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末民变简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8:21:56
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中,一直把历史上(指建国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民变行为,笼统的称之为农民起义,称他们的行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义举;还套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称之为被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反抗反动的剥削阶级的合理行动,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
自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这种以歌颂为主的历史观在学术界、文艺界完全了主流,连带着扩散到教育界,很多那个时代的过来人,经过自小学到大学老师传统授业解惑的教授之后,恐怕都会自觉不自觉得在脑海中多少留下点印象。
就笔者个人来说,从小时侯开始就受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影响,脑海中充斥着与“封建反动统治者”进行殊死搏斗的农民英雄形象,对小说所描写的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充满钦佩。
不过随着自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辨浪潮,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突破旧有意识形态的窠臼,从纯学术的角度重新研判历史上的产生这些民变的前因后果以及其领导者的种种行为,在此基础上,他们的看法开始有所改变。
而作为业余历史爱好者的笔者,在阅读品味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之后,也因一时兴趣,试图依据个人看法,就明末民变的某些问题做一肤浅分析。

一、关于民明末民变的起因
    按一般教科书的看法,通常在教科书中被称作明末农民战争的明末民变运动直接起因是因为长时间而又严酷的自然灾害在加上属于封建反动统治阶级的明朝大小官吏的横征暴敛而导致的天灾人祸-------在描述中国古代的每次农民起义的段落中差不多都是这般描述。
而事实上,从现在专家学者们公开发表的研究著作表明,明末农民战争最早起源于属于今天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一带,这里,属于当时明帝国疆域内最为贫瘠的地区,比较当时气候条件较好,物产比较丰富,民众文化素质较高,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发达,承担着明王朝征收漕粮和赋税的重担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明代江南地区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这里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可以说非常恶劣。
史籍记载,明代万历一朝四十八年中,陕西有灾荒记载的达二十五年之多,天启、崇祯年间更是灾荒不断,据当时一位官吏向朝廷的奏报,当时的延安府,曾经一年无雨,草木焦枯,乡民没有粮食,先吃蒿草,进而以树皮为食,树皮吃完,只能以石块充饥,的确是一片饿桴遍地的悲惨世界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官府不但没有全力赈济灾民,反而变本加厉地催缴田赋,幸存的百姓只有逃亡,最后无路可走,结果就如《流寇长编》中的记载:“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殣相望,或群取富者粟,惧捕诛,始聚为盗”。
除了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参加造反武装的还有大批哗变的士兵,导致他们哗变时是长期存在的拖欠军饷问题。
明朝自正德年间开始,因拖欠军饷而导致士兵哗变已成为一种常态,崇祯元年,就在袁崇焕复出准备去蓟辽前线重新督师之前,镇守辽东宁远要塞的明军因拖欠军饷发生哗变,捉拿了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人,在谯楼上拷打,毕自肃血流满面,幸亏兵备道郭广新以身体掩护毕自肃,谋求和解,并想法筹集了二万两银子,又开小票向商民借得五万两银子,补发了部分欠饷,毕自肃始得以脱身,他自知治军无方,上疏引罪之后,上吊自尽(这个毕自肃恰好是当时明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胞弟)
截至到天启七年为止,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军镇积欠军饷达二百四十四万多两,常有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发饷的事情,直到崇祯初年不少地方欠饷达三十六个月,因此,当时的明朝户部侍郎南居益在崇祯二年谈到“大盗蜂起”的原因时说:“皆缘饥军数数鼓噪城中,亡命之徒揭竿相向,数载以来,养成燎原之势。”
另外,由于崇祯朝裁撤驿站,同样导致陕西境内的大批驿卒无以为生,遂铤而走险,加入造反武装,明末最有名的造反武装首领李自成,就是曾经是一名驿卒。
此外,早就在陕西本地存在一批绿林老响马也加入了造反行列,在明末名噪一时的“闯王”高迎祥就是其中一员。
统计下来,哗变逃亡的军卒、被裁的驿卒、啸聚山林的绿林盗这三种人构成了造反武装的骨干,他们富有经验和胆略;而大量的饥民、难民的加入则不断壮大了造反武装的力量与声势,谁能料到正是这些从山沟里杀出的“乌合之众”最终终结了大明王朝277年的江山呢?
不过,极少数富有远见的人当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原任通政使陕西人马世鸣就曾大声发出呼吁,指出朝廷仅仅以陕西一隅之地来看待民变问题,而不是从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角度来审视潜在的祸乱,是一种短视行为;陕西的问题势必危机全国,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通过上面的论析,我们可以看到,天灾人祸的确是明末民变的重要诱发原因,但是因此将民变的原因全盘推到以崇祯为首的明朝政府身上,也是有欠公允的,因为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在长达十七年的崇祯一朝始终平安无事,甚至在北京被李自成攻下,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后,弘光还能够从容的在南京登基为帝,就充分说明了明末的国家政策还远没有达到“暴政”的程度,民间传统的“气数已尽”或者教科书中封建统治者作恶多端自取灭亡的说法,不足以解释明朝的最终崩溃的原因。
二、关于明朝廷的剿与抚
以崇祯为首的明朝廷,在对待造反武装的问题,始终在剿与抚之间摇摆不定,再加上明朝财政破产,无力赈济安抚造反武装以及官吏昏庸无能,致使民变问题长期久拖不决,最终使得明王朝被驿卒出身的李自成所掀翻!
陕西民变发生之初,明朝廷从上倒下并不重视,派了一个“素有清望,然不知兵”的典型文官杨鹤去招抚,但却不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面对严酷的天灾和大量的饥民,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四年,朝廷总共也只向陕西拨发过两次赈济灾款,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十一万两,当然,面对当时已经“十室九空,人食草木”陕西,当然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而且,朝廷鉴于辽东边患,将陕甘边兵大量调走,就使得陕西兵力薄弱,无力弹压遍地的造反武装。
最重要的是,造反武装接受招抚之后,需要安置他们,使他们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也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些钱,仅仅发张免死票,就地安插了事,使得他们“淫掠如故,村氓吞声,有司莫敢告,口患成于此。”
因此,虽然杨鹤不失为一个负责有良心的官员,虽然他也曾经成功的招抚了包括李自成、张献忠在内的十余支造反武装,但最后这些造反武装几乎无一例外的重新走上了反叛之路!
杨鹤的失败,当然是一种必然!
接替杨鹤职务的洪承畴,开始变抚为剿,大开杀戒!
相比较于平庸的杨鹤,洪承畴要老成的多!
洪承畴自崇祯四年十月上任之后,经过两年的全力剿杀,到崇祯六年,陕西的局势基本被稳住了。
但是,此时的民变已经不限于陕西一地,已经随着造反武装的流动,开始向临近的山西、河南扩散了!
自崇祯三年开始,造反武装大量进入山西、河南之后,已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状态,四面开花,到处出击,使得官军渐成疲于奔命之态!
而且,由于朝廷财政困难,因此无法增兵以加强围剿的力度,造反武装由于大量各色人员的不断加入,带来了马匹、武器的急需物资,实力不断增强,此消彼长,使得朝廷越来越难以控制局面了!
在笔者看来,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面对这样难堪的局势,只是一味单纯的依靠官军围剿,假如他们像后来清朝对付天平天国那样,发动地方乡绅地主组织地方武装团练,一方面维持本地治安,必要时协助官军进行围剿,同时通过守卫地方来压缩造反武装的生存空间,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此时的造反武装在很多老百姓眼里和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并无区别,因为他们的作为和土匪强盗别无二致。)
如果他们这样做,也许局面会好很多。
可惜,作为生活在几百年后的今人,笔者的这些思考也只能是一种穿越时空遐想而已,因为历史不能够假设!
书归正传,尽管造反武装难以对付,但官军还不是没有机会,实际上在崇祯一朝长达十七年的清剿“流寇”的作战中,官军曾经出现了多次的机会。
第一次崇祯六年的十一月,官军通过异地调兵,将造反武装压缩在太行山东南、黄河以北的狭窄地带,造反武装随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紧要关头,造反武装首领张妙手等人,以诈降计诱骗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以及京营总兵王朴等人,获得了喘息之机,随后,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突然自陕西垣曲、河南济源黄河河身最狭窄之处结冰的河面上奔驰过河,摆脱了官军的包围!
这就是明末震惊一时的“淹池渡”。
据史籍明确记载,这次从官军围困中逃脱的大小造反武装首领共计五十余人,部众达十余万,而这,几乎是当时造反武装的全部力量!

官军第二次错失良机是在崇祯七年的八月,在陕西汉中的车箱峡。
当时,李自成率部众陷入了类似后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类似的困境,车箱峡乃一绝地,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人根本无法攀登,此地的山民投下巨石火把,阻止李部通过,再加连日的大雨以及粮草的缺乏,李部似乎已经大难难逃!
可是,当时负责“剿贼”的五省总督陈奇喻,却又轻信了李自成诈降的谎言,特许李自成从车箱峡撤离至安全地带,然后接受招抚,遣散回乡。
结果,李自成走出绝地车箱峡之后,再举反旗,纵横陕甘一带。
官军的第三次失误是熊文灿再次误信张献忠的诈降计而招抚张献忠。
崇祯十年十二月,随着时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十面张网”围剿计划的逐步实施,张献忠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于是遂派人与当时担任五省总理的熊文灿接洽,表示愿意接受招安。
熊文灿在接受了张献忠的重金贿赂之后,居然对张献忠的谎言深信不疑,不仅为张献忠请衔开饷,默许他带领武装部众驻扎谷城县一带,公开设卡征税征粮,打造兵器,还阻止了湖广巡按御史林明球等人逮捕张献忠的图谋!
就这样,张献忠在利用了熊文灿,以招抚投降为名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之后,于崇祯十二年五月重举反旗,再次纵兵攻城掠地。
起事之前,张献忠还将收受他贿赂的明朝官吏的名字布告天下,狠狠打了熊文灿一个嘴巴。
笔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时候,一直感到纳闷,为何明朝官吏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这种低级错误,按理说,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在官场经风历浪,人生阅历和从政经验无疑是丰富的,本不应该如此愚蠢!
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世故很深的“老油条”屡屡被张献忠这些闯江湖的“狡贼”们玩弄于股掌之上,不断上演古代版的“无间道”,最终成了被后世史家们拿来取笑的笑柄!
不过,仅仅指责他们是不够的,评论家们同样关注了崇祯皇帝在剿与抚之间摇摆不定的骑墙政策,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的这种含糊不清的态度,这些官僚是不敢大胆放手做此类冒险的招抚的!
比如在招抚张献忠的问题上,崇祯皇帝一开始就对张献忠的投降深信不疑,尽管连他一向信任的杨嗣昌也指出张献忠乃诈降,但崇祯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默许了熊文灿对张献忠的“优待”!
比较一下后世的曾国藩宁肯违背他所虔诚信仰的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准则,不惜背上“曾剃头”的骂名,在对付“长毛”问题上的绝不心慈手软的实用主义原则,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的确具有些善良孩童般的幼稚!
分析下来,笔者无法不认可崇祯皇帝被李自成最后逼死煤山是历史必然的评判!
三、关于李自成和张献忠
与传统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高大全的农民英雄形象不同的是,李、张二人最初仅仅是风起云涌明末民变浪潮中众多弄潮儿中的两个,所不同的是,他们在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准则范畴内,因为最后的称王称霸而幸运的成为被后人竖起的两面旗帜!而许多的造反武装首领或者为官军剿杀,或投降官军,或在与其他造反武装火并中丧命,或者依附于李张二人,因此他们姓名和事迹也就鲜为人知了,他们在李张二人最终倾覆大明王朝的举动中所起的作用也就常常被人所忽视。
在明末,由于《水浒传》这类宣扬“替天行道”的通俗文学在民间的广为传播,也在无形当中影响了明末的这些造反者,凡有手里有些人马的造反武装首领,纷纷仿照《水浒传》梁山好汉闯名声、立招牌的形式,为自己取了各类绰号,根据史家的统计,流传下来的大概有如下这些人:
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哄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关巢、八大王、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张飞、诈手、刑红狼、闯塌天、马鹞子、南营八大王、哄世王、大将军、过天星(惠登相)、二将、哄天王、猛虎、独虎、老回回(马玉光)、高小溪、扫地王、曹操(罗汝才)、稻黍悍、逼上路、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张飞、石塌天、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鞋底光、瓦背儿、刘备、钻天鹞、上天龙。
这份出自《流寇长编》名单,是崇祯六年夹带在著名的“淹池渡”事件中造反武装首领张妙手等人采取诈降计时向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以及京营总兵王朴等人递交的伪降书中,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当然也有不少漏掉的)
通过这份名单,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聚水泊共抗朝廷的壮观场面!
而这其中,拥有部众上万的人,不在少数!
经过洪承畴等人几年的全力剿杀之后,造反武装居然还有这麽多的首领和他们的部众幸存,可见当时造反武装数量之大和团伙之多!
虽然官军也有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这样的能战文官,有曹文诏、左良玉等悍勇武将,可面对如此庞大的造反武装,面对他们在广阔地域内的不断流动,面对饥民的不断加入造反武装,也就只能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李张二人身处此种生存环境,幸运之极!
虽然后来,明朝廷有杨嗣昌的“十面张网”围剿计划实施,使得李自成一度销声匿迹、张献忠诈降熊文灿,但随着满洲军的不断入塞侵袭和明清的松、锦决战,使得崇祯皇帝不断将原本用于打击造反武装的能战之将和精锐部队北调作战,而这些部队最终又在于清军的交战中几乎全部被消灭,使得李、张二人的压力骤减,崇祯皇帝在紧要关头又不合时宜催促明军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在陕西的孙传庭部出关作战,最终输掉自己最后一点本钱。
作为胜利者的李张各自建立了自己政权,也采取了某些迎合人心的措施,老百姓也唱出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歌颂民谣,但李张二人并非是刘邦、朱元璋那样具备雄才大略的真正枭雄,他们骨子里仍然是不改草莽江湖盗的本性,张献忠在崇祯十五年之前,每攻下一城,往往大肆抢掠烧杀,他打仗也主要是靠金帛、良马、美女。每次开战时,必以此来激励士气,他这方面也身体力行,竟然拥有九个妻妾,他的造反生涯中,曾多次投降朝廷(投降熊文灿只是其中之一),而渡过难关之后,又无一例外的重新叛乱,由此可见他的性格!李自成在北京不过数十日,但却以追缴赃为由大肆抢劫和勒索,第一天就处死了500名宦官,前后将1000多名士大夫勒索拷打致死,其腐化堕落速度之快,连毛泽东都专门拿出来引以为鉴!
他们的表现就像极了一个逮住机会就大捞一把的爆发户,正如《水浒》中的李逵所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所谓政权也不过是《水浒》中所描写的黑帮团伙的翻版而已,并不能自动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机构,也不能被所有的人所拥护接纳,李张二人很快就失去了他们得来不易的民心!
其后,当他们面对强悍的清军入关镇压时,失败命运也就自然很快降临了!
而在清军入关之后,以清军为一方,以李张余部和南明为另一方的战争又持续了20年之久,明帝国旧有的疆域内被严重蹂躏摧残,人口大量损失,民间凋敝到了极点,代之而起的却是一个对老百姓更为残酷专制的政权,从这点上讲,教科书上所说的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进步这一观点的确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结语
尽管笔者基本同意明朝在崇祯朝的确是“病入膏盲、无可救药”这样一种评判观点,但却对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总是重复犯下落入造反武装诈降圈套的低级错误感到匪夷所思,因为这无论如何不能被视为一个在政治上相对成熟的执政团队所应犯的错误!
不过,作为明朝统治支柱的文官集团和朱家的皇亲国戚们,的确应该为明王朝的垮台负起应有的责任,这种责任正如崇祯所指出的:“……谕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他有了,怎么这等愚?”
当一个王朝的上层精英们,心中只装着自己而无国家的时候,这个王朝离覆亡也就不远了!
作为作为最终推翻明朝、建立政权的李张二人,在他们举旗造反的那一刻,他们想法也只是本能的求生存而已,但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之后,却彻底改变了他们行为和生存方式,使他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到了掀翻旧政权!
笔者认为当然不能否认他们个人的素养与努力,但正如笔者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从他们的表现看,他们也未必拥有比其他造反武装首领更强的能力,更不具备成大事者如刘邦、朱元璋那样的才干,因此他们的成功带有很大偶然性,用这样的评语也许更适合总结他们的成功:明朝的覆亡是自身危机和内忧外患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指李自成、张献忠)只是恰到好处的充当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参考资料:
樊树志:《晚明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芮弘:《大清真相(壹)》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版
夏维中:《景山的秋风》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中,一直把历史上(指建国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民变行为,笼统的称之为农民起义,称他们的行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义举;还套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称之为被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反抗反动的剥削阶级的合理行动,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
自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这种以歌颂为主的历史观在学术界、文艺界完全了主流,连带着扩散到教育界,很多那个时代的过来人,经过自小学到大学老师传统授业解惑的教授之后,恐怕都会自觉不自觉得在脑海中多少留下点印象。
就笔者个人来说,从小时侯开始就受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影响,脑海中充斥着与“封建反动统治者”进行殊死搏斗的农民英雄形象,对小说所描写的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充满钦佩。
不过随着自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辨浪潮,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突破旧有意识形态的窠臼,从纯学术的角度重新研判历史上的产生这些民变的前因后果以及其领导者的种种行为,在此基础上,他们的看法开始有所改变。
而作为业余历史爱好者的笔者,在阅读品味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之后,也因一时兴趣,试图依据个人看法,就明末民变的某些问题做一肤浅分析。

