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末到共和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54:41
明末的问题,是中国华夏文明里面,出了个长江下游以南与运河联运的环太湖副文明,在这个区域,气候得宜,夏天热不死,冬天冷不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水网密布鱼虾繁盛,提供本区域充足的蛋白质与热量,无论是灌溉还是出行都很便利。自晋宋以来几次政治中心南移,带来技术与组织方式,厚植农桑带来了区域比较经济优势,发展出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主要包括农产品、丝绸棉布、瓷器漆器、以木材玉石为原料的奢侈品,长江与大运河到环太湖不受打扰的水路联运使这里成为古代中国农耕条件下的经济活跃地带。

但它的不足也显而易见,首先它的面积并不大,南不过绍兴北不过金陵西不过徽州,大约十万平方公里,东边大海,西面大别山起伏的丘陵,北边被长江阻挡,南面则被武夷山隔开,对于军事行动并不难以克服,但对经济活动却足以构成困难。和一整块的华北大平原比,这本来并不是最好的文明孕育地;和川蜀盆地比,也不是农耕时代难以逾越的天险;尤其是它离主要能源产地过于遥远,使之不能因为商业繁荣而充分利用越来越需要的高密度能量---煤,那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山西;也不能大规模获得工具改良的原料---铁,那要么得向北越过秦岭,要么得向南穿过武夷,因此不能从使用中积累技术获得农耕时代迈向集约化前工业时代的势能。本质上,它只是在自我重复,通过堆砌劳动总量提升商品价值,而非劳动效率。

这个区域自给自足且自我循环,远离对国家抱有敌意的异端,发展出了繁复的手工业、流行时尚、填满区域每个角落的服务业,相比帝国其它角落产生阶级阶梯最多的区域社会,足够滋养一个有着相同精致生活亦官亦商的士族阶层。处于这个国家利润链条顶端的生活方式开始产生财富虹吸现象,尽管它富集的人口,地理资源、劳动力配置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偏好,并不十分有利于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做官,兜售高溢价的流行物,仿佛这里就是整个世界。

一个文明通常由条件便利物产丰富的地带孕育出来,它的统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通常是重叠的,如汉唐以洛阳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北宋以开封为中心的华北平原灌溉区,伦敦巴黎莫斯科,大凡经过原生帝国形态的国家,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总是高度重叠。中国人自远古以来从黄河灌溉区繁衍,然后辐射到整个华北大平原,春秋战国秦汉唐,这个人口中心与技术和文化中心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冲刷,直到丧失燕山山脉保护的华北出现缺口,宋被迫迁往江南这块“天下”的边角。在历史长河中,也只有这100多年,这个地区的人和统治者同时感到生存的压力,皇帝通过他的官僚系统掌握着经济中心的方方面面,随时执鞭提醒他的子民对他们的生涯规划要做一些防卫方面的投资。

中国这个文明在大多数时候,江南是被包裹起来的一个半联接地区,向北向西向南走上一千公里都是帝国的疆域,帝国的秩序让它处在交税既是最大的不快也是大不了付钱就这么回事的错觉上,直到某一天被人剃掉精心烫出的卷发。明末就是这么回事,收支失衡,财税歉收,但抗税是一码事,抗得了税又是一码事。从江南士族代表钱谦益东林党们来看,每一分都是精打细算挣来的,是国家认可的“等价交换”得来的,这里的人普遍没有为自己的投资与收益计入安全核算,因为这部分开支在过往的一千多年里由华北关中平原的人口负担,包括大多数徭役和兵役。而有钱的富豪们出于避险或者资本增益或者追逐潮流的考虑又常常把财富从当地抽出来进入江南这个天堂,这时候明朝不幸的发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错位,它围绕政治中心建立的官僚体系对这个地方失效了,这个失效以党争的形式出现,地方利益与阶层利益明白无误的居于其中。

平心而论维护阶层利益与集团利益是合理的,包括为之产生种种的制度性演化,像澎拜专栏里说到的访单制,就有其进步的一面,但那个时空,也只是用众意向皇帝施压的方式。王岐山书记曾推荐过一本托克维尔的书《旧制度与大革命》,固然他的本意是讲路易十六代表着更进步更友善反而被砍头,说明温和软化时候的危险比任何时候都大。我倒想引申一下,一个地区高度发展达到了社会演化的主要条件,不意味着这个演化就能够或者就应该立刻开始,除非你能够支付足够的安全成本保证这个演化不被打断。如果不能,国家有必要削足适履。(题外话,台湾社会的演化成本是由美国整个第七舰队担保支付的,算算第七舰队多少钱。)

