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些推测的对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38:19
1、黄帝、炎帝、蚩尤、三苗
根据考古发掘,现在很多人(包括我)认为汉藏语系的共同祖先是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祖先是发源于西北甘肃一带的大地湾文化,
然后大地湾文化向东扩张,占据了河南一带,驱逐了裴里岗文化,扩张到了河北、山西南
部一带。
然后以大地湾文化为主,融合了磁山文化(河北南部的)等文化,形成了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范围向西一直到甘肃、青海一带。

然后仰韶文化内部分化,较为强大的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关中一带),以及庙底沟类型(河南一带)。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类型,例如河北一带的后岗一期类型(该类型一直扩张影响到了内蒙古南部地区)。
我在下一篇讲游牧民族的,将提到了内蒙古地区的仰韶文化的农耕区域。在内蒙古地区耕作的是东亚人种,不是北亚人种,因此有人认为他们不是匈奴人。

据推测,后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发展了争霸战。
这在考古上也有反映。例如半坡类型的大量的年轻人的二次迁葬坟。

最终的结果是,从河南,到陕西,到甘肃,到青海,都是统一在庙底沟类型下。
在陕西,就可以看到庙底沟类型覆盖在半坡类型之上。

因此有人推测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黄帝——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炎帝——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蚩尤——仰韶文化后岗一期类型(或者命名为后岗一期文化)

庙底沟类型位于今天河南省大部,代表纹饰是鸟;半坡类型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代表纹饰是鱼(大家还记得那个半坡人面鱼纹盆吗)。

在半坡类型末期,
半坡类型有大量的年轻人的坟地,有大量的二次迁葬坟,有大量的合葬坟。有人推测这对应了激烈的战争。
(关于半坡,说一个八卦,在半坡遗址的墓地中,有厚葬小女孩老妇人,有人据此推断,半坡类型是母系氏族社会。可问题是,半坡墓地有大量的同性合葬坟,是不是说明了半坡那个时候同性恋盛行?而且还有大量的多人合葬坟,是不是那个时候流行同性恋群p?)

在半坡类型的遗址中,出土有鱼长大嘴吞鸟的陶器花纹,鱼上鸟下的陶器花纹。而在庙底沟类型的遗址中,出土有鸟叼着鱼的陶器花纹,鸟上鱼下的陶器花纹。
有人推测着对应着二者的激烈战争。

最终的结果是,庙底沟类型大胜。
对应到考古发掘,就是半坡类型结束,覆盖在半坡类型文化层之上的,是庙底沟类型。
当时庙底沟类型建立起了霸权,东到河南东部河北南部,西到甘肃青海,都是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面貌。
有人推测这对应了黄帝的统一天下。

半坡类型的结局是被征服,后岗一期类型也急剧衰落,并且据推测有一部分南下,形成了湖北一带的边畈文化。

接下来是最妙的地方了。
传说中,我们认定蚩尤是东夷人,
传统上,我们认为苗族人是三苗的后代。
而且,至今苗族人的传说中,认定蚩尤是祖先。苗族人传说自己是来自中原,是被黄帝赶到南方的。
而且,苗族人的语言,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和汉族同源。
在河南省北部到河北省南部,是仰韶文化后岗一期类型(或者命名为后岗一期文化)。
在该地区,出土有一个大墓,濮阳西水坡M45墓,
墓的规格很大,有摆塑龙、虎雕塑,有殉葬三人,
而墓主则是被砍死的,根据考古简报:
“墓主人身首异处,非正常死亡:左右臂各断作三截,左手齐腕斩断已不存,胸椎和胸骨被砍断也已不存,脚趾被截。这具骨架的胸骨、胸椎、胸肋,可以看到齐整的切割斩断的痕迹,腰椎也可看到齐整的斩断痕。除了胸腔上残存的两段胸肋外,其他胸肋都已不存在,这显然是经过开膛破腹和开胸。这样做的目的,除了置人死地外,应是为了取胸中、腹中的内脏,当然包括心脏和胃在内。否则这一部位不应受此破坏,并荡然无存。显而易见,墓主人的尸体被肢解后,上半身胸以下,保存着头和肩,下半身保存着腰、骻、髀、股。这说明墓主人的尸体当时是户髀两部分。下葬时才把这分离的两段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尸”。

而这个大墓的周围各墓葬,则非常穷酸,缺乏随葬品。

有人推测,这个大墓的墓主,就是蚩尤。
而周围的穷酸的小墓,则说明了他们战败后的困窘。
(不过最近有反李学勤的一个人,宣称李学勤到处造假,凡是他插手的都是假的,西水坡这个大墓的摆塑龙也是假的。不过我看了他的文章,觉得那个陶文估计是假的,但是这个大墓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是假的,毕竟当时人手那么多,旁观的人也多,不太好造假。)


