,人们已经完全意识不到:牛奶,是牛的奶,是从牛这种大型哺乳类动物的雌性个体的热腾腾的乳房中分泌出来的为她的婴儿准备的液体。
  所以我要这样提出我的问题: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

一,科学依据之外
  首先,让我们放下科学依据,回到常识,回到我们凭借自己的个体经验能够做出判断的事物上。
  现在,很多医院都挂着“母乳喂养好”的大幅宣传画。这意思是说,对于人类的婴儿而言,他妈妈的奶比牛的奶还要牛,所谓“妈的奶最神”是也。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即使这种比牛奶还牛的奶,让一个婴儿喝上一年半载而不填加其他粮食,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会营养不良——很遗憾,在科学话语之下,“营养”这个词已经蜕变为各种化学元素的集合,而我还不得不用这个词。在传统农村,会有老小孩吃他母亲的奶吃到八九岁,那显然不是营养的必须,只是一种习惯,一种母子间的娱乐。同理推之,如果牛的婴儿在成牛之后,依然只喝他牛妈的牛奶,也会营养不良。所以结论是,对于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来说,乳汁是不充分的。
  那么,乳汁是否是必要的?或者这样问:乳汁中是否包含着成年人体所必需的,或者虽非必需但是有额外好处的某种神奇物质呢?显然,现在普遍喝牛奶的习惯与这个信念有莫大的关系。大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只有一个人给过我这样一个怪异的回答:“因为人的奶不够。”当然,这个回答也不是全然无据,传说中的恶霸地主刘文彩就有两个奶妈供他喝奶——这是反动封建地主奢侈糜烂的证据!对于这种回答,我要追加另一个问题:
  一个哺乳类动物的成年个体,为什么要喝奶?
  在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中,没有哪一种动物的成年个体依然需要喝奶,更没有哪一种动物的成年个体会依赖另一种动物的奶。人类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外。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民族从来没有把其它动物的奶作为自己必不可少的食品。中国汉民族中的大多数也没有食用牛奶的传统。在我记忆中的东北话里,把一个成年人与奶联系起来,是对他的蔑视和侮辱。我相信这种语言习惯至今尚存。虽然现在,即使东北的男女老少也可以随时随地拿出花色斑斓的奶瓶(装奶的瓶子)脸不变色地仰头畅饮。
  自然,会有人指出,牛奶以及羊奶、马奶及其各种制品,是牧民的日常食品,乃至于必需品。我当然承认,游牧民族食用牛奶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所以我先放下不谈,只问剩下的部分,那些从来没有食用牛奶传统的非牧民族,为什么在不长的时间里忽然就把牛奶作为日常食品,乃至必需品呢?

二,个体经历:从无此习惯到习以为常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人群来说,从几乎或从来不食用牛奶,到每日一杯牛奶,这个变化不过二十年。关于这个变化的细节,如果有学者肯下功夫,一定大有文章可作。我姑且根据我的个体经历,勾勒出一个大概。
  据说,我在婴儿时是喝过奶粉的,我本人也曾见过此说的物证——一个铁质的雀巢奶罐,的确是雀巢,记得。然而,在我童年所生活的吉林梨树的两个小村子,都没有喝牛奶的传统。偶尔听说有人家养羊,喝羊奶,被我等汉人视为怪异。我少年所生活的吉林四平曾有一段时间凭票供应鲜奶,我家也赶上了这班车。大概从这时起,牛奶被我默认为好东西——记忆中,热奶时飘散的香气的确是诱人的。但由于“生活水平不高”,不能天天享用。所以大学期间,我的书架上常常会备着一袋奶粉,偶尔深夜冲上一杯,或干嚼几口,作为“营养”之补充。只因我生性懒惰,四年下来,所用无几。
  1986年来到南京,在饮食领域遭遇到的最强烈的文化冲击就是酸奶!这种当时东北城市几乎见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南京市民的日用饮料。我那些来南京读本科的中学同学已经个个吸奶成瘾。我清楚地记得,在南京工学院(现在叫东南大学了)的一个小卖部外,我喝下了平生第一口酸奶,然而立即马上以及马不停蹄地就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吐出口外,这味道,实在是太怪了!始料不及的是,在此后的几个月里,我却迅速地爱上了酸奶。我很喜欢稠酸奶润过舌尖的那种感觉。
  不过,直到2001年,牛奶才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忙于写学位论文,深居简出,冰箱里常备袋装鲜奶,冰箱外常有瓶装麦片,作为早餐与夜宵的缺省配置。这个习惯一直断断续续地保留到2005年夏天,随着我素食生涯的开始而迅速结束。
  从1986年算起,到2005年前后,这是我作为成年个体的二十年喝奶简史。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从从来不喝、几乎不喝到每天都喝的转变过程,根据我有限的关于“为什么”的随机调查,原因大致有三:1,大家都喝;2,好喝;3,有营养。这正是乳制品广告天天刺激的三个穴位。大家都喝使得喝奶成为时尚。而牛奶好喝,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相信,有一部分味觉是建构的——牛奶好喝并非是人类的本能,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倘如没有大家都喝的时尚与牛奶有营养的科学依据,我在吐出牛奶之后,绝对不会再喝第二口,也就不可能觉得它好喝。所以在这三条里面,看起来最强劲的理由似乎应该是现在人们三句不离的科学依据:牛奶之中含有什么什么营养成分,会产生怎样怎样的效果,对人体有多少多少的好处。
  至少从二十年前开始,就有很多关于牛奶的科学依据或者神话在中国流传着,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这个:日本人因为每天喝牛奶,N年之后,平均身高增长了十厘米!对于这些科学依据和神话,我也曾坚信不疑。然而,

三,为什么我们会/要相信科学依据?
  多年以前,在我的科学主义缺省配置依然强烈的时候,我曾提出一个自为得意的命题:“科学知识之所以可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正确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① 然而,如果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对于某项科学知识,比如关于牛奶之富有各种营养的科学依据,我们是因为“验证”了才相信呢?还是因为我们相信总体的科学,因为别人都相信,因为报纸上都这么说,我们就相信了呢?
  在我从前的观念里,科学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的。科学大厦无论建得多高,总可以还原到最基本的经验上来。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循序渐进,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重构整个科学大厦——所谓验证是也。然而,即使不去深究其中的实证主义假设,即使这种理想的“应该”在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现代科学距离我们的日常经验日趋遥远,不用说宇宙大爆炸之类的高深学问已经完全超出了经验之外,连科学家也只能进行理论判断,而不能凭经验验证。就算是牛奶之营养这种似乎日常的科学,普罗大众同样无力进行理论判断,也难以进行经验验证。比如“抽烟可以提神”,这样的说法烟民还能有充分的经验依据,因为效果直接,立竿见影。而牛奶之功效则太过抽象,比如补钙,是不是补上了,补上了有什么表现,有多少人能够直接获得体验?相反,因乳糖不耐而拉肚子倒是当下立判。因而,在从几乎不喝到每天一杯的变化过程中,人们挂在嘴边的“科学依据”其实是一个似近实远的东东。
  到了这一步,一个新的环节显现出来,叫做科学共同体(俗称科学界)——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会有人说,虽然我们自己没有亲自验证,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科学共同体替我们进行了验证。这时,我们就把对科学知识的信赖,建立在了对科学共同体的信赖之上了。对科学知识的信赖,与对科学共同体的信赖,构成了一对互相依赖的循环——此之谓正反馈,与上瘾类似。②
  在“时尚好喝有营养”这三大喝奶理由中,“好喝”是一个主观陈述,陈述者可以直接做出判断;“时尚”也是陈述者可以感知的社会氛围;而“有营养”这个科学依据,却是陈述者无法直接得出的,所以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相信牛奶有营养”。同样,在“相信有营养”与“大家都喝的时尚”之间,也存在着正反馈。越是时尚,人们越会相信牛奶有营养,从而喝奶越时尚。这两者加起来,又强化了对牛奶的味觉建构,使得牛奶更加“好喝”。

  然而,一旦我对科学共同体产生了怀疑,整个逻辑基础就发生了动摇。关于牛奶营养的种种依据和神话,科学共同体在什么意义上,什么程度上做出过验证呢?如果连吸烟和肺癌之间的统计关联都难以确定,牛奶和身高之间的关联如何能够确定?
  与此同时,我还可以对“我们对科学依据的信赖”表示怀疑。按照科学之“发展”说,科学在发展,意味着明天的科学可能会推翻今天的科学。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要按照今天的科学依据行事呢?在理论层面上,人们常说,科学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今天发展了的科学不但纠正了过去不大发展的科学中的错误,同时还继承了其中的正确。但是,针对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而言,作为不懂科学的平民百姓,我看到的就是简单的“是”和“否”。在我短暂的有生之年,我已经经历过多起科学依据的颠覆了。比如我年轻的时候,科学依据说菠菜含铁量高,大有补血之功效,由此可证,频送秋波有利于身心健康。后来科学依据又说弄差了一个小数点儿,其实含铁不多,当初送的秋波就有点尴尬。再后来,又说其实没差,还是多,所以还是应该送。显然,如果按照科学依据来生活,我就会生活得颠来倒去。③
  更加直接的例子竟然是“母乳喂养”,这让我觉得颇具讽刺效果。我们现在之所以常常看到“母乳喂养好”的宣传画,恰恰是因为,曾有科学依据论证,母乳喂养不如牛奶喂养!这件事儿在美国发生于1950年代①。具体细节我尚未查证,可以想出来的理由大致如下:牛奶所含钙铁锌硒之类的物质含量或者搭配优于人奶,故以喂牛之奶喂人,好;人与人有差异,有人健壮,有人体弱,有人健康,有人体恙,故以健康健壮之牛奶来喂,好;母亲喂奶,从来不曾消毒奶头!乖乖,有病菌啊!而牛奶则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消毒,好。当然,还有健康之外的原因,比如减轻了职业女性哺乳请假的负担,解除了爱美女性忧虑体形的烦恼,等等。所以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牛奶喂养被视为科学先进,母乳喂养被视为原始落后。如果没有这段历史,宣传母乳喂养就太莫名其妙了。连猫猫狗狗都知道的事情,人还要特别强调吗?
  遗憾的是,人类正在失去其作为哺乳动物的本能,正在变成按照“科学依据”行事而越行越乱的生物机器。

  现在,每当人们要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总是会本能地问,这个东西有什么科学依据。我的反问是,除了科学依据,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来判断一个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这别的依据与科学依据发生了冲突,是否要以科学依据为最大?我找到了两项,一个是个体的经验依据,一个是集体的历史依据。② 回过头看,在我前面自鸣得意的命题中,我竟然已经把对科学的信赖建立在个人的经验判断之上了。作为一个具有刺激反应功能的生物个体,个人的经验依据,是一切依据的基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我们每一个个人凭借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活经验,都足以作出判断。比如中午吃什么饭,晚上看什么电影,都不需要依据科学。而历史依据,我将其阐释为一个民族长时段的个体经验的累积,更应该置于科学依据之上。以往,人们常常把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作为科学依据的注脚。现在,我希望反过来,让科学依据成为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的注脚。

四,喝奶与科学巫术
  巫术并没有随着“现代”的到来而销声匿迹。不仅“愚昧”“落后”地区依然巫术盛行,“文明”“先进”的大都市同样有各种变化着形态的巫术或明或暗地流传着。比如最受少女少男欢迎的爱情巫术就常常花样翻新。我最近见到的一个例子据说是某韩剧提供的:在第一场雪洒满大地的时候,与爱人在雪中热吻九次,可以保证九年的甜蜜生活。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在九次热吻与九年甜蜜之间,毫无因果关联——只有巫术实行者一厢情愿的“虚拟因果”。而恋人们尽管知道此关联的脆弱,依然兴致勃勃地完成这样的仪式,不仅仅是由于这种行为本身1,并无害处,2,也很浪漫,3,成本不高,同时也是因为4,巫术这种原初的思维形态依然潜存在人们的无意识深处以及意识明处。
所谓“生则有欲”,人人都在憧憬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常常要面对“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迷惘及煎熬。在愿望和愿望的达成之间,人们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可操作的手段。——哪怕是心里安慰,有一个也比没有要好。
  我有一个梦想:让我的明天能和今天一样健康,乃至比今天更健康——注意,这种愿望已经隐含着与我们“唯一的敌人”时间进行对抗的意思了——那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达成这种愿望呢?
  道光末,有丹药盛于西南诸省,后延至内地。制药者乃一西域奇僧,居万佛园,故名万灵丹。传日服一粒,有舒筋活血,养颜回春之效。且价钱公道,不及菜金之十一。平常市民皆日用之,莫不称奇。凡十有九年,僧圆寂,乃止。其徒者三,皆曰正宗,顷而云散。贻至今日,西南民众常念其丹。
  如果我回到道光末的西南诸省,我必定也会跟大家一样日用之。更何况,他的徒弟之中还有人透露出了部分制作细节。
  以药师佛前热香灰三钱;万佛园莲心三枚,磨粉;观音座前供奉三日之精面三两;佐万佛园春蜜三钱;并以法师亲用四十余年之木鱼槌捣拌,可制丸三十枚。
  这个过程更能坚定愚昧之我对此丹药的信心。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种达成愿望的方式叫做巫术。然而,依我粗浅的人类学眼光来看:
  每天早晨,拉开冰箱门,拿出牛的奶,剪开包装皮,倒进玻璃碗,放在微波炉里转上一分半钟,配面包一至三片,徐食徐饮。
  这同样是一种健康巫术。

  正如人们今天相信牛奶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叫做科学),同样,当时的人们相信万灵丹与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也是基于当时的理论依据(叫什么我先不管了)。理论、社会及文化建构的结果,同样使万灵丹“时尚好喝有营养”。在知识社会学的意义上,万灵丹和牛奶是对称的;万灵丹的理论之被人信赖,与牛奶营养学之被人信赖,也是对称的。万灵丹和牛奶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同样的满足健康愿望的可操作手段。如果说,服用万灵丹是一种巫术;则,喝牛奶,同样是一种巫术,是一种同样的巫术。
  牛奶,不过是灵丹妙药这种古老的巫术媒介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变体。

  回到一百年前,我的健康愿望大概还能有如下可操作的满足手段:
  1, 重新布置房间,床南北朝向,通风避光……这是一位风水先生的判词;
  2, 每天早晨睁眼之前,转睛,搅海,鼓漱;双掌搓热,抚面揉背……这是传统道家的养生招式;
  3, 每天敬佛礼佛,心中默念……这是一位居士的建议;
  4, 神爱世人,且能行神迹,每天向基督祷告,词曰……这是一位基督徒的忠告;
  5, 每天一趟太极拳——这是一位太极师傅的经验之谈;
  6,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中国俗语;
  7, An apple a day, doctor away——这是刚传进来的西谚;
  …… ……
  如果把巫术作为中性词而不是作为贬义词,不妨把这些手段一律称为巫术。我相信哪种巫术,取决于我相信哪种理论;而我相信哪种理论,取决于哪种理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取决于哪种理论与整个社会的缺省配置更为协调。至于我的个体经验,常常被淹没其中。在牛奶巫术盛行的当下,喝牛奶有利于健康已经成了缺省配置。如果你没有获得健康,那不是牛奶的错儿,而是你的错儿。——如果你穿不进水晶鞋,那是因为你不是灰姑娘,鞋是没有错的。人们表达关切,常常会煞有介事地做语重心长状:每天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人们去看望老人,会自然而然地带一箱牛奶。而被关切的人,被探望的人,也会连连称是,连连称谢。牛奶巫术已经成了当下大众话语的一部分,乃至于成为意识形态,正如一百多年前中国西南的万灵丹,三十年前的红茶菌。

  在我们这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具有最高的话语权,所以最流行的巫术常常是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科学巫术不仅占领了传统巫术活跃的领地,还在不断开拓新的增殖空间。保健、美容、增高、丰乳、生发、壮阳、除皱纹、抗衰老,不一而足。江兄晓原在《电视广告之“江氏定理”》中①指出,大部分广告都是这类产品投放的。其共性有二:一,效果并非直接可见;二,因果关系复杂——就算产品无效,总可以有别的原因来解释。如此,才需要大规模的广告轰炸,使之成为大众话语。比如那些声称针对中国人特别设计的某某搭档,就是要不断地告诉你,你不完整,你有缺陷,你瘸,然后让你买它们的拐。
  科学巫术,你可以说巫术把自己包装成科学,更可以说科学本身成为巫术。作为人类思想的两种形态,巫术与科学竟然可以水火相生。

  当然,会有人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万灵丹与健康的因果关联,是虚假的,虚拟的;而牛奶与健康的因果关联,是科学的,实证的,所以是真实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曾经有过的,已经被否定掉的健康巫术,比如打鸡血、喝红茶菌以及甩手疗法。我相信,在它们盛行的时候,都曾有科学家给出过相当充分的科学依据。甚至抽烟,也未必就找不到有益于健康的科学依据②。虽然事后,这些科学依据又都遭到了另外一些,乃至于同一些科学家的批驳。
  同样,关于牛奶之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科学依据,也在遭到另一批科学家的批驳。甚至,这些反面的科学依据并非完全是最新发现,而是早早就被发现了!

