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疑案破解: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5:14:01
2008年11月01日 15:37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众说纷纭的光绪死因疑案,终于在这位可怜的皇帝百年忌日到来之际有了科学的结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明天上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将在北京举行“ 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公布一份采用现代刑侦和高科技手段检测的1万字报告。而翔实记录侦破这桩百年疑案过程的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也已在央视进入后期制作。

  驾崩 皇帝才37岁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37岁的光绪死在74岁的慈禧前面,而且仅隔一天,引起许多猜测。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的。

  死因 百年无定论

  100年来,有关光绪死因的论文论著连篇累牍,却始终没能形成学术定论。2003年,央视纪录片编导钟里满偶尔得知,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曾对光绪及隆裕皇后的棺椁(曾于上世纪30年代末被盗)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两人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面,保管在清西陵库房里。于是钟里满开始了长达5年的边测试研究、边拍电视纪录片的过程。

  刑侦 高科技检测

  在明天首次完整公布的“光绪死因报告”上署名的还有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他们先后提取了光绪分别长26厘米、65厘米的两小缕头发,清洗后晾干,剪成1厘米长的截段,逐一编号、称重和封装,然后用核分析方法逐段检测光绪头发中的元素含量。

  结果显示,光绪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第1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10段(2404微克/克),第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而同时对比测试的头发砷含量,当代人为0.14至0.59微克/克,与光绪同时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为9.20微克/克,清末一个草料官干尸头发为18.2微克/克。

  中毒 法医有结论

  后来,他们又按照规范的法医检验要求和方法,提取了光绪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结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区部位、系带和领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内层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于外层。再对光绪棺椁内、墓内物品和陵区水土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绪头发上的高浓度砷物质并非来自环境沾染。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光绪头发上的高含量砷并非为慢性中毒自然代谢产生,而是来自于外部沾染;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尸体的胃腹部,尸体腐败过程进行再分布,侵蚀了遗骨、头发和衣物。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剧毒的砒霜。

  经过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凶手 尚有待研究

  在测试的同时,钟里满遍查清末档案、光绪医案、光绪临终前参与诊治的御医亲笔回忆录、军机大臣、起居注官的日记等资料,整理了光绪死亡前10天的情况,并结合现代法医有关砒霜中毒的论述,探讨了光绪砒霜中毒的类型,以及中毒时间的下限和上限。

  这个由非清史学者完成的课题受到了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高度重视,已被纳入该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也许,20集的《光绪死因》纪录片,也将被收入中国正史《清史》。课题组还就光绪死因研究测试同时写成专著,不久也将出版。

  但究竟是谁对光绪下了毒呢?这还有待史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或资料发现了。

  驻京记者 杨丽琼(本报北京今日电)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11-01/1433902.shtml2008年11月01日 15:37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众说纷纭的光绪死因疑案,终于在这位可怜的皇帝百年忌日到来之际有了科学的结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明天上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将在北京举行“ 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公布一份采用现代刑侦和高科技手段检测的1万字报告。而翔实记录侦破这桩百年疑案过程的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也已在央视进入后期制作。

  驾崩 皇帝才37岁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37岁的光绪死在74岁的慈禧前面,而且仅隔一天,引起许多猜测。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的。

  死因 百年无定论

  100年来,有关光绪死因的论文论著连篇累牍,却始终没能形成学术定论。2003年,央视纪录片编导钟里满偶尔得知,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曾对光绪及隆裕皇后的棺椁(曾于上世纪30年代末被盗)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两人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面,保管在清西陵库房里。于是钟里满开始了长达5年的边测试研究、边拍电视纪录片的过程。

  刑侦 高科技检测

  在明天首次完整公布的“光绪死因报告”上署名的还有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他们先后提取了光绪分别长26厘米、65厘米的两小缕头发,清洗后晾干,剪成1厘米长的截段,逐一编号、称重和封装,然后用核分析方法逐段检测光绪头发中的元素含量。

  结果显示,光绪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第1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10段(2404微克/克),第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而同时对比测试的头发砷含量,当代人为0.14至0.59微克/克,与光绪同时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为9.20微克/克,清末一个草料官干尸头发为18.2微克/克。

  中毒 法医有结论

  后来,他们又按照规范的法医检验要求和方法,提取了光绪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结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区部位、系带和领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内层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于外层。再对光绪棺椁内、墓内物品和陵区水土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绪头发上的高浓度砷物质并非来自环境沾染。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光绪头发上的高含量砷并非为慢性中毒自然代谢产生,而是来自于外部沾染;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尸体的胃腹部,尸体腐败过程进行再分布,侵蚀了遗骨、头发和衣物。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剧毒的砒霜。