此外,后岗一期是深受东夷文化(山东一带的新石器文化被视为东夷,此时应该是北辛文化时期)影响形成的,甚至可以说是仰韶文化和北辛文化融合形成的。
所以蚩尤他们被视为东夷,也不意外了。

只是他们还不是正牌的东夷,正牌的东夷没有涉足这个战争。

接下来,稍晚一点,在湖北省东部,出现了一个边畈文化。
边畈文化,很明显就是后岗一期类型南下形成的,文化面貌上可以明显看出来是一家的。

与此同时,占据两湖地区的,是强盛一时的大溪文化,影响范围是洞庭湖周边及湖北省西部汉水以西地区。

然后,边畈文化很快就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油子岭文化,向西扩张,最终占据了两湖地区。
很明显,发生了征服战争。

此时,油子岭文化发展成为了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一带。
洞庭湖一带则是一个次类型三元宫类型,估计是被征服的本土大溪文化遗民为主。


在屈家岭时期,内部群雄割据,出现了大量的城池。此前两湖地区的城墙,大多坡度较缓,猜测是防洪才是主要目的。而屈家岭时期的城墙,则较陡,估计是战争为主要目的。

最终,由屈家岭文化,发展成为石家河文化。两湖地区,再度统一到一个强权之下。
当时出现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石家河古城,城市总面积120万平方米,遗址总面积8平方公里。然后其他的城市较小,按照和核心聚落的亲疏关系分大小。

有人认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对应了三苗。而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苗族人是汉藏语系,为什么苗族人以蚩尤为祖先,为什么苗族人认为自己来自中原,是被黄帝赶过来的。

当然,接下来还有更妙的,考古解释了大禹征三苗。



2、尧舜禹
庙底沟类型统一中原一段时间后,结束。
中原地区进入了龙山时期。

在陕西,庙底沟类型上,发展出来陕西龙山文化(后来改名为客省庄文化),最终成为先周文化(在商代,该地区出现了变化,成为先周文化,有人认为对应了古公亶父进入周原)。

在河南,庙底沟类型上,发展出来中原龙山文化(或者叫做河南龙山文化);
在河北,则有漳河类型、卫辉类型等文化类型。


此时称霸的,是中原龙山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中,位于山西南部的临汾一带的陶寺类型,被视为尧的都城。
在陶寺遗址,出土有一个大型建筑物遗址,考古学家考证后,认为这是古观象台遗址,正好对应了尚书上所说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陶寺类型衰落,并被奴隶暴动(这个奴隶暴动是根据考古推测的,没有直接证据)摧毁后,中原东部的造律台类型开始成为领头羊。
造律台遗址位于商丘,被认为对应了舜。

正好,舜在古书上被视为东夷,而造律台类型位于商丘,文化面貌上深受东夷影响,不管是地理还是文化上,都解释了舜的东夷身份。

然后,和平过渡到了下一个领头羊王湾类型。
王湾类型位于河南西部洛阳一带,环绕嵩山周围分布,被视为对应了禹。正好,在古书上,鲧被尧封在嵩山一带:“嵩伯鲧”。

然后,在王湾类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被视为对应了夏朝。

接下来,说说尧舜禹和三苗的互动。

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地区,是南阳地区丹水流域,在仰韶文化时期,这里是中原人的地盘。这里的文化面貌,是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

到了好战的屈家岭时期,这里被屈家岭(三苗)征服,覆盖在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之上的,是屈家岭文化淅川类型。

然后,到了尧的时候,这里再次被中原龙山文化下王岗类型所覆盖。有人认为,这对应了古书上所说的:“尧伐丹水”。


到了舜的时候,
此时三苗腐化堕落,于是舜派大禹南下,征服了三苗。
对应到考古发掘,就是辉煌无比的石家河文化突然灭亡,石家河古城急剧衰落,然后中原文化征服此处(实际上此时中原文化还没有完全取代当地文化。中原文化取代当地文化要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了)。

根据古书,舜将他的弟弟象封在三苗。
《古文观止》大家都看过吧?《象祠记》大家还记得吗?
王阳明搞不懂为什么苗族人要祭祀舜的弟弟象。
我想可能是统治者强迫当地人祭祀他们的首领吧。
不过我问过今天的苗族人,他们说现在苗族人根本不祭祀象。


3、甘肃青海一带藏缅语族南下征服战争
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在青海甘肃一带,从庙底沟类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的新的文化面貌,出现了好多种文化。
一般认为,其中的马家窑文化是藏缅语族的祖先。对应到考古,就是马家窑文化由庙底沟类型发展而来,其文化层覆盖在庙底沟类型之上。

马家窑文化掌握了青铜器的技术,然后南下。
其中,
一路留在青海、甘肃、川西北一带,就是后来的羌族、氐族、西戎的祖先,他们是汉藏语系的游牧民来历。
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所征服的西戎,就是这些汉藏语系的游牧民。
羌族后来曾南下,进入川西,就是今天川西羌族的来历。他们有传说羌戈大战,就是祖先如何打败原住民戈基人。

