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尔康再断二百年疑案:雍正究竟是否合法继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57:13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0_10/19/2825515_0.shtml

核心提示:雍正继位疑案是二百多年的老问题,今撰此文炒冷饭,原因有两个,一是近日始知雍正合法继位说首创者;二是雍正继位研究中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皇家玉牒的学术史。此二事事关继位疑案研究。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0年10月4日第08版,作者:冯尔康(作者为南开大学教授),原题:《二百年疑案再断:雍正继位问题考实》

雍正继位疑案是二百多年的老问题,今撰此文炒冷饭,原因有两个,一是近日始知雍正合法继位说首创者;二是雍正继位研究中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皇家玉牒的学术史。此二事事关继位疑案研究。

继位疑案有三种说法,即雍正篡夺乃弟允禵皇位;雍正系遵照康熙末命合法继位;雍正在康熙驾崩之际自立称帝。所谓“篡夺”、“合法”乃是以康熙之是非为是非之用词,传统概念,不足为训,不过使用起来方便,可以节省文字。三说之中,我赞成合法说。

从民间传说到学术研究的篡夺说

雍正自继位之始,就被篡位说缠身,当时社会传言,康熙临终,遗命传位允禵,而隆科多矫诏传位雍正,在这个过程中,雍正毒死康熙,这就是雍正颁布的《大义觉迷录》一书所说的社会议论:“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先帝欲将大统传于允禵,圣祖不豫时,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殡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指雍正)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传播雍正这种篡位故事,越往后传说的情节越丰富、离奇,以至20世纪初发行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说雍正少小无赖,游荡江湖,结交剑客,在康熙弥留之际潜回宫中,偷改遗诏登基。如此二百年的流传,人们多是当作奇闻趣事的谈资,并没有进行学术性研究。

时至1935年孟森发表论文《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得出雍正实系“篡位”的学术观点:针对雍正在《大义觉迷录》说的康熙召见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传位皇四子胤禛一事,认为根本没有康熙召见皇子和隆科多宣布继嗣末命的事,这是雍正捏造的企图说明其继位合法的谎言;雍正害死康熙得位,诸兄弟不服,于是迫害允禩、允禟等人,而允祉无意于政治,也被忌恨遭到囚禁;康熙要传位给允禵,雍正用川陕总督年羹尧钳制他,后来诛杀年羹尧、隆科多就是怕他们暴露夺位的秘密——所谓杀人灭口。这篇文章是雍正篡位说的奠基作,也是这一历史由传说、演义发展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标志。40、50年代之交,王锺翰在孟氏研究基础上,以允禵西征的历史进一步说明康熙属意这个儿子,把篡位说研究推进一步。70年代后期金承艺和王氏一样,在允禵史方面做文章,认为雍正原来不叫胤禛,为篡位夺了乃弟胤祯的名字,将康熙遗昭“皇位传十四子胤祯”改易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禛”,因而形成他的“盗名改诏”说。归结起来,篡夺说要点有二:一为康熙没有传位雍正的末命;二为康熙属意于允禵。

康熙末命雍正继位说

比起篡位说,合法继位说到70年代末才有像样的研究成果出现,但自此发展较快,有影响的论著相继面世。1979年吴秀良撰《通向权力之路——康熙和他的法定继承人》一书,从康熙继位一直谈到雍正承嗣,提出以康熙重视孝道作为判断他选择继承人的线索,认为允礽因不仁不孝而见废,允祉、允禩皆以不孝而不中意或被斥责,惟独雍正的诚孝被选中了。今年六月一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办学术报告会,吴秀良在演讲中说:他原来是相信篡夺说的,但在一次研讨会上,何柄棣提出,雍正夺位说需要再研讨,希望吴秀良来做。这表明何柄棣不赞成夺位说,他应是合法继位说的首倡者。吴秀良主动说出合法继位说倡导人,不淹没他人业绩,令人感佩。

