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重新定义空中力量——美军“1号力量”的两张王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55:16
美空军重新定义空中力量—— 美军“1号力量”的两张王牌 张文昌
EA-18G电子战机是“舒特”的典型体系构成之一


新闻提示
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美空军发展速度最快、受益最多:1990年提出“全球到达,全球力量”发展战略,10年后调整为“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和全球力量”。2010年,空军又被美军列为未来战争的首选力量。
2012年1月,美空军进一步出台《1号力量理论文件》,重新定义空中力量,对空军的使命有了更高的赋予:“能够通过对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的控制来投放军事力量或发挥影响力,从而实现战略、战役或战术目标”。
那么,被称为美军“1号力量”的空军,手里究竟握着哪些王牌?让我们跟着军事专家张文昌逐一解读。
王牌一:“舒特”攻击系统
攻击网络体系的神秘杀手
2007年9月6日傍晚,叙利亚的所谓“核设施”遭到以色列18架F-16战斗机空袭。叙利亚在叙以边境部署的先进俄制“道尔”-M1地空导弹,竟被F-16非隐身战斗机悄无声息地突破,这令叙利亚高层十分惊愕。
据媒体披露,这次以军制胜法宝是其使用的美军“舒特”攻击系统。
外媒披露的一系列资料显示,“舒特”系统发展从2000年开始,目前已推出5代,形成了“舒特Ⅰ”到“舒特Ⅴ”系列成果。
“舒特”是“网电一体”信息攻击体系,集中了战场侦察、电子干扰、精确打击、网络攻击等能力。典型的体系构成有RC-135U/V/W电子侦察机、EC-130H专用电子战飞机、EA-6B、F-16CJ和EA-18G电子战飞机等。
作战中,RC-135U/V/W电子侦察机负责对目标侦察、定位,EC-130H、EA-6B、F-16CJ和EA-18G电子战飞机根据RC-135U/V/W通过数据链传输的信息,负责网络进攻、电子干扰、反辐射摧毁。
“舒特”系统作战对象主要是一体化防空系统等网络化作战体系。经过每两年一个周期的迭代、演进,其作战对象不断扩展。“舒特Ⅰ”主要针对俄制防空导弹系统,“舒特Ⅱ”、“舒特Ⅲ”、“舒特Ⅳ”进一步拓展到机动战术弹道导弹系统、一体化防空系统和指挥控制网络、战略导弹指挥控制网络,“舒特Ⅴ”已扩展到国家级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战略防空系统、反导反卫系统等。
网络攻击是“舒特”系统的特色能力,由装备了“长矛”干扰吊舱和“豹穴”无线网络攻击系统的飞机负责,如EC-130H电子战飞机。作战时,RC-135U/V/W负责对目标高精度电子侦察和快速定位,EC-130H负责向目标的信息系统、关键节点和通信链路发射电磁脉冲、植入定制的信号,包括网络病毒和恶意程序。
据报道,“舒特”系统可侵入目标防空网络,实时监视对方雷达所观测到的结果,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接管对方防空网并操纵雷达,入侵对方战术机动目标信息链路。
更加令人莫测的是其可能具备的“后门”预置与激活进攻形式。世界军事装备中的处理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件大多出自美国,存在被预置“后门”的可能。这使得“舒特”系统的“后门”攻击能力,更像在敌方头上悬着的一把剑。
在要素综合集成上,“舒特”实现了多维空间要素的跨域融合和一体化运用。“舒特”系统可为各级各类人员和作战要素提供实时共享的动态通用作战视图、数据库和作战方案,为指挥决策、作战计划的制定与作战行动等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舒特”系统设备正趋小型化,以向F-22、F-35、F/A-18E/F飞机上嵌入,进一步开发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电子战和网络战能力,高能微波巡航导弹等也将成为集成对象。
王牌二:“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空天垂直打击紧锣密鼓
为了利用速度优势实现对现代一体化防空反导体系的突破,美空军可谓绞尽脑汁。基于20余年的预研基础和一系列高超声速实验验证计划的不断推进,美空军2010年宣布,在10年内推出常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美空军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目的是建立1小时内可对全球任何目标进行即时打击的能力。计划由多个项目组成,包括HTV-2“猎鹰”高超声速飞行器、X-37B空天飞行器、X-51A“乘波者”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陆基常规洲际弹道导弹、新型常规打击导弹,低成本快速发射小型运载火箭等。