  经过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凶手 尚有待研究

  在测试的同时,钟里满遍查清末档案、光绪医案、光绪临终前参与诊治的御医亲笔回忆录、军机大臣、起居注官的日记等资料,整理了光绪死亡前10天的情况,并结合现代法医有关砒霜中毒的论述,探讨了光绪砒霜中毒的类型,以及中毒时间的下限和上限。

  这个由非清史学者完成的课题受到了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高度重视,已被纳入该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也许,20集的《光绪死因》纪录片,也将被收入中国正史《清史》。课题组还就光绪死因研究测试同时写成专著,不久也将出版。

  但究竟是谁对光绪下了毒呢?这还有待史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或资料发现了。

  驻京记者 杨丽琼(本报北京今日电)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11-01/1433902.shtml
终于有个大概的结论了
某人说了,没有证据不认帐
打人别打脸哈:D
说老实话,就算光绪在台上,他能拿老袁怎么样?北洋军真不是吃素的
皇帝在总归还是有点威信的....
就算他不被慈禧毒死,也离死期差不多了。不错,史书上找不到任何光绪被毒死的证据。但从现今留存的光绪病历史档可以看出光绪的病情之重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能慈禧为了更加保险才下的毒。
原帖由 Wing969977 于 2008-11-1 21:00 发表
就算他不被慈禧毒死,也离死期差不多了。不错,史书上找不到任何光绪被毒死的证据。但从现今留存的光绪病历史档可以看出光绪的病情之重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能慈禧为了更加保险才下的毒。

慢性中毒……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11-1 17:19 发表
某人说了,没有证据不认帐


老阎的话有什么错?看到这条消息之前,你能拿得出证据?切。
原帖由 DATIGER 于 2008-11-2 05:37 发表


老阎的话有什么错?看到这条消息之前,你能拿得出证据?切。

这个就得要看他的倾向性了
光绪皇帝之死
主张光绪皇帝正常病死者,主要依据是:


第一,官书记载。《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朝东华录》、《清史稿·德宗本纪》等官书,都记载光绪帝是正常病死:


上疾大渐,酉刻,崩于瀛台之涵元殿。(《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五七九)


上疾大渐,酉刻,崩。(《清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三十四年十月癸酉)癸酉(二十一日),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


以上,都说光绪皇帝病重而死,是自然死亡。


第二,久病难医。光绪帝长期身体不好,久病难医,因而病死。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光绪帝身体多病,但尚能维持。此后,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即使云集天下名医来京会诊,光绪帝的病依然有增无减。因为:其一,这一年发生戊戌政变,他开始了从帝王到囚徒的生活。他夜间失眠,气不舒畅,神烦心悸,健康日差。其二,珍妃被害,孤苦难当。在《宫女访谈录》中记载:“在逃亡的路上,我看到了光绪,眼睛像死羊一样,呆呆的!”从此以后,光绪帝的病,日益加重,直至病故。


第三,私人记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十六日,江苏名医杜钟骏为光绪帝诊病后,在其所著《德宗请脉记》中,记载了他为光绪帝诊病经过以及光绪帝临终前的病状。他看过光绪帝的病症说:我此次进京,以为能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无错。他在著述中认为光绪帝属于正常死亡。


第四,档案记载。两份档案材料提供光绪帝的死因。


其一,光绪帝《病案》(《脉案》)。光绪帝37岁时的《病案》,记载了他从小身体虚弱和病情发展,资料翔实且私密:


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较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腿膝足踝永远发凉,稍感风凉心头疼体酸,夜间盖被须极严密。光绪十年(1884年)、十二年(1886年)的脉案还记载,光绪帝经常患感冒及脾胄病,经常服用汤药、丸药。可见光绪帝在二三十岁的青壮年时期,身体衰弱,多病缠身。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日,《脉案》记载: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严重。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地步。宫中御医们束手无策。五月初十日《脉案》记载:调理多时,全无寸效。九月《脉案》记载: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失调。十月十七日,三名御医会诊《脉案》记载:光绪帝的病情,极度虚弱,元气大伤,病情危重,出现心肺衰竭症状。十月二十日,光绪帝的《脉案》记载:夜里,光绪帝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昏迷。二十一日《脉案》记载:光绪帝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口倒气。傍晚,光绪帝死。