  “电视上广告做得越多的商品,其实际效用往往越可疑。”这是江氏定理的一个直接推论。

五,科学依据,反面的
  在我从历史依据的角度对牛奶神话产生疑问之后,我迅速发现了同样不少的认为牛奶有害健康的科学依据。比如说,消化牛奶需要一种酶,而东方人普遍不具有这种酶,所以东方人普遍对牛奶不消化,导致腹泻。进而,喝牛奶不但不补钙,反而会导致体内钙质的流失,会导致老年骨质疏松。为了让本文有一点科学的样子,我姑且利用Google出来的文献做出一点儿科普。
  《剑桥食物史》上说:
  牛奶的主要成分是乳糖,除海狮外,所有哺乳动物乳汁的主要成分都是乳糖,人奶中含有的乳糖比例最高,约7%。③。
  维基百科“乳糖”词条说:
  幼小的哺乳动物肠道能分泌乳糖酶,分解乳糖为单糖。成年动物,包括除高加索人种外的多数人类体内乳糖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故饮用乳类可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症。④
  维基百科“乳糖不耐症”词条说:
  哺乳动物的幼体在断乳后,一般不再摄入乳糖而且停止生产乳糖酶。人类的幼儿在4岁的时候通常会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但各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些人群因为第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突变,终生能消化乳糖。关于该变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科学上尚无一致的结论。目前的状况是:多数祖籍西欧的人基因中存在该变异(意味着他们够终生消化乳糖),而东亚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则多数没有该变异(意味着他们成年后会出现乳糖不耐症)。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后会出现症状,所以与其将之称作疾病,还不如说是自然状况更合适。①

  这段科学依据恰好可以作为大多数民族没有食用牛奶之历史依据的注脚。大自然极其聪明地在演化中设定了这种机制,让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不再能够享用为其婴儿准备的特别食物。因而,对于成年人来说,乳汁正符合刘华杰教授的双非原则:既不充分,也不必要。那些基因经过了特别变异的可以终身喝奶的民族,则并非常态,同样,也未必是必要的。
  而对于婴儿来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母乳喂养好,在母乳充分的时侯,牛奶自然也是不必要的。

  话到此处,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人坚持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追问:到底是牛奶有利于健康的科学依据多,还是有害于健康的科学依据多?为什么牛奶之有益健康的正面依据要远远多于牛奶之有害健康的负面依据?
  在此,我的专业恰好用了用武之地。按照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结论本身也是社会建构的。回到科学哲学,也有所谓的“观察渗透理论”之说:科学观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任何一个实验,它的设计都是建立在设计者的缺省配置之上的。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已经默认了牛奶有益于健康,他的实验目的必然是验证牛奶有益健康,他设计的实验也只能给出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结果——即使实验失败,也不能给出牛奶之有害健康的结论,因为那将是另一个实验,需要另一种设计。在这种普遍的缺省配置之下,研究人员大量生产“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学知识,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原因一直隐而未显。

六,谁是确定无疑的受益者
  现在,水似乎被我搅混了。在整个人物与事件尚未构成一个明晰的因果网络,怎样去寻找下一个重要的因果环节?在此,我要隆重介绍福尔摩斯的方法:从具体的细节中跳出来,看看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对谁有利?
  那么,在这场全民操作的牛奶巫术中,谁是确切无疑的受益者?
  是巫术的操作者——喝牛奶的人吗?当然不是,如前所述,他们可能是受益者,但也可能是受害者。
  这倒让我想起一则老故事,说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有的人一本万利,有的人倾家荡产,但是有个小伙子却踏踏实实地挣到了钱,因为他不挖金子,只卖淘金工具。就如赌博,赌徒有时候赢钱,更多的时候输钱;但是提供赌局的庄家,注定赚钱。又如彩票,买彩票的可能中彩,更多的时候中到了,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花了个西瓜钱,只中了个西瓜皮;但是卖彩票的,注定赚钱。于是,一个关键的线索浮出水面:
  大型奶业公司,以及相关的产业链条!
  只有它们,才是这场全民巫术的确定无疑的受益者。

七,科学知识的制造与传播
  在这个强大的利益实体浮现之后,与之相关的种种事件就有了新的关联方式,呈现出新的图景。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正面依据远比负面依据要多?

  首先,考虑知识的传播,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正面依据远比反面依据要多?
  显然,由于这个利益实体的存在,正面依据的普及与传播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关于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学知识和神话便能得到极为有效的传播和推广,让我们每天每时都在电视、报纸、广告牌上看到——科学普及并不是中性的,也是可以有利益背景的。进而言之,关于牛奶的很多神话很可能就是它们建构出来的!正如抽烟之于男子汉气概的关联,是烟草公司长期的大量的广告浸染的结果。
  而那些反面的关于“牛奶之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由于没有一个直接的强有力的受益实体,只能以零散的,不具规模的,弱小的渠道得以传播。并且,会遭到整个牛奶产业的制抵与批驳。
  所以,即使我们假设正反两方面的依据数量相同,我们也会更多地听到正面依据。

  其次,考虑知识的生产。
  科学知识不是无中生有的,尤其是当下的科学,是由职业科学家生产出来的。所以显然,第一,存在哪些知识,取决于相关的科学共同体(比如营养学家)给我们生产什么知识。如上节所述,如果职业科学家普遍相信牛奶有营养,他们就更容易生产出证明牛奶有营养的科学知识。而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的是,第二,由于这个利益实体的存在,证明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研计划更容易被通过,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从而更容易被制造,更容易得到发表,得到传播。
  在这个庞大的关系链条中,与科学普及一样,科学知识不是中性的,科学家也不是中性的。我相信,在与牛奶营养相关的科学家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这个产业有着密切关联的,甚至是隶属于这个产业的。因为,这个产业也拥有自己的科学家队伍,不但要从事具体的成份分析、化验、消毒、配方等技术工作,也要进行理论建构。

八,巫术细节的复杂化
  2006年,我看到了一个新的电视广告,一位长得非常质朴的男士热情地对着镜头说:“早晨要喝‘早晨好’奶,晚上要喝‘晚上好’奶。”
  和所有的巫术一样,牛奶巫术也在丰富它的细节。也与所有的巫术一样,细节越是复杂,操作越有仪式感,人们对它的信心越强。

  且让我做一个小小的回顾。首先,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牛奶之有益健康的科学知识及神话;1980年代,人们手里有了余钱之后,“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喝牛奶,恰好成为生活水平之提高的象征;于是我们开始操作牛奶巫术;于是市场上产生了大量的牛奶需求。自然,乳制品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深受其益,开始膨胀。
  在此后的某一个时间,乳糖不耐的科学依据出现了。但是不要紧,营养学家马上推出了新的建议,喝酸奶。而奶业公司也随即推出了各种口味的酸奶。关于牛奶之补充某种元素的科学知识仍在得到强有力的传播,并随之产生关于正确饮奶的种种规则,使牛奶巫术的仪式过程更加精致。我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①,引用如下:

  如何解决广大乳糖酶缺乏者在饮用牛奶及其奶制品方面的不适和苦恼,一直是营养学家和乳品行业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给出几点建议:  
  * 配合谷物同吃。一般来讲,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的增加,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 喝奶粉加一些麦片同吃,也会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经高温和加压,又加入了蔗糖和其它添加剂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释,人体也就较容易吸收和利用了。而且冲调奶粉中乳糖的含量也易于控制,更加适合于这样特定的人群。
  * 少量多次。每一个乳糖不耐受者表现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喝一杯(含12g乳糖左右)就肚胀、腹泻;有的人喝了半杯就有反应。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对牛奶还可以耐受。所以,如果一杯奶分成两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化解或完全不发生任何症状。
  * 喝酸奶。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经发酵后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酸奶,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小的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对饮用牛奶后常有腹胀肠鸣、甚至腹泻者的乳糖不耐阿受的人群最为适宜。
  * 加一片乳糖酶或含乳糖酶的奶粉。发生乳糖不耐受是因为机体缺少乳糖酶,如果喝奶时,吃一片乳糖酶就会容易预防不舒服症状,因为外援性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消化和吸收。试验证明,乳糖不耐受的妇女喝一杯牛奶加一片乳糖酶,可以减少不耐受的症状,以前的感觉完全改变。现在市场上已有含乳糖酶的奶粉,可以试试。

  在这种很科学的文章的指导下,牛奶巫术逐渐丰富起来,既有操作细节,又有理论支撑,还具有足够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认真学习了科学喝奶的先生,在逐一完成早晨喝早晨奶晚上喝晚上奶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之后,会对自己的健康获得一种信念;正如一位认真学习过科学化妆的女士,在借助瓶瓶罐罐认真完成每一个操作细节之后,对于自己的皮肤所获得的那种信念;又如一个学习过地爱情巫术的远古少女,在借助花花草草虔心完成每一个操作细节之后,对于自己的爱情婚姻所具有的那种信念。
  事实上,我本人也曾认真地遵循着这类指导——科学,闹笑话呢!但是现在,则看到了这种科学的荒谬。既然乳糖不耐,为什么一定还要喝奶?显然,“牛奶有益健康”已经是默认的前提,能喝奶,是好的;不能喝奶,是可怜的,并为此而苦恼的,从而是需要帮助的,需要拯救的——而营养科学,恰到好处地实施了这种帮助和拯救,使得牛奶巫术得以实施。
  以我恶补的科学的知识来看,这篇文章混淆了两个概念: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iciency)和乳糖不耐(lactose intolerance)。乳糖酶缺乏是指极少数婴儿先天缺乏乳糖酶,连母乳都不能消化,从而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而乳糖不耐则是由于哺乳类动物随年龄增长,逐渐失去乳糖酶,这是造物主的设计,是演化的结果,早已不被视为缺陷和病症。但是,只有把两者混为一谈,关于正确喝奶的种种细节才有意义。否则,就无异于教导小猫老猫如何正确地吃辣椒。
  这是一篇很常见、很有代表性的文章。我可以相信,它的作者与牛奶产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毫无疑问,这类文章是全民牛奶巫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九,全民操作牛奶巫术的后果
  牛奶巫术流行之后,喝牛奶的意义迅速膨胀,从个人的健康,上升到全民族的体质,乃至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等重大的意识形态层面。这使得牛奶巫术更加庄严。下面是我从网上随便找到的一个乳品展览的海报①,里面有丰富的细节可供阐释。

2003年中国国际酿酒、乳品工业西新展览会
-------------------------------------------------------------
会展时间: 2003-10月14-16日
会展地址: 辽宁工业展览馆
主办单位: 全国十一省市乳品协会

  详细内容: 乳制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乳与乳制品的消费与普及水平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能够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全民族的体质,是社会发展必需的重要食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牛奶生产呈快速增长之势,其总产量已从1980年的114万吨,发展到2001年的1025.4万吨,平均发展速度为43.4%。进入2002年,奶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牛奶总产量达到60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4%;其中第二季度产量382.6万吨,同比增长32.9%。从当年情况看,2002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69.7%,而2001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64.5%,2002年比2001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中国乳业协会披露,我国牛奶总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1.6%。目前,世界牛奶人均占有量为102公斤,而我国不足7公斤。这一组数字,一方面反映我国奶业的落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专家预测未来的五年,我国乳业产品销量将维持在1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

  显然,这些说法都已经被主流话语体系所接纳,经过大众媒体的再三重复,成为人们默认的常识。我们喝的牛奶少,意味着我们落后,所以我们要赶超——然而,人家的基因有那个变异,喝了没事儿;我们基因正常,喝了拉肚,为什么还要赶呢?一头猪立志要做牧羊犬,那是标新立异,不落凡俗,可以成就一部可歌可泣的电影。如果所有的猪都要作牧羊犬,岂不是猪将不猪!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中国人是否获得了美声大奖、芭蕾冠军,我总是不以为然。有几个,挺好;没有,也无所谓。——对不起,有点儿跑题了。让我继续。
  大规模的牛奶巫术,必然要求大量的牛奶供应。我相信,这里提供的数据即使不是完全准确,至少在数量级上是可信的。据此,从1980年到2001年,中国的牛奶产量增长了将近十倍!并且,正在以横扫万民如卷席的速度飙升。这意味着,有大量从不喝奶的人,就在这二十年里,接受了牛奶神话,开始大量喝奶了。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这些增加的牛奶是从哪儿来的?我相信,它们不会来自传统的畜牧业,只会来自新兴的现代化的工厂化的养殖业。也只有这样的养殖业,才有可能一边高效率地满足市场的牛奶需求,一边高效率地满足资本的繁殖要求。

十,人这种动物是怎样喝上牛那种动物的奶的?
  2006年初同学聚会,在我说起我的素食三大理由“环保、健康、合天理”之后,我的中学同学,现在农科院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张永祥博士告诉我一个远远超出了我脆弱的想象能力的事实。这使我立即戒掉了了牛奶,并且迅速延及其它奶制品,连冰淇淋都戒掉了。
  我且把这个过程换一种方式重述一遍。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天上不会下牛奶。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喝的奶,都来自一种叫做奶牛的动物。那么,奶牛为什么会产奶呢?
这个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我以前也比较含糊。现在我终于可以确认,奶牛之所以产奶,是因为她生小牛了。没有哪一种哺乳类动物的雌性个体会平白无故地天天从乳房里向外淌奶。那么,
  奶牛为什么会生小牛呢?
  因为她怀孕了。
  奶牛为什么怀孕呢?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知道,所以答案才让我震惊,
  ——因为,因为她被人工受精了!

  进而,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产奶呢?
  因为她不断地生小牛。
  奶牛为什么不断地生小牛呢?
  因为她不断地怀孕。
  奶牛为什么不断地怀孕呢?
  因为她不断地被人工受精。

  同肉类食品一样,我们现在饮用的牛奶,都来自于工厂化的养殖业,而不是来自传统的人畜共生的畜牧业。乳业流水线上的奶牛,一辈子没谈过恋爱,一辈子没有过过性生活,甚至一辈子没有见过公牛,却一辈子不停地生小牛,一辈子在不停地被挤奶。
  天啊,我的牛顿啊,这还是牛过的日子吗?

  甚至,奶牛妈妈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哺过乳——据说,一旦让小牛吃过他娘的奶头,牛妈妈就和牛宝宝就会产生母子依恋,就不肯让人挤奶了。所以在先进的乳业工厂里,奶牛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小牛也见不到他们的母亲,一生下来就被母子分离。一部分小母牛被人喂养成奶牛,重复她母亲的命运;一部分小牛被卖出去当肉牛饲养,这算是幸运的;还有一部分小牛,直接进了生化工厂,变成了各种血清、蛋白和酶!
  地啊,我的爱因斯坦啊,人可以安心让牛过这样的生活吗?