2010年5月26日,X-51A由B-52轰炸机在12000米高空投放,由火箭助推加速爬升到超声速,至30千米~40千米高度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导弹速度超过5马赫,被视为一次重大技术飞跃。2011年6月13日第二次试飞中,火箭推进器成功将X-51A推进至5马赫,由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未启动,实验失败。
2010年4月22日,HTV-2由火箭发射升空送入亚轨道,以超过20倍声速与火箭顺利分离。原计划进行小幅度俯仰、滚转和偏航等机动飞行试验,但飞行试验9分钟后,HTV-2以17.1马赫的速度落入太平洋,试验失败。2011年8月11日,HTV-2的第二次试验再次失败。按照美军设想,HTV-2既可发展为天对地精确打击武器,也可发展为高超声速侦察、探测平台。
形似航天飞机的 X-37B则顺利得多,两次试验均获成功。X-37B速度可达声速的25倍,太空中可机动变轨,最长可在外层空间飞行270天,军事价值极高,可衍生出多种能力——既可用于全球打击和战略侦察,也可作为航天运载工具,又可加装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成为空天战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进行打击。
“常规打击导弹”是“民兵”运载火箭改弹道—滑翔式导弹的方案,再入飞行器由火箭助推到很高速度,然后再入大气层攻击目标。再入飞行器飞行中可以改变弹道,可投送动能侵彻弹头、钻地弹头和空射武器等。
据报道,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公布了有关实施“全球快速打击”动能、非动能武器研制方案信息征询书。这表明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研发有由实验验证阶段向工程化阶段发展的趋势,多样化的空天垂直打击作战样式也许不用多久就会呈现。









http://www.chinamil.com.cn/jfjbm ... 28/content_6348.htm美空军重新定义空中力量—— 美军“1号力量”的两张王牌 张文昌
EA-18G电子战机是“舒特”的典型体系构成之一

新闻提示
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美空军发展速度最快、受益最多:1990年提出“全球到达,全球力量”发展战略,10年后调整为“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和全球力量”。2010年,空军又被美军列为未来战争的首选力量。
2012年1月,美空军进一步出台《1号力量理论文件》,重新定义空中力量,对空军的使命有了更高的赋予:“能够通过对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的控制来投放军事力量或发挥影响力,从而实现战略、战役或战术目标”。
那么,被称为美军“1号力量”的空军,手里究竟握着哪些王牌?让我们跟着军事专家张文昌逐一解读。
王牌一:“舒特”攻击系统
攻击网络体系的神秘杀手
2007年9月6日傍晚,叙利亚的所谓“核设施”遭到以色列18架F-16战斗机空袭。叙利亚在叙以边境部署的先进俄制“道尔”-M1地空导弹,竟被F-16非隐身战斗机悄无声息地突破,这令叙利亚高层十分惊愕。
据媒体披露,这次以军制胜法宝是其使用的美军“舒特”攻击系统。
外媒披露的一系列资料显示,“舒特”系统发展从2000年开始,目前已推出5代,形成了“舒特Ⅰ”到“舒特Ⅴ”系列成果。
“舒特”是“网电一体”信息攻击体系,集中了战场侦察、电子干扰、精确打击、网络攻击等能力。典型的体系构成有RC-135U/V/W电子侦察机、EC-130H专用电子战飞机、EA-6B、F-16CJ和EA-18G电子战飞机等。
作战中,RC-135U/V/W电子侦察机负责对目标侦察、定位,EC-130H、EA-6B、F-16CJ和EA-18G电子战飞机根据RC-135U/V/W通过数据链传输的信息,负责网络进攻、电子干扰、反辐射摧毁。
“舒特”系统作战对象主要是一体化防空系统等网络化作战体系。经过每两年一个周期的迭代、演进,其作战对象不断扩展。“舒特Ⅰ”主要针对俄制防空导弹系统,“舒特Ⅱ”、“舒特Ⅲ”、“舒特Ⅳ”进一步拓展到机动战术弹道导弹系统、一体化防空系统和指挥控制网络、战略导弹指挥控制网络,“舒特Ⅴ”已扩展到国家级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战略防空系统、反导反卫系统等。
