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弓弩制造与使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3:33:04


  一、 原始弓箭的产生
在当今的历史学结与考古学结关于兵器的产生过程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兵器导源于渔猎工具。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同战斗用的武器是分不开的。”所以弓箭这种曾经引导着人类踩着无数同类尸体跨过蒙昧时代的门槛向着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迈进的“特殊工具”也理所当然的是人类古老先民智慧的结晶。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当时的原始人类仅仅使用打制过的石快、削尖的木棒等向各种猎物投击,但投掷的距离毕竟有限。直到人们从木制棍棒在被外力弯曲变形,但外力一经消失突然恢复原状时产生的能量中得到了启发,懂得了利用通过储存起来的机械能,将标枪状的箭弹射到远方。当时人类用有弹力的能弯曲变形,但不会折断的木材或竹材用坚韧的弦弯曲固定,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弓箭类武器。对于当时以狩猎为主的原始氏族部落,弓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至于弓箭发明的具体时间,据1963年,在山西朔县发现的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石镞,它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镞,这枚石镞长约2.8厘米,用薄燧石片制成显简单的薄片状,加工精细,前锋锐利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28965年。不过按照《易 系辞》记载最原始的弓箭只不过是“弦木为弓,单木为矢”(即是说最原始的弓仅是单片的木头制成,箭也不过是削尖的木棍而已)。由此可见中国古老的先民们懂得制造和使用弓箭的具体年代,要比能够制造这种石镞的年代还要早的多,至少也是距今三万年以前的事情。
其后在古人类不断的从狩猎和部族战争等活动中获得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不断的改进手中的生产和战斗工具,使得弓箭紧紧跟随着古人类的脚步向前演进。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时,箭镞由原来的打制石镞逐渐演变为精细的磨制石镞。同时为了能使石镞牢牢的固定在箭杆上,镞的后部逐渐加长成为铤并加上了使箭飞行稳定的尾羽。虽然木制的弓不大可能穿越漫长的岁月保留下来,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民族学得到的标本中略窥原始木弓的本来面目:一、原始单木弓:生活在东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于上世纪初使用的原始弓箭使用“水曲柳”树做原料修整成型之后,即弯曲而缚上用鹿筋或鱼鳔制成的弦一张弓就算制成。而生活在外兴安岭中的鄂伦春人也使用过原始的单体弓和木箭,弓是由落叶松或榆木制造弓体鹿筋为弦,长约1.7米。箭只不过是削尖的桦木而已。二、初级复合弓:游牧在额尔古纳河的鄂温克人使用过一种初级复合弓,这种弓的弓体使用韧性大的黑桦木做里层,落叶松木做表面,两层木胎之间加垫着鹿或牛的筋,然后用细鳞鱼皮熬成的胶把它们牢固的粘在一起;弓体制成以后,缚上鹿皮做的线。而这三个民族在解放初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由此可见复合弓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以出现。但这些制作精良的弓与箭在带给古人类充足的食物的同时,也带给了古人类恐怖、忧伤和流血死亡。那是由于古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大规模发展,使得所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条件都以具备。同时使得军事活动专业化,武士作为一个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弓箭是当时杀伤敌方武士的最主要的武器之一。例如:1966年春在江苏沛县大墩子遗址中的第316号墓中,葬有一具中年男性的尸骨其身长为1.64米,左手握有骨匕首,在左肱骨下置有石斧,可能是一位武士。在他的左股骨上有一枚折断的骨镞嵌入,深达2.7厘米,由此可见当时的弓箭杀伤力之强,足以穿透肌肉射进人骨。
二、 春秋战国,弓箭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春秋战国时代,一个血腥的新兴时代,在周王朝不断衰微的同时各大小诸侯国相互混战争霸。是一个离乱、痛苦、众暴寡、下克上、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的推动下,各诸侯国为了生存下去或者为了兼并它国进而席卷天下,不得不选择一条变革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进行军事改革,而军事改革必定带动兵器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弓箭的制造工艺在承袭着前代——主要是殷商和西周经验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使得弓箭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为了适应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当时各国都已设有专门的兵器制造和研发部门。并制定了官方标准,用于指导兵器的生产,以获得更多的规格统一的精良兵器。这些官方标准得以保留至今有关于弓箭制造的只有齐国的《考工记》中的“弓人为弓”和“矢人为失”两节,详细的记述了有关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了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六材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对于六材的选用标准书中也有较详尽的规定,如弓干书中列举了七种原材料,并排定了他们的优劣次第,明确指出“凡取干之道之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认为七种树中,以柘木为制弓的最好材料,而最差的是竹材;选取角时,要注意杀牛的季节(最好是秋高气爽时宰杀的牛,这时的牛角最厚),牛的老幼强弱,是否是病牛的角。