其二,光绪帝医药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开了珍藏的历代清宫医案,有关光绪帝的脉案十分齐全,特别是他临终前半年病情加重的时段,诊断记录和服药经过尤为完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光绪帝进入弥留状态。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皇上脉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谨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随后,又经御医多方努力,却无力回天。


第五,学者观点。有学者根据清宫医案记载认为:光绪帝从开始病重,一直到临终,病状逐渐加剧,既没有中毒的迹象,也没有暴死的症象,病死之因,属于正常。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光绪帝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等疾病。这是导致光绪帝壮年死亡的直接病因。光绪帝的御医六人,每日一人轮诊,各抒己见,治法不一,也耽误了医治。“光绪帝自病重至临终之时,其症状变化,属进行性加剧,而无特殊或异常症状出现。其临终时的症候表现,乃是病情恶化之结果。因之,光绪帝是死于疾病”(《从清宫医案论光绪载湉之死》)。

与以上光绪帝“正常病死说”相反,有人提出光绪帝“被人害死说”。光绪帝自被慈禧皇太后“废黜”之后,整整过了10年的幽禁生活,长期忧闷,无处发泄,“怫郁摧伤,奄致殂落”。从据清宫太医院档案选编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可以看出光绪帝体弱多病。该书所选有关光绪帝182个医方中,神经衰弱方64个,骨骼关节方22个,种(zhònɡ)子长寿方17个等。但是,光绪帝医药条件极好,猝死的可能性不大。他在慈禧太后死去的前一天突然崩驾,事情过于巧合,因而噩耗传出,朝野震惊。于是,光绪帝被人谋害致死的说法,随之流传开来。


第一,袁世凯毒死光绪说。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帝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又说: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太后死去,光绪帝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了毒,将光绪帝毒死。他回忆道:“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帝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帝在死之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叫人送来的。”


上述说法虽符合情理,但也有可商榷处。光绪帝痛恨袁世凯,并“日书项城(袁世凯)名以志其愤”(枝巢子《旧京琐记》),这是朝中人共知的事实,所以说袁世凯想谋害光绪帝以除后患在情理之中;但袁世凯要想害死光绪帝而又不被追究,就必须得到慈禧太后主使或默许,否则由此获弑君之罪,袁世凯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况且,向皇帝进药必须经过多道御检,如果药性有剧毒,很难不被检出来。因此,袁世凯进药毒死光绪帝的说法值得商榷。


其二,李连英毒死光绪说。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连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太后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帝,他们怕慈禧太后死后光绪帝重新掌权,对自己不利,就先下毒手,在慈禧太后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帝害死。


其三,其他人毒死光绪说。曾做过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民国年间杂志《逸经》上著文说:在光绪帝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皇上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帝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帝,但光绪帝肯定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第四,慈禧毒死光绪说。《清室外纪》、《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等书认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惟恐自己身后光绪帝重新执政,推翻前案,倒转局势,于是令人下毒手,将光绪帝害死。《我的前半生》一书记载:“有一种传说,是西太后自知病将不起,她不甘心死在光绪前面,所以下了毒手。”人们普遍认为:年仅34岁的光绪帝,反而死在74岁的慈禧的前面,而且只差一天,这不会是巧合,而是慈禧太后处心积虑的谋害。因此,真正要害死光绪帝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慈禧太后。


据说慈禧太后在病重期间(时太后泄泻数日矣),“有谮(zèn)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所以指使亲信太监李连英下毒手,把光绪帝害死。


启功先生在《启功口述历史》一书中说:


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在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先后“驾崩”。作为主管礼仪、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员,在西太后临终前要昼夜守候在她下榻的乐寿堂外。其他在京的、够级别的大臣也不例外。就连光绪的皇后隆裕(她是慈禧那条线上的人)也得在这边整天伺候着,连梳洗打扮都顾不上,进进出出时,大臣们也来不及向她请安,都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西太后得的是痢疾,所以从病危到弥留的时间拉得比较长。候的时间一长,大臣们都有些体力不支,便纷纷坐在台阶上,哪儿哪儿都是,情景非常狼狈。就在宣布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拉。”“塌拉”在满语中是酸奶的意思。当时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前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急症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终在慈禧这边忙活。但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接着这边屋里才哭了起来,表明太后已死,整个乐寿堂跟着哭成一片,在我曾祖父参与主持下举行哀礼。其实,谁也说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也许她真的挺到光绪死后,也许早就死了,只是密不发丧,只有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医院的任何档案也不会有真实的记载。中南海仪鸾殿(今怀仁堂)

