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鉴史喻今:甲午战争110年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27:49
<P>  历史回顾: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日本侵略中国图谋已久,中国人民进行了八个月的斗争,最终因为清政府腐败和落后的实力而告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签署《中日马关条约》,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中华民族可以说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P>
<P>  鉴史:国力强盛是国际地位的基础</P>
<P>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作为抵抗侵略者拥有正义性,日本作为侵略者具有非正义性,但是这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惨败,就标志着在交战中,不仅道义重要,不仅战略重要,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与之抗衡的军事实力,拥有较强的综合国力。</P>
<P>  在国际战史上,弱国被欺凌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就曾经是一个弱国被列强欺凌的典型。有人说,从实质上,甲午战争是现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战争。甲午战争110年了,国人不应该再自我安慰,难道慈嬉太后不挪用海军款过生日,欧洲卖给北洋水师的炮弹是合格的,李鸿章指定较为进攻性的战略,甲午战局就可以扭转?笔者认为,这些非主导因素哪怕可以左右一两个战役,但无法改变中国失败的最终结局。即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国力上的落后。</P>
<P>  政治腐败,经济薄弱。清政府因为关乎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奋起反抗,但是长期以来倍受欺凌,已经是这个残喘的政权毫无自信,不仅战略上前顾后怕,还在政策上挪用专项军费,事后又赶紧息事宁人,以求偏安。清廷的腐败,是导致我国当时国力软弱的主要原因。</P>
<P>  民心不稳,人心涣散。即便水师将士同仇敌忾,在国难面前涌现出一批批的英雄烈士,但是清政府但是在国内的失策使得百姓冤声四起,无法从根本上使全国形成抗日的气势,更在朝廷中出现“主和派”(其实就是投降派)。</P>
<P>  外交脆弱,得道却失助。弱国无外交,多年对列强的妥协,“量吾国之力,结与国之欢欣”的政策并没有让国际上能够节制日本的各国真正的“维护”起中国来,尽管中国是明显地受侵略方,却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得道却失助。</P>
<P>  对于今时的我们来说,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不能把这段屈辱尘封在历史卷轴之中,清楚地知道弱国无外交,弱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就要求我们无论如何要建设强大的国家,保证一个足以吓阻和挫败侵略者野心的综合国力,军事力量以及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维持正常的军费开支,既不挑衅,也决不软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也要提防某些国家的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结交更多的国际战略伙伴,不要让悲剧重演。</P>
<P>  </P>
<P>  喻今:中日关系的现时问题</P>
<P>  百余年过去了,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清政府中国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中国正以超人的速度大步向前,走在和平崛起的征途上,日本也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强国。无论作为世界举足轻重的政治和经济强国,还是作为主导亚洲局势的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影响重大。</P>
<P>  尽管在历史上有着十分不愉快的经历,但现时的中日关系还是在和平的基础上发展的。笔者总结和分析了现时中日关系的几个重要点:</P>
<P>  首先,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对于日本来说,作为一个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不仅应该对现在的作为负责,还应该对历史有较深的认识和悔过的行动。对于中国来说,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自己祖辈的惨痛教训,忘记历史就是民族的罪人,中国一直把历史问题看做中日交往中的前决问题,和核心问题。国际社会常常为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历史宿敌冰释前嫌,共同作为推动欧洲先前的“马车”而津津乐道,中国和日本为什么不能?</P>
<P>  中国人并不是不懂得宽容的民族,当日本的赴唐时节把中国的儒术带回日本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中华民族的宽容和博大,我们以历史问题作为重要议题,并不是“揪谁的小辫子”,也不是指望日本的帮助和赔偿,而是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负责任的把历史告诉国民,让日本人以历史为教训,不要再走上军国扩张的道路,不要再让历史重演,给亚洲人民再带来灾难,这才是根本。日本应当正视和充分反省自己的历史问题,并以极大的诚意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P>
<P>  然后,领土纠纷是中日关系的敏感问题。现在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等一些领土和领海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分歧,而领土问题一直是双边关系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中日领土争端的背后,其实是对能源,市场乃至运输路线的争夺,由此可以看出,在某些经济领域内,中日已经存在竞争。</P>