应选取的角必须是“青白而丰末”,“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其理,为之牛戴牛”(三色是指角的根部白,中部青,端部丰满。而牛戴牛是指一对好牛角的价格就相当与一头牛的价格。);对于胶要求颜色越深而且越干燥越好;筋越精细而且越长越好;漆要清澈的仿佛见底;丝要光泽鲜明。至于将六材合制成弓,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不同的工序需选取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冬淅干,而春液角,夏冶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爵”,即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完全干透的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将牛角制成大小合适的块;夏天将进梳理成型再经酒蒸、锤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为细条;到了秋天在弓干的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的内侧贴上角;冬天则把丝精细的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的时候上漆;第三年春天被弦。因此这样算来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连选材在内一共需要四年的时间。其间工匠所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见,而制造当时的诸侯王所使用的良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则更多,所以当时的诸侯对良弓的珍视程度并不亚于宝剑。具史料记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追悔不已,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弓索回。但弓是战争中的主要兵器,需要不断的供应军队,所以必须各项工作交错进行流水作业,因此每年都会有成批出产。以上这种弓在不上弦的时候为C字型,上弦之后以中节成横过来的M型,是为双曲反弯复合弓。《考工记》中还将弓分为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和大弓六种。王、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庾弓用于田猎,唐弓、大弓用于习射。以上各种弓还依使用者的身高分为上中下三类,上制长151.8厘米、中制144.9厘米、下制138厘米。而箭镞也由简单的单片性发展成了三棱型或倒钩型以提高杀伤力。

也正是弓箭制造工艺在春秋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时,在射远兵器的制造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就是弩的诞生。具传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发明了弩(由于直到解放初期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使用着原始的木弩而不是弓箭。而当时地处南方的楚国在扩展疆土的时候,当然不可避免的与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冲突,从中学到了弩的制造方法。所以笔者认为这个传说是有事实根据的)。弩后发明后受到当时弓箭制造工艺、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的推动,不断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弓力的不断加强和弩机的改进上。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说韩宣王时曾有这样一段话:“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而《荀子 议兵篇》所记载的魏武卒(精选的壮士)“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当时一石约合61.5市斤,十二石即为738斤,最大射程可达800米外。这样的弩弓单靠人两臂的力量当然是拉不开的。必须由力士以坐资用两条腿两只手合力张弩(踏张)或利用机械的力量。另具战国时期兵书《六韬》记载当时常用的弩射力为八石即为492市斤,射程也可达138.6米似乎也是需要踏张的重弩。而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弩弓经复原之后弓长130—140cm径宽3—5cm弦长108—124cm,也应是踏张弩。
另外为了适应战国时期要塞攻防战的不断增加,攻守双方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比普通弩机大的多的弩。例如《墨子 备高临》中的“连弩之车”,所用之箭长十尺(199.1cm),尾部有绳在射出之后可以卷回再用。
以上所记著种弩机对当时以步兵和车兵为主构成的难以横向移动的大型方阵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与威慑力,所以为当时的兵家所重,赋予了它们极其重要的使命:例如在公元前343年齐魏马陵道之战,孙膑利用魏兵主将庞涓强悍而轻敌的缺点设伏于狭窄的马陵道。并剥下一棵大树的树皮,在树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下”。又命令弓弩射手但见树下举火,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夜晚赶到,发现一棵大树上隐约有字就举火观看,还未读完两旁山上箭如雨下。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庞涓负伤自知大势以去,就拔剑自刎而死,魏国在军中的太子伸也做了俘虏。马陵道之战造成了齐国与魏国在东方的均势。从此,齐势渐起,魏势转衰了。