一、关于民明末民变的起因
    按一般教科书的看法,通常在教科书中被称作明末农民战争的明末民变运动直接起因是因为长时间而又严酷的自然灾害在加上属于封建反动统治阶级的明朝大小官吏的横征暴敛而导致的天灾人祸-------在描述中国古代的每次农民起义的段落中差不多都是这般描述。
而事实上,从现在专家学者们公开发表的研究著作表明,明末农民战争最早起源于属于今天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一带,这里,属于当时明帝国疆域内最为贫瘠的地区,比较当时气候条件较好,物产比较丰富,民众文化素质较高,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发达,承担着明王朝征收漕粮和赋税的重担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明代江南地区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这里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可以说非常恶劣。
史籍记载,明代万历一朝四十八年中,陕西有灾荒记载的达二十五年之多,天启、崇祯年间更是灾荒不断,据当时一位官吏向朝廷的奏报,当时的延安府,曾经一年无雨,草木焦枯,乡民没有粮食,先吃蒿草,进而以树皮为食,树皮吃完,只能以石块充饥,的确是一片饿桴遍地的悲惨世界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官府不但没有全力赈济灾民,反而变本加厉地催缴田赋,幸存的百姓只有逃亡,最后无路可走,结果就如《流寇长编》中的记载:“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殣相望,或群取富者粟,惧捕诛,始聚为盗”。
除了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参加造反武装的还有大批哗变的士兵,导致他们哗变时是长期存在的拖欠军饷问题。
明朝自正德年间开始,因拖欠军饷而导致士兵哗变已成为一种常态,崇祯元年,就在袁崇焕复出准备去蓟辽前线重新督师之前,镇守辽东宁远要塞的明军因拖欠军饷发生哗变,捉拿了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人,在谯楼上拷打,毕自肃血流满面,幸亏兵备道郭广新以身体掩护毕自肃,谋求和解,并想法筹集了二万两银子,又开小票向商民借得五万两银子,补发了部分欠饷,毕自肃始得以脱身,他自知治军无方,上疏引罪之后,上吊自尽(这个毕自肃恰好是当时明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胞弟)
截至到天启七年为止,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军镇积欠军饷达二百四十四万多两,常有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发饷的事情,直到崇祯初年不少地方欠饷达三十六个月,因此,当时的明朝户部侍郎南居益在崇祯二年谈到“大盗蜂起”的原因时说:“皆缘饥军数数鼓噪城中,亡命之徒揭竿相向,数载以来,养成燎原之势。”
另外,由于崇祯朝裁撤驿站,同样导致陕西境内的大批驿卒无以为生,遂铤而走险,加入造反武装,明末最有名的造反武装首领李自成,就是曾经是一名驿卒。
此外,早就在陕西本地存在一批绿林老响马也加入了造反行列,在明末名噪一时的“闯王”高迎祥就是其中一员。
统计下来,哗变逃亡的军卒、被裁的驿卒、啸聚山林的绿林盗这三种人构成了造反武装的骨干,他们富有经验和胆略;而大量的饥民、难民的加入则不断壮大了造反武装的力量与声势,谁能料到正是这些从山沟里杀出的“乌合之众”最终终结了大明王朝277年的江山呢?
不过,极少数富有远见的人当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原任通政使陕西人马世鸣就曾大声发出呼吁,指出朝廷仅仅以陕西一隅之地来看待民变问题,而不是从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角度来审视潜在的祸乱,是一种短视行为;陕西的问题势必危机全国,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通过上面的论析,我们可以看到,天灾人祸的确是明末民变的重要诱发原因,但是因此将民变的原因全盘推到以崇祯为首的明朝政府身上,也是有欠公允的,因为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在长达十七年的崇祯一朝始终平安无事,甚至在北京被李自成攻下,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后,弘光还能够从容的在南京登基为帝,就充分说明了明末的国家政策还远没有达到“暴政”的程度,民间传统的“气数已尽”或者教科书中封建统治者作恶多端自取灭亡的说法,不足以解释明朝的最终崩溃的原因。
二、关于明朝廷的剿与抚
以崇祯为首的明朝廷,在对待造反武装的问题,始终在剿与抚之间摇摆不定,再加上明朝财政破产,无力赈济安抚造反武装以及官吏昏庸无能,致使民变问题长期久拖不决,最终使得明王朝被驿卒出身的李自成所掀翻!
陕西民变发生之初,明朝廷从上倒下并不重视,派了一个“素有清望,然不知兵”的典型文官杨鹤去招抚,但却不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面对严酷的天灾和大量的饥民,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四年,朝廷总共也只向陕西拨发过两次赈济灾款,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十一万两,当然,面对当时已经“十室九空,人食草木”陕西,当然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而且,朝廷鉴于辽东边患,将陕甘边兵大量调走,就使得陕西兵力薄弱,无力弹压遍地的造反武装。
最重要的是,造反武装接受招抚之后,需要安置他们,使他们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也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些钱,仅仅发张免死票,就地安插了事,使得他们“淫掠如故,村氓吞声,有司莫敢告,口患成于此。”
因此,虽然杨鹤不失为一个负责有良心的官员,虽然他也曾经成功的招抚了包括李自成、张献忠在内的十余支造反武装,但最后这些造反武装几乎无一例外的重新走上了反叛之路!
杨鹤的失败,当然是一种必然!
接替杨鹤职务的洪承畴,开始变抚为剿,大开杀戒!
相比较于平庸的杨鹤,洪承畴要老成的多!
洪承畴自崇祯四年十月上任之后,经过两年的全力剿杀,到崇祯六年,陕西的局势基本被稳住了。
但是,此时的民变已经不限于陕西一地,已经随着造反武装的流动,开始向临近的山西、河南扩散了!
自崇祯三年开始,造反武装大量进入山西、河南之后,已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状态,四面开花,到处出击,使得官军渐成疲于奔命之态!
而且,由于朝廷财政困难,因此无法增兵以加强围剿的力度,造反武装由于大量各色人员的不断加入,带来了马匹、武器的急需物资,实力不断增强,此消彼长,使得朝廷越来越难以控制局面了!
在笔者看来,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面对这样难堪的局势,只是一味单纯的依靠官军围剿,假如他们像后来清朝对付天平天国那样,发动地方乡绅地主组织地方武装团练,一方面维持本地治安,必要时协助官军进行围剿,同时通过守卫地方来压缩造反武装的生存空间,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此时的造反武装在很多老百姓眼里和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并无区别,因为他们的作为和土匪强盗别无二致。)
如果他们这样做,也许局面会好很多。
可惜,作为生活在几百年后的今人,笔者的这些思考也只能是一种穿越时空遐想而已,因为历史不能够假设!
书归正传,尽管造反武装难以对付,但官军还不是没有机会,实际上在崇祯一朝长达十七年的清剿“流寇”的作战中,官军曾经出现了多次的机会。
第一次崇祯六年的十一月,官军通过异地调兵,将造反武装压缩在太行山东南、黄河以北的狭窄地带,造反武装随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紧要关头,造反武装首领张妙手等人,以诈降计诱骗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以及京营总兵王朴等人,获得了喘息之机,随后,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突然自陕西垣曲、河南济源黄河河身最狭窄之处结冰的河面上奔驰过河,摆脱了官军的包围!
这就是明末震惊一时的“淹池渡”。
据史籍明确记载,这次从官军围困中逃脱的大小造反武装首领共计五十余人,部众达十余万,而这,几乎是当时造反武装的全部力量!

官军第二次错失良机是在崇祯七年的八月,在陕西汉中的车箱峡。
当时,李自成率部众陷入了类似后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类似的困境,车箱峡乃一绝地,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人根本无法攀登,此地的山民投下巨石火把,阻止李部通过,再加连日的大雨以及粮草的缺乏,李部似乎已经大难难逃!
可是,当时负责“剿贼”的五省总督陈奇喻,却又轻信了李自成诈降的谎言,特许李自成从车箱峡撤离至安全地带,然后接受招抚,遣散回乡。
结果,李自成走出绝地车箱峡之后,再举反旗,纵横陕甘一带。
官军的第三次失误是熊文灿再次误信张献忠的诈降计而招抚张献忠。
崇祯十年十二月,随着时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十面张网”围剿计划的逐步实施,张献忠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于是遂派人与当时担任五省总理的熊文灿接洽,表示愿意接受招安。
熊文灿在接受了张献忠的重金贿赂之后,居然对张献忠的谎言深信不疑,不仅为张献忠请衔开饷,默许他带领武装部众驻扎谷城县一带,公开设卡征税征粮,打造兵器,还阻止了湖广巡按御史林明球等人逮捕张献忠的图谋!
就这样,张献忠在利用了熊文灿,以招抚投降为名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之后,于崇祯十二年五月重举反旗,再次纵兵攻城掠地。
起事之前,张献忠还将收受他贿赂的明朝官吏的名字布告天下,狠狠打了熊文灿一个嘴巴。
笔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时候,一直感到纳闷,为何明朝官吏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这种低级错误,按理说,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在官场经风历浪,人生阅历和从政经验无疑是丰富的,本不应该如此愚蠢!
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世故很深的“老油条”屡屡被张献忠这些闯江湖的“狡贼”们玩弄于股掌之上,不断上演古代版的“无间道”,最终成了被后世史家们拿来取笑的笑柄!
不过,仅仅指责他们是不够的,评论家们同样关注了崇祯皇帝在剿与抚之间摇摆不定的骑墙政策,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的这种含糊不清的态度,这些官僚是不敢大胆放手做此类冒险的招抚的!
比如在招抚张献忠的问题上,崇祯皇帝一开始就对张献忠的投降深信不疑,尽管连他一向信任的杨嗣昌也指出张献忠乃诈降,但崇祯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默许了熊文灿对张献忠的“优待”!
比较一下后世的曾国藩宁肯违背他所虔诚信仰的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准则,不惜背上“曾剃头”的骂名,在对付“长毛”问题上的绝不心慈手软的实用主义原则,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的确具有些善良孩童般的幼稚!
分析下来,笔者无法不认可崇祯皇帝被李自成最后逼死煤山是历史必然的评判!
三、关于李自成和张献忠
与传统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高大全的农民英雄形象不同的是,李、张二人最初仅仅是风起云涌明末民变浪潮中众多弄潮儿中的两个,所不同的是,他们在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准则范畴内,因为最后的称王称霸而幸运的成为被后人竖起的两面旗帜!而许多的造反武装首领或者为官军剿杀,或投降官军,或在与其他造反武装火并中丧命,或者依附于李张二人,因此他们姓名和事迹也就鲜为人知了,他们在李张二人最终倾覆大明王朝的举动中所起的作用也就常常被人所忽视。
在明末,由于《水浒传》这类宣扬“替天行道”的通俗文学在民间的广为传播,也在无形当中影响了明末的这些造反者,凡有手里有些人马的造反武装首领,纷纷仿照《水浒传》梁山好汉闯名声、立招牌的形式,为自己取了各类绰号,根据史家的统计,流传下来的大概有如下这些人:
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哄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关巢、八大王、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张飞、诈手、刑红狼、闯塌天、马鹞子、南营八大王、哄世王、大将军、过天星(惠登相)、二将、哄天王、猛虎、独虎、老回回(马玉光)、高小溪、扫地王、曹操(罗汝才)、稻黍悍、逼上路、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张飞、石塌天、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鞋底光、瓦背儿、刘备、钻天鹞、上天龙。
这份出自《流寇长编》名单,是崇祯六年夹带在著名的“淹池渡”事件中造反武装首领张妙手等人采取诈降计时向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以及京营总兵王朴等人递交的伪降书中,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当然也有不少漏掉的)
通过这份名单,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聚水泊共抗朝廷的壮观场面!
而这其中,拥有部众上万的人,不在少数!
经过洪承畴等人几年的全力剿杀之后,造反武装居然还有这麽多的首领和他们的部众幸存,可见当时造反武装数量之大和团伙之多!
虽然官军也有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这样的能战文官,有曹文诏、左良玉等悍勇武将,可面对如此庞大的造反武装,面对他们在广阔地域内的不断流动,面对饥民的不断加入造反武装,也就只能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李张二人身处此种生存环境,幸运之极!
虽然后来,明朝廷有杨嗣昌的“十面张网”围剿计划实施,使得李自成一度销声匿迹、张献忠诈降熊文灿,但随着满洲军的不断入塞侵袭和明清的松、锦决战,使得崇祯皇帝不断将原本用于打击造反武装的能战之将和精锐部队北调作战,而这些部队最终又在于清军的交战中几乎全部被消灭,使得李、张二人的压力骤减,崇祯皇帝在紧要关头又不合时宜催促明军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在陕西的孙传庭部出关作战,最终输掉自己最后一点本钱。
作为胜利者的李张各自建立了自己政权,也采取了某些迎合人心的措施,老百姓也唱出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歌颂民谣,但李张二人并非是刘邦、朱元璋那样具备雄才大略的真正枭雄,他们骨子里仍然是不改草莽江湖盗的本性,张献忠在崇祯十五年之前,每攻下一城,往往大肆抢掠烧杀,他打仗也主要是靠金帛、良马、美女。每次开战时,必以此来激励士气,他这方面也身体力行,竟然拥有九个妻妾,他的造反生涯中,曾多次投降朝廷(投降熊文灿只是其中之一),而渡过难关之后,又无一例外的重新叛乱,由此可见他的性格!李自成在北京不过数十日,但却以追缴赃为由大肆抢劫和勒索,第一天就处死了500名宦官,前后将1000多名士大夫勒索拷打致死,其腐化堕落速度之快,连毛泽东都专门拿出来引以为鉴!
他们的表现就像极了一个逮住机会就大捞一把的爆发户,正如《水浒》中的李逵所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所谓政权也不过是《水浒》中所描写的黑帮团伙的翻版而已,并不能自动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机构,也不能被所有的人所拥护接纳,李张二人很快就失去了他们得来不易的民心!
其后,当他们面对强悍的清军入关镇压时,失败命运也就自然很快降临了!
而在清军入关之后,以清军为一方,以李张余部和南明为另一方的战争又持续了20年之久,明帝国旧有的疆域内被严重蹂躏摧残,人口大量损失,民间凋敝到了极点,代之而起的却是一个对老百姓更为残酷专制的政权,从这点上讲,教科书上所说的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进步这一观点的确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结语
尽管笔者基本同意明朝在崇祯朝的确是“病入膏盲、无可救药”这样一种评判观点,但却对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总是重复犯下落入造反武装诈降圈套的低级错误感到匪夷所思,因为这无论如何不能被视为一个在政治上相对成熟的执政团队所应犯的错误!
不过,作为明朝统治支柱的文官集团和朱家的皇亲国戚们,的确应该为明王朝的垮台负起应有的责任,这种责任正如崇祯所指出的:“……谕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他有了,怎么这等愚?”
当一个王朝的上层精英们,心中只装着自己而无国家的时候,这个王朝离覆亡也就不远了!
作为作为最终推翻明朝、建立政权的李张二人,在他们举旗造反的那一刻,他们想法也只是本能的求生存而已,但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之后,却彻底改变了他们行为和生存方式,使他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到了掀翻旧政权!
笔者认为当然不能否认他们个人的素养与努力,但正如笔者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从他们的表现看,他们也未必拥有比其他造反武装首领更强的能力,更不具备成大事者如刘邦、朱元璋那样的才干,因此他们的成功带有很大偶然性,用这样的评语也许更适合总结他们的成功:明朝的覆亡是自身危机和内忧外患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指李自成、张献忠)只是恰到好处的充当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参考资料:
樊树志:《晚明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芮弘:《大清真相(壹)》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版
夏维中:《景山的秋风》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这么好的帖子这么多天都没有人顶,
都只顾着去围观去了.
看来这里不识货的人还是真是多
历史上农民起义极多,成事的确很少,这跟领袖的关系不可低估。李,张二人有什么文化?好像没什么记载。李一直到后期,才找了几个文人,即便如此,牛金星,宋献策也远不到李善长,刘基的水准,有一个李岩还不能信任,除此之外,李手下多是刘宗敏这样的莽夫,作樊哙勉强,与徐达,常遇春的差距就太大了。