<P>  对于领土争端,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一贯和明确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不仅是中国,还有日本两国人民最大的善意的谅解和忍让,需要两国政府和领导人以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来解决,只是希望,两国特别是日本在对内宣传上较少的鼓动民族情绪,不要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日本在钓鱼岛上插旗宣布“主权”,驱逐我国渔民等等,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阻碍中日交流的桎梏才好。</P>
<P>  还有,台湾问题也加进了“日本因素”。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最敏感的事关全民族根本利益的大问题,日本近年来,在美国的授意,鼓动和支持下,不断干涉我国内政,暗地里与台湾高层密切交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台独打气,给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无论从感情上,还是正式交流中,我们都是坚决反对的。</P>
<P>  中国不曾干涉过日本的北方四岛问题,希望日本本着“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对中国政府的一再承诺,不要干涉我国内政,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如果做的不好,将会给本就多变的中日关系蒙上最深的阴影,这对两国,对亚洲的和平稳定,都是相当大的冲击。</P>
<P>  最根本的,经济利益是中日的根本利益所在。中日两国都不愿为敌,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中日关系必然要以经济利益为最根本目标,这才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加大国际交流,加大经济合作力度,符合时代潮流。</P>
<P>  现时的,日本正谋求在地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而中国也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领导和参与地区事务特别是经济事务,笔者以为中国和日本如果能够在经济上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发挥领导才能,势必成为亚洲一体化进程的排头兵和领袖,但是前提是两国必须互信,和睦和坦诚(日本最近在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区双边谈判中设置了“高门槛”)。</P>
<P>  此外,朝鲜问题也是近期中日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P>
<P>  前瞻:日本,必须放弃遏制思维</P>
<P>  中日关系现在总的来说并不太好,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和两国民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反日行动和反华思潮,都标志着现在的中日关系处在一个冷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P>
<P>  日本,必须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思维。长期以来,日本是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前方堡垒之一,因为本身经济的长期不振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千方百计的为中国的崛起设置障碍,在国际社会制造“刺耳”的声音,这是日本始终与中国无法展开坦诚,互信的交流的实质原因。</P>
<P>  中国的强大,不会成为地区和世界的威胁,这一论断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极少数人的言论已经成为“强弩之末”,既不“识时务”,也不会有任何作用,反而给中日的理性交往制造障碍,设置难题,何必呢?</P>
<P>  日本长期以来执行美国的亚洲政策,众所周知,美国的单边主义思维在亚洲并不受欢迎,引进和过分的强调美国主张,对地区的和平和安全,对地区内部的合作整合,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有着巨大冲击,很可能引发新一轮信任危机,打破亚太地区较为平衡的政治合作局面。</P>
<P>  日本内部的顽固派鼓吹中国的崛起威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日本的压力可以理解,但是把国内对经济的失望转移到中国身上来,是绝对不理智的。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寻求合作和发展爱是硬道理,如果认不清形势,我认为损失的不仅仅是中国,日本自己,也会感觉到丧失了很好的机会。</P>
<P>  笔者最近在看亚洲杯,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中国人“厌日”的报道,今天更是看到了日本官方的表态和抗议。笔者以为,日本长期以来遏制中国思维和的所作所为固然是中国人厌日的根本原因,但还是期望一些民众能够看到中日关系的复杂和不易,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日本,分清在日本的主流和支流,也不要过分偏激,以免对官方合作造成不必要的压力。</P>
<P>  </P>
<P>  在甲午战争过去110年的时候,不仅是中日关系,整个国际形势也进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笔者认为,在对日关系中,要做到既冷静,又不浮躁,既理性,也不盲目求同,既“轻松”,又“沉重”,既要充分警惕日本的不安定因素,又要强调以双边合作为基础的积极利益。</P>
<P>  总的来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P>