另如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此役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无论两国谁胜谁败都将奠定统一全国的基础,所以两国都先后进行了总动员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秦国主将白起针对新换的赵军主将赵括毫无实战经验又求胜心切轻兵冒进的弱点,定下了作战方针:以第一线部队为诱饵诱赵兵出击,即向预设的主阵地长壁方向撤退;其次,巧妙利用长壁的坚固筑垒构筑袋型阵地,以主力固守阵地抵挡赵军攻击;其三,动用奇兵25000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穿插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退路,协同主阵地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赵军的合围;其四,派出骑兵部队,牵制和监视赵军营垒中的留守部队。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战略部署毫无知觉的赵括(他甚至不知此时秦军主帅已经换成了白起)统帅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出击。结果被包围在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到长壁之间的秦军预设战场,赵军左冲右突却无法冲破秦军铜墙铁壁一样的阵地,不得不就地构筑营垒固守待援。到了九月赵军断粮以长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士气涣散,赵括决定作困兽之斗,孤注一掷亲率锐卒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的强弓硬弩射成了刺猬。赵军失去主将彻底放弃抵抗,45万饥疲之师全部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只放过其中240名年幼士兵的性命,将赵军降卒残忍杀害。至此空前残酷的长平之战落下了帷幕。而秦军的强弓硬弩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从坚守长壁到射杀赵括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唐宋元,弓弩发展的最高峰。
唐王朝是继汉王朝之后最强大的封建王朝。它的版图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达西伯利亚西接帕米尔高原南到南洋诸岛。这自然和唐代军队的战斗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唐军以轻型步兵和骑兵为主讲求机动性,弓弩作为主要射远兵器装备了大部分唐朝军队,据《太白阴经》所载唐代军队一军人数为12500人,装备弓12500张(附弦37500条,箭3750000支)弩2500张(附弦7500条,箭250000支)各占100%和20%。弓和弩的装备有重叠,有的士兵是既配弓又配弩的。唐军装备的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步兵用,角弓装备骑兵,稍弓和格弓是狩猎与皇朝禁军所用。弩有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七种。臂张弩和角弓弩属于轻弩装备给单兵使用。其余的都属重弩,如大车弩,弓长十二尺(373.2厘米),需用绞车张之,发射的箭尾羽是铁制成的,箭出时“声如雷吼”。另外还有一种车弩也是设在绞车上,一次能同时发射七只箭,可射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毁。这些重弩由于过于笨重发射速度又慢并不适用于野战,所以一般只用于攻守城战斗。例如秦王李世民围攻洛阳宫城时,城中守军用八弓弩发箭,“箭如车轴,镞如巨斧,射五百步。”另外弓在唐时不是管制兵器,而弩绝对禁止民间持有违反者充军,以防止农民起义军用弩对抗朝廷。

宋朝建立以后由于失去了辽东、蒙古和河套等产马地域所以骑兵部队规模大减。而北方游牧民族的部队除了轻装机动灵活的骑射弓骑以外还有重装的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宋朝以步兵为主的部队难以在野战中战胜这样的敌人,再加上当时攻城兵器的大发展,所以宋朝军队对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战极度重视。而弓弩作为一种最适合守城的远距离杀伤兵器在制造规模和质量上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宋朝统治者为了得到大批质量优良的兵器不仅在京师设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方也设有军器作坊,集中各地的能工巧匠大量制造各种性能优良的弓箭类武器,据《宋史》兵志记载:“弓弩院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我国古代的大科学家沈括在宋神宗时被王安石推荐兼管军器监,后来传写了《梦溪笔谈》一书介绍了当时弓弩制造的基本情况。关于弓,沈括认为一张良弓应具备六种特征:第一,弓体轻巧而强劲;第二,开弓容易而弹性好;第三,长时间使用射力不减;第四,无论冻夏射力要保持不变;第五,射箭时声音清脆;第六,开弓时弓体端正。关于弓的制造,他提出要选用干透的动物韧带经过胶汤浸煮和梳理,使之不再伸缩方能用于制弓;在制造弓体的时候要把弓干材向开弓相反的方向弯曲,而后再贴上牛角片和筋丝;弓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节”的选择要长短合适,这样弓才容易开又强劲有力;而且制弓时胶要涂的薄,以免因胶的变化而影响弓的弹力。关于弩,沈括特别强调弩机上的“望山”的作用(“望山”本来西汉时期发明的)在书中沈括记述:“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其原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之法也。”也就是说,由于弩箭的初速高弹道底曲接近直线,所以可用“望山”上的刻度对准箭镞再对准目标后发射可以提高命中率。另外沈括还记述了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李宏发明的用脚开弓的“神臂弓”此弓可以“以蹬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另具《宋史》记载此弓“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一直沿用到明代。