  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下,奶牛的一生大概是这样的。小母牛在16个月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人就要考虑为她授精。很快,这个一岁多的处女牛就莫名其妙地怀孕了。280天之后,小母牛分娩,作了妈妈。从此时起,自动化的机械取奶装置就开始定期吸她的奶。又过了305天,奶牛停止产奶,可以休息了。但是只能休息60天。因为此前220天,她已经第二次被人工授精了。60天后,她会产下了第二个孩子,开始了新的轮回。在七八个轮回之后,奶牛体力衰竭,就被“淘汰”了。
  “淘汰”是乳品行业的术语,就是不要了,处置了。——能卖就卖了,不能卖也不能留着浪费饲料。
  奶牛们就是这样生活了一辈子!
  我的佛祖啊,我的基督啊,我的安拉啊,人有权利让牛过这样的生活吗?

  在乳业工厂里,奶牛们从来没有过过一天牛的生活,她们完全不是作为生命而存在的,她们被人彻底地变成了物,变成乳制品行业的生产原料!
  作为大型哺乳类动物,奶牛有着与人相似的生物欲望。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奶牛的心情是不好的。按照莽萍女士关于动物园动物的说法,我想,这些奶牛可能大部分已经疯了!牛们郁闷,就容易生病,奶量就会下降。如果忧郁至死,从奶业公司的角度,叫做经济损失;所以不能让她们病,不能让她们死;所以要不断地给她们注射疫苗,注射抗生素。为了保证奶的产量,还要注射激素,注射催奶剂。同时,奶牛的饲料中也必然包含着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添加剂。在奶牛的体内,不知道被人灌进去多少莫名其妙的化工产品。而这些化工产品,大多数是牛这种动物的身体从未接受过的,牛不知道怎么分解它们,它们必然会分布到奶牛的奶液中。喝这样的奶,按照郭耕关于吃肉的说法,相当于喝毒!
  我的达尔文啊,人为了每天喝一点有毒的牛奶,就可以让牛过这样的生活吗?

  相比之下,草原上的人们享用牛的奶,那是因为人和牛保持了一个共生关系。人善待了牛,牛让人分享她的一部分奶,这是两种生灵之间的合作。在牧民的奶茶中,凝集着人与牛之间的友谊和慈爱。而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只能是那种凝聚着人类的罪恶,带着毒素的牛奶制品。①


十一,奶牛养殖导致的生态灾难
  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场必然存在粪便污染。在畜牧业中,适量的牛羊与草场之间会构成一种共生关系,这时粪便不是污染,是肥料。而大型养殖场从效益考虑,必然力图在有限的空间聚集最多数量的养殖动物,这时,高密度排放的粪便就成为巨大的污染源,从而导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气的污染。① 而奶牛养殖还会产生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牛是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
  2006年11月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一项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其中公布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
  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排放多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衡量,则人类活动(包括饲养牲畜)释放的一氧化二氮65%来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methane,俗称"沼气"),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ammonia),有64%来自牲畜。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②【先吐一个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中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毫无疑问,其中快速增长的牲畜饲养,只会是现代化的养殖业,而不可能是传统的畜牧业。
  报告还指出,目前地球土地面积的30%被牲畜饲养业所占用,全球可耕地中的33%来用来种植牲畜的饲料。此外,牲畜饲养业还导致了土地和水质退化,牲畜饮水和饲料种植灌溉用水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紧张。等等。

  这时我们看到了蝴蝶效应的另一个案例。我们期待健康的小小愿望,通过一种科学巫术的放大,加重了全球的生态灾难!



十二,让历史超越科学
  在这篇文章里,我依然引用了相当多的“科学依据”。在我们这个科学拥有最强话语权的时代,反对科学巫术,也不得不利用科学。但是我相信,抽去本文的科学依据,仅仅根据历史依据以及我们个体可感的经验依据,我仍然可以做出同样的论证。
  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不喝奶,这个现象可以从历史考察中获得,此为历史依据。汉民族的成年个体不曾把牛奶作为日常必须,这个现象也可以从历史考察中获得,此亦为历史依据③。这两个历史依据与哺乳类动物成年个体乳糖酶消失导致乳糖不耐症的科学依据恰好吻合,在此,科学依据构成了对历史依据的支撑。然而,历史依据是否一定有科学依据的“证明”才能作为依据?进而,我要问,在乳糖不耐以及其它牛奶有害健康的科学依据被发现之前,我是否可以凭借历史依据来否定汉民族当下喝奶的时尚?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说,牛奶之中包含着人体必需的某种元素,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的老百姓,我大清、我大明、我大宋、我大唐、我大汉的老百姓,个个都营养不良呢?那是否意味着,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不是诬蔑,而是名副其实呢?我不能接受这个结论。反过来,如果认为汉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健康的民族,则牛奶与健康无关。
  因而,在我看来,历史依据已经足够充分,而科学依据只是对历史依据的辅助说明。本文的论证大致如下:

  1, 牛奶对于人的身体,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 牛奶对于成人来说,尤不必要,甚至有害。
  3, 现代人对于牛奶的需求是被商业激发出来的;
  4,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喝牛奶是一种健康巫术。可能有好处,更可能有坏处;
  5, 在这起全民巫术中,最大的确切无疑的获益者是乳制品行业。
  6, 现代化的乳业工厂里生产的牛奶,注定是有害的。①
  7, 在工业化的养殖场里,人对待奶牛的方式,不合天理!
  8, 大规模的奶牛养殖,加重了全球的生态灾难。

  在科学出现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地依赖个人经验,依赖传统。哪座山上有哪些能吃的果子,哪条沟里有哪些有毒的磨菇,不用说山里人,连猴子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需要科学家用实验室的数据告诉他们。比如母乳喂养,不需要等科学依据告诉我们母乳中含有什么特别的蛋白和酶,凭着传统,凭着母亲的天赋权利,就已经足够。如果一切都等待“科学”的数据来证明,那就太晚了。因为这常常意味着,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不可逆。比如DDT之于寂静的春天,比如氯氟烃之于臭氧层空洞,也比如牛奶巫术之于温室效应。对于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而言,只有科学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某种超越科学的智慧,我想,回到传统,追问历史,是一条可操作的途径。
  依据传统,我们的生活就接续到相对稳定的深厚的民族文化之根,使我们作为祖先的后人而存在。而依据不断更新、颠来倒去的实验室数据,我们就把命运交付给飘忽不定的未来。这是一种没有根的生活,也是充满着风险的生活!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关于牛奶之不利健康的报道逐渐增多,正在形成新的潮流。连协和医院的网站上都有文章②以“科学依据”来指陈牛奶之有害健康的各种后果,小标题如下:有害婴儿健康;儿童肥胖;乳糖过剩导致腹泻;“牛奶补钙”不可信;诱发卵巢癌和前列腺癌;过量荷尔蒙的危害;空气污染。然而,这篇文章同时又给出了牛奶的替代品:豆奶!
  人们在本能地反问“不喝牛奶喝什么”之后,又会本能地反问“不喝豆奶喝什么”,似乎人类的成年个体必须要在一日三餐之外补充点儿什么特殊的东西才能保证健康似的。而在我看来,如果中国人在放弃牛奶巫术之后,普遍地、集体地养成了喝豆奶的新习惯,则必然产生巨量的黄豆需求,那同样会导致另一种生态灾难。与此同时,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那不过是另一种健康巫术!——依然是万灵丹的一个变种。

(声明:文中关于西南诸省之万灵丹云云,纯属本人虚构。但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2006年4月2日
2006年8月17日
北京稻香园
2007年1月5日
2007年2月4日
2007年2月12日
2007年2月22日
Sunshine Loft, Berkeley

 

① 田松,现代科普理念,《科学时报》2000年12月15日,《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
② 哈佛科学史教授夏平(Steven Shapin)教授在《真理的社会史》(江西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中论述,早期人们相信科学,是因为相信科学共同体;人们相信科学共同体,是因为科学家在当时都是绅士,是有信誉的社会阶层。而在其尚未出版的新作Science as a Vocatio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Personal Virtue in Late Modernity中,则认为在现代后期(late modernity),科学变成了职业,科学家的道德水平并不高于常人。
③ 至于“科学依据为什么常常是颠来倒去,因而是靠不住的”,我将另外专写一篇文章。
① 感谢我的房东Calvin就此问题给我的提示与信息。
② 关于这三个依据,我在《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中有相对详细的说明,该文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一期。
① 江晓原,电视广告之“江氏定理”,《科学时报》,2002年10月18日。
② 果然,在我产生这个疑问之后,也很快就获得了证据。正在伯克利研究民国新生活运动的刘文楠博士说,烟草最初大规模在南方普及,是作为药品进入的。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抽烟可以预防疟疾。
③ 参见:IV.E.6. - Lactose Intolerance,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Edited by Kenneth Kiple & Kriemhild Con Ornelas, http://www.cambridge.org/us/books/kiple/lactose.htm
④ 引自维基百科,乳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6&variant=zh-cn
① 引自维基百科,乳糖不耐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7&variant=zh-cn
① 《中国疾控中心何梅:乳糖不耐症与正确饮奶》(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5-05/30/content_3021305.htm
① 《2003年中国国际酿酒、乳品工业西新展览会》(http://www.eatsun.com/trade/news/show.php?style=zhxx&id=58),稍有删节。
① 本文片段在“吉大论坛”贴出之后,引来诸多反对意见。一默对这段话有长篇评论,摘录一段如下:送交者: 一默 于 March 18, 2007 16:11:49: 你没看过牧民如何挤牛奶,不然不会说的这等矫情:)。牛虽憨厚,智商却不低。也没有那么伟大的牛怀“让人类分享她的一部分奶”。更没有情绪去促成这“两种生灵之间的合作”。草原牧民为了喝奶。对牛也绝对谈不上“善待”的。如先烈所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倔强的牛也不会轻易给出宝贵的奶。牧民为了骗到牛奶,用尽了心机。清晨与黄昏,牧民把“婴牛”牵到哺乳的奶牛身边。母子团聚,相见甚欢。蒙在鼓里,浑然不知被人利用的婴牛高兴地开始吸乳,然而当牧民看到婴牛稚嫩的嘴角刚刚渗有一点洁白鲜美的乳汁时,便残忍地将婴牛生生拉开,拴在旁边的木桩或车轮上,令可怜的婴牛可望而不可及。紧接着,罪恶发生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婴牛的面,一双毛茸茸的咸猪手,伸向了善良纯洁的母牛……
① 如《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26日第4版文章《广州南肺遭污染扼颈 万亩果园减产果木死亡》;《华西都市报》2006年5月25日第六版,《养殖场排污染黑秀水臭了沙河》,其中的污染物都是养殖场粪便。
② 《粮农组织:牲畜比汽车产生更多温室气体》,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6874
③ 虽然汉民族没有把牛奶作为日常食品的历史依据,但是,牛奶支持者在中医文献中找到了认为牛奶是好东西的历史依据。如《本草纲目》说牛奶“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千金·食治》说牛奶“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但是,这些文献强调的都是牛奶的药用价值,并非其作为日常食物的价值。虽然中医强调食疗,但是食品与药品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人参也被视为好东西,但中医同时强调不可随意进补人参。另外,理论上的推崇与实际上的实行,也是有距离的。感谢吴奇博士的提醒。同时,感谢吴欧在本文写作之前提供了若干资料。
① 我对牛奶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看似夸张的描述,其实参考了网上检索获得的所谓最先进奶牛管理的资料。
② 《牛奶危害人类健康不如吃豆制品》(http://www.xiehe.com.cn/2006/4-25/1035474004.html

 

 再次声明 奇文共赏 谢绝误伤

 

十一,奶牛养殖导致的生态灾难
  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场必然存在粪便污染。在畜牧业中,适量的牛羊与草场之间会构成一种共生关系,这时粪便不是污染,是肥料。而大型养殖场从效益考虑,必然力图在有限的空间聚集最多数量的养殖动物,这时,高密度排放的粪便就成为巨大的污染源,从而导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气的污染。① 而奶牛养殖还会产生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牛是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
  2006年11月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一项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其中公布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
  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排放多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衡量,则人类活动(包括饲养牲畜)释放的一氧化二氮65%来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methane,俗称"沼气"),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ammonia),有64%来自牲畜。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②【先吐一个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中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毫无疑问,其中快速增长的牲畜饲养,只会是现代化的养殖业,而不可能是传统的畜牧业。
  报告还指出,目前地球土地面积的30%被牲畜饲养业所占用,全球可耕地中的33%来用来种植牲畜的饲料。此外,牲畜饲养业还导致了土地和水质退化,牲畜饮水和饲料种植灌溉用水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紧张。等等。

  这时我们看到了蝴蝶效应的另一个案例。我们期待健康的小小愿望,通过一种科学巫术的放大,加重了全球的生态灾难!



十二,让历史超越科学
  在这篇文章里,我依然引用了相当多的“科学依据”。在我们这个科学拥有最强话语权的时代,反对科学巫术,也不得不利用科学。但是我相信,抽去本文的科学依据,仅仅根据历史依据以及我们个体可感的经验依据,我仍然可以做出同样的论证。
  哺乳动物的成年个体不喝奶,这个现象可以从历史考察中获得,此为历史依据。汉民族的成年个体不曾把牛奶作为日常必须,这个现象也可以从历史考察中获得,此亦为历史依据③。这两个历史依据与哺乳类动物成年个体乳糖酶消失导致乳糖不耐症的科学依据恰好吻合,在此,科学依据构成了对历史依据的支撑。然而,历史依据是否一定有科学依据的“证明”才能作为依据?进而,我要问,在乳糖不耐以及其它牛奶有害健康的科学依据被发现之前,我是否可以凭借历史依据来否定汉民族当下喝奶的时尚?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说,牛奶之中包含着人体必需的某种元素,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的老百姓,我大清、我大明、我大宋、我大唐、我大汉的老百姓,个个都营养不良呢?那是否意味着,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不是诬蔑,而是名副其实呢?我不能接受这个结论。反过来,如果认为汉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健康的民族,则牛奶与健康无关。
  因而,在我看来,历史依据已经足够充分,而科学依据只是对历史依据的辅助说明。本文的论证大致如下:

  1, 牛奶对于人的身体,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 牛奶对于成人来说,尤不必要,甚至有害。
  3, 现代人对于牛奶的需求是被商业激发出来的;
  4,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喝牛奶是一种健康巫术。可能有好处,更可能有坏处;
  5, 在这起全民巫术中,最大的确切无疑的获益者是乳制品行业。
  6, 现代化的乳业工厂里生产的牛奶,注定是有害的。①
  7, 在工业化的养殖场里,人对待奶牛的方式,不合天理!
  8, 大规模的奶牛养殖,加重了全球的生态灾难。

  在科学出现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地依赖个人经验,依赖传统。哪座山上有哪些能吃的果子,哪条沟里有哪些有毒的磨菇,不用说山里人,连猴子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需要科学家用实验室的数据告诉他们。比如母乳喂养,不需要等科学依据告诉我们母乳中含有什么特别的蛋白和酶,凭着传统,凭着母亲的天赋权利,就已经足够。如果一切都等待“科学”的数据来证明,那就太晚了。因为这常常意味着,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不可逆。比如DDT之于寂静的春天,比如氯氟烃之于臭氧层空洞,也比如牛奶巫术之于温室效应。对于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而言,只有科学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某种超越科学的智慧,我想,回到传统,追问历史,是一条可操作的途径。
  依据传统,我们的生活就接续到相对稳定的深厚的民族文化之根,使我们作为祖先的后人而存在。而依据不断更新、颠来倒去的实验室数据,我们就把命运交付给飘忽不定的未来。这是一种没有根的生活,也是充满着风险的生活!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关于牛奶之不利健康的报道逐渐增多,正在形成新的潮流。连协和医院的网站上都有文章②以“科学依据”来指陈牛奶之有害健康的各种后果,小标题如下:有害婴儿健康;儿童肥胖;乳糖过剩导致腹泻;“牛奶补钙”不可信;诱发卵巢癌和前列腺癌;过量荷尔蒙的危害;空气污染。然而,这篇文章同时又给出了牛奶的替代品:豆奶!
  人们在本能地反问“不喝牛奶喝什么”之后,又会本能地反问“不喝豆奶喝什么”,似乎人类的成年个体必须要在一日三餐之外补充点儿什么特殊的东西才能保证健康似的。而在我看来,如果中国人在放弃牛奶巫术之后,普遍地、集体地养成了喝豆奶的新习惯,则必然产生巨量的黄豆需求,那同样会导致另一种生态灾难。与此同时,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那不过是另一种健康巫术!——依然是万灵丹的一个变种。