<P> </P>[em05]<P>  历史回顾: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日本侵略中国图谋已久,中国人民进行了八个月的斗争,最终因为清政府腐败和落后的实力而告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签署《中日马关条约》,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中华民族可以说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P>
<P>  鉴史:国力强盛是国际地位的基础</P>
<P>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作为抵抗侵略者拥有正义性,日本作为侵略者具有非正义性,但是这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惨败,就标志着在交战中,不仅道义重要,不仅战略重要,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与之抗衡的军事实力,拥有较强的综合国力。</P>
<P>  在国际战史上,弱国被欺凌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就曾经是一个弱国被列强欺凌的典型。有人说,从实质上,甲午战争是现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战争。甲午战争110年了,国人不应该再自我安慰,难道慈嬉太后不挪用海军款过生日,欧洲卖给北洋水师的炮弹是合格的,李鸿章指定较为进攻性的战略,甲午战局就可以扭转?笔者认为,这些非主导因素哪怕可以左右一两个战役,但无法改变中国失败的最终结局。即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国力上的落后。</P>
<P>  政治腐败,经济薄弱。清政府因为关乎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奋起反抗,但是长期以来倍受欺凌,已经是这个残喘的政权毫无自信,不仅战略上前顾后怕,还在政策上挪用专项军费,事后又赶紧息事宁人,以求偏安。清廷的腐败,是导致我国当时国力软弱的主要原因。</P>
<P>  民心不稳,人心涣散。即便水师将士同仇敌忾,在国难面前涌现出一批批的英雄烈士,但是清政府但是在国内的失策使得百姓冤声四起,无法从根本上使全国形成抗日的气势,更在朝廷中出现“主和派”(其实就是投降派)。</P>
<P>  外交脆弱,得道却失助。弱国无外交,多年对列强的妥协,“量吾国之力,结与国之欢欣”的政策并没有让国际上能够节制日本的各国真正的“维护”起中国来,尽管中国是明显地受侵略方,却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得道却失助。</P>
<P>  对于今时的我们来说,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不能把这段屈辱尘封在历史卷轴之中,清楚地知道弱国无外交,弱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就要求我们无论如何要建设强大的国家,保证一个足以吓阻和挫败侵略者野心的综合国力,军事力量以及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维持正常的军费开支,既不挑衅,也决不软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也要提防某些国家的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结交更多的国际战略伙伴,不要让悲剧重演。</P>
<P>  </P>
<P>  喻今:中日关系的现时问题</P>
<P>  百余年过去了,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清政府中国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中国正以超人的速度大步向前,走在和平崛起的征途上,日本也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强国。无论作为世界举足轻重的政治和经济强国,还是作为主导亚洲局势的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影响重大。</P>
<P>  尽管在历史上有着十分不愉快的经历,但现时的中日关系还是在和平的基础上发展的。笔者总结和分析了现时中日关系的几个重要点:</P>
<P>  首先,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对于日本来说,作为一个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不仅应该对现在的作为负责,还应该对历史有较深的认识和悔过的行动。对于中国来说,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自己祖辈的惨痛教训,忘记历史就是民族的罪人,中国一直把历史问题看做中日交往中的前决问题,和核心问题。国际社会常常为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历史宿敌冰释前嫌,共同作为推动欧洲先前的“马车”而津津乐道,中国和日本为什么不能?</P>
<P>  中国人并不是不懂得宽容的民族,当日本的赴唐时节把中国的儒术带回日本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中华民族的宽容和博大,我们以历史问题作为重要议题,并不是“揪谁的小辫子”,也不是指望日本的帮助和赔偿,而是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负责任的把历史告诉国民,让日本人以历史为教训,不要再走上军国扩张的道路,不要再让历史重演,给亚洲人民再带来灾难,这才是根本。日本应当正视和充分反省自己的历史问题,并以极大的诚意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P>
<P>  然后,领土纠纷是中日关系的敏感问题。现在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等一些领土和领海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分歧,而领土问题一直是双边关系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中日领土争端的背后,其实是对能源,市场乃至运输路线的争夺,由此可以看出,在某些经济领域内,中日已经存在竞争。</P>