宋朝实际制造的弓弩根据《宋史 兵志》记载弓有黄桦、白桦、黑漆、麻背弓四种,拉力多为一石力(80公斤左右);弩有黄桦、白桦、黑漆、雌黄桦梢弩、跳蹬弩、木弩、克敌弓、神臂弓和神劲弓九种,拉力多为三石(240公斤)。床弩有双弓床弩、大合蝉弩、小合蝉弩、斗子弩、三弓弩、次三弓弩、三弓斗子弩、手射弩等多种,大的需70人张射300步,小的也需4人张可射150步可发射多种形状和功能的弩箭。这些强劲的弓弩在宋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攻守城的战斗中,宋代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与城齐上建有棚,突出城墙平面之外,每台容弓弩手24人队将1人。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还可以侧射和返射在城墙平面火力死角内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守的韧性。例如1123年的金宋汴京保卫战;1134年的仙人关保卫战等;而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伏击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零最终导致了宋辽之间达成了和议。
蒙古部落在未被成吉思汗统一以前,一直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转型期,所以初期蒙古战士所佩的弓箭大部分为自制。例如,当年蒙古贵族纽儿杰晋见成吉思汗时,成吉思汗见他所佩弓矢甚佳,问是谁造的,纽儿杰答曰:“臣自为之。”但是随着蒙元军事贵族不断的东征西讨,得到了大量的工匠和劳动力,所以弓箭的制造逐渐精良而且在灭金以后学会了制造神臂弓和轻型弩,灭宋以后学会了制造床弩。元时士兵所使用的弓主要为“马克大”大弓、“卡蛮”大弓、顽羊角弓以及宋人发明的多种弓弩。蒙古铁骑发动的强劲旋风在征服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征战过程中,把中国古代的制弓术传到了世界各地,并且从被征服的地区学到的制弓术容入了中国弓箭制造中,提高了中国弓箭的工艺水平。
四、 明清,弓箭最后的辉煌
明朝建立初期,蒙古军事贵族虽然被打出长城以外,但是仍然保存着相当的实力,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发动战争打击北元势力,并将儿子们派往各地担任藩王。这些藩王们拥有大量的军队,这就为以后藩王们夺嫡留下了伏笔,等到朱元璋死后任燕王的朱棣立刻起兵谋反,这就是著名的“永乐靖难”之战,在经过四年的战争之后朱棣夺得帝位后又连续五次亲征北元。由于朱棣的部队多为骑兵,所以弓箭在这些战争中也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而弩在当时管型射击火器还不普及时依然还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例如“永乐靖难”之战中朱棣的的大旗就曾被弩箭射的如同猬皮。当时明军使用的主要弓类武器除了宋时使用的四种弓以外还有开元弓、小梢弓、西番木弓三种。见于《武备志》的弩有神臂弓、蹶张弩、腰开弩、窝弩、双飞弩等。腰开弩是将一根有勾的带子系于腰后,张弩时将勾挂于弩弦上,然后身体向后倒腿向前蹬,利用全身的力量将弩上弦。双飞弩是一种装在简单木架上的守城弩,要比宋床弩简化。窝弩是将弩弦上好后挂上绊线藏与路旁,用于预防敌军偷营截寨。明中期以后由于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鸟铳等先进火器的传入将弩完全排挤出了战争的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火器射击速度过慢所以并不能完全替代弓箭。著名的戚家军中所用之弩,已经只有用来防止敌军偷营截寨的多连装窝弩“耕戈”,但弓箭仍然是长枪手随身的武器之一。而且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到,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必须改进弓箭的形制:在弓箭外部用桦树皮包裹,在节处要用线捆扎,箭镞必须用透甲锥点钢。还提到了自己使用弓箭的一些心得和两种射箭的方法。
随着明末政治统治的黑暗和军制的败坏,由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与白山黑水之间,由于建州女真为游猎部落精于骑射,所以弓箭是每个战士必备的主战武器。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在进攻翁科骆城时就曾被敌人用箭射穿铁盔和锁子甲围领,受伤甚重几次昏迷,足见弓箭杀伤力之强。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绝望中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明朝灭亡了,但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却先降后叛并引清军入关。农民军在李自成亲自率领下进兵山海关,和吴三桂与清军大战于“一片石”。那天风沙很大,清军蓄锐不发,先让吴三桂出战,农民军和吴军在离山海关数里许的庙堂前交锋。两军矢发如雨,炮声震天,打得十分激烈,吴军几次被围又几次冲开。两军激战过午直到精力消耗过半时,清军才在三巡呐喊和三巡飞箭后,从吴三桂军左右两翼闪电般的飞驰而出,投入战斗,直冲农民军中坚,于是农民军就在一片:“满兵来矣。”的惊呼中败下阵来。而另一个农民军将领张献忠,也于1646年11月27日在西充县凤凰坡被清肃亲王豪格的前哨骑兵一箭射死。清人在取得了对农民军的绝对胜利后,又先后击溃各地的明朝残余势力统一了全国。在这些战争中满州骑兵使用的弓箭当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明末两大农民起义军首领一个败于弓箭之下,一个直接死于箭下的事实也证明了弓箭在战争中的作用。

清朝官制的弓箭仅有一种形制基本一致,但却按等级的高低分为皇帝、亲王郡王(桦木制,黑漆,皮弦)、侍卫和职官兵丁(榆木制,习射时用丝弦,战时用鹿皮弦)等,按用途分为打猎行围、检阅部队、以及实战用,只在选材装饰上有区别。所配之箭有41种之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弩有四种分别是如意弩、双机弩、双机贯凫神弩、和射虎弩,但是未见实际使用的记录。这些弓弩虽然受到火器的强烈冲击,却仍然随着八旗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参与了清初的平三藩、收台湾、反击沙俄、击溃准格尔蒙古等战争。
本文内容于 2010-1-12 19:00:04 被轻骑百胜编辑
