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文章看TH的问题及前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55:12
VVTH,令无数英雄豪杰#折腰,以下本菜就老文章和资料,试着分析一下TH的问题由来,以及前景,如有不正确处,请大大们不要拍砖,还是保密要紧,请小白们踊跃发言,坚持战略忽悠路线,一万年,不动摇!
   
  先来一篇:
  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情况下要用"太行"发动机配装新型飞机试飞有很大风险,且这一飞机为单发方案,发动机装飞机试飞前,除必须进行大量地面试车考核外,还需要经过飞行台试验才行。90年代初期,通过进一步引进合作,新型飞机又有了国外成熟发动机配装试飞。当时,国内仅有的飞行台寿命已经到期,而且飞行包线也太小。

  刚接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的张恩和副所长在琢磨这个问题:"太行"发动机如何找到合适的飞行平台进行领先试飞?张恩和经历了涡扇6发动机整个研制过程,涡扇6下马后,他曾主抓全所民品开发工作。面对"太行"发动机如何找到合适的平台进行领先试飞问题,在张恩和的心中,既有民品开发过程中形成,要抓牢市场的深深烙印,又有经历过涡扇6下马的痛楚,他深感选择合适的试飞平台太重要了,否则失去装机对象,悲剧就会重演!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批飞机直接装备部队,为降低配装飞机的研制风险,张恩和适时地提出了“太行”发动机以国外飞机为平台的领先试飞方案,并组织了所内的技术力量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可行性论证。1993年3月,一航动力所向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报告,申请提供一架我国引进的飞机作为飞行平台对“太行”发动机进行领先试飞。
  1995年6月7日,刚刚落成的一航动力所技术协调中心的二楼多功能厅内,国防科工委、总装、空军、海军等上级领导,在饶有兴致地听了张恩和总师的汇报后,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曹刚川传达了中央军委的重要决定。他说:“‘太行’发动机一是配新型歼击机,二是作某型飞机的后继动力。所以,‘太行’发动机的成败和周期,不但关系到新歼,也关系到引进的飞机有没有成效。这是关系到中央下的决心对不对的问题。如果搞砸了,不仅影响新歼,某型飞机也完了,就是说我们的决心下错了,这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我们和你们一起进监狱。由于军委已经决定将‘太行’发动机作为后继动力,因此,‘太行’发动机是两种飞机成败的关键。空军下一步建设就立足这个发动机了,两只脚都踩在这条船上了,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是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大家都要认识到责任的重大。……这是不是也作为一个军令状。”

  曹刚川语出惊人,“太行”发动机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重大转折,如果研制成功,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如果研制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此时的张恩和总师和所有参研人员一样,既感到心中的无比喜悦,又感到重任在肩……

以上可以看出,TH在发展初期瞄准的是歼10,后来歼10做了重大变动,从喷子15到扇子,主要是因为前苏联解体后的战略重心的变化,所以早期TH的性能跟不上了,必须做出改动。而TH装上11系列确实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原本410引进31作为国产化27动力的计划遭到了毛毛无情的回绝,然而TH找不到装机实验对象却在无意中成就了今后TH和筷子的一段旷世奇缘!

   第二篇:
   张恩和总师天天跟在装配厂房,他指挥大家把发动机的外涵道放在装配厂房的地上,一件一件往上摆附件。在装配的关键时刻,张恩和在装配架上爬上爬下,一不小心一脚踩空,从发动机架子上落到地上,身子一下子翻下去,头撞在装配架的横梁上,鲜血很快流了下来,张总当场昏了过去,现场的同志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及时抢救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问的头一件事:“发动机附件排好没有?”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与指标,总体设计室进行了外部设计工作,三次带队到空军调研,多次更改方案。解决了加力筒体转5度、加力点火器超限、后机匣改装、重新安排外部管路与附件等难题。国外用了6个回合才能完成的设计任务,我们的设计师在2~3个回合内设计出图,完成了装入飞机总体方案。1998年9月,在一航沈阳所、一航沈飞、一航黎明的全力配合下,完成了配装飞机的全尺寸金属样机制造和装配,仅用1个半小时装飞机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太行”发动机可与飞机相匹配,为胜利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文章不难看出,所谓能装TH的就能装31,而装31的不能装TH是XX,最早的TH验证飞机还不是这样硬是把菊花撑大起来的!本质上,只要更改菊花舱,任何飞机都可以换发,当然进气口最好是可调的。只要舍得改装成本(不算贵)所有的歼10、歼11都可以改装TH反之亦然。

