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原产铟加工后高价卖回中国 利润接近10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8:13
http://finance.qq.com/a/20101123/002233.htm?pgv_ref=aio
在经历了年初短暂的行业回暖后,目前的铟价正面临“有市无价”的尴尬。“近期铟价显现出疲弱迹象,需求也不旺,预计报价还将有小幅下滑。”天津稀有金属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王先生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据王先生介绍,目前铟价为现货商询价2778元~3000元/千克 (不含税),市场价格则为3100元/千克。而在今年8月份,铟价还维持在3600元/千克,短短几个月间整整下降了500元。

事实上,产量仅为银的1%的铟一直被外界看好。按照产业分析人士的估值,铟的合理价值应在2000~3000美元/千克,也就是目前铟价的大约6倍。稀缺战略资源因何遭遇价格“尴尬”?《每日经济新闻》对此进行了调查。

19家企业联合争夺定价权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然而,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却没有体现出 “中国价值”,铟资源价格长期遭受外国厂家的压制。

7月16日,19家中国具有铟出口资质和配额的企业就MB(MetalBul-letin,英国《金属导报》周刊)的精铟报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认为MB报道的精铟价格不能代表当前中国市场的主流价格;2010年6月中旬以来,中国厂商未曾以MB所报道的低价出货,上述企业要求MB公正地发布即时市场价格,否则将联合业内人士拒绝参照MB的报价,并拒绝向其提供任何有关信息。

19家企业“激烈”行动背后正是中国在国际铟市场缺少话语权的具体体现。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自6月9日以来。MB对铟金属的最低报价就一直维持在520美元/千克,中国企业对此明确提出异议,认为MB报价低于市场主流价格;MB声称其报道的低价确为中国出口的不含税价格。在几次与MB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通过公开申明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业分会(以下简称铟业分会)也表态称,中国是铟最主要的原产地,理应在铟的价格问题上更有话语权。

“从6~7月份,铟业分会就MB低报中国铟价格与对方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艰难磋商,最后迫使MB正视中国企业的要求,提高了报价。”铟业分会会长赵立奎表示。

约九成小铟厂退出市场

铟矿多伴生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物中,特别是硫化锌矿,其次是方铅矿、氧化铅矿、锡矿等,需通过相关工艺才能提炼出铟,目前包括株冶集团、中金岭南、ST锌业、ST珠峰、罗平锌电等企业都有铟业务。方正证券铟业分析师邓新荣表示,对于株冶集团等企业来说,铟并不是主营业务,而是副产品,生产成本低,因此价格也往往不高,这也造成了铟价格一直被市场低估。

“从根本上来说,铟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局面,长期无序的价格战也让铟产业很受伤。”云南远洋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炼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之一,云南省已探明的铟储量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以个旧地区为例,当地铟资源富集于铅、锡、锌、铜等矿中,原先精加工铟厂有乘风有色金属、云锡集团、自立矿冶厂等企业,另有十余家粗加工铟厂。

据林炼焕介绍,由于国内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科技投入不够,致使铟的深加工产品不能生产,国内下行游业直接消费少,精铟必须依赖出口。但是来自欧美及铟主要消费国日本的厂家需求持续低迷,加上走私现象猖獗,出口市场只能不断以低价进行竞争。

与铟价的低迷相比,各种提取铟的原材料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另外,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许多小铟厂被迫关闭。“整体关闭了90%,现在只剩下2家了。”林炼焕称。

个旧市双龙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高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提炼铟的各种辅助材料价格一直上涨,挤压了粗铟的利润空间。由于没有成熟的处理铟生产废水的方法,这些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之后,光环保一项就让铟厂的成本增加了20%。”

压力不止于此,2007年6月18日开始,我国对铟出口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并征收15%的关税。而在此前,出口铟可以享受退税13%。一进一退之间利润的巨大下滑也让林炼焕下定决心关闭了小铟厂,转行做铜业生意了。在个旧颇有实力的乘风有色金属也停止了铟业生产,据公司段总经理介绍,由于没有利润,厂里虽然拥有铟出口配额,但也不得不停止生产。

根据铟业分会的统计,从2007年开始,我国精铟产量连续3年逐年下降。为此,国家在政策上又进行了一番调整,从2009年7月1日起,对“未锻轧铟、废碎料”的出口暂定关税由原先的15%下调为5%,“铟粉末”出口暂定关税由10%下调为5%。

日本控制铟加工核心技术

虽然中小铟厂退出市场、关税提高等因素让铟出口下降,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外资染指中国铟资源的热情。在《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外资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获取中国的铟资源,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

“日本是铟需求大国,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但是日本将这些原产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后,又高价卖给中国企业。”林炼焕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现象,目前拥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仅在1~5吨,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