1981年杨启樵出版《雍正帝及其奏折制度研究》一书,次后写出《“雍正篡位”再论》等文,与篡位说的孟森、王锺翰、金承艺诸氏一一辩论,赞扬雍正的优点和政治能力,相信康熙传位于他的史料,把年羹尧、隆科多被戕归咎于他们破坏雍正密折制度,而不是什么杀人灭口。同年,笔者发表《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紧接着撰成《康熙十四子胤禵改名考释》、《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述论》等文和《雍正传》一书,笔者的意思是把雍正嗣位放在康熙后期和雍正前期的政治斗争中来考察,从康熙对雍正的一贯态度,以及与对其他皇子态度的比较中,认为取中了他,说明年羹尧、隆科多之狱,系他们擅权、妨碍皇权所致,害死允禩、允禟是储位斗争的延续,具有保卫皇权性质,曾静大狱和《大义觉迷录》出笼是雍正在政治成功之后,争取社会舆论认同的性质。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0_10/19/2825515_0.shtml

核心提示:雍正继位疑案是二百多年的老问题,今撰此文炒冷饭,原因有两个,一是近日始知雍正合法继位说首创者;二是雍正继位研究中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皇家玉牒的学术史。此二事事关继位疑案研究。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0年10月4日第08版,作者:冯尔康(作者为南开大学教授),原题:《二百年疑案再断:雍正继位问题考实》

雍正继位疑案是二百多年的老问题,今撰此文炒冷饭,原因有两个,一是近日始知雍正合法继位说首创者;二是雍正继位研究中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皇家玉牒的学术史。此二事事关继位疑案研究。

继位疑案有三种说法,即雍正篡夺乃弟允禵皇位;雍正系遵照康熙末命合法继位;雍正在康熙驾崩之际自立称帝。所谓“篡夺”、“合法”乃是以康熙之是非为是非之用词,传统概念,不足为训,不过使用起来方便,可以节省文字。三说之中,我赞成合法说。

从民间传说到学术研究的篡夺说

雍正自继位之始,就被篡位说缠身,当时社会传言,康熙临终,遗命传位允禵,而隆科多矫诏传位雍正,在这个过程中,雍正毒死康熙,这就是雍正颁布的《大义觉迷录》一书所说的社会议论:“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先帝欲将大统传于允禵,圣祖不豫时,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殡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指雍正)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传播雍正这种篡位故事,越往后传说的情节越丰富、离奇,以至20世纪初发行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说雍正少小无赖,游荡江湖,结交剑客,在康熙弥留之际潜回宫中,偷改遗诏登基。如此二百年的流传,人们多是当作奇闻趣事的谈资,并没有进行学术性研究。

时至1935年孟森发表论文《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得出雍正实系“篡位”的学术观点:针对雍正在《大义觉迷录》说的康熙召见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传位皇四子胤禛一事,认为根本没有康熙召见皇子和隆科多宣布继嗣末命的事,这是雍正捏造的企图说明其继位合法的谎言;雍正害死康熙得位,诸兄弟不服,于是迫害允禩、允禟等人,而允祉无意于政治,也被忌恨遭到囚禁;康熙要传位给允禵,雍正用川陕总督年羹尧钳制他,后来诛杀年羹尧、隆科多就是怕他们暴露夺位的秘密——所谓杀人灭口。这篇文章是雍正篡位说的奠基作,也是这一历史由传说、演义发展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标志。40、50年代之交,王锺翰在孟氏研究基础上,以允禵西征的历史进一步说明康熙属意这个儿子,把篡位说研究推进一步。70年代后期金承艺和王氏一样,在允禵史方面做文章,认为雍正原来不叫胤禛,为篡位夺了乃弟胤祯的名字,将康熙遗昭“皇位传十四子胤祯”改易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禛”,因而形成他的“盗名改诏”说。归结起来,篡夺说要点有二:一为康熙没有传位雍正的末命;二为康熙属意于允禵。