但光绪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亲赐他一碗“塌拉”,确是我曾祖亲见亲问过的。这显然是一碗毒药。


上引启功先生口述历史中的“乐寿堂”在颐和园,不在中南海,可能是先生口述疏忽或记录疏误。据中南海研究专家吴空先生讲:中南海仪鸾殿被八国联军焚毁,后移址新建的仪鸾殿,为慈禧太后晏驾之所,今殿名为怀仁堂;原址新建的仪鸾殿,改名为海晏堂,袁世凯时改名为居仁堂,今已拆毁。


以上四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不能证实。那么,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这里面有疑案值得探讨。

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害死?怎样看待这桩历史疑案?


上文已经说过,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都表明:光绪帝是病死的。但是,从光绪帝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人们总觉得他死在慈禧太后前面,而且只比慈禧太后早死了不到一整天,仅20个小时,这件事太奇怪了!肯定是有人最后几天在药里下了什么东西。但所有这些猜疑,到今天为止,也只是猜疑,因为至今没有确凿史料证明光绪帝是被害死的。


下面排比正史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光绪帝病情变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


初一日,光绪帝诣仪鸾殿,问慈禧皇太后安。《清德宗实录》卷五九七记载,自癸酉至戊辰“皆如之”,就是从初一日至十六日,每天都是如此。


初二日,奉皇太后御勤政殿,日本使臣伊集院彦吉觐见。又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三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四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五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银质四连药瓶初六日,上御紫光阁,赐达赖喇嘛宴。又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七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八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九日,奉慈禧皇太后“幸颐年殿,侍晚膳,至癸亥(十一日)皆如之”。


初十日,慈禧皇太后生日,光绪帝率百官至仪鸾殿行庆贺礼。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一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二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三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四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五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六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七日至十九日,御医屈贵庭说:他在光绪帝临死前三天给光绪帝看病,病情突然恶化,在御榻上乱滚,大叫肚子疼。


二十日,《清德宗实录》记载:“上不豫”,光绪帝病。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二十一日,“上疾增剧”,光绪帝病重。接着,“上疾大渐”,病危。酉刻,光绪帝崩于西苑瀛台之涵元殿。


二十二日,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疾大渐,未刻,崩于仪鸾殿。


综合以上资料,提出几点疑问:


第一,实录记载,值得重视。《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皇帝虽然有病、多病,但都是慢性病。临死三天前,仍能进行政事、家事活动。且发病突然,来势急猛,不排除中毒而死的可能。


第二,档案资料,值得怀疑。前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皇上脉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谨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随后,又经御医多方努力,却无力回天。依此证明光绪帝是病死的,但要思考一个问题:何为因?何为果?显然,据上述档案判断光绪帝是病死的,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御医张仲元等看到的如果是在光绪帝喝了慈禧太后亲赐他的一碗含毒药的“塌拉”后而出现的症状,怎么能说是病死的呢?


第三,口述历史,值得重视。“但光绪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亲赐他一碗‘塌拉’,确是我曾祖亲见亲问过的。这显然是一碗毒药”,这是启功先生曾祖父亲见亲问的。启功先生的曾祖父,既是礼部尚书,又是当时亲历者,他的口述历史资料,尤当引起重视。


第四,御医著文,值得研究。御医屈贵庭民国年间在《逸经》杂志上说:在光绪帝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皇上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但其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帝便死了。因此,御医根据亲历所写的文章,很值得研究。

根据以上四点,我个人认为:不排除光绪帝被毒死的可能性。


如果光绪帝确被害死,最大的嫌疑人显然就是慈禧太后。


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像慈禧太后这样的人物,台上表演的与台下操作的,可能一致,也可能相悖。为给光绪帝治病,慈禧太后曾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一,遍求天下名医。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天开始,军机处又不断下发廷寄,征召天下名医急速来京为皇上诊治。于是,先后有陈秉钧、曹元恒、吕用宾、周景涛、杜钟骏、施焕、张鹏年等名医来京。其二,遍寻天下名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军机处电告各地迅速贡献上等名药,其中有广陈皮、甘枸杞、苏芡实、北洪参、苡米、桑寄生、杭白芍、茯苓等先后送至京城。人们很难判断慈禧太后这些举措背后的真实目的。慈禧太后是一个权术高明的大政客,即使要毒死光绪皇帝,她不会、也不可能在众人面前,赤裸裸地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由光绪帝之死,人们联想到“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共四条人命同慈禧太后有关系,这就是: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和光绪皇帝。这些历史疑案和难题,供大家思考,望学者研究。