第三篇:
在高空小表速发动机加速慢的攻关中,很多参与技术攻关的同志长期驻守在高空台,一干就是几个月,他们的最大心愿是尽快拿出最好的攻关方案,解决面临的棘手难题。一航动力所控制领域的老专家张绍基同志,身患重病,仍带病参与制定了三套技术攻关方案。2004年初,张绍基同志不得不进行喉部肿瘤切除手术,腊月二十九在北京做完手术,大年初八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投入到攻关方案的分析计算、调试试验中。在高空台整机试车调试现场,由于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张绍基身体虚弱,说话的声音十分微弱,同志们不忍心,劝他多休息,但被他婉言谢绝。同志们从张绍基坚毅的目光中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切都要服从事业需要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这是TH为外人诟病加速慢问题,据说后来的方案是上电调,但是电调质量不稳定或不匹配,所以改为直接使用了31F的机械液压控制方案,问题才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受制于31F机械液压控制器的工作裕度,TH只能降低推力到和31F差不多的水平

第四篇:
在艰难的调整试飞中,最难啃的是排除发动机“小发提前脱开”这块硬骨头,该故障频频出现,如同拦路虎威胁发动机定型试飞进度。关键时刻,马健组织所有参研单位,奋力攻关,全面排查。从分析故障开始,画出故障分析“树”,然后利用排除法,逐个排除。针对故障原因,攻关组围绕着改善起动机的环境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决定打开起动机附近的快卸口盖,这种办法果然奏效,连续起动三次,全部成功。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起,马健就把安全质量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稍懂行的人就能知道,这是TH的另一个诟病较多的问题,地面启动慢,条件要求高。这是国产起动机的质量问题,31的地面启动要60秒,TH要超过90秒而且未必成功,这个问题从资料看,应该已经解决。据称最后解决的方法就是直接采用31的起动机。

第五篇:
2004年5月,“太行”发动机的试飞进入关键时期,然而参试人员却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飞机在高空小表速飞行时经常出现异响。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整个定型周期。为了找准问题,丁三喜驾驶装配新发动机的飞机再次跃上蓝天。在10000米的高空,飞机机身下部传出了几声连续的“哐、哐”的声音。这声音不是很大却很刺耳,因为它与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声音显得很不和谐。此刻,丁三喜非常兴奋,因为他终于判明了声音发出的准确位置———发动机进气道。飞机一落地,丁三喜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马键。问题找准了,大家又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排故当中。经过理论分析和地面调试,问题的原因终于“浮出水面”。

这个就是发动机喘震问题,发动机喘震有多种原因,一是发动机设计问题,苛刻条件下增压比不足就会导致燃烧室缺氧(空气流量不足),造成高压涡轮不规则转动引起喘震,叶片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低压段部件喘震,如果发动机本身没有设计缺陷,那就是进气道设计问题,像棍B的DSI进气道就是喘震克星,可以大幅度提高喘震裕度