康熙末命雍正继位说

比起篡位说,合法继位说到70年代末才有像样的研究成果出现,但自此发展较快,有影响的论著相继面世。1979年吴秀良撰《通向权力之路——康熙和他的法定继承人》一书,从康熙继位一直谈到雍正承嗣,提出以康熙重视孝道作为判断他选择继承人的线索,认为允礽因不仁不孝而见废,允祉、允禩皆以不孝而不中意或被斥责,惟独雍正的诚孝被选中了。今年六月一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办学术报告会,吴秀良在演讲中说:他原来是相信篡夺说的,但在一次研讨会上,何柄棣提出,雍正夺位说需要再研讨,希望吴秀良来做。这表明何柄棣不赞成夺位说,他应是合法继位说的首倡者。吴秀良主动说出合法继位说倡导人,不淹没他人业绩,令人感佩。

1981年杨启樵出版《雍正帝及其奏折制度研究》一书,次后写出《“雍正篡位”再论》等文,与篡位说的孟森、王锺翰、金承艺诸氏一一辩论,赞扬雍正的优点和政治能力,相信康熙传位于他的史料,把年羹尧、隆科多被戕归咎于他们破坏雍正密折制度,而不是什么杀人灭口。同年,笔者发表《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紧接着撰成《康熙十四子胤禵改名考释》、《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述论》等文和《雍正传》一书,笔者的意思是把雍正嗣位放在康熙后期和雍正前期的政治斗争中来考察,从康熙对雍正的一贯态度,以及与对其他皇子态度的比较中,认为取中了他,说明年羹尧、隆科多之狱,系他们擅权、妨碍皇权所致,害死允禩、允禟是储位斗争的延续,具有保卫皇权性质,曾静大狱和《大义觉迷录》出笼是雍正在政治成功之后,争取社会舆论认同的性质。
“雍正自立”说及三说中的共识

雍正继位疑案,学界普遍以为只有篡夺与合法两说,笔者的认知是——还有一个自立说,虽然关于它的文章甚少,观点不那么鲜明,论证不那么清晰,但它不同于前述二说,已有了自己的观点。庄吉发撰著《清世宗拘禁十四阿哥允禵始末》、《清世宗入承大统与皇十四子更名考释》等文和《清世宗与赋役制度的改革》专著,认为康熙从无立雍正的意思,允禵是被人看作皇储的最佳人选,在允禵出征及其争储活动失败情况下,雍正渔翁得利,于康熙驾崩时捷足先登,“入承了大统”,无所谓矫诏篡立,庄氏虽未明言雍正自立,其意已可见了。

雍正继位三说仍处于并立状态,然而取得一些共识,有益于今后的研讨,共识是:允礽、允禩等的继位可能性,经过讨论之后排除了,而把争储的焦点对准允禵和雍正;康熙第二次废黜允礽后,使储位久虚,因此诸皇子之间的争斗,不再是夺嫡,而是争储;改“十”字为“于”字的传说是虚妄的,不足为据;毒死康熙说,应予摈弃;雍正对其继位辩解太多,不同观点的研究者皆从中看出问题,作出批评;继位疑案的研究意义,不囿于合法与否的传统道德法统,着眼于对社会的影响,这是研究者的共同愿望。

笔者认为雍正合法继位的依据

笔者主要证据有五,另有一个排除允禵继统的旁证。

(1)召见七位皇子与隆科多应是事实,难于否定

雍正在七年(1729年)就夺位事,说康熙传位给他的情形:康熙在殡天那天的凌晨二三时,于畅春园寝宫紧急召见允祉、允祐、允禩、允禟、允■、允裪、允祥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宣布“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参见右图)。其时,允禄、允礼等四位皇子在寝宫外等候。据此,康熙宣布遗命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雍正是遵照遗命继位,应当是正常的、合法的。究竟有无召见的事,七位皇子最有发言权。雍正叙说康熙召见七位皇子事时,允禩、允禟已死,允祥是雍正死党,如果雍正是制造谎言,这三人不可能揭发。允祐,康熙说他“心好,举止蔼然可亲”,可能对雍正有看法也不会说,但允祉、允■、允裪则不同了。允■于雍正元年被派往蒙古办事,擅自回京,在祈禳文中写“雍正新君”字样,表示蔑视;允裪在雍正清理财政中涉及到他,公然把家产拿到大街上出卖,意在暴露雍正对兄弟的迫害,以示对抗;允祉遭到雍正打击,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死时,雍正亲自祭奠,允祉故意后到,毫无哀戚之意,给人以幸灾乐祸的感觉,表示与雍正态度的差异。如果雍正当面造谣,说他们被康熙召去听遗命,他们当场不便揭发雍正,事后还不抓住这个把柄在底下说明真相,把雍正搞臭,以泄发内心的愤怒?可是并没有这种事情。当事人不否认的事情,后人就难于否定了。

