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近年来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迅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58:42
调查指近年来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迅猛2011年04月25日 10:20
来源:人民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25/5959965_0.shtml
字号:T|T313人参与17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的话: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同时,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当前,这种信仰的危机在青年人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大学生信教人数呈不断增加趋势就是其表现之一。如何直面这种信仰危机、青年人如何找回“梦想”走出信仰的纠结,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专家进行了深度剖析。

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引起部分人的信仰危机,从而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某种“空间”

学生信教人数呈上升趋势

从数量上看,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总体比例不高,但绝对数近年略有上升之势。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为1.85%。有些高校略高,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民族院校。在一项调查中,问到“现在不信教的同学今后选择宗教信仰的可能性”时,回答“以后会信仰宗教”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6%,回答最多的是“说不清”占52.1%,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还未完全确立,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宗教暧昧现象。最近几年大学生信教人数有了一定增长,基督教(尤其是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尤其迅猛,一些宗教在大学生信教者中趋向严密化、组织化、网络化,具有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大学生对宗教显示出一定的好奇,但对宗教的了解并不深。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宗教好奇的大学生占被访者65.5%。大多数大学生仅从文化层面对宗教感兴趣。在“您是否了解宗教教义教规及经典文献”的调查中,56.94%的大学生表示“从没有接触过”,34.0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了解”,仅有5.3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正在成为一个潜在的“被传播”对象。调查显示,2.4%的学生“经常收到”宗教宣传品,23.9%的学生“偶然收到”,两项合计达26.3%。大学生中接触宗教宣传的人数和次数逐步增加,8.4%的学生“经常听到”有人向他们宣传宗教,43.1%的“偶然听到”。

大学生信教特点

宗教皈依是一个动态性的变化过程,信仰宗教是与许多条件配合的,无法从有关的人际网络和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譬如家庭的影响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据调查,在有家庭成员信教的学生中,信教比例更是达到45.13%。另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大学生表示信教受家庭影响,而在信教的大学生中又有59%的人从小学开始就信教。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染,自然而然地信了教。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留守儿童自小就被信仰基督教的爷爷奶奶带到教堂或家庭聚会点受到熏染,而对所谓基督教(或耶稣教)产生好感,其中有些留守儿童长大后因此而成为这些宗教的虔诚信徒。

如果说家庭的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信教的先赋因素,那么信教同学或信教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后致因素。当大学生遭遇挫折和情感危机寻求帮助时,信教的学友会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接触宗教的途径。这种乘“需”而入的途径往往比较隐蔽,也是最有效的。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蕴含着情感与认知、感性与理性、经验与价值的相互交织、矛盾纠葛。这些特点决定了引导好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采取简单的说教或心理引导,还必须从导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具体社会实际生活处境中去探寻原因,找到有效应对之道。

大学生信教政治社会原因

从总体上来分析,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政治社会原因趋于多样化,是多种政治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社会转型与信仰危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引起部分人的信仰危机,从而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某种“空间”。

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交流碰撞,包括基督教文化在内的西方价值观念开始影响大学生。近年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因为怀疑一切,也对现有主流价值体系产生某种解构作用。

文化价值多元化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很多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都受到挑战和冲击。美国著名学者麦金泰尔指出:“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因此,在当代的道德变化中,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重灌输、轻教育、方法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感,对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缺乏有效制抵,没有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应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课堂灌输的方式,应该将它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会通于各种社会实践之中,通过生活化和社会化教育方式的创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宗教道德与文化独特“魅力”的吸引。不可否认,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一,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形式新奇、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等,对有着强烈求知欲、充满热情和富于想象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兴趣。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对人生、世界、自然有其独特的诠释,这对那些厌倦教条灌输、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颇具吸引力,他们在历史和文化的视野中审视宗教、接近宗教、甚至进入宗教。三,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他。宗教与道德的混同,对一些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

树立科学信仰,理性认识宗教

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应采取正面引导、科学教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健康心理意识,寻求正确心理纾解机制。各高校应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爱心座谈会、学习促进会等活动,让大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塑造健康心理意识,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品德、陶冶情操,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大力发展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丰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或党组织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许多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其实只是为了寻找一种“慰藉”、“关怀”。大学生在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中不但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改进高校党组织工作,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对大学生的思想给予有力指导并成为其思想归属地。