说回江南,由于远离外界挑战,天下财富十居其八的江南财富的使用取向,被更多的应用在获得地息和利息,比赛占有更多资源的生活方式上面,慈禧修了个园林朝廷就垮了,江南那帮修了多少园子?奢靡并且毫无远见。明朝就在东林党对皇帝的抗争中倒下了。

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沿海尤其江浙沪一带的两个短板被国际大市场给弥补,一个是能源和原料,一个是有购买力的市场,这个变化的过程充分迎合了外界的需要,当然,同样也发展出了更复杂的社会层级,需要更加反应实际的精细化的治理。沿海地区感到了充满爱意暖暖的目光,上海老娘们感受到了虽然腿短,但全身散发着高贵雅利安血统的日本人的一股暖流;北京老娘们感受到了来自英国雅利安人的股股暖流;至少目前有观察认为,江南等加工发达贸易地区,产生了与明末一样的问题,作为受宠的小儿子,认为自己不需要支付安全的成本,认为人生最大的烦恼,是竟然有人不够爱自己。历史不会重复,只会螺旋形上升。


总而言之,一个文明正如伟大的剑圣托马斯说的:只有不断的挑战,才有前进的动力,挑战来得太强,或太弱,都会导致文明的覆灭。


明末的问题,是中国华夏文明里面,出了个长江下游以南与运河联运的环太湖副文明,在这个区域,气候得宜,夏天热不死,冬天冷不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水网密布鱼虾繁盛,提供本区域充足的蛋白质与热量,无论是灌溉还是出行都很便利。自晋宋以来几次政治中心南移,带来技术与组织方式,厚植农桑带来了区域比较经济优势,发展出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主要包括农产品、丝绸棉布、瓷器漆器、以木材玉石为原料的奢侈品,长江与大运河到环太湖不受打扰的水路联运使这里成为古代中国农耕条件下的经济活跃地带。

但它的不足也显而易见,首先它的面积并不大,南不过绍兴北不过金陵西不过徽州,大约十万平方公里,东边大海,西面大别山起伏的丘陵,北边被长江阻挡,南面则被武夷山隔开,对于军事行动并不难以克服,但对经济活动却足以构成困难。和一整块的华北大平原比,这本来并不是最好的文明孕育地;和川蜀盆地比,也不是农耕时代难以逾越的天险;尤其是它离主要能源产地过于遥远,使之不能因为商业繁荣而充分利用越来越需要的高密度能量---煤,那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山西;也不能大规模获得工具改良的原料---铁,那要么得向北越过秦岭,要么得向南穿过武夷,因此不能从使用中积累技术获得农耕时代迈向集约化前工业时代的势能。本质上,它只是在自我重复,通过堆砌劳动总量提升商品价值,而非劳动效率。

这个区域自给自足且自我循环,远离对国家抱有敌意的异端,发展出了繁复的手工业、流行时尚、填满区域每个角落的服务业,相比帝国其它角落产生阶级阶梯最多的区域社会,足够滋养一个有着相同精致生活亦官亦商的士族阶层。处于这个国家利润链条顶端的生活方式开始产生财富虹吸现象,尽管它富集的人口,地理资源、劳动力配置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偏好,并不十分有利于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做官,兜售高溢价的流行物,仿佛这里就是整个世界。

一个文明通常由条件便利物产丰富的地带孕育出来,它的统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通常是重叠的,如汉唐以洛阳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北宋以开封为中心的华北平原灌溉区,伦敦巴黎莫斯科,大凡经过原生帝国形态的国家,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总是高度重叠。中国人自远古以来从黄河灌溉区繁衍,然后辐射到整个华北大平原,春秋战国秦汉唐,这个人口中心与技术和文化中心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冲刷,直到丧失燕山山脉保护的华北出现缺口,宋被迫迁往江南这块“天下”的边角。在历史长河中,也只有这100多年,这个地区的人和统治者同时感到生存的压力,皇帝通过他的官僚系统掌握着经济中心的方方面面,随时执鞭提醒他的子民对他们的生涯规划要做一些防卫方面的投资。

中国这个文明在大多数时候,江南是被包裹起来的一个半联接地区,向北向西向南走上一千公里都是帝国的疆域,帝国的秩序让它处在交税既是最大的不快也是大不了付钱就这么回事的错觉上,直到某一天被人剃掉精心烫出的卷发。明末就是这么回事,收支失衡,财税歉收,但抗税是一码事,抗得了税又是一码事。从江南士族代表钱谦益东林党们来看,每一分都是精打细算挣来的,是国家认可的“等价交换”得来的,这里的人普遍没有为自己的投资与收益计入安全核算,因为这部分开支在过往的一千多年里由华北关中平原的人口负担,包括大多数徭役和兵役。而有钱的富豪们出于避险或者资本增益或者追逐潮流的考虑又常常把财富从当地抽出来进入江南这个天堂,这时候明朝不幸的发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错位,它围绕政治中心建立的官僚体系对这个地方失效了,这个失效以党争的形式出现,地方利益与阶层利益明白无误的居于其中。