康熙紧急召见皇子就传位雍正事予以明示,合乎当时情理。康熙眼看自己危在顷刻,而国无储君,再不指定,一旦亡故,将会造成纷乱,或致江山不稳,则对不起祖宗,并使令名受损,故须立刻决定继承人;至于人选,早就集中在两三个皇子身上,这时不必说是否取中允禵,单从他在数千里之外来看,火急宣诏也赶不回来,设若指定他,驾崩大事出来,他不在京城,国无君主,在诸皇子十几年结党争位的严峻形势下,不就会爆发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停尸不葬而争位的局面吗?早在四十七年(1708年)废黜允礽时就想到过这种事情的可能出现,这时怎么会忽视呢!弥留之际说出继承人为雍正,是刻不容缓的必然举动。

(2)从天坛祭天场所征召雍正必系将赋予其特殊使命——继承大统

康熙召见七位皇子同时,紧急征召奉命在天坛代皇帝祭天的雍正。雍正在康熙殡天这一天是在畅春园,如果他是不召自来,擅离职守,置祭天大事于不顾,是违旨抗命,岂是康熙所能饶恕。再说雍正来了,面见父皇三次,自是奉召无疑。这时的特殊召见,当系预定传位给他的极其必要措施。所以笔者认为,康熙为了皇位的稳定移交,临终前当机立断,指定久在选择中的雍正继位,这就是雍正所说的康熙“仓促之间一言以定大计”。

(3)允祉等在康熙遗体前承认雍正继承大统

康熙事出,隆科多宣布康熙传位雍正遗命,这时皇三子允祉等皇子向雍正叩首,表示臣服,接着诸王大臣议定殡殓大礼,雍正为康熙更衣,奉送遗体回大内。虽然其时允禟有傲慢表现,允禩在沉思,然而授受之际一切正常,特别是允祉的带动诸皇子向雍正行礼,不能说是拥戴,起码是认可雍正的继位。这一事实,过往研究中颇为忽略,应予重视。若同雍正间民间传说允祉让位的事联系起来看,亦见允祉跪伏的政治作用。民间是这样说的:“三兄有抚驭之才,钦遵父命,让弟居之,而圣君不敢自以为是,三揖三让,而后升堂践天子位焉。”将事情演义化,倒是挺有意思。

(4)传教士马国贤回忆录反映雍正正常继位

马国贤住在畅春园附近,康熙病逝的夜间从寓所墙头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写在《清廷十三年》的回忆录里,他提供许多值得注意的信息:其一,康熙是病逝的,死亡时有御医在场;其二,雍正的继位,是康熙临终指定的;其三,继位之际状况正常,人人服从雍正;其四,雍正办的第一件事是尽孝子之责,装殓康熙,将遗体从离宫护送回大内。马国贤是事发同时获得的资讯,用今天的话说是“第一时间”得到的,因而可信度高。马国贤的记叙令读者得到的印象是:康熙是正常死亡,雍正是正常继位,而且继位时状况正常,与允祉等承认雍正的事实相符。