第六篇:
2005年11月10日,“太行”发动机的节日到了!“太行”发动机终于通过了设计定型前最后一道难关———长久初始寿命试车,40多天的试验一次通过,获得了飞向蓝天的通行证。上午10时整,一航动力所重点型号发动机长久初始寿命试车胜利完成,庆祝仪式在试验基地试车台举行,刘高倬总经理等领导来到试车台。10时20分,发动机启动试车程序,从慢车、加力再到慢车状态,发动机试车状态良好,各项参数稳定,刘高倬总经理亲手拉下停车的油门杆,顿时试车间内爆发出热烈掌声,与此同时,试车台外鞭炮齐鸣,似声声锣鼓、阵阵春雷,荡漾在全体参试人员的心头,到处洋溢着拼搏换来的胜利喜悦。中国一航领导与全体参研人员的心情一样激动,刘高倬总经理说,“太行”发动机对航空工业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一系列的飞机都需要“心脏”,党中央最关切的就是“心脏”、就是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成功,已经超越了工业和技术发展的需求。我们航空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个就是大家关心的寿命问题了,40X24=多少,大家都会算了,这里说明一下,初始寿命就是理论大修间隔期。

看完这些希望大家对TH有一定的正确理解,TH是一个很好的核心机加上了水土不符的外围部件导致了一些问题,现在TG已经采用了稳妥的解决方案而且目前看来成效不错,而最终的胜利,大概在今年年底吧!VVTH,令无数英雄豪杰#折腰,以下本菜就老文章和资料,试着分析一下TH的问题由来,以及前景,如有不正确处,请大大们不要拍砖,还是保密要紧,请小白们踊跃发言,坚持战略忽悠路线,一万年,不动摇!
   
  先来一篇:
  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情况下要用"太行"发动机配装新型飞机试飞有很大风险,且这一飞机为单发方案,发动机装飞机试飞前,除必须进行大量地面试车考核外,还需要经过飞行台试验才行。90年代初期,通过进一步引进合作,新型飞机又有了国外成熟发动机配装试飞。当时,国内仅有的飞行台寿命已经到期,而且飞行包线也太小。

  刚接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的张恩和副所长在琢磨这个问题:"太行"发动机如何找到合适的飞行平台进行领先试飞?张恩和经历了涡扇6发动机整个研制过程,涡扇6下马后,他曾主抓全所民品开发工作。面对"太行"发动机如何找到合适的平台进行领先试飞问题,在张恩和的心中,既有民品开发过程中形成,要抓牢市场的深深烙印,又有经历过涡扇6下马的痛楚,他深感选择合适的试飞平台太重要了,否则失去装机对象,悲剧就会重演!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批飞机直接装备部队,为降低配装飞机的研制风险,张恩和适时地提出了“太行”发动机以国外飞机为平台的领先试飞方案,并组织了所内的技术力量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可行性论证。1993年3月,一航动力所向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报告,申请提供一架我国引进的飞机作为飞行平台对“太行”发动机进行领先试飞。
  1995年6月7日,刚刚落成的一航动力所技术协调中心的二楼多功能厅内,国防科工委、总装、空军、海军等上级领导,在饶有兴致地听了张恩和总师的汇报后,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曹刚川传达了中央军委的重要决定。他说:“‘太行’发动机一是配新型歼击机,二是作某型飞机的后继动力。所以,‘太行’发动机的成败和周期,不但关系到新歼,也关系到引进的飞机有没有成效。这是关系到中央下的决心对不对的问题。如果搞砸了,不仅影响新歼,某型飞机也完了,就是说我们的决心下错了,这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我们和你们一起进监狱。由于军委已经决定将‘太行’发动机作为后继动力,因此,‘太行’发动机是两种飞机成败的关键。空军下一步建设就立足这个发动机了,两只脚都踩在这条船上了,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是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大家都要认识到责任的重大。……这是不是也作为一个军令状。”

  曹刚川语出惊人,“太行”发动机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重大转折,如果研制成功,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如果研制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此时的张恩和总师和所有参研人员一样,既感到心中的无比喜悦,又感到重任在肩……

以上可以看出,TH在发展初期瞄准的是歼10,后来歼10做了重大变动,从喷子15到扇子,主要是因为前苏联解体后的战略重心的变化,所以早期TH的性能跟不上了,必须做出改动。而TH装上11系列确实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原本410引进31作为国产化27动力的计划遭到了毛毛无情的回绝,然而TH找不到装机实验对象却在无意中成就了今后TH和筷子的一段旷世奇缘!