另外,作流寇也没有成功的先例。黄巢打进了长安,然后就挂了,李自成也不过如此。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成功者则都建有稳固的根据地,显见有长远打算。
mp586 发表于 2010-7-27 12:09

李自成打贪官,打太监就是腐化堕落的证据?这逻辑未免不太适宜吧。
红军初期打土豪劣绅时,犯左倾错误,惩罚面扩大过火也是明文记载的资料大笔,难道这能是红军腐化堕落的证据吗?

历史上农民起义极多,成事的确很少,这跟领袖的关系不可低估。李,张二人有什么文化?好像没什么记载。李一直到后期,才找了几个文人,即便如此,牛金星,宋献策也远不到李善长,刘基的水准,有一个李岩还不能信任,除此之外,李手下多是刘宗敏这样的莽夫,作樊哙勉强,与徐达,常遇春的差距就太大了。

另外,作流寇也没有成功的先例。黄巢打进了长安,然后就挂了,李自成也不过如此。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成功者则都建有稳固的根据地,显见有长远打算。 ...
关陇 发表于 2010-7-30 13:48

第一,基本可以断定,没有李岩这个人,

第二,李自成流动作战是形势使然,进河南攻洛阳,一鸣惊人后,他的作战方略并不存在忽视建设根据地的问题,克洛阳后他便试图留人镇守洛阳,问题在于其从一千精兵攻洛阳,首攻开封也只有精兵三千,不经过激烈作战击破明军主力,怎么可能实现建设根据地的目标?
李自成的作战经过:长围开封,随后南下荆襄,再转入陕西经略三边,才分道东征
李自成的路线,是明确的消灭敌有生力量、建立根据地、然后进攻北京
他的问题是根据地建立到进攻转的太快——实际上,如果仅以明为对手的话,他的这个速度也可以了。主要是对满清的情况和实力不了解,这是信息屏蔽问题。---引用某只熊的总结。


第三,刘项原来不读书,至于李,张二部的能力,牛金星,宋献策的治国能力并不差,李自成牛金星的制度建设,简而不陋,做得很好。参考王兴亚的《李自成经济政策研究》和王的论文集《李自成起义史事研究》,特别是其中的《李自成军政设施探讨》和《牛金星史事考》。以及栾星《牛金星事迹考辨》。
而最简单一个例子,张献忠手下最嫡系的四个养子,艾能奇早死,不加评论,孙可望,李定国二人治国治军能力,在其建设云贵根据地时便可看出,完全是当世一流水准。刘文秀地位低于孙,李二人,但其见识,能力同样不差。
历史上农民起义极多,成事的确很少,这跟领袖的关系不可低估。李,张二人有什么文化?好像没什么记载。李一直到后期,才找了几个文人,即便如此,牛金星,宋献策也远不到李善长,刘基的水准,有一个李岩还不能信任,除此之外,李手下多是刘宗敏这样的莽夫,作樊哙勉强,与徐达,常遇春的差距就太大了。

另外,作流寇也没有成功的先例。黄巢打进了长安,然后就挂了,李自成也不过如此。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成功者则都建有稳固的根据地,显见有长远打算。 ...
关陇 发表于 2010-7-30 13:48

第一,基本可以断定,没有李岩这个人,

第二,李自成流动作战是形势使然,进河南攻洛阳,一鸣惊人后,他的作战方略并不存在忽视建设根据地的问题,克洛阳后他便试图留人镇守洛阳,问题在于其从一千精兵攻洛阳,首攻开封也只有精兵三千,不经过激烈作战击破明军主力,怎么可能实现建设根据地的目标?
李自成的作战经过:长围开封,随后南下荆襄,再转入陕西经略三边,才分道东征
李自成的路线,是明确的消灭敌有生力量、建立根据地、然后进攻北京
他的问题是根据地建立到进攻转的太快——实际上,如果仅以明为对手的话,他的这个速度也可以了。主要是对满清的情况和实力不了解,这是信息屏蔽问题。---引用某只熊的总结。


第三,刘项原来不读书,至于李,张二部的能力,牛金星,宋献策的治国能力并不差,李自成牛金星的制度建设,简而不陋,做得很好。参考王兴亚的《李自成经济政策研究》和王的论文集《李自成起义史事研究》,特别是其中的《李自成军政设施探讨》和《牛金星史事考》。以及栾星《牛金星事迹考辨》。
而最简单一个例子,张献忠手下最嫡系的四个养子,艾能奇早死,不加评论,孙可望,李定国二人治国治军能力,在其建设云贵根据地时便可看出,完全是当世一流水准。刘文秀地位低于孙,李二人,但其见识,能力同样不差。
回复 5# jiner


    敢问一下,李的所谓腐化,是因为他对部下失控(没有绝对权威,所以部下不买账),还是从他本人起,就跟本没有严守纪律的打算?
关陇 发表于 2010-7-30 14:50

这个,我先问一句,李的腐化表现在哪里?
回复 7# jiner

我是引用楼主:

“李自成在北京不过数十日,但却以追缴赃为由大肆抢劫和勒索,第一天就处死了500名宦官,前后将1000多名士大夫勒索拷打致死,其腐化堕落速度之快,连毛泽东都专门拿出来引以为鉴!”

另外,李自成直接进驻紫禁城,其作法与刘邦入咸阳的表现是不是相差较远?
我的回复要审核。基本上我就是引用楼主说的“李自成在北京不过数十日,但却以追缴赃为由大肆抢劫和勒索,第一天就处死了500名宦官,前后将1000多名士大夫勒索拷打致死,其腐化堕落速度之快,连毛泽东都专门拿出来引以为鉴!”
关陇 发表于 2010-7-30 14:50

这跟军队性质有关
所以说TG做的不错
不好我换你将,以前那是不行的,以前兵就是将的。而且,越是这些纪律不好的军队的士兵越忠于主帅
    。因为主帅让他们得到了实惠。
以前的农民军又没有什么理想,就是吃饱肚子就好了,而且战场上人说死就死了,能享受一天是一天。
你领导想的事,跟我有三毛钱的关系吗?
关陇 发表于 2010-7-30 15:06

“李自成在北京不过数十日,但却以追缴赃为由大肆抢劫和勒索,第一天就处死了500名宦官,前后将1000多名士大夫勒索拷打致死,其腐化堕落速度之快,连毛泽东都专门拿出来引以为鉴!”
>>>我在上面也直接问楼主了,打太监和贪官(美其名曰士大夫)算是腐化堕落的证据,难道红军打土豪劣绅也是腐化堕落的表现吗?
李自成进紫禁城算是腐化堕落的话,清军随后进北京照样也进紫禁城,并驱赶居民强制剃发--哦,合着李自成打当官的有权的就是腐化堕落,清军对老百姓直接下手就不算腐化堕落了吗?
陕西我呆过好几年,那个地方直到现在还缺水少雨。
每年南方大涝,那边还是大旱。
这种自然灾害明朝有,今后也不会少。
突发奇想:那边为什么不能多修水库,
将南方洪涝季节的水泄洪泄到那边的水库去,
储存起来作为灌溉、沙漠防护的绿色植被用,
工程可行性几何?

自然环境上一劳永逸的解决朝代循环也无法根除的灾民受灾问题,
岂不是更好?
[转]姚雪垠: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研究李自成,主要是研究这次农民革命,研究其历史的成败规律。历史的成败规律,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为什么要解释历史呢,就是为了取得历史的经验教训。过去,有好多对历史的看法,包括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这些看法对不对,关键是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得出结果,不是随随便便跟着别人走。作为小说家,应该如此,你跟别人走,就不是思想家。跟别人走,那别人解释错了该怎么办呢?所以,—定要有自己的看法。
  
   今天谈这个题目:“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就是我对这次历史革命运动失败的规律,它的真正原因所作的探讨,许多意见是跟别人不一样。你们首先听我怎么谈,然后要考虑我谈的对不对。不对,有机会向我提意见或批评。思考,独立思考。首先不说它跟某些意见一样不一样,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科学,历史是科学。小说是艺术。历史小说是历史科学和小说艺术的结合,通过小说艺术来反映历史科学。所以,历史小说是创造。《李自成》的许多情节、细节,都是虚构的,可不是瞎写。它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具体的环境、生活的面貌。人物很多也是虚构的。诚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有名字的,但写到故事中的细节是虚构的。小说与历史不同。现在关于小说部分我就不谈了,只谈历史。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过去有各种论点,我对这些论点有的吸收、有的采取批判态度。毛主席有一句话,但没有详细分析,没有做全面的解释。这句话值得我们注意。他把李闯王称作“流寇主义”,李自成算不算“流寇主义”?我们且不说“主义”这两个字恰不恰当,但是毛主席说到一部分真实情况,这个以后再谈。
  
  对四种说法的看法
  
   有人说,李自成失败,是因为到北京之后,刘宗敏夺了陈圆圆,恼了吴三桂,使吴三桂投降了清朝,造成李自成的失败。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
  
   一方面从事实上不同意。大顺朝经过了十六七年的斗争,占领了河南、陕西,明朝的陕西包括现在的宁夏、甘肃,也包括青海的一半。往东去,他的人马到了山东;往南,到了湖南边界的常德附近。这么大一个局面,会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且这女人是个妓女)就失败了,这是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你们想想。这丢掉了阶级分析,丢掉了当时具体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而把原因放在一个妓女身上,理论上讲不通。从事实上说,陈圆圆被吴三桂买去,已经到了宁远,宁远现在称兴城,在锦州南边。当李自成进北京时候,陈圆圆已经不在北京,而在宁远。但是吴三桂的父母和家里的人(大概有三十几人)还在北京。难道吴三桂不为父母生命着想,不为全家生命着想,难道吴三桂不为千秋名节着想,当了投敌汉奸,仅仅为着一个妓女,这种事情我们今天会不会做呢?
  