来自:梦泽赤子  >《武学百家之中华射艺360doc/article/1204156_114307098.html



  一、 原始弓箭的产生
在当今的历史学结与考古学结关于兵器的产生过程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兵器导源于渔猎工具。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同战斗用的武器是分不开的。”所以弓箭这种曾经引导着人类踩着无数同类尸体跨过蒙昧时代的门槛向着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迈进的“特殊工具”也理所当然的是人类古老先民智慧的结晶。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当时的原始人类仅仅使用打制过的石快、削尖的木棒等向各种猎物投击,但投掷的距离毕竟有限。直到人们从木制棍棒在被外力弯曲变形,但外力一经消失突然恢复原状时产生的能量中得到了启发,懂得了利用通过储存起来的机械能,将标枪状的箭弹射到远方。当时人类用有弹力的能弯曲变形,但不会折断的木材或竹材用坚韧的弦弯曲固定,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弓箭类武器。对于当时以狩猎为主的原始氏族部落,弓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至于弓箭发明的具体时间,据1963年,在山西朔县发现的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石镞,它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镞,这枚石镞长约2.8厘米,用薄燧石片制成显简单的薄片状,加工精细,前锋锐利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28965年。不过按照《易 系辞》记载最原始的弓箭只不过是“弦木为弓,单木为矢”(即是说最原始的弓仅是单片的木头制成,箭也不过是削尖的木棍而已)。由此可见中国古老的先民们懂得制造和使用弓箭的具体年代,要比能够制造这种石镞的年代还要早的多,至少也是距今三万年以前的事情。
其后在古人类不断的从狩猎和部族战争等活动中获得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不断的改进手中的生产和战斗工具,使得弓箭紧紧跟随着古人类的脚步向前演进。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时,箭镞由原来的打制石镞逐渐演变为精细的磨制石镞。同时为了能使石镞牢牢的固定在箭杆上,镞的后部逐渐加长成为铤并加上了使箭飞行稳定的尾羽。虽然木制的弓不大可能穿越漫长的岁月保留下来,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民族学得到的标本中略窥原始木弓的本来面目:一、原始单木弓:生活在东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于上世纪初使用的原始弓箭使用“水曲柳”树做原料修整成型之后,即弯曲而缚上用鹿筋或鱼鳔制成的弦一张弓就算制成。而生活在外兴安岭中的鄂伦春人也使用过原始的单体弓和木箭,弓是由落叶松或榆木制造弓体鹿筋为弦,长约1.7米。箭只不过是削尖的桦木而已。二、初级复合弓:游牧在额尔古纳河的鄂温克人使用过一种初级复合弓,这种弓的弓体使用韧性大的黑桦木做里层,落叶松木做表面,两层木胎之间加垫着鹿或牛的筋,然后用细鳞鱼皮熬成的胶把它们牢固的粘在一起;弓体制成以后,缚上鹿皮做的线。而这三个民族在解放初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由此可见复合弓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以出现。但这些制作精良的弓与箭在带给古人类充足的食物的同时,也带给了古人类恐怖、忧伤和流血死亡。那是由于古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大规模发展,使得所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条件都以具备。同时使得军事活动专业化,武士作为一个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弓箭是当时杀伤敌方武士的最主要的武器之一。例如:1966年春在江苏沛县大墩子遗址中的第316号墓中,葬有一具中年男性的尸骨其身长为1.64米,左手握有骨匕首,在左肱骨下置有石斧,可能是一位武士。在他的左股骨上有一枚折断的骨镞嵌入,深达2.7厘米,由此可见当时的弓箭杀伤力之强,足以穿透肌肉射进人骨。
二、 春秋战国,弓箭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春秋战国时代,一个血腥的新兴时代,在周王朝不断衰微的同时各大小诸侯国相互混战争霸。是一个离乱、痛苦、众暴寡、下克上、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的推动下,各诸侯国为了生存下去或者为了兼并它国进而席卷天下,不得不选择一条变革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进行军事改革,而军事改革必定带动兵器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弓箭的制造工艺在承袭着前代——主要是殷商和西周经验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使得弓箭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为了适应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当时各国都已设有专门的兵器制造和研发部门。并制定了官方标准,用于指导兵器的生产,以获得更多的规格统一的精良兵器。这些官方标准得以保留至今有关于弓箭制造的只有齐国的《考工记》中的“弓人为弓”和“矢人为失”两节,详细的记述了有关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了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六材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对于六材的选用标准书中也有较详尽的规定,如弓干书中列举了七种原材料,并排定了他们的优劣次第,明确指出“凡取干之道之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认为七种树中,以柘木为制弓的最好材料,而最差的是竹材;选取角时,要注意杀牛的季节(最好是秋高气爽时宰杀的牛,这时的牛角最厚),牛的老幼强弱,是否是病牛的角。