羌族的一支进入西藏,在西藏游牧,形成了象雄、苏毗等游牧部落。
对应到考古上,卡若文化就是典型。

一路扫过横断山区,一直进入云南,形成了横断山区的石棺葬为代表的文化。云南的藏缅系民族,很多如此来的。

在横断山区的石棺葬文化,有一支向西,横穿横断山区,并进入林芝,然后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形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农耕文化。
他们就是藏族的祖先。
对应到考古上,曲贡文化就是典型。
曲贡文化和卡若文化没有传承关系,是从林芝发展来的。从横断山区到林芝文化,到拉萨曲贡文化,可以明显看出文化发展的脉络。

最终在唐朝的时候,松赞干布崛起,并征服了诸多羌族部落。这些羌族部落都被融入了藏族。所以今天的藏族既有游牧的,又有农耕的。

西戎被秦国征服了。羌族、氐族继续游牧。在汉朝时羌族曾一度极为强大。当时羌族人口比匈奴多,只是不团结,分为很多部,没有像匈奴那样实现统一,所以打不过汉朝。羌族、氐族等后来大举进入中原,五胡乱华时,羌族、氐族占其二。苻坚就是氐族。姚苌是羌族。这些进入中原的大部分人都融入汉族。后来留在西北的羌族,在西夏灭亡时,大多被蒙古人屠杀光。西南的羌族,据说在蒙古人打西南路过时,人口锐减,从此一蹶不振。


4、良渚文化的兴起和消亡
良渚文化位于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太湖流域一带,发展历程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具体历程我就不详细讲了。

良渚文化崛起后,向南扩充到了河姆渡文化故地,向西北摧毁了南京一带的北阴阳营文化(很明显是征服战争),一时强盛无比。
根据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古城面积达290万平方米。
(但是良渚文化古城的发掘面积极为有限,这个数字只是在四边各挖一个口子估的,有人因此对29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持怀疑态度,有人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城墙。)

但是良渚文化却莫名其妙地衰落灭亡了,谁也不知道原因,有人猜测是洪水。

在良渚文化衰落时,良渚人北上,进入江苏省江北地区(原本此处是东夷人的地盘),代表遗址是徐州花厅遗址。

在徐州及鲁南地区,良渚人很明显和东夷人发生了激烈战争,良渚人暂时获胜,一时较为繁盛。在花厅遗址的墓葬中,根据DNA鉴定,墓主是良渚人,而殉人则是东夷人。随葬品则有大量的东夷人面貌的物品,不排除是被征服者生产的。

在同时期的大汶口文化(东夷人)的墓葬中,出土了很多凶死的人,明显是发生了战争。其中一个大腿骨上的箭簇,深入大腿骨深处,没有极强的弓是办不到的。

但是遗憾的是,良渚文化,以及良渚文化和东夷人的战争,在古书上完全没有记载。


5、东夷人对泛红山文化的征服
泛红山文化圈分布在以赤峰为中心的东北辽河流域,包括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一带。
最早是距今8200年前出现的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前在辽西出现的查海文化,拥有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摆塑龙(当然是不是龙还有争议,但是是一个细长的疑似有脚的神兽是没问题的);
然后承接距今6800年前开始的赵宝沟文化;
然后发展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顶峰,创造了极为辉煌
的玉器系列。代表器物是红山玉猪龙,龙纹玉佩等;
然后发展到距今4000年前出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人口达到鼎盛,当时赤峰一带的村
庄密度比今天当地的村庄密度还高。


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后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军事建筑,例如城堡,例如城墙等等。
然后夏家店下层文化突然灭绝,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原址上覆盖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时间是西元前1500年。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东胡人的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明显不同。而且人口密度极低,人口远低于夏家店下层文化。

与此同时,在辽西南一带,出现了短暂的魏家营子文化,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残余。
一般估计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残部可能向关内迁徙避难。


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推测,夏家店下层文化很可能和当时的商朝朝廷关系十分密切,互动很多。
古代有一种传说,说武庚没有被周公杀掉,而是逃到北方建立北殷,后来被燕国攻灭。现在有人推测,武庚就是逃到了和商代关系密切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残部那里去了,最后被燕国打败吞并。


辽河的这一系列文化很明显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残部都被东胡人赶到了南方,最终融入燕国(实际上在西周时期,商人在燕国的地位一直很高,和周人地位差不多,可能是因为面对蛮族,大家都是文明人所以要团结的关系)。

而攻灭他们的,正是东胡人的一支。
对应到考古发掘,一般认为东胡人对应了一种波浪形的青铜短剑(韩国人将其称为琵琶形青铜短剑)。
东胡人统治辽东,一直到燕国大将秦开攻破东胡。