   第二篇:
   张恩和总师天天跟在装配厂房,他指挥大家把发动机的外涵道放在装配厂房的地上,一件一件往上摆附件。在装配的关键时刻,张恩和在装配架上爬上爬下,一不小心一脚踩空,从发动机架子上落到地上,身子一下子翻下去,头撞在装配架的横梁上,鲜血很快流了下来,张总当场昏了过去,现场的同志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及时抢救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问的头一件事:“发动机附件排好没有?”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与指标,总体设计室进行了外部设计工作,三次带队到空军调研,多次更改方案。解决了加力筒体转5度、加力点火器超限、后机匣改装、重新安排外部管路与附件等难题。国外用了6个回合才能完成的设计任务,我们的设计师在2~3个回合内设计出图,完成了装入飞机总体方案。1998年9月,在一航沈阳所、一航沈飞、一航黎明的全力配合下,完成了配装飞机的全尺寸金属样机制造和装配,仅用1个半小时装飞机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太行”发动机可与飞机相匹配,为胜利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文章不难看出,所谓能装TH的就能装31,而装31的不能装TH是XX,最早的TH验证飞机还不是这样硬是把菊花撑大起来的!本质上,只要更改菊花舱,任何飞机都可以换发,当然进气口最好是可调的。只要舍得改装成本(不算贵)所有的歼10、歼11都可以改装TH反之亦然。

第三篇:
在高空小表速发动机加速慢的攻关中,很多参与技术攻关的同志长期驻守在高空台,一干就是几个月,他们的最大心愿是尽快拿出最好的攻关方案,解决面临的棘手难题。一航动力所控制领域的老专家张绍基同志,身患重病,仍带病参与制定了三套技术攻关方案。2004年初,张绍基同志不得不进行喉部肿瘤切除手术,腊月二十九在北京做完手术,大年初八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投入到攻关方案的分析计算、调试试验中。在高空台整机试车调试现场,由于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张绍基身体虚弱,说话的声音十分微弱,同志们不忍心,劝他多休息,但被他婉言谢绝。同志们从张绍基坚毅的目光中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切都要服从事业需要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这是TH为外人诟病加速慢问题,据说后来的方案是上电调,但是电调质量不稳定或不匹配,所以改为直接使用了31F的机械液压控制方案,问题才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受制于31F机械液压控制器的工作裕度,TH只能降低推力到和31F差不多的水平

第四篇:
在艰难的调整试飞中,最难啃的是排除发动机“小发提前脱开”这块硬骨头,该故障频频出现,如同拦路虎威胁发动机定型试飞进度。关键时刻,马健组织所有参研单位,奋力攻关,全面排查。从分析故障开始,画出故障分析“树”,然后利用排除法,逐个排除。针对故障原因,攻关组围绕着改善起动机的环境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决定打开起动机附近的快卸口盖,这种办法果然奏效,连续起动三次,全部成功。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起,马健就把安全质量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稍懂行的人就能知道,这是TH的另一个诟病较多的问题,地面启动慢,条件要求高。这是国产起动机的质量问题,31的地面启动要60秒,TH要超过90秒而且未必成功,这个问题从资料看,应该已经解决。据称最后解决的方法就是直接采用31的起动机。

第五篇:
2004年5月,“太行”发动机的试飞进入关键时期,然而参试人员却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飞机在高空小表速飞行时经常出现异响。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整个定型周期。为了找准问题,丁三喜驾驶装配新发动机的飞机再次跃上蓝天。在10000米的高空,飞机机身下部传出了几声连续的“哐、哐”的声音。这声音不是很大却很刺耳,因为它与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声音显得很不和谐。此刻,丁三喜非常兴奋,因为他终于判明了声音发出的准确位置———发动机进气道。飞机一落地,丁三喜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马键。问题找准了,大家又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排故当中。经过理论分析和地面调试,问题的原因终于“浮出水面”。