应选取的角必须是“青白而丰末”,“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其理,为之牛戴牛”(三色是指角的根部白,中部青,端部丰满。而牛戴牛是指一对好牛角的价格就相当与一头牛的价格。);对于胶要求颜色越深而且越干燥越好;筋越精细而且越长越好;漆要清澈的仿佛见底;丝要光泽鲜明。至于将六材合制成弓,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不同的工序需选取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冬淅干,而春液角,夏冶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爵”,即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完全干透的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将牛角制成大小合适的块;夏天将进梳理成型再经酒蒸、锤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为细条;到了秋天在弓干的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的内侧贴上角;冬天则把丝精细的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的时候上漆;第三年春天被弦。因此这样算来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连选材在内一共需要四年的时间。其间工匠所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见,而制造当时的诸侯王所使用的良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则更多,所以当时的诸侯对良弓的珍视程度并不亚于宝剑。具史料记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追悔不已,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弓索回。但弓是战争中的主要兵器,需要不断的供应军队,所以必须各项工作交错进行流水作业,因此每年都会有成批出产。以上这种弓在不上弦的时候为C字型,上弦之后以中节成横过来的M型,是为双曲反弯复合弓。《考工记》中还将弓分为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和大弓六种。王、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庾弓用于田猎,唐弓、大弓用于习射。以上各种弓还依使用者的身高分为上中下三类,上制长151.8厘米、中制144.9厘米、下制138厘米。而箭镞也由简单的单片性发展成了三棱型或倒钩型以提高杀伤力。

也正是弓箭制造工艺在春秋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时,在射远兵器的制造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就是弩的诞生。具传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发明了弩(由于直到解放初期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使用着原始的木弩而不是弓箭。而当时地处南方的楚国在扩展疆土的时候,当然不可避免的与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冲突,从中学到了弩的制造方法。所以笔者认为这个传说是有事实根据的)。弩后发明后受到当时弓箭制造工艺、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的推动,不断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弓力的不断加强和弩机的改进上。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说韩宣王时曾有这样一段话:“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而《荀子 议兵篇》所记载的魏武卒(精选的壮士)“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当时一石约合61.5市斤,十二石即为738斤,最大射程可达800米外。这样的弩弓单靠人两臂的力量当然是拉不开的。必须由力士以坐资用两条腿两只手合力张弩(踏张)或利用机械的力量。另具战国时期兵书《六韬》记载当时常用的弩射力为八石即为492市斤,射程也可达138.6米似乎也是需要踏张的重弩。而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弩弓经复原之后弓长130—140cm径宽3—5cm弦长108—124cm,也应是踏张弩。
另外为了适应战国时期要塞攻防战的不断增加,攻守双方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比普通弩机大的多的弩。例如《墨子 备高临》中的“连弩之车”,所用之箭长十尺(199.1cm),尾部有绳在射出之后可以卷回再用。
以上所记著种弩机对当时以步兵和车兵为主构成的难以横向移动的大型方阵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与威慑力,所以为当时的兵家所重,赋予了它们极其重要的使命:例如在公元前343年齐魏马陵道之战,孙膑利用魏兵主将庞涓强悍而轻敌的缺点设伏于狭窄的马陵道。并剥下一棵大树的树皮,在树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下”。又命令弓弩射手但见树下举火,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夜晚赶到,发现一棵大树上隐约有字就举火观看,还未读完两旁山上箭如雨下。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庞涓负伤自知大势以去,就拔剑自刎而死,魏国在军中的太子伸也做了俘虏。马陵道之战造成了齐国与魏国在东方的均势。从此,齐势渐起,魏势转衰了。