今天的韩国人,一口咬死认定,这种波浪形的青铜短剑,就是对应了古代檀君朝鲜,凡是发现了这种琵琶形短剑的地区,就是古代朝鲜的领土。他们就是根据这个,认定中国的东北,是古代朝鲜的领土。
(凡是韩国人,或者韩粉聚集的网站,都能看到这种言论。在电影《神机箭》,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辽东是他们韩国人的故土。)

实际上,韩国人仅仅是东胡最南边的一支,也是东胡人中最落后的一支。
在红山文化兴旺的时候,在韩国境内也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东胡人的最南边的一支,但是极为落后,连陶器都不会,只会制造土器。
大家去查找韩国、土器就知道了。韩国人和辽河流域古代新石器时代文化八竿子打不着。

燕国大破的是东胡,中国没有任何史书说燕国击破的是韩国人。

东胡的大部,根本不是韩国人。在被燕国击破后,还好端端地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匈奴冒顿单于的时候,东胡很强大,冒顿恭恭敬敬地送千里马,送美女,却拒绝放弃一块废弃土地,东胡措手不及,被冒顿所灭。
东胡被冒顿灭了后,大部被俘,有两部,退到山上。
一部退保大鲜卑山,这部分的后代就是鲜卑人。鲜卑人大部分在北魏时融入汉族,东北没有走的,就是今天的锡伯族。
一部退保乌桓山,这部分的后代就是乌桓人(就是曹操征讨的那个)。乌桓人大部分被曹操内迁长城之内后,就融入汉族,没走的则融入鲜卑族。
室韦、奚人和契丹,应该都是鲜卑这一系的。而蒙古人则是室韦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东胡系还有肃慎、靺鞨、女真、满洲等民族。


韩国人是通古斯系的民族,自己也是东胡的那支,虽然不是攻灭泛红山文化的那一群人。
韩国人一方面认为红山文化是自己的祖先,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攻灭泛红山文化的那一群东胡人,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6、中原人的强盛。
进入二里头文化时期后,中原人十分强盛,而周边各文化则急剧衰落。最典型的是山东的东夷人(此时是岳石文化阶段)。本来东夷人和中原人是不相上下的,此时却大幅度衰落。
有人认为是天灾(例如黄河改道),也有人认为是在中原人的打击下衰落的(正好良渚人
也过来插花)。

中原人对湖北的征服,我前面讲过了。

安徽一带,也是被征服的。和石家河文化被征服同时,中原龙山文化大举南下,征服了安徽沿江一带。当时在安庆一带,是薛家岗文化。薛家岗文化估计是一个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的文化,有很多精美的工业品。
而薛家岗文化的工业品在周边地区其他文化也能找到,估计是贸易所致。但是该文化的农业工具极为不发达,可见不重视农业。最终,在夏朝初年,被中原人征服。有人认为这对应了“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舒是征’”。1、黄帝、炎帝、蚩尤、三苗
根据考古发掘,现在很多人(包括我)认为汉藏语系的共同祖先是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祖先是发源于西北甘肃一带的大地湾文化,
然后大地湾文化向东扩张,占据了河南一带,驱逐了裴里岗文化,扩张到了河北、山西南
部一带。
然后以大地湾文化为主,融合了磁山文化(河北南部的)等文化,形成了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范围向西一直到甘肃、青海一带。

然后仰韶文化内部分化,较为强大的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关中一带),以及庙底沟类型(河南一带)。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类型,例如河北一带的后岗一期类型(该类型一直扩张影响到了内蒙古南部地区)。
我在下一篇讲游牧民族的,将提到了内蒙古地区的仰韶文化的农耕区域。在内蒙古地区耕作的是东亚人种,不是北亚人种,因此有人认为他们不是匈奴人。

据推测,后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发展了争霸战。
这在考古上也有反映。例如半坡类型的大量的年轻人的二次迁葬坟。

最终的结果是,从河南,到陕西,到甘肃,到青海,都是统一在庙底沟类型下。
在陕西,就可以看到庙底沟类型覆盖在半坡类型之上。

因此有人推测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黄帝——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炎帝——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蚩尤——仰韶文化后岗一期类型(或者命名为后岗一期文化)

庙底沟类型位于今天河南省大部,代表纹饰是鸟;半坡类型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代表纹饰是鱼(大家还记得那个半坡人面鱼纹盆吗)。

在半坡类型末期,
半坡类型有大量的年轻人的坟地,有大量的二次迁葬坟,有大量的合葬坟。有人推测这对应了激烈的战争。
(关于半坡,说一个八卦,在半坡遗址的墓地中,有厚葬小女孩老妇人,有人据此推断,半坡类型是母系氏族社会。可问题是,半坡墓地有大量的同性合葬坟,是不是说明了半坡那个时候同性恋盛行?而且还有大量的多人合葬坟,是不是那个时候流行同性恋群p?)

