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的荆州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25:23
<P>      前面看了别个得帖子,说得是蜀国的荆州问题,正好晚上闲来无事,就来说说我得看法</P>
<P>      这问题要从几方面看,首先当时魏吴联盟,蜀国未必知道,诸葛亮不是神仙,当时的资讯,交通远没现代发达。就算蜀国在魏,吴的间谍知道了消息,那消息传递还要时间那。而且至少在关羽看来吴国当时还是盟军。关羽也不是神仙,加上年纪过大,出现判断错误也是正常的。</P>
<P>      其次,从荆州出兵本是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分析天下大事时所定的国策,本也无可厚非。为什么先是荆州军出动那,大家学过地理就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西线确实好守,魏国从汉中攻击蜀国很难,主要原因一是到处是山,攻击方必然吃亏,二就是粮草问题。正像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样,对于蜀国而言,守是好守了,同样从汉中攻击也布现实。主要问题和魏国攻击一样,后勤是最大问题。在这里引申一下,李严大家都知道,李严被废就是因为丫的督运的粮草没跟上导致前线退兵,当然这里面也有蜀国内部争权的问题,不排除是诸葛亮找茬,毕竟正史记载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托的是诸葛亮和李严。刘备当时是想李严统军,诸葛亮主政。</P>
<P>      另外就要牵扯到魏延了,魏延其实在正史里在蜀国的地位很高的,据个例子,刘备称汉中王迁治成都的时候,任命的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就是魏延,而不是张飞,更不是赵云了,这个位置的军权其实只在荆州太守关羽之下,魏延地位可想而知。诸葛亮说实话在我看来在用人上实在不怎么样,这里面估计也牵扯到了政治斗争在里面,诸葛亮开始作为文官的表率。为了权利,自然要打压军方的高级将领,大家不要真的把诸葛亮给神话了,丫的在隆中故作清高那是没碰到好的买主,或者说在刘备之前的人,不是他看不上眼别个,就是别个看不上眼他。而诸葛亮跟了刘备之后必然要追逐权利,对权利而言诸葛亮的最大敌人不是魏国和吴国,而是当时蜀国军方的实权派的代表就是关羽和魏延。前面说过,蜀国从汉中攻击魏国,由于道路艰险,后勤很难保障,所以直接限制了前线的最大兵数,原因很简单。蜀道每天只能运那么多的粮草上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多了就会没粮,兵少了攻击力又不足。这里面就牵扯到了诸葛亮和魏延之争了。每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总是喜欢出正兵,而魏延总是给诸葛亮出些奇兵冒险的计谋。比如,魏延道“辙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与潼关,如韩信故事”这种建议每次都有,而诸葛亮一次都没同意过。魏延的这种计谋到底会结局怎么样,历史上并没出现这种结局,不好说。不过可以分析一下。首先蜀国每次北伐进攻兵力不足,再分兵的话确实很危险,但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不是白痴,诸葛亮的正兵攻击方法在战略上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取得过什么很好的效果。正兵屡次攻击未果,为什么不试试奇兵那。而且当时蜀国国力已远小于魏国,魏国失败得起,损失得起,在这种情况下,非要坚持正兵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错误。而每次北伐对蜀国的结局就是好不容易蜀国后方辛辛苦苦积累的物质被前线白白消耗掉,除此之外屁都没有。带来的后果是蜀国后方又要加重赋税,孟获为什么要反跟这也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蜀国国力本就比不上魏国,这种拼国力消耗的打法说的好听点是攻势防御,说得难听点在我看来就是自取灭亡。诸葛亮还好点,刘备挂后有生之年北伐次数还算克制,到了姜维手上可以说是乱弹琴了,有几年几乎到了年年北伐的境界,可以说是穷兵赎武,蜀国的国库被其挥霍一空,后方民不聊生,这也就是魏国最后灭蜀,蜀国怎么亡的那么快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我看来,蜀国亡就亡在诸葛亮和姜维身上了,诸葛亮不肯用魏延之计说得好听点是不肯冒险,说的难听点何尝不是权利在作怪啊。试想,诸葛亮能接受魏延偷袭长安成功吗。。。。。。</P>