   尽管我们今天与历史不同,但是,我们了解今天的人情,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问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文化大革命”后,林彪摔死以后,我对”文化大革命”的许多斗争,看得更深了—步。回过头来看历史问题,也就更清楚了。今天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何况古时讲对父母之孝,比今天高得多。今天我们把满族看成兄弟民族,但是明朝时不是这么看,以汉族为代表的明政权,和以满族为代表的清政权,这有一个民族对立啊!那个时候不讲兄弟民族,是势不两立的民族。难道吴三桂以—个汉族人,为一个妓女被刘宗敏霸去了,竟然不顾其父母,不顾其三十口亲人被杀害,也不管千秋名节,落一个汉奸之名,你们想他肯不肯,到底肯不肯?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封建时代,你要把他的妻子夺走,就认为是奇耻大辱。你要把他的姨太太、妾夺走了,这不算个事情,甚至可以送人。你看中了,看中了可以送给你,所以有“爱妾可以换马”的说法。看中了一匹马,骏马,非常好,没有钱买,好,用姨太太换—换。如果吴三桂要是真的知道刘宗敏把他的陈圆圆夺去,这个阔公子出身、二十几岁就当了总兵官、挥金如土的人,他就会想,算了,把陈圆圆给他刘宗敏。反过来说,真要是吴三桂为此叛变,那好,刘宗敏和李自成就抬举他,以重礼把陈圆圆给他送回去,这个问题好办。为什么产生这个战争,原因很多也很深。政治原因、阶级原因、军事原因……科学的历史家,应该从这些原因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放过这个历史的本质,把这么大—个生死斗争归结到一个姨太太身上,这个道理站不住,何况陈圆圆此时不在北京。
又有人说,是因为进北京之后,这个刘宗敏抓了许多做官的人(据史料说是几百人),要钱,拷打要钱,追赃,这是不是一个失策?在策略方面有错误,是一个失策。但是不是刘宗敏的责任?刘宗敏究竟担负多大责任?大顺朝是刚刚建立的新的朝代,皇帝是开国皇帝,不是已经坐了几十年、几百年的一个末代皇帝。开国皇帝必然把军权、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不能成为开国皇帝。李自成也不是个昏庸之辈。刘宗敏敢这么胆大包天,抓那么多人要钱,道理在什么地方?我提出了问题,暂不解释。所以,把这个罪状归结到刘宗敏,是忽略了当时大顺朝的政权构成和大顺皇帝李自成的为人,忽略了这个基本问题。
  
   还有人说,都怪在牛金星当了丞相,别的好事不作,尽劝李自成登基,劝李自成赶快做皇帝。坏就坏在牛金星,这事也不合理。做皇帝是李自成的目的,农民起义最后必然是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当时还不能,农民起义以后,他变成一国之君,当然是当皇帝。当皇帝是李自成打了十几年仗的最终目的。有没有牛金星,他都当然要当皇帝。这个账不能算在牛金星身上。
  
   第四个说法是,由于李自成错杀了李岩,所以他站不住脚了。这个说法也不可靠。李岩到底是个什么人?到今天还没有解决。过去说他是河南杞县人,是个举人,是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这完全不对。杞县没有这个人,李精白也不是杞县人,明朝末年举人、乡宦纪事录没有李岩的名字。首先不是李精白的儿子。李精白是安徽富阳东门内人,他们安徽富阳人称李精白家为“都堂李家”。李精白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有一个儿子病死,死得早;另一个儿子,崇祯十五年被袁时中杀了。从来没有一个儿子叫李岩,现在没有铁板钉钉的证据。所以说他是李精白的儿子,没有历史根据。《杞县县志》否认,《开封府志》否认。随县有一个人跟他同时,写了一本书,否认杞县有这个李岩,证据确凿。
  
   我们现在这个李自成死在九宫山下,而湖南要争,说他隐居石门夹山。湖南的材料他们都送给我了,我看了,都不能自圆其说。历史是科学,不能随便解释。解释历史是解释科学,应该是越解释越符合科学,而不能越解释越背离科学。所以现在无法证明李岩这个事情,不知是怎么回事。但大顺军里确有个李岩,据我看确有,我们常常因为史料不足,没有占有,难以下定论。大顺朝迅速灭亡,许多档案都被敌人毁了。
  
   史料不够,但不要急于下结论。没有根据,我决不说没有李岩这个人,只能说李岩有,情况不清楚。我们搞审干,还要查证落实嘛!还派许多人调查调查。我们现在对李岩这个人没有调查,查不出来。但李岩并不重要,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大顺朝建立中央政权,有六部,叫六政府。尚书,没有李岩,侍郎也没有李岩。武官分好几级,现在有个问题我们还搞不清楚。有人说元帅算一级,我看不对。大概权将军算一级,上将。制将军算一级,中将,李岩部队的军衔是个制将军。李过都是权将军,李岩是制将军,闹了那么久,只搞了个中将,而且每次重大战役,什么人带兵去打仗,大概都清楚。还没有查到哪一次打胜仗,是李岩带兵打的。所以,不要把李岩估计那么高,没有证据。退一步说,纵然李岩不死,也不会起重要作用。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胜败,军事上的胜败决定于历史的形势,而不决定于某一个人。
  
   杀李岩的时候是崇祯十七年,甲申年六月间,可能是六月下旬。这个时候,李自成已从山海关溃败,退出北京。以后又在正定一带打了两个败仗,李自成自己也受了伤,精锐部队差不多光了,河南到处反对大顺政权。在这个局面之下,就算给李岩两万人马(据书上说李岩要求给他两万精兵),纵然给他两万精兵到河南,茫茫中原,到处叛乱,能起多大作用?古代军队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的军队掌握机关枪,掌握迫击炮,各种大炮,还有飞机、坦克,比老百姓的武装强得多。在三百多年前,主要战斗武器是弓箭、刀矛。你有,老百姓也有。千万不要唯心主义,认为李自成是起义的,老百姓就拥护,不见得。老百姓只看现实,你对他有好处,他就拥护你。对他没有好处,就不拥护你。何况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崇祯死了,直到康熙年间,许多地方起义反清,还拿明朝后代当旗号。这封建的正统观念,看起来是思想意识,但在进行武装斗争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物质力量了。难道当时的地方势力就那么拥护你李自成?已经摆脱了封建的正统观念,可能不可能?它是不可能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占领了巴黎,巴黎以外的农村,农民纷纷武装起义,进行战斗。农民是保皇主义者。拿破仑失败之后,被流放到—个海岛上,后来拿破仑带了少数人,坐船从法国南部登陆,形势危险极了。还是农民崇拜他,每到一个地方,皇帝来了,农民就跟着他向巴黎进军,越走人越多。所以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农民总是保皇主义者。
  
   在保皇主义者的农民看来,李自成不过是个流贼。我们今天看是农民革命英雄,这是我们今天的观念,农民不那么看。在这种情况下,李岩回河南,两万人马,能不能扭转河南的局势?另外,清兵很快过黄河了,南明高杰的部队很快进入了豫东。所以,说因为杀李岩造成李自成的最后失败,这话是没有估计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忘掉了当时的形势。
  
   简单地说,过去的看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么到底李自成为什么失败,现在就从正面谈我的意见。同时,顺便还继续谈谈我个人反对别人观点的意见。
  
  李自成失败原因之我见
  
   李自成是祟祯十三年,大概是旧历十月间进入河南。在进入河南的时候,他曾隐伏在汉水以南、郧阳府的大山里(包括现在郧阳地区、汉水以南部分)。人数很少,暂时隐蔽对他有好处,因为当时对明朝危害最大的不是李自成,而是张献忠。明朝几乎以最大的力量来进攻张献忠,这就给李自成造成了机会,可以避开战争,休息人马。等到十月间,他突然出现了,以最快的速度,从郧阳地区进入河南。走河南的淅川县进入河南,人马不多,河南地区当时没有多少军队。明朝的军队都调走了,全部被张献忠牵制住。明朝的后方空虚,河南一带灾荒连年。
  
   李自成进入河南以后,就号召饥民提出一个口号,大家都知道“随闯王,不纳粮”。跟随他可以不向官府纳粮,三年免征。他到的地方,三年以内不征粮。提出这个“均田”,我不同意历史学家把“均田”口号强调得太过火了。为什么不同意呢?
  
   “均田”,必然是政权稳定之后才提出来。李自成虽然提出来,但并没有实行。没有政权,你怎么实行“均田”?局部地区的战争停止了,也不行。必须建立巩固政权才能谈“均田”。“均田”也不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暂时的一个改良主义。如果不从具体问题出发,我首先问你,什么地方实行过“均田”?恐怕谁也说不出来。他没有巩固政权,没有占领过地方,“均田”从何谈起呢?最有效的是三样法宝:一个是三年免征;一个是随闯王不纳粮;还有一个开仓放赈。还有第四个也有效,就是不杀知识分子。举人秀才,只要你不反对我,不杀。为什么放在第四?广大群众才能决定历史的方向。当时是三年免征,“随闯王,不纳粮”这个口号,非常有效。明朝财政枯竭,除地丁粮赋之外,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负担重极了。“随闯王,不纳粮”对号召农民,号召中小地主,非常有效。所以李自成的力量,不仅建立在贫农身上,那个时候,阶级观念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力量也建立在中小地主身上。中小地主对纳粮负担,也感到特别痛苦,我们说李自成代表农民,代表贫民,这话不符合封建社会的情况。我们今天有阶级分析,阶级路线非常清楚。农民起义,缺乏这种阶级觉悟。
  
   农民是个自在的阶级,而不是自为的阶级。他没有一套“农民的哲学”。所以他的力量,除建在农民身上之外,也建立在中小地主身上和小商小贩等商人身上。但是封建社会怎么构成的?他将来做皇帝还是依靠大地主,还要依靠官僚。不可能不依靠官僚。事实上,后来证明,他到处拉拢官僚。所以说他到了河南,提出“随闯王,不纳粮”这个口号,非常有效。
  
   三年免征是给人一个希望,如果闯王站稳脚,这三年不纳粮的确给人以希望,这有效,这叫做乱久思治,大家痛苦久了,痛苦了十几年,现在来这么个人物,替老百姓着想。这老百姓,包括中小地主,包括农民,希望他成功。还有这第三个:开仓放赈,那时明朝政府没有力量来赈济饥民。李自成力量从哪里来呢?李自成专破山寨。他在伏牛山中,破了四十八个山寨,这个数目确不确实,不敢说。他进入河南以后,没有破一个县城,专破山寨。为什么不破县城?我们有一句老话:大乱住乡,小乱住城。
  
   如果小乱,那个地方有小股土匪出来,住在城里边比较保险。如果是大乱,住城里不保险,一攻就破。当时大地主、绅士都住在山寨里,住在山里,粮食财产集中在山寨,山寨有地主武装保护,所以攻破了山寨,就有粮食、有钱来赈济饥民。这样,饥民到处来跟随他,来欢迎他。另外作些宣传,编写歌谣,“随闯王,不纳粮”这条歌谣都出来了,所以力量很快壮大。这是崇祯十三年冬天。
  
   到了崇祯十四年春天,正月间就破了洛阳,不是用武力打开的,而是内部叛变,没有经过激烈战争就进了洛阳。洛阳有个福王,是崇祯的叔父,是当时最富的一个王。进洛阳以后,就杀了福王,用福王的钱来赈济饥民,来扩建部队。所以,李自成是这样起家的。那么明朝是不是没有军队跟他打呢?不是的。从整个战局说,明朝失败的因素很多,从局部条件来说,明朝还是有军队的,可明朝在一开始就是两面作战。北边跟满族作战,国内与各个地方农民武装作战。对满族作战,是明朝最大的一个负担。
  
   许多精兵都要对付满族,而常常打败仗。对农民起义武装作战,决不仅仅李自成一人,起义的地方很多,李自成只是一部分。这样搞了十几年,搞得明朝财源枯竭,兵源枯竭,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而李自成趁这个机会进入河南扩大力量。破了洛阳之后,就把明朝末年农民战争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这以后,农民起义部队,特别是以李自成为代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明朝转为被动。这是李自成的黄金时代。
  
   但是,任何事物在胜利中常常滋长着失败的因素,李自成悲剧的因素也从他胜利中产生了。李自成在军事方面不断胜利,可是忽略了一条,不懂得每占一个地方,建立初步的政权,这设官理民关系着政权的巩固。李自成有没有这个力量设官理民呢?有,但没有做,这是形成他最后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你要设官理民,才能够恢复生产。
  
   因为没有设官理民,所以生产继续被破坏。刚刚进入河南,老百姓对你是欢迎的,拥护的。但过了两年,老百姓没有恢复其生产,负担继续加重,你说不向老百姓征粮,你向地主豪绅们要钱,豪绅、地主的钱、粮是从哪里来的?还是从农民手中出来的。
  
   因为封建生产就靠农业,地主自己不种地,土地所有权还是地主的。所以,看起来不直接向农民要钱要粮,但每到一地,向豪绅地主下令,限期交多少骡马,交多少粮食,交多少钱,实际上豪绅地主的粮食,还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因战争一年年继续下去,农民继续遭受痛苦。原来农民把他看成救星,日子久了,不能满足农民的愿望,只依靠战争胜利一步步前进。老百姓就拥护你?生产就搞好了?不会!这一套很简单的政策,进不了李自成的脑子里,你看怪不怪?到底为什么没有。我不能完全肯定。
  
   我研究,这个问题与李自成内部矛盾有很大的关系。李自成部队到崇桢十四年加入了一个罗汝才,绰号曹操,跟李自成的武装力量相差不多,这是一个性子猛烈的人。当时合作的条件,是每攻破一地,所得的财产四六分,李自成得六成,罗汝才得四分。李自成如果不能紧紧抓住罗汝才,罗投降明朝,这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如果罗汝才与张献忠合作,对李自成的危害也很大,所以,李自成只好紧紧抓住罗汝才,这个矛盾一天不解决,就会影响到建立政权。李自成说这几个府、几个州、几个县的地方官是不是要放呢,罗汝才当然不放,原来四六分么!这个矛盾没有解决,一直到崇祯十六年正月间,占领了襄阳、钟祥、荆州这一带,五月间李自成才杀了罗汝才,这个矛盾解决了,开始在一些地方上放官,但时间就晚了。到这时,一直没有建立政权,没有恢复生产,使老百姓对他失望。这是他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说老百姓判断一个事物的观点,不像我们现在。今天,我们认为你是农民起义英雄,就拥护你,那时则不然。老百姓不喜欢说话,他讲物质条件,任何人都讲生儿育女,讲吃饭穿衣。这些物质条件满足了他,他就拥护你;你不满足他,他不拥护你,这是非常现实、起码的唯物主义。而李自成就没有满足农民这些基本的要求,在战略上犯了很大的错误。在襄阳的时候,讨论下一步怎么办,才建立政权,叫新顺朝。他成为新顺王,开始建立中央政权。建政权以后,就讨论下一步用兵怎么用法。
  
   当时,有人提出来从汉水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以南京为京城,然后北伐。这个战署是有道理的。因明朝末年,北方农村破产,而南方比较完整,江南财富还是没有被破坏,连北京的供应都主要靠南方。如果先占南京然后北伐,也许是着好棋。现成例子是:朱元璋占领南京,然后消灭了群雄。我们湖北这一带当时是陈友谅的地方,包括江西。长江三角洲是张士诚的地方,浙江一带是明玉珍的地方。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先消灭了浙江一路,随后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打败了陈友谅。陈友谅死了,朱元璋继续向西进军,占领了长江上游。回过头来进攻张土诚,张士诚建都在徐州,整个长江中下游变成了朱元璋的领土。这个优势很重要,首先是财政方面、经济方面有了巩固的基础,然后再北伐。先消灭了元朝在长江流域的势力,这是成功的道路。
当时,李自成如果进攻南京,是符合这个经验的。至于将来会不会失败,那是另外—个问题。可是在讨论的时候,李自成认为太缓慢了。经营长江以南,然后再北伐太缓慢。有人提出个冒进的方法,从襄阳出兵,通过河南,直往北京。这个办法,快是快,可是有人感到不妥当,因为明朝还有一个总督叫孙传庭,这个人很能干,住在西安。如果是大军北伐,通过河南直攻北京,万一北京城攻不下,而孙传庭从潼关出来,退都不好退,怎么办,所以这个战署也放弃了。第三个战署据说是钟祥人顾君恩提出的。首先占领西安,以关中作根据地,然后出兵北伐,进攻北京。这个战略好,因为他可以退,可以守,可以攻,特别适合李自成和他的将领们的乡土观念。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陕西人,乡土观念很重,如果以西安作为京城,这个他满意,同时,以他家乡的人民作为兵源,办法也好。
  