在半坡类型的遗址中,出土有鱼长大嘴吞鸟的陶器花纹,鱼上鸟下的陶器花纹。而在庙底沟类型的遗址中,出土有鸟叼着鱼的陶器花纹,鸟上鱼下的陶器花纹。
有人推测着对应着二者的激烈战争。

最终的结果是,庙底沟类型大胜。
对应到考古发掘,就是半坡类型结束,覆盖在半坡类型文化层之上的,是庙底沟类型。
当时庙底沟类型建立起了霸权,东到河南东部河北南部,西到甘肃青海,都是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面貌。
有人推测这对应了黄帝的统一天下。

半坡类型的结局是被征服,后岗一期类型也急剧衰落,并且据推测有一部分南下,形成了湖北一带的边畈文化。

接下来是最妙的地方了。
传说中,我们认定蚩尤是东夷人,
传统上,我们认为苗族人是三苗的后代。
而且,至今苗族人的传说中,认定蚩尤是祖先。苗族人传说自己是来自中原,是被黄帝赶到南方的。
而且,苗族人的语言,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和汉族同源。
在河南省北部到河北省南部,是仰韶文化后岗一期类型(或者命名为后岗一期文化)。
在该地区,出土有一个大墓,濮阳西水坡M45墓,
墓的规格很大,有摆塑龙、虎雕塑,有殉葬三人,
而墓主则是被砍死的,根据考古简报:
“墓主人身首异处,非正常死亡:左右臂各断作三截,左手齐腕斩断已不存,胸椎和胸骨被砍断也已不存,脚趾被截。这具骨架的胸骨、胸椎、胸肋,可以看到齐整的切割斩断的痕迹,腰椎也可看到齐整的斩断痕。除了胸腔上残存的两段胸肋外,其他胸肋都已不存在,这显然是经过开膛破腹和开胸。这样做的目的,除了置人死地外,应是为了取胸中、腹中的内脏,当然包括心脏和胃在内。否则这一部位不应受此破坏,并荡然无存。显而易见,墓主人的尸体被肢解后,上半身胸以下,保存着头和肩,下半身保存着腰、骻、髀、股。这说明墓主人的尸体当时是户髀两部分。下葬时才把这分离的两段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尸”。

而这个大墓的周围各墓葬,则非常穷酸,缺乏随葬品。

有人推测,这个大墓的墓主,就是蚩尤。
而周围的穷酸的小墓,则说明了他们战败后的困窘。
(不过最近有反李学勤的一个人,宣称李学勤到处造假,凡是他插手的都是假的,西水坡这个大墓的摆塑龙也是假的。不过我看了他的文章,觉得那个陶文估计是假的,但是这个大墓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是假的,毕竟当时人手那么多,旁观的人也多,不太好造假。)


此外,后岗一期是深受东夷文化(山东一带的新石器文化被视为东夷,此时应该是北辛文化时期)影响形成的,甚至可以说是仰韶文化和北辛文化融合形成的。
所以蚩尤他们被视为东夷,也不意外了。

只是他们还不是正牌的东夷,正牌的东夷没有涉足这个战争。

接下来,稍晚一点,在湖北省东部,出现了一个边畈文化。
边畈文化,很明显就是后岗一期类型南下形成的,文化面貌上可以明显看出来是一家的。

与此同时,占据两湖地区的,是强盛一时的大溪文化,影响范围是洞庭湖周边及湖北省西部汉水以西地区。

然后,边畈文化很快就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油子岭文化,向西扩张,最终占据了两湖地区。
很明显,发生了征服战争。

此时,油子岭文化发展成为了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一带。
洞庭湖一带则是一个次类型三元宫类型,估计是被征服的本土大溪文化遗民为主。


在屈家岭时期,内部群雄割据,出现了大量的城池。此前两湖地区的城墙,大多坡度较缓,猜测是防洪才是主要目的。而屈家岭时期的城墙,则较陡,估计是战争为主要目的。

最终,由屈家岭文化,发展成为石家河文化。两湖地区,再度统一到一个强权之下。
当时出现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石家河古城,城市总面积120万平方米,遗址总面积8平方公里。然后其他的城市较小,按照和核心聚落的亲疏关系分大小。

有人认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对应了三苗。而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苗族人是汉藏语系,为什么苗族人以蚩尤为祖先,为什么苗族人认为自己来自中原,是被黄帝赶过来的。