(5)综合分析“康熙遗诏”,是可信的

雍正公布的康熙遗诏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康熙对其毕生政治的看法,二是命雍正继位,三是命丧礼遵照礼制办理。遗诏第一、三部分没有作假的问题,第二部分指令雍正继位内容的真实性需要讨论,议题关键是遗诏非康熙亲自书写,系雍正制作,若与康熙有意立允禵合看,则是雍正作伪;然而如同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历朝皇帝遗诏,基本上都出自他人之手,不能以是否亲笔书写断定雍正造假。笔者综合前述四点,即七位皇子面奉康熙传位雍正遗命,允祉等向雍正行礼表示遵从康熙遗愿,雍正被从祭天斋所召至畅春园的行为本身,无不表明雍正是合法继位者,而且马国贤第一时间的见闻表明雍正正常继位。

另外,笔者想谈谈皇家玉牒是否有雍正篡夺允禵皇位的资料及有关研究史。事情的缘起是孟森由隆科多私藏玉牒罪,想到玉牒是否有暗示传位允禵的信息?迨后金承艺的盗名改诏说,在允禵改名、雍正“夺名”上作文章。欲知允禵、雍正真名及允禵在玉牒中地位,只有查阅玉牒,因它对人名的记录最具权威性。于是查考玉牒资料摆在雍正史研究者面前,1980年秋冬之际,笔者、吴秀良、杨启樵几乎同时,不约而同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玉牒。笔者阅览康熙十八年、二十七年、三十六年、四十五年、雍正二年、十一年、乾隆七年等年份编纂的《宗室玉牒》(每年份均含“帝系”、“直格本”、“横格本”三种,满汉两种文本)。康熙间玉牒凡是提到皇四子名字的地方,汉文均作胤禛,满文与汉文字音相对,表明雍正名叫胤禛,始终用这个称谓,没有改名的事,“盗名改诏”无从谈起!允禵的名字,康熙间修的《宗室玉牒》前后不一,早先的为胤禵,后来的为胤祯。雍正继位后又称他为允禵,笔者把这种情形称为给康熙皇十四子恢复原名。康熙玉牒的横格本、直格本记录皇子的名字、生年、妻妾、子、受封情况以及已死者的说明,别无其他内容;玉牒帝系,对康熙皇子列表,若系允礽为皇太子年代修纂的,中间为皇太子允礽,两侧按昭穆排列。这样玉牒写皇太子之外,其他皇子依长幼之序书出,内容是规格化的,不会对某皇子作任何特殊地位的暗示,允禵亦不例外
尔康?替自己老婆的爷爷辩护也算正常。:D
别的不说

起码皇子应该在当时有亲王爵位的皇子中产生
就算不合法,这么多年下来也合法了.......
现在的人烦不烦,
人家都死了几百年了,
你还说把它推翻了呀。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10-22 17:26
明治天蝗因为崇拜楠木正成,宣布楠木拥立的南朝才是正统,把自己的北朝皇统都给否了。
这个还用分析吗?康熙最最宠爱的皇孙是弘历,在康熙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弘历被常带在身边陪读,弘历和康熙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父亲和其他的皇叔,而弘历也是所有皇孙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因此,可以肯定康熙确定的第三代领导人应该就是弘历,而康熙要传位给弘历就必先传位给雍正,雍正当皇帝,也就顺理成章了。可以说,雍正能当皇帝,主要原因是靠了儿子。
台风今晚登陆 发表于 2010-10-24 23:10

你说错了,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是废太子的儿子,在康熙时间最长的孙子也是废太子的儿子。而不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最糟乾隆忌讳的人也是废太子的儿子
台风今晚登陆 发表于 2010-10-24 23:10

这基本是十全老人自吹自擂
回复 1# 江南小牛

一家之言:D
泼雍正污水的太多了啊,从即位到驾崩,什么都能歪曲,还不是因为雍正得罪读书人的缘故
妈妈的,比唐太宗、宋太宗之类的合法得千百倍
回复 8# 台风今晚登陆
这是弘历自己的吹嘘,当时陪伴康熙身边的皇孙可不是他一个,说康熙如何喜欢他乃至有传位看圣孙的说法更多是他给自己贴金罢了
在家天下的时代,合不合法都是皇族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