主动融入社会。保持与教师、同学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常与周围人沟通、学习;同时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理性认识宗教。高校应主动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或有关学术讲座,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性认识,消除其对宗教的神秘感。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在科普讲座、科普活动中学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人生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消除对宗教的错误认识,增强抵御各种反政府、反社会的宗教势力的渗透。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导)调查指近年来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迅猛2011年04月25日 10:20
来源:人民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25/5959965_0.shtml
字号:T|T313人参与17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的话: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同时,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当前,这种信仰的危机在青年人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大学生信教人数呈不断增加趋势就是其表现之一。如何直面这种信仰危机、青年人如何找回“梦想”走出信仰的纠结,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专家进行了深度剖析。

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引起部分人的信仰危机,从而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某种“空间”

学生信教人数呈上升趋势

从数量上看,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总体比例不高,但绝对数近年略有上升之势。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为1.85%。有些高校略高,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民族院校。在一项调查中,问到“现在不信教的同学今后选择宗教信仰的可能性”时,回答“以后会信仰宗教”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6%,回答最多的是“说不清”占52.1%,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还未完全确立,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宗教暧昧现象。最近几年大学生信教人数有了一定增长,基督教(尤其是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尤其迅猛,一些宗教在大学生信教者中趋向严密化、组织化、网络化,具有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大学生对宗教显示出一定的好奇,但对宗教的了解并不深。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宗教好奇的大学生占被访者65.5%。大多数大学生仅从文化层面对宗教感兴趣。在“您是否了解宗教教义教规及经典文献”的调查中,56.94%的大学生表示“从没有接触过”,34.0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了解”,仅有5.3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正在成为一个潜在的“被传播”对象。调查显示,2.4%的学生“经常收到”宗教宣传品,23.9%的学生“偶然收到”,两项合计达26.3%。大学生中接触宗教宣传的人数和次数逐步增加,8.4%的学生“经常听到”有人向他们宣传宗教,43.1%的“偶然听到”。

大学生信教特点

宗教皈依是一个动态性的变化过程,信仰宗教是与许多条件配合的,无法从有关的人际网络和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譬如家庭的影响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据调查,在有家庭成员信教的学生中,信教比例更是达到45.13%。另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大学生表示信教受家庭影响,而在信教的大学生中又有59%的人从小学开始就信教。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染,自然而然地信了教。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留守儿童自小就被信仰基督教的爷爷奶奶带到教堂或家庭聚会点受到熏染,而对所谓基督教(或耶稣教)产生好感,其中有些留守儿童长大后因此而成为这些宗教的虔诚信徒。

如果说家庭的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信教的先赋因素,那么信教同学或信教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后致因素。当大学生遭遇挫折和情感危机寻求帮助时,信教的学友会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接触宗教的途径。这种乘“需”而入的途径往往比较隐蔽,也是最有效的。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蕴含着情感与认知、感性与理性、经验与价值的相互交织、矛盾纠葛。这些特点决定了引导好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采取简单的说教或心理引导,还必须从导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具体社会实际生活处境中去探寻原因,找到有效应对之道。

大学生信教政治社会原因

从总体上来分析,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政治社会原因趋于多样化,是多种政治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社会转型与信仰危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引起部分人的信仰危机,从而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某种“空间”。

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交流碰撞,包括基督教文化在内的西方价值观念开始影响大学生。近年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因为怀疑一切,也对现有主流价值体系产生某种解构作用。

文化价值多元化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很多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都受到挑战和冲击。美国著名学者麦金泰尔指出:“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因此,在当代的道德变化中,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重灌输、轻教育、方法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感,对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缺乏有效制抵,没有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应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课堂灌输的方式,应该将它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会通于各种社会实践之中,通过生活化和社会化教育方式的创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宗教道德与文化独特“魅力”的吸引。不可否认,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一,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形式新奇、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等,对有着强烈求知欲、充满热情和富于想象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兴趣。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对人生、世界、自然有其独特的诠释,这对那些厌倦教条灌输、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颇具吸引力,他们在历史和文化的视野中审视宗教、接近宗教、甚至进入宗教。三,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他。宗教与道德的混同,对一些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

树立科学信仰,理性认识宗教

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应采取正面引导、科学教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健康心理意识,寻求正确心理纾解机制。各高校应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爱心座谈会、学习促进会等活动,让大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塑造健康心理意识,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品德、陶冶情操,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大力发展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丰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或党组织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许多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其实只是为了寻找一种“慰藉”、“关怀”。大学生在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中不但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改进高校党组织工作,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对大学生的思想给予有力指导并成为其思想归属地。