   这一年十月间,李自成再至河南,在郏县一带打败了孙传庭,进入西安,改西安为长安,恢复唐朝都城的名字。十二月间,开始以一部分部队在韩城—带渡过黄河,第二年正月间,以大批部队过黄河向北京进军,主力部队走大同进居庸关。一部分军队由刘芳亮率领越过太行山,走曲阳往北到保定。这个战略好不好?过去历史学家都认为是非常好的战略,甚至是伟大的战略。一切事情都是辨证的,都是活的。如果不采取这个办法,不急于进攻北京,两年内不进攻北京,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占领西安,就连宁夏、甘肃都占领了,汉中一带占领了,四川也占领了一部分。按兵不动,巩固河南、山东、关中地区,花两年时间恢复生产,恢复秩序。北京是个死城,为什么说北京是个死城呢?北京靠江南粮食和财赋、钱。当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到山东了,截断了运河,北京成了死城。还有满州的威胁。北京像一个果子在树上,随时去采都可以,何必那么急呢?从西安出兵攻北京是个好的战略,但在运用方法上,犯了冒进主义。好战略变成了坏战略。
  
   李自成为什么要急于拿下北京呢?在西安已经是皇帝了,但是没有正式登基,用欧洲的话说,还没有进行加冕典礼,好像加冕典礼非到北京不可。用现在的词汇,北京是个政治首都,从元朝到明朝都在北京建都,明朝在南京建都不久,明成祖十五年就搬到北京。所以北京是政治首都,西安早已不是政治首都了。好像必须到北京,这个皇帝才名正言顺。所以把做皇帝的主谋推到牛金星身上,是不知道当时具体情况。在西安,李自成已经是皇帝气派了,每三天也出来到教场观察练兵,这个时候他穿着黄衣服,前头没有仪仗队,但是有把黄伞,这是皇帝的标志。老百姓一看见黄伞,就赶快躲起来,如果躲不及,就跪在街两边,头低下去,这是皇帝身份了。许多人不了解皇帝身份,不了解封建社会制度,好像他还是农民兄弟。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有关李自成进北京的画作,画面是老百姓抱住李自成马头。欢迎李自成,拱手表示还礼,这是不晓得什么是封建社会。
  
   李自成到了北京,没有马上进城,先由李过派军队清宫,在宫院里头清查一遍,守卫工作做好,然后李闯王才进北京城。不要以为农民起义,他一定跟农民是兄弟,跟农民是朋友,哪有那么回事。这个问题要从现实出发考虑历史,不要从空想出发考虑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最起码的条件是从实际出发,不从空想出发。这个时候,李自成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到米脂县修他的祖坟。带了一万骑兵,随他回米脂。首先出去的是李过,李过带骑兵沿路修桥修路,在米脂县北门外,把一座很好的庙改成行宫。在城内大宴地方父老,宴会三天。修了祖坟,派五百夫看守。免去一些钱粮。向乡里的亲戚、乡邻和他本族宣布:愿意随我去做官的,跟我到长安去,愿意留在家里的,另外赏赐你们钱。这就走了一批。这大概是崇桢十六年十一月间,办了这个事情。
  
   回去以后,准备北伐,到了北京城,最主要一个问题,就是筹备登基。欧洲的话就是行加冕典礼,登基日期不断改变,为什么呢?吴三桂威胁北京,吴三桂在北京东边的玉田县。放下这一头暂且不说,且说吴三桂是怎么来的。
  
   崇祯十七年二月间,决定调吴三桂兵来保卫北京。为挽救当时的恶劣局面,崇祯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一个措施是派李景泰督师,来对抗李自成。李景泰是个文人,刚出北京不敢走了,派了一个大将在居庸关一带守备,抗击李自成。还有一个办法,是迁都逃走。当时有一批人建议崇祯逃往南京,如果是逃往南京,以后局面怎么变很难说。因为明朝有两个京城,实际京城搬往北京了,南京还没有一套六部衙门,只是办事、决策以北京为主。南京作为陪都。如果崇祯当时逃到南京,以崇祯皇帝的威望,经营江南。李自成与他作战,而清兵从沈阳过来,那就变成清兵和李自成的正面作战,南京有个休息机会。以后中国历史怎么发展,不知道,因为它没有变成事实。有人反对崇祯往南京逃。有人又提出另一个意见:崇祯可以不逃,把太子送到南京去,万一北京失守,太子在那里监国,然后当皇帝,有号召力。又有人反对。崇祯这个人死要面子,他的个性,他的悲剧性格促使他只要有人一反对,他就决定不逃走了。按照中国春秋以来的话,叫“国君死事社稷”。就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国王为他的社稷而死,这是正统的。不逃走了。不逃走,守城的军队靠什么呢?光靠北京的部队?北京的部队腐化了,不能作战。只有吴三桂的精兵可以,这就决定调吴三桂的军队。调走吴三桂的军队,关外的城池就要放弃,不放弃怎么办?有人唱高调,说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此城不可放弃,放弃了,后人要骂的。崇祯又动摇了。是的,我既是英明皇帝,如果在我手里放弃了东北的一份土地,这可不行。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才决定调吴三桂。
  
   地方放弃了,要把老百姓都带到关内去。吴三桂一出发,后边就带着几十万老百姓,据说是五十万老百姓。可能数字没有这么多,一天走几十里,如果不带这么多老百姓,轻身前进,吴三桂以骑兵为主,几天就可以到北京。吴三桂如果到了北京,李自成进攻北京决不能成功。可是吴三桂带几十万老百姓背井离乡,—天走几十里路,把时间耽误了。当李自成到居庸关的时候,吴三桂到了山海关,就差这点远,李自成进攻北京,北京不能守,三天就进了北京。而吴三桂本人走到玉田县,也是差这么一点远。非常严重,前进不能,北京已经被人占了,后退没有办法退。山海关以外,被清军侵占了。带着老百姓,他自己还有五万多精兵,给养从哪里来?有皇帝在,给养的供应都有办法,皇帝没有了,怎么办?所以吴三桂这时进退都失去了抉择。
成了这个形势,要他投降李自成,他不肯。为什么不肯,首先得解决问题。吴三桂的父亲是总兵官,吴三桂年轻轻的也做总兵官,总兵官是方面大将,一品官,武一品,吴三桂的舅舅有几个也是总兵官,他的亲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他的亲戚、朋友、舅舅在东北形成了一个武力集团。吴三桂的家叫武将世家,代代武将。他父亲是总兵官,老了,他当总兵官。这种世家,与李自成这个“流寇”是势不两立的。所以有人说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去了,不投降了,确实是不研究当时的阶级情况、阶级斗争的情况。他代代是明朝大将,已经两代,总兵官下边还有副将、副总兵、游击将军等等,这些那就更多了,形成武装集团,是明朝皇帝的集团,当然不肯投降。他没有写过一封信给大顺皇帝说他要投降,大顺皇帝派人去,他应付一下。为什么,他想摸摸底,因为他设有根据地,没有后方,兵源、财源没有着落。这时候有个政治投机的好题目:如果他能把太子弄到手,拥护太子登基,号召天下人拥护他,他就是复兴明朝的一个最大功臣。当时要求把太子弄到手,这个时候不是因为他要求清兵,清兵才来。这一头暂且放下,来谈第三头,谈清兵。
  
   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清朝的第一代皇帝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第二代皇帝叫皇太极,是顺治皇帝的父亲,即清太宗。他们都是满族,特别是皇太极这个人,对明朝的威胁最大。作为今天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皇太极是个英雄,对中华民族有重大贡献。原来满族,北到黑龙江,是一个地方,完全是部落的社会。通过皇太极把满州统一起来,又通过他把蒙古大部分统一起来。他把北方乱七八糟的部落统一成一个整体,归到中国版图,所以说皇太极贡献很大。满族原是游牧部落,由游牧部落演变到了奴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皇太极作用非常大。当然也有不可取的,他占领了朝鲜,所以他后来跟明朝作战,许多粮食是朝鲜来的,有的船只是朝鲜的船只。
  
   皇太极在崇祯十六年八九月间突然死了,没有遗嘱,引起了内部争权的斗争。多尔衮这时28岁,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劝多尔衮当皇帝。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弟弟,他不干,他给想夺取皇帝的人来个很大打击,杀了几个人,拥护顺治当皇帝。当时顺治是个6岁的孩子,拥护他当皇帝,有三个人成为辅政王,多尔衮是辅政王之一,但这个人非常有手腕,也有兵力。八旗,他兄弟三人占了两旗,皇太极留下一旗,在兵力上,他占绝对优势,就拥护这6岁的孩子继承皇位,结果他很快由辅政王变成摄政王。
  
   这个名一变可不得了,他可以真正代表皇帝。他的地位步步高升,进了北京后,他是叔父摄政王,摄政王前头加两个字,叔父摄政王,实际上这个头衔等于皇父摄政王。
   相传顺治的母亲皇太后,嫁给多尔衮,皇太后下嫁,到底嫁了没有,说法不同。
  
   多尔衮这个人很有办法。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得到情报,就马上动员武装,进长城,兵已出动,这支大手是把满州和蒙古的部队抽调了三分之二,投入这次战斗,要夺取北京。他的部队走了几天后,原来不从山海关走,因为山海关是吴三桂占领地,他进不来,他要从山海关以西,现在怀化一带找一个长城口子进来。屡次满州进军都是从这一带,从这个长城口子进来威胁北京,走了几天还是按这个方向走。忽然接到吴三桂一封信,要求清军派两个将领支援他,就是向他借兵。吴三桂当时是借兵,不是投降。信中写道:李自成进入北京,逼死皇帝和皇后,我现在力量不够,难以恢复北京,请你派兵来帮助我,将来把李自成赶跑了,恢复大明江山,我们在土地、钱财方面给予报答。这是吴三桂的幻想,首先他想把明朝的江山恢复以后,把关外的土地给一点,然后每年给一部分钱,像南宋对待金朝一样。这是吴三桂想的,不想让清兵进山海关,另外划定什么地方进长城。他没有想到多尔衮有多么厉害!一接到吴三桂这封信,多尔衮马上决定进攻山海关。
  
   为什么多尔衮有这么大本领?首先提出这个计谋的大臣是汉族人。有一个原来住在沈阳的人,姓范,很有本领,另外冯中寿这些人帮助多尔衮分析当时的局面,说吴三桂进退两难,趁此机会夺取北京,可是吴三桂这么个态度不行,要使吴三桂投降。我们来帮助汉人报欺君之仇,剿灭流贼,吴三桂不算什么。这就命令部队改变路线,直攻山海关,大炮放在后面,骑兵前进,直奔山海关。
  
   这时候,李自成的部队也逼近了山海关。吴三桂一看这个局面,不再借兵,只好接受多尔衮的条件,欢迎多尔衮进山海关。如果我是吴三桂的参谋长,我有个打法,如果山海关守不住,往南退兵,退到天津或更南一点,可以代表明朝,号召汉族,号召各地千万人来恢复北京。不投降清朝,保持独立性,就会变成对峙的局面。好,再往下说,李自成由于吴三桂不投降,就不马上举行登基大典,日期一次一次推下去,后来他觉得这个事情非解决不可,越耽误久越不合适,这才决定带兵往山海关去。当时就有人阻止,首先是军师宋献策,劝他千万不要去,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陛下去,对陛下不利;吴三桂来,对吴三桂不利。”不让他出北京。道理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吴三桂那么坚决,因为他是明朝的将领,不要忽略封建的忠君名义非常重要。李自成进北京以后,策略方面犯了错误,战略方面也犯了错误。策略方面,就是把明朝官吏、贵族抓了很多,拷打要钱。这个作法很不好。你进了首都,首先要让首都安定下来,至于将来如何处置这些人,慢慢来。你一进北京马上就搞得人人自危,包括北京周围的许多地方,人人害怕,这不像得天下,自古以来没有这个搞法。你看汉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首先是安定局面,唐朝进入长安也是缓和矛盾,缓和斗争。朱元璋进入南京的时候,也是缓和斗争,把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请来作客,而李自成一进北京就抓人,拷打要钱,有的被打死。这不像建天下的模样。这时候,许多人对他害怕,吴三桂当然害怕,你现在想我投降,我投降以后,你不也这样么?李自成的部队大部分是陕西人,陕西人居功自傲,认为老子打天下,你们是后来投降,这个已经表现在对唐通部队的态度上。吴三桂当然听说了。这是政策方面的错误。
  
   战略上严重错误,许多书上说李自成进北京20万人马,这是吹牛,古人用兵虚虚实实,吹牛时候多,虚张声势。进北京多少人马,6万人马,为什么不多带?两个原因:一是没把清兵的力量估计进去,没有想到清兵要进来。今后与他争夺江山的,不再是明朝部队而是清朝部队,这点没有估计到。第二点,李自成的部队本来不多,相传有百万人马,那是吹牛,没有,大概几十万人马。地方这么大,南到湖南边界、湖北的大部分,河南全省,陕西,现在西安以西到兰州,宁夏、青海一部分。到处分散兵力,还派兵到山东去,所以兵力分散。另外一个是经济条件,部队的数量多少和装备的水平,依靠的是经济基础。可是李自成占领的地方,从来没有巩固地方,恢复生产,还到处破坏生产,遍地饥民,这就没有更多的钱养更多的兵,把部队装备好。到北京六、七万人,其中一部分是路上投降的。这么多人马跟吴三桂差不多,吴三桂大约有精兵5万人,因为吴三桂当时不晓得李自成的兵力,一直认为他有20万人马,所以吴三桂害怕了,加上又没有后方,山海关是个古城,吴三桂因为战略地理很不利,只好向清朝借兵。
  
   可是李自成带6万人马往山海关,战略上非常不利。如果李自成真的带20万人马进北京,在山海关打败仗以后,不会马上退出北京。北京可以守,不说守北京城,如果守城郊的三个战略据点,能守几个月,这个结果会大不相同。你很快丢掉京城,全国人民一看,唉!你果然没有天子之份。你完了。所以不叛变的地方也叛变了。因为北京是个政治城市,问题严重了,不应该丢掉北京这个政治首都。如果有20万人马,你可以继续守下去,因为你后方可以陆续派兵增援。只有6力人马,他就留下1万人马,而且不是精锐部队,让李过守北京。我们说1万人马守北京这么大一个城,人是很少。李自成带领不足6万人马到山海关,所以宋献策坚决劝他不要去,他坚决要去,为什么要去,他是不得已,马上退出北京,会一垮到底,不如孤注一掷,拼上了。
  
   但他作了两手准备,他去时把崇祯太子带上,崇祯有三个男孩子,太子老大16岁,永王、定王都小,只有十来岁,三个都带上。还有俘虏的晋王、秦王都带上。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带上,好留下谈判讲条件的后路。万不得已,你要谈,跟你谈,缓和军事上的对立。我优待你父亲,并没有杀害。都带去,这说明李自成准备了两手,能不打就不打。为什么宋献策反对他去呢?因为后边没有后继部队,不应孤军深入,中国人称谓悬军深入,悬在空中。他的后方在陕西,北京周围没有同伙的部队。刘芳亮的部队在保定,还要镇守河北省南部许多地方。就这一股部队,到山海关,如果打败仗,回都回不来,没有后方,叫悬军深入,战略上非常不利。可是明知道战略不利,又非去不可。他如果现在退出北京,不得了,政治上失利。那就带领这五六万人马往山海关去,到山海关去作战,第一天不分胜负。
  