当然,接下来还有更妙的,考古解释了大禹征三苗。



2、尧舜禹
庙底沟类型统一中原一段时间后,结束。
中原地区进入了龙山时期。

在陕西,庙底沟类型上,发展出来陕西龙山文化(后来改名为客省庄文化),最终成为先周文化(在商代,该地区出现了变化,成为先周文化,有人认为对应了古公亶父进入周原)。

在河南,庙底沟类型上,发展出来中原龙山文化(或者叫做河南龙山文化);
在河北,则有漳河类型、卫辉类型等文化类型。


此时称霸的,是中原龙山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中,位于山西南部的临汾一带的陶寺类型,被视为尧的都城。
在陶寺遗址,出土有一个大型建筑物遗址,考古学家考证后,认为这是古观象台遗址,正好对应了尚书上所说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陶寺类型衰落,并被奴隶暴动(这个奴隶暴动是根据考古推测的,没有直接证据)摧毁后,中原东部的造律台类型开始成为领头羊。
造律台遗址位于商丘,被认为对应了舜。

正好,舜在古书上被视为东夷,而造律台类型位于商丘,文化面貌上深受东夷影响,不管是地理还是文化上,都解释了舜的东夷身份。

然后,和平过渡到了下一个领头羊王湾类型。
王湾类型位于河南西部洛阳一带,环绕嵩山周围分布,被视为对应了禹。正好,在古书上,鲧被尧封在嵩山一带:“嵩伯鲧”。

然后,在王湾类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被视为对应了夏朝。

接下来,说说尧舜禹和三苗的互动。

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地区,是南阳地区丹水流域,在仰韶文化时期,这里是中原人的地盘。这里的文化面貌,是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

到了好战的屈家岭时期,这里被屈家岭(三苗)征服,覆盖在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之上的,是屈家岭文化淅川类型。

然后,到了尧的时候,这里再次被中原龙山文化下王岗类型所覆盖。有人认为,这对应了古书上所说的:“尧伐丹水”。


到了舜的时候,
此时三苗腐化堕落,于是舜派大禹南下,征服了三苗。
对应到考古发掘,就是辉煌无比的石家河文化突然灭亡,石家河古城急剧衰落,然后中原文化征服此处(实际上此时中原文化还没有完全取代当地文化。中原文化取代当地文化要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了)。

根据古书,舜将他的弟弟象封在三苗。
《古文观止》大家都看过吧?《象祠记》大家还记得吗?
王阳明搞不懂为什么苗族人要祭祀舜的弟弟象。
我想可能是统治者强迫当地人祭祀他们的首领吧。
不过我问过今天的苗族人,他们说现在苗族人根本不祭祀象。


3、甘肃青海一带藏缅语族南下征服战争
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在青海甘肃一带,从庙底沟类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的新的文化面貌,出现了好多种文化。
一般认为,其中的马家窑文化是藏缅语族的祖先。对应到考古,就是马家窑文化由庙底沟类型发展而来,其文化层覆盖在庙底沟类型之上。

马家窑文化掌握了青铜器的技术,然后南下。
其中,
一路留在青海、甘肃、川西北一带,就是后来的羌族、氐族、西戎的祖先,他们是汉藏语系的游牧民来历。
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所征服的西戎,就是这些汉藏语系的游牧民。
羌族后来曾南下,进入川西,就是今天川西羌族的来历。他们有传说羌戈大战,就是祖先如何打败原住民戈基人。

羌族的一支进入西藏,在西藏游牧,形成了象雄、苏毗等游牧部落。
对应到考古上,卡若文化就是典型。

一路扫过横断山区,一直进入云南,形成了横断山区的石棺葬为代表的文化。云南的藏缅系民族,很多如此来的。

在横断山区的石棺葬文化,有一支向西,横穿横断山区,并进入林芝,然后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形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农耕文化。
他们就是藏族的祖先。
对应到考古上,曲贡文化就是典型。
曲贡文化和卡若文化没有传承关系,是从林芝发展来的。从横断山区到林芝文化,到拉萨曲贡文化,可以明显看出文化发展的脉络。

最终在唐朝的时候,松赞干布崛起,并征服了诸多羌族部落。这些羌族部落都被融入了藏族。所以今天的藏族既有游牧的,又有农耕的。

西戎被秦国征服了。羌族、氐族继续游牧。在汉朝时羌族曾一度极为强大。当时羌族人口比匈奴多,只是不团结,分为很多部,没有像匈奴那样实现统一,所以打不过汉朝。羌族、氐族等后来大举进入中原,五胡乱华时,羌族、氐族占其二。苻坚就是氐族。姚苌是羌族。这些进入中原的大部分人都融入汉族。后来留在西北的羌族,在西夏灭亡时,大多被蒙古人屠杀光。西南的羌族,据说在蒙古人打西南路过时,人口锐减,从此一蹶不振。


4、良渚文化的兴起和消亡
良渚文化位于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太湖流域一带,发展历程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具体历程我就不详细讲了。

良渚文化崛起后,向南扩充到了河姆渡文化故地,向西北摧毁了南京一带的北阴阳营文化(很明显是征服战争),一时强盛无比。
根据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古城面积达290万平方米。
(但是良渚文化古城的发掘面积极为有限,这个数字只是在四边各挖一个口子估的,有人因此对29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持怀疑态度,有人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城墙。)

