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而不破:解读维基揭秘与白宫的特殊关系(文汇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4:56


http://www.cnr.cn/junshi/gjjs/201101/t20110123_507612506.html
   
  维基揭秘与白宫——斗而不破
  ——从“电报门事件”看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游戏规则
  引言
  自2010年3-4月维基揭秘披露美军直升机射杀路透社记者的录像,到11月披露美国国务院内部电文——即电报门事件,由“外星人”阿桑奇领衔的维基揭秘与美国政府上演了一幕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活剧。政治观察者们依据此间美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大多认为两者之间的“激烈斗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然而进入2011年1月时,事情似乎发生了转机——1月19日,《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媒体相继披露了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评估报告,“维基揭秘披露的外交电文仅对美国海外利益构成了‘有限威胁’”。上述调门变化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现在到了认真思考维基揭秘与美国政府微妙关系的时候了。
  透过这种思考,人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博弈,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重塑国际关系体系的某些游戏规则。
  自我审查:留下了余地
  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问题是,普通人对维基揭秘“电报门”中实质性泄密的文件,存在显著的错觉:虽然有251287份电报被交给了维基揭秘网站,但截至2011年1月30日,“能够”真正被普通网民看到的电报只有2497份。换言之,真正被“披露”的文件,仅仅是全部“泄密”文件的1%,甚至还不到一点。随意浏览那2497份文件中的一份,随处可见的符号是“×××”,这是维基揭秘网站和来自《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的记者共同组成的审查团队在“发布”这些泄密文件之前,进行细致审核的结果:所有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也就是导致“卧底”或者“线人”曝光的直接信息都被仔细地删除了。
  上述举动,可以看作是维基揭秘网站,以及西方主流媒体严格遵循行业规范进行自我审查的结果,这个规范就是力图在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点。
  此外以披露华盛顿决策圈小道消息著称的网站politico.com的记者本·史密斯在2010年7月25日就写过一份报道,披露当《纽约时报》在拿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档案之后,“首先”拜访了白宫,协调对这些材料的“报道口径”,这是一种更加严格和自觉的自我审查。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对战争档案的解密,还是对电报的解密,都没有披露出实质性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抑或有损美国政府威信的“内幕”来。相反,正如《时代》杂志一篇文章所指出的,这些泄露的电报,证明 “美国外交官正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既没有暴露国家机密,又没有损害政府的声望,所以早在2010年8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已经明确告诉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卡尔·列文,维基揭秘披露的文件“仅仅对美国造成了有限的损害”。此次国务院的报告,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美国政府内部作出的比较客观的评价:电报门的出现,最大的问题只是让外界对美国政府的保密能力产生怀疑,而美国实质性的利益并没有遭到多少损害。这个评估使得双方达成妥协成为可能。