   吴三桂战斗力很强,就在山海关西边一个石河滩上作战。打了一天,多尔衮的人马来到,实际上李自成对多尔衮的人马行动消息不灵、情报不灵。打了一天,黄昏时候,多尔衮到了石滩外几里路的地方,驻兵韦泉城,这时,吴三桂带着一批人到韦泉城见多尔衮。多尔衮很生气,把吴三桂当作投降的明将来对待,要他剃头,梳辫子,改穿满州服饰。士兵剃头来不及,明天作战时,背上缠块牌子,表示是吴三桂的人。当天夜里,清朝的军队就进入了山海关。大概有两万骑兵,大部队还在后边。
  
   第二天继续作战,李自成还不晓得清军要参战,而且进入了山海关,清军这时就隐蔽在战场后边的树林里,李自成不晓得。这一天战争非常激烈,吴三桂拿出全力,李自成也拿出全力,打了半天。忽然起了阵怪风,飞沙走石,大风刮了一阵刚停下来,清军大喊三声,然后骑兵冲下,这时李自成才发现清军的出现,就下命令撤退。他先走,指挥这场战役的是刘宗敏,可能混战期间,命令很难传到各个部队。
  
   大顺军到北京是有腐败现象,但是战斗力还很强。因为这个命令不能传达到各个部队,所以变成各自为战,死伤严重,几乎全军覆没,五六万人就这样殉死战场了。清兵和吴三桂是不是死伤也很严重呢,我看也很严重,为什么呢?因为清兵和吴三桂没有继续追击,证明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大概只追了30里就不追了。李自成就停在滦县,派人去告诉吴三桂,太子还给你,你不要跟我打仗,我要跟清兵打仗。吴三桂不敢接受,因为他完全被控制在多尔衮手上了。清兵后援部队继续来了。吴三桂不敢接受太子,谈判也失败了。停了一天多,李自成继续往北京跑,过了永平30里路,才把吴三桂的父亲杀掉了。对明朝的太子、永王、定王,一个都不杀,愿意逃就逃吧!这一点还是很有气魄的。后来这三个孩子都逃了,其中太子在北京被他外祖父出卖,被多尔衮杀害。这事与战争无关就不谈了。
  
   李自成逃回北京停留一天,匆匆忙忙在武英殿搞了个登基大典。这当皇帝还要在天坛祭天,由牛金星带他去祭天。祭天之后,第二天夜里,北京部队退走,李自成最后退,五更时退出北京。宫殿、城门能烧的都烧了,中央的门没有烧,因为他从那里出北京。部队溃不成军,到真定以北打了一仗,指挥战斗的是谷可城,在战中被杀了,李自成也中箭乱骂,晚上住在村庄里头,老百姓反对他,一进村庄就烧房子,扰乱,他没有办法就赶块走,从那里进娘子关旁边的故关。
  
   进入山西,从此以后根本就站不住脚,战略上一步步失误。政策上错误不能让牛金星负责,李自成是开国皇帝,最有权,有绝对权威。他不下命令,谁敢。到了平阳,六月间这才杀李岩,是不是李岩有怨心,有叛变行为,没有,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他有个规律,一个部队当失败时,必然互相猜疑,你怀疑我,我怀疑你。李自成毕竟是个人,他也不可能避免。他怀疑李岩不可靠。有人说李岩是刘宗敏杀的,刘宗敏是执行人,李岩要求给他两万人马回河南,收拾河南局面,李自成起初不同意,后来答应了,答应以后就告诉牛金星,你给李岩饯行,因为他当皇帝,不能随便为李岩饯行。这个局面完全不一样,是皇上叫牛金星去执行。在饯行的场合上,宣读皇帝的诏书,杀掉了他们兄弟两个。所以,这个账不能算到牛金星身上。那么身为丞相的牛金星为什么不可以替他说话呢?我也常想,我若是牛金星,也不敢说话,万一真出了事情,我也担不了。所以这个事谁都不敢。军队—败,互相猜疑,这个情况大不一样。因此处理不利,杀自己人,而且乱杀并不奇怪。总结起来,李自成就这样在战场上失败了,战场一失败,刚刚建立的政权,被人推翻了,因他的政权建立才几个月,这个政权凭什么建立很有问题,如果早建立两年,干部才有训练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临时派人去当知县、当县令,根本没有和当地的任何人联系。
  
   我们再想想,这些人不可能是好人,好人不敢。所以到一个地方去,只晓得像大顺军一样,要骡子要马,要钱要粮,甚至要女人。所以新建立的政权,并没有获得人民的拥护。一看李自成打败仗,北京丢了,就哗变了,都反了。按道理讲,清兵进人中原以后,有个民族斗争,为什么李自成不号召汉人跟这胡人斗争,那时称满人为胡人。这是多么有力的号召啊!但是号召不起来,南方许多人自发地和满族人斗争,而李自成号召不起来,原因何在,可见李自成已经失去民心,已经没有号召力了。
  
   试想,李自成凭借陕西一省来对抗清朝,绝对不行。因陕西同样是经济残破,而满族进关以后,不仅是满族部队、蒙古部队、加上汉人早期投降的军队,还加上北京地主联合起来,成了联合力量对付李自成。
  
   满族随之两路进军,一路从长城以外进攻榆林,进攻延安;一路从洛阳过黄河,进攻陕州,进攻潼关。延安先丢掉,李过守北线,先失守榆林、延安。书上说李自成守潼关60万人马,那是胡诌。清朝要吹,李自成要吹。清朝要吹什么呢,证明这是武功,说李自成60万人马,一战就溃了。李自成已经没有多少兵了。当清兵进攻潼关时,李自成跟刘宗敏两人亲自去守潼关,这两个人都已经受过伤,才好,重武器丢掉了。当时重武器是大炮,红衣大炮,是从西洋传过来的。当时中国炮兵水平,跟欧洲18世纪炮兵水平相等,跟现在的大炮不一样。是前膛装药,后膛点火,都是这个炮,也开始有开花炮,可清兵将大炮都夺去了。所以清军进攻潼关时,首先按兵不动,随后用大炮向李自成阵地打。随着武器的发展,战术上也要改进,李自成挖了三重壕沟,来躲避清军的炮弹,但是顶不住。李自成与刘宗敏就率军队往西安奔去,把潼关交给马世耀,七千人守潼关。清兵从潼关南边直插过潼关,要马世耀投降。他不肯投降,写信给李自成说:你再反攻,我从内地响应。这封信在中途被清军截获,就杀了马世耀。
  
   李自成回到西安,停留几天,又匆匆忙忙逃走,一路从邓州到襄阳,到武昌,打一仗败一仗。包括他叔父、他的妃子都被捉去杀掉了。宋献策、刘宗敏也被捉去杀掉。这么败到通山一带,由于这些战争都不大,有人不晓得当时的局面,说李自成准备占南京,南京占领不了,准备到湖南去,这个时候无所谓计划,能逃就逃。势必到通山一带,已经是人马很少了。
  
   而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留下的部队四分五裂?他离开部队是什么道理?我一直到现在没有想通,他最后孤家寡人,一个人死了。他死了以后,他的部队分两支,一支原来就跟他不在一起,高夫人、高一功、李过,大概20多万人,从另外一路到鄂西南这一带。可他自己还有一部分人呢?田见秀、张鼐等许多人都跟他一起,还有郝摇旗这支部队怎么离开了,分散了?如果说战争打散了,也说不通。因他是皇帝,势必要维护他。
  
   这个历史问题,我没有研究透。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最后众叛亲离。实际上是李自成害怕跟自己的部队在一起,因为历史上失败的农民战争往往是内部把首领杀了,黄巢死时,是他外甥把他杀了,所以我写小说就好写了。我谈历史,历史科学,没有证据我不能随便谈,他在死以前,内心有很多矛盾,甚至性格都变了,他不愿跟自己部队死在一起,所以,他带很少人马离开部队,害怕部队叛变。
  
   是不是地主把李自成打死了,我对这也有个想法。因为那个时候既失去了政权,明朝是正统的。南方老百姓只把你看作流贼,不看成是大顺皇帝。你若建立五十年江山,二十年江山,人家把你看成大顺皇帝。你刚登基就离开了北京,一路逃跑,老百姓能不把你看成流贼?不要忽略正统观念的厉害,哪个老百姓看到,都想把你杀掉。老百姓杀这些人,是为了要保家,安居守业,他不是因为你是李自成,非杀你不可,你破坏了他安居乐业,灭亡了明朝,他不杀你?!所以到哪个地方都一样,这是必然的。
  
   有人说杀了农民英雄,一定是地主。不见得,那程九伯(即杀死李自成的人)到底是地主不是地主?不知道。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要从现实考虑,先不要有个抽象的概念,老百姓是一定拥护农民起义的,那不见得,完全不见得。封建时代正统观念非常重。所以李自成糊里糊涂、孤家寡人死了。而这死决不是有计划,有什么计划,是逃兵,没有计划。而他不死是不是有办法?没有办法,这就是历史条件最后决定历史进程。你是北方人,北方人情风俗都熟悉,北方人已经对你绝望了。而到南方,人情风俗你不通,怎么叫南方人会拥护你呢?这不可能,纵然不失败,也仍然毫无办法,所以李自成是个悲剧人物。
  
   那么,后来高夫人、高一功、李过率领的部队,走另外一条路,到了长江以南,最后还是投降了南明,什么道理呢?南明纵然不成个朝廷,高夫人投降的时候是一个唐王,在福建称帝,年号隆武,称隆武皇帝也没有什么力量。两湖总督何腾蛟在长沙也没有什么兵,高夫人为什么要投降?原来何腾蛟在湖南演习,派了千把人,不晓得李过的部队,去试一试。一试,这千把人被李过杀得差不多了,后来,才知道是李过、高一功率领的。这时让他投降南明,李过当然不愿意。
  
   因为李自成自己没有孩子,只有一个养子李双喜,李双喜以后渺无消息,可能是在山海关战死了。大顺朝必须有继承皇位的人。这皇位只能落在侄子李过身上,所以李过又改名李锦,皇帝登基要改个吉利的名字,过,是犯过错的过,不是吉利字;锦是前程似锦的锦,所以改为李锦,正式跟高夫人过继。南明皇帝给高夫人的敕谕,封高夫人为贞淑夫人,就是你教子教得好,难道南明皇帝那么糊涂,难道不知道李过是他侄子?他不是高夫人的儿子?所以说他教子有方,是这个意思他已过继高夫人。高夫人为什么显示出她的英明?高夫人原来的故事不知道,小说写高夫人是根据她后来的作风塑造的形象。不要把小说人物细节当成真实,因为这时她还有20多万人马,要不要取消大顺国国号,向南明称臣?充满着矛盾。李自成亲自带领部队打了17年,这个时候,取消大顺国号,变成南明部队,当然说不过去。李过本人也未必愿意,因为他马上要登基,名字也改了,改成李锦了。最有发言权的还是高夫人,她是皇太后,是皇太后主张,目前非走这条路不可。
  
   一边有清兵,一边有南明的力量,而且现在已失去了北方,四面都是敌人,要想存在下去,要想为先皇帝报仇,与清兵作战,必须取消大顺国号。名誉上投降南明,但这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呢?条件大概没有写到文字上,是口头上讲的,在欧洲叫“君子协定”。就是李过、高一功给南明皇帝奏本,对李自成仍称先皇帝,对高夫人仍称皇太后。后来南明隆武死了后,到永历皇帝,这种称呼一直没有变。那么南明皇帝为什么能这样忍受?你李自成是流贼,还这么称皇帝、皇后,为什么还称先皇帝呢?用口头协议。但后来又分裂了。田见秀向清朝投降,正在谈判时,失去警惕,清军夜里进攻,田见秀死了,张鼐死了,这支部队被消灭了。李过病死在广西,高一功率领余部往鄂西退去,半路遇到张献忠的养子孙可望埋伏的一支部队,打起来,高一功阵亡,剩下少数人退到鄂西,由李来亨率领,直到康熙三年最后失败,全部自焚,这是在兴山县茅麓山。
  
   整个是大悲剧。造成这个悲剧,是由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民族斗争形势、还有军事方面和战略方面的错误。形成悲剧,有各种因素。有人提到在《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卷中,把李自成写得那么好,他为什么失败了?这是不晓得,一个领导人个人品质好坏,不决定一次运动的成功和失败。孙中山个人品质非常好,辛亥革命失败了,后来几次都失败了。领导人的品质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敌我双方的兵力,政策、战略正确不正确,决定这个问题。
  
   这是我今天对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的看法。是不是正确,供大家参考。把过去什么权威意见排开,放在一边,我们只相信马列主义,只相信历史唯物主义。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最后胜利的是科学,而不是其他。(转载《湖北文史》第七十六辑,本文作者姚雪垠)
  
成了这个形势,要他投降李自成,他不肯。为什么不肯,首先得解决问题。吴三桂的父亲是总兵官,吴三桂年轻轻的也做总兵官,总兵官是方面大将,一品官,武一品,吴三桂的舅舅有几个也是总兵官,他的亲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他的亲戚、朋友、舅舅在东北形成了一个武力集团。吴三桂的家叫武将世家,代代武将。他父亲是总兵官,老了,他当总兵官。这种世家,与李自成这个“流寇”是势不两立的。所以有人说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去了,不投降了,确实是不研究当时的阶级情况、阶级斗争的情况。他代代是明朝大将,已经两代,总兵官下边还有副将、副总兵、游击将军等等,这些那就更多了,形成武装集团,是明朝皇帝的集团,当然不肯投降。他没有写过一封信给大顺皇帝说他要投降,大顺皇帝派人去,他应付一下。为什么,他想摸摸底,因为他设有根据地,没有后方,兵源、财源没有着落。这时候有个政治投机的好题目:如果他能把太子弄到手,拥护太子登基,号召天下人拥护他,他就是复兴明朝的一个最大功臣。当时要求把太子弄到手,这个时候不是因为他要求清兵,清兵才来。这一头暂且放下,来谈第三头,谈清兵。
  
   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清朝的第一代皇帝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第二代皇帝叫皇太极,是顺治皇帝的父亲,即清太宗。他们都是满族,特别是皇太极这个人,对明朝的威胁最大。作为今天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皇太极是个英雄,对中华民族有重大贡献。原来满族,北到黑龙江,是一个地方,完全是部落的社会。通过皇太极把满州统一起来,又通过他把蒙古大部分统一起来。他把北方乱七八糟的部落统一成一个整体,归到中国版图,所以说皇太极贡献很大。满族原是游牧部落,由游牧部落演变到了奴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皇太极作用非常大。当然也有不可取的,他占领了朝鲜,所以他后来跟明朝作战,许多粮食是朝鲜来的,有的船只是朝鲜的船只。
  
