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什么时候能建造极地科考船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07:31
目前好像就一艘从前苏联引进的老船"雪龙"号 这个很难么?应该不难吧?一艘也不够吧?跑了南极 就去不了北极了目前好像就一艘从前苏联引进的老船"雪龙"号 这个很难么?应该不难吧?一艘也不够吧?跑了南极 就去不了北极了
不知道是不是需求不够. 就算造不了需要的话也会买的
当年买旧船既是捡便宜,也是技术和经验不够。这个经验估计每人能比得过毛子吧!
现在是没有新的需求吧,那船一年就出去一次
单独造一艘价格不一定便宜。
新船已经列入计划了。
这个船要有破冰能力,对钢的要求很高。

不过民用科考的船,特种钢进口点,毛子应该肯的吧。

要造的话,2艘核动力的是王道,南极,北极各一艘,如果毛子不开心就2艘都去南极,反正南极那么大,我们现在有3个站,1艘船确实不够了。
正要建····
我国将再建一艘极地科考船 可搭载直升机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100926/16164632.html
回复楼主:科考船要是去北极,就不用去南极,因为南极是极夜,去了干什么?同理,在同一个时间段只有一极能进行科考工作.夏天去北极,冬天去南极.一艘科考船就够了.
正要建····
我国将再建一艘极地科考船 可搭载直升机

我国将再建一艘极地科考船 可搭载直升机(图)
2010-09-26 21:18:22 张建松 新华网
------据悉,我国新建的这艘破冰船以“联合设计、国内建造”方式建造。----还是离不开毛子,当然我们的嘴和脸皮是全球第一的,有了以后,会说:是自主产权的,自主集成创新的。{:jian:}我国的破冰船技术超过毛子了。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6 19:06
工程经验不足的话,合作本身就是学习进步的捷径,通过合作学习先进工程经验,事倍功半,何乐不为?阁下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摆正态度看待合作。
工程经验不足的话,合作本身就是学习进步的捷径,通过合作学习先进工程经验,事倍功半,何乐不为?阁下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摆正态度看待合作。
--我是摆得正的,不过是把一些HKC未来的话给说了。
看了链接报道,新船8000是否小了点。

--我是摆得正的,不过是把一些HKC未来的话给说了。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6 19:20

凭猜来确定未来人家会说什么,以为自己把人家未来的话给说了,对还没发生的事想当然,还不就是YY吗?:o
--我是摆得正的,不过是把一些HKC未来的话给说了。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6 19:20

凭猜来确定未来人家会说什么,以为自己把人家未来的话给说了,对还没发生的事想当然,还不就是YY吗?:o
四面盾 发表于 2011-2-16 20:53


    乃看他id……
四面盾 发表于 2011-2-16 20:53


    看他的ID就明白了
中国利剑 发表于 2011-2-16 13:31


    http://news.qq.com/a/20100926/001519.htm
这种特殊用途的非军事船舶,往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凭猜来确定未来人家会说什么,以为自己把人家未来的话给说了,对还没发生的事想当然,还不就是YY吗?
---这不有活生生的例子吗!这边用着别人的卡31和顶板,气枪群,那边腆着脸唾沫横飞的说:我们的电子信息技术如何如何,那个张局长不就是代表嘛!在09年9月和南车四方公司签了450亿的订单,这边高唱高铁自主啦,那边签署后川崎重工股价立涨4.3%。
据说已经有全套技术资料了,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6 22:05
高铁自主咋了?你有啥问题吗?
高铁自主咋了?你有啥问题吗?
那加黑体字你没看到吗?铁道部在京沪高铁采购中,在09年3月与北车签了392亿的订单,西门子可以分得7.5亿欧元(西门子不用出力出钱,得纯利70多亿人民币);在09年9月和南车四方公司签了450亿的订单,签署后川崎重工股价立涨4.3%。这都看不明白?你是好良民,质朴。
有人都说了“嘴和脸皮是全球第一的”,还争什么啊。PS致楼主,极地考察都是各自半球夏季时才去相应极的,怎么会冲突,总不会有雪龙号要过冬的科考项目吧
不是有新闻说高铁列车司机几天啃下厚厚一本德文操作手册。真是自主知识产权,操作手册不是中文,莫非还特意写成德文练习外语嘛?
YY的快乐 发表于 16/2/2011 22:20


    如此天真


中国高铁1号司机,10天啃下670页德语技术资料。
2011年01月24日 星期一 04:29中国高铁“一号司机”

  ——记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本报记者 周伟

  看李东晓驾驶CRH3型动车组,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警惕地扫视着一个个接踵而至的信号及道岔开通情况。虽然是单司机执乘,但李东晓把呼唤应答喊得清晰,喊得虎虎生风。指认信号、确认弯道、桥梁乃至会车的手势做得准确,做得干净利索。列车停稳,车头与站台上的停车标志线分毫不差!