但是良渚文化却莫名其妙地衰落灭亡了,谁也不知道原因,有人猜测是洪水。

在良渚文化衰落时,良渚人北上,进入江苏省江北地区(原本此处是东夷人的地盘),代表遗址是徐州花厅遗址。

在徐州及鲁南地区,良渚人很明显和东夷人发生了激烈战争,良渚人暂时获胜,一时较为繁盛。在花厅遗址的墓葬中,根据DNA鉴定,墓主是良渚人,而殉人则是东夷人。随葬品则有大量的东夷人面貌的物品,不排除是被征服者生产的。

在同时期的大汶口文化(东夷人)的墓葬中,出土了很多凶死的人,明显是发生了战争。其中一个大腿骨上的箭簇,深入大腿骨深处,没有极强的弓是办不到的。

但是遗憾的是,良渚文化,以及良渚文化和东夷人的战争,在古书上完全没有记载。


5、东夷人对泛红山文化的征服
泛红山文化圈分布在以赤峰为中心的东北辽河流域,包括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一带。
最早是距今8200年前出现的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前在辽西出现的查海文化,拥有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摆塑龙(当然是不是龙还有争议,但是是一个细长的疑似有脚的神兽是没问题的);
然后承接距今6800年前开始的赵宝沟文化;
然后发展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顶峰,创造了极为辉煌
的玉器系列。代表器物是红山玉猪龙,龙纹玉佩等;
然后发展到距今4000年前出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人口达到鼎盛,当时赤峰一带的村
庄密度比今天当地的村庄密度还高。


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后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军事建筑,例如城堡,例如城墙等等。
然后夏家店下层文化突然灭绝,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原址上覆盖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时间是西元前1500年。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东胡人的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明显不同。而且人口密度极低,人口远低于夏家店下层文化。

与此同时,在辽西南一带,出现了短暂的魏家营子文化,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残余。
一般估计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残部可能向关内迁徙避难。


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推测,夏家店下层文化很可能和当时的商朝朝廷关系十分密切,互动很多。
古代有一种传说,说武庚没有被周公杀掉,而是逃到北方建立北殷,后来被燕国攻灭。现在有人推测,武庚就是逃到了和商代关系密切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残部那里去了,最后被燕国打败吞并。


辽河的这一系列文化很明显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残部都被东胡人赶到了南方,最终融入燕国(实际上在西周时期,商人在燕国的地位一直很高,和周人地位差不多,可能是因为面对蛮族,大家都是文明人所以要团结的关系)。

而攻灭他们的,正是东胡人的一支。
对应到考古发掘,一般认为东胡人对应了一种波浪形的青铜短剑(韩国人将其称为琵琶形青铜短剑)。
东胡人统治辽东,一直到燕国大将秦开攻破东胡。

今天的韩国人,一口咬死认定,这种波浪形的青铜短剑,就是对应了古代檀君朝鲜,凡是发现了这种琵琶形短剑的地区,就是古代朝鲜的领土。他们就是根据这个,认定中国的东北,是古代朝鲜的领土。
(凡是韩国人,或者韩粉聚集的网站,都能看到这种言论。在电影《神机箭》,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辽东是他们韩国人的故土。)

实际上,韩国人仅仅是东胡最南边的一支,也是东胡人中最落后的一支。
在红山文化兴旺的时候,在韩国境内也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东胡人的最南边的一支,但是极为落后,连陶器都不会,只会制造土器。
大家去查找韩国、土器就知道了。韩国人和辽河流域古代新石器时代文化八竿子打不着。

燕国大破的是东胡,中国没有任何史书说燕国击破的是韩国人。

东胡的大部,根本不是韩国人。在被燕国击破后,还好端端地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匈奴冒顿单于的时候,东胡很强大,冒顿恭恭敬敬地送千里马,送美女,却拒绝放弃一块废弃土地,东胡措手不及,被冒顿所灭。
东胡被冒顿灭了后,大部被俘,有两部,退到山上。
一部退保大鲜卑山,这部分的后代就是鲜卑人。鲜卑人大部分在北魏时融入汉族,东北没有走的,就是今天的锡伯族。
一部退保乌桓山,这部分的后代就是乌桓人(就是曹操征讨的那个)。乌桓人大部分被曹操内迁长城之内后,就融入汉族,没走的则融入鲜卑族。
室韦、奚人和契丹,应该都是鲜卑这一系的。而蒙古人则是室韦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东胡系还有肃慎、靺鞨、女真、满洲等民族。


