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四年江南倭寇事件的真相及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0:15
嘉靖三十四年江南倭寇事件的真相及分析



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在大明帝国的江南地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股百人规模的倭寇,在这个帝国的腹心地区流窜了八十多天,杀死杀伤军民人等四千有余,才在太湖附近被剿灭。
长久以来,这个事件一直被人们当作明廷腐败、明军无能的典型案例来说。然而,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次事件的发生是否由于明军战力低下造成的。
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比较了目前有关该事件的几个流行版本,最后发现这些版本的事实部分都是直接译自《明实录》中的《世宗实录》卷424和卷425。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知为什么,这些现代版本都只对原始史料做了选择性的翻译。
例如,就在记载该事件的分卷中,同时还有这样的记载未被翻译: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甲午,四千余倭寇犯嘉兴,俞大猷击之,“诸军共擒斩首功凡一千九百八十人。”
五月乙卯,俞大猷等官兵及永顺官舍彭翼南等土兵苏州府县乡兵“进攻陆泾坝贼败之斩首二百七十有奇焚贼舟三十余艘余贼奔溃……”
六月甲戌,“三丈浦倭贼驾舟出海总兵俞大猷引舟师遮洋击之斩首一百三十有奇冲沈贼舟七艘贼遯泊海洋三板沙……”
六月庚辰,“三板沙倭贼抢民船出洋参政任环总兵俞大猷引舟师追击於马蹟山擒倭首滩舍卖及从贼五十七人斩首九十三级。是日倭舟有被海风飘回者舟坏余贼五十人屯嘉定县民家参政任环以耆兵攻之不克伤亡几三百人乃投火民宅爇之贼尽死”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嘉靖三十四年五六月间,明军在杭嘉湖地区与来袭的大股倭寇展开了激战,并给予倭寇重创。在残存的倭寇驾船出逃之后,明军还对其进行了海上追击,在激烈的海战后迫使其退到一个叫三板沙的地方,并在此最终围歼了此股倭寇。
而那股流窜江南八十多天的百人倭寇,恰巧在这个时候于浙江登陆了,按照原计划,他们是要与先期登陆的大股倭寇会合的,然而他们上岸后才发现,倭寇主力已被歼灭,而他们自己也很快被包围,最后只得“潜缚木筏,由东河夜渡,溃围而出”。
这股倭寇在明军的围堵之下死伤惨重,逃到淳安时仅余六十余人,此时“浙兵逼急”,于是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得翻山进入安徽歙县,并就此开始了产生主要杀伤的流窜过程,直到最后被歼灭。
由上面的完整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不差,该股倭寇其实一直处于逃命的状态。那么,后来他们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和杀伤,乃至在《明实录》里都会专门记下一笔呢?
通过对史料的仔细研究,笔者发现该事件有以下这些特点:
1.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此股倭寇进行过夜间突围、穿越陌生山区、一昼夜长途奔袭180里等一系列比较复杂的作战行动。因此,这股倭寇的骨干应该是在日本本土战败的正规武士,而不是普通的破产平民。
2.此股倭寇的作战模式是无根据地的流动作战,在一个地方基本不会停留一天以上,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此种作战方式使得明军野战机动力量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捕捉和打击。
与此相应的,此股倭寇也竭力避免与明军的野战机动部队作战,其沿途击败的明军,都是类似现代民兵、联防队和农场兵性质的卫所军和乡勇。
3.此股倭寇造成的最大杀伤是在非传统倭患区的皖南-南京一线,该地区人口稠密,同时由于很少有倭寇进入这一地区,因此当地官府和民众对于对抗倭寇少有实际经验,无法像浙江传统倭患区那样在短时间内形成对倭寇的有效防御和围堵。
4.由于该股倭寇与明军的实力事实上不成比例,然而却造成了意料外的破坏,因此政治影响巨大。
如果把上面这几点再进行简化的话,可以这样归纳描述:
1. 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专业性,因此相对破坏力较普通犯罪分子为强。
2. 犯罪分子流窜作案,利用时间差避免与强力机关执法队接触,从而逃避打击。
3. 犯罪分子挑选的作案地点是传统上的治安优良区域,该区域官民都缺乏应付极端治安事件的意识和实际经验。
4. 由于政府未能及时有效地对犯罪分子进行控制和打击,因此造成了相对较大的恶劣政治影响。