  在李东晓的人生履历中,创造了中国铁路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批由电力机车司机考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驾驶证;第一批由时速200公里转型学习350公里动车组司机;他驾驶的CRH3型001号动车组,2008年在京津城际高铁试运行时跑出394.3公里时速,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速度”;他的CRH3型动车组驾驶证编号是0001号……  
一米八的个头,制服笔挺,皮鞋锃亮,坐得笔直。这就是被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称为中国高铁列车司机NO.1的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1995年,年仅25岁的李东晓经过严格筛选,正式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在此之后,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速度等级的快速提升,连李东晓本人也没想到。

  1997年以后,中国铁路开始了令人炫目的多次大提速,李东晓的列车也跟着不断升级换代。

  他最初开的是时速80公里的内燃车,然后是时速120公里的内燃车,再又是时速140公里的电力车。2007年,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李东晓又开上了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

  2008年年初,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准备在刚刚铺通的京津城际高铁运行,北京铁路局所有领导一个声音:“把最难的活儿、最先进的车交给东晓!”

  2008年3月,李东晓等10名司机奉命到唐山轨道客车公司接受德国专家的培训,并计划在10天后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动车列车组开到京津城际铁路上——5个月后,京津城际就将接受北京奥运会的检阅。

  “10天?!绝不可能!没有两三个月,你们是开不走的!10天,你们只能把车拉走。”德国专家麦克斯是德国高铁最高等级的司机,听说中国司机10天后就要把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动车组开走,惊得眼镜差点掉下来。

  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德国专家陶斯特没有太多表情,只是把一本670多页的德文《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推了过来,“先看你们几天能看完这份材料吧”。 
 “就10天!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说话斩钉截铁。

  “对不起,就确保安全而言,你们肯定开不走!你们的技术水平不达标,我肯定不会放行。”麦克斯也很坚定。

  李东晓指指麦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那是代表德国高铁最高等级的司机徽章。“如果我们开走了,您就把这个给我留个纪念。”

  “一言为定!”在唐山轨道客车公司的交车线上,李东晓他们看到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我们大伙围着列车左看看,右看看,真是一见倾心,就像汽车司机看到宝马奔驰一样。但别说开走,在此之前,我们都没见过这款欧系设计理念的新车。”

  CRH3型动车组全车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达8万多个,操控装置比传统的内燃机车多8倍,故障代码更是多达2000多个,一次误操作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列车安全,掌控难度前所未有。

  用了7天7夜,李东晓和伙伴们将一本厚厚的德语字典翻烂了,硬是把那本670多页的德文资料书“啃透”,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第五天,麦克斯允许李东晓他们上车实操,驾驶动车组沿着唐车厂内4公里试验环线一圈圈转悠。头两天,李东晓他们在机车上没少听麦克斯的怒吼。

  原来,CRH3型动车组驾驶台下面有个踏板,连接着一种新装置叫“停放制动”,俗称“死人装置”。司机每隔5秒钟必须踩踏一次,持续不断,像弹钢琴一样。如果中断,5秒钟后列车就会自动停车。其作用主要是保证旅客生命的安全:列车在飞驰中,司机如果发生意外突然不省人事,失去操控能力,列车就会紧急制动自行停驶。

  与此同时,“死人装置”也要求司机驾车时必须全神贯注。李东晓他们初上车时,由于从前的车型都没有这个装置,很不习惯这个新玩意儿,经常忘记踩踏,麦克斯经常爆发出炸雷似的怒吼。

  但仅仅过了两天,麦克斯的吼叫声就再也听不到了,10个司机个个都能达到要求,看得麦克斯不由地微笑着竖起大拇指。

  10天的培训结束后,李东晓和另一位司机赵威受命轮流驾车,一路飞驰向北京进发,麦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列车顺利抵达北京南站,麦克斯微笑着摘下那枚闪闪发亮的徽章,郑重地戴在李东晓胸前:“你们赢了!祝贺你们!”

  事隔一个多月,李东晓他们正在北京南站忙着联调联试,刚从德国来京的麦克斯满面笑容出现在站台上,还带来9枚徽章。他坚持要李东晓带他找到其他9个人,一定要当面把徽章赠给每个人,“你们10个人都很出色,我应该输10个徽章”。

  李东晓他们不到10天的昼夜奋战,还收获了一个“额外”成果。那本670多页的“大砖头”,经他们学习整理,缩编成一本60多页的《CRH3型动车组操作手册》,为后来大规模培养动车组司机提供了中国化的第一本实用教材。*********************************************


八股吹着吹着,不小心把“自主”的屁股给露出来了,嘿嘿!“自主”的德文手册!哈哈哈!刘跨越和HKC们,真是绝配!谢谢中国青年报的好记者,尽管也许他不是有意曝光的。嘿嘿!