韩国人是通古斯系的民族,自己也是东胡的那支,虽然不是攻灭泛红山文化的那一群人。
韩国人一方面认为红山文化是自己的祖先,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攻灭泛红山文化的那一群东胡人,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6、中原人的强盛。
进入二里头文化时期后,中原人十分强盛,而周边各文化则急剧衰落。最典型的是山东的东夷人(此时是岳石文化阶段)。本来东夷人和中原人是不相上下的,此时却大幅度衰落。
有人认为是天灾(例如黄河改道),也有人认为是在中原人的打击下衰落的(正好良渚人
也过来插花)。

中原人对湖北的征服,我前面讲过了。

安徽一带,也是被征服的。和石家河文化被征服同时,中原龙山文化大举南下,征服了安徽沿江一带。当时在安庆一带,是薛家岗文化。薛家岗文化估计是一个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的文化,有很多精美的工业品。
而薛家岗文化的工业品在周边地区其他文化也能找到,估计是贸易所致。但是该文化的农业工具极为不发达,可见不重视农业。最终,在夏朝初年,被中原人征服。有人认为这对应了“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舒是征’”。
本文原创非首发,绝大部分章节我在台湾ptt上发表过了。
再怎么说也是内部矛盾
太棒的帖,解释了俺的许多疑惑,不过又增加了几个疑惑,和大家探讨:
1.按楼主说法,黄帝和蚩尤应该是中原和两湖之间的打架,为什么战场会在涿鹿?
2.青铜文化从甘肃青海过来,我想这应该算是文明西来吧,中华文明虽然古老,但相对于其他几个更古老的文明还算年轻,所以文明西来也没啥奇怪的,我只是奇怪中华文明最独特的跪坐习俗,这是从哪里来的?生活习俗为什么没有随着青铜、车战的传播一起来到中国?
3.很奇怪北京这个地方,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方国聚落大部分都集中在关中——河南——山东这一条线,河北大地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文明聚落,怎么周朝很突兀地在北京派遣了周朝的顶梁柱之一召公建立燕国?
变形蘑菇 发表于 2010-9-13 18:25


    派遣最强力的将军去才说明那个地方没有开发嘛,,,,春秋战国时代,一向都称呼燕国是穷困之地。文明进展落后
变形蘑菇 发表于 2010-9-13 18:25

我文中说了,推测蚩尤是中原人,是后岗一期文化,
后岗一期文化被庙底沟类型打败后,才南下进入湖北的。
而后岗一期文化的分布区域,正是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直到内蒙古一代。
北京就包括在范围内。

而苗族的传说,也说他们老家是在中原地区的,从北方南下的。


而召公去燕国那里,不排除和传说中的“北殷”有关。
夏家店下层文化被东胡打败,向南溃败后,可能到了辽宁西部到河北北部一代。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这些泛红山人,疑似和商朝来往密切。
有传说说武庚并没有被周公杀掉,而是跑到了北方建立了北殷,最后被燕国灭掉。如果传说属实,这个“北殷”可能就在红山文化残部那里。

不管“北殷”是否存在,北京这个地方是战略要地是毫无疑问的。
在商代,北方的蛮族鬼方等,就是中原的祸患了,而北京这边的东北方向,又有一个新崛起的东胡的威胁。
北京北面都是山区,绵延的山区只有几个路口可以通行,如果守住北京,守住几个路口就可以轻易把蛮族挡在山脉的外面。
苗族语言在国外一般不划入汉藏语系
T-80 发表于 2010-9-14 22:41

你说的是侗台语族吧?
LZ解释一下涿鹿之战呗……怎么会打到河北中北部去啊?
回复 8# bxdfhbh


    是的
李学勤造假?我还把他当专家呢
T-80 发表于 2010-9-15 22:49
苗语不属于侗台语族。差别非常大。
在该地区,出土有一个大墓,濮阳西水坡M45墓,
墓的规格很大,有摆塑龙、虎雕塑,有殉葬三人,
而墓主则是被砍死的,根据考古简报:
“墓主人身首异处,非正常死亡:左右臂各断作三截,左手齐腕斩断已不存,胸椎和胸骨被砍断也已不存,脚趾被截。这具骨架的胸骨、胸椎、胸肋,可以看到齐整的切割斩断的痕迹,腰椎也可看到齐整的斩断痕。除了胸腔上残存的两段胸肋外,其他胸肋都已不存在,这显然是经过开膛破腹和开胸。这样做的目的,除了置人死地外,应是为了取胸中、腹中的内脏,当然包括心脏和胃在内。否则这一部位不应受此破坏,并荡然无存。显而易见,墓主人的尸体被肢解后,上半身胸以下,保存着头和肩,下半身保存着腰、骻、髀、股。这说明墓主人的尸体当时是户髀两部分。下葬时才把这分离的两段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尸”。
-----------------------------------------------------------------------------------------------
我在网上找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里面描述:
M45内埋葬4人,埋于墓中的成年男性是墓主人,应是正常死亡。分别埋于墓坑东、西;北三面小龛里的死者应是人殉。在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确切的人殉,此为首次。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4

没有说墓主人是死于非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