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极端自残事件调查:女高中生割下双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30:51
不堪失恋、学习等压力,美丽的女高中生毅然举起刀片,割下双乳自残。

  本是家境宽裕、父母疼爱,却嚷着“活着太痛苦了”。受抑郁症折磨的中学生,谜一样地自杀身亡。

  近段时间以来,海南先后发生两起中学生自残、自杀事件,在省内外引起震动。有


   



专家指出,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如何正确看待外在世界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困扰,帮助他们走出心里的阴影?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责任。

  青少年上演极端自残、自杀事件

  17岁的珍珍是海南省昌江县某中学高中女生,容貌秀丽,学习中等。她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腿不大灵便。因身有残疾,珍珍非常自闭,不太与人交往。

  今年高考,珍珍考上了广西一所学校。父母考虑到珍珍行动不便,想让她在海南的学校上学。珍珍对此很不满,加之又与相恋数月的男友分手,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10月24日晚,趁父母不在家,珍珍拿起父亲的剃须刀片,一点一点地切割自己的乳房,直至将双乳完整地从自己身上割离,并丢到了垃圾桶里。就在这个血淋淋的过程中,她竟然丝毫不感觉到痛苦

  事后,珍珍几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当家人寻找被割掉的双乳时,发现已被狗咬烂,珍珍也从此失去了自己双乳。

  珍珍自残的消息传遍了县城,也席卷了互联网,在海南省内外起了很大的波澜。就在人们惊骇未定的时候,11月12日,海南又曝出一名男中学生抑郁自杀的消息,而这一次,年轻的生命没能拯救回来。

  这名男孩小维(化名)也是17岁,家住海南临高新盈镇,性格孤僻,没什么朋友。小维的外公说,小维5年前开始经常失眠,在短暂的睡眠中也总被恶梦惊醒。“带他去了很多医院,医生都说他患了抑郁症,开了很多药,也给出了一些治疗方法。”但买回的药,小维总是拒绝服用。

  11月12日晚,家人发现小维昏迷在卫生间里,身旁有一堆燃烧过的木炭。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时间过长,医生的抢救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小维在卫生间的窗台上留下遗书告诉父母,不需要再为他的病操心了。

  小维出事后,家人打开小维的电脑查看上网记录,发现他查找过很多自杀的方式。“他说过他活着太痛苦,多次要求家人不要再为他治病了”小维的外公说,小维家境宽裕,父母对他也十分溺爱,虽然知道他心理有问题,但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痛苦。

  17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健全的身躯,只因一时冲动却要承受一生的伤痛;鲜活的生命,只因一念之差便荡然无存。珍珍和小维因心理问题采取的过激行为,令亲人陷入痛苦和迷惘,也让许多家长对自己心理不稳定的孩子备感焦虑,更留给世人一串串惊心动魄的问号。

  痛下狠手为哪般?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事实上,海南发生的这两起青少年自残、自杀事件,并非偶然发生的极端特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8%的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有心理障碍的少儿最容易诱发自杀。

  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秘书长蔺桂瑞指出,在我国,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不正常的心理特征,有25%被调查学生想过自杀。

  林崇德教授在他的“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指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自古已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突出。造成的外部原因也比较多,例如应试教育引发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萌发“轻生”的念头;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消极现象,如父母冷落或溺爱致使孩子不够合群、任性、依赖性强等。

  林崇德认为,青少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但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正如治疗珍珍的医生所分析的:珍珍身有残疾,看到同龄人生活得健康快乐,长期的自卑、压抑,造成珍珍心理的不健康。在遭遇了来自失恋、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后,珍珍不知如何排解和转化,痛苦不堪,最后选择了自残。珍珍的悲剧给家长和学校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心理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和学校应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

  据了解,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不善于与人交往,也缺乏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遇到难题很容易自我怀疑、自我放弃。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朝夕相处、至亲至爱的父母是帮助其摆脱困扰最强有力的力量。但事实上,父母有时并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今年3月,海南开通了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至今已接到120起心理咨询电话,其中70%是家长为在校孩子打来的咨询电话。令人难过的是,这些家长多数工作繁忙,与孩子沟通不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长,待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穷于应对,这才拨打电话求助。

  找心理医生不丢人 心理与生理需要齐头并进

  近几年,随着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我国各地先后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或在院校设置相关课程、社团,希望为不堪心理重负的青少年提供帮助。尽管如此,一些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却不愿就医求助。

  海南儋州王先生反映,独生女儿小霞(化名)最近几个月不爱搭理父母和朋友,总是说这个世界太肮脏,不值得留恋,不想活了。有一次还煞有介事地对父母交代“遗言”,吓得父母痛哭不已。据王先生说,小霞曾被男朋友骗过财,可能是这件事刺激了她。王先生想带女儿看病,可孩子却说宁愿死在家里,也不愿去医院丢人现眼。