光绪帝无子,他死后,皇嗣只能在宗室中选择。慈禧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这就是宣统皇帝。


相关推荐书目


(1)徐彻:《光绪帝本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2)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


(3)孙孝恩:《光绪评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年


(4)冯元魁:《光绪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5)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华书局,1981年


(6)陈可冀:《慈禧医案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光绪帝死因明白了,不知道雍正帝何时检验,如果查处尸骨中大量含汞,则可证明其为服丹药死亡
光绪在老太婆蹬腿前一天暴死,真真是巧合?

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我已经不相信什么巧合了
原帖由 国务顾问 于 2008-11-2 08:09 发表
光绪帝死因明白了,不知道雍正帝何时检验,如果查处尸骨中大量含汞,则可证明其为服丹药死亡


基本上考证出来了,雍正就是服丹药死的

炼丹的地方就在圆明园
炼丹哪,汗一个……这玩意,不就是慢性版本的吞金自杀么?
光绪帝啊!历史悲剧性人物。

那些个被丹药毒死的皇帝就别说了,不过他们对原始化学的萌芽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
原帖由 lpclpc 于 2008-11-2 08:51 发表
炼丹哪,汗一个……这玩意,不就是慢性版本的吞金自杀么?

有说吃丹药是慢性服汞,虽然早死,但对尸体保存很有利
同治陵也应该打开,看看是不是得花柳病死的。还有康熙、顺治和哈赤,死因都争议很大。
顺治、康熙、同治的坟墓已经被开掘了,顺治是火化的,已经无法查了。康熙、同治的尸骨都被扔出了棺椁。

顺便问一句,清朝十一个皇陵,到底几个被发掘了?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11-2 07:49 发表

这个就得要看他的倾向性了

嘿嘿,从老阎的这段话来看,确实是相当的客观而且有预见性。老阎明确指出了“不排除毒死的可能性”“个人认为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非常接近已知的真相了。
原帖由 DATIGER 于 2008-11-2 13:10 发表

嘿嘿,从老阎的这段话来看,确实是相当的客观而且有预见性。老阎明确指出了“不排除毒死的可能性”“个人认为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非常接近已知的真相了。


如果光绪帝确被害死,最大的嫌疑人显然就是慈禧太后。

用如果一词足以表明他并不认为光绪是被毒死的
]]
什么都不说岂不是更严谨?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11-2 13:44 发表
什么都不说岂不是更严谨?


有时候沉默的确是“更严谨”。不过老阎此案如是说,已经当得起“严谨”二字了。
玩诛心臆测有意思么?翻箱倒柜挑阎某人的骨头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他人格卑劣,活该被打?

诸位可真有闲情逸致。
[:a1:] 应该是中毒死的,之前找西医检查过有病历,除了虚弱没大病。
反正清宫的药方还在,光绪吃的药根本就没有汞的成分,显然是被毒死的
奉劝大家一句,大老虎已经给大家讲得很明白了,在今天这个法医证据出来之前,阎崇年的如果怎么怎么的说法是严谨的!不要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啊!
原帖由 国务顾问 于 2008-11-2 08:09 发表
光绪帝死因明白了,不知道雍正帝何时检验,如果查处尸骨中大量含汞,则可证明其为服丹药死亡

恐怕比较难
一是汞容易挥发
二是古人常用汞做防腐剂
三是要看墓穴周围地质情况是否富含汞
光绪也许是被掐死的
唉,到底是谁杀死的么,最近看走向共和,貌似慈禧死前还对皇后说怕有人害皇上
难道真是袁世凯?
红魔的元帅 发表于 2010-10-7 16:57


    别拿电视剧当正史吧,慈禧怕有人害皇上?我看这是导演的想法。而且,《走向共和》的拍摄是在光绪皇帝验尸体头发之前,所以那个时候还有争议,编剧发挥一下想象力还可以理解。现在,既然光绪肯定是被毒杀,那么就不用再替慈禧洗白了吧。


靠。。。原来是坟

靠。。。原来是坟
应该是吃丹药的问题,丹药都是巨毒之物练成的,食用后阳气太盛,这个问题大家看看丹药的炼就和食用.应该是道家的.南怀谨老先生的书中具体提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