 成功打压:“驯服”阿桑奇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分析家指出,“电报门”真正的价值,在于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示范效应:个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配合,借助泄密让政府陷入难堪。这构成了某种权力转移:国家、政府或者少数决策者在外交和安全问题的决策权部分转移到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手中。这种心理上的冲击,促使美国政府必须作出强烈反应——必须通过反击行动,证明政府还有能力捍卫自己所界定的核心机密,证明自己的行动能力。
  所以,尽管没有遭遇实质性的损失,从2010年11月28日前后维基揭秘宣布将要披露电报开始,瑞典检察官提出了针对阿桑奇的“性犯罪”指控,并最终升级到发出全球通缉令;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供应商、在线支付平台、信用卡公司乃至银行从域名解析、数据服务、在线支付与转账等方面全面围堵阿桑奇。
  最终阿桑奇被迫做出了三点重要的转变:第一,基于司法原因,在向英国警方自首之后,困居英国,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应对可能出现的引渡问题,并反复澄清所谓“性犯罪”传闻。此举成功地将媒体的聚焦从“电报”内容,转移到了以花边八卦新闻为主的煽情性报道上;第二,在保释阶段,2011年1月,阿桑奇出乎意料地转而攻击一些政府的互联网管理政策,把此定义为“维基揭秘在技术上最大的敌人”;第三,逐渐把阿桑奇和维基揭秘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切割。媒体和观察者对阿桑奇的个人秘辛如数家珍,而维基揭秘这个团队一方面被戴上了挑战美国的耀眼光环,另一方面其实质构成仍然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
  稍微搜索一下维基揭秘组织的历史,以及wikileaks.org这个域名的申请纪录,某些比较有趣的细节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维基百科的内容显示,wikileaks.org这个域名最初是一个名为SunPress的组织所有,2006年10月申请创立网站,而维基揭秘的构成成员包括“持不同政见者,记者和跨国活动份子”。当阿桑奇在2010年对美国开始发动系列揭秘行动时,就有传闻指出维基揭秘团队内部存在不同声音。2010年10月23日阿桑奇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现场专访时,主持人持续追问阿桑奇是否存在团队分裂的可能,直到最终阿桑奇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离开直播现场。
 微妙均衡:双方斗而不破
  美国政府的行为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依据1995年美国国防部隐秘行动和低烈度冲突办公室的报告《对互联网的战略评估》,借助互联网为外交提供服务,发展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构成“21世纪的治国方略”。希拉里国务卿入主国务院之后,在2009年伊朗的所谓“推特革命”等事件中,都在努力贯彻上述治国方略。一如她在“互联网自由”演说中所指出的:推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扩展,确保其他国家的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介入互联网,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必须与互联网机构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维持信息技术的政治中立性。为此,美国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形成一个松散的网络。“电报门”事件的冲击在于,美国没有想到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挑战美国的国家利益。2010年美国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可以看作是在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做出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恰恰损害了美国政府此前所宣扬的“互联网自由”等价值理念,因此在做出适当反应之后,美国政府“见好就收”。
  今后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与维基揭秘的关系将会比较微妙:美国司法部2011年1月8日向推特公司发出“国家安全信函”,要求提供包括阿桑奇在内的若干名维基揭秘成员与支持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登录ip、电话号码、私信、信用卡账号等等,并在持续追查支持维基揭秘的黑客,这表明美国政府对可能触犯美国国家利益的维基揭秘成员和支持者的压制行动将持续进行下去;美国国务院同时改变对电报门造成损害的评价,为两者关系的缓和释放试探气球。这不仅提供了新闻素材,也对其他国家提出了问题:有多少国家做好了准备,能够应对来自类似行为体的挑战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沈逸 博士)

http://www.cnr.cn/junshi/gjjs/201101/t20110123_507612506.html
   
  维基揭秘与白宫——斗而不破
  ——从“电报门事件”看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游戏规则
  引言
  自2010年3-4月维基揭秘披露美军直升机射杀路透社记者的录像,到11月披露美国国务院内部电文——即电报门事件,由“外星人”阿桑奇领衔的维基揭秘与美国政府上演了一幕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活剧。政治观察者们依据此间美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大多认为两者之间的“激烈斗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然而进入2011年1月时,事情似乎发生了转机——1月19日,《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媒体相继披露了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评估报告,“维基揭秘披露的外交电文仅对美国海外利益构成了‘有限威胁’”。上述调门变化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现在到了认真思考维基揭秘与美国政府微妙关系的时候了。
  透过这种思考,人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博弈,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重塑国际关系体系的某些游戏规则。
  自我审查:留下了余地
  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问题是,普通人对维基揭秘“电报门”中实质性泄密的文件,存在显著的错觉:虽然有251287份电报被交给了维基揭秘网站,但截至2011年1月30日,“能够”真正被普通网民看到的电报只有2497份。换言之,真正被“披露”的文件,仅仅是全部“泄密”文件的1%,甚至还不到一点。随意浏览那2497份文件中的一份,随处可见的符号是“×××”,这是维基揭秘网站和来自《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的记者共同组成的审查团队在“发布”这些泄密文件之前,进行细致审核的结果:所有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也就是导致“卧底”或者“线人”曝光的直接信息都被仔细地删除了。
  上述举动,可以看作是维基揭秘网站,以及西方主流媒体严格遵循行业规范进行自我审查的结果,这个规范就是力图在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点。
  此外以披露华盛顿决策圈小道消息著称的网站politico.com的记者本·史密斯在2010年7月25日就写过一份报道,披露当《纽约时报》在拿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档案之后,“首先”拜访了白宫,协调对这些材料的“报道口径”,这是一种更加严格和自觉的自我审查。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对战争档案的解密,还是对电报的解密,都没有披露出实质性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抑或有损美国政府威信的“内幕”来。相反,正如《时代》杂志一篇文章所指出的,这些泄露的电报,证明 “美国外交官正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既没有暴露国家机密,又没有损害政府的声望,所以早在2010年8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已经明确告诉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卡尔·列文,维基揭秘披露的文件“仅仅对美国造成了有限的损害”。此次国务院的报告,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美国政府内部作出的比较客观的评价:电报门的出现,最大的问题只是让外界对美国政府的保密能力产生怀疑,而美国实质性的利益并没有遭到多少损害。这个评估使得双方达成妥协成为可能。