(声明:文中关于西南诸省之万灵丹云云,纯属本人虚构。但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2006年4月2日
2006年8月17日
北京稻香园
2007年1月5日
2007年2月4日
2007年2月12日
2007年2月22日
Sunshine Loft, Berkeley

 

① 田松,现代科普理念,《科学时报》2000年12月15日,《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
② 哈佛科学史教授夏平(Steven Shapin)教授在《真理的社会史》(江西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中论述,早期人们相信科学,是因为相信科学共同体;人们相信科学共同体,是因为科学家在当时都是绅士,是有信誉的社会阶层。而在其尚未出版的新作Science as a Vocatio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Personal Virtue in Late Modernity中,则认为在现代后期(late modernity),科学变成了职业,科学家的道德水平并不高于常人。
③ 至于“科学依据为什么常常是颠来倒去,因而是靠不住的”,我将另外专写一篇文章。
① 感谢我的房东Calvin就此问题给我的提示与信息。
② 关于这三个依据,我在《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中有相对详细的说明,该文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一期。
① 江晓原,电视广告之“江氏定理”,《科学时报》,2002年10月18日。
② 果然,在我产生这个疑问之后,也很快就获得了证据。正在伯克利研究民国新生活运动的刘文楠博士说,烟草最初大规模在南方普及,是作为药品进入的。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抽烟可以预防疟疾。
③ 参见:IV.E.6. - Lactose Intolerance,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Edited by Kenneth Kiple & Kriemhild Con Ornelas, http://www.cambridge.org/us/books/kiple/lactose.htm
④ 引自维基百科,乳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6&variant=zh-cn
① 引自维基百科,乳糖不耐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7&variant=zh-cn
① 《中国疾控中心何梅:乳糖不耐症与正确饮奶》(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5-05/30/content_3021305.htm)
① 《2003年中国国际酿酒、乳品工业西新展览会》(http://www.eatsun.com/trade/news/show.php?style=zhxx&id=58),稍有删节。
① 本文片段在“吉大论坛”贴出之后,引来诸多反对意见。一默对这段话有长篇评论,摘录一段如下:送交者: 一默 于 March 18, 2007 16:11:49: 你没看过牧民如何挤牛奶,不然不会说的这等矫情:)。牛虽憨厚,智商却不低。也没有那么伟大的牛怀“让人类分享她的一部分奶”。更没有情绪去促成这“两种生灵之间的合作”。草原牧民为了喝奶。对牛也绝对谈不上“善待”的。如先烈所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倔强的牛也不会轻易给出宝贵的奶。牧民为了骗到牛奶,用尽了心机。清晨与黄昏,牧民把“婴牛”牵到哺乳的奶牛身边。母子团聚,相见甚欢。蒙在鼓里,浑然不知被人利用的婴牛高兴地开始吸乳,然而当牧民看到婴牛稚嫩的嘴角刚刚渗有一点洁白鲜美的乳汁时,便残忍地将婴牛生生拉开,拴在旁边的木桩或车轮上,令可怜的婴牛可望而不可及。紧接着,罪恶发生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婴牛的面,一双毛茸茸的咸猪手,伸向了善良纯洁的母牛……
① 如《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26日第4版文章《广州南肺遭污染扼颈 万亩果园减产果木死亡》;《华西都市报》2006年5月25日第六版,《养殖场排污染黑秀水臭了沙河》,其中的污染物都是养殖场粪便。
② 《粮农组织:牲畜比汽车产生更多温室气体》,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6874
③ 虽然汉民族没有把牛奶作为日常食品的历史依据,但是,牛奶支持者在中医文献中找到了认为牛奶是好东西的历史依据。如《本草纲目》说牛奶“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千金·食治》说牛奶“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但是,这些文献强调的都是牛奶的药用价值,并非其作为日常食物的价值。虽然中医强调食疗,但是食品与药品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人参也被视为好东西,但中医同时强调不可随意进补人参。另外,理论上的推崇与实际上的实行,也是有距离的。感谢吴奇博士的提醒。同时,感谢吴欧在本文写作之前提供了若干资料。
① 我对牛奶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看似夸张的描述,其实参考了网上检索获得的所谓最先进奶牛管理的资料。
② 《牛奶危害人类健康不如吃豆制品》(http://www.xiehe.com.cn/2006/4-25/1035474004.html)

 

 再次声明 奇文共赏 谢绝误伤

基督和阿拉会同意人行使这种权力的,因为他们的宗教说人是他们的神派来统治所有生物的
一个字 屮干屮
早就看过了,身边有居士发的小册子。没什么好说的,哪些吃素的人难道就没想过水稻的一生有多悲惨吗?蔬菜难道不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田野里?善良的人们,还是快离开这个悲惨的世界吧
自从三鹿之后我就不接触任何奶制品及衍生产品了
酸腐文人
我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还是坚持不住放弃了。哪位读完了全文?能否概括一下中心思想?作者究竟想说什么?
枫林之木 发表于 2011-4-28 13:56


    既然是转的,链接呢?
早年收过一篇电邮
也就是一样的论调
说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不如白菜,又上火,牛奶还致癌
从伦理道德上讲,人喝牛奶,那牛和人算什么关系了
结论是制抵一切奶制品
那该喝什么呢?凉茶????
我不怎么喝奶 不过吃的很多东西里面含奶吧

既然是转的,链接呢?
emellzzq 发表于 2011-4-29 21:25



    回版主 http://blog.renren.com/blog/254933335/723969978   看上去这个人也是转的 所以发链接时犹豫了
================================================================================
搜了一下 感觉还是用这个链接比较合适 http://shc2000.sjtu.edu.cn/0803/renzhezhong.htm
既然是转的,链接呢?
emellzzq 发表于 2011-4-29 21:25



    回版主 http://blog.renren.com/blog/254933335/723969978   看上去这个人也是转的 所以发链接时犹豫了
================================================================================
搜了一下 感觉还是用这个链接比较合适 http://shc2000.sjtu.edu.cn/0803/renzhezhong.htm
欢乐多 发表于 2011-4-29 19:14


    我看完了也不知道他想说啊 一个实验证明都没有 就一个人自言自语 话说民科都知道拿精液喂养母鸡观察毛色来证明“人类为什么不能纵欲的原因”了 http://www.jiese.org/bbs/thread-1634-1-1.html
欢乐多 发表于 2011-4-29 19:14


    看看他的小标题吧
一,科学依据之外【原来一开始就不想讲科学啊】
二,个体经历:从无此习惯到习以为常【原来是我感觉啊。。。。】
三,为什么我们会/要相信科学依据?【不信科学难道信张悟本大湿?】
四,喝奶与科学巫术
五,科学依据,反面的
六,谁是确定无疑的受益者【受益者什么的阴毛论最喜欢了】
七,科学知识的制造与传播
八,巫术细节的复杂化
九,全民操作牛奶巫术的后果
十,人这种动物是怎样喝上牛那种动物的奶的?【好模板 我喜欢 人这种动物是怎样玩上电脑的奶的 人这种动物是怎样用上手机的奶的 厄 大家继续造句吧】
十一,奶牛养殖导致的生态灾难【灾难都来了。。。。天天百年一遇各种灾难的表示压力不大】
十二,让历史超越科学【历史。。。。。算你狠】
回复 12# 枫林之木


    要带链接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至于是否为最初的出处,我们也难以核实不是。下次转帖还是记得先给个链接,多数版主都不回先提醒的,要是应为无链接被扣分就太冤了。
我也觉得牛奶对于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不是必须的  历史上恐怕也没怎么摄取过
很多人都不能喝牛奶  什么乳糖不耐症?
我小时候记得一开始也不能直接喝牛奶 觉得很腥
后来有一天突然就能喝了 就这样喝了十几年 到大学因为懒 不怎么喝了 现在工作了突然发现
喝多一些马上就开始放臭屁 拉肚子
这是不是就是又不能消化了?
酸奶我的肠胃还可以接受,牛奶喝了容易放屁。
下次LZ转贴的时候建议先把目录放在前面
emellzzq 发表于 2011-4-30 15:24


    谢版主提醒 幸亏没有手抖啊 好险
ccbs 发表于 2011-4-30 20:47


    接受建议 已修正
sffw673 发表于 2011-4-30 19:53


    我觉得汉族没有喝奶的习惯 最有可能和农耕文明有关  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喝牛奶就意味着和小牛犊抢奶喝 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 都是自己瞎想的 互相交流交流观点么
sffw673 发表于 2011-4-30 19:53


    不耐受不是不消化,一般只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在肠道凝结,造成肚子疼。
貌似牛奶的动物蛋白容易吸收。。。
建议大家有空看看《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18592
上面这个网址是为了证明当当网可以买到这本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307/18/21434_388066.shtml#
另外可以看看上面链接的这篇文章:为何真相竟如此难得?——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摘一段过来:
从1983到198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权威机构精诚合作,在中国24个省市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荣获我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然而它在国内的影响却并不很大。反而是在国外,不仅发表了几十篇广为引证的研究论文,而且还为许多国家的电视和平面媒体作为专题广泛报道。

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T.柯林.坎贝尔教授,发表过350篇论文,荣获包括199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内的无数奖励,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最重要权威之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是他积一生营养学研究心得精心打造的科普杰作,出版之后好评如潮。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C.理查森教授称赞本书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迪安.奥尼什教授称之为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营养学专著。

=================
其实只是想说,这本书,可是有正宗出处,有著名学者,有国际影响的,呵呵

建议大家有空看看《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18592
...
bigox 发表于 2011-5-2 20:10


下面就摘《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给大家看看:

    蛋白质之屋
--------------------------------------------------------------------------------
      我全部研究生涯的核心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就像一副看不见的枷锁,紧紧把我攫住,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到菲律宾营养不良儿童肝癌发病率调查,到制订国家健康政策的政府会议。大众常常带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敬畏感来看待蛋白质,这个神奇的名字贯穿了营养科学的历史和今天。
  关于蛋白质的话题,有些属于科学范畴,有些属于文化范畴,还有一些属于神秘学范畴。我能想起我的朋友——霍华德?黎曼给我说过歌德的名言。霍华德是一位知名的演说家和作家,早年和我一样,也曾在牧场上放过马。歌德是这样说的:“对于显而易见的事实,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当我们回顾蛋白质的历史时,这句话太正确不过了。
  自从1839年荷兰化学家葛哈德?穆德勒发现含氮化合物开始,蛋白质就被视为所有营养素中最神秘的化合物。蛋白质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词汇“proteios”,在希腊文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最重要的”。
  19世纪,蛋白质相当于肉类的代名词,这种观念上的联系对人类思维的影响长达100年以上。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把蛋白质等同于肉类来源的食品。当我提到蛋白质的时候,请你说出你能想到的第一种食品,你很可能会说“牛肉”。你不用感到特别,因为你不是惟一这么说的人。
  关于蛋白质的很多基本的概念,人们都是混沌不清的:
  ● 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是什么?
  ● 一个人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
  ● 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是否品质一样好?
  ● 是否需要在膳食当中添加植物来源的食品,给你一种更平衡的蛋白质膳食?
  ● 对于经常运动的运动员,吃蛋白粉好,还是吃氨基酸营养品好?
  ● 你是不是一定要摄入蛋白质营养品,肌肉才能更强壮?
  ● 有些蛋白质被认为是高品质蛋白,有些被认为是低品质蛋白,那么高品质和低品质是什么意思?
  ● 素食者从什么地方摄取蛋白质?
  ● 素食的孩子不摄入动物蛋白,他们的发育是不是正常?
  产生这些疑问的根本在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蛋白质就是肉类食品,肉类食品就是蛋白质。人们相信蛋白质是肉类食品的“营养核心”。在很多肉类和奶制品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把脂肪剔除掉,剩下的主要是肉制品和奶制品。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把肉中的肥肉剔除掉,对牛奶也作脱脂处理。但是如果把蛋白质从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去掉的话,就剩不下什么东西了。不含蛋白质的牛排,剩下的只是水、脂肪以及一小部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谁会喜欢吃那些东西呢。如果一种食品是动物来源的食物,其中必须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来源的食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早期的科学家,如知名的德国科学家卡尔?沃特(1831—1908),是蛋白质的忠实捍卫者。沃特发现人每天只需要485克的蛋白质,但是他还是建议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达到118克。这些现象都是由当时的文化氛围所决定的。蛋白质等同于肉类,所有人在吃饭的时候都会将肉类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就像今天我们都想拥有更大的房子和更快的汽车一样。沃特认为蛋白质太好了,吃多少都不过分。
  沃特的学生中,有好几位是20世纪早期知名的营养科学研究者,包括马克思?鲁勃纳(1854-1932)和W?O?奥特沃特(1844-1907)。像他们的老师一样,这两位学者都坚定地鼓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鲁勃纳认为,蛋白质的摄入,即肉类摄入,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大量的蛋白质供给量是文明人的权利”。奥特沃特率先倡导并组建了美国农业部(USDA)的第一个营养学实验室。他建议人们每天摄入125克蛋白质,而当今建议的标准是每天55克蛋白质。我们稍后可以看到,这种早期的先例对政府机构有多么的重要。
  文化上的这种偏见深透进了人们的意识。如果你是个有教养的人,你应该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如果你是有钱的人,你应该多摄入肉食;如果你是穷人,你只好靠素食,比如马铃薯来果腹。社会阶层越低的人,通常被看作是懒散、没有能力的人,是肉类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结果。这种社会精英主义的傲慢和偏见,是19世纪营养学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当时的概念是“强壮就是好的”,是更有教养、更高尚的象征。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更使得蛋白质的偏见充斥到社会中。
  麦哲?麦凯是20世纪早期一位著名的英国医生,他在历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滑稽、但也是非常不幸的角色。麦凯医生被派到印度行医,但实际上他的任务是去印度寻找强壮的、适合作战的部落,招募其中的土人参军。他曾说:“这些人摄入的蛋白质太少了,他们的体质太差。你能招到的都是一些体力潺弱、精神萎靡的娘娘腔。”但实际的情况却令他非常尴尬。
……
去菲律宾之前,我去过海地,目的是在当地的几个母亲自助中心进行适应性观察。这是我在弗吉尼亚的同事肯?金教授和罗兰德?韦伯教授帮忙安排的。海地是我去过的第一个不发达国家,而且海地也是不发达国家中的一个典型。海地总统帕帕?杜克?杜维立尔拼命搜刮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但是海地有54%的儿童因营养不良在5岁前夭折。
  我到菲律宾后,发现这里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我们选择母亲自助中心的地点时,主要的参考因素就是当地农村营养不良的状况有多糟糕。我们在最需要帮助的农村建立救助中心。在前期调查中,我们测量孩子的体重,将结果与西方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体重进行比较。根据计算的结果,我们将孩子们营养不良的状况分为1度、2度、3度营养不良。3度营养不良是最严重的,其体重低于同年龄组正常儿童体重的第65百分位数。在此我想提请各位注意,第100百分位数仅仅相当于美国同年龄组儿童的平均体重,如果一个孩子的体重低于第65百分位数,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快要饿死了。
  在某些大城市的郊区,根据我们的估计,大约有15%—20%的3到6岁的儿童属于3度营养不良。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的情景。有一个母亲,她自己看上去就瘦弱得像个孩子一样,抱着一对3岁的双胞胎,试图给他们喂一些麦片粥。这两个孩子一个体重只有11磅,另一个14磅,眼睛凸出。大一点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已经失明了,在小一点的孩子的带领下,到处乞讨。当地到处都是这样缺胳膊少腿的孩子,靠乞讨得来的一点点食物,勉强维持着生命。