   皇太极在崇祯十六年八九月间突然死了,没有遗嘱,引起了内部争权的斗争。多尔衮这时28岁,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劝多尔衮当皇帝。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弟弟,他不干,他给想夺取皇帝的人来个很大打击,杀了几个人,拥护顺治当皇帝。当时顺治是个6岁的孩子,拥护他当皇帝,有三个人成为辅政王,多尔衮是辅政王之一,但这个人非常有手腕,也有兵力。八旗,他兄弟三人占了两旗,皇太极留下一旗,在兵力上,他占绝对优势,就拥护这6岁的孩子继承皇位,结果他很快由辅政王变成摄政王。
  
   这个名一变可不得了,他可以真正代表皇帝。他的地位步步高升,进了北京后,他是叔父摄政王,摄政王前头加两个字,叔父摄政王,实际上这个头衔等于皇父摄政王。
   相传顺治的母亲皇太后,嫁给多尔衮,皇太后下嫁,到底嫁了没有,说法不同。
  
   多尔衮这个人很有办法。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得到情报,就马上动员武装,进长城,兵已出动,这支大手是把满州和蒙古的部队抽调了三分之二,投入这次战斗,要夺取北京。他的部队走了几天后,原来不从山海关走,因为山海关是吴三桂占领地,他进不来,他要从山海关以西,现在怀化一带找一个长城口子进来。屡次满州进军都是从这一带,从这个长城口子进来威胁北京,走了几天还是按这个方向走。忽然接到吴三桂一封信,要求清军派两个将领支援他,就是向他借兵。吴三桂当时是借兵,不是投降。信中写道:李自成进入北京,逼死皇帝和皇后,我现在力量不够,难以恢复北京,请你派兵来帮助我,将来把李自成赶跑了,恢复大明江山,我们在土地、钱财方面给予报答。这是吴三桂的幻想,首先他想把明朝的江山恢复以后,把关外的土地给一点,然后每年给一部分钱,像南宋对待金朝一样。这是吴三桂想的,不想让清兵进山海关,另外划定什么地方进长城。他没有想到多尔衮有多么厉害!一接到吴三桂这封信,多尔衮马上决定进攻山海关。
  
   为什么多尔衮有这么大本领?首先提出这个计谋的大臣是汉族人。有一个原来住在沈阳的人,姓范,很有本领,另外冯中寿这些人帮助多尔衮分析当时的局面,说吴三桂进退两难,趁此机会夺取北京,可是吴三桂这么个态度不行,要使吴三桂投降。我们来帮助汉人报欺君之仇,剿灭流贼,吴三桂不算什么。这就命令部队改变路线,直攻山海关,大炮放在后面,骑兵前进,直奔山海关。
  
   这时候,李自成的部队也逼近了山海关。吴三桂一看这个局面,不再借兵,只好接受多尔衮的条件,欢迎多尔衮进山海关。如果我是吴三桂的参谋长,我有个打法,如果山海关守不住,往南退兵,退到天津或更南一点,可以代表明朝,号召汉族,号召各地千万人来恢复北京。不投降清朝,保持独立性,就会变成对峙的局面。好,再往下说,李自成由于吴三桂不投降,就不马上举行登基大典,日期一次一次推下去,后来他觉得这个事情非解决不可,越耽误久越不合适,这才决定带兵往山海关去。当时就有人阻止,首先是军师宋献策,劝他千万不要去,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陛下去,对陛下不利;吴三桂来,对吴三桂不利。”不让他出北京。道理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吴三桂那么坚决,因为他是明朝的将领,不要忽略封建的忠君名义非常重要。李自成进北京以后,策略方面犯了错误,战略方面也犯了错误。策略方面,就是把明朝官吏、贵族抓了很多,拷打要钱。这个作法很不好。你进了首都,首先要让首都安定下来,至于将来如何处置这些人,慢慢来。你一进北京马上就搞得人人自危,包括北京周围的许多地方,人人害怕,这不像得天下,自古以来没有这个搞法。你看汉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首先是安定局面,唐朝进入长安也是缓和矛盾,缓和斗争。朱元璋进入南京的时候,也是缓和斗争,把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请来作客,而李自成一进北京就抓人,拷打要钱,有的被打死。这不像建天下的模样。这时候,许多人对他害怕,吴三桂当然害怕,你现在想我投降,我投降以后,你不也这样么?李自成的部队大部分是陕西人,陕西人居功自傲,认为老子打天下,你们是后来投降,这个已经表现在对唐通部队的态度上。吴三桂当然听说了。这是政策方面的错误。
  
   战略上严重错误,许多书上说李自成进北京20万人马,这是吹牛,古人用兵虚虚实实,吹牛时候多,虚张声势。进北京多少人马,6万人马,为什么不多带?两个原因:一是没把清兵的力量估计进去,没有想到清兵要进来。今后与他争夺江山的,不再是明朝部队而是清朝部队,这点没有估计到。第二点,李自成的部队本来不多,相传有百万人马,那是吹牛,没有,大概几十万人马。地方这么大,南到湖南边界、湖北的大部分,河南全省,陕西,现在西安以西到兰州,宁夏、青海一部分。到处分散兵力,还派兵到山东去,所以兵力分散。另外一个是经济条件,部队的数量多少和装备的水平,依靠的是经济基础。可是李自成占领的地方,从来没有巩固地方,恢复生产,还到处破坏生产,遍地饥民,这就没有更多的钱养更多的兵,把部队装备好。到北京六、七万人,其中一部分是路上投降的。这么多人马跟吴三桂差不多,吴三桂大约有精兵5万人,因为吴三桂当时不晓得李自成的兵力,一直认为他有20万人马,所以吴三桂害怕了,加上又没有后方,山海关是个古城,吴三桂因为战略地理很不利,只好向清朝借兵。
  
   可是李自成带6万人马往山海关,战略上非常不利。如果李自成真的带20万人马进北京,在山海关打败仗以后,不会马上退出北京。北京可以守,不说守北京城,如果守城郊的三个战略据点,能守几个月,这个结果会大不相同。你很快丢掉京城,全国人民一看,唉!你果然没有天子之份。你完了。所以不叛变的地方也叛变了。因为北京是个政治城市,问题严重了,不应该丢掉北京这个政治首都。如果有20万人马,你可以继续守下去,因为你后方可以陆续派兵增援。只有6力人马,他就留下1万人马,而且不是精锐部队,让李过守北京。我们说1万人马守北京这么大一个城,人是很少。李自成带领不足6万人马到山海关,所以宋献策坚决劝他不要去,他坚决要去,为什么要去,他是不得已,马上退出北京,会一垮到底,不如孤注一掷,拼上了。
  
   但他作了两手准备,他去时把崇祯太子带上,崇祯有三个男孩子,太子老大16岁,永王、定王都小,只有十来岁,三个都带上。还有俘虏的晋王、秦王都带上。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带上,好留下谈判讲条件的后路。万不得已,你要谈,跟你谈,缓和军事上的对立。我优待你父亲,并没有杀害。都带去,这说明李自成准备了两手,能不打就不打。为什么宋献策反对他去呢?因为后边没有后继部队,不应孤军深入,中国人称谓悬军深入,悬在空中。他的后方在陕西,北京周围没有同伙的部队。刘芳亮的部队在保定,还要镇守河北省南部许多地方。就这一股部队,到山海关,如果打败仗,回都回不来,没有后方,叫悬军深入,战略上非常不利。可是明知道战略不利,又非去不可。他如果现在退出北京,不得了,政治上失利。那就带领这五六万人马往山海关去,到山海关去作战,第一天不分胜负。
  
   吴三桂战斗力很强,就在山海关西边一个石河滩上作战。打了一天,多尔衮的人马来到,实际上李自成对多尔衮的人马行动消息不灵、情报不灵。打了一天,黄昏时候,多尔衮到了石滩外几里路的地方,驻兵韦泉城,这时,吴三桂带着一批人到韦泉城见多尔衮。多尔衮很生气,把吴三桂当作投降的明将来对待,要他剃头,梳辫子,改穿满州服饰。士兵剃头来不及,明天作战时,背上缠块牌子,表示是吴三桂的人。当天夜里,清朝的军队就进入了山海关。大概有两万骑兵,大部队还在后边。
  
   第二天继续作战,李自成还不晓得清军要参战,而且进入了山海关,清军这时就隐蔽在战场后边的树林里,李自成不晓得。这一天战争非常激烈,吴三桂拿出全力,李自成也拿出全力,打了半天。忽然起了阵怪风,飞沙走石,大风刮了一阵刚停下来,清军大喊三声,然后骑兵冲下,这时李自成才发现清军的出现,就下命令撤退。他先走,指挥这场战役的是刘宗敏,可能混战期间,命令很难传到各个部队。
  
   大顺军到北京是有腐败现象,但是战斗力还很强。因为这个命令不能传达到各个部队,所以变成各自为战,死伤严重,几乎全军覆没,五六万人就这样殉死战场了。清兵和吴三桂是不是死伤也很严重呢,我看也很严重,为什么呢?因为清兵和吴三桂没有继续追击,证明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大概只追了30里就不追了。李自成就停在滦县,派人去告诉吴三桂,太子还给你,你不要跟我打仗,我要跟清兵打仗。吴三桂不敢接受,因为他完全被控制在多尔衮手上了。清兵后援部队继续来了。吴三桂不敢接受太子,谈判也失败了。停了一天多,李自成继续往北京跑,过了永平30里路,才把吴三桂的父亲杀掉了。对明朝的太子、永王、定王,一个都不杀,愿意逃就逃吧!这一点还是很有气魄的。后来这三个孩子都逃了,其中太子在北京被他外祖父出卖,被多尔衮杀害。这事与战争无关就不谈了。
  
   李自成逃回北京停留一天,匆匆忙忙在武英殿搞了个登基大典。这当皇帝还要在天坛祭天,由牛金星带他去祭天。祭天之后,第二天夜里,北京部队退走,李自成最后退,五更时退出北京。宫殿、城门能烧的都烧了,中央的门没有烧,因为他从那里出北京。部队溃不成军,到真定以北打了一仗,指挥战斗的是谷可城,在战中被杀了,李自成也中箭乱骂,晚上住在村庄里头,老百姓反对他,一进村庄就烧房子,扰乱,他没有办法就赶块走,从那里进娘子关旁边的故关。
  
   进入山西,从此以后根本就站不住脚,战略上一步步失误。政策上错误不能让牛金星负责,李自成是开国皇帝,最有权,有绝对权威。他不下命令,谁敢。到了平阳,六月间这才杀李岩,是不是李岩有怨心,有叛变行为,没有,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他有个规律,一个部队当失败时,必然互相猜疑,你怀疑我,我怀疑你。李自成毕竟是个人,他也不可能避免。他怀疑李岩不可靠。有人说李岩是刘宗敏杀的,刘宗敏是执行人,李岩要求给他两万人马回河南,收拾河南局面,李自成起初不同意,后来答应了,答应以后就告诉牛金星,你给李岩饯行,因为他当皇帝,不能随便为李岩饯行。这个局面完全不一样,是皇上叫牛金星去执行。在饯行的场合上,宣读皇帝的诏书,杀掉了他们兄弟两个。所以,这个账不能算到牛金星身上。那么身为丞相的牛金星为什么不可以替他说话呢?我也常想,我若是牛金星,也不敢说话,万一真出了事情,我也担不了。所以这个事谁都不敢。军队—败,互相猜疑,这个情况大不一样。因此处理不利,杀自己人,而且乱杀并不奇怪。总结起来,李自成就这样在战场上失败了,战场一失败,刚刚建立的政权,被人推翻了,因他的政权建立才几个月,这个政权凭什么建立很有问题,如果早建立两年,干部才有训练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临时派人去当知县、当县令,根本没有和当地的任何人联系。
  
   我们再想想,这些人不可能是好人,好人不敢。所以到一个地方去,只晓得像大顺军一样,要骡子要马,要钱要粮,甚至要女人。所以新建立的政权,并没有获得人民的拥护。一看李自成打败仗,北京丢了,就哗变了,都反了。按道理讲,清兵进人中原以后,有个民族斗争,为什么李自成不号召汉人跟这胡人斗争,那时称满人为胡人。这是多么有力的号召啊!但是号召不起来,南方许多人自发地和满族人斗争,而李自成号召不起来,原因何在,可见李自成已经失去民心,已经没有号召力了。
  
   试想,李自成凭借陕西一省来对抗清朝,绝对不行。因陕西同样是经济残破,而满族进关以后,不仅是满族部队、蒙古部队、加上汉人早期投降的军队,还加上北京地主联合起来,成了联合力量对付李自成。
  
   满族随之两路进军,一路从长城以外进攻榆林,进攻延安;一路从洛阳过黄河,进攻陕州,进攻潼关。延安先丢掉,李过守北线,先失守榆林、延安。书上说李自成守潼关60万人马,那是胡诌。清朝要吹,李自成要吹。清朝要吹什么呢,证明这是武功,说李自成60万人马,一战就溃了。李自成已经没有多少兵了。当清兵进攻潼关时,李自成跟刘宗敏两人亲自去守潼关,这两个人都已经受过伤,才好,重武器丢掉了。当时重武器是大炮,红衣大炮,是从西洋传过来的。当时中国炮兵水平,跟欧洲18世纪炮兵水平相等,跟现在的大炮不一样。是前膛装药,后膛点火,都是这个炮,也开始有开花炮,可清兵将大炮都夺去了。所以清军进攻潼关时,首先按兵不动,随后用大炮向李自成阵地打。随着武器的发展,战术上也要改进,李自成挖了三重壕沟,来躲避清军的炮弹,但是顶不住。李自成与刘宗敏就率军队往西安奔去,把潼关交给马世耀,七千人守潼关。清兵从潼关南边直插过潼关,要马世耀投降。他不肯投降,写信给李自成说:你再反攻,我从内地响应。这封信在中途被清军截获,就杀了马世耀。
  
   李自成回到西安,停留几天,又匆匆忙忙逃走,一路从邓州到襄阳,到武昌,打一仗败一仗。包括他叔父、他的妃子都被捉去杀掉了。宋献策、刘宗敏也被捉去杀掉。这么败到通山一带,由于这些战争都不大,有人不晓得当时的局面,说李自成准备占南京,南京占领不了,准备到湖南去,这个时候无所谓计划,能逃就逃。势必到通山一带,已经是人马很少了。
  
   而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留下的部队四分五裂?他离开部队是什么道理?我一直到现在没有想通,他最后孤家寡人,一个人死了。他死了以后,他的部队分两支,一支原来就跟他不在一起,高夫人、高一功、李过,大概20多万人,从另外一路到鄂西南这一带。可他自己还有一部分人呢?田见秀、张鼐等许多人都跟他一起,还有郝摇旗这支部队怎么离开了,分散了?如果说战争打散了,也说不通。因他是皇帝,势必要维护他。
  
   这个历史问题,我没有研究透。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最后众叛亲离。实际上是李自成害怕跟自己的部队在一起,因为历史上失败的农民战争往往是内部把首领杀了,黄巢死时,是他外甥把他杀了,所以我写小说就好写了。我谈历史,历史科学,没有证据我不能随便谈,他在死以前,内心有很多矛盾,甚至性格都变了,他不愿跟自己部队死在一起,所以,他带很少人马离开部队,害怕部队叛变。
  
