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中国评级机构拿什么挑战西方话语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47:35
http://news.sina.com.cn/pl/2010-11-17/121621486451.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12:16  新华网

  最近一周内,两则关于评级机构的消息颇引人注目:一是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二是美国评级机构穆迪上调了中国评级。这两则消息摆到一起,愈加激发人们的追问:评级机构凭什么影响市场和媒体?中国评级机构要挑战西方评级话语权又凭什么?

  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弊端一度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改革国际评级体系也成为热点话题。作为一颗“新星”,大公国际成立于 1994年,次贷危机以来屡屡以其“敢言”而引发关注。今年7月,大公国际首次发布五十个国家信用评级报告,而本次下调美国评级更是引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这两份重量级评级之时,大公都刻意强调了其“国产”身份,被舆论视为有望冲破西方评级“铁幕”的新星。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值得担忧的是,目前公众似乎更多的是看重大公叫板美国评级机构的胆略,而对于其评级的理由和标准何在,却似乎关心不足。

  信用评级犹如金融市场的“标尺”,在金融运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级机构凭什么去评价国家和企业的信用?关键还是凭“标准”,而标准之所以能成为标准,既在于它的普适性,又在于它被市场所接受的程度。如果刻意强调“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而不注重标准的同一性,则与时下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大目标并不一致。

  应该看到的是,评级机构要真正做大,凭的是市场影响力。评级机构说到底还是商业公司,其信用和影响力是市场赋予的。评级机构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发挥影响力,归根结底要看市场是不是认可。如果不能赢得市场信任,则最终无法走远。次贷危机确实暴露了美国评级机构的问题,但其市场影响力却是长期造就。其他国家的评级机构要挑战其话语权,关键是要拿得出说得通、信得过的标准,探索出更有效率、更加公正的市场策略。

  其他国家要发展自己的评级机构,挑战西方在信用评级领域“游戏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还需学习。穆迪等西方主流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往往对债券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次大公国际的评级出台后,却并未对债券市场产生任何影响。个中原因在于,它并未获得美国等西方市场的评级资质,因此市场上的债券产品并未与其评级挂钩,不会产生联动反应。此外,其评级的理由并未获得市场普遍认可。

  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中国评级机构走向全球的契机,推而广之,也给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提供了契机。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应被“气”冲昏了头脑,甚至刻意催生一种对抗思维。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今天,地位的提高,话语权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要凭“理”,是不是有说服人的道理,是不是符合市场运作的机理,是不是有利于促进国际公理。

  金旼旼(新华社记者)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http://news.sina.com.cn/pl/2010-11-17/121621486451.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12:16  新华网

  最近一周内,两则关于评级机构的消息颇引人注目:一是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二是美国评级机构穆迪上调了中国评级。这两则消息摆到一起,愈加激发人们的追问:评级机构凭什么影响市场和媒体?中国评级机构要挑战西方评级话语权又凭什么?

  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弊端一度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改革国际评级体系也成为热点话题。作为一颗“新星”,大公国际成立于 1994年,次贷危机以来屡屡以其“敢言”而引发关注。今年7月,大公国际首次发布五十个国家信用评级报告,而本次下调美国评级更是引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这两份重量级评级之时,大公都刻意强调了其“国产”身份,被舆论视为有望冲破西方评级“铁幕”的新星。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值得担忧的是,目前公众似乎更多的是看重大公叫板美国评级机构的胆略,而对于其评级的理由和标准何在,却似乎关心不足。

  信用评级犹如金融市场的“标尺”,在金融运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级机构凭什么去评价国家和企业的信用?关键还是凭“标准”,而标准之所以能成为标准,既在于它的普适性,又在于它被市场所接受的程度。如果刻意强调“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而不注重标准的同一性,则与时下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大目标并不一致。

  应该看到的是,评级机构要真正做大,凭的是市场影响力。评级机构说到底还是商业公司,其信用和影响力是市场赋予的。评级机构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发挥影响力,归根结底要看市场是不是认可。如果不能赢得市场信任,则最终无法走远。次贷危机确实暴露了美国评级机构的问题,但其市场影响力却是长期造就。其他国家的评级机构要挑战其话语权,关键是要拿得出说得通、信得过的标准,探索出更有效率、更加公正的市场策略。

  其他国家要发展自己的评级机构,挑战西方在信用评级领域“游戏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还需学习。穆迪等西方主流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往往对债券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次大公国际的评级出台后,却并未对债券市场产生任何影响。个中原因在于,它并未获得美国等西方市场的评级资质,因此市场上的债券产品并未与其评级挂钩,不会产生联动反应。此外,其评级的理由并未获得市场普遍认可。

  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中国评级机构走向全球的契机,推而广之,也给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提供了契机。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应被“气”冲昏了头脑,甚至刻意催生一种对抗思维。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今天,地位的提高,话语权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要凭“理”,是不是有说服人的道理,是不是符合市场运作的机理,是不是有利于促进国际公理。

  金旼旼(新华社记者)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sleepy:

做都不做怎么学习?先做了自己的评级机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