另如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此役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无论两国谁胜谁败都将奠定统一全国的基础,所以两国都先后进行了总动员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秦国主将白起针对新换的赵军主将赵括毫无实战经验又求胜心切轻兵冒进的弱点,定下了作战方针:以第一线部队为诱饵诱赵兵出击,即向预设的主阵地长壁方向撤退;其次,巧妙利用长壁的坚固筑垒构筑袋型阵地,以主力固守阵地抵挡赵军攻击;其三,动用奇兵25000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穿插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退路,协同主阵地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赵军的合围;其四,派出骑兵部队,牵制和监视赵军营垒中的留守部队。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战略部署毫无知觉的赵括(他甚至不知此时秦军主帅已经换成了白起)统帅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出击。结果被包围在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到长壁之间的秦军预设战场,赵军左冲右突却无法冲破秦军铜墙铁壁一样的阵地,不得不就地构筑营垒固守待援。到了九月赵军断粮以长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士气涣散,赵括决定作困兽之斗,孤注一掷亲率锐卒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的强弓硬弩射成了刺猬。赵军失去主将彻底放弃抵抗,45万饥疲之师全部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只放过其中240名年幼士兵的性命,将赵军降卒残忍杀害。至此空前残酷的长平之战落下了帷幕。而秦军的强弓硬弩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从坚守长壁到射杀赵括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唐宋元,弓弩发展的最高峰。
唐王朝是继汉王朝之后最强大的封建王朝。它的版图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达西伯利亚西接帕米尔高原南到南洋诸岛。这自然和唐代军队的战斗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唐军以轻型步兵和骑兵为主讲求机动性,弓弩作为主要射远兵器装备了大部分唐朝军队,据《太白阴经》所载唐代军队一军人数为12500人,装备弓12500张(附弦37500条,箭3750000支)弩2500张(附弦7500条,箭250000支)各占100%和20%。弓和弩的装备有重叠,有的士兵是既配弓又配弩的。唐军装备的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步兵用,角弓装备骑兵,稍弓和格弓是狩猎与皇朝禁军所用。弩有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七种。臂张弩和角弓弩属于轻弩装备给单兵使用。其余的都属重弩,如大车弩,弓长十二尺(373.2厘米),需用绞车张之,发射的箭尾羽是铁制成的,箭出时“声如雷吼”。另外还有一种车弩也是设在绞车上,一次能同时发射七只箭,可射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毁。这些重弩由于过于笨重发射速度又慢并不适用于野战,所以一般只用于攻守城战斗。例如秦王李世民围攻洛阳宫城时,城中守军用八弓弩发箭,“箭如车轴,镞如巨斧,射五百步。”另外弓在唐时不是管制兵器,而弩绝对禁止民间持有违反者充军,以防止农民起义军用弩对抗朝廷。

宋朝建立以后由于失去了辽东、蒙古和河套等产马地域所以骑兵部队规模大减。而北方游牧民族的部队除了轻装机动灵活的骑射弓骑以外还有重装的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宋朝以步兵为主的部队难以在野战中战胜这样的敌人,再加上当时攻城兵器的大发展,所以宋朝军队对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战极度重视。而弓弩作为一种最适合守城的远距离杀伤兵器在制造规模和质量上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宋朝统治者为了得到大批质量优良的兵器不仅在京师设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方也设有军器作坊,集中各地的能工巧匠大量制造各种性能优良的弓箭类武器,据《宋史》兵志记载:“弓弩院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我国古代的大科学家沈括在宋神宗时被王安石推荐兼管军器监,后来传写了《梦溪笔谈》一书介绍了当时弓弩制造的基本情况。关于弓,沈括认为一张良弓应具备六种特征:第一,弓体轻巧而强劲;第二,开弓容易而弹性好;第三,长时间使用射力不减;第四,无论冻夏射力要保持不变;第五,射箭时声音清脆;第六,开弓时弓体端正。关于弓的制造,他提出要选用干透的动物韧带经过胶汤浸煮和梳理,使之不再伸缩方能用于制弓;在制造弓体的时候要把弓干材向开弓相反的方向弯曲,而后再贴上牛角片和筋丝;弓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节”的选择要长短合适,这样弓才容易开又强劲有力;而且制弓时胶要涂的薄,以免因胶的变化而影响弓的弹力。关于弩,沈括特别强调弩机上的“望山”的作用(“望山”本来西汉时期发明的)在书中沈括记述:“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其原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之法也。”也就是说,由于弩箭的初速高弹道底曲接近直线,所以可用“望山”上的刻度对准箭镞再对准目标后发射可以提高命中率。另外沈括还记述了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李宏发明的用脚开弓的“神臂弓”此弓可以“以蹬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另具《宋史》记载此弓“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一直沿用到明代。宋朝实际制造的弓弩根据《宋史 兵志》记载弓有黄桦、白桦、黑漆、麻背弓四种,拉力多为一石力(80公斤左右);弩有黄桦、白桦、黑漆、雌黄桦梢弩、跳蹬弩、木弩、克敌弓、神臂弓和神劲弓九种,拉力多为三石(240公斤)。