主动融入社会。保持与教师、同学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常与周围人沟通、学习;同时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理性认识宗教。高校应主动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或有关学术讲座,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性认识,消除其对宗教的神秘感。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在科普讲座、科普活动中学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人生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消除对宗教的错误认识,增强抵御各种反政府、反社会的宗教势力的渗透。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导)
基督教可以提高处女率,呼唤黑五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4-25 16:20

是天主教
这个是要重视了,在地铁里就见到过传教的大学生,谈论的内容都是神啊,主啊
carabin 发表于 2011-4-25 16:23 多生几个,上大学入教?;P
为何是基督教,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是佛教多吧,宿舍里经常能听到有人放经...
乌龟001 发表于 2011-4-25 16:35 两家都有吧,近年出入大学多些,有GG因为MM信天主不能XXOO很苦恼的说;P
rcoolduck 发表于 2011-4-25 16:21


    不是新教也提倡禁欲的嘛?所以我才统称的
有点感觉是把基督教当敌人了!
地下传教的势头得打压一下了
有些宗教,传教是假,发展组织是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轮子了
记起了当年俺们班那些一边递入党申请书积极入党,一边很认真很虔诚的每星期参加教堂礼拜的学生会干部...
地下教会忠于梵蒂冈,信它的人十个有九个反华又反共
信教是没问题啊,TG宪法规定的宗教自由,总不能对3大宗教之一无视打自己脸,主要是要把教会掌握到自己手里,就和现在在中国的基督教会那样,TG这点本事总有吧,基督教,何况是年轻人中的地下基督教,没什么群众基础,TG搞定这个本事总有的.
江山我有 发表于 2011-4-25 16:44

先搞清楚再来。
f22 发表于 2011-4-25 16:25

呵呵,老右哥又拿小弟我开玩笑了,他们没讨论多生,讨论的是老鹰的眼睛为什么看得远,结论是
老鹰的眼睛是神的复眼,能看的很远,我汗一个,还有,他们是天主教徒,不是新教,以上
某教和某教的排他性缺乏包容性教义是世界动乱根源之一。根据历史及某教在中国光荣传统外加帝国主义百十年来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某教。希望土鳖不要再像轮子那次一样了
多次见过学校处分聚众传教的学生
江山我有 发表于 2011-4-25 16:44


据我所知,一般都是先反共反华,然后才信鸡督:D个别农村有这个传统的除外。

我老婆以前在学校也参加过地下教会活动,领头的是个年轻的老外,活动积极的是几个文艺腔调的男女生,对MM还是比较有欺骗性的:D不过我和她明确关系的时候就讲了,老子和鸡督,只能选一个,戴十字架都禁止,于是给扳过来了:D


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为1.85%。有些高校略高,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民族院校
==================================================================================
他们不是宣扬自己文化如何如独特,在学校里是多么自豪于其民族文化,我所见的少民大部分都是那么的冷艳高贵,怎么思想阵地这么容易就被攻陷了

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为1.85%。有些高校略高,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民族院校
==================================================================================
他们不是宣扬自己文化如何如独特,在学校里是多么自豪于其民族文化,我所见的少民大部分都是那么的冷艳高贵,怎么思想阵地这么容易就被攻陷了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4-25 16:20


    没听过把恶魔打入地狱的故事吧?
一向不鸟基督教,耶大神只在2千多年前露过脸
现在咋不再露露脸让信徒们h一下

我的一向看法耶大神就一外星人
  tg是自办宗教,不受外教影响的吧?
太平洋上空的鹰 发表于 2011-4-25 17:22

其实就是一在本国吃不开的埃及神罢了,原名叫阿吞。摩西就是个如假包换的埃及贵族,捡来的之类都是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编的。
主要是教堂的那个氛围好,貌似以前俺进天主堂的时候也差点被引进
在大学里经常有人拦路介绍基督教,结果圣经故事还没我知道的多。
我读这么多年书,只有一个女同学是信佛的,其余都是无神论者
与其让他们信寄叫还不如发展洪门呢,纯正的华人社团
信那个容易把妹倒是真的。。。
我在学校里碰到好几次,把我拦下来问我想不想了解“圣经”。估计我们学校没几个学生没碰到过吧。感觉传教方式很二很突兀啊,没想到还真有人信,我们宿舍都把这个当笑话交流呢。。。
老夫有次吃面,有基督徒发给老夫传单,还偷偷摸摸的,跟轮子似的