平心而论维护阶层利益与集团利益是合理的,包括为之产生种种的制度性演化,像澎拜专栏里说到的访单制,就有其进步的一面,但那个时空,也只是用众意向皇帝施压的方式。王岐山书记曾推荐过一本托克维尔的书《旧制度与大革命》,固然他的本意是讲路易十六代表着更进步更友善反而被砍头,说明温和软化时候的危险比任何时候都大。我倒想引申一下,一个地区高度发展达到了社会演化的主要条件,不意味着这个演化就能够或者就应该立刻开始,除非你能够支付足够的安全成本保证这个演化不被打断。如果不能,国家有必要削足适履。(题外话,台湾社会的演化成本是由美国整个第七舰队担保支付的,算算第七舰队多少钱。)

说回江南,由于远离外界挑战,天下财富十居其八的江南财富的使用取向,被更多的应用在获得地息和利息,比赛占有更多资源的生活方式上面,慈禧修了个园林朝廷就垮了,江南那帮修了多少园子?奢靡并且毫无远见。明朝就在东林党对皇帝的抗争中倒下了。

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沿海尤其江浙沪一带的两个短板被国际大市场给弥补,一个是能源和原料,一个是有购买力的市场,这个变化的过程充分迎合了外界的需要,当然,同样也发展出了更复杂的社会层级,需要更加反应实际的精细化的治理。沿海地区感到了充满爱意暖暖的目光,上海老娘们感受到了虽然腿短,但全身散发着高贵雅利安血统的日本人的一股暖流;北京老娘们感受到了来自英国雅利安人的股股暖流;至少目前有观察认为,江南等加工发达贸易地区,产生了与明末一样的问题,作为受宠的小儿子,认为自己不需要支付安全的成本,认为人生最大的烦恼,是竟然有人不够爱自己。历史不会重复,只会螺旋形上升。