 成功打压:“驯服”阿桑奇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分析家指出,“电报门”真正的价值,在于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示范效应:个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配合,借助泄密让政府陷入难堪。这构成了某种权力转移:国家、政府或者少数决策者在外交和安全问题的决策权部分转移到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手中。这种心理上的冲击,促使美国政府必须作出强烈反应——必须通过反击行动,证明政府还有能力捍卫自己所界定的核心机密,证明自己的行动能力。
  所以,尽管没有遭遇实质性的损失,从2010年11月28日前后维基揭秘宣布将要披露电报开始,瑞典检察官提出了针对阿桑奇的“性犯罪”指控,并最终升级到发出全球通缉令;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供应商、在线支付平台、信用卡公司乃至银行从域名解析、数据服务、在线支付与转账等方面全面围堵阿桑奇。
  最终阿桑奇被迫做出了三点重要的转变:第一,基于司法原因,在向英国警方自首之后,困居英国,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应对可能出现的引渡问题,并反复澄清所谓“性犯罪”传闻。此举成功地将媒体的聚焦从“电报”内容,转移到了以花边八卦新闻为主的煽情性报道上;第二,在保释阶段,2011年1月,阿桑奇出乎意料地转而攻击一些政府的互联网管理政策,把此定义为“维基揭秘在技术上最大的敌人”;第三,逐渐把阿桑奇和维基揭秘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切割。媒体和观察者对阿桑奇的个人秘辛如数家珍,而维基揭秘这个团队一方面被戴上了挑战美国的耀眼光环,另一方面其实质构成仍然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
  稍微搜索一下维基揭秘组织的历史,以及wikileaks.org这个域名的申请纪录,某些比较有趣的细节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维基百科的内容显示,wikileaks.org这个域名最初是一个名为SunPress的组织所有,2006年10月申请创立网站,而维基揭秘的构成成员包括“持不同政见者,记者和跨国活动份子”。当阿桑奇在2010年对美国开始发动系列揭秘行动时,就有传闻指出维基揭秘团队内部存在不同声音。2010年10月23日阿桑奇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现场专访时,主持人持续追问阿桑奇是否存在团队分裂的可能,直到最终阿桑奇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离开直播现场。
 微妙均衡:双方斗而不破
  美国政府的行为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依据1995年美国国防部隐秘行动和低烈度冲突办公室的报告《对互联网的战略评估》,借助互联网为外交提供服务,发展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构成“21世纪的治国方略”。希拉里国务卿入主国务院之后,在2009年伊朗的所谓“推特革命”等事件中,都在努力贯彻上述治国方略。一如她在“互联网自由”演说中所指出的:推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扩展,确保其他国家的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介入互联网,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必须与互联网机构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维持信息技术的政治中立性。为此,美国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形成一个松散的网络。“电报门”事件的冲击在于,美国没有想到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挑战美国的国家利益。2010年美国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可以看作是在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做出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恰恰损害了美国政府此前所宣扬的“互联网自由”等价值理念,因此在做出适当反应之后,美国政府“见好就收”。
  今后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与维基揭秘的关系将会比较微妙:美国司法部2011年1月8日向推特公司发出“国家安全信函”,要求提供包括阿桑奇在内的若干名维基揭秘成员与支持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登录ip、电话号码、私信、信用卡账号等等,并在持续追查支持维基揭秘的黑客,这表明美国政府对可能触犯美国国家利益的维基揭秘成员和支持者的压制行动将持续进行下去;美国国务院同时改变对电报门造成损害的评价,为两者关系的缓和释放试探气球。这不仅提供了新闻素材,也对其他国家提出了问题:有多少国家做好了准备,能够应对来自类似行为体的挑战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沈逸 博士)
MD战忽局怎么能撤呢?~~
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