正是由于具备以上这些特点,所以该事件才会在惜墨如金的中国传统史书中被记录下来。嘉靖三十四年江南倭寇事件的真相及分析



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在大明帝国的江南地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股百人规模的倭寇,在这个帝国的腹心地区流窜了八十多天,杀死杀伤军民人等四千有余,才在太湖附近被剿灭。
长久以来,这个事件一直被人们当作明廷腐败、明军无能的典型案例来说。然而,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次事件的发生是否由于明军战力低下造成的。
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比较了目前有关该事件的几个流行版本,最后发现这些版本的事实部分都是直接译自《明实录》中的《世宗实录》卷424和卷425。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知为什么,这些现代版本都只对原始史料做了选择性的翻译。
例如,就在记载该事件的分卷中,同时还有这样的记载未被翻译: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甲午,四千余倭寇犯嘉兴,俞大猷击之,“诸军共擒斩首功凡一千九百八十人。”
五月乙卯,俞大猷等官兵及永顺官舍彭翼南等土兵苏州府县乡兵“进攻陆泾坝贼败之斩首二百七十有奇焚贼舟三十余艘余贼奔溃……”
六月甲戌,“三丈浦倭贼驾舟出海总兵俞大猷引舟师遮洋击之斩首一百三十有奇冲沈贼舟七艘贼遯泊海洋三板沙……”
六月庚辰,“三板沙倭贼抢民船出洋参政任环总兵俞大猷引舟师追击於马蹟山擒倭首滩舍卖及从贼五十七人斩首九十三级。是日倭舟有被海风飘回者舟坏余贼五十人屯嘉定县民家参政任环以耆兵攻之不克伤亡几三百人乃投火民宅爇之贼尽死”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嘉靖三十四年五六月间,明军在杭嘉湖地区与来袭的大股倭寇展开了激战,并给予倭寇重创。在残存的倭寇驾船出逃之后,明军还对其进行了海上追击,在激烈的海战后迫使其退到一个叫三板沙的地方,并在此最终围歼了此股倭寇。
而那股流窜江南八十多天的百人倭寇,恰巧在这个时候于浙江登陆了,按照原计划,他们是要与先期登陆的大股倭寇会合的,然而他们上岸后才发现,倭寇主力已被歼灭,而他们自己也很快被包围,最后只得“潜缚木筏,由东河夜渡,溃围而出”。
这股倭寇在明军的围堵之下死伤惨重,逃到淳安时仅余六十余人,此时“浙兵逼急”,于是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得翻山进入安徽歙县,并就此开始了产生主要杀伤的流窜过程,直到最后被歼灭。
由上面的完整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不差,该股倭寇其实一直处于逃命的状态。那么,后来他们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和杀伤,乃至在《明实录》里都会专门记下一笔呢?
通过对史料的仔细研究,笔者发现该事件有以下这些特点:
1.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此股倭寇进行过夜间突围、穿越陌生山区、一昼夜长途奔袭180里等一系列比较复杂的作战行动。因此,这股倭寇的骨干应该是在日本本土战败的正规武士,而不是普通的破产平民。
2.此股倭寇的作战模式是无根据地的流动作战,在一个地方基本不会停留一天以上,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此种作战方式使得明军野战机动力量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捕捉和打击。
与此相应的,此股倭寇也竭力避免与明军的野战机动部队作战,其沿途击败的明军,都是类似现代民兵、联防队和农场兵性质的卫所军和乡勇。
3.此股倭寇造成的最大杀伤是在非传统倭患区的皖南-南京一线,该地区人口稠密,同时由于很少有倭寇进入这一地区,因此当地官府和民众对于对抗倭寇少有实际经验,无法像浙江传统倭患区那样在短时间内形成对倭寇的有效防御和围堵。
4.由于该股倭寇与明军的实力事实上不成比例,然而却造成了意料外的破坏,因此政治影响巨大。
如果把上面这几点再进行简化的话,可以这样归纳描述:
1. 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专业性,因此相对破坏力较普通犯罪分子为强。
2. 犯罪分子流窜作案,利用时间差避免与强力机关执法队接触,从而逃避打击。
3. 犯罪分子挑选的作案地点是传统上的治安优良区域,该区域官民都缺乏应付极端治安事件的意识和实际经验。
4. 由于政府未能及时有效地对犯罪分子进行控制和打击,因此造成了相对较大的恶劣政治影响。
正是由于具备以上这些特点,所以该事件才会在惜墨如金的中国传统史书中被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