<P>      前面是扯远了,不过前面罗嗦了那么多主要想说明的是蜀国在没了荆州后从汉中攻击魏国的艰难,也说明了荆州对蜀国的重要性。也是为什么蜀国攻击魏国必须从荆州开始的原因。荆州粮草富足,刘表以前治理的荆州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天堂,唯一没怎么被反复破坏过的地方,是蜀国重要的基地。诸葛亮的设想是荆州大军北进,吸引魏军视线,把魏国在关中的重兵给吸引出来。然后汉中军多路出动,会猎与长安。仿效先秦和汉高主,出关中而得天下。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话,蜀国统一全国就有了非常大的可能。所以蜀国要想得天下,荆州军是最重要得一环。荆州军北进也是非常必须得。</P>
<P>       关羽的荆州怎么丢的?首先是用人问题。荆州得重要性谁都知道,刘备也不是白痴,要我们现在来选择,可能选赵云得人最多^_^。但刘备一直不是很喜欢赵云,他的儿子更是看赵云不来,五虎上将里面死后唯一一个没有马上封侯的就是赵云。最后还是姜维一帮大将看不过去了,刘禅才马马乎乎封了个。原因这里就不说了,反正说法很多而且赵云怎么也不如刘备的义弟亲啊。诸葛亮是联吴的倡导者。其弟诸葛谨又是吴国高官。与其说是需要诸葛亮在身边,不如说是不放心他,毕竟诸葛亮当时投靠的时间还短。所以先让诸葛亮和关羽一起一段时间,让诸葛亮把荆州的基础搞个规划出来,不久就把诸葛亮调走了。于是荆州就形成了关羽独大,什么都是关羽说了算,连刘备义子刘封都不算什么了。荆州权利于是失恒。关羽最大的问题失刚愎自用。而且关羽丢荆州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这个更年期综合症就不去说了(哈哈)老头的倔犟,孤僻,疑心在关羽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对手吴国面对关羽的失周俞。鲁素。吕蒙和陆逊。都只有40多岁。对高级将领而言都是正当壮年。荆州怎会不败。</P>
<P>      另外还牵扯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魏国,蜀国,吴国。三国分治。魏国开始独大,自然,后面两国就要联合对魏。而关羽丢荆州之前的一段时间,当时蜀国由于一系列的胜利,反过来魏国的一系列的失败,可以说是在那段短时间内蜀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蜀国在关羽水淹七军后国力达到了三国时期得顶峰。政治就是这么回事,魏国和吴国于是联合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就算关羽真得和孙权联姻了又能如何,刘备还取了孙尚香那。政治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变化。所以大家不要高估了这件事在荆州问题上得重要性。可以说荆州军北上尤其又是前期取得了大胜后,吴国攻击荆州已成定居。诸葛亮和蜀国其他官员也存在这侥幸心理,认为短时间吴国还是盟国,至少暂时就算不参与攻魏也不会拖后腿。而没有给荆州后方增派援军是蜀国最大的错误。当然,一是蜀国可能谁都没有想到关羽真得会取得大胜,于是对胜利估计不足,二是真得胜利后信心过度膨胀(就像中国足球队那样,嘿嘿~)。三可能诸葛亮由于权利得问题不愿意看到关羽的胜利而漠视了后防问题(这个纯属猜测,不过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当时永安军东进荆州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尤其在我看来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个鸟样,都不是什么好鸟)于是荆州的悲剧就这样注定了,关羽的悲剧就这样注定了。。。。。。。</P>
<P>       可以这样说。如果当时吴国不进攻荆州。蜀国统一全国就不再是幻想,蜀国在三国时期也不是真正的没有机会。三国的历史就会被改写。吴国夺取荆州后,可以说蜀国就被排除在中原争霸之外了,可以说是委屈的活着。而三国的混乱也在继续,三国的人民还在受苦。是是非非又有谁能真的说得清。。。。。。</P><P>      前面看了别个得帖子,说得是蜀国的荆州问题,正好晚上闲来无事,就来说说我得看法</P>
