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问题:以WS15的核心机做一款大涵道比发动机,能否用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28:47
在下小白,对与发动机属于外行,请问WS15的核心机大涵道型号是否有发展潜力?在下小白,对与发动机属于外行,请问WS15的核心机大涵道型号是否有发展潜力?
WS10搞好了,4发就行。不用WS15啊。
核心技术搞不定,一切空想都是白搭。
如果是WS15的核心机的话,可以。不过目前这个计划还在纸面上。
10改大旱稻应该没啥难度吧,本来就是从大旱稻来的
似乎四代机的动力已经不适合通过核心机衍生出大涵道比发动机了
回复 5# squallgzy


    为什么啊!?
LZ想好了到哪里去做疲劳试验了没?
kanriku 发表于 2010-12-4 10:16
要做20t以上的推力级,就得多费些周章了,还不如另起炉灶,性能也更理想。
不过所谓一通百通,把军用型号搞成,大涵道比机型也为期不远了...
回复 8# aliasmaya
小涵道比版本的推力能做到什么程度?

回复  squallgzy
    为什么啊!?
心在云阁 发表于 2010-12-6 16:55

简而言之,就是战斗机跟运输飞机的要求不同,三代机以来这种差异反应到发动机设计方面就更加明显了。
歼击机动力追求高推比,高度速度性能要求高,尤其是四代机讲求跨、超音速性能,要扩大发动机不开加力下的性能包线,循环参数选取就围绕这些展开。
军用发动机的特征参数主要是——低涵道比,高涡轮工作温度,兼顾经济性的适度高增压比。但与三代机不同,新一代发动机的总压比增幅并不像涡轮前温度那么大,有的还略降。这是因为同参数条件下、高增压比与中等增压比两种设计,前者全包线内的不加力推力都要小于后者(因为高压比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单位推力小)。超音速飞行时,更高压比的发动机更早进入节流区,达到压气机出口温度限制,不得不收油门。所以四代机的总压比大致在25~35范围内,较前代没高出多少,不过性能先进多了(级数少、质量轻、效率高)。
提一句,达到最大单位推力的最佳总压比跟涡轮前温度存在正比关系。有资料显示,假定涡轮前温度1850k,涵道比0.2~0.5,加力状态的最佳总压比范围是25~30,非加力最佳总压比仅20左右。涡轮前温度进一步提高,总压比也可相应增加。

但对运输机动力而言,上述设计就未必合适了。比如大涵道比涡扇在性能方面讲求大推力、低油耗。产出相同推力,工作温度更低、油耗更小,这样的发动机自然受欢迎。工作温度降低可带来一系列好处(如材料、冷却方面),并且符合当下低碳低排放的环保潮流(常规燃烧室的废气排放会随燃烧温度提高而直线上升,主燃区温度超过1900K后最明显)。
总压比方面,理论上存在最经济总压比(对应最低油耗),其值远高于最佳总压比,通常大涵道比涡扇的总压比是朝向这个值(不过离最经济压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同参数条件下高压比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耗油率低,亚音速范围内推力大,因此当代大涡扇的增压比动辄就要近40:1,超过的也不鲜见。
回复  squallgzy
    为什么啊!?
心在云阁 发表于 2010-12-6 16:55

简而言之,就是战斗机跟运输飞机的要求不同,三代机以来这种差异反应到发动机设计方面就更加明显了。
歼击机动力追求高推比,高度速度性能要求高,尤其是四代机讲求跨、超音速性能,要扩大发动机不开加力下的性能包线,循环参数选取就围绕这些展开。
军用发动机的特征参数主要是——低涵道比,高涡轮工作温度,兼顾经济性的适度高增压比。但与三代机不同,新一代发动机的总压比增幅并不像涡轮前温度那么大,有的还略降。这是因为同参数条件下、高增压比与中等增压比两种设计,前者全包线内的不加力推力都要小于后者(因为高压比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单位推力小)。超音速飞行时,更高压比的发动机更早进入节流区,达到压气机出口温度限制,不得不收油门。所以四代机的总压比大致在25~35范围内,较前代没高出多少,不过性能先进多了(级数少、质量轻、效率高)。
提一句,达到最大单位推力的最佳总压比跟涡轮前温度存在正比关系。有资料显示,假定涡轮前温度1850k,涵道比0.2~0.5,加力状态的最佳总压比范围是25~30,非加力最佳总压比仅20左右。涡轮前温度进一步提高,总压比也可相应增加。

但对运输机动力而言,上述设计就未必合适了。比如大涵道比涡扇在性能方面讲求大推力、低油耗。产出相同推力,工作温度更低、油耗更小,这样的发动机自然受欢迎。工作温度降低可带来一系列好处(如材料、冷却方面),并且符合当下低碳低排放的环保潮流(常规燃烧室的废气排放会随燃烧温度提高而直线上升,主燃区温度超过1900K后最明显)。
总压比方面,理论上存在最经济总压比(对应最低油耗),其值远高于最佳总压比,通常大涵道比涡扇的总压比是朝向这个值(不过离最经济压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同参数条件下高压比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耗油率低,亚音速范围内推力大,因此当代大涡扇的增压比动辄就要近40:1,超过的也不鲜见。
aliasmaya 发表于 2010-12-7 13:15


    哦,不懂
aliasmaya 发表于 2010-12-7 13:15


    貌似新一代的大旁通比发动机,总压比不过40:1是不好意思的。
snuxiaohua 发表于 2010-12-7 14:05
这么说吧,战斗机动力要求适中的总压比(最佳总压比附近),运输机发动机则是高增压比(趋向最经济总压比),这种差异自然也反映到核心机设计上。例如EJ200、F119的高压压气机,级数为5~6级,增压比估计6~8左右。再看大涡扇,GE90-115B的10级高压压气机,增压比达23:1,PW6000的6级增压比有~12:1。
PW6000 HPC
回复 10# aliasmaya


    哈哈!谢啦!斑竹~以后就问你关于发动机的事啦哈!那个涡轮前温度的增加,具体都有哪些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