地下教会忠于梵蒂冈,信它的人十个有九个反华又反共
江山我有 发表于 2011-4-25 16:44


     天主教才和梵蒂冈有关系。 新教则痛恨天主教。 但是即便三自爱国教会的天主教徒暗地里还是忠于教皇的,否则还能叫天主教嘛,这是个原则。
地下教会忠于梵蒂冈,信它的人十个有九个反华又反共
江山我有 发表于 2011-4-25 16:44


     天主教才和梵蒂冈有关系。 新教则痛恨天主教。 但是即便三自爱国教会的天主教徒暗地里还是忠于教皇的,否则还能叫天主教嘛,这是个原则。
回复 32# YESorNO
地下传教的多是天主教
984343 发表于 2011-4-25 17:42


    怎么回事?求详解
中国人同化其他文明很厉害的。什么玩意到了咱手里前面都要加个中国特色。
在大学还真遇到过2次,是同一个MM,在大街上就把我拉住,问我想不想了解基督,某月某日某教室有活动,我说我研究宗教史的,懂得比你多。后来在上海书城也遇到过传教的,不过比较隐晦,一个劲给我推荐那些宣传信主后生活变得多么多么美好的书。

回复  YESorNO
地下传教的多是天主教
江山我有 发表于 2011-4-25 18:36


    您这可感觉加想象了,您自己刚好接触过几个都是天主教的吧?

   这个不管国家还是地下教会自己都是有统计数字公布的,新教至少是天主的两倍。 但是能够被国家媒体报道的事件都和天主教有关,原因就是这个梵蒂冈。而新教是可以以任意规模和形式组成临时团体作为教会,这就是新教以为傲的理念“信徒皆祭司”,用来反对天主教的阶层关系和反对教皇和主教们垄断教义。

   天主教会因为无法按教皇要求行动而倍感压力,反G是自然的。新教的地下教会也好不到哪里,原因在于建国初就取缔了三自以外的教会,有些头头关了十几年以上,等政策变了他们也不愿与三自为伍,转为地下。
----
回复  YESorNO
地下传教的多是天主教
江山我有 发表于 2011-4-25 18:36


    您这可感觉加想象了,您自己刚好接触过几个都是天主教的吧?

   这个不管国家还是地下教会自己都是有统计数字公布的,新教至少是天主的两倍。 但是能够被国家媒体报道的事件都和天主教有关,原因就是这个梵蒂冈。而新教是可以以任意规模和形式组成临时团体作为教会,这就是新教以为傲的理念“信徒皆祭司”,用来反对天主教的阶层关系和反对教皇和主教们垄断教义。

   天主教会因为无法按教皇要求行动而倍感压力,反G是自然的。新教的地下教会也好不到哪里,原因在于建国初就取缔了三自以外的教会,有些头头关了十几年以上,等政策变了他们也不愿与三自为伍,转为地下。
----
Mcnatsumi 发表于 2011-4-25 18:39
女生总是最容易被忽悠的,但掌握权力的都是男人。
地下教会的女生的确多,但她们大都非常虔诚,个个清教徒一样,真想把妹也没那么容易
他们来时,我们有黄金,他们有圣经;他们走时,我们有圣经,他们有黄金。

女生总是最容易被忽悠的,但掌握权力的都是男人。
地下教会的女生的确多,但她们大都非常虔诚,个个清教 ...
lqvod 发表于 2011-4-25 19:13


把妹去基督教不是胡扯吗? 入了基督教把妹机会大减,连婚姻对象都范围缩小,一切来自这句“不信的原本不能同负一轭”,就是说教会的潜规则不赞同和非基督教徒结婚,你想想非基督徒才是多数啊!事实一神论的狭隘也难免导致关系紧张婚姻失败。
女生总是最容易被忽悠的,但掌握权力的都是男人。
地下教会的女生的确多,但她们大都非常虔诚,个个清教 ...
lqvod 发表于 2011-4-25 19:13


把妹去基督教不是胡扯吗? 入了基督教把妹机会大减,连婚姻对象都范围缩小,一切来自这句“不信的原本不能同负一轭”,就是说教会的潜规则不赞同和非基督教徒结婚,你想想非基督徒才是多数啊!事实一神论的狭隘也难免导致关系紧张婚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