  值得献身的真相

  不用说,上面提到的这些悲惨景象,给我们开展研究工作以巨大的动力。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黄曲霉毒素对花生的污染问题。
  调查黄曲霉毒素的第一步是收集有关的基础信息。例如菲律宾哪些人在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哪些人比较容易患肝癌?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专门从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申请了课题经费。我们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黄曲霉毒素是怎样诱导肝癌的。我们希望实验室大鼠模型中进行的分子水平的分析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生化机制。我还从国家卫生研究院申请了另外一项基金,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这两项基金启动了一项双轨道调查,一项是基础研究工作,一项是应用研究。在我以后的科研生涯中,我都是这样开展工作的。我发现既从基础角度又从应用角度研究问题,能带来比较高的回报,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不仅能告诉我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也能告诉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工作,不仅能理解食物和健康的生化机制,也能把我们的研究和发现与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
  我们开始进行逐步的系列调查,首先我们希望知道哪些食品中含有最多的黄曲霉毒素?我们知道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但我们发现,在当地杂货店中购买的29罐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量达到了美国食品规定量的300倍;而生花生的污染率则低得多,完全没有超过美国的规定标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告诉我们,花生酱和生花生之间的差异来自花生的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品质比较好的花生会经手工挑选出来,单独加工;而品质不是很好,有点发霉的花生会被送去做花生酱。
  我们想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哪些人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影响,产生肝癌。儿童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影响的,他们是污染花生酱的主要消费者。我们通过分析儿童尿液中的黄曲霉毒素代谢产物来估计儿童摄入黄曲霉毒素的水平12。实验中,我们的实验对象都是住在家里的失学儿童。采集的花生酱标本来自已经打开的旧罐子。在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马尼拉和赛布,也是黄曲霉毒素摄入量最高的地区。花生酱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马尼拉,玉米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赛布——菲律宾第二大城市。
  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发现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当地一位医生乔?卡多——他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健康顾问,告诉我说肝癌在菲律宾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让很多儿童在10岁之前就早夭。而在西方国家,多数患肝癌的人都是40岁之后才发病的。而且卡多医生还告诉我说,他最小的手术对象还不到4岁。
  这个事实让人难以置信,但是他后面说的话让我更为惊讶——这些做肝癌手术的孩子往往来自富裕家庭。这些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好,他们吃的是我们认为最健康的膳食,营养水平达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营养标准。他们的蛋白质摄入量比本国其他人都多(高品质动物蛋白),但恰恰是他们患有肝癌。

  这怎么可能呢?在全球范围来说,肝癌通常是在蛋白质摄入量最低的国家发病率最高。当时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肝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而这种蛋白质摄入不足正是我们去菲律宾工作、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要增加营养不良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但是根据卡多医生的说法,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儿童中,肝癌发病率却是最高的。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奇,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此类信息浮出水面时,我开始相信他的观察是正确的。
  当时在一份不太知名的医学杂志上,我读到一篇印度的科研论文13。在这个试验中,试验者比较了两组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组试验动物饲以黄曲霉毒素和含20%蛋白质的饲料,另一组给予同样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和含5%蛋白质的饲料。摄入20%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都发生了肝癌,或癌前病变;而摄入5%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没有任何一只发生肝癌。这并不是一个细微的差别,这是个100对0的差别,而这个结果和我在菲律宾儿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吻合的。那些最容易患肝癌的儿童,恰恰是那些膳食中蛋白质比例比较高的儿童。
  但我周围的人似乎都不能接受这篇印度论文的观点。一次,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在回底特律的航班上,我遇到了以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高级研究员保罗?纽博尼博士。纽博尼博士是当时少数几个关注营养在癌发生中作用的科学家之一。我和他讲了我在菲律宾观察到的现象、在菲律宾得到的信息和这篇印度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他总结性地驳斥了这篇论文中的观点,说:“他们肯定是把笼子的编号弄反了,高蛋白膳食不可能增加癌发生。”
  我意识到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观点与传统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即使是同事也会不信任这种看法。我是应该冒着被大家看成傻瓜的危险,把蛋白质比例升高增加癌发生这种观点当回事呢?还是应该对这样的东西置之不理?
  不知道怎么回事,在那个时候,我想起一些陈年往事。曾经和我们一起生活过多年的姑姑死于癌症。有几次我的姑夫把我和我的弟弟杰夫带到医院去看姑姑,虽然那时我很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对病房门上那个大大的“C”字——癌记忆犹新。那时我想,长大以后一定要找到一个治疗癌症的办法。多年以后,我刚结婚没有几年,刚刚开始在菲律宾工作,我的岳母也死于结肠癌,当时她只有51岁。那时是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刚刚开始意识到在膳食和癌症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对我的岳母,我感到特别的歉疚。因为她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我夫人凯伦是我岳母惟一的女儿,她们的关系非常亲密。所有这些痛苦经历都坚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只要我的工作能让人们对这些可怕疾病的机制了解得更多、更深,我就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将研究重心转到膳食和癌症关系的开端。下定决心研究蛋白质与癌之间关系的那一刻,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如果我想揭示这一机制,就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考察是否蛋白质摄入量越大,导致的癌越多,以及是怎样导致的。这也恰恰是我在以后多年工作中从事的研究。这项工作比我当初预想的要长得多,我的同事、学生和我共同做出了许多惊人的发现,而这些发现会让你反思当前的膳食。但更惊人的是,这些发现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最终动摇营养和健康科学的基础。
建议大家有空看看《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18592
...
bigox 发表于 2011-5-2 20:10


下面就摘《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给大家看看:

    蛋白质之屋
--------------------------------------------------------------------------------
      我全部研究生涯的核心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就像一副看不见的枷锁,紧紧把我攫住,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到菲律宾营养不良儿童肝癌发病率调查,到制订国家健康政策的政府会议。大众常常带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敬畏感来看待蛋白质,这个神奇的名字贯穿了营养科学的历史和今天。
  关于蛋白质的话题,有些属于科学范畴,有些属于文化范畴,还有一些属于神秘学范畴。我能想起我的朋友——霍华德?黎曼给我说过歌德的名言。霍华德是一位知名的演说家和作家,早年和我一样,也曾在牧场上放过马。歌德是这样说的:“对于显而易见的事实,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当我们回顾蛋白质的历史时,这句话太正确不过了。
  自从1839年荷兰化学家葛哈德?穆德勒发现含氮化合物开始,蛋白质就被视为所有营养素中最神秘的化合物。蛋白质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词汇“proteios”,在希腊文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最重要的”。
  19世纪,蛋白质相当于肉类的代名词,这种观念上的联系对人类思维的影响长达100年以上。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把蛋白质等同于肉类来源的食品。当我提到蛋白质的时候,请你说出你能想到的第一种食品,你很可能会说“牛肉”。你不用感到特别,因为你不是惟一这么说的人。
  关于蛋白质的很多基本的概念,人们都是混沌不清的:
  ● 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是什么?
  ● 一个人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
  ● 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是否品质一样好?
  ● 是否需要在膳食当中添加植物来源的食品,给你一种更平衡的蛋白质膳食?
  ● 对于经常运动的运动员,吃蛋白粉好,还是吃氨基酸营养品好?
  ● 你是不是一定要摄入蛋白质营养品,肌肉才能更强壮?
  ● 有些蛋白质被认为是高品质蛋白,有些被认为是低品质蛋白,那么高品质和低品质是什么意思?
  ● 素食者从什么地方摄取蛋白质?
  ● 素食的孩子不摄入动物蛋白,他们的发育是不是正常?
  产生这些疑问的根本在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蛋白质就是肉类食品,肉类食品就是蛋白质。人们相信蛋白质是肉类食品的“营养核心”。在很多肉类和奶制品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把脂肪剔除掉,剩下的主要是肉制品和奶制品。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把肉中的肥肉剔除掉,对牛奶也作脱脂处理。但是如果把蛋白质从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去掉的话,就剩不下什么东西了。不含蛋白质的牛排,剩下的只是水、脂肪以及一小部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谁会喜欢吃那些东西呢。如果一种食品是动物来源的食物,其中必须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来源的食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早期的科学家,如知名的德国科学家卡尔?沃特(1831—1908),是蛋白质的忠实捍卫者。沃特发现人每天只需要485克的蛋白质,但是他还是建议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达到118克。这些现象都是由当时的文化氛围所决定的。蛋白质等同于肉类,所有人在吃饭的时候都会将肉类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就像今天我们都想拥有更大的房子和更快的汽车一样。沃特认为蛋白质太好了,吃多少都不过分。
  沃特的学生中,有好几位是20世纪早期知名的营养科学研究者,包括马克思?鲁勃纳(1854-1932)和W?O?奥特沃特(1844-1907)。像他们的老师一样,这两位学者都坚定地鼓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鲁勃纳认为,蛋白质的摄入,即肉类摄入,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大量的蛋白质供给量是文明人的权利”。奥特沃特率先倡导并组建了美国农业部(USDA)的第一个营养学实验室。他建议人们每天摄入125克蛋白质,而当今建议的标准是每天55克蛋白质。我们稍后可以看到,这种早期的先例对政府机构有多么的重要。
  文化上的这种偏见深透进了人们的意识。如果你是个有教养的人,你应该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如果你是有钱的人,你应该多摄入肉食;如果你是穷人,你只好靠素食,比如马铃薯来果腹。社会阶层越低的人,通常被看作是懒散、没有能力的人,是肉类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结果。这种社会精英主义的傲慢和偏见,是19世纪营养学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当时的概念是“强壮就是好的”,是更有教养、更高尚的象征。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更使得蛋白质的偏见充斥到社会中。
  麦哲?麦凯是20世纪早期一位著名的英国医生,他在历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滑稽、但也是非常不幸的角色。麦凯医生被派到印度行医,但实际上他的任务是去印度寻找强壮的、适合作战的部落,招募其中的土人参军。他曾说:“这些人摄入的蛋白质太少了,他们的体质太差。你能招到的都是一些体力潺弱、精神萎靡的娘娘腔。”但实际的情况却令他非常尴尬。
……
去菲律宾之前,我去过海地,目的是在当地的几个母亲自助中心进行适应性观察。这是我在弗吉尼亚的同事肯?金教授和罗兰德?韦伯教授帮忙安排的。海地是我去过的第一个不发达国家,而且海地也是不发达国家中的一个典型。海地总统帕帕?杜克?杜维立尔拼命搜刮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但是海地有54%的儿童因营养不良在5岁前夭折。
  我到菲律宾后,发现这里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我们选择母亲自助中心的地点时,主要的参考因素就是当地农村营养不良的状况有多糟糕。我们在最需要帮助的农村建立救助中心。在前期调查中,我们测量孩子的体重,将结果与西方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体重进行比较。根据计算的结果,我们将孩子们营养不良的状况分为1度、2度、3度营养不良。3度营养不良是最严重的,其体重低于同年龄组正常儿童体重的第65百分位数。在此我想提请各位注意,第100百分位数仅仅相当于美国同年龄组儿童的平均体重,如果一个孩子的体重低于第65百分位数,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快要饿死了。
  在某些大城市的郊区,根据我们的估计,大约有15%—20%的3到6岁的儿童属于3度营养不良。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的情景。有一个母亲,她自己看上去就瘦弱得像个孩子一样,抱着一对3岁的双胞胎,试图给他们喂一些麦片粥。这两个孩子一个体重只有11磅,另一个14磅,眼睛凸出。大一点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已经失明了,在小一点的孩子的带领下,到处乞讨。当地到处都是这样缺胳膊少腿的孩子,靠乞讨得来的一点点食物,勉强维持着生命。

  值得献身的真相

  不用说,上面提到的这些悲惨景象,给我们开展研究工作以巨大的动力。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黄曲霉毒素对花生的污染问题。
  调查黄曲霉毒素的第一步是收集有关的基础信息。例如菲律宾哪些人在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哪些人比较容易患肝癌?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专门从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申请了课题经费。我们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黄曲霉毒素是怎样诱导肝癌的。我们希望实验室大鼠模型中进行的分子水平的分析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生化机制。我还从国家卫生研究院申请了另外一项基金,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这两项基金启动了一项双轨道调查,一项是基础研究工作,一项是应用研究。在我以后的科研生涯中,我都是这样开展工作的。我发现既从基础角度又从应用角度研究问题,能带来比较高的回报,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不仅能告诉我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也能告诉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工作,不仅能理解食物和健康的生化机制,也能把我们的研究和发现与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
  我们开始进行逐步的系列调查,首先我们希望知道哪些食品中含有最多的黄曲霉毒素?我们知道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但我们发现,在当地杂货店中购买的29罐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量达到了美国食品规定量的300倍;而生花生的污染率则低得多,完全没有超过美国的规定标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告诉我们,花生酱和生花生之间的差异来自花生的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品质比较好的花生会经手工挑选出来,单独加工;而品质不是很好,有点发霉的花生会被送去做花生酱。
  我们想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哪些人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影响,产生肝癌。儿童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影响的,他们是污染花生酱的主要消费者。我们通过分析儿童尿液中的黄曲霉毒素代谢产物来估计儿童摄入黄曲霉毒素的水平12。实验中,我们的实验对象都是住在家里的失学儿童。采集的花生酱标本来自已经打开的旧罐子。在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马尼拉和赛布,也是黄曲霉毒素摄入量最高的地区。花生酱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马尼拉,玉米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赛布——菲律宾第二大城市。
  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发现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当地一位医生乔?卡多——他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健康顾问,告诉我说肝癌在菲律宾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让很多儿童在10岁之前就早夭。而在西方国家,多数患肝癌的人都是40岁之后才发病的。而且卡多医生还告诉我说,他最小的手术对象还不到4岁。
  这个事实让人难以置信,但是他后面说的话让我更为惊讶——这些做肝癌手术的孩子往往来自富裕家庭。这些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好,他们吃的是我们认为最健康的膳食,营养水平达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营养标准。他们的蛋白质摄入量比本国其他人都多(高品质动物蛋白),但恰恰是他们患有肝癌。

  这怎么可能呢?在全球范围来说,肝癌通常是在蛋白质摄入量最低的国家发病率最高。当时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肝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而这种蛋白质摄入不足正是我们去菲律宾工作、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要增加营养不良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但是根据卡多医生的说法,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儿童中,肝癌发病率却是最高的。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奇,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此类信息浮出水面时,我开始相信他的观察是正确的。
  当时在一份不太知名的医学杂志上,我读到一篇印度的科研论文13。在这个试验中,试验者比较了两组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组试验动物饲以黄曲霉毒素和含20%蛋白质的饲料,另一组给予同样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和含5%蛋白质的饲料。摄入20%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都发生了肝癌,或癌前病变;而摄入5%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没有任何一只发生肝癌。这并不是一个细微的差别,这是个100对0的差别,而这个结果和我在菲律宾儿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吻合的。那些最容易患肝癌的儿童,恰恰是那些膳食中蛋白质比例比较高的儿童。
  但我周围的人似乎都不能接受这篇印度论文的观点。一次,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在回底特律的航班上,我遇到了以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高级研究员保罗?纽博尼博士。纽博尼博士是当时少数几个关注营养在癌发生中作用的科学家之一。我和他讲了我在菲律宾观察到的现象、在菲律宾得到的信息和这篇印度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他总结性地驳斥了这篇论文中的观点,说:“他们肯定是把笼子的编号弄反了,高蛋白膳食不可能增加癌发生。”
  我意识到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观点与传统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即使是同事也会不信任这种看法。我是应该冒着被大家看成傻瓜的危险,把蛋白质比例升高增加癌发生这种观点当回事呢?还是应该对这样的东西置之不理?
  不知道怎么回事,在那个时候,我想起一些陈年往事。曾经和我们一起生活过多年的姑姑死于癌症。有几次我的姑夫把我和我的弟弟杰夫带到医院去看姑姑,虽然那时我很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对病房门上那个大大的“C”字——癌记忆犹新。那时我想,长大以后一定要找到一个治疗癌症的办法。多年以后,我刚结婚没有几年,刚刚开始在菲律宾工作,我的岳母也死于结肠癌,当时她只有51岁。那时是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刚刚开始意识到在膳食和癌症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对我的岳母,我感到特别的歉疚。因为她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我夫人凯伦是我岳母惟一的女儿,她们的关系非常亲密。所有这些痛苦经历都坚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只要我的工作能让人们对这些可怕疾病的机制了解得更多、更深,我就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将研究重心转到膳食和癌症关系的开端。下定决心研究蛋白质与癌之间关系的那一刻,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如果我想揭示这一机制,就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考察是否蛋白质摄入量越大,导致的癌越多,以及是怎样导致的。这也恰恰是我在以后多年工作中从事的研究。这项工作比我当初预想的要长得多,我的同事、学生和我共同做出了许多惊人的发现,而这些发现会让你反思当前的膳食。但更惊人的是,这些发现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最终动摇营养和健康科学的基础。