  一位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告诉记者,该校设有心理咨询性质的社团,但前去咨询的学生并不多。她个人认为,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内心想法,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假如自己有心理问题,能跟朋友说的就说,不能说的便闷着,绝不会做咨询。

  在海口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张医生认为,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却抗拒心理咨询,这是因为不了解心理咨询有一个最重要的职业要求--为求助者的隐私保密。另外,由于社会上对心理咨询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向心理医生求助是件丢人的事,等于昭示自己有“精神病”。等病情严重影响生活了才找医生时,往往已贻误治疗的大好时机。

  海南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当产生心理困扰时,去看心理医生,就跟平常感冒了去医院看病是一样的。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可以说,这是一种极佳的“精神按摩”。青少年、家长、学校甚至社会各界应正视心理咨询的作用,并加以积极宣传,使更多有心理困扰的人能及时获得救助。

  据了解,小维在自杀前不但提出过放弃治疗的要求,还尝试过几次不成功自杀行为。有关社会学者研究指出,许多自杀者在行动之前都曾发出过清晰或隐匿的求救信号,但是周围的人并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这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家庭和学校应时刻防患于未然,不单重视青少年们的身体发育和在校学业,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留意他们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心理波澜,第一时间向患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伸出援手。近几年,许多大中专院校纷纷制定和启动了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危机干预方案机制,这是对如何及时发现并消除青少年心理安全隐患的一种有益尝试,值得社会推广和普及

http://news.sina.com.cn/s/2006-11-28/083811635231.shtml不堪失恋、学习等压力,美丽的女高中生毅然举起刀片,割下双乳自残。

  本是家境宽裕、父母疼爱,却嚷着“活着太痛苦了”。受抑郁症折磨的中学生,谜一样地自杀身亡。

  近段时间以来,海南先后发生两起中学生自残、自杀事件,在省内外引起震动。有


   



专家指出,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如何正确看待外在世界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困扰,帮助他们走出心里的阴影?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责任。

  青少年上演极端自残、自杀事件

  17岁的珍珍是海南省昌江县某中学高中女生,容貌秀丽,学习中等。她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腿不大灵便。因身有残疾,珍珍非常自闭,不太与人交往。

  今年高考,珍珍考上了广西一所学校。父母考虑到珍珍行动不便,想让她在海南的学校上学。珍珍对此很不满,加之又与相恋数月的男友分手,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10月24日晚,趁父母不在家,珍珍拿起父亲的剃须刀片,一点一点地切割自己的乳房,直至将双乳完整地从自己身上割离,并丢到了垃圾桶里。就在这个血淋淋的过程中,她竟然丝毫不感觉到痛苦

  事后,珍珍几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当家人寻找被割掉的双乳时,发现已被狗咬烂,珍珍也从此失去了自己双乳。

  珍珍自残的消息传遍了县城,也席卷了互联网,在海南省内外起了很大的波澜。就在人们惊骇未定的时候,11月12日,海南又曝出一名男中学生抑郁自杀的消息,而这一次,年轻的生命没能拯救回来。

  这名男孩小维(化名)也是17岁,家住海南临高新盈镇,性格孤僻,没什么朋友。小维的外公说,小维5年前开始经常失眠,在短暂的睡眠中也总被恶梦惊醒。“带他去了很多医院,医生都说他患了抑郁症,开了很多药,也给出了一些治疗方法。”但买回的药,小维总是拒绝服用。

  11月12日晚,家人发现小维昏迷在卫生间里,身旁有一堆燃烧过的木炭。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时间过长,医生的抢救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小维在卫生间的窗台上留下遗书告诉父母,不需要再为他的病操心了。

  小维出事后,家人打开小维的电脑查看上网记录,发现他查找过很多自杀的方式。“他说过他活着太痛苦,多次要求家人不要再为他治病了”小维的外公说,小维家境宽裕,父母对他也十分溺爱,虽然知道他心理有问题,但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痛苦。

  17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健全的身躯,只因一时冲动却要承受一生的伤痛;鲜活的生命,只因一念之差便荡然无存。珍珍和小维因心理问题采取的过激行为,令亲人陷入痛苦和迷惘,也让许多家长对自己心理不稳定的孩子备感焦虑,更留给世人一串串惊心动魄的问号。

  痛下狠手为哪般?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事实上,海南发生的这两起青少年自残、自杀事件,并非偶然发生的极端特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8%的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有心理障碍的少儿最容易诱发自杀。