中国高铁1号司机,10天啃下670页德语技术资料。
2011年01月24日 星期一 04:29中国高铁“一号司机”

  ——记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本报记者 周伟

  看李东晓驾驶CRH3型动车组,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警惕地扫视着一个个接踵而至的信号及道岔开通情况。虽然是单司机执乘,但李东晓把呼唤应答喊得清晰,喊得虎虎生风。指认信号、确认弯道、桥梁乃至会车的手势做得准确,做得干净利索。列车停稳,车头与站台上的停车标志线分毫不差!

  在李东晓的人生履历中,创造了中国铁路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批由电力机车司机考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驾驶证;第一批由时速200公里转型学习350公里动车组司机;他驾驶的CRH3型001号动车组,2008年在京津城际高铁试运行时跑出394.3公里时速,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速度”;他的CRH3型动车组驾驶证编号是0001号……  
一米八的个头,制服笔挺,皮鞋锃亮,坐得笔直。这就是被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称为中国高铁列车司机NO.1的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1995年,年仅25岁的李东晓经过严格筛选,正式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在此之后,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速度等级的快速提升,连李东晓本人也没想到。

  1997年以后,中国铁路开始了令人炫目的多次大提速,李东晓的列车也跟着不断升级换代。

  他最初开的是时速80公里的内燃车,然后是时速120公里的内燃车,再又是时速140公里的电力车。2007年,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李东晓又开上了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

  2008年年初,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准备在刚刚铺通的京津城际高铁运行,北京铁路局所有领导一个声音:“把最难的活儿、最先进的车交给东晓!”

  2008年3月,李东晓等10名司机奉命到唐山轨道客车公司接受德国专家的培训,并计划在10天后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动车列车组开到京津城际铁路上——5个月后,京津城际就将接受北京奥运会的检阅。

  “10天?!绝不可能!没有两三个月,你们是开不走的!10天,你们只能把车拉走。”德国专家麦克斯是德国高铁最高等级的司机,听说中国司机10天后就要把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动车组开走,惊得眼镜差点掉下来。

  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德国专家陶斯特没有太多表情,只是把一本670多页的德文《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推了过来,“先看你们几天能看完这份材料吧”。 
 “就10天!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说话斩钉截铁。

  “对不起,就确保安全而言,你们肯定开不走!你们的技术水平不达标,我肯定不会放行。”麦克斯也很坚定。

  李东晓指指麦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那是代表德国高铁最高等级的司机徽章。“如果我们开走了,您就把这个给我留个纪念。”

  “一言为定!”在唐山轨道客车公司的交车线上,李东晓他们看到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我们大伙围着列车左看看,右看看,真是一见倾心,就像汽车司机看到宝马奔驰一样。但别说开走,在此之前,我们都没见过这款欧系设计理念的新车。”

  CRH3型动车组全车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达8万多个,操控装置比传统的内燃机车多8倍,故障代码更是多达2000多个,一次误操作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列车安全,掌控难度前所未有。

  用了7天7夜,李东晓和伙伴们将一本厚厚的德语字典翻烂了,硬是把那本670多页的德文资料书“啃透”,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第五天,麦克斯允许李东晓他们上车实操,驾驶动车组沿着唐车厂内4公里试验环线一圈圈转悠。头两天,李东晓他们在机车上没少听麦克斯的怒吼。

  原来,CRH3型动车组驾驶台下面有个踏板,连接着一种新装置叫“停放制动”,俗称“死人装置”。司机每隔5秒钟必须踩踏一次,持续不断,像弹钢琴一样。如果中断,5秒钟后列车就会自动停车。其作用主要是保证旅客生命的安全:列车在飞驰中,司机如果发生意外突然不省人事,失去操控能力,列车就会紧急制动自行停驶。

  与此同时,“死人装置”也要求司机驾车时必须全神贯注。李东晓他们初上车时,由于从前的车型都没有这个装置,很不习惯这个新玩意儿,经常忘记踩踏,麦克斯经常爆发出炸雷似的怒吼。

  但仅仅过了两天,麦克斯的吼叫声就再也听不到了,10个司机个个都能达到要求,看得麦克斯不由地微笑着竖起大拇指。

  10天的培训结束后,李东晓和另一位司机赵威受命轮流驾车,一路飞驰向北京进发,麦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列车顺利抵达北京南站,麦克斯微笑着摘下那枚闪闪发亮的徽章,郑重地戴在李东晓胸前:“你们赢了!祝贺你们!”