“作为最大的铟采购商,日本企业主要采取的是分散采购的方式。”林炼焕表示,日本企业最常用的做法是到铟厂比较集中的区域挨个打听铟厂的产能,然后“狮子大开口”,要求采购。http://finance.qq.com/a/20101123/002233.htm?pgv_ref=aio
在经历了年初短暂的行业回暖后,目前的铟价正面临“有市无价”的尴尬。“近期铟价显现出疲弱迹象,需求也不旺,预计报价还将有小幅下滑。”天津稀有金属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王先生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据王先生介绍,目前铟价为现货商询价2778元~3000元/千克 (不含税),市场价格则为3100元/千克。而在今年8月份,铟价还维持在3600元/千克,短短几个月间整整下降了500元。

事实上,产量仅为银的1%的铟一直被外界看好。按照产业分析人士的估值,铟的合理价值应在2000~3000美元/千克,也就是目前铟价的大约6倍。稀缺战略资源因何遭遇价格“尴尬”?《每日经济新闻》对此进行了调查。

19家企业联合争夺定价权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然而,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却没有体现出 “中国价值”,铟资源价格长期遭受外国厂家的压制。

7月16日,19家中国具有铟出口资质和配额的企业就MB(MetalBul-letin,英国《金属导报》周刊)的精铟报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认为MB报道的精铟价格不能代表当前中国市场的主流价格;2010年6月中旬以来,中国厂商未曾以MB所报道的低价出货,上述企业要求MB公正地发布即时市场价格,否则将联合业内人士拒绝参照MB的报价,并拒绝向其提供任何有关信息。

19家企业“激烈”行动背后正是中国在国际铟市场缺少话语权的具体体现。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自6月9日以来。MB对铟金属的最低报价就一直维持在520美元/千克,中国企业对此明确提出异议,认为MB报价低于市场主流价格;MB声称其报道的低价确为中国出口的不含税价格。在几次与MB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通过公开申明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业分会(以下简称铟业分会)也表态称,中国是铟最主要的原产地,理应在铟的价格问题上更有话语权。

“从6~7月份,铟业分会就MB低报中国铟价格与对方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艰难磋商,最后迫使MB正视中国企业的要求,提高了报价。”铟业分会会长赵立奎表示。

约九成小铟厂退出市场

铟矿多伴生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物中,特别是硫化锌矿,其次是方铅矿、氧化铅矿、锡矿等,需通过相关工艺才能提炼出铟,目前包括株冶集团、中金岭南、ST锌业、ST珠峰、罗平锌电等企业都有铟业务。方正证券铟业分析师邓新荣表示,对于株冶集团等企业来说,铟并不是主营业务,而是副产品,生产成本低,因此价格也往往不高,这也造成了铟价格一直被市场低估。

“从根本上来说,铟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局面,长期无序的价格战也让铟产业很受伤。”云南远洋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炼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之一,云南省已探明的铟储量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以个旧地区为例,当地铟资源富集于铅、锡、锌、铜等矿中,原先精加工铟厂有乘风有色金属、云锡集团、自立矿冶厂等企业,另有十余家粗加工铟厂。

据林炼焕介绍,由于国内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科技投入不够,致使铟的深加工产品不能生产,国内下行游业直接消费少,精铟必须依赖出口。但是来自欧美及铟主要消费国日本的厂家需求持续低迷,加上走私现象猖獗,出口市场只能不断以低价进行竞争。

与铟价的低迷相比,各种提取铟的原材料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另外,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许多小铟厂被迫关闭。“整体关闭了90%,现在只剩下2家了。”林炼焕称。

个旧市双龙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高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提炼铟的各种辅助材料价格一直上涨,挤压了粗铟的利润空间。由于没有成熟的处理铟生产废水的方法,这些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之后,光环保一项就让铟厂的成本增加了20%。”

压力不止于此,2007年6月18日开始,我国对铟出口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并征收15%的关税。而在此前,出口铟可以享受退税13%。一进一退之间利润的巨大下滑也让林炼焕下定决心关闭了小铟厂,转行做铜业生意了。在个旧颇有实力的乘风有色金属也停止了铟业生产,据公司段总经理介绍,由于没有利润,厂里虽然拥有铟出口配额,但也不得不停止生产。

根据铟业分会的统计,从2007年开始,我国精铟产量连续3年逐年下降。为此,国家在政策上又进行了一番调整,从2009年7月1日起,对“未锻轧铟、废碎料”的出口暂定关税由原先的15%下调为5%,“铟粉末”出口暂定关税由10%下调为5%。

日本控制铟加工核心技术

虽然中小铟厂退出市场、关税提高等因素让铟出口下降,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外资染指中国铟资源的热情。在《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外资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获取中国的铟资源,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

“日本是铟需求大国,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但是日本将这些原产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后,又高价卖给中国企业。”林炼焕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现象,目前拥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仅在1~5吨,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

“作为最大的铟采购商,日本企业主要采取的是分散采购的方式。”林炼焕表示,日本企业最常用的做法是到铟厂比较集中的区域挨个打听铟厂的产能,然后“狮子大开口”,要求采购。
推动TG续查铟出口,超大股群的各位建议相机介入相关股票
怪谁呢,爱国青年反日这么厉害,谁知到今年出口日本的稀土还翻了倍
tulipe 发表于 2010-11-23 15:32


    超大有股群?
不是埋到海里吗,跟煤炭一样:D
对这个已经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