  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秘书长蔺桂瑞指出,在我国,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不正常的心理特征,有25%被调查学生想过自杀。

  林崇德教授在他的“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指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自古已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突出。造成的外部原因也比较多,例如应试教育引发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萌发“轻生”的念头;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消极现象,如父母冷落或溺爱致使孩子不够合群、任性、依赖性强等。

  林崇德认为,青少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但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正如治疗珍珍的医生所分析的:珍珍身有残疾,看到同龄人生活得健康快乐,长期的自卑、压抑,造成珍珍心理的不健康。在遭遇了来自失恋、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后,珍珍不知如何排解和转化,痛苦不堪,最后选择了自残。珍珍的悲剧给家长和学校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心理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和学校应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

  据了解,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不善于与人交往,也缺乏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遇到难题很容易自我怀疑、自我放弃。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朝夕相处、至亲至爱的父母是帮助其摆脱困扰最强有力的力量。但事实上,父母有时并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今年3月,海南开通了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至今已接到120起心理咨询电话,其中70%是家长为在校孩子打来的咨询电话。令人难过的是,这些家长多数工作繁忙,与孩子沟通不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长,待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穷于应对,这才拨打电话求助。

  找心理医生不丢人 心理与生理需要齐头并进

  近几年,随着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我国各地先后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或在院校设置相关课程、社团,希望为不堪心理重负的青少年提供帮助。尽管如此,一些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却不愿就医求助。

  海南儋州王先生反映,独生女儿小霞(化名)最近几个月不爱搭理父母和朋友,总是说这个世界太肮脏,不值得留恋,不想活了。有一次还煞有介事地对父母交代“遗言”,吓得父母痛哭不已。据王先生说,小霞曾被男朋友骗过财,可能是这件事刺激了她。王先生想带女儿看病,可孩子却说宁愿死在家里,也不愿去医院丢人现眼。

  一位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告诉记者,该校设有心理咨询性质的社团,但前去咨询的学生并不多。她个人认为,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内心想法,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假如自己有心理问题,能跟朋友说的就说,不能说的便闷着,绝不会做咨询。

  在海口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张医生认为,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却抗拒心理咨询,这是因为不了解心理咨询有一个最重要的职业要求--为求助者的隐私保密。另外,由于社会上对心理咨询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向心理医生求助是件丢人的事,等于昭示自己有“精神病”。等病情严重影响生活了才找医生时,往往已贻误治疗的大好时机。

  海南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当产生心理困扰时,去看心理医生,就跟平常感冒了去医院看病是一样的。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可以说,这是一种极佳的“精神按摩”。青少年、家长、学校甚至社会各界应正视心理咨询的作用,并加以积极宣传,使更多有心理困扰的人能及时获得救助。

  据了解,小维在自杀前不但提出过放弃治疗的要求,还尝试过几次不成功自杀行为。有关社会学者研究指出,许多自杀者在行动之前都曾发出过清晰或隐匿的求救信号,但是周围的人并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这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家庭和学校应时刻防患于未然,不单重视青少年们的身体发育和在校学业,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留意他们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心理波澜,第一时间向患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伸出援手。近几年,许多大中专院校纷纷制定和启动了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危机干预方案机制,这是对如何及时发现并消除青少年心理安全隐患的一种有益尝试,值得社会推广和普及

http://news.sina.com.cn/s/2006-11-28/083811635231.shtml
我高中的时候也见过这种女学生自残的,不过我见到的是有女生在肩膀上刻我的名字。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2-14 00:28
刻你的名字?
这时候就应该上了
抚慰她的渴望的心么
回复 2# 红色俱乐部


    那你当时是什么感觉?

我读书时见过一男的把钢尺磨成小刀,被老师给提前没收了
RedTide 发表于 2011-2-14 00:55


    还好啦。。。当时俺傻小子一个。
bizon 发表于 2011-2-14 08:55


    这要磨多久啊。
汗啊~~~这不跟俺当年上学的时候,一哥们想不开挥刀自宫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7# 暴龙-007

头像真HI啊,有套图不?
光看新闻就觉得痛
7楼也油料啊
俺们当年初中一女同学,在我当兵临走的前一个礼拜因为和父母吵架在家往自己手掌上钉了8颗钉子算自残不
心理问题要引起重视呀
偶初中的时候喜欢拿美工刀划自己手来着……
不当人弹可惜了
自慰算不算自残
不要浪费,来个清蒸双乳什么的
可惜了可惜了。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2-14 10:07

要不了多久 粗糙一点的磨刀石几天就搞定 还是课间休息时间
回复 19# hu_bird


    no,就在讲台的地面磨的,就是那种15cm的标准钢尺。后来不许用钢尺了 全部用塑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