续前……
……
  蛋白质与启动作用

  蛋白质摄入怎样影响癌的启动呢?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考察蛋白质的摄入是否会影响负责黄曲霉毒素代谢的酶——混合功能氧化酶(MFO)。这种酶非常复杂,因为该酶也催化各种药物成分和化学物质的代谢。矛盾的是,这种酶既有激活黄曲霉毒素的功能,也有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解毒的功能。这是一种特殊的转化酶。
  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假设摄入的蛋白质通过改变肝脏中的酶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作用而影响肿瘤的生长。
  我们最初想考察的是,蛋白质摄入的水平会不会改变酶的活性,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图3218),答案是肯定的。只改变蛋白质摄入水平就能很容易地改变酶活性18-21。
  像在印度科学家的研究中一样,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酶活性,而且降低的速率也很快22。这意味着什么?摄入低蛋白膳食降低酶的活性,就意味着更少的黄曲霉毒素被转化为有害的黄曲霉毒素代谢物,从而降低了代谢物与DNA结合、造成DNA突变的概率。
  我们决定检验这种假说,首先我们想知道,低蛋白膳食是否能降低黄曲霉毒素产物结合在DNA上的能力,并导致产生更少的DNA加合物。我实验室一个本科生瑞秋?皮特森对此进行了验证(图33)。他通过实验证明,蛋白质的摄入量越低,黄曲霉毒素-DNA加合物的量就越少23。
  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低蛋白质摄入能显著地降低酶活性,而且能避免有害的致癌物结合在DNA上,这些研究结果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证据,说明为什么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会导致癌症发病率下降,但我们现在想了解更多一些,而且我们对这种效果不太敢肯定,想寻找是否存在其他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每次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蛋白质发挥作用的机制,我们都能找得到。例如,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或是同等替代品能通过下列机制降低肿瘤的发病率,例如:
  ●能导致更少的黄曲霉毒素进入细胞24-26;
  ●能让细胞的增殖速度减缓18;
  ●导致酶复合物内部发生多处改变,从而降低酶复合物的活性27;
  ●相关酶的核心组分的量减少28,29;
  ●黄曲霉毒素-DNA加合物的形成减少23,30。
  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作用的机制远远不止一个,这个事实让人大开眼界。这大大地加重了印度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的份量。这证明:生物学效应尽管通常被认为是单一反应运作的,但实际上更可能是一系列同时发生的不同反应共同运作的。这些过程以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协调的方式发生作用。这是不是意味着身体有很多备用系统呢?当一种机制发生问题之后,可以通过其他的机制对代谢途径进行弥补。在后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发现证实了这种理论。
  我们从大量研究中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低蛋白膳食能显著降低癌的发生率。尽管这样的结论有着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让人吃惊和难以接受的。

  蛋白质与促进作用

  回到草坪那个类比,把草种种入土壤相当于癌的启动阶段。根据一系列实验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能够在“种植”这个阶段减少“癌性草坪”中草种的总数。这是一项令人不可思议的发现,但是我们希望了解更多有关的机制。我们怀疑:在癌的促进阶段(即癌可以被逆转的阶段)都发生了什么?低蛋白膳食除了在癌的启动阶段产生作用外,是不是也能在促进阶段继续发挥预防癌症的作用?
  从现实角度上看,这个阶段的研究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饲养试验动物,直到它们长出肿瘤,是一项非常昂贵的研究工作。这种实验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大鼠的正常寿命),预算通常在10万美元以上(今天,此类实验的成本更高)。为了回答上面提出的那么多问题,我们不能等到大鼠的肿瘤都长成后再进行研究,否则的话,我再花35年也不够。
  这时,我们看到了其他人31刚刚发表的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指出如何检测启动阶段后出现的癌样细胞团。我们把这些极微小的成团细胞叫做病灶细胞团。
  病灶细胞团是成团的肿瘤前体细胞。尽管多数病灶细胞不会发育成成熟的肿瘤细胞,但是它们预示肿瘤的发展。
  通过观察病灶细胞的发育,并且检测有多少病灶细胞团、形态大小如何,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肿瘤是怎样发展的32,以及蛋白质摄入水平对肿瘤发展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蛋白质对病灶细胞团而不是对肿瘤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也可以避免很多无效的工作。
  我们的发现非常与众不同:病灶细胞团的发育几乎完全取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而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没有关系。
  我们通过很多不同的途径证实了这个发现。首先是我的研究生斯科特?阿波顿33以及乔治?多内夫34的研究工作证明了这一点(比较图示可见图34)。经黄曲霉毒素启动后,用20%蛋白饲料饲养的大鼠,其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比用5%蛋白饲料喂养大鼠的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要快得多。33,34
  研究工作进行到这个阶段,所有的动物在开始时接触到的都是同等剂量的黄曲霉毒素,但是如果他们开始接触的黄曲霉毒素的剂量是不同的,会怎么样呢?低蛋白质是否仍然有保护实验动物、预防癌症的功效呢?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我们给两组大鼠不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诱发癌,同时饲以标准的基础饲料。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这两组大鼠在癌启动阶段接触的致癌物水平是不同的。然后在癌的促进阶段,我们给接触高剂量黄曲霉毒素的大鼠饲以低蛋白饲料,而给接触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的大鼠饲以高蛋白饲料。我们想知道,如果实验动物在开始接触到高剂量的致癌物质,低蛋白饲料是不是能够抑制高剂量致癌物的影响。
  我们的实验结果再次让人大吃一惊(图3.5)。接触较高水平致癌物的大鼠,饲以5%的蛋白饲料时,病灶细胞团要少得多;而接触低水平致癌物的大鼠,饲以20%的蛋白饲料后,病灶细胞团要多得多。
  我们在此找到了一条规律:病灶细胞团的发展,尽管在最初的启动阶段取决于接触致癌物的剂量,但实际上在癌的促进阶段,受到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的调控。蛋白质摄入量产生的效果要超过致癌物对细胞的影响,与开始接触到的致癌物质剂量多少没有关系。

  得到这些实验结果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下面我按照实验步骤来讲解一下这个实验。该实验是我的研究生琳达?阳曼完成的35。在这个实验中,所有实验动物开始接触的都是同一剂量的致癌物,在之后为期12周的癌促进阶段,轮流给这些动物饲以20%或是5%蛋白质的饲料。我们将12周的癌促进阶段分成4个阶段,每个阶段是3周。第一阶段是第1-3周,第二阶段是第4-6周,依此类推。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给实验动物饲以20%的蛋白质饲料(20-20)后,病灶细胞团数量开始增加,这与我们的预计是一样的。但是第三阶段我们给动物饲以低蛋白饲料的时候,病灶细胞团的数量急剧下降(20-20-5)。在第四阶段,我们恢复给实验动物提供20%蛋白质的饲料,病灶细胞团的数量重新开始上升(20-20-5-20)。
  另外一组实验中,第一阶段,所有动物饲以20%蛋白质的饲料,第二阶段饲以5%蛋白质的饲料(20-5),在第二阶段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病灶细胞团的数量急剧下降。在第三阶段,随着动物重新开始接受20%蛋白质的饲料(20-5-20),我们可以看到病灶细胞团的数量重新开始升高。证明膳食中的蛋白质对癌细胞的发育的确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
  这些动物实验非常具有说服力,病灶细胞的生长可以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蛋白质来进行调节,并实现逆转,这种效果在病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观察到。
  这些实验还证明,我们的身体能够记住早期致癌物质对身体的侵袭35,36,尽管这种作用可能会因为低蛋白膳食的抑制作用而处在休眠的状态。接触黄曲霉毒素后,黄曲霉毒素会给机体留下“记忆”。尽管摄入5%蛋白质的膳食能够抑制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但是9周后,在20%蛋白膳食的影响之下,休眠的癌细胞可能会苏醒,形成癌变的病灶细胞。简单的说,我们的身体有记忆功能。说明我们过去接触过致癌物,并引发少量的癌细胞。尽管这些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但是如果我们以后摄入的膳食营养有问题的话,这种癌细胞则会被再“唤醒”。
  这些研究证实对蛋白质摄入量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就会影响癌的发展。但是,多大量的蛋白质摄入量是太多或是太少呢?在大鼠实验中,我们检测了4%-24%的蛋白质摄入量对病灶细胞的影响(图3637)。研究发现,如果蛋白质占膳食比例10%以下,病灶细胞不会发展;如果超过了10%,病灶细胞团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实验室中一位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 Fumiyiki Horio 成功地重复了这一结果38。
  这项实验最显著的发现是:病灶细胞团只有在动物摄入的膳食蛋白质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病灶细胞团才开始增殖39。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水平达到或超过动物生长所需的水平,就会导致癌的发生。尽管这项研究结论来自动物实验,但是对人来说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成长期的大鼠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以及成年大鼠和成年人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蛋白质量是非常接近的40,41。
  根据蛋白质的日推荐供给量(RDA),人每天热量需求的10%应来自蛋白质。这个摄入水平比我们每天身体实际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要高得多,但是因为每个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尽相同,建议蛋白质摄入量10%,是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蛋白质补充。那么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有多少呢?实际上我们摄入的量比10%的推荐量高得多。平均而言,美国人热量摄入的15%-16%来自于蛋白质。那么这种膳食是不是会引起癌症呢?从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是这样的。
  10%的蛋白质摄入水平相当于每天摄入50-60克的蛋白质,具体数值取决于个人体重和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美国人平均15%-16%的蛋白质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其中男性摄入蛋白质的量要比女性多一些。如果我们将其转化为食品量的话,可以这样计算。你从菠菜中每摄入100卡热量,你摄入的蛋白质是12克(15盎司菠菜);如果是鹰嘴豆的话,每100卡的热量摄入中含有5克蛋白质(两汤匙豆子);而100卡肉排中含有13克的蛋白质(1盎司半多一点点的肉排)。
  还有一个问题,蛋白质的摄入量是不是能够改变黄曲霉毒素剂量和病灶细胞团形成之间的关系。如果增加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但是并不会引起癌症发病率升高的话,这种化学物质就不属于致癌物。例如,随着黄曲霉毒素剂量增加,病灶细胞团的形成和癌症的发展也应该相应地增多、变快。如果我们觉得某个化合物是致癌物,但是我们看不到这种剂量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化合物质是不是具有致癌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为了研究这种剂量-反应的关系,我们选择了10组大鼠,给它们饲以不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然后在癌的促进阶段给它们饲以正常水平(20%)蛋白质饲料和低蛋白质饲料(5%-10%)。(请参考图3734)
  在饲以20%蛋白质饲料的动物中,随着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病灶细胞的数量和大小也在增加,这和我们的预计是相同的,这种剂量和反应之间的线性关系非常明显。但是在饲以5%蛋白质饲料的动物中,致癌物剂量和反应的线性关系完全消失了,病灶细胞没有反应。尽管我们给动物使用了其能承受的最大黄曲霉毒素剂量,但是病灶细胞仍然没有反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再次证明,低蛋白质膳食可以抑制非常强的致癌物的作用,例如,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化学致癌物不会引起癌症,除非营养状况出了问题?是不是可以说,在我们一生中,我们肯定会接触少量致癌化学物质,但是只要我们的膳食不促进癌症的发展,我们就不会发生癌症?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营养来控制癌症呢?

  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类似的

  读到这里,你已经感到这些发现有多么惊人了吧?通过营养来控制癌症的进程,到今天为止,都是一个激进的、让人无法接受的观点。但一个更能让人吃惊的问题是:试验中使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结果会不会有差别?以上试验中我们使用的都是酪蛋白,这种蛋白占牛奶蛋白的87%。我们下一个问题是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如果采用同样的实验方法检测,是不是能发现对癌有同样的促进作用?答案让人震惊:不是!在这些实验中,即使摄入的剂量达到很高的水平,植物蛋白质也没有促进癌的生长。我实验室一位医学大学本科生大卫?施奈德进行了这项研究(图3842),他发现谷蛋白(小麦中的一种蛋白质),即使摄入量达到20%,也没有酪蛋白这种促癌效果。
  我们还检测了大豆蛋白质会不会和酪蛋白一样,对癌病灶细胞有同样的影响。我们给大鼠饲以20%的大豆蛋白,但大鼠体内并没有出现早期的病灶细胞团。这个结果和使用小麦蛋白的结果是一致的。突然间,牛奶中的蛋白质看起来是问题的根本。我们已经发现低水平的蛋白能通过一系列高度协同的机制,对癌诱导阶段有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蛋白质摄入,如果超出身体生长所需要的量,会促进癌的发展;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癌的发展进行调控,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或是抑制癌的发展,这个作用与癌的启动阶段无关,与接触致癌物的水平也无关。对我的同行来讲,接受蛋白质促进癌发展的观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为什么是牛奶蛋白呢?我是不是疯了?