总而言之,一个文明正如伟大的剑圣托马斯说的:只有不断的挑战,才有前进的动力,挑战来得太强,或太弱,都会导致文明的覆灭。


江南的有木啥看法
Thomas2012 发表于 2016-6-5 18:12
江南的有木啥看法
  我上海的 祖籍江苏江阴县 上述的文章讲的很对 中国长久以来都以江南地区为经济中心 之所以自两宋以来中国缺乏对外扩张的进取心 这也跟江南地区民众性格保守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18:17
我上海的 祖籍江苏江阴县 上述的文章讲的很对 中国长久以来都以江南地区为经济中心 之所以自两宋以来中 ...
说保守倒不是,而是太安逸。因为别人在为这个安逸支付成本,几百年来这个地方投资取向是奢靡的、豪华的,也是无用的。其实现在美国候选人特普朗在国内也是说的差不多,为什么他要北约盟国,日本韩国掏钱出来?因为美国在为它们支付安全成本,它们享受和平红利理应掏钱。
Thomas2012 发表于 2016-6-5 21:52
说保守倒不是,而是太安逸。因为别人在为这个安逸支付成本,几百年来这个地方投资取向是奢靡的、豪华的, ...
  那中国是不是应该搞个类似于唐朝时期的州府制 其他地区支付相关的成本
   江阴这块其实比苏南那块要好点 可能是由于在长江边上 所以那里的人性格当中都有一种接近于北方人那样的耿直 彪悍 即便像我这样土生土长从没有到过故土的第三代上海人性格当中自小大到也存有一种耿直的特性 这种其实就是源自血缘的羁绊  没经过连续几代人在异地扎根是无法彻底消除这种故土的气息 而戏剧性的是我家小时候贴边的邻居就是从无锡来的 性子就完全不一样
明末的事和江南没啥关系,是明朝自己营救朝鲜导致辽东兵力空虚,然后李成梁培养努尔哈赤养虎为患,为了镇压造反的女真加派了辽响,并裁撤了西北的驿站导致党项后裔的李自成造反。
本质上还是边疆民族分裂分子导致国家灭亡。江南最后还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哪像北方成片的投降满清,满清末年江南也是首先独立成立民国的。
北方人这么血性结果清兵一入关,大部分就做了顺民,能给满清造成麻烦的反抗都没几次,那象南方人这么傻啊,激烈反抗换来嘉定三屠,杭州十日,广州屠城。
自明末到民国末,国家两大叛徒蛀虫集团,江浙商帮和山西商帮,反倒是江浙人民和山西人民愿意为国牺牲。这说明什么?再想想令和长者,历史总是如此相似,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中国人根本走不出历史宿命。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18:17
我上海的 祖籍江苏江阴县 上述的文章讲的很对 中国长久以来都以江南地区为经济中心 之所以自两宋以来中 ...
浙江人性格保守  我可不这样认为
每每反抗到最后的,南方的懦夫居多啊,血性的北方人倒是很快顺民了。
感觉要南北炮了。
wolecho 发表于 2016-6-5 23:44
每每反抗到最后的,南方的懦夫居多啊,血性的北方人倒是很快顺民了。
感觉要南北炮了。
   那是地缘环境的问题 北方至少可以退到南方 南方下来可就没路了 要集体下海吗? 中国按地理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半岛国家  
我就是平民 发表于 2016-6-5 23:42
浙江人性格保守  我可不这样认为
  其实就是保守 没有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性 进攻性 江南人的那点滑头心机无非就是追逐那点小利小惠上的投机取巧而已 这点不用怀疑 跟那群生活在草原上整天合计要准备去抢多少牲口或者女人的游牧部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眼界都是狭小的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23:49
那是地缘环境的问题 北方至少可以退到南方 南方下来可就没路了 要集体下海吗? 中国按地理本身就是个 ...
崖山,真跳了海啊。不敢打,就叫地缘环境问题?
wolecho 发表于 2016-6-5 23:54
崖山,真跳了海啊。不敢打,就叫地缘环境问题?
  随皇帝的那是少众 多数还是当顺民了  否则哪里还会有你我在这里讨论?
每每反抗到最后的,南方的懦夫居多啊,血性的北方人倒是很快顺民了。
感觉要南北炮了。
北方激烈反抗的时候,南方还悠哉悠哉的过日子呢,比如辽民和鞑子激烈攻杀时,南方该干啥干啥,谁关心几千里外的事情?等过了几十年后,鞑子扑过来时,也就晚了。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23:56
随皇帝的那是少众 多数还是当顺民了  否则哪里还会有你我在这里讨论?
不顺的都死了。。。我是不同意你的地缘环境的说话
北方人这么血性结果清兵一入关,大部分就做了顺民,能给满清造成麻烦的反抗都没几次,那象南方人这么傻啊, ...
南方开始也是投降了的,等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才反抗的。再说,北方已经连年战乱和灾害中耗尽了精力,丁口大量的死亡和逃亡,剩下的宗族结寨自保都勉强。
大汉-勇士 发表于 2016-6-6 00:02
北方激烈反抗的时候,南方还悠哉悠哉的过日子呢,比如辽民和鞑子激烈攻杀时,南方该干啥干啥,谁关心几千 ...
辽民和鞑子攻杀时,还有皇帝还没垮球呢。明朝虽然不球行,资源不多,但多少还是调动了异地的资源来支持对抗的。当然,反抗是人的本性,我只是特别反感一直以来大家在那里强调北方血性南方弱鸡。我认识的许多北方人怂得见鬼了,相反许多南方朋友硬气得很。大家本质差不多,强调北方血性?呵呵。
wolecho 发表于 2016-6-6 00:03
不顺的都死了。。。我是不同意你的地缘环境的说话
  事实上就是地缘环境直接决定当地人的性格养成 。至于南方也要看具体区域,江南这边的从纬度来讲其实也可以算做事北方地域,只不过中国的南北向来是以长江为界的,就如同西方认为君士坦丁堡相较于他们是东方一样。福建广东那边其实当顺民的多的去了,台湾那里多数都是福建人的后代,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大汉-勇士 发表于 2016-6-6 00:02
北方激烈反抗的时候,南方还悠哉悠哉的过日子呢,比如辽民和鞑子激烈攻杀时,南方该干啥干啥,谁关心几千 ...
  我祖地江阴那里反抗尤为激烈 但那确实是建立在切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否则大家都是两眼一闭 不理身外事
辽民和鞑子攻杀时,还有皇帝还没垮球呢。明朝虽然不球行,资源不多,但多少还是调动了异地的资源来支持对 ...
我可没强调,倒是你再说什么血性。人被逼到一定程度,都会爆发血性。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6 00:15
事实上就是地缘环境直接决定当地人的性格养成 。至于南方也要看具体区域,江南这边的从纬度来讲其实也 ...
在死生这种头等大事上,性格并不是首要决定因素,利益才是。顺了有利,那一定是顺民多,打个比方,性格再烈,刀架在老婆孩子脖子上,烈之前也会好好想想。
大汉-勇士 发表于 2016-6-6 00:19
我可没强调,倒是你再说什么血性。人被逼到一定程度,都会爆发血性。
没说你强调了
wolecho 发表于 2016-6-6 00:21
在死生这种头等大事上,性格并不是首要决定因素,利益才是。顺了有利,那一定是顺民多,打个比方,性格再 ...
  那也是跟地理环境有关系的 因为北方一马平川 无险可守
没说你强调了
至于南北之争是最无聊的,怎么才算南北?地域还是人种?这几千年的开拓和人口流动,早就把大家和在一起了。
三百战斧降房价,问题就解决了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18:17
我上海的 祖籍江苏江阴县 上述的文章讲的很对 中国长久以来都以江南地区为经济中心 之所以自两宋以来中 ...
其实和性格没啥关系,而是利益问题,江南崛起和北方士族毁灭是同时期的,北方那种几百年的大家族自然对扩张有需求,而江南的文官集团根本不需要这些,这才是关键,性格也是因为利益而产生的,而不是生下来就是这个性格,就想宋人明人不喜欢福建子……那也是因为福建多山无田造成的性格让北方人不喜欢,而不是福建人生下来就那种性格。