这个就是发动机喘震问题,发动机喘震有多种原因,一是发动机设计问题,苛刻条件下增压比不足就会导致燃烧室缺氧(空气流量不足),造成高压涡轮不规则转动引起喘震,叶片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低压段部件喘震,如果发动机本身没有设计缺陷,那就是进气道设计问题,像棍B的DSI进气道就是喘震克星,可以大幅度提高喘震裕度

第六篇:
2005年11月10日,“太行”发动机的节日到了!“太行”发动机终于通过了设计定型前最后一道难关———长久初始寿命试车,40多天的试验一次通过,获得了飞向蓝天的通行证。上午10时整,一航动力所重点型号发动机长久初始寿命试车胜利完成,庆祝仪式在试验基地试车台举行,刘高倬总经理等领导来到试车台。10时20分,发动机启动试车程序,从慢车、加力再到慢车状态,发动机试车状态良好,各项参数稳定,刘高倬总经理亲手拉下停车的油门杆,顿时试车间内爆发出热烈掌声,与此同时,试车台外鞭炮齐鸣,似声声锣鼓、阵阵春雷,荡漾在全体参试人员的心头,到处洋溢着拼搏换来的胜利喜悦。中国一航领导与全体参研人员的心情一样激动,刘高倬总经理说,“太行”发动机对航空工业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一系列的飞机都需要“心脏”,党中央最关切的就是“心脏”、就是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成功,已经超越了工业和技术发展的需求。我们航空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个就是大家关心的寿命问题了,40X24=多少,大家都会算了,这里说明一下,初始寿命就是理论大修间隔期。

看完这些希望大家对TH有一定的正确理解,TH是一个很好的核心机加上了水土不符的外围部件导致了一些问题,现在TG已经采用了稳妥的解决方案而且目前看来成效不错,而最终的胜利,大概在今年年底吧!
回复 1# nikecross


    很好的科普文{:hao:},学习
“太行”满赛!思密达!
呵呵,沙发啊
TH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黎民看不到黎民
LZ分析的不错,多谢科普
nikecross 发表于 2010-11-26 15:43

长寿命试车不是定寿命,吴老论文里有说明。
转到发动机版去吧。
路还长啊……看看人家F-135的推比
TH好了让人高兴
学习了
起动机的问题不是国产起动机质量问题。而是太行直径大于31,装机后发动机舱与机匣间隙变小造成起动机进气流量不足。文中说打开起动机附近快卸口盖就是为了加大进气流量。最后这个问题通过修改喷口外调节片解决。
《长空砺剑》里也讲了不少
笨笨1妹 发表于 2010-11-26 15:54

除了粗体文字...
路漫漫其修远矣……
马克学习
以上文章不难看出,所谓能装TH的就能装31,而装31的不能装TH是XX,最早的TH验证飞机还不是这样硬是把菊花撑大起来的!本质上,只要更改菊花舱,任何飞机都可以换发,当然进气口最好是可调的。只要舍得改装成本(不算贵)所有的歼10、歼11都可以改装TH反之亦然。
=========================================
以上文字很难看出,把整个菊花舱改装下来的成本不算贵。
24*40=960小时
没老大说说情况         
zeropyl 发表于 2010-11-27 14:01

老大不是已经定性了么,除了粗体文字,都对!
TH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还是处于两个节点间的沉寂期。
但愿如楼主分析的
th本身就是为歼10设计的,技术性能要求本身没啥问题,关键是歼10要降低风险,用31做发动机,并且歼11也要用太行,需求有变化,所以发动机在外型和核心机上要重新设计,但总体技术还是沿用以前的th,中国就没想过引进31。th和31是毕竟截然不同的2个发动机,所以其换发肯定要有改动,只不过外形改动不大,主要还是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