<P>      这问题要从几方面看,首先当时魏吴联盟,蜀国未必知道,诸葛亮不是神仙,当时的资讯,交通远没现代发达。就算蜀国在魏,吴的间谍知道了消息,那消息传递还要时间那。而且至少在关羽看来吴国当时还是盟军。关羽也不是神仙,加上年纪过大,出现判断错误也是正常的。</P>
<P>      其次,从荆州出兵本是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分析天下大事时所定的国策,本也无可厚非。为什么先是荆州军出动那,大家学过地理就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西线确实好守,魏国从汉中攻击蜀国很难,主要原因一是到处是山,攻击方必然吃亏,二就是粮草问题。正像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样,对于蜀国而言,守是好守了,同样从汉中攻击也布现实。主要问题和魏国攻击一样,后勤是最大问题。在这里引申一下,李严大家都知道,李严被废就是因为丫的督运的粮草没跟上导致前线退兵,当然这里面也有蜀国内部争权的问题,不排除是诸葛亮找茬,毕竟正史记载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托的是诸葛亮和李严。刘备当时是想李严统军,诸葛亮主政。</P>
<P>      另外就要牵扯到魏延了,魏延其实在正史里在蜀国的地位很高的,据个例子,刘备称汉中王迁治成都的时候,任命的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就是魏延,而不是张飞,更不是赵云了,这个位置的军权其实只在荆州太守关羽之下,魏延地位可想而知。诸葛亮说实话在我看来在用人上实在不怎么样,这里面估计也牵扯到了政治斗争在里面,诸葛亮开始作为文官的表率。为了权利,自然要打压军方的高级将领,大家不要真的把诸葛亮给神话了,丫的在隆中故作清高那是没碰到好的买主,或者说在刘备之前的人,不是他看不上眼别个,就是别个看不上眼他。而诸葛亮跟了刘备之后必然要追逐权利,对权利而言诸葛亮的最大敌人不是魏国和吴国,而是当时蜀国军方的实权派的代表就是关羽和魏延。前面说过,蜀国从汉中攻击魏国,由于道路艰险,后勤很难保障,所以直接限制了前线的最大兵数,原因很简单。蜀道每天只能运那么多的粮草上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多了就会没粮,兵少了攻击力又不足。这里面就牵扯到了诸葛亮和魏延之争了。每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总是喜欢出正兵,而魏延总是给诸葛亮出些奇兵冒险的计谋。比如,魏延道“辙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与潼关,如韩信故事”这种建议每次都有,而诸葛亮一次都没同意过。魏延的这种计谋到底会结局怎么样,历史上并没出现这种结局,不好说。不过可以分析一下。首先蜀国每次北伐进攻兵力不足,再分兵的话确实很危险,但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不是白痴,诸葛亮的正兵攻击方法在战略上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取得过什么很好的效果。正兵屡次攻击未果,为什么不试试奇兵那。而且当时蜀国国力已远小于魏国,魏国失败得起,损失得起,在这种情况下,非要坚持正兵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错误。而每次北伐对蜀国的结局就是好不容易蜀国后方辛辛苦苦积累的物质被前线白白消耗掉,除此之外屁都没有。带来的后果是蜀国后方又要加重赋税,孟获为什么要反跟这也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蜀国国力本就比不上魏国,这种拼国力消耗的打法说的好听点是攻势防御,说得难听点在我看来就是自取灭亡。诸葛亮还好点,刘备挂后有生之年北伐次数还算克制,到了姜维手上可以说是乱弹琴了,有几年几乎到了年年北伐的境界,可以说是穷兵赎武,蜀国的国库被其挥霍一空,后方民不聊生,这也就是魏国最后灭蜀,蜀国怎么亡的那么快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我看来,蜀国亡就亡在诸葛亮和姜维身上了,诸葛亮不肯用魏延之计说得好听点是不肯冒险,说的难听点何尝不是权利在作怪啊。试想,诸葛亮能接受魏延偷袭长安成功吗。。。。。。</P>