   是不是地主把李自成打死了,我对这也有个想法。因为那个时候既失去了政权,明朝是正统的。南方老百姓只把你看作流贼,不看成是大顺皇帝。你若建立五十年江山,二十年江山,人家把你看成大顺皇帝。你刚登基就离开了北京,一路逃跑,老百姓能不把你看成流贼?不要忽略正统观念的厉害,哪个老百姓看到,都想把你杀掉。老百姓杀这些人,是为了要保家,安居守业,他不是因为你是李自成,非杀你不可,你破坏了他安居乐业,灭亡了明朝,他不杀你?!所以到哪个地方都一样,这是必然的。
  
   有人说杀了农民英雄,一定是地主。不见得,那程九伯(即杀死李自成的人)到底是地主不是地主?不知道。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要从现实考虑,先不要有个抽象的概念,老百姓是一定拥护农民起义的,那不见得,完全不见得。封建时代正统观念非常重。所以李自成糊里糊涂、孤家寡人死了。而这死决不是有计划,有什么计划,是逃兵,没有计划。而他不死是不是有办法?没有办法,这就是历史条件最后决定历史进程。你是北方人,北方人情风俗都熟悉,北方人已经对你绝望了。而到南方,人情风俗你不通,怎么叫南方人会拥护你呢?这不可能,纵然不失败,也仍然毫无办法,所以李自成是个悲剧人物。
  
   那么,后来高夫人、高一功、李过率领的部队,走另外一条路,到了长江以南,最后还是投降了南明,什么道理呢?南明纵然不成个朝廷,高夫人投降的时候是一个唐王,在福建称帝,年号隆武,称隆武皇帝也没有什么力量。两湖总督何腾蛟在长沙也没有什么兵,高夫人为什么要投降?原来何腾蛟在湖南演习,派了千把人,不晓得李过的部队,去试一试。一试,这千把人被李过杀得差不多了,后来,才知道是李过、高一功率领的。这时让他投降南明,李过当然不愿意。
  
   因为李自成自己没有孩子,只有一个养子李双喜,李双喜以后渺无消息,可能是在山海关战死了。大顺朝必须有继承皇位的人。这皇位只能落在侄子李过身上,所以李过又改名李锦,皇帝登基要改个吉利的名字,过,是犯过错的过,不是吉利字;锦是前程似锦的锦,所以改为李锦,正式跟高夫人过继。南明皇帝给高夫人的敕谕,封高夫人为贞淑夫人,就是你教子教得好,难道南明皇帝那么糊涂,难道不知道李过是他侄子?他不是高夫人的儿子?所以说他教子有方,是这个意思他已过继高夫人。高夫人为什么显示出她的英明?高夫人原来的故事不知道,小说写高夫人是根据她后来的作风塑造的形象。不要把小说人物细节当成真实,因为这时她还有20多万人马,要不要取消大顺国国号,向南明称臣?充满着矛盾。李自成亲自带领部队打了17年,这个时候,取消大顺国号,变成南明部队,当然说不过去。李过本人也未必愿意,因为他马上要登基,名字也改了,改成李锦了。最有发言权的还是高夫人,她是皇太后,是皇太后主张,目前非走这条路不可。
  
   一边有清兵,一边有南明的力量,而且现在已失去了北方,四面都是敌人,要想存在下去,要想为先皇帝报仇,与清兵作战,必须取消大顺国号。名誉上投降南明,但这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呢?条件大概没有写到文字上,是口头上讲的,在欧洲叫“君子协定”。就是李过、高一功给南明皇帝奏本,对李自成仍称先皇帝,对高夫人仍称皇太后。后来南明隆武死了后,到永历皇帝,这种称呼一直没有变。那么南明皇帝为什么能这样忍受?你李自成是流贼,还这么称皇帝、皇后,为什么还称先皇帝呢?用口头协议。但后来又分裂了。田见秀向清朝投降,正在谈判时,失去警惕,清军夜里进攻,田见秀死了,张鼐死了,这支部队被消灭了。李过病死在广西,高一功率领余部往鄂西退去,半路遇到张献忠的养子孙可望埋伏的一支部队,打起来,高一功阵亡,剩下少数人退到鄂西,由李来亨率领,直到康熙三年最后失败,全部自焚,这是在兴山县茅麓山。
  
   整个是大悲剧。造成这个悲剧,是由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民族斗争形势、还有军事方面和战略方面的错误。形成悲剧,有各种因素。有人提到在《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卷中,把李自成写得那么好,他为什么失败了?这是不晓得,一个领导人个人品质好坏,不决定一次运动的成功和失败。孙中山个人品质非常好,辛亥革命失败了,后来几次都失败了。领导人的品质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敌我双方的兵力,政策、战略正确不正确,决定这个问题。
  
   这是我今天对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的看法。是不是正确,供大家参考。把过去什么权威意见排开,放在一边,我们只相信马列主义,只相信历史唯物主义。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最后胜利的是科学,而不是其他。(转载《湖北文史》第七十六辑,本文作者姚雪垠)
  
你们都忽略了汉族地主武装的作用,满清入关才多少人?不依靠汉族地主武装怎么可能控制整个关内?李自成杀士大夫其实就是与地主为敌,这个时候地主需要一个政治集团维护自己的利益。既然李自成不能指望,那么就依靠满清吧。


所以说到底明末的农民起义因地主官僚而起,又因地主官僚的镇压而终。清替代明其实是地主阶级自己的选择而已。因为满清能够维护他们的利益。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0-8-2 23:18

地主官僚镇压不了才会选择投靠满清的吧。
姚雪垠分析的有道理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0-8-2 23:18
搞清楚,李自成等远远不止是杀地主。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8-3 21:47


    看清楚~我从来没说他只杀地主。
在笔者看来,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面对这样难堪的局势,只是一味单纯的依靠官军围剿,假如他们像后来清朝对付天平天国那样,发动地方乡绅地主组织地方武装团练,一方面维持本地治安,必要时协助官军进行围剿,同时通过守卫地方来压缩造反武装的生存空间,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会导致地方做大,产生军阀尾大不掉。

比较一下后世的曾国藩宁肯违背他所虔诚信仰的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准则,不惜背上“曾剃头”的骂名,在对付“长毛”问题上的绝不心慈手软的实用主义原则,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的确具有些善良孩童般的幼稚!
分析下来,笔者无法不认可崇祯皇帝被李自成最后逼死煤山是历史必然的评判!

话说的太狠了。
明末民变(参照楼主说法)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不算张献忠入川的话……),清末太平天国则是珠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人口多生产力高,不往死里压会出大事的,相对来讲黄河中下游虽然靠近首都但是相对来说不必要采用高压政策,剿抚结合是比较适合的做法。扶未必就是战略失误,主要还有清的关外军事压力,一味的剿并不好。


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我觉得楼主写的水平不错,值得一看。提出一点个人看法,大家娱乐娱乐~
回复 1# mp586


    标记
好帖子,分析得很透彻,支持一下~~~


不是后金出兵,李自成的大顺朝统一长城以南,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地,比明末的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确实要先进得多,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是后金出兵,李自成的大顺朝统一长城以南,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地,比明末的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确实要先进得多,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jiner 发表于 2010-7-31 13:09


    说穿了李自成从起事到夺北京一直都是以流寇这种性质作战和治军的,他的部队大多是七拼八凑的各路势力,我一直怀疑李自成对这支部队的约束力。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8-3 21:47


    他们是见富杀富,见官杀官,见美女则豪夺之
留名,准备再拜读。
明末对付流寇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光!洪承畴看破这一点,可惜断送再松山!

投降后,跟随满清入关,对流寇就是杀光原则!几个无人区就是典型啊!乱世要用非常法!

曾国藩后来平定太平天国,也是这个原则!杀!杀!杀!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北方长达二十多年的大旱,搁在那个封建政权身上不是致命的伤口啊
农业在中国古代是政权的根本,农业要是完蛋了,这个政权也活不了多久了
明末农民起义只是中国历史揭竿而起的众多造反运动的一个简小缩影!讽刺的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当年就是脱颖而出的造反派头头!每个王朝的兴亡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原因!但是纵观历史!王朝的兴起与覆灭其实主线只有一个!就是“土地”!中国两千年历史其实除去现代历史后就是一部封建史!而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财富或者说矛盾就是土地!人民有一份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安居乐业,生儿育女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对抗政府!纵观每个王朝所谓的盛世大都是绝大部分农民有田地可以生活而已!特别是新王朝的建立或者有能君主的中兴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战乱或者新开垦的土地充裕农民基本上不用为生存发愁!而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因为特权阶层或者贵族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导致失地的农民成几何倍数增长!那么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自然出现了问题!王朝的覆灭不过是这个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而已!一句话!中国的历史无非是土地权利的争夺史!
fxmtf 发表于 2010-8-22 21:14


    洪承畴的认识局限于战争的低级指挥层次!杀了一批还有一批!没办法活下去农民不造反还能去干嘛?曾国藩的成功有其鲜明的世代色彩!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恰好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胸无大志!后期已经脱离了农民这个造反的主体!不失败才是不正常!如果太平军领导人能有朱元璋那样的战略眼光!不过早表现对列强的仇视!继续艰苦奋斗打垮清政府不是没有可能!看看太平军前期的犀利表现就可以明白!
李自成作为明末一名主要的农民军领袖,曾一度拥兵百万之众,占据北京,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但最后却一败涂地,不知所终.今人在评述他的失败原因时,大多只着重于他进京后不善待百姓,错杀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方面,却少有人注意到其实大顺政权建设上的巨大漏洞,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愚以为前者只能算是大顺政权崩溃的导火索,就如同萨拉热窝事件对一战的影响一样,即使他进北京城后善待百姓,也不出现错杀将领,清兵入关等其后一系列的不利事件,若政权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还那样不到位,那天下大乱,被人撵下台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李自成从起事伊始,就一直没能脱掉流寇习气.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只知攻城,不知守土;只知征兵,不知抚民;只知招降纳叛,不知大力培养自己的政权建设骨干.首先,他只知道攻城抢东西,杀贪官,始终不注重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他曾经先后几次攻占洛阳,还杀了明朝的福王,但过后都主动放弃了这座中心枢纽城市.注意,是有足够的实力守城(洛阳城破后举国震动,他的农民军从者云集,又缴获了福王囤积的大批粮食,可称兵强马壮),却只派了几百人留守,等官军围剿大部队一来,这几百人当然只能弃城而逃,所以李自成一直没能形成据地为王之势.其次,那时百姓都知道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可作为一个政权领导人来讲,地盘内老百姓不纳粮,你的军队吃什末,只靠抢官军的粮食过日子吗?那终非长久之计.只打破城池,开仓放赈,把数万饥民招作兵丁,然后拔脚就走是绝对不行的.你必须站住脚跟:建立政府(当然首先得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对这块地盘进行起码的保卫),委派官吏,让百姓给你交赋税,支持你作战,通过各项政策和制度把你们紧紧捆在一起,建设和保卫根据地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再逐渐招兵买马,扩大地盘,那才行.君不见共产党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利归农会“?只这一下子,就争取到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没有政权的依托,虽号称拥有数省地盘却没真正把根扎牢,因此日后他的百万大军在清兵追杀下一退再退,于数月之内就迅速土崩瓦解就不足为怪了.相反,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很注意守土,因而坚持斗争了足有十几年.再次,后期虽然李自成的帐下聚集了李岩,宋献策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以上所述形势有了一定改观,他也建立了一些固定据点,隐隐有了点儿王者之气,但情况始终没能得到根本上的扭转.比如他在领地内任命的地方(不包括军队)官吏,大多是明朝投降过来的人,自己培养出来的干部极度缺乏.这些官儿们几乎全是贪污腐化的投机分子,根本和他不是一条心,日后一看形势不对,马上又投降清军.没注重嫡系地方政权干部的培养和投降官吏的甄别使用,是他的一大错误.还有,如果他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兵“平时拿外交工作当回事,麾下有几个出色外交人才的话,即使抢了陈圆圆,吴三桂至于都答应了投降,又为了区区一个女人反悔吗?
   所以,我说称李自成为“大顺皇帝“是高抬他了,他只能算一个超大号的流窜作案的山大王,一个不懂治国不懂政治但在这方面又稍有觉悟(冲他招纳了几个文人,抽空读了些书和大多时对百姓还不错来说的)的鲁莽武夫.打天下决不只是杀杀砍砍的事,他做一员武将是可以的,但绝对坐不稳江山.
吴楚风流 发表于 2010-8-24 20:17

人杀光了。就不会有饥荒问题,和流寇问题了!人都死光了,哪来的一批又一批!造反的毕竟是少数!但是想明末那样拖家带口职业造反的,历史上还真不多!
太平天国覆灭,最大的原因还不是内讧,两广出来的老家伙死得差不多了,太平天国就嗝屁了! 没有天京内乱自相残杀好几万,太平天国再抗个10几年都一点问题没有!那次内乱,杀的可都是两广出来的老底子!
fxmtf 发表于 2010-8-25 00:53

哈哈!这是我自认识字以来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个说法!靠杀人能解决饥荒问题!靠杀人可以解决流寇问题!那么好吧!姑且同意你的观点!谁来帮你杀呢?造反的有几百万饥民,匪徒,甚至是明朝编制的兵卒!明朝无法扑灭流寇的原因根本在于没钱!没钱就没人给你打仗!谁帮你去杀人?为什么没钱?是因为饥荒!不要说后来南明小朝廷的存在!那样的政权不过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弄清楚了再来反驳我!
至于太平军的覆灭内杠当然是重要原因!但内杠的起因是什么?不要用表象遮住本质好不好?弄清楚了太平军灭亡的根本原因再来反驳我!不然显得你不成熟而且缺少必要的修养!
把地主官僚杀光
吴楚风流 发表于 2010-8-25 01:08

其实谁也不比谁高明,人死光了,自然没有流寇了!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么!历年来饥荒的时候,人杀人,人吃人,搞得差不多了,人口数量下去了,饥荒也就结束了!从东汉赤眉,到唐黄巢,到明流寇,不都是这样!你自己不会看历史啊!

杀人当然是解决饥荒的一个办法,吃人也一样!而且历史正是这样来解决问题的!

既然你都说了太平军内讧是重要原因!那还说什么了?如果你要是说太平军内讧不是太平天国覆灭的重要原因,我还想请教你一下 !   

跟装b的,俺从来都是吐一口,闪人!您跟党员去谈修养去吧,俺不是党员,不谈修养!
瞧瞧!这就是你所谓的不讲修养的人的他妈的王八逻辑!有饥荒就要杀人!五八年的饥荒你祖上怎么没被干掉呢?我很怀疑你是否是半文盲或者是正在不用功读书的九十后学生!重要原因是主要原因的意思么?睁大你的狗眼!不好意思我承认我情绪激动了!因为遇到你这种假装正常人泡论坛的痴呆我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骂人要有理有据!不要张口就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