床弩有双弓床弩、大合蝉弩、小合蝉弩、斗子弩、三弓弩、次三弓弩、三弓斗子弩、手射弩等多种,大的需70人张射300步,小的也需4人张可射150步可发射多种形状和功能的弩箭。这些强劲的弓弩在宋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攻守城的战斗中,宋代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与城齐上建有棚,突出城墙平面之外,每台容弓弩手24人队将1人。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还可以侧射和返射在城墙平面火力死角内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守的韧性。例如1123年的金宋汴京保卫战;1134年的仙人关保卫战等;而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伏击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零最终导致了宋辽之间达成了和议。
蒙古部落在未被成吉思汗统一以前,一直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转型期,所以初期蒙古战士所佩的弓箭大部分为自制。例如,当年蒙古贵族纽儿杰晋见成吉思汗时,成吉思汗见他所佩弓矢甚佳,问是谁造的,纽儿杰答曰:“臣自为之。”但是随着蒙元军事贵族不断的东征西讨,得到了大量的工匠和劳动力,所以弓箭的制造逐渐精良而且在灭金以后学会了制造神臂弓和轻型弩,灭宋以后学会了制造床弩。元时士兵所使用的弓主要为“马克大”大弓、“卡蛮”大弓、顽羊角弓以及宋人发明的多种弓弩。蒙古铁骑发动的强劲旋风在征服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征战过程中,把中国古代的制弓术传到了世界各地,并且从被征服的地区学到的制弓术容入了中国弓箭制造中,提高了中国弓箭的工艺水平。
四、 明清,弓箭最后的辉煌
明朝建立初期,蒙古军事贵族虽然被打出长城以外,但是仍然保存着相当的实力,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发动战争打击北元势力,并将儿子们派往各地担任藩王。这些藩王们拥有大量的军队,这就为以后藩王们夺嫡留下了伏笔,等到朱元璋死后任燕王的朱棣立刻起兵谋反,这就是著名的“永乐靖难”之战,在经过四年的战争之后朱棣夺得帝位后又连续五次亲征北元。由于朱棣的部队多为骑兵,所以弓箭在这些战争中也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而弩在当时管型射击火器还不普及时依然还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例如“永乐靖难”之战中朱棣的的大旗就曾被弩箭射的如同猬皮。当时明军使用的主要弓类武器除了宋时使用的四种弓以外还有开元弓、小梢弓、西番木弓三种。见于《武备志》的弩有神臂弓、蹶张弩、腰开弩、窝弩、双飞弩等。腰开弩是将一根有勾的带子系于腰后,张弩时将勾挂于弩弦上,然后身体向后倒腿向前蹬,利用全身的力量将弩上弦。双飞弩是一种装在简单木架上的守城弩,要比宋床弩简化。窝弩是将弩弦上好后挂上绊线藏与路旁,用于预防敌军偷营截寨。明中期以后由于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鸟铳等先进火器的传入将弩完全排挤出了战争的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火器射击速度过慢所以并不能完全替代弓箭。著名的戚家军中所用之弩,已经只有用来防止敌军偷营截寨的多连装窝弩“耕戈”,但弓箭仍然是长枪手随身的武器之一。而且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到,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必须改进弓箭的形制:在弓箭外部用桦树皮包裹,在节处要用线捆扎,箭镞必须用透甲锥点钢。还提到了自己使用弓箭的一些心得和两种射箭的方法。
随着明末政治统治的黑暗和军制的败坏,由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与白山黑水之间,由于建州女真为游猎部落精于骑射,所以弓箭是每个战士必备的主战武器。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在进攻翁科骆城时就曾被敌人用箭射穿铁盔和锁子甲围领,受伤甚重几次昏迷,足见弓箭杀伤力之强。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绝望中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明朝灭亡了,但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却先降后叛并引清军入关。农民军在李自成亲自率领下进兵山海关,和吴三桂与清军大战于“一片石”。那天风沙很大,清军蓄锐不发,先让吴三桂出战,农民军和吴军在离山海关数里许的庙堂前交锋。两军矢发如雨,炮声震天,打得十分激烈,吴军几次被围又几次冲开。两军激战过午直到精力消耗过半时,清军才在三巡呐喊和三巡飞箭后,从吴三桂军左右两翼闪电般的飞驰而出,投入战斗,直冲农民军中坚,于是农民军就在一片:“满兵来矣。”的惊呼中败下阵来。而另一个农民军将领张献忠,也于1646年11月27日在西充县凤凰坡被清肃亲王豪格的前哨骑兵一箭射死。清人在取得了对农民军的绝对胜利后,又先后击溃各地的明朝残余势力统一了全国。在这些战争中满州骑兵使用的弓箭当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明末两大农民起义军首领一个败于弓箭之下,一个直接死于箭下的事实也证明了弓箭在战争中的作用。

清朝官制的弓箭仅有一种形制基本一致,但却按等级的高低分为皇帝、亲王郡王(桦木制,黑漆,皮弦)、侍卫和职官兵丁(榆木制,习射时用丝弦,战时用鹿皮弦)等,按用途分为打猎行围、检阅部队、以及实战用,只在选材装饰上有区别。所配之箭有41种之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弩有四种分别是如意弩、双机弩、双机贯凫神弩、和射虎弩,但是未见实际使用的记录。这些弓弩虽然受到火器的强烈冲击,却仍然随着八旗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参与了清初的平三藩、收台湾、反击沙俄、击溃准格尔蒙古等战争。
本文内容于 2010-1-12 19:00:04 被轻骑百胜编辑
来自:梦泽赤子  >《武学百家之中华射艺360doc/article/1204156_11430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