网络攻击是“舒特”系统的特色能力,由装备了“长矛”干扰吊舱和“豹穴”无线网络攻击系统的飞机负责,如EC-130H电子战飞机。作战时,RC-135U/V/W负责对目标高精度电子侦察和快速定位,EC-130H负责向目标的信息系统、关键节点和通信链路发射电磁脉冲、植入定制的信号,包括网络病毒和恶意程序。
据报道,“舒特”系统可侵入目标防空网络,实时监视对方雷达所观测到的结果,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接管对方防空网并操纵雷达,入侵对方战术机动目标信息链路。
更加令人莫测的是其可能具备的“后门”预置与激活进攻形式。世界军事装备中的处理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件大多出自美国,存在被预置“后门”的可能。这使得“舒特”系统的“后门”攻击能力,更像在敌方头上悬着的一把剑。
在要素综合集成上,“舒特”实现了多维空间要素的跨域融合和一体化运用。“舒特”系统可为各级各类人员和作战要素提供实时共享的动态通用作战视图、数据库和作战方案,为指挥决策、作战计划的制定与作战行动等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舒特”系统设备正趋小型化,以向F-22、F-35、F/A-18E/F飞机上嵌入,进一步开发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电子战和网络战能力,高能微波巡航导弹等也将成为集成对象。
王牌二:“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空天垂直打击紧锣密鼓
为了利用速度优势实现对现代一体化防空反导体系的突破,美空军可谓绞尽脑汁。基于20余年的预研基础和一系列高超声速实验验证计划的不断推进,美空军2010年宣布,在10年内推出常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美空军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目的是建立1小时内可对全球任何目标进行即时打击的能力。计划由多个项目组成,包括HTV-2“猎鹰”高超声速飞行器、X-37B空天飞行器、X-51A“乘波者”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陆基常规洲际弹道导弹、新型常规打击导弹,低成本快速发射小型运载火箭等。
2010年5月26日,X-51A由B-52轰炸机在12000米高空投放,由火箭助推加速爬升到超声速,至30千米~40千米高度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导弹速度超过5马赫,被视为一次重大技术飞跃。2011年6月13日第二次试飞中,火箭推进器成功将X-51A推进至5马赫,由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未启动,实验失败。
2010年4月22日,HTV-2由火箭发射升空送入亚轨道,以超过20倍声速与火箭顺利分离。原计划进行小幅度俯仰、滚转和偏航等机动飞行试验,但飞行试验9分钟后,HTV-2以17.1马赫的速度落入太平洋,试验失败。2011年8月11日,HTV-2的第二次试验再次失败。按照美军设想,HTV-2既可发展为天对地精确打击武器,也可发展为高超声速侦察、探测平台。
形似航天飞机的 X-37B则顺利得多,两次试验均获成功。X-37B速度可达声速的25倍,太空中可机动变轨,最长可在外层空间飞行270天,军事价值极高,可衍生出多种能力——既可用于全球打击和战略侦察,也可作为航天运载工具,又可加装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成为空天战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进行打击。
“常规打击导弹”是“民兵”运载火箭改弹道—滑翔式导弹的方案,再入飞行器由火箭助推到很高速度,然后再入大气层攻击目标。再入飞行器飞行中可以改变弹道,可投送动能侵彻弹头、钻地弹头和空射武器等。
据报道,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公布了有关实施“全球快速打击”动能、非动能武器研制方案信息征询书。这表明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研发有由实验验证阶段向工程化阶段发展的趋势,多样化的空天垂直打击作战样式也许不用多久就会呈现。









http://www.chinamil.com.cn/jfjbm ... 28/content_6348.htm
美国强大的网电一体作战是TG学习的楷模,就是这个 舒特 系统让防空系统瘫痪,不知我们众多的山寨俄制防空武器在这方面表现如何,甚为担忧
咆哮虫真是神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