  事隔一个多月,李东晓他们正在北京南站忙着联调联试,刚从德国来京的麦克斯满面笑容出现在站台上,还带来9枚徽章。他坚持要李东晓带他找到其他9个人,一定要当面把徽章赠给每个人,“你们10个人都很出色,我应该输10个徽章”。

  李东晓他们不到10天的昼夜奋战,还收获了一个“额外”成果。那本670多页的“大砖头”,经他们学习整理,缩编成一本60多页的《CRH3型动车组操作手册》,为后来大规模培养动车组司机提供了中国化的第一本实用教材。*********************************************


八股吹着吹着,不小心把“自主”的屁股给露出来了,嘿嘿!“自主”的德文手册!哈哈哈!刘跨越和HKC们,真是绝配!谢谢中国青年报的好记者,尽管也许他不是有意曝光的。嘿嘿!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6 23:28
最初的CRH3本来就是从德国购买的,2005年11月10日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菲德与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先生在柏林签订了合同,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一起向中国提供六十列高速列车。首批三列车和一些重要部件在德国制造,其余列车的生产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进行。

拿这种几年前的老黄历来喷现在的高铁有意思吗?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6 22:20
谁告诉你西门子不用出力得纯利啊?西门子充其量只是零部件供应商而已,就和波音客机由中国西飞成飞生产零部件一样。而且这个所谓的“7.5亿欧元”也要取决于之后供应商投标采购的情况。
最初的CRH3本来就是从德国购买的,2005年11月10日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菲德与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先生在柏林签订了合同,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一起向中国提供六十列高速列车。首批三列车和一些重要部件在德国制造,其余列车的生产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进行。

拿这种几年前的老黄历来喷现在的高铁有意思吗?

就是在中国组装的德国车啊,就是和上海大众一样啊!亏得刘跨越敢说是“自主产权”。

谁告诉你西门子不用出力得纯利啊?西门子充其量只是零部件供应商而已,就和波音客机由中国西飞成飞生产零部件一样。而且这个所谓的“7.5亿欧元”也要取决于之后供应商投标采购的情况。

和波音比!你是刘跨越的好弟子!{:jian:}波音的技术,西飞生产组装零部件。西门子的技术,北车组装。你居然把西门子和西飞摆一起,笑死我了,笑死我了。西门子和波音的地位是一样的,西飞和北车是一类,你懂吗?!
还有,西门子有技术,他的零件也是在各德国企业采购的,这次是西门子技术,北车到德国采购零件或引进生产线,西门子得到的是技术纯利。
谁告诉你西门子不用出力得纯利啊?西门子充其量只是零部件供应商而已,就和波音客机由中国西飞成飞生产零部件一样。而且这个所谓的“7.5亿欧元”也要取决于之后供应商投标采购的情况。

和波音比!你是刘跨越的好弟子!{:jian:}波音的技术,西飞生产组装零部件。西门子的技术,北车组装。你居然把西门子和西飞摆一起,笑死我了,笑死我了。西门子和波音的地位是一样的,西飞和北车是一类,你懂吗?!
还有,西门子有技术,他的零件也是在各德国企业采购的,这次是西门子技术,北车到德国采购零件或引进生产线,西门子得到的是技术纯利。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7 00:02
按照你的逻辑,波音飞机也不是美国的“自主产权”。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7 00:06
继续YY吧。
吗的,聊极地考察船怎么聊出高铁来了?某些人就是他吗的闲的蛋疼
按照你的逻辑,波音飞机也不是美国的“自主产权”。

波音的飞机是波音技术研发设计,北车的高铁是人家西门子的技术研发设计的呀!OK!听懂了吗!悲剧啊!还不懂,德国大众给上海生产线技术图纸,上海组转,大众车就是上海的“自主产权”啦!哎呦我的妈,这中国的教育质量。餐具啊!
继续YY吧

哎呦!我的天,你玩命的YY,居然说我YY,这北车和上海大众是一样的啊,引进大众某种车型的技术和图纸,在中国生产,北车引进西门子的技术和图纸在中国生产,如果北车可以叫“自主惨权”,那上海大众也可以叫了。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7 00:29
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怎么不能算“自主技术”?德国人自己有380公里的高铁吗?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7 00:35
引进过技术就不能有“自主产权”了?什么逻辑?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7 00:35
引进过技术就不能有“自主产权”了?什么逻辑?你懂什么叫自主产权?
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怎么不能算“自主技术”?德国人自己有380公里的高铁吗?
---刘跨越的那套来了,原型车西门子ICE3 Velaro本来就是系列的,可调的,包括结构和马力,而且速度是留有余量的,他们给俄国的还是宽轨的那。大众车在上海生产的都加长了轴距,填了配置,莫非也叫自主研发。
引进过技术就不能有“自主产权”了?什么逻辑?你懂什么叫自主产权?

你要是非说读书人偷书,不叫偷叫窃,那我也就没办法了,元宵节快乐。
YY的快乐 发表于 2011-2-17 00:29


    其实我同意你的说法。有些时候我们国家这种不要脸的事很多。但是还是很高兴看到现在的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