续前……
……
  蛋白质与启动作用

  蛋白质摄入怎样影响癌的启动呢?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考察蛋白质的摄入是否会影响负责黄曲霉毒素代谢的酶——混合功能氧化酶(MFO)。这种酶非常复杂,因为该酶也催化各种药物成分和化学物质的代谢。矛盾的是,这种酶既有激活黄曲霉毒素的功能,也有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解毒的功能。这是一种特殊的转化酶。
  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假设摄入的蛋白质通过改变肝脏中的酶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作用而影响肿瘤的生长。
  我们最初想考察的是,蛋白质摄入的水平会不会改变酶的活性,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图3218),答案是肯定的。只改变蛋白质摄入水平就能很容易地改变酶活性18-21。
  像在印度科学家的研究中一样,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酶活性,而且降低的速率也很快22。这意味着什么?摄入低蛋白膳食降低酶的活性,就意味着更少的黄曲霉毒素被转化为有害的黄曲霉毒素代谢物,从而降低了代谢物与DNA结合、造成DNA突变的概率。
  我们决定检验这种假说,首先我们想知道,低蛋白膳食是否能降低黄曲霉毒素产物结合在DNA上的能力,并导致产生更少的DNA加合物。我实验室一个本科生瑞秋?皮特森对此进行了验证(图33)。他通过实验证明,蛋白质的摄入量越低,黄曲霉毒素-DNA加合物的量就越少23。
  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低蛋白质摄入能显著地降低酶活性,而且能避免有害的致癌物结合在DNA上,这些研究结果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证据,说明为什么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会导致癌症发病率下降,但我们现在想了解更多一些,而且我们对这种效果不太敢肯定,想寻找是否存在其他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每次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蛋白质发挥作用的机制,我们都能找得到。例如,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或是同等替代品能通过下列机制降低肿瘤的发病率,例如:
  ●能导致更少的黄曲霉毒素进入细胞24-26;
  ●能让细胞的增殖速度减缓18;
  ●导致酶复合物内部发生多处改变,从而降低酶复合物的活性27;
  ●相关酶的核心组分的量减少28,29;
  ●黄曲霉毒素-DNA加合物的形成减少23,30。
  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作用的机制远远不止一个,这个事实让人大开眼界。这大大地加重了印度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的份量。这证明:生物学效应尽管通常被认为是单一反应运作的,但实际上更可能是一系列同时发生的不同反应共同运作的。这些过程以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协调的方式发生作用。这是不是意味着身体有很多备用系统呢?当一种机制发生问题之后,可以通过其他的机制对代谢途径进行弥补。在后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发现证实了这种理论。
  我们从大量研究中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低蛋白膳食能显著降低癌的发生率。尽管这样的结论有着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让人吃惊和难以接受的。

  蛋白质与促进作用

  回到草坪那个类比,把草种种入土壤相当于癌的启动阶段。根据一系列实验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能够在“种植”这个阶段减少“癌性草坪”中草种的总数。这是一项令人不可思议的发现,但是我们希望了解更多有关的机制。我们怀疑:在癌的促进阶段(即癌可以被逆转的阶段)都发生了什么?低蛋白膳食除了在癌的启动阶段产生作用外,是不是也能在促进阶段继续发挥预防癌症的作用?
  从现实角度上看,这个阶段的研究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饲养试验动物,直到它们长出肿瘤,是一项非常昂贵的研究工作。这种实验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大鼠的正常寿命),预算通常在10万美元以上(今天,此类实验的成本更高)。为了回答上面提出的那么多问题,我们不能等到大鼠的肿瘤都长成后再进行研究,否则的话,我再花35年也不够。
  这时,我们看到了其他人31刚刚发表的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指出如何检测启动阶段后出现的癌样细胞团。我们把这些极微小的成团细胞叫做病灶细胞团。
  病灶细胞团是成团的肿瘤前体细胞。尽管多数病灶细胞不会发育成成熟的肿瘤细胞,但是它们预示肿瘤的发展。
  通过观察病灶细胞的发育,并且检测有多少病灶细胞团、形态大小如何,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肿瘤是怎样发展的32,以及蛋白质摄入水平对肿瘤发展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蛋白质对病灶细胞团而不是对肿瘤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也可以避免很多无效的工作。
  我们的发现非常与众不同:病灶细胞团的发育几乎完全取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而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没有关系。
  我们通过很多不同的途径证实了这个发现。首先是我的研究生斯科特?阿波顿33以及乔治?多内夫34的研究工作证明了这一点(比较图示可见图34)。经黄曲霉毒素启动后,用20%蛋白饲料饲养的大鼠,其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比用5%蛋白饲料喂养大鼠的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要快得多。33,34
  研究工作进行到这个阶段,所有的动物在开始时接触到的都是同等剂量的黄曲霉毒素,但是如果他们开始接触的黄曲霉毒素的剂量是不同的,会怎么样呢?低蛋白质是否仍然有保护实验动物、预防癌症的功效呢?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我们给两组大鼠不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诱发癌,同时饲以标准的基础饲料。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这两组大鼠在癌启动阶段接触的致癌物水平是不同的。然后在癌的促进阶段,我们给接触高剂量黄曲霉毒素的大鼠饲以低蛋白饲料,而给接触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的大鼠饲以高蛋白饲料。我们想知道,如果实验动物在开始接触到高剂量的致癌物质,低蛋白饲料是不是能够抑制高剂量致癌物的影响。
  我们的实验结果再次让人大吃一惊(图3.5)。接触较高水平致癌物的大鼠,饲以5%的蛋白饲料时,病灶细胞团要少得多;而接触低水平致癌物的大鼠,饲以20%的蛋白饲料后,病灶细胞团要多得多。
  我们在此找到了一条规律:病灶细胞团的发展,尽管在最初的启动阶段取决于接触致癌物的剂量,但实际上在癌的促进阶段,受到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的调控。蛋白质摄入量产生的效果要超过致癌物对细胞的影响,与开始接触到的致癌物质剂量多少没有关系。

  得到这些实验结果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下面我按照实验步骤来讲解一下这个实验。该实验是我的研究生琳达?阳曼完成的35。在这个实验中,所有实验动物开始接触的都是同一剂量的致癌物,在之后为期12周的癌促进阶段,轮流给这些动物饲以20%或是5%蛋白质的饲料。我们将12周的癌促进阶段分成4个阶段,每个阶段是3周。第一阶段是第1-3周,第二阶段是第4-6周,依此类推。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给实验动物饲以20%的蛋白质饲料(20-20)后,病灶细胞团数量开始增加,这与我们的预计是一样的。但是第三阶段我们给动物饲以低蛋白饲料的时候,病灶细胞团的数量急剧下降(20-20-5)。在第四阶段,我们恢复给实验动物提供20%蛋白质的饲料,病灶细胞团的数量重新开始上升(20-20-5-20)。
  另外一组实验中,第一阶段,所有动物饲以20%蛋白质的饲料,第二阶段饲以5%蛋白质的饲料(20-5),在第二阶段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病灶细胞团的数量急剧下降。在第三阶段,随着动物重新开始接受20%蛋白质的饲料(20-5-20),我们可以看到病灶细胞团的数量重新开始升高。证明膳食中的蛋白质对癌细胞的发育的确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
  这些动物实验非常具有说服力,病灶细胞的生长可以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蛋白质来进行调节,并实现逆转,这种效果在病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观察到。
  这些实验还证明,我们的身体能够记住早期致癌物质对身体的侵袭35,36,尽管这种作用可能会因为低蛋白膳食的抑制作用而处在休眠的状态。接触黄曲霉毒素后,黄曲霉毒素会给机体留下“记忆”。尽管摄入5%蛋白质的膳食能够抑制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但是9周后,在20%蛋白膳食的影响之下,休眠的癌细胞可能会苏醒,形成癌变的病灶细胞。简单的说,我们的身体有记忆功能。说明我们过去接触过致癌物,并引发少量的癌细胞。尽管这些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但是如果我们以后摄入的膳食营养有问题的话,这种癌细胞则会被再“唤醒”。
  这些研究证实对蛋白质摄入量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就会影响癌的发展。但是,多大量的蛋白质摄入量是太多或是太少呢?在大鼠实验中,我们检测了4%-24%的蛋白质摄入量对病灶细胞的影响(图3637)。研究发现,如果蛋白质占膳食比例10%以下,病灶细胞不会发展;如果超过了10%,病灶细胞团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实验室中一位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 Fumiyiki Horio 成功地重复了这一结果38。
  这项实验最显著的发现是:病灶细胞团只有在动物摄入的膳食蛋白质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病灶细胞团才开始增殖39。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水平达到或超过动物生长所需的水平,就会导致癌的发生。尽管这项研究结论来自动物实验,但是对人来说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成长期的大鼠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以及成年大鼠和成年人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蛋白质量是非常接近的40,41。
  根据蛋白质的日推荐供给量(RDA),人每天热量需求的10%应来自蛋白质。这个摄入水平比我们每天身体实际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要高得多,但是因为每个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尽相同,建议蛋白质摄入量10%,是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蛋白质补充。那么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有多少呢?实际上我们摄入的量比10%的推荐量高得多。平均而言,美国人热量摄入的15%-16%来自于蛋白质。那么这种膳食是不是会引起癌症呢?从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是这样的。
  10%的蛋白质摄入水平相当于每天摄入50-60克的蛋白质,具体数值取决于个人体重和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美国人平均15%-16%的蛋白质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其中男性摄入蛋白质的量要比女性多一些。如果我们将其转化为食品量的话,可以这样计算。你从菠菜中每摄入100卡热量,你摄入的蛋白质是12克(15盎司菠菜);如果是鹰嘴豆的话,每100卡的热量摄入中含有5克蛋白质(两汤匙豆子);而100卡肉排中含有13克的蛋白质(1盎司半多一点点的肉排)。
  还有一个问题,蛋白质的摄入量是不是能够改变黄曲霉毒素剂量和病灶细胞团形成之间的关系。如果增加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但是并不会引起癌症发病率升高的话,这种化学物质就不属于致癌物。例如,随着黄曲霉毒素剂量增加,病灶细胞团的形成和癌症的发展也应该相应地增多、变快。如果我们觉得某个化合物是致癌物,但是我们看不到这种剂量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化合物质是不是具有致癌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为了研究这种剂量-反应的关系,我们选择了10组大鼠,给它们饲以不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然后在癌的促进阶段给它们饲以正常水平(20%)蛋白质饲料和低蛋白质饲料(5%-10%)。(请参考图3734)
  在饲以20%蛋白质饲料的动物中,随着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病灶细胞的数量和大小也在增加,这和我们的预计是相同的,这种剂量和反应之间的线性关系非常明显。但是在饲以5%蛋白质饲料的动物中,致癌物剂量和反应的线性关系完全消失了,病灶细胞没有反应。尽管我们给动物使用了其能承受的最大黄曲霉毒素剂量,但是病灶细胞仍然没有反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再次证明,低蛋白质膳食可以抑制非常强的致癌物的作用,例如,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化学致癌物不会引起癌症,除非营养状况出了问题?是不是可以说,在我们一生中,我们肯定会接触少量致癌化学物质,但是只要我们的膳食不促进癌症的发展,我们就不会发生癌症?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营养来控制癌症呢?

  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类似的

  读到这里,你已经感到这些发现有多么惊人了吧?通过营养来控制癌症的进程,到今天为止,都是一个激进的、让人无法接受的观点。但一个更能让人吃惊的问题是:试验中使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结果会不会有差别?以上试验中我们使用的都是酪蛋白,这种蛋白占牛奶蛋白的87%。我们下一个问题是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如果采用同样的实验方法检测,是不是能发现对癌有同样的促进作用?答案让人震惊:不是!在这些实验中,即使摄入的剂量达到很高的水平,植物蛋白质也没有促进癌的生长。我实验室一位医学大学本科生大卫?施奈德进行了这项研究(图3842),他发现谷蛋白(小麦中的一种蛋白质),即使摄入量达到20%,也没有酪蛋白这种促癌效果。
  我们还检测了大豆蛋白质会不会和酪蛋白一样,对癌病灶细胞有同样的影响。我们给大鼠饲以20%的大豆蛋白,但大鼠体内并没有出现早期的病灶细胞团。这个结果和使用小麦蛋白的结果是一致的。突然间,牛奶中的蛋白质看起来是问题的根本。我们已经发现低水平的蛋白能通过一系列高度协同的机制,对癌诱导阶段有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蛋白质摄入,如果超出身体生长所需要的量,会促进癌的发展;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癌的发展进行调控,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或是抑制癌的发展,这个作用与癌的启动阶段无关,与接触致癌物的水平也无关。对我的同行来讲,接受蛋白质促进癌发展的观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为什么是牛奶蛋白呢?我是不是疯了?


续前……

  额外问题

  有些读者可能想了解更多有关的问题,请参考附录A。

  大结局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实验检测的都还只是肿瘤发展的早期指示物——早期癌样病灶。现在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检测完整的肿瘤形成过程。我们设计、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包括数百只大鼠的实验项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几种方法检测了大鼠中肿瘤发展的情况36,43。
  蛋白质对肿瘤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惊人的。大鼠通常的存活期是两年,因此这项研究的周期长达100周。实验开始时,所有的大鼠都给予黄曲霉毒素,同时饲以20%酪蛋白,在100周时,大鼠不是已经因为肝癌死亡,就是濒于死亡36,43;而给予同等水平黄曲霉毒素,但是饲以5%蛋白质饲料的大鼠都还活着,而且行动机敏、体形苗条、毛色鲜亮。这个100分比0分的成绩,在以前的研究中是没有的。而且这个结果与印度的原始研究的结果几乎是一致的16。
  同时在这个实验中36,我们在40或60周的时候对大鼠的饲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检测蛋白质的摄入水平是否能够逆转癌的促进阶段。那些从高蛋白组调整到低蛋白组的大鼠,其肿瘤显著减少(少35%-40%);从低蛋白饲料组调整到高蛋白饲料的大鼠,肿瘤开始生长。这些肿瘤实验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早期使用病灶细胞团的研究工作。就是说通过调控营养水平,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或是抑制癌的进程。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也检测了早期形成的病灶细胞团,考察了蛋白质摄入水平对这些细胞团的影响是不是与对肿瘤的影响相似。结果发现,病灶细胞团和肿瘤生长两者之间的近似性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吻合程度(图39A)36,43。
  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我从来没想到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会这样好,生物可行性会如此吻合,统计学显著意义也可以这么好。我们不仅完全证实了印度学者的研究结果,而且还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毫无疑问,在黄曲霉毒素启动癌的大鼠模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是非常强的促癌剂。发挥促进效果的蛋白质摄入水平(10%-20%)也是试验动物和人常规的蛋白质摄入水平,这个结论让人兴奋,也令人吃惊。

  其他癌症,其他致癌物

  现在来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如何将这种研究应用到人体健康,特别是肝癌?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研究其他种动物、其他致癌物和其他器官。如果酪蛋白对癌的效应在其他此类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就证明人也很可能会受到酪蛋白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拓宽研究的范围,考察我们的发现能不能得到其他方面证据的支持。
  在我们进行大鼠动物实验时,有研究学者44,45发表文章称,乙肝病毒(HBV)造成的慢感性染是人患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文章认为,乙肝病毒慢感性染者,其发生肝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0-40倍。
  过去这些年,很多研究都企图揭示这种病毒是如何引起肝癌的46。动物实验发现,乙肝病毒基因将其一部分插入到老鼠肝脏的遗传物质中诱发肝癌。实验室中,人们也利用这种机制来构建动物模型,这种动物被称为转基因动物。
  基本上所有在转基因小鼠体内进行的乙肝病毒研究都是为了理解乙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没有任何人关注营养和肿瘤发展之间的关系。多年以来,我看到一群科学家宣称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患肝癌的主要原因,而另外一群人说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但这两组研究者中,没有任何人敢说营养和肝癌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希望了解酪蛋白对乙肝病毒诱导小鼠肝癌的影响,这是非常大的一步跨越。这项工作超出了将黄曲霉毒素作为致癌物质、大鼠作为试验对象的传统模式。我实验室有一位从中国来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胡济繁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后来程志强博士也参与了研究。我们当时需要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做实验材料,而这样的小鼠当时只有两个品种,一个在加利福尼亚的拉乔拉饲养,另一个是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培育的品种。这两种小鼠的肝脏基因中各自插入了一段不同的乙肝病毒基因,因此这两种小鼠都是肝癌易发型转基因小鼠。我联系了两个地方的负责人,请他们帮忙提供小鼠。两个研究小组都询问我拿这些小鼠做什么研究?听完我的解释后,两边都认为研究蛋白质对肝癌的影响是个愚蠢的做法。我同时也在申请一项基金,用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但是我的申请被驳回了。基金的审核人认为,研究营养对病毒诱导癌症的影响,特别是膳食蛋白质对病毒诱导癌的影响不是一个好的想法。我开始怀疑,我在探求虚构的蛋白质健康价值方面的意图是不是太明显了?在基金申请书的反馈意见栏中,我的怀疑得到了证实。
  但我们最终还是得到了资助,在这两种小鼠上进行了实验,得到的结论和我们在大鼠中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47,48。后面附上的图片(图3.1047)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小鼠肝脏的横切片,其中黑色的斑点是发生癌变的部位(圆孔状的图形可以忽略掉,那是血管的截面)。在摄入22%酪蛋白的动物(D)中,你可以看到大量的癌变细胞;摄入14%酪蛋白的动物(C)中,癌变细胞的数量少了很多;而在摄入6%酪蛋白的动物(B)中,则看不到癌变的细胞。图片A是没有病毒基因的肝脏切片(对照)。
  后面这个表格(图31147)对比的是插入小鼠肝脏中的两种乙肝病毒基因的表达(活性)。这张照片和图表都证明了同样的结论:摄入22%酪蛋白饲料启动了病毒基因的表达,引发癌症,而6%蛋白饲料基本上没有这种活性。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有足够证据下结论说:酪蛋白,这种牛奶中的主要的蛋白质能够在以下两种动物实验模型中显著地促进肝癌的发生:
  ● 黄曲霉毒素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
  ● 乙肝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
  不仅这些实验结果非常明确,而且我们也发现,酪蛋白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发挥作用。
  那么我们下面要问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能把这些结论推广到其他癌症和其他致癌物上。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当时正在研究大鼠的乳腺癌模型49-51。他们研究证明,增加酪蛋白的摄入量,能显著促进乳腺癌的发展。他们发现酪蛋白的摄入量增高以后:
  ● 在两种致癌物(DBMA和NMU)诱导的大鼠癌症模型中,酪蛋白都能明显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 酪蛋白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增加癌症的发病危险。
  ● 酪蛋白影响雌性动物的荷尔蒙系统,而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内分泌系统。