利益,利益,念一万遍的利益你就能明白中国历史很多事了,就像我从不承认明朝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说到底从宋朝开始中国就是明显的官僚资本主义,要什么萌芽啊?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23:54
其实就是保守 没有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性 进攻性 江南人的那点滑头心机无非就是追逐那点小利小惠上的投机 ...
呵呵                  
白人救世主 发表于 2016-6-5 23:54
其实就是保守 没有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性 进攻性 江南人的那点滑头心机无非就是追逐那点小利小惠上的投机 ...
呵呵                  
大汉-勇士 发表于 2016-6-6 00:33
至于南北之争是最无聊的,怎么才算南北?地域还是人种?这几千年的开拓和人口流动,早就把大家和在一起了 ...
你是没强调    但是那个叫白人救世主的不是一直在鼓吹南方弱鸡北方血性?      
    编辑掉
   
江浙从不缺硬汉子,从明末到现在都有
holylina 发表于 2016-6-5 23:13
明末的事和江南没啥关系,是明朝自己营救朝鲜导致辽东兵力空虚,然后李成梁培养努尔哈赤养虎为患,为了镇压 ...
加派那点粮饷也不是个大数目,但是明朝税制不好摊到自耕农头上不晓得放大了几倍了。

然而最要命的还是小冰河前期的气候灾变,不然也许就跟头把式的顶过去了。
北方人这么血性结果清兵一入关,大部分就做了顺民,能给满清造成麻烦的反抗都没几次,那象南方人这么傻啊, ...
稍微读过点历史书就该知道为什么,东林党文官集团把持了国家,什么税都要免。但是对满鞑的军费怎么办?加农税。而南方的地绝大多数都在地主和文官集团手里,都是可以享受免税的。北方被加的税和冰河期的天灾一起夹攻,不想死就去造反。等到满清入关北方就没什么人了。

南方看笑话看到屠刀临头当然会抵抗
wolecho 发表于 2016-6-5 23:44
每每反抗到最后的,南方的懦夫居多啊,血性的北方人倒是很快顺民了。
感觉要南北炮了。
因为是你有意忽略了北方在之前几百年来的反抗
在某著名景点看到太湖边来的小学生对着打架的麻雀喊小鸟不要打架,当时我还质疑自己小时候粗鄙野蛮,现在想想那的人真是太安逸了。
北方不叫血性   而叫性格粗旷    跟人的骨气无关  


南方人是为人出事细腻  但并不代表没有自己的原则和骨气


PS:本“朝”刚开始揭杆挂旗和校长对打的那帮人,带队排前十的看看都是哪里人?  力促白猫黑猫锐意进取的是哪里人?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6-6-6 09:11
江浙从不缺硬汉子,从明末到现在都有
跟有没有硬汉无关,跟爱不爱国也无关,跟南北方运用人力和资本的偏好有关,跟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导致的生涯规划、投资规划有关。日积月累,军事科技与国家发展方向就能看出偏差了。

好比江南富豪喜欢修园子,就是今天也喜欢弄些声色犬马的会所,什么海天盛筵,什么江南会,而欧洲贵族喜欢修城堡,对吧。
又见地域挑拨贴……

武统台湾的民调那么快都忘了……江浙人明明最有家国情怀。

在古代,运输业不发达,没有办法全国形成合力去抗外敌,现代就不一样了,这种帖子早点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