<P>  对于领土争端,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一贯和明确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不仅是中国,还有日本两国人民最大的善意的谅解和忍让,需要两国政府和领导人以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来解决,只是希望,两国特别是日本在对内宣传上较少的鼓动民族情绪,不要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日本在钓鱼岛上插旗宣布“主权”,驱逐我国渔民等等,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阻碍中日交流的桎梏才好。</P>
<P>  还有,台湾问题也加进了“日本因素”。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最敏感的事关全民族根本利益的大问题,日本近年来,在美国的授意,鼓动和支持下,不断干涉我国内政,暗地里与台湾高层密切交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台独打气,给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无论从感情上,还是正式交流中,我们都是坚决反对的。</P>
<P>  中国不曾干涉过日本的北方四岛问题,希望日本本着“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对中国政府的一再承诺,不要干涉我国内政,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如果做的不好,将会给本就多变的中日关系蒙上最深的阴影,这对两国,对亚洲的和平稳定,都是相当大的冲击。</P>
<P>  最根本的,经济利益是中日的根本利益所在。中日两国都不愿为敌,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中日关系必然要以经济利益为最根本目标,这才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加大国际交流,加大经济合作力度,符合时代潮流。</P>
<P>  现时的,日本正谋求在地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而中国也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领导和参与地区事务特别是经济事务,笔者以为中国和日本如果能够在经济上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发挥领导才能,势必成为亚洲一体化进程的排头兵和领袖,但是前提是两国必须互信,和睦和坦诚(日本最近在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区双边谈判中设置了“高门槛”)。</P>
<P>  此外,朝鲜问题也是近期中日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P>
<P>  前瞻:日本,必须放弃遏制思维</P>
<P>  中日关系现在总的来说并不太好,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和两国民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反日行动和反华思潮,都标志着现在的中日关系处在一个冷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P>
<P>  日本,必须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思维。长期以来,日本是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前方堡垒之一,因为本身经济的长期不振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千方百计的为中国的崛起设置障碍,在国际社会制造“刺耳”的声音,这是日本始终与中国无法展开坦诚,互信的交流的实质原因。</P>
<P>  中国的强大,不会成为地区和世界的威胁,这一论断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极少数人的言论已经成为“强弩之末”,既不“识时务”,也不会有任何作用,反而给中日的理性交往制造障碍,设置难题,何必呢?</P>
<P>  日本长期以来执行美国的亚洲政策,众所周知,美国的单边主义思维在亚洲并不受欢迎,引进和过分的强调美国主张,对地区的和平和安全,对地区内部的合作整合,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有着巨大冲击,很可能引发新一轮信任危机,打破亚太地区较为平衡的政治合作局面。</P>
<P>  日本内部的顽固派鼓吹中国的崛起威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日本的压力可以理解,但是把国内对经济的失望转移到中国身上来,是绝对不理智的。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寻求合作和发展爱是硬道理,如果认不清形势,我认为损失的不仅仅是中国,日本自己,也会感觉到丧失了很好的机会。</P>
<P>  笔者最近在看亚洲杯,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中国人“厌日”的报道,今天更是看到了日本官方的表态和抗议。笔者以为,日本长期以来遏制中国思维和的所作所为固然是中国人厌日的根本原因,但还是期望一些民众能够看到中日关系的复杂和不易,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日本,分清在日本的主流和支流,也不要过分偏激,以免对官方合作造成不必要的压力。</P>
<P>  </P>
<P>  在甲午战争过去110年的时候,不仅是中日关系,整个国际形势也进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笔者认为,在对日关系中,要做到既冷静,又不浮躁,既理性,也不盲目求同,既“轻松”,又“沉重”,既要充分警惕日本的不安定因素,又要强调以双边合作为基础的积极利益。</P>
<P>  总的来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P>
<P> </P>[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6 23:32:43编辑过]
<P>如果楼主在明天不能就此贴给我一个确定的答复的话!将作为侵权盗版论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