  更深远的影响

  从上述实验的结果中,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图景浮现出来。这些实验涉及两种动物的两种器官,使用了四种致癌物质,但所有证据都表明,酪蛋白可以通过一系列高度协同的机制促进癌的发展。酪蛋白的这种作用很强烈,实验结果也呈现出很高的吻合度。例如,酪蛋白能够影响细胞与致癌物的反应方式;能影响DNA与致癌物的反应方式;能影响癌性细胞生长的方式。这些深入而且高度一致的实验结果暗示酪蛋白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也很可能是如出一辙的,理由有四个:第一,大鼠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是几乎一致的。第二,蛋白质在人体内和大鼠体内的作用方式基本一致。第三,在大鼠体内促进癌生长的蛋白质摄入水平与人体内促进癌生长的蛋白质摄入水平相同。第四,在啮齿类动物和人体中,癌启动阶段远不如癌的促进阶段关键。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一定剂量的致癌物,但是这些致癌物是否导致肿瘤则取决于它们有无促癌作用。
  尽管我已经被这些证据所说服:增加酪蛋白的摄入水平,会促进癌的发展,但我仍然应该小心,避免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过早下结论。这一结论非常具有挑战性,必定会引发强烈的置疑。我希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证据。我想知道,其他营养素对癌症的影响是怎样的?其他营养素与不同的致癌物和不同器官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其他营养素、致癌物或其他器官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吗?某些种类食物的营养素是不是都发挥同样的效果?在这些情况下,癌的促进阶段仍然能够逆转吗?如果事实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只要减少促进癌发展的营养素的摄入量,同时增加抗促癌的营养素的摄入量,就可以实现控制、甚至逆转癌的发展。
  我们对其他几种营养素进行了研究,包括来自鱼肉制品的蛋白质、膳食脂肪和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我的几位出色的研究生,汤姆?欧?康纳、何有平检测了这些营养素影响肝癌和胰腺癌的能力。这项研究和其他一些同类研究的结果显示,营养在调控癌促进方面的作用远比启动性致癌物的剂量重要得多。营养主要影响促进阶段的肿瘤发展的观点正开始成为营养与癌关系的一大特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官方刊物《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关注这些研究,并对我们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专题报道52。
  而且,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促进肿瘤的发展,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在我们用黄曲霉毒素诱发大鼠的终生肿瘤模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在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模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另外一个研究小组使用其他致癌物质诱发乳腺癌的实验模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在胰腺癌和其他营养素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现象52,53。在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与癌诱导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现象54,55。从癌的启动阶段到促进阶段,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从一种机制的研究到另外一种机制的研究,这种现象一直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高度的一致性是非常令人吃惊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研究工作的本质之一就是保持怀疑精神,我们发现所有这些证据都是在试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的。尽管从定性的角度推测,这些令人吃惊的结论也适用于人体研究;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定量的关系。换句话说,动物蛋白和癌症的这些机制对各种情况下的所有人群都至关重要吗?还是只对某些特殊状态的人群具有很有限的意义?这些机制是与每年千例人类癌症、百万例人类癌症或更多的人类癌症直接有关呢?我们需要人体研究的直接证据。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证据通过严格的方法采集而来,能够全面反映出各种膳食模式对癌症的影响,调查应在生活方式类似的大人群中进行,这些人应该有类似的遗传背景,但是他们的患病类型应尽可能多一些为佳。
  能进行这样研究的机会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我们很幸运,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1980年,我的实验室迎来了陈君石博士——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他不仅为人极好,科学素养也十分深厚。随着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深入探讨上述问题的良机。我们有幸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营养膳食调查,验证这些在实验室中得出的理论,将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这是一个从最全面的角度研究营养、生活方式和疾病关系的大好时机。我们就要进行中国健康调查了。

续前……

  额外问题

  有些读者可能想了解更多有关的问题,请参考附录A。

  大结局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实验检测的都还只是肿瘤发展的早期指示物——早期癌样病灶。现在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检测完整的肿瘤形成过程。我们设计、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包括数百只大鼠的实验项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几种方法检测了大鼠中肿瘤发展的情况36,43。
  蛋白质对肿瘤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惊人的。大鼠通常的存活期是两年,因此这项研究的周期长达100周。实验开始时,所有的大鼠都给予黄曲霉毒素,同时饲以20%酪蛋白,在100周时,大鼠不是已经因为肝癌死亡,就是濒于死亡36,43;而给予同等水平黄曲霉毒素,但是饲以5%蛋白质饲料的大鼠都还活着,而且行动机敏、体形苗条、毛色鲜亮。这个100分比0分的成绩,在以前的研究中是没有的。而且这个结果与印度的原始研究的结果几乎是一致的16。
  同时在这个实验中36,我们在40或60周的时候对大鼠的饲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检测蛋白质的摄入水平是否能够逆转癌的促进阶段。那些从高蛋白组调整到低蛋白组的大鼠,其肿瘤显著减少(少35%-40%);从低蛋白饲料组调整到高蛋白饲料的大鼠,肿瘤开始生长。这些肿瘤实验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早期使用病灶细胞团的研究工作。就是说通过调控营养水平,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或是抑制癌的进程。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也检测了早期形成的病灶细胞团,考察了蛋白质摄入水平对这些细胞团的影响是不是与对肿瘤的影响相似。结果发现,病灶细胞团和肿瘤生长两者之间的近似性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吻合程度(图39A)36,43。
  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我从来没想到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会这样好,生物可行性会如此吻合,统计学显著意义也可以这么好。我们不仅完全证实了印度学者的研究结果,而且还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毫无疑问,在黄曲霉毒素启动癌的大鼠模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是非常强的促癌剂。发挥促进效果的蛋白质摄入水平(10%-20%)也是试验动物和人常规的蛋白质摄入水平,这个结论让人兴奋,也令人吃惊。

  其他癌症,其他致癌物

  现在来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如何将这种研究应用到人体健康,特别是肝癌?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研究其他种动物、其他致癌物和其他器官。如果酪蛋白对癌的效应在其他此类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就证明人也很可能会受到酪蛋白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拓宽研究的范围,考察我们的发现能不能得到其他方面证据的支持。
  在我们进行大鼠动物实验时,有研究学者44,45发表文章称,乙肝病毒(HBV)造成的慢感性染是人患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文章认为,乙肝病毒慢感性染者,其发生肝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0-40倍。
  过去这些年,很多研究都企图揭示这种病毒是如何引起肝癌的46。动物实验发现,乙肝病毒基因将其一部分插入到老鼠肝脏的遗传物质中诱发肝癌。实验室中,人们也利用这种机制来构建动物模型,这种动物被称为转基因动物。
  基本上所有在转基因小鼠体内进行的乙肝病毒研究都是为了理解乙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没有任何人关注营养和肿瘤发展之间的关系。多年以来,我看到一群科学家宣称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患肝癌的主要原因,而另外一群人说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但这两组研究者中,没有任何人敢说营养和肝癌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希望了解酪蛋白对乙肝病毒诱导小鼠肝癌的影响,这是非常大的一步跨越。这项工作超出了将黄曲霉毒素作为致癌物质、大鼠作为试验对象的传统模式。我实验室有一位从中国来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胡济繁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后来程志强博士也参与了研究。我们当时需要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做实验材料,而这样的小鼠当时只有两个品种,一个在加利福尼亚的拉乔拉饲养,另一个是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培育的品种。这两种小鼠的肝脏基因中各自插入了一段不同的乙肝病毒基因,因此这两种小鼠都是肝癌易发型转基因小鼠。我联系了两个地方的负责人,请他们帮忙提供小鼠。两个研究小组都询问我拿这些小鼠做什么研究?听完我的解释后,两边都认为研究蛋白质对肝癌的影响是个愚蠢的做法。我同时也在申请一项基金,用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但是我的申请被驳回了。基金的审核人认为,研究营养对病毒诱导癌症的影响,特别是膳食蛋白质对病毒诱导癌的影响不是一个好的想法。我开始怀疑,我在探求虚构的蛋白质健康价值方面的意图是不是太明显了?在基金申请书的反馈意见栏中,我的怀疑得到了证实。
  但我们最终还是得到了资助,在这两种小鼠上进行了实验,得到的结论和我们在大鼠中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47,48。后面附上的图片(图3.1047)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小鼠肝脏的横切片,其中黑色的斑点是发生癌变的部位(圆孔状的图形可以忽略掉,那是血管的截面)。在摄入22%酪蛋白的动物(D)中,你可以看到大量的癌变细胞;摄入14%酪蛋白的动物(C)中,癌变细胞的数量少了很多;而在摄入6%酪蛋白的动物(B)中,则看不到癌变的细胞。图片A是没有病毒基因的肝脏切片(对照)。
  后面这个表格(图31147)对比的是插入小鼠肝脏中的两种乙肝病毒基因的表达(活性)。这张照片和图表都证明了同样的结论:摄入22%酪蛋白饲料启动了病毒基因的表达,引发癌症,而6%蛋白饲料基本上没有这种活性。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有足够证据下结论说:酪蛋白,这种牛奶中的主要的蛋白质能够在以下两种动物实验模型中显著地促进肝癌的发生:
  ● 黄曲霉毒素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
  ● 乙肝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
  不仅这些实验结果非常明确,而且我们也发现,酪蛋白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发挥作用。
  那么我们下面要问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能把这些结论推广到其他癌症和其他致癌物上。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当时正在研究大鼠的乳腺癌模型49-51。他们研究证明,增加酪蛋白的摄入量,能显著促进乳腺癌的发展。他们发现酪蛋白的摄入量增高以后:
  ● 在两种致癌物(DBMA和NMU)诱导的大鼠癌症模型中,酪蛋白都能明显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 酪蛋白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增加癌症的发病危险。
  ● 酪蛋白影响雌性动物的荷尔蒙系统,而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内分泌系统。

  更深远的影响

  从上述实验的结果中,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图景浮现出来。这些实验涉及两种动物的两种器官,使用了四种致癌物质,但所有证据都表明,酪蛋白可以通过一系列高度协同的机制促进癌的发展。酪蛋白的这种作用很强烈,实验结果也呈现出很高的吻合度。例如,酪蛋白能够影响细胞与致癌物的反应方式;能影响DNA与致癌物的反应方式;能影响癌性细胞生长的方式。这些深入而且高度一致的实验结果暗示酪蛋白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也很可能是如出一辙的,理由有四个:第一,大鼠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是几乎一致的。第二,蛋白质在人体内和大鼠体内的作用方式基本一致。第三,在大鼠体内促进癌生长的蛋白质摄入水平与人体内促进癌生长的蛋白质摄入水平相同。第四,在啮齿类动物和人体中,癌启动阶段远不如癌的促进阶段关键。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一定剂量的致癌物,但是这些致癌物是否导致肿瘤则取决于它们有无促癌作用。
  尽管我已经被这些证据所说服:增加酪蛋白的摄入水平,会促进癌的发展,但我仍然应该小心,避免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过早下结论。这一结论非常具有挑战性,必定会引发强烈的置疑。我希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证据。我想知道,其他营养素对癌症的影响是怎样的?其他营养素与不同的致癌物和不同器官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其他营养素、致癌物或其他器官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吗?某些种类食物的营养素是不是都发挥同样的效果?在这些情况下,癌的促进阶段仍然能够逆转吗?如果事实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只要减少促进癌发展的营养素的摄入量,同时增加抗促癌的营养素的摄入量,就可以实现控制、甚至逆转癌的发展。
  我们对其他几种营养素进行了研究,包括来自鱼肉制品的蛋白质、膳食脂肪和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我的几位出色的研究生,汤姆?欧?康纳、何有平检测了这些营养素影响肝癌和胰腺癌的能力。这项研究和其他一些同类研究的结果显示,营养在调控癌促进方面的作用远比启动性致癌物的剂量重要得多。营养主要影响促进阶段的肿瘤发展的观点正开始成为营养与癌关系的一大特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官方刊物《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关注这些研究,并对我们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专题报道52。
  而且,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促进肿瘤的发展,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在我们用黄曲霉毒素诱发大鼠的终生肿瘤模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在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模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另外一个研究小组使用其他致癌物质诱发乳腺癌的实验模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在胰腺癌和其他营养素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现象52,53。在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与癌诱导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现象54,55。从癌的启动阶段到促进阶段,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从一种机制的研究到另外一种机制的研究,这种现象一直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高度的一致性是非常令人吃惊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研究工作的本质之一就是保持怀疑精神,我们发现所有这些证据都是在试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的。尽管从定性的角度推测,这些令人吃惊的结论也适用于人体研究;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定量的关系。换句话说,动物蛋白和癌症的这些机制对各种情况下的所有人群都至关重要吗?还是只对某些特殊状态的人群具有很有限的意义?这些机制是与每年千例人类癌症、百万例人类癌症或更多的人类癌症直接有关呢?我们需要人体研究的直接证据。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证据通过严格的方法采集而来,能够全面反映出各种膳食模式对癌症的影响,调查应在生活方式类似的大人群中进行,这些人应该有类似的遗传背景,但是他们的患病类型应尽可能多一些为佳。
  能进行这样研究的机会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我们很幸运,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1980年,我的实验室迎来了陈君石博士——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他不仅为人极好,科学素养也十分深厚。随着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深入探讨上述问题的良机。我们有幸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营养膳食调查,验证这些在实验室中得出的理论,将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这是一个从最全面的角度研究营养、生活方式和疾病关系的大好时机。我们就要进行中国健康调查了。
不怎么喝牛奶,但是喜欢吃冰欺凌
不喝牛奶难道喝人奶
还是母乳喂养好啊
红果果的剥削啊
促癌的事有没有论文原文?
这个......其实........我.........比较倾向喝人的,而且是直接喝
LZ有没有下文? 中国健康报告说啥了
自然界也没有动物懂得用火,因此也就不会有动物懂得吃熟食,这样为了减少碳排放大家都去吃生的吧
人是自然演变进化过来的高等动物,处于所有动物的顶端,所以就有对所有动物的支配权。这个简单的问题还需要说明吗?
晋国公 发表于 2011-5-15 10:57
我又不是LZ,我就叫大家看看《中国健康报告》这书

要是没时间,把我摘的这几段看看也行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5-15 00:35

我英文不行,找不到原文
昨天太晚了,睡了,今天正好有点空谈谈我的看法:

其实喝不喝牛奶的问题上,我觉得只要弄清楚一件事,就是世界上没有一种哺乳动物是终生喝奶的这个事实,因此,人类要来打破这个自然规律,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即获得良好营养的同时,罹患癌症的几率暴涨,任何事情都有代价,不让你看见你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所谓的商业包装。

至于环境的破坏和道德的丧失,那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看问题,以人类中心的立场看,似乎没什么,即使毁灭了再多的物种也只不过留下些淡淡的、小资式的忧伤而已,或许多增加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要是站在其他被毁灭物种的立场上,那自然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这涉及到历史哲学,最好不谈也罢。
maoxuangen 发表于 2011-5-15 16:22
你的观点的推论:当有更强的东西要来决定或支配人类命运的时候,人类同样也谈不上讨论啥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