<P>      前面是扯远了,不过前面罗嗦了那么多主要想说明的是蜀国在没了荆州后从汉中攻击魏国的艰难,也说明了荆州对蜀国的重要性。也是为什么蜀国攻击魏国必须从荆州开始的原因。荆州粮草富足,刘表以前治理的荆州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天堂,唯一没怎么被反复破坏过的地方,是蜀国重要的基地。诸葛亮的设想是荆州大军北进,吸引魏军视线,把魏国在关中的重兵给吸引出来。然后汉中军多路出动,会猎与长安。仿效先秦和汉高主,出关中而得天下。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话,蜀国统一全国就有了非常大的可能。所以蜀国要想得天下,荆州军是最重要得一环。荆州军北进也是非常必须得。</P>
<P>       关羽的荆州怎么丢的?首先是用人问题。荆州得重要性谁都知道,刘备也不是白痴,要我们现在来选择,可能选赵云得人最多^_^。但刘备一直不是很喜欢赵云,他的儿子更是看赵云不来,五虎上将里面死后唯一一个没有马上封侯的就是赵云。最后还是姜维一帮大将看不过去了,刘禅才马马乎乎封了个。原因这里就不说了,反正说法很多而且赵云怎么也不如刘备的义弟亲啊。诸葛亮是联吴的倡导者。其弟诸葛谨又是吴国高官。与其说是需要诸葛亮在身边,不如说是不放心他,毕竟诸葛亮当时投靠的时间还短。所以先让诸葛亮和关羽一起一段时间,让诸葛亮把荆州的基础搞个规划出来,不久就把诸葛亮调走了。于是荆州就形成了关羽独大,什么都是关羽说了算,连刘备义子刘封都不算什么了。荆州权利于是失恒。关羽最大的问题失刚愎自用。而且关羽丢荆州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这个更年期综合症就不去说了(哈哈)老头的倔犟,孤僻,疑心在关羽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对手吴国面对关羽的失周俞。鲁素。吕蒙和陆逊。都只有40多岁。对高级将领而言都是正当壮年。荆州怎会不败。</P>
<P>      另外还牵扯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魏国,蜀国,吴国。三国分治。魏国开始独大,自然,后面两国就要联合对魏。而关羽丢荆州之前的一段时间,当时蜀国由于一系列的胜利,反过来魏国的一系列的失败,可以说是在那段短时间内蜀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蜀国在关羽水淹七军后国力达到了三国时期得顶峰。政治就是这么回事,魏国和吴国于是联合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就算关羽真得和孙权联姻了又能如何,刘备还取了孙尚香那。政治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变化。所以大家不要高估了这件事在荆州问题上得重要性。可以说荆州军北上尤其又是前期取得了大胜后,吴国攻击荆州已成定居。诸葛亮和蜀国其他官员也存在这侥幸心理,认为短时间吴国还是盟国,至少暂时就算不参与攻魏也不会拖后腿。而没有给荆州后方增派援军是蜀国最大的错误。当然,一是蜀国可能谁都没有想到关羽真得会取得大胜,于是对胜利估计不足,二是真得胜利后信心过度膨胀(就像中国足球队那样,嘿嘿~)。三可能诸葛亮由于权利得问题不愿意看到关羽的胜利而漠视了后防问题(这个纯属猜测,不过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当时永安军东进荆州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尤其在我看来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个鸟样,都不是什么好鸟)于是荆州的悲剧就这样注定了,关羽的悲剧就这样注定了。。。。。。。</P>
<P>       可以这样说。如果当时吴国不进攻荆州。蜀国统一全国就不再是幻想,蜀国在三国时期也不是真正的没有机会。三国的历史就会被改写。吴国夺取荆州后,可以说蜀国就被排除在中原争霸之外了,可以说是委屈的活着。而三国的混乱也在继续,三国的人民还在受苦。是是非非又有谁能真的说得清。。。。。。</P>
当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是相当优秀得,他的军队久经战火,其战略意图远大和战术能力也很高超,不过司马也是最优秀的将军,魏国的国力要强大得多,而且魏国军队是在距险防守以逸待劳,所以诸葛亮在用兵上没有超过韩信,司马比起那三个让自己的部下恨之入骨头的秦国降将又强了很多倍,司马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魏国。这就是诸葛亮失败的原因
哎,没了荆州,蜀国就没有了财政来源,也没有了反功的基地,失败从荆州开始!毕竟蜀国在那之后再没有拓展疆土,甚至还为了内乱而忙昏了头!
诸葛亮其实是后人夸大的,真正以才而论他在三国充其量也就前十但没到活神仙的地步,后人所表彰的神奇基本都是子虚乌有,他跟刘备后主要功绩就是乘吴国追杀曹操抢占了荆州,然后辅佐刘备击败腐朽的刘璋取了四川,在军事上乏善可陈,所谓的战略明摆在那天下就那么大,四川当时还不是他的而且也不发达,只有荆州可取,所谓隆中对根本子虚乌有,而且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就能作出的选择,更本不是石破惊天之作,奠定三国基础后,一味从汉中北伐,劳民伤财,未建寸功,未得寸土,根本就是失败;战术上基本也无什么惊人之举;外交也无所建树,当年联吴几乎是唯一选择难道跑去益州跟刘璋去?到了东吴自恃清高,逞口舌之快,东吴皆怨之,还是鲁肃清醒,帮他解围串联,并告诫他,这也是东吴后来很快就与之不目的原因之一,正如当年曹操平辽东,郭嘉所言,吴蜀和公孙瓒袁氏兄弟一样只是生死存亡之际才互相扶持,缓攻则互相图之,外交根本就没有什么成果;用人方面有无派系打击政敌就不清楚了,但凡事不假他人之手,总是不信任他人,说马谡刚愎自用,诸葛亮更甚,这也是后来蜀国文武皆无人,诸葛亮一死迅速亡国的原因之一,至于是不是故意搞成这样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后人不能妄加评论,但嫌疑还是有的,毕竟在一群庸人面前才显得他形象光辉嘛,不过无论到底动机是什么,刘备称王汉中后几十年蜀国基本没什么杰出人才了,维持局面的最后就剩姜维、费翊、蒋琬、马良、杨仪等几人,不仅人数较少而且根本无能与司马氏、钟会、邓艾、陆逊等抗衡的,而且这些人不是早期降将就是老人;诸葛亮在这方面难辞其咎;经济上只是依赖屯田和蜀锦,蜀国是当时最穷经济最差的;至于治军、和政治方面还是有一点建树,但也不足以光辉十足,总之诸葛亮并非象小说里那样光辉,感觉他综合能力尚不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甚至司马昭和孙权,在谋略上也不如郭嘉、荀或,带兵打仗则不如张辽,充其量也就和周瑜、陆逊、鲁肃乃至诸葛恪相当强与其兄诸葛瑾
诸葛亮我是真的看他不来。如果说是作为丞相的话,在管理内政这方面还是相当称职滴。但若说作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的话。我就真的想问问了,除了7擒孟获,评定南方外。在对抗曹操,孙权上,刘备死后,他又可有任何作为吗?至于用人方面。蜀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真的在后期就出不来一个人才吗?诸葛亮的用人,唉~真的是不说也罢。我就真不明白,诸